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目录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用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用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设计参数. (5)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0)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1)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1)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4)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4)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4)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5)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6)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7)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9)七、热损失概算W/M3℃ (19)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9)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1)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1)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1)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1)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4)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4)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4)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5)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5)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5)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6)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6)1、送风口风速 (26)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6)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7)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7)5、回风口风速 (27)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8)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8)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8)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8)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9)五、通风系统设计 (31)1、送风口布置间距 (31)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31)3、散流器布置 (31)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2)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2)6、厨房通风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6)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7)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8)六、防排烟设计 (38)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2)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2)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3)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4)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5)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7)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7)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8)3、水泵扬程设计 (49)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9)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50)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0)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51)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2)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4)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6)十一、保温 (57)十三、阀门选用 (58)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9)一、机组选型 (59)二、机组选型案例 (59)三、辅助设备 (60)1、冷却塔 (60)2、水泵的选型: (60)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1)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2)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2)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3)第七章材料、设备资料 (63)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3)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3)三、计算单位换算 (64)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6)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7)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9)七、专业英语 (70)第八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2)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2)2、医院耗电量比例TRANE (82)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2)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2)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3)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3)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4)8、设备层布置原则: (85)第九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6)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6)1.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2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6)1.3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6)1.4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6)1.5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6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6)1.7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7)1.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7)1.9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7)1.10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7)1.11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8)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8)2.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8)2.2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8)2.3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8)2.4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8)2.5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9)2.6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9)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9)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90)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91)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2)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3)3.1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3)3.2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3)3.3系统图深度不够 (94)3.4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4)3.5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4)3.6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4)3.7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4)3.8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4)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5)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5)5.1 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5)5.2 设备平面图 (95)5.3 剖面图 (96)5.4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6)5.5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6)5.6 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6)5.7 详图 (96)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目录第一章建筑概况与原始资料------------------------------------------2 1.1 建筑概况与地理位置-----------------------------------2 1.2 大气参数---------------------------------------------2 1.3 室设计参数-----------------------------------------3第二章建筑物维护结构信息--------------------------------------4 2.1 建筑物墙体------------------------------------------- 4 2.2 建筑物窗体与遮阳设施--------------------------------- 4 2.3 空调设计中的参数------------------------------------- 5 第三章负荷计算以与数据汇总-----------------------------------53.1 冷负荷---------------------------------------------- 6 3.2 热负荷----------------------------------------------20 第四章风盘的选择以与各房间的风盘确定--------------------------324.1 风盘的选择原则--------------------------------------32 4.2房间风盘的确定---------------------------------------32 第五章全空气系统的负荷计算与设备布置--------------------------335.1大厅负荷计算---------------------------------------- 33 5.2散流器、风柜机的选择----------------------------------38 5.3风管的水力计算---------------------------------------405.4大厅风机盘管的选型-----------------------------------42 参考文献------------------------------------------------------43第一章建筑概况与原始资料1.1.1建筑概况本建筑为tangshan市一幢餐厅、宴会厅和宾馆宾于一体的洗浴中心。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暖通空调是现代化建筑必备的设施之一,对保障室内舒适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暖通空调设计依赖经验和常识,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提高。

因此,建立比较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本毕业设计旨在探究暖通空调设计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推进现代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1.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阐述暖通空调的运行原理、系统组成,以及与其他设施的协调联动关系。

2.暖通空调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从设计目标、方案选择、具体设计等角度探究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流程和方法。

3.暖通空调设计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选型、节能、系统调节、水电布置等。

4.暖通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设计实施方案1.实地调查:通过实际现场调查,了解建筑物结构、环境条件、用途等情况,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设计方案:针对实际需求,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

3.选型:根据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和实际条件,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与器材。

4.系统设计:根据设计方案,制定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系统布局、管线布置、控制系统设计等。

5.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和系统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6.验收交付:完成施工后,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并交付给使用单位。

四、预期目标通过本次设计,我们将探索一种更加科学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法,并以此推进现代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以此为基础实施细化的设计实施方案,使得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运行更加稳定,维护更加简单,为用户提供更优良的室内环境和更加可靠的服务。

同时,将为后续暖通空调系统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全套)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全套)

