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专业设计说明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第五章暖通初步设计说明第一节设计依据一、建设单位委托及要求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3年版)三、有关设计规范、标准《高层民用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四、建筑专业等提供的设计资料本工程南北栋均为综合性一类高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五层,建筑高度:南栋为:82.1m,北栋为:80.5m五、室外气象条件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8℃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5%室外平均风速 2.6m/S 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最冷月室外计算相对湿度81%室外平均风速 2.8m/S第二节设计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一、包括一层至四层的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大小会议室、活动室等房间舒适性空调。
室内设计参数表:二、防排烟1、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2、地下一层汽车库设机械排烟、补风系统。
三、通风1、地下一层汽车库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2、地下一层电设备房和空调设备房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空调设备房设事故排风系统。
3、南栋地下一层六级二等人员隐蔽所(平时为车库),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4、卫生间、电梯机房采用自然通风。
第三节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方式一、冷、热负荷确定本工程主要为舒适性空调,两栋建筑物总冷负荷为400万大卡,热负荷为315万大卡。
二、空调冷、热源及水循环系统1、根据建设方要求,南、北栋的主机均设在北栋建筑物里,空调冷、热源采用直燃式(燃气)溴化锂机组型号BZ200 ,2台,单台制冷量200万大卡(2326KW),供热量:1791KW,冷水量:300m3/h,冷却水量500m3/h。
暖通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1.2.1.2.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1445-2012)
1.3.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4.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1.5.1.5. 当地室外气象参数
冬季:
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7.3℃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 ℃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1.8 m/s
冬季大气压力636.1hPa
2.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该建筑为中国联通西藏日喀则宿舍楼改造项目,本次设计为二、三、四层宿舍的电采暖,厨房、卫生间、走廊不做采暖
3.采暖设计
3.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卧室18℃
3.2 本项目建筑热负荷为42KW,面积指标为45w/m2。
3.3 供暖方式
建筑采用加热电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每个独立地暖回路安装室温、地温双温控制器,。
暖通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毕业设计说明书暖通毕业设计说明书引言:暖通工程是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它涉及到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调节、供暖、通风和给排水系统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暖通毕业设计的内容和目标,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设计背景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暖通工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本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暖通系统设计,为建筑物提供高效、节能、舒适的室内环境。
二、设计目标1.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合理的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保证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舒适性,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2. 实现节能减排:通过优化供暖、通风、给排水系统等,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并对环境产生更小的影响。
3.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暖通系统的运行稳定,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便利性。
三、设计内容1. 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密度,确定合适的送风量、送风口位置和送风方式。
