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点
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

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1.风能捕捉: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分是风轮或风叶,它们负责捕捉风能。
当风流通过风轮或风叶时,由于气流的动能和静压力的作用,会导致旋转力矩的产生。
2.动力传输:风能转化为旋转动能后,需要通过轴承和传动系统传输给发电机。
通常情况下,风轮转子和发电机的转子是相互连接的,通过传动系统将转动动能传递给发电机转子。
3.电能转化:传动系统将机械能转化为发电机的转动,进而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的转子通过旋转感应电流,再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压,最终输出电能。
1.风轮: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分,用于捕捉风能并转化为机械能。
通常采用多片叶片将风流导向转子,并利用气流的动能产生旋转力矩。
风轮的叶片材料通常采用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以提高其耐久性和轻量化。
2.发电机:发电机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常采用异步发电机或同步发电机来生成电能。
发电机的转子和风轮的转子相互连接,通过传动系统将旋转动能传递给发电机转子,产生电能输出。
3.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用于将风轮的旋转动能传递给发电机的转子。
传动系统通常由齿轮箱、轴承等组成。
齿轮箱用于调节风轮旋转速度,使其适应发电机的工作条件。
轴承则用于支撑风轮和发电机的转子。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监测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并控制风轮的转速和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使风力发电机组根据实际的风速和电网需求进行工作调节。
总结起来,风力发电机组通过捕捉风能、运用传动系统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并最终通过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部件包括风轮、发电机、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通过这些部件的协调工作,可以将风能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及组成

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及组成在当今追求清洁能源的时代,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无污染的能源获取方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了解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首先得清楚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及组成。
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轮、机舱、塔筒和基础等部分构成。
风轮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风车”,负责捕捉风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风轮通常由叶片、轮毂和变桨系统组成。
叶片的形状和材质对风能的捕获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叶片采用高强度、轻质的复合材料制造,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碳纤维增强塑料。
叶片的外形设计经过精心计算和优化,以确保在不同风速下都能高效地吸收风能。
轮毂则是连接叶片和主轴的部件,起到支撑和传递扭矩的作用。
变桨系统则可以根据风速的变化调整叶片的角度,以优化风能的捕获和机组的运行效率。
机舱位于塔筒的顶部,里面容纳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设备。
其中包括主轴、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等。
主轴将风轮的旋转动力传递给齿轮箱,齿轮箱通过变速将低速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高速的旋转运动,以适应发电机的工作要求。
发电机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常见的有异步发电机和同步发电机两种类型。
控制系统就像是机组的“大脑”,负责监测和控制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安全、稳定、高效地发电。
它可以根据风速、风向、温度等参数,对机组的运行进行实时调整,如启动、停机、变桨、偏航等操作。
塔筒是支撑机舱和风轮的结构,它通常由钢材制造,高度可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
塔筒的高度对于风能的利用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越高的塔筒可以接触到更强更稳定的风资源。
为了保证塔筒的稳定性和强度,其内部通常会设置爬梯和平台,以便人员进行维护和检修。
基础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根基”,它要承受整个机组的重量和运行时产生的各种载荷。
常见的基础类型有混凝土基础和桩基础。
混凝土基础通常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而桩基础则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或者海上风电场。
除了上述主要部件外,风力发电机组还配备了一系列辅助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完整版)风力发电机组各系统介绍

步骤:得到指令后,释放叶尖快速刹车, 两个圆 盘刹车全部作用,电机立即切出电网。
该程序用于紧急状况或过转速飞车
调整
刹车系统的控制机构-液压系统
四、支承系统
• 塔架的作用 支承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部件,承受各部件作用在塔 架上的力和风载
• 基础的作用 安装、支承风力发电机组,平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 种载荷。
一、传动系统
• 作用: 1、把风能转化成旋转机械能 2、传递扭矩,并增速达到发电机的同步转速 3、将旋转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 传动系统组成
桨叶、轮毂、主轴、轴承、轴 承座、胀套、齿轮箱、联轴器、 发电机