目录前言... (4)第一章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 (5)1.1 工程概述 (5)1.2 设计依据 (5)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5)1.2.2 室外设计参数 (6)1.2.3 室内设计参数 (6)1.2.4 体力活动性质 (6)第二章负荷计算 (7)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7)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7)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7)2.2 湿负荷的计算 (15)2.2.1 湿负荷的组成 (15)2.2.2 湿负荷的计算方法 (15)2.3 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6)Q' (16)2.3.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2.3.2 冷风渗透耗热量Q' (17)22.3.3 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 (18)32.3.4 热负荷计算举例及汇总 (18)第三章空调方案的确定 (20)3.1 空调系统的确定 (20)3.1.1 全空气系统方案的确定 (20)3.1.2 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的确定 (20)3.2 空气处理过程设计 (21)3.2.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 (21)3.2.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 (24)第四章风系统的设计 (33)4.1 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33)4.2 送、回风管的布置 (33)4.3 气流组织设计 (33)4.3.1 全空气系统 (33)4.3.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4)4.4 风管设计 (36)4.4.1 风道水力计算步骤 (36)4.4.2 全空气系统的风道水力计算 (37)4.4.3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水力计算 (43)4.4.4 新风机组的选型 (45)第五章水系统的设计 (46)5.1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6)5.1.1 两管制水系统的特点 (46)5.1.2 闭式系统的特点 (46)5.1.3 同程和异程系统的选择 (46)5.1.4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选择依据 (46)5.1.5 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47)5.2 冷冻水管路设计计算步骤 (47)5.3 冷冻水供回水水力计算 (48)5.4 冷冻水泵的选型 (51)5.4.1 冷冻水泵设计规范 (51)5.4.2 冷冻水泵的选型 (51)5.5 冷凝水排放系统设计 (52)5.6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53)第六章空调冷热源的确定 (55)第七章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57)7.1 防排烟的方式 (57)7.2 空调建筑的防火防烟措施 (57)7.3 通风、防排烟设计 (58)第八章管道保温设计的考虑 (59)8.1 管道保温的一般原则 (59)8.2 管道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59)第九章空调系统消声减振的设计方案 (60)9.1 空调系统消声设计 (60)9.2 空调系统减振设计 (60)结论.. (61)参考文献 (62)致谢.. (63)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空气调节技术已是保证室内良好环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为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空调系统工程设计。

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属中小型办公建筑,本建筑总建筑面积4138m2,空调面积2833m2。

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高度33。

9m。

全楼冷负荷为191千瓦,全楼采用水冷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在房间内布置吊顶的风机盘管,采用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

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和水泵。

依据相关的空调设计手册所提供的参数,进一步完成新风机组、水泵、热水机组等的选型,从而将其反应在图纸上,最终完成整个空调系统设计.关键词: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负荷;管路设计;制冷机组:冷水机组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Harbin Wangjiang Design Group office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rbin Wangjiang Group is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office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s, the total floor area of building is 4138m2, air-conditioned area is 2833m2. There are eight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ilding height is 33.9m. Cooling load for the entire floor,191 kilowatts,the whole floor using Central Cooling Chillers to focus on the way .This design of the main room of the building for office, most of them is very small,and the rooms are not connected,the selec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ach room,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fan-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书摘要:地下三层,地上十层,框剪结构,空调形式为冰蓄冷,冷辐射吊顶。

关键词:冰蓄冷冷辐射吊顶1 设计依据1.1 上级批文详见总论部分;1.2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1.3 建筑专业提出的平面图和剖面图;1.4 室外计算参数(北京地区)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8.6℃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0.0℃夏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8 %夏季大气压力99.86Kpa夏季平均风速 1.9 m/s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5℃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冬季大气压力102.04 Kpa冬季平均风速 2.8 m/s1.5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1.6 国家主要规范和行业标准(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xx;(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xx版);(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xxxx(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1.7 20xx年5月19日由中船重工集团组织的《科技研发大厦空调方案研讨会》专家组意见。

2 设计范围本工程为船舶科技研发大厦,总建筑面积为33928平方米,预留建筑面积为549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3.99米。

地下二﹑三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3.6米;地下一层主要为餐厅﹑厨房﹑多功能厅及档案室,层高5米;首层至八层主要为办公及会议室,首层层高为5.0米,其余为3.9米。

设计范围为采暖、通风、空调、防排烟及冷热源设计。

冷冻机房冷却水系统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3 设计原则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

