肺癌癌性淋巴管炎
肺转移性淋巴管炎1例

肺转移性淋巴管炎1例病历资料患者,男,48岁,农民,因发热、咳嗽、咳痰2周入院。
入院前2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8℃~38.8℃,同时有咳嗽,咳黄色脓痰,无胸痛、咯血、发绀、盗汗等表现,在某诊所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故前来我院。
入院查体:神清,全身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可见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发育正常,双侧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
腹平软,右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胸片示双肺小片状模糊影,双肺感染。
肝功能:tbil 22.3μmol/l,alb 34.1g/l,alt 150u/l,ast 162u/l,alp 227u/l,ggt 252u/l,pt 15.9秒。
乙肝六项示hbsag(+),hbeag(+),hbeab(+)。
血细胞分析:wbc7.07×10.9,n 74%,hgb 98g/l,plt 227×10.9/l。
入院诊断:①肺部感染;②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
予美洛西林钠抗感染,肺力咳止咳,氨溴索化痰,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等治疗1周,患者发热减退,咳痰好转,但咳嗽有所加剧,且出现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巩膜渐出现黄染,复查肝功能示:tbil 69.7mol/l,alb 30.1g/l,alt 350u/l,ast 229u/l,alp 627u/l,ggt 402u/l,上腹部ct示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区胆管狭窄、壁厚,诊断为胆管癌,肺ct示肺内弥漫性分布磨砂玻璃样高密度,内见“支气管气相”,病灶以双肺门为中心,对称分布,局部肺内见小点状无肺透亮区,双侧可见胸腔积液。
考虑为转移性淋巴管炎(plc)。
经行纤支镜活检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故诊断为胆管癌并发肺转移性淋巴管炎。
入院第12天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听诊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予抗感染,平喘等治疗无效。
16层螺旋CT在诊断肺癌性淋巴管炎中的应用

l 2例行手术治疗 ; 8例行 支气管镜 刮片 、 胸水细胞学检查 ; 3例
行C r引导下穿刺活检 。经病 理证 实 , 中腺癌 l 。 其 7例 细支气 管肺 泡癌 2例 , 小细胞癌 3例 , 癌 1 鳞 例。 12 检查方法 . 采用 G l E 6层 c T扫描机 (ih Sed 1 ) Lgt pe 6 ,扫描 参数为 10 V,0 mA, 2 k 20 层厚 为 | m 扫描时 间为 0 8 。图像后处理 , 0 m, .s
1 1 临床 资料 .
2 3例 中, 其中男 l 0例 , 1 女 3例 , 年龄 4 —7 4 7岁 , 平均 5 8 岁, 临床上多表现为千咳 、 气短 、 胸闷 , 且进行性加重 , 少数表 现为发热 、 胸痛 、 咳血丝痰 。本组 2 3例患 者均为原发性肺癌 ,
2 1 各型肺结核 与其他 呼吸 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 . x线胸 片甚 至 C T扫描 图像均相似 ,本身浆别较 困难 , 埘一些症状 针 不典型病 例, 极易误诊 ,如肺部感 染 、 支气管肺炎 、 敏性肺 过 炎, 肺部肿瘤 、 真菌感染 、 肺部 支原体肺炎等 。 2 2 肺结核虽 然近几年呈逐 年 L升趋势 , . 临床 医师特 别
治疗 有效 ;7 P D强I 性等依据为诊 断标 准。或 ( )5 ( ) ()P ; H 4 ( )6 依 据加其他任何 两条亦可确诊 。每一类结核病 的诊断要 十分 慎 重。否则 草率 的给予抗结核渝疗会加重病人负担 ,延误治疗 , 增加药物的副反应对机体影响 , 甚至 改变 预后 。
肺癌 淋巴结 转移 诊断标准

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可能会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到其他部位,其中包括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是肺癌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对
于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标准:
1. 影像学检查,医生通常会通过X射线、CT扫描、MRI和PET
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观察淋巴结是否受到侵犯。
淋巴结转移通常会
在这些检查中显示异常增大或异常代谢活跃。
2. 淋巴结活检,淋巴结转移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