桨
• 功率控制: • 材料: • 叶片长度: • 风轮直径: • 叶片数量: • 锥角: • 轴倾角:
作用 1、与控制系统相互配合,使机组风轮始终处于迎风状态,
充分利用风能,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 2、提供必要的锁紧力矩,以保障风机的安全运行。
偏航驱动
偏航制动器
回转支承内圈 回转支承外圈
• 偏航动作 1、机组与风向夹角达到某一值以上一定时间段。 2、防止电缆缠绕,偏航角度达到某一值以上时解缆。 3、在大风时停机并需要偏航一定角度以减轻机组的风载。
风力发电机组各系统介绍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原理
风轮把风作用在桨叶上的力转化为自身 的转速和扭矩,通过主轴——增速箱— —联轴器——高速轴把扭矩和转速传递 到发电机,实现风能-机械能-电能的 转换。
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
• 1. 传动系统 • 2. 偏航系统 • 3. 刹车系统 • 4. 支承系统 • 5. 冷却润滑系统 • 6. 电控系统
冷却器:通过与空气的热交换,将热油冷却。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构成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构成
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风轮:风轮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它由叶片、轮毂和轴组成。
风轮的作用是捕捉风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2. 机舱:机舱内装有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设备,如发电机、变速器、控制器等。
机舱通常安装在塔顶,通过塔筒与地面相连。
3. 塔筒:塔筒是支撑机舱和风轮的结构,它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风轮和机舱的重量以及风载荷。
4. 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它通常采用异步发电机或同步发电机。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轮的转速和风速有关。
5. 变速器:变速器的作用是将风轮的低速旋转转化为高速旋转,以适应发电机的转速要求。
变速器通常采用齿轮箱或液力耦合器。
6. 控制器:控制器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中心,它负责监测风速、风向、风轮转速、发电机输出功率等参数,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调节和控制。
7. 基础:基础是支撑塔筒和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它通常由混凝土制成,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8. 电缆:电缆用于将发电机的输出电能传输到地面的变压器或配电柜。
以上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构成部分,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风力发电机组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结构和功能基本相似。
风力发电机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是什么?

风力发电机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是什么?1. 工作原理风力发电机是利用风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风能捕捉: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是风轮,它通常由数片叶片组成。
当风吹过叶片时,受到风压的作用,叶片开始转动。
2. 机械能转换:叶片转动带动风轮转动,风轮与轴相连接。
当风轮转动时,轴也随之转动,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3. 传输和增强:转动的轴通过传动装置(常见的是齿轮箱)将机械能转移到发电机上。
传动装置的作用是增加转速和扭矩。
4. 电能转换:发电机接收到机械能后,将其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转动的轴带动磁场与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在线圈中产生电流。
5. 电能输出:产生的电能经过调节和整流,最终通过电缆传输到电网中,供人们使用。
2. 基本组成风力发电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件:1. 风轮:也称为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捕风器。
它通过受到风压力的作用来转动轴,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2. 轴:风轮转动时带动的部分,将机械能传输给发电机。
3. 传动装置:常见的是齿轮箱,用于将风轮转动的低速旋转传递给发电机,增加转速和扭矩。
4. 发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通过转动的轴带动转子与定子之间相对运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控制系统:用于监测风力发电机的状态,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6. 电网接入装置: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调节和整流后,连接到电网中,实现电能的输出。
综上所述,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其基本组成包括风轮、轴、传动装置、发电机、控制系统和电网接入装置等核心部件。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的理解对于深入了解和应用风力发电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组成结构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组成结构一、系统概述风力发电场具有机组布置范围广阔,设备运行的自然环境恶劣等特点,WPCS风电控制系统专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而设计,产品集成了当代最先进的电力电子、微电子、网络和软件技术,系统的网络结构如下:图1风电控制系统网络结构图WPCS风电控制系统包括现场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单元、高速环型冗余光纤以太网、远程上位机操作员站等部分。
二、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单元(WPCU)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单元(WPCU)是每台风机的控制核心,分散布置在机组的塔筒和机舱内。
