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纠正不良习惯

合集下载

中班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

中班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

中班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

本文将对中班幼儿的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的教育工作。

二、观察记录1. 幼儿A•日期:2022年10月1日•行为描述:幼儿A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活泼,喜欢与其他幼儿交流并参与各种活动,但有时会有点调皮,容易分散注意力。

•分析:幼儿A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但需要引导注意力集中,可以通过增加互动游戏和集体活动来帮助其集中注意力。

2. 幼儿B•日期:2022年10月5日•行为描述:幼儿B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安静,喜欢独自玩耍,不太愿意参与团体活动,但在绘画方面表现出色。

•分析:幼儿B可能是性格比较内向,需要鼓励其与其他幼儿互动,同时可以通过提供更多涉及绘画的活动来激发其兴趣。

3. 幼儿C•日期:2022年10月10日•行为描述:幼儿C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好,喜欢帮助老师整理教具和引导其他幼儿参与活动,表现出有责任心和领导能力。

•分析:幼儿C表现出了一定的领导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让其更好地引导其他幼儿,同时要保持其责任心。

三、行为分析根据以上观察记录,可以看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在教育工作中,应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对于活泼的幼儿,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参与集体活动,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对于内向的幼儿,可以通过创设轻松友好的环境,鼓励他们与其他幼儿交流互动;对于具有领导能力的幼儿,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结语通过对中班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

希望通过持续的观察和分析,能够帮助每个幼儿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班幼教案例: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

中班幼教案例: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

中班幼教案例: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案例背景:小明是我们幼儿园中班的一名小朋友,他聪明活泼,但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他总是喜欢打人。

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有不顺心,他就会用拳头去解决问题。

这不仅让其他小朋友害怕,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案例分析:1. 了解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明打人的原因。

通过观察和与他的交谈,我们发现小明打人主要是因为他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而是选择了用行动来表达。

这可能是因为他在家中也是这样表达情绪的,或者是他在模仿电视上的角色。

2. 制定计划:了解了小明打人的原因后,我们制定了一个改变他不良行为的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小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用行动;二是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小明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三是对小明进行奖励和惩罚,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 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例如,小明并不理解为什么不能用打人来表达情绪,他认为这是最直接的方式。

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更多的沟通和示范,让他慢慢理解这个道理。

4. 结果反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变。

他不再随意打人,而是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虽然他还会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是他已经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案例反思:这个案例让我们认识到,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耐心的教育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行为背后都有他们自己的原因。

因此,我们在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

中班幼儿日常生活观察记录及分析措施

中班幼儿日常生活观察记录及分析措施

中班幼儿日常生活观察记录及分析措施一、背景介绍中班幼儿(3-4岁)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表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习惯、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对中班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记录,可以帮助老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行为特点和发展状况,从而制定有效的分析措施来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日常生活观察记录1. 饮食观察•幼儿A在吃饭时较为挑食,经常拒绝食用蔬菜和水果。

•幼儿B在喝水时喜欢慢慢啜饮,每次都要花较长时间。

•幼儿C在享用零食时容易过量食用,需控制食用量。

2. 清洁卫生观察•幼儿A在洗手时常常粗心大意,导致洗手不干净。

•幼儿B在如厕前后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引导,才能注意到清洁卫生的重要性。

•幼儿C在洗脸时不愿清洁耳朵和脸部的细节地方,需要帮助和指导。

3. 睡眠观察•幼儿A上午课堂时容易打瞌睡,晚上入睡快且安静。

•幼儿B睡眠质量较好,但入睡前容易哭闹,需要老师的安抚。

•幼儿C睡眠习惯不稳定,有时早睡早起,有时晚睡晚起。

三、分析措施1. 饮食方面•为挑食的幼儿A提供多样性的食物选择,让他/她在食物中获得充分营养。

•对喜欢慢饮水的幼儿B,可以提供水杯吸管,让他/她更方便地喝水。

•控制幼儿C的零食摄入量,同时引导他/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 清洁卫生方面•通过游戏和互动方式,教导幼儿A正确的洗手方法,增强洗手的兴趣和意识。