4 空调设计4.1 室内设计参数4.2空调冷热负荷估算4.3 空调系统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及专家组建议,空调方案确定为:独立新风空调系统,即新风机组加辐射冷吊顶。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建筑学院课程设计(论⽂)说明书课程名称:《暖通空调2》课程设计设计题⽬: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程班级:2010-1 设计⼈:指导教师:2014年1 ⽉10⽇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向):建筑环境与设备⼯程班级:2010-1学⽣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原始资料:(1)夏季室外设计参数:空调室外计算温度34.8℃,湿球温度27℃,室外风速2.8m/s;(2)夏季室内设计参数:空调室内计算温度26±2℃,相对湿度60±10℃:(3)设计地区:济南。

三、设计应解决下列要问题:空调通风系统设计:(1)负荷计算;(2)⽅案确定;(3)⽓流组织计算;(4)管道⽔⼒计算;(5)设备及附件选择;(6)保温计算;(7)消声减震处理;(8)施⼯图的绘制。

四、设计图纸:(1)空调风管平⾯布置图1张;(2)空调⽔管平⾯布置图1张;(3)空调⽔管系统布置图1张。

五、命题发出⽇期:2013.12.23 设计应完成⽇期:2014.1.10设计指导⼈(签章):系主任(签章):⽇期:年⽉⽇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评语指导教师(签章):系主任(签章):⽇期:年⽉⽇⽬录⽬录 (1)第1章⼯程概况和原始资料 (3)1.1 ⼯程概况 (3)1.2 原始资料 (3)1.2.1 室外⽓象参数 (3)1.2.2 室内设计参数 (3)1.2.3 围护结构参数 (4)第2章负荷计算 (4)2.1 冷负荷理论依据 (4)2.2 冷负荷计算 (7)2.3 热负荷计算 (7)2.4 湿负荷计算 (8)第3章空调⽅案的确定 (8)3.1 空调系统的布置⽅式 (8)3.2 ⽔系统的布置⽅式 (9)第4章房间的空⽓处理⽅案及送风量的确定 (11)4.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1)4.2 末端设备的选型原则 (12)4.3 新风机组的选择 (14)第5章⽓流组织计算 (14)5.1 概述 (14)5.2 房间⽓流组织⽅式 (14)5.3 ⽓流组织计算和风⼝选择 (15)第6章⽔⼒计算 (18)6.1 通风管道设计和选择 (18)6.2 风管⽔⼒计算 (19)6.3 空调⽔系统的⽔⼒计算 (22)6.4 凝结⽔管配管 (25)第7章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25)7.1 通风设计 (25)7.2 防排烟设计 (26)第8章保温、消声及减振设计 (26)8.1 管道的保温设计 (26)8.2 噪声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27)8.3 系统减振 (28)总结 (30)参考⽂献 (31)第1章⼯程概况和原始资料1.1⼯程概况济南市某⼚办公楼第⼆层,层⾼3.6m,总建筑⾯积为1225.52 m,包括8个化验室,1个办公室,1个休息室,2个卫⽣间。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_secret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_secret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45-87》;(2)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3)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技术措施;(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6) 业主设计任务书及有关回复意见二.室内外设计参数三. 暖通工种设计范围冷热源系统空调末端系统机械通风系统消防防排烟系统节能措施环保设计四.冷热源系统4-1.冷,热负荷,本工程的空调面积为73000m2,,总冷负荷为12070kw,冷指标0.121kw/m2建筑面积。

考虑到业主要求在公寓楼处设分体空调器,则集中式空调的装机容量为7394kw(即2100RT)。

按业主要求, 冬季办公楼及水晶石部分设热风空调,而公寓楼则采用散热片采暖,经计算,办公楼及水晶石部分的冬季空调热负荷为7016kw,而公寓楼的冬季采暖热负荷为4500kw。

由给排水提供的生活热水需求量为3500kw.4-2.冷,热源设置我们在确定负荷标准、系统划分、空调方式等方面,经过了反复讨论,比较,以选取最佳方案。

该工程地区具有规划的蒸汽管网(压力0.4Mpa),通过与业主协商,选择蒸汽型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700RT型号3台作为冷源,单台蒸汽消耗量为3.542T/h,凝水回收.公寓楼采用分体空调,室外机设于窗外,由建筑立面统一规划。

热源利用热力管网的蒸汽,为防止蒸汽压力波动对负荷侧的影响,选用半蓄热式换热器通过热交换后提供空调以及采暖的热水,空调与采暖水系统各自独立,蒸汽通过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后提供生活用热水。

4.2.1空调冷源设备B1F 冷冻机房设置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3台(700USRT x 3台);配备冷冻泵4台(3用一备),设置闭式膨胀水箱为系统定压和补水。