由于风电机组现场运行环境恶劣,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而WPCS风电控制系统是专门针对大型风电场的运行需求而设计,具有极高的环境适应性和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其系统结构如下:图2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单元系统结构图WPCS风电控制系统的现场控制站包括:塔座主控制器机架、机舱控制站机架、变桨距系统、变流器系统、现场触摸屏站、以太网交换机、现场总线通讯网络、UPS电源、紧急停机后备系统等。
三、远程监控系统(WPCM)所有风电机组通过光纤以太网连接至主控室的上位机操作员站,实现整个风场的远程监控,上位机监控软件具有如下功能:①系统具有友好的控制界面。
②系统显示各台机组的运行数据,如每台机组的瞬时发电功率、累计发电量、发电小时数、风轮及电机的转速和风速、风向等,将下位机的这些数据调入上位机,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必要时还可以用曲线或图表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
③系统显示各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如开机、停车、调向、手/自动控制以及大/小发电机工作等情况,通过各风电机组的状态了解整个风电场的运行情况。
④系统能够及时显示各机组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
⑤系统能够对风电机组实现集中控制。
值班员在集中控制室内,只需对标明某种功能的相应键进行操作,就能对下位机进行改变设置状态和对其实施控制。
⑥系统管理。
监控软件具有运行数据的定时打印和人工即时打印以及故障自动记录的功能,以便随时查看风电场运行状况的历史记录情况。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使用。
而风力发电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本文将深入探讨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
一、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组成部分风力发电机组通常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风力涡轮、变速器和发电机。
其中变速器是为了将风力涡轮的旋转速度转变成适合发电机的速度,同时保证风力涡轮在各种风速下都能正常转动。
而发电机则是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二、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分类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可以分为风力涡轮控制系统和整机控制系统。
1. 风力涡轮控制系统风力涡轮控制系统主要由风速测量仪、方向传感器、转矩信号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变桨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对风速和转矩进行检测和获取,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控制机组桨叶的角度,调节风力涡轮的输出功率,以适应不同的风速和负载要求。
当遭遇大风或预期外部异常情况时,风力涡轮控制系统还可以自动停机。
2. 整机控制系统整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仪表、控制器、通信模块、电动机传动机构、机械部分等部分组成。
整机控制系统起到了协调、控制各部分工作的作用,可以实现以最佳的效率输出电能。
其主要作用是监控发电机组的运转状态,通过检测各项参数实时调整变速器的转速,并及时进行告警和自动停机。
三、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1. 风力涡轮桨叶轴系统的控制风力涡轮桨叶轴系统的控制是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也是解决风机输出功率波动和抖动问题的重要技术。
目前常见的调节方式包括机械调节和电动调节两种。
机械调节方式主要采用伺服驱动的伸缩臂与桨叶之间的连杆机构实现,而电动调节则利用变速器的电动油门、电子液压伺服系统或液压拉杆控制桨毂角度。
其中,电动调节方式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2. 整机控制系统的优化算法整机控制系统的优化算法是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对风能、转速、功率、角度等数据进行分析,整机控制系统可通过智能算法,实现最大效率的输出电能。
风力发电系统组成及技术原理

风力发电系统组成及技术原理
风力发电系统组成及技术原理
风力发电系统是一种使用风能生成电力的设备,由风轮、传动系统、发电机、塔架、控制系统等组成。
1. 风轮:风轮是风力发电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根据风力的大小,实现转动产生动能的效果,并将其传递到发电机上。
风轮通常采用三叶片的设计,既能保证功率输出,又能降低噪音和振动。
2.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主要将风轮转动的动能,传递到发电机上。
传动系统一般由叶片支撑结构、变速器、轴等组成。
其中,变速器的设计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发电机始终以最佳效率旋转。
3. 发电机:发电机是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采用同步发电机,它可以将机械转动转化为电能输出。
在发电机中还有控制器,通过实时监测风轮的转速,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4. 塔架:风力发电系统的塔架主要用于支撑风轮和发电机组,使其高度达到风力较强的高空区域,提高发电效率。
5. 控制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主要负责监测和调节风轮转速以及发电机输出电压和电流,保证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控制系统同时也可用于收集数据、监测运行状态并进行自动化控制。
6. 逆变器:逆变器是用于电能转换的设备,主要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电能输送到电网上。
逆变器也可用于监测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数据,帮助保障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风力发电系统的组成非常复杂,需要各个部件间的高度配合,才能有效地利用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系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非常环保、经济、高效的发电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认识主控制柜、机舱控制柜主要的电气设备,了解其性能特点;