同时,考虑到室内外温差、季节变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暖和制冷设备,并合理布置空调末端设备,以保证室内空气的均匀分布和温度控制。
2. 通风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通风方式和通风量。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室内空气的新鲜度、湿度控制和有害气体的排除等因素,以提供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3. 给排水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功能,确定合适的给水和排水设备,并合理布置管道和设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排水的顺畅性和卫生性。
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暖通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运行监测。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实现对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精确控制,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运行稳定性。
四、设计考虑因素1.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密度: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暖通系统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暖通)

第七章暖通设计1、设计依据1.1甲方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
1.2建筑等专业提供的相关图纸及资料。
1.3现行的国家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工程概况本工程规划地块位于滨江开发区丽水大街以西、十字河以北。
规划用地面积183755平方米。
3、设计范围空调、通风、防排烟4、室内设计参数:5、空调系统5.1综合楼拟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室外机放置于屋顶或室外露台处。
5.2电梯机房、值班室、消防控制室等采用分体式空调,电气专业预留电源。
6、通风排烟系统6.1空调区域均设有机械排风。
6.2地下车库设机械通风系统,与地下车库排烟系统合用,满足消防要求。
排风量按照6次/h 计算,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0%。
6.3厂房设机械通风系统,厂房及仓库通风量按照工艺及规范要求确定。
6.4卫生间等设有机械排风7、管道材料与安装7.1新风管、通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风管配件、钢板厚度和允许漏风量等均应符合低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7.2空调送回风管、经冷热处理的新风管及在空调房中未经冷热处理的新风管采用纤维增强镁质风管,保温层≥B级。
7.3厨房灶台排油烟风管采用厚1.0不锈钢板制作,并在最低处设置不小于DN20的手动排水阀;水平风管应设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排水点8、消防与防火8.1空调通风管道,设备及其保温材料采用消防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
8.2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等处设防火阀。
8.3管道穿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采取固定措施,缝隙处用不燃材料填实。
暖通课设说明书

暖通课设说明书一、引言暖通工程是指建筑物内部环境的空气质量和热舒适的保障工程,主要包括供热、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本说明书旨在介绍暖通课设的设计要点和实施步骤,为学生们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设计要点1.建筑物类型:首先,要明确课设的建筑物类型,例如住宅、商业大厦、医院等。
不同建筑类型对暖通系统的需求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设计。
2.能耗控制:在设计暖通系统时,要注重能耗控制,减少能源的浪费。
可以通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布局和系统调节等方法来降低能耗,并且结合当地的能源政策和要求。
3.空气质量保障:暖通系统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还要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可以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合理的空气流通设计和有良好的室内排风系统等方式来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4.个性化需求:考虑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用户的偏好设计个性化的暖通解决方案,例如舒适度、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需求。
三、实施步骤1.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相关建筑物的数据,包括建筑面积、楼层高度、建筑物朝向、热负荷要求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能源政策。
2.系统设计:根据数据分析和需求评估,进行暖通系统的设计。
包括供热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等。