包括穿刺活检、内窥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淋巴结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淋巴结内是否存在癌细胞转移。
3. 分期系统,淋巴结转移对于肺癌的分期非常重要。
医生会根
据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和范围,结合肿瘤的大小和扩散情况,使用
TNM分期系统来确定肺癌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4. 临床症状,淋巴结转移可能会导致一些临床症状,包括呼吸
困难、咳嗽、胸痛、体重减轻等。
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
来进行诊断。
5. 分子生物学检测,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发现一些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这些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突变检测、蛋白质表达检测等。
总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淋巴结活检、分期系统、临床症状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种手段,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对于每位患者来说,早期发现淋巴结转移并及时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诊断

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肺 部组织的对比度,提高病 变的检出率。
三维重建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平扫或 增强扫描的二维图像进行 三维重建,更直观地展示 肺部结构。
CT图像解读
观察肺部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密度
01
通过观察CT图像,医生可以判断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密
度,从而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淋巴结肿大
肺内网状结构影
肺癌性淋巴管炎可导致肺内出现网状结构影,表现为细小的网格 状或蜂窝状低密度影。
淋巴结肿大
肺门淋巴结肿大
肺癌性淋巴管炎可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通常为多发, 呈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
纵隔淋巴结肿大
肺癌性淋巴管炎可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表现为纵隔 内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
腋窝淋巴结肿大
肺癌性淋巴管炎也可引起腋窝淋巴结肿大,但较为少 见。
动态观察
对病变进行动态观察,观察其变化趋势,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从而进行鉴别诊断。
结合临床资料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有助于 更准确地鉴别诊断。常表现为肺部结节或肿块,边缘可 规则或不规则,可伴有胸腔积液、肺门淋巴结肿 大等症状。
淋巴管扩张
肺癌细胞在淋巴管内生长,导致 淋巴管扩张。
炎症细胞浸润
淋巴管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包括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等。
纤维组织增生
炎症反应可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 致肺实质的硬化和结节状改变。
02
CT诊断技术
CT扫描技术
01
02
03
平扫
通过X射线对肺部进行全 面扫描,获取肺部组织的 影像。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发病机制
肺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
肺癌临床表现

肺癌临床表现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症状和体征的有无、轻重以及出现的早晚,取决于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有无转移及有无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反应程度和耐受性的差异。
肺癌早期症状常较轻微,甚至可无任何不适。
中央型肺癌症状出现早且重,周围型肺癌症状出现晚且较轻,甚至无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发现。