•制定定时提醒和检查制度,帮助幼儿B养成按时清洁卫生的习惯。

•鼓励幼儿C在清洁卫生时自主管理和细致处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 睡眠方面•为早上打瞌睡的幼儿A安排轻松愉快的活动,增强精神集中力。

•在睡前为哭闹的幼儿B提供安静的环境和温馨的氛围,有助于缓解情绪。

•稳定幼儿C的睡眠时间和作息规律,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四、总结通过对中班幼儿日常生活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克服一些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应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中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

中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

中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一、观察方式:追踪观察与指导。

二、观察对象:全体幼儿三、观察目的:1、养成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2、为纠正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提供参考。

四、行为观察幼儿在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良习惯,龙其是挑食和进餐姿势方面,需要慢慢培养。

实录一:1、这一段时间,每天吃饭,王思媛都把饭得满身、满桌、满地到处都是。

只见她一会儿把馒头撕成小块、小块的捏着玩;一会儿用匙子舀汤、舀稀饭倒在桌上、地下;一会儿又用手撕小菜叶子玩,每次大家都已经吃完饭再玩玩具,她的碗里还是满满一碗的饭。

2、嘉嘉小朋友吃饭特别香,每次盛上饭,迫不及待地抓起勺子就吃,经常塞得满嘴饭来不及咽,噎得满脸通红,眼泪直流。

而且他吃饭时,碗放在桌子中间,板凳离桌子很远,他也不知道挪一挪碗,拖一拖椅子,只知道伸长了脖子,伸直了身子,使劲够着吃。

实录二:吃午饭时间到了,香喷喷的排骨汤,翠绿的蔬菜海鲜汤,香味扑鼻,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吃着,就见天天的碗里就剩下排骨,还端着碗大喊:“老师,我还要饭了”,喂她吃肉,她用门牙嚼两下又吐出来。

实录三:1、早晨吃馒头,一帆坐在桌边一动不动,喂他吃,他把豆沙包全都吐出来,再劝他两句,就咧开嘴哭起来了。

2、周二下午吃粉丝汤,吃得可香了,大口大口吃完了,又伸着手说“还吃”。

中午吃水蒸蛋,他端着碗大口大口的吃,用勺子扒来扒去,白米饭也吃完了。

五、行为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饮食习惯要求是:安静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饭后擦嘴,细嚼慢咽,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就餐时,不发出声音,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掌握正确的就餐姿势等。

现在的幼儿祖辈的溺爱,凡事亲力亲为,孩子们没有锻炼的机会。

父母们工作忙,教育不当,而且也缺乏科学的营养卫生知识,致使孩子们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比如吃饭时,好吃的一味往肚里填,不好吃的“拒之门外”,有的不知如何扶碗,拿勺子;有的幼儿挑食、偏食、剩饭、剩菜;有的边吃边玩,浪费饭菜;有的需要大人端着碗在后面追着喂,一顿饭能吃一小时;有的吃饭时不吃,只爱吃零食;还有的从小只吃流食,面食没吃过等等。

幼教个案分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幼教个案分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幼教个案分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个4岁的男孩,他的父母都是忙碌的上班族,平时都是由奶奶照顾。

最近,小明的父母发现他有一些不良习惯,如吃饭时喜欢玩玩具、不愿意按时睡觉等。

他们希望通过幼教专家的帮助,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小明改掉这些坏习惯。

分析过程:1. 观察和记录:首先,幼教专家需要对小明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他的坏习惯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和时间。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小明在吃饭时总是分心玩玩具,导致吃得很慢;晚上睡觉时总是拖延时间,不愿意按时上床。

2. 分析原因:接下来,幼教专家需要分析小明产生这些坏习惯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一是家长的溺爱,没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二是孩子缺乏规律的作息时间,导致他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情。

3. 制定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幼教专家需要制定一个针对性的计划,帮助小明改掉这些坏习惯。