膨胀水箱的补水为经过自动水处理仪的软化水。

冬季的热水泵为与冷冻泵合用,到供暖季节时,通过阀门切换接入空调热水系统。

4.2.2空调冷却水设备冷冻机 配逆流式低噪音空调型冷却塔12台(标准设计条件下单台冷却量240T/h)设于办公楼西侧,一台冷水机组对应四台冷却塔,另配冷却水泵4台(3用1备);公寓楼与办公楼的热交换间均位于地下一层,但分开设置,以保持独立性及便于系统管路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与设备工程系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暖通空调设计说明书学生:系别:环境与设备工程系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学号:指导老师:目录摘要 (3)1.原始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建筑概况 (4)1.2福州市气象资料 (4)2.负荷分布情况分析 (4)2.1冷、热负荷分布情况 (4)2.2各时刻冷、热负荷需求特征 (6)3、冷热源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方案比较 (9)4、设备选型 (12)4.1冷热源机组 (12)4.2冷冻水泵 (12)4.3冷却水泵 (13)4.4冷却塔 (14)4.5膨胀水箱 (14)4.6分水器、集水器 (15)5. 制冷机房水系统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水力计算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计算结果汇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水泵选型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水管的保温、防腐及消声减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水管保温及防腐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冷冻水管的保温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水管的消声减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主要设备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设计是海口一酒店建筑地下室制冷机房,该酒店该酒店由地下1层、地面24层组成,地下一层层高5.4米,地面1层层高4.5米,2层层高3.9米,3~24层层高均为3.3米,其它详见条件图。

本次设计主要根据该建筑冷、热负荷分布情况,统计分析设计工况下各时刻负荷需求特征,结合建筑特点与功能要求选择2~3种冷、热源组合方案,并从性能适应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性价比高的冷、热源组合方案。

然后,根据制定的方案选择设备,构思系统运行方式,初步画出冷、热源系统流程图。

继而,进行设备布置和相关管路布置,并进行水系统水力计算,确定水系统各管路管径,同时,考虑设备减震、保温方案选择与设计计算,最终完成制冷机房平面图及相关剖面图绘制。

确定系统运行调节方案及节能措施。

关键词:制冷机房冷热源设备选型运行调节消声减震1.原始资料1.1建筑概况该酒店该酒店由地下1层、地面24层组成,地下一层层高5.4米,地面1层层高4.5米,2层层高3.9米,3~24层层高均为3.3米。