肺癌的症状大致分为: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肺外症状、浸润和转移症状。
(一)局部症状局部症状是指由肿瘤本身在局部生长时刺激、阻塞、浸润和压迫组织所引起的症状。
1.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35%-75%。
肺癌所致的咳嗽可能与支气管黏液分泌的改变、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肺不张及其他胸内合并症有关。
肿瘤生长于管径较大、对外来刺激落敏感的段以上支气管黏膜时,可产生类似异物样刺激引起的咳嗽,典型的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一般止咳药常不易控制。
肿瘤生长在段以下较细小支气管黏膜时,咳嗽多不明显,甚至无咳嗽。
对于吸烟或患慢支气管炎的病人,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数变频,咳嗽性质改变如呈高音调金属音时,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2.痰中带血或咯血痰中带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以此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0%。
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地脆,剧咳时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肿瘤局部坏死或血管炎引起。
肺癌咳血的特征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丝,或少量咯血,偶因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肿瘤破溃入支气管与肺血管而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咯血。
3.胸痛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25%。
常表现为胸部不规则的隐痛或钝痛。
大多数情况下,周围型肺癌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锐而断续的胸膜性疼痛,若继续发展,则演变为恒定的钻痛。
难以定位的轻度的胸部不适有时与中央型肺癌侵犯纵隔或累及血管、支气管周围神经有关,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25%诉胸部钝痛。
肺癌癌性淋巴管炎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01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肿瘤标志物、血常规等指标,有助于诊断和
病情评估。
支气管镜检查
02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观察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并进行组织活检
,有助于诊断肺癌癌性淋巴管炎。
胸腔镜检查
03
胸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胸腔内的情况,并进行组织活检,是
确诊肺癌癌性淋巴管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04
后影响不同。
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 预后有重要影响,包括 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并发症情况
肺部并发症如肺炎、肺 栓塞等会影响预后。
转归情况
治愈
部分早期肺癌癌性淋巴管炎患者经过合适的治疗 可以治愈。
病情控制
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延长生 存期。
恶化与死亡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03
CATALOGUE
肺癌癌性淋巴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以及淋巴结肿大、胸痛等体征。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肺 部病变和淋巴结肿大。
病理学诊断
通过淋巴结活检或胸腔镜等手段获 取病理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是 确诊肺癌癌性淋巴管炎的金标准。
保持适度的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 ,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肺癌癌性 淋巴管炎的发生。
护理方法
心理支持
肺癌癌性淋巴管炎患者常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家属和医护人员应 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症状缓解