设计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3.设备选择: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设备和材料。
可以参考市场上的先进产品和技术,选择高效节能设备,并考虑到设备的维护成本和寿命。
4.布局规划: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需求,进行系统布局的规划。
将不同的系统和设备合理地布置在建筑物内部,确保系统的协调运作。
5.施工安装: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暖通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保证系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6.运行维护: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行和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定期维护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总结暖通课设的设计要点包括建筑物类型、能耗控制、空气质量保障和个性化需求。
3-1-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要求1、格式要求2、内容及示例2.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规模:项目范围及分期情况:2.2、设计依据、标准1)建设方设计要求及认可方案;2)建设方提供的土建建筑图纸及其他相关资料;3)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201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9361-8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3、室内外设计参数2.3.1、室外气象参数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_℃,夏季平均湿球温度:_℃夏季空调极端湿球温度:_℃冬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_℃,冬季空气相对湿度:_%,完全自然冷却空调干球温度:_℃(干冷器自然冷却时填写)完全自然冷却空调湿球温度:_℃(冷却塔自然冷却时填写)2.3.2、室内空调设计参数2.3.3、主要房间通风换气次数2.4、空调冷热负荷本工程空调总冷负荷为_kW(_RT),其中数据中心总冷负荷为_kW(全年制冷),冬季空调热负荷为_kW。
2.5、空调系统2.5.1、冷源部分空调冷源形式及设备配置冗余情况:冷源形式、配置冗余、设置位置、冷源设备供电情况(单/双路、市电/UPS电);空调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冷冻水、冷却水;自然冷却情况:自然冷却的形式、系统运行模式、自然冷却的切换温度;蓄冷罐设置情况:是否设置、设置位置、蓄冷时间、串/并联;冷却水补水池:是否设置、设置位置、蓄水时间。
2.5.2、末端及管路系统末端空调形式及设备配置冗余情况:末端空调形式、配置冗余、设置位置、供电情况(单/双路、市电/UPS电);末端空调的运行工况:供回水温度、回风/送风温度;管路系统:环形管路、阀门设置情况、系统运行模式(平时双路同时供水or 单路供水)。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设计说明_精编

(建筑暖通工程)暖通设计说明_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壹、主要设计参数1.室外设计气象参数(1)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t wk=-----------℃夏季t wg=-----------℃(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ws=-----------℃。
(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Φ=-----------%。
(4)大气压力冬季Pd=hpa;夏季Px=hpa。
2.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2.l。
室内设计参数表表1·2·1二、空调系统的划分、冷热指标和运行工况1.空调系统的划分(见空调系统划分表1.2.2)空调系统划分表表1.2.22.冷、热指标本项目空调建筑总面积为.______m2,二季设计冷负荷为_____kw,冬季设计热负荷为.kw,建筑平面冷指标为______W/m2,建筑平面热指标为______W/m2。
3.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工况,见表1.2.3。
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工表表1.2.3。
三、风管、方阀和防火阀1.风管(1)设计图中所注风管的标高,对于圆形时,以中心线为准;对于方形或矩形时,以风管底为准。
(2)风管材料采用_________制作,厚度及加工方法,按《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的规定确定。
(3)当设计图中未标出测量孔位置时,安装单位应根据调试要求在适当的部位配置测量孔。
测量孔的做法见国标T615。
(4)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处的风管俩侧,以及和通风机进、出口相连处,应设置长度为200~300mm的人造革软接;软接的接口应牢固、严密。
在软接处禁止变径。
(5)风管上的可拆卸接口,不得设置在墙体或楼板内。
(6)所有水平或垂直的风管,必须设置必要的支、吊或托架,其构造形式由安装单位在保证牢固、可靠的原则下根据现场情况选定,详见国标T616。
(7)风管支、吊或托架应设置于保温层的外部,且在支吊托架和风管间镶以垫木,同时,应避免在法兰、测量孔、调节阀等零部件处设置支吊托架。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建设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本建筑工程为一类高层住宅。