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家庭教育:家长需要加强对小明的教育,对他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例如,当小明能够按时吃完饭时,可以给他一个小奖励;当他能够按时上床睡觉时,可以在睡前陪他讲一个故事。

b) 规律作息:家长需要为小明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让他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例如,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等。

c) 注意力训练: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帮助小明提高注意力。

例如,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益智游戏,或者带他去户外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

4. 实施计划:家长按照制定的计划,逐步引导小明改掉坏习惯。

在此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时表现而气馁或放弃。

5. 反馈和调整: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小明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调整。

如果发现某个方法效果不佳,可以尝试其他方法。

同时,家长也需要与幼教专家保持沟通,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小明改掉坏习惯。

中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三篇】

中班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三篇】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为您带来了中班幼⼉⾏为观察记录【三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 今天天⽓很好,⽓温有点偏⾼,所以我预设的体锻⽬标为进⾏平衡练习。

刚开始孩⼦们有的在和朋友⽐赛单脚站⽴,有的把沙包顶在头上玩游戏,还有的在⽐赛⾛绳的游戏。

这时我观查到姚逸成、⾦迪⼩朋友⼀边在⽐赛单脚站⽴,⼀边兴⾼采烈的讨论着昨天看的⽕车侠的内容: 姚逸成:“昨天⿊暗军团很好玩,他们下了很多的⾬,那种⾬会让植物都死掉的。

⾦迪:“是呀,⿊暗军团很坏的,那些是酸⾬,我听宁波号说的,地球上的植物碰到酸⾬会枯死的。

” 姚逸成:“昨天宁波号和它的朋友去追⿊暗军团时,飞得很快的噢。

⾦迪:“是呀,他们是光速飞⾏的。

” 姚逸成:“对,光速飞⾏很快的,⽐汽车还要快。

” ⾦迪:“⽐飞机还要快呢。

” 在⼀旁的郎宇轩听了,也很⾼兴的加⼊了他们讨论“⽕车侠”的⾏列,然后是荀清磊、张清彦等很多男孩⼦,接着连吴⼼怡、吉诗懿、魏云婷等⼏名⼥孩⼦也参与了进来,叫着嚷着“我们昨天也看的!”“我们昨天也看的!”“⽕车侠本领很⼤的!”“是呀,他们还愿意帮助别⼈呢。

”姚逸成、⾦迪见这么多的朋友都看了《⽕车侠》,很兴奋,嘴⾥喊了⼀声:“⽕车侠,准备,出发------”还拖了⼀声很长的尾⾳,像⽕车拉汽笛⼀样,模仿⽕车侠的动作四处“飞⾏”的快跑着,嘴⾥还念着⽕车侠的名字,⽴刻,⼏乎是全班的幼⼉都跟着模仿起来:都张开双臂,低着头,⼀边哼着歌⼀边兴⾼采烈地跑呀跳呀,横冲直撞,操场上⼀⽚拥挤、混乱,这和教师预定的体锻⽬标练习平衡及内容发⽣了冲突。

分析幼⼉: 从隐性课程⽅⾯来讲: ⾸先,最近电视⾥⼀直在播放⽇本动画⽚《⽕车侠》,⾥⾯的主⼈公是⼀群乐于助⼈的变形机器⼈,深受孩⼦们的喜欢,在⾃由活动时,他们也经常拿着⽕车侠的玩具围坐在⼀起讨论着有关的故事情节。

幼儿观察记录表中班坐不好凳子

幼儿观察记录表中班坐不好凳子

幼儿观察记录表中班坐不好凳子观察日期:xxxx-xx-xx观察者:XXX老师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班级中的坐姿表现,了解是否存在坐姿不良的情况。

观察内容:观察时间段:上午9:00-11:00观察对象:班级中的15名幼儿观察环境:幼儿园班级观察描述:9:10-9:20观察到幼儿园里的许多孩子都没有坐好凳子。

他们的身体姿势并不正直。

有的幼儿靠在椅背上,有的弓背,有些幼儿则翘着脚坐在凳子上。

他们在听老师上课时没有保持良好的坐姿,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学习的专注度。

9:30-9:45在上师范课的时候,观察到一些幼儿在学坐的时候仍然没有坐好凳子。

有的幼儿会把身体向后仰,有的幼儿会躺在桌子上。

这些姿势都会让他们的身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并且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身体疲劳和不适感。