针对患者的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使 用止咳药、吸氧等,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临床执业医师(CT医师上岗)模拟18

临床执业医师(CT医师上岗)模拟18一、单项选择题1. 扩张型心肌病最常累及: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E.房室瓣瓣环答案:A2. 肝癌患者,平扫见肿瘤边缘更低密度环状带,增强扫描显示低密度环状带于门静脉期和实质期增强,提示多为肝癌的哪一型A.巨块型B.结节型C.弥漫型D.外生型E.空洞型答案:A3. 一年轻患者,原诊断先心病、高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近出现憋、喘、紫绀。
应考虑下述何种病症:A.Eisenmanger氏综合征B.Ebstein畸形C.Lutembachers综合征D.Fallot四联症E.以上都不是4.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多少时间,CT可无异常?A.0—8hB.10—12hC.14—18hD.20—24hE.32—36h答案:A5. CT矩阵与象素大小的关系:A.扫描野÷矩阵=象素大小B.重建显示野直径÷矩阵=象素大小C.设备最小空间分辨率×矩阵=象素大小D.设备最小空间分辨率÷矩阵=象素大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A6. 慢性胆囊炎的CT特征表现是:A.胆囊大,囊壁水肿,密度低B.胆囊正常大小,肝内胆管扩张C.胆囊小,囊壁增厚D.胆囊大,胆总管扩张E.以上都不是答案:C7. ①胃癌、②肝癌、③乳腺癌、④甲状腺癌、⑤结肠癌中,肺转移性癌性淋巴管炎常见于:C.①+④D.②+④E.②+⑤答案:B8. 左心房增大最早出现的X线征象是:A.轻度肺淤血B.左心房耳部突出C.左前斜位左主支气管抬高D.心脏右缘出现双房影E.服钡见食道局限性压迹答案:E9. 下面哪一种CT表现有利于脑内占位病变诊断:A.边界清楚B.与骨板交界呈钝角C.骨板增生D.脑室受压移位E.脑皮层位置正常答案:E10. 男性,35岁,发热两周,疲乏,夜间盗汗右侧胸疼与呼吸有关,右下胸壁浊,胸片示右下肺野大片阴影,呼吸音减低,下述哪一种疾病可能性大:A.慢性支气管炎B.肺炎C.肺结核E.肺癌胸膜转移答案:D11. 选出一种预后可能比较严重的脊椎骨折:A.横突骨折B.椎体压缩骨折,骨性椎管完整C.骨折片进入椎管内D.棘突骨折E.单纯上关节突骨折答案:C12. 下列关于腹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腹膜反折增厚B.Morrison囊内出现水样密度影C.盆腔液体最早聚积于膀胱直肠窝内D.少量腹水常位于右侧,环绕肝处缘E.右侧结肠旁沟内的液体不能与右膈下间隙直接相通答案:E13. 下列关于肾结核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90%左右由血行感染而来B.结核菌在肾髓质引起结节增生和破坏C.CT显示肾乳头处的多发低密度干酪灶D.可从肾的一部扩散形成多数空洞或积脓E.晚期钙化表明肾结核病变完全愈合答案:E14. 以下关于脊索瘤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脊索瘤起源于脊椎或椎旁残存的脊索细胞B.好发部位是骶尾部,其次是颅底C.脊索瘤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50%-90%有钙化D.几乎都有骨质破坏E.好发于颈、胸、腰椎答案:E15. 中心型肺癌常继发肺不张,一般情况下增强扫描可能有哪一种作用:A.可以区分肿瘤和肺不张,肿瘤较低密度,肺不张较高密度B.可以区分肿瘤和肺不张,肿瘤较高密度,肺不张较低度度C.不能区分肿瘤和肺不张D.肿瘤和肺不张都增强,增强程度相似E.肿瘤和肺不张都不增强答案:B16. 有关表皮样囊肿的描述,错误的是:A.桥小脑角区多见B.肿瘤为均匀等密度C.病变边缘清楚D.具有“钻缝”特点E.增强扫描无强化答案:B17. 正常肝内胆管分支的直径应当为:A.<2mmB.<3mmD.<5mmE.<6mm答案:B18. 肿块合并肺不张时,增强扫描的目的是为了A.明确肿块血供来源B.显示肿块大小和边界C.观察纵隔淋巴结肿大D.了解支气管浸润程度E.更清楚显示肺不张边缘答案:B19. 声带癌侵犯声门下的标准是肿瘤向下超过声带突:A.2mmB.3mmC.4mmD.5mmE.6mm答案:D20. 下述哪一项可确诊为肺结核:A.结核接触史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C.血淋巴细胞增多D.痰结核菌阳性E.低热,盗汗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特征X线征象是:A.两肺多发片状阴影B.脓肿形成C.肺气囊形成D.胸腔积液E.脓气胸答案:C22. 最常发生肾上腺转移瘤的原发性肿瘤是:A.甲状腺瘤B.黑色素瘤C.肺癌D.脑膜瘤E.淋巴瘤答案:C23. 女,25岁,右侧耳鸣,听力下降,CT平扫无异常,临床拟诊内听道内小听神经瘤,选择哪一种方法检查:A.CT增强扫描B.动态CT扫描C.椎动脉造影D.颈内动脉造影E.MRI答案:E24. 下列关于肝钝性伤CT分级,错误的是B.Ⅱ级——肝表明撕裂深1~3cm,胞膜下血肿直径为1~3cmC.Ⅲ级——肝表明撕裂深度大于3.0cm,胞膜下血肿直径大于3.0cmD.Ⅳ级——胞膜下血肿直径大于10cm,肝组织破坏或血管阻断E.Ⅴ级——二叶组织破坏或血供中断答案:A25. 眼外肌从眶尖的腱环向前行附丽于:A.角膜B.虹膜C.巩膜D.