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
地上一至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三至二十一层为住宅。
总建筑高度为98.82米,总建筑面积为19575.27平方米。
二.设计内容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采暖、通风、排烟设计。
三.设计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甲方对本工程的有关意见及要求四.采暖室内外设计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1夏季:35℃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5.7℃2空调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5.8℃3空调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6%4夏季:30.6℃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0.6℃5夏季:959.80hPa大气压力冬季:979.10hPa6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3.4℃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采暖设计参数客厅,餐厅,卧室20℃;浴室25℃;厨房16℃。
五.节能设计1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参数外墙:复合墙体传热系数0.57W/m2.℃外窗:塑钢中空玻璃传热系数0.60W/m2.℃屋面:复合屋面传热系数2.7W/m2.℃楼板:复合楼板传热系数0.5W/m2.℃2本工程对每个供暖房间均进行热负荷计算。
3本工程采暖系统入口设置热计量阀组,阀组置于地下室计量小室内。
于每层管井内设置分户热计量装置及水力平衡装置。
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情况计费。
房间温度可以分室调节。
六.采暖系统设计1一至十一层为低区,十二至二十一层为高区,一层二层层高4.00米,三层以上层高4.78米。
各采暖系统总热负荷、总阻力及平均热耗指标见下表:采暖系统编号建筑面积(m2)总热负荷(Kw)采暖热指标(W/m2)系统阻力损失(KPa)低区109677466838高区997070871422热源:本工程采暖热源为地下室换热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19
60
20
45
游戏中心
24~25/≤65 20/35
5
19
60
40
45
公共卫生间
24~25/≤65 20/-
3
--
40
0
45
客梯厅
24~25/≤65 20/-
3
19
40
0
45
后勤办公
25/≤65
20/-
8
30
40
20
40
员工餐厅
25/≤70 20/30~50
1
25
40
--
45
员工卫生间
25/--
四、主要设计参数
本项目位于中国 XX 市,地处北纬 X°X′、东经 X°X′,建筑气候分区属 XX(严寒 A/B/C、寒冷 A/B、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
4.1 室外气象参数
参数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空调日平均 室外平均 大气压力 最多
季节
空调 通风 采暖
℃
%
温度℃ 风速 m/s
HPa
18/--
2
-
45
员工浴室
26/--
22/--
2
20
45
后勤走道
--
18/--
--
--
卸落货区
--
>5
--
--
车库
--
>5
--
--
消防楼梯间
--
>5
--
--
地下层汽车库
5/
地下层设备用房
16/
注:1.餐饮、美食广场人员密度按餐饮区面积计算。
2.夏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夏热冬暖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的万象城项目建议取下限值,其他项目包括
4
25
40
20
45
按照座
电影院
24~25/≤65 20/-
位数计
12
30
10
35
算
3(按冰
45
溜冰场
24~25/≤60 20/45
面面积
30
40
0
计算)
健身房
24~25/≤65 20/35
10
50
40
20
45
城市农场
24~25/≤65 20/35
5
25
40
20
45
儿童乐园
24~25/≤65 20/35
有权威部门认证)
5.1.2 冷热负荷及指标:
华润 XX 万象城(汇) 工程位于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寒冷/严寒/温和地区,项目商业部分建筑面积约
为 X ㎡,其中空调面积(不含影院)约为 X ㎡,可以利用餐饮面积占租售面积比例约为 X%。其中商业(不
含电影院等独立冷源)部分设计中央冷热源系统,夏季供冷,冬季供热。商业部分全年累计总冷量 XKWh, 单位制冷空调面积全年累计冷量指标(全年逐时累计冷负荷/制冷空调面积)为 XXkWh/ m2,总热量 XKWh, 单位供暖空调全年累计热量指标(全年逐时累计热负荷/供暖空调面积)为 XXkWh/m2,项目冷站综合能效
本设计为综合体中的地库和商业裙楼部分。 地下 X~X 层为机动车库(包含设备房、辅助用房及人防),地下 X 层局部为商业,包括主力店、超市、步 行商业街、……。地上 X~X 层均为商业,包括主力店、餐饮、商铺、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建筑类别为 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一级、地下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 年;总建筑面积:X m²,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X m²,地下建筑面积 X m²),其中机动车库部分建筑面积 Xm²,商业建筑面积 Xm²室 外地面到主屋面面层高 Xm,建筑物最高点 Xm。 本设计按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要求设计。
的楼板
非供暖楼梯间与供暖房间 X
之间的隔墙
单一立面外窗 (包括透光幕墙)