10:00-10:30在自由游戏时间,观察到有些幼儿在坐玩具建筑时同样没有保持良好的坐姿。

他们往往会蜷缩在凳子上,弯曲脊背,或者斜靠在凳子上。

这些不良的坐姿不仅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限制他们在游戏中的空间感知和协调能力。

10:45-11:00在午餐前的活动中,观察到部分幼儿在用餐凳子上的坐姿仍然不正确。

有的孩子双脚悬空,有的孩子身体向前倾,有的孩子甚至将身体搭在桌子上。

这种不良的坐姿不仅不利于消化,还会影响到幼儿的胃肠功能。

结论:根据观察结果,我发现班级中的部分幼儿在坐姿上存在一些问题。

他们没有意识到坐姿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正确的坐姿习惯。

这种不良的坐姿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限制他们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

建议:1.加强对幼儿坐姿的教育,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坐姿习惯。

2.提供适合幼儿体型的桌椅,以便他们更好地保持坐姿。

3.在幼儿活动中进行体育锻炼和伸展操,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增强肌肉力量。

4.与幼儿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坐姿问题。

通过观察记录和相关建议,我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园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采取措施解决坐姿不良的情况,保障幼儿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发展。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让幼儿改掉咬手指的坏毛病

幼儿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让幼儿改掉咬手指的坏毛病

个案观察记录:让幼儿改掉咬手指的坏毛病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中一班教室
观察对象:XX
每个星期一在给幼儿剪指甲时我都会发现有些幼儿的手指甲总是光秃秃的,有的还破了皮,尤其是我班恺恺,之后我发现他总是在上课时开小差,把手放在嘴里咬,咬的光秃秃的。

咬指甲是很多幼儿的坏习惯,幼儿还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咬指甲玩,还有的幼儿以咬指甲为乐用来消遣,由此养成了不良习惯。

教育措施:
1.在班上给幼儿讲一些健康常识,让幼儿明白咬指甲是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2.在发现孩子咬指甲时及时纠正。

反思:
了解有吸吮手指习惯的幼儿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不能以生硬的命令或批评的方式纠正幼儿习惯。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多关注幼儿的一些行为,并及时给予改正,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教课堂设计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纠正不良习惯
教师:***
日期:***
XX幼儿园
观察对象:坤坤
观察时间:**年**月
观察地点:本班教室
观察事件:
睡午觉时孩子们都要把鞋脱掉放在床底下摆好,然后才躺下睡觉。

坤坤在每次睡觉时,总是把鞋放得乱七八糟,有时把鞋脱得东一个西一个,有时把袜子脱了乱塞,看我们稍不注意时还把手伸到床下面去玩鞋子。

这样,即不整齐也不卫生,还总是最后一个入睡,等起床时还经常帮他找鞋袜。

因为他习惯了我每天的批评、训斥,所以也总是不见效。

今天我又看见坤坤小朋友趴在那里玩鞋子,于是我很生气地走过去,习惯性地想朝他发火,可忽然间我改变了主意,很轻声地问坤坤:“小朋友,躺在床上后要做什么?” 坤坤爽快的回答:“睡觉”。

我接着说:“对了,鞋子和你一起玩累了,也要睡觉,那么你知道它们睡在哪里吗?”让他回答后,我接着说:“两只鞋子是好朋友,他们喜欢一起睡在床底下,你能把自己的鞋子放到指定的地方,像小朋友那样舒舒服服地睡觉吗?”我一边说一边把另一位小朋友脱下的两只鞋放在一起,摆整齐。

这时,他很快的动手把鞋子放在床下面摆好了。

我连忙夸他说:“坤坤真能干,我一说就会了!”我又鼓励鼓励他说:“你看鞋子马上就要睡着了,你跟它来个比赛,如果你先睡着,等起床后我就奖励你一颗糖,好不好?”他听了以后点点头,就把眼睛闭上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