视网膜E.脉络膜答案:C26.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特征性X线征象是A.两肺多发团片影B.肺脓肿形成C.肺气囊形成D.肺不张E.脓气胸答案:A27. 脑梗塞增强高峰为发病后:A.2日~3日B.2周~3周C.1月D.2月答案:B28. 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选用CT增强扫描:A.纵隔肿块B.肺门肿块合并肺不张C.支气管扩张引起咯血D.复杂大血管畸形E.纵隔淋巴结肿大答案:C29. HRCT扫描主要优点是:A.影象边缘模糊B.组织对比度较好C.噪声小D.适于检查纵隔病变E.相对空间分辨率高答案:E30. 下面有关大脑半球的描述,请选出正确一项:A.脑岛位于额叶深部B.中央前回属于顶叶C.额顶叶以中央沟分界D.半卵圆中心为灰质结构E.扣带回在胼胝体下方答案:CA.血管球瘤B.胆脂瘤C.中耳炎D.中耳癌E.高位颈内动脉裸露答案:C32. 患者女,57岁,三个月前发烧。
肺癌性淋巴管炎概述

肺癌性淋巴管炎概述肺癌性淋巴管炎是指肺癌细胞侵犯肺淋巴管所引起的一种炎性反应。
淋巴管是体内重要的淋巴循环通道,它们扮演着排除体内废物和细菌的重要角色。
一旦淋巴管被肿瘤细胞侵犯,就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淋巴管炎的发生。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致死率较高的癌症类型之一。
肺癌性淋巴管炎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都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管炎有所不同。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原发肿瘤细胞在肺组织内生长,并逐渐侵犯肺淋巴管;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并通过淋巴液传播到淋巴结等远处器官;在远处器官内,肿瘤细胞继续生长和繁殖,导致淋巴结的肿大和疼痛。
临床上,肺癌性淋巴管炎的症状通常与肺癌本身的症状相似。
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以及体重减轻、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此外,由于淋巴管炎的发生,患者还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症状。
诊断肺癌性淋巴管炎时,常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X线胸部片、CT扫描、淋巴结活检等。
淋巴结活检是确诊肺癌性淋巴管炎的关键步骤,通过活检可以确定肿瘤细胞是否侵犯了淋巴管。
治疗肺癌性淋巴管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靶向治疗,通过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并减轻淋巴管炎的症状。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减轻淋巴管炎的炎症反应。
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当肿瘤细胞没有侵犯到远处器官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肺癌和侵犯的淋巴管。
总的来说,肺癌性淋巴管炎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会加重肺癌患者的症状,对治疗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肺癌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治疗肺癌性淋巴管炎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肺癌性淋巴管炎发生的机制,以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保障。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ENLI
45
病理结果:小细胞未分化癌不除外 (组织细胞挤压变形)
CHENLI
46
右肺气管灌洗液基细胞涂片:大量纤 毛柱状细胞,少量上皮细胞有异型。
CHENLI
47
中央型肺癌
中心型肺癌以鳞癌和未分化癌居多。一般可通过纤 维支气管镜检查获得病理诊断。
分型(1)管内型:癌瘤自支气管粘膜表面向管腔内 生长,形成息肉或菜花样肿块,逐渐引起支气管阻塞 。
病例分析
满都花
CHENLI
1
患者,女,78岁,住院号:93185
,CT号:50225。
•主因咳嗽、咳痰一年余,右下肢疼痛2月入院。
•查体: 右腹股沟部可触及5cmx5cm大小肿块, 质略软,活动尚可。余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PPT试验、肿瘤标记物未作。
•外院彩超:右股部:距表皮15mm见中低回声团 ,4.0x5.3x5.8cm,边界清楚,血流信号丰富。 左股部:距表皮8mm见中低回声团,7.0x1.4cm ,内见少量血流信号。胸骨右缘第一肋间:中等 不均质回声团,4.6x5.5cm,表面不光滑,内见 动静脉血流信号。