传热系数 K [W/(m²·K)]
窗墙比(或 综合遮阳
屋顶透光部 系数
分面积比)
备注
东向
X
X
X
西向
X
X
X
南向
X
X
X
北向
X
X
X
屋顶透光部分
X
X
X
围护结构部位
保温材料层热阻 R [(m²·K) /W]
备注
周边地面
X
(严寒和寒冷地区适用)
EER 为 XX。
业态名称
空调面积 冷负荷 冷负荷 空调/采 热负荷 热负荷
备注
(m²) 商业(不含电影院) 电影院 值班采暖系统
(可选) 地板采暖系统
(可选) 地下车库采暖系
统(可选) 厨房补风预热
(可选)
(KW)
指标 (W/m²)
暖面积 (m²)
(KW)
指标 (W/m²)
-
-
-
-
值班采暖室内 设计温度为 X℃
备注 体型系数=
围护结构热惰
性指标 D=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 D=
屋面
(夏热冬冷、夏
X
(严寒和寒冷地区适用)
热冬暖和温和
地区适用)
围护结构热惰
外墙
性指标 D=
(包括非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 D=
(夏热冬冷、夏
X
透光幕
(严寒和寒冷地区适用)
热冬暖和温和
墙)
地区适用)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 X
或外挑楼板
地下车库与供暖房间之间 X
万象汇项目,以及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万象城项目建议取上数。)
3.表中照明及设备冷负荷估算指标为调研推算值,设计阶段如有准确设计输入,请以设计输入为准。
4.3 围护结构的热物理参数
根据已经通过节能审查的建筑专业围护结构性能参数取值:
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 K [W/(m²·K)]
供暖、空调地下室外墙(与
X
(严寒和寒冷地区适用)
土壤接触的墙)
变形缝(两侧墙内保温时)
X
(严寒和寒冷地区适用)
五、冷、热源设计
5.1 冷、热负荷及负荷指标(业态名称根据具体项目调整)
5.1.1 负荷计算软件:
采用 XX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软件进行逐项逐时的空调冷、热负荷计算和采暖热负荷计算。(负荷计算软件需
空调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均选用智能加药装置,以达到过滤、杀菌、灭藻、防锈的作用; 空调冷冻水系统补水采用一套全自动钠离子交换软化水系统补水。(可选项-对于水质有软化要求的地区适 用) 5)在每台制冷机的冷却水进出水管道设置冷凝器自动在线清洗装置。冷却水系统过滤器孔径不大于1.5mm, 有效通过过滤面积大于连接管道截面3倍。 6)冷却水补水与消防水池合用,设置不小于 2 小时的冷却水储水量(按高峰负荷计),以提高系统的可靠 性。冷却塔补水总管上应设置水流量计量装置。 7)为保证商场运营期间管道冲洗后的快速补水,空调冷热源于主机房设置快速补水装置,优先利用市政 供水通过 DN100 补水管直接注入水泵系统吸入口,且应设置水表和倒流防止器。 5.2.2 电影院空调系统冷(热)源 配合电影院租户对运行时间以及物业管理的特殊要求,电影院将于屋顶层预留两台独立的风冷热泵机组的 安装位置作为冷(热)源,每台机组制冷量为 XKW,不设备用机组。同时预留一热源支管(根据情况设置)。 冷源区域预留 DN50 补水管,同时用于冷冻水系统补水。 5.2.3 娱乐业态空调系统冷(热)源 配合娱乐业态租户对运行时间以及物业管理的特殊要求,娱乐业态将于屋顶层预留两台独立的风冷热泵的 安装位置层作为冷、热源,每台机组制冷量为 XKW,不设备用机组。同时预留一热源支管(根据情况设置)。 冷源区域预留 DN50 补水管,同时用于冷冻水系统补水。 5.2.4 其他独立冷源(可选) 根据 xx 租户条件于 XX 位置预留室外机位、电量及路由;对于有加时需求的 XX 租户,设计考虑在 XX 处预 留空调室外机位及相关路由。
冷却水泵(服务 X TR 制冷机 X 台(X 用一备)
组)
冷却水泵(服务 X TR 制冷机组)X 台(X 用一备)
冷却塔
X台
裙楼屋面
2)中央制冷机组冷冻水的设计供回水温度为 X℃/X℃,冷却水的设计供回水温度为 X℃/X℃。 3)冷却塔与冷水机组一对一匹配设置,采用横流低噪音型冷却塔。冷却塔配置变频电机及高效换热填料 挡水板,以配合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操作要求。冷却塔设置自动排污控制。 4)系统采用膨胀水箱定压系统。(可选) 空调水系统采用膨胀罐定压,选用成套定压补水装置,配有变频补水泵两台(一用一备)。(可选)
地板采暖室内 设计温度为 X℃
地下车库采暖 室内设计温度
为 X℃ 厨房补风预热
设计温度为 X℃
5.2 冷源设计
5.2.1 商业中央空调系统冷源
5.2.1.1 夏季冷源
1)本项目设置 X 个制冷机房,X 换热站,为项目提供制冷与供热需要,各系统配置如下表(根据项目情况
填写):
序号
服务区域
主要设备名称
配置台数 设置位置
风向
夏季
--
冬季
--
4.2 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主要区域
温度/相对湿度(℃/%)
人员密 新风量
度
灯光 负荷
设备 负荷
噪声
夏季
冬季
m²/人 m³/h/人
W/m²
W/m²
NR
首层及连地铁的购
25~26/≤65 20/-
4
16
35
0
45
物通廊
其他楼层购物通廊 25~26/≤65 20/-
6
19
35
0
45
百货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 年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 年版)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 年版)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 年版)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19576-2004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2021.3-2010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19577-2004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19762-2007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