该建筑可分为四个区:A区为1、2层商业,B区为2层餐厅、会议室,C区为3~6层办公室,D区为7~24层客房。

1.2海口市气象资料根据相关资料查得海口市室外气象参数:地点:海口市;台站位置:北纬20°02′,东经110°21′;夏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35.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1℃;空调日平均计算温度:30.5 ℃;室外湿球温度:28.1℃;室外平均风速: 2.7m/s;室外相对湿度:68%。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16.4mbar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1m/s2.负荷分布情况分析2.1冷、热负荷分布情况以下表格是宾馆的冬、夏季冷热负荷分布状况统计表:表1 宾馆冷、热源需求情况表水系统分区A区B区C区D区分区范围1、2层商业2层餐厅、会议室3~6层办公7~24层客房主要末端形式风柜、新风机风柜、新风机风机盘管、新风机风机盘管、新风机末端水流量控制方式三通调节阀三通调节阀二通阀、温控器二通阀、温控器冷水供、回水温度(℃)7、12 7、12 7、12 7、12热水供、回水温度(℃)55、45 55、45 55、45 55、45设计供冷工况管路阻力(mH2O)12 13 19 25设计供冷工况最不利环路末端4 4 2.5 2.5阻力(mH2O)表2 酒店夏季冷负荷设计计算统计表计算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时刻A区36 35 35 33 30 29 173 185 193 203 205 211 B区0 0 0 0 0 0 163 177 179 215 231 259 C区0 0 0 0 0 0 278 374 418 438 479 486 D区346 341 339 327 321 326 331 376 391 396 402 414计算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0:00 时刻A区213 214 216 211 210 207 203 201 198 186 43 39B区263 237 203 218 217 247 264 300 276 173 165 0C区513 524 548 573 568 557 421 413 372 0 0 0D区421 426 429 430 431 433 439 427 383 364 358 349 表3 酒店冬季热负荷设计计算统计表计算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时刻A区23 25 29 31 33 35 39 162 160 152 147 144 B区0 0 0 0 0 0 163 157 146 142 129 125 C区0 0 0 0 0 0 437 439 433 429 424 421 D区352 354 357 361 364 368 363 359 357 351 347 343计算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0:00 时刻A区131 127 126 119 113 107 102 109 117 125 21 22 B区121 120 114 112 110 124 129 132 130 129 114 85 C区417 413 407 402 394 390 327 315 307 0 0 0 D区327 320 314 307 302 319 327 331 337 341 347 350表4 酒店冷、热负荷率分布表负荷率(%)0~10 10~30 30~50 50~75 75~85 85~95 95~100夏季时长(%)10 30 10 5 10 20 15冬季时长(%)0 5 30 5 25 20 152.2各时刻冷、热负荷需求特征根据各个时刻的负荷分布情况,分析得到相应的各时刻设计工况下的冷、热负荷需求特征,用柱状图的形式表现结果如下:酒店夏季冷负荷设计计算表如下表时间比例冷负荷0.1 0.3 0.5 0.75 0.85 0.95 11:00 382 38.2 114.6 191 286.5 324.7 362.9 382 2:00 376 37.6 112.8 188 282 319.6 357.2 376 3:00 374 37.4 112.2 187 280.5 317.9 355.3 374 4:00 360 36 108 180 270 306 342 360 5:00 351 35.1 105.3 175.5 263.25 298.35 333.45 351 6:00 355 35.5 106.5 177.5 266.25 301.75 337.25 355 7:00 945 94.5 283.5 472.5 708.75 803.25 897.75 945 8:00 1112 111.2 333.6 556 834 945.2 1056.4 1112 9:00 1181 118.1 354.3 590.5 885.75 1003.85 1121.95 1181 10:00 1252 125.2 375.6 626 939 1064.2 1189.4 1252 11:00 1317 131.7 395.1 658.5 987.75 1119.45 1251.15 1317 12:00 1370 137 411 685 1027.5 1164.5 1301.5 1370 13:00 1410 141 423 705 1057.5 1198.5 1339.5 1410 14:00 1401 140.1 420.3 700.5 1050.75 1190.85 1330.95 1401 15:00 1396 139.6 418.8 698 1047 1186.6 1326.2 1396 16:00 1432 143.2 429.6 716 1074 1217.2 1360.4 1432 17:00 1426 142.6 427.8 713 1069.5 1212.1 1354.7 1426 18:00 1444 144.4 433.2 722 1083 1227.4 1371.8 1444 19:00 1327 132.7 398.1 663.5 995.25 1127.95 1260.65 1327 20:00 1341 134.1 402.3 670.5 1005.75 1139.85 1273.95 1341 21:00 1229 122.9 368.7 614.5 921.75 1044.65 1167.55 1229 22:00 723 72.3 216.9 361.5 542.25 614.55 686.85 723 23:00 566 56.6 169.8 283 424.5 481.1 537.7 566 0:00 388 38.8 116.4 194 291 329.8 368.6 388酒店冬季冷负荷设计计算表如下表时间比例热负荷0.1 0.3 0.5 0.75 0.85 0.95 11:00 375 37.5 112.5 187.5 281.25 318.75 356.25 375 2:00 379 37.9 113.7 189.5 284.25 322.15 360.05 379 3:00 386 38.6 115.8 193 289.5 328.1 366.7 386 4:00 392 39.2 117.6 196 294 333.2 372.4 392 5:00 397 39.7 119.1 198.5 297.75 337.45 377.15 397 6:00 403 40.3 120.9 201.5 302.25 342.55 382.85 4037:00 1002 100.2 300.6 501 751.5 851.7 951.9 100 28:00 1117 111.7 335.1 558.5 837.75 949.45 1061.1511179:00 1096 109.6 328.8 548 822 931.6 1041.2 109 610:00 1074 107.4 322.2 537 805.5 912.9 1020.3 107 411:00 1047 104.7 314.1 523.5 785.25 889.95 994.65 104 712:00 1033 103.3 309.9 516.5 774.75 878.05 981.35 103 313:00 996 99.6 298.8 498 747 846.6 946.2 996 14:00 980 98 294 490 735 833 931 980 15:00 961 96.1 288.3 480.5 720.75 816.85 912.95 961 16:00 940 94 282 470 705 799 893 940由上表分析可知:1、冬夏季的1:00-6:00这段时间的冷热负荷需求都比较少,且小负荷的率所需时长较短,根据所得到的冷、热负荷在不同负荷区间对应的需求时长的表格可知,需选择制冷制热量相对较小的机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