(2)管壁型:癌瘤沿支气管壁浸润生长。侵犯程 度不同管腔轻微狭窄或明显狭窄或阻塞。
(3)管外型:癌瘤穿透支气管壁向腔外生长,主 要在肺门区形成肿块。
主要临床表现:咯血、刺激性咳嗽、胸痛,间断性 痰中带血。
CHENLI
48
影像诊断
▪ X线:肿瘤瘤体征象,支气管阻塞征象,典型倒 “s”征。
▪ CT:支气管管壁增厚及腔内结节,支气管狭窄、 截断,可见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炎症。肿块 可见分叶、毛刺,密度不均匀,增强后肿块强化 ,纵隔、肺门可见肿大淋巴结。
CHENLI
32
2012-02-27胸部CT图像
CHENLI
33
CHENLI
34
CHENLI
35
CHENLI
36
CHENLI
37
CHENLI
38
CHENLI
39
CHENLI
40
CHENLI
41
CHENLI
42
CT诊断
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可见形态不规则软组 织肿块影大小约5.3cmx4.3cm,右肺下动 静脉包绕其中,下叶支气管受压变窄,沿 下叶血管走形可见多发结节影,肿块与右 肺动脉脂肪间隙消失,上腔静脉后、主肺 动脉窗、隆突上下右肺门可见多发肿大淋 巴结,部分相互融合,与肿块、左心房、
CHENLI
29
痰液基细胞血涂片: 少量鳞状上皮细胞。
CHENLI
30
出院诊断
右肺癌TN4N3M1 右腹股沟转移
CHENLI
31
患者,女,57岁,住院号:93417, CT号:50313
▪ 主因活动后气短4月余入院。
▪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 辅助检查:
• 胸片示右肺门增大、增浓。
• 肿瘤标记物:CEA:3.16(0-10), CA125:28.3(0-35),NSE(神经特异 性烯醇化酶):48.89(0-16.3), 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3.84 (0-3.3)
▪ MR:T2WI序列肺不张信号高于肿块,T1WI增强 肺不张增强程度大于肿块。有助于区别肿瘤与放 疗后纤维化(T1WI、T2WI均为较低信号)。
CHENLI
49
癌性淋巴管炎
▪ 癌性淋巴管炎又称“淋巴管性癌 病”, 为肺转移性癌的一种形式 。多来自乳腺、肺、胃、胰腺 等。癌肿先转移至纵隔淋巴结 ,然后逆行至肺门淋巴结,最 后播散到两肺和胸膜下的淋巴 管。
▪ 示踪剂:99mTc-MDP。 ▪ 放射性活度:25mCi。
▪ ECT、SPECT/CT图像:
CHENLI
18
CHENLI
19
CHENLI
20
CHENLI
21
CHENLI
22
CHENLI
23
CHENLI
24
ECT检查结果:
▪ 鼻骨、胸骨柄、右膝关节放射性摄取稍增 高,考虑良性摄取;左前第6肋、右前第6 肋点状放射性摄取增高,第11胸椎放射性 摄取增高,第5腰椎右侧点状放射性摄取增 高。
、双侧肺门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
诊断:右肺下叶占位,建议MR助诊。
CHENLI
14
2012-02-23全腹部CT图像
CHENLI
15
CHENLI
16
CT诊断
右腹股沟、大腿上段内侧见不均匀 强化肿块,大小约6.0cmx4.3cm, 相邻股骨骨质破坏,肌肉增粗,密
度减低。
CHENLI
17
2012-02-22ECT检查
CHENLI
26
印象
▪ 左前第6肋浓聚灶,考虑外伤所致。 ▪ 第五腰椎右侧浓聚灶,为椎小关节损伤所
致。 ▪ 右前第6肋、第11胸椎点状浓聚,请3月后
复查。
CHENLI
27
2012-02-24右腹股沟、大腿上段内侧 肿块穿刺活检
CHENLI
28
腹股沟穿刺病理结果: 转移癌,符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CHENLI
25
SPECT/CT断层显像
▪ 左前第6肋点状浓聚灶,同机CT显示相应 部位骨质不连续、密度尚均匀;右前第6肋 点状浓聚灶,同机CT显示相应部位骨松质 密度增高,呈类圆形;第11胸椎、第5腰椎 右侧浓聚灶,同机CT显示相应部位未见骨 质破坏或异常密度影。
▪ 同机CT显示右侧肺部点片状不规则密度增 高影,SPECT相应部位无明显放射性摄取 。
CHENLI
2
临床诊断
▪ 右肺结核。 ▪ 右腹股沟肿物待查。
CHENLI
3
2012-02-22胸部CT图像
CHENLI
4
CHENLI
5
CHENLI
6
CHENLI
7
CHENLI
8
CHENLI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HENLI
10
CHENLI
11
CHENLI
12
CHENLI
13
CT诊断
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大小约4.0cmx3.0cm,边界不清,可见分 叶、毛刺征,沿支气管走形可见多发结节 影,其内伴点状高密度影,肿块与右肺下 动静脉界限不清,部分与胸壁胸膜粘连; 肺窗可见散在模糊小结节影,右肺中叶内 侧段、左肺上叶舌段可见斑片影;纵隔内
胸主动脉界限不清。
诊断:右肺下叶占位,考虑恶性。
CHENLI
43
2012-02-28行气管镜检查
CHENLI
44
气管镜检查结果
隆突:锐利。 左肺各叶段支气管粘膜光滑通畅,未见新 生物。 右主支气管:粘膜不光滑,官腔明显狭窄, 支气管膜部活动消失,且膜部呈明显外压性 狭窄,粘膜粗糙不光滑,镜身不能通过中间 干支气管。 右上叶:粘膜重度充血肿胀,支气管开口 被菜花样肿物阻塞,此处咬检,质脆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