8.理解风力发电机组监控系统的监测内容,认识常用的传感器,了解其性能特点;
9.清楚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
二、任务准备与实施建议
1.通过主控室监控画面和就地监控画面,记录电控系统监测的数据信息,了解这些数据的安全范围。
(二)变流电控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流电控系统能够实现以下两个功能。
(1)能量转换功能
变流器在风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把风能转换成适应电网的电能,反馈回电网。
(2)低电压穿越功能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国内风机运行标准的提高,风力发电机组要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在电网波动短时间能够正常运行,在一段时间内保证风机不脱网。
【讲解新课】
情境四风力发电机组电控调试与运行维护
任务二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的认知
一、学习目标
1.理解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点;
2.理解变流电控系统功能、变流柜柜体布局;
3.理解变流电控系统网侧与电机侧控制原理;
4.理解变桨电控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特点;
5.认识变桨电控柜主要电气设备,了解其性能特点;
变桨系统内部电气及控制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开关电源:将50HZ线电压400V(三相)交流电输入转换为60V直流电输出;
(2)变桨变频器:将60VDC转换成三相频率可变的29VAC,通过变频变速调节变桨电机;
(3)超级电容:储备电能;
(4)A10检测模块,检测采集超级电容高低电压,判断是否正常;将取自超级电容的60V与30V直流电压信号、充电器的直流电流输出信号,经过信号处理,转换成适合beckoff双极性模拟输入模块允许输入范围内的信号;
4)恒功率阶段
该阶段为变桨,但叶轮转速基本恒定阶段,叶片位置设定值或叶片变桨速率的设定值,则由控制策略根据叶轮转速、风机输出功率计算所得。
5)停机阶段
在上述运行的各个阶段,无论是按停机按钮(主控柜上停机按扭、就地显示屏上停机按钮、中央监控上停机命令),还是风机发生运行故障、阵风、小风、安全链故障,风机将根据上述不同情况,以不同速度朝90°顺桨。
3.变桨电气系统组成
每个叶片配备一套变桨电气系统,由变桨柜、备用电源柜、变桨电机、91°限位开关、接近开关等组成。
1)启动阶段
叶片从顺桨位置开始,直到叶轮转速增加到9RPM或10RPM,风机开始发电,这个过程为变速、变桨过程。风机开始发电时叶片角度大小由风的状况决定,目前主控软件规定,在切入风速下,开始发电时叶片角度在1.5°。
2.Verteco变流系统主拓扑结构
变流器采用了可控整流的方式把发电机发出的电整流为直流电,通过网侧逆变模块把直流电变成工频交流电并入电网。其控制方式为分布式控制,这种方式和它的主电路拓扑结构相对应,即网侧和发电机侧各有独立的控制器,以网侧控制器为主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之间的联系进行相互信息的交换和控制,其它控制器为子控制器。
分钟
课后记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组织】纪律考勤
【复习旧课】
1.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运行控制原理及控制功能;
2.安全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
【引入新课】
风力发电机组配备的电控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控制电路是由PLC中心控制器及其功能扩展模块组成。主要实现风力发电机正常运行控制、机组的安全保护、故障检测及处理、运行参数的设定、数据记录显示以及人工操作,配备有多种通讯接口,能够实现就地通讯和远程通讯。
除水冷系统以外,Verteco变流柜内部还有1套风冷却系统。可以在变流柜内形成风冷却循环以防止出现局部过热现象,并且柜体内还装有湿度监测传感器,以保障变流系统在适宜的湿度下工作。
(三)变桨电控系统
1.变桨电控系统基本功能
变桨控制系统实现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控制,在额定功率以上通过控制叶片桨距角使输出功率保持在额定状态。
3.网侧控制原理
网侧功率单元的作用是将直流母线上的直流有功功率转换为50Hz交流有功功率传送到电网上,其控制对象为直流母线电压。见图4-17。当直流母线上输入有功功率增加到大于通过网侧模块输送到电网上的有功时,将导致直流母线电压上升;而当直流输入有功功率下降到小于输送到电网的有功时,直流母线电压会下降。也就是说,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直接反应了发电机发出的功率的变化。网侧功率模块通过监测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就可以得到输出有功电流的大小。
7.思考电控系统中各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
三、相关知识学习
(一)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概述
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控制系统由低压电气柜、电容柜、控制柜、变流柜、机舱控制柜、三套变桨柜、传感器和连接电缆等组成,电控系统包含正常运行控制、运行状态监测和安全保护三个方面的职能。
电控系统又可分为变桨系统、变流系统、主控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四大子系统。
主控制柜位于塔底,是机组可靠运行的核心,主要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及其扩展模块组成,分别组成主站和低压配电(LVD)站,其结构紧凑,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及输入、输出信号处理,逻辑判定等功能;向变流控制柜的执行机构发出控制指令并接收变流控制柜送出的实时状态数据;与机舱柜通讯,接收机舱信号,并根据实时情况进行判断发出偏航或液压站的工作信号;接收三个变桨柜的信号,并对变桨系统发送实时控制信号控制变桨动作;对变流系统进行实时的检测,根据不同的风况对变流系统输出扭矩要求,使风机的发电功率保持最佳;与中央监控系统实时传递信息;根据信号的采集、处理和逻辑判断保障整套机组的可靠运行。主控制柜能够满足无人职守、独立运行、监测及控制的要求,运行数据与统计数值可通过就地控制系统或远程的中央监控计算机记录和查询。可以通过就地操作面板显示风力发电机组信息,通过操作面板的按键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操作,可以由中央监控计算机远程实施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控制,包括包括机组自动启动、变流器并网、主要零部件除湿加热、机舱自动跟踪风向、液压系统开停、散热器开停、机舱扭缆和自动解缆、电容补偿和电容滤波投切以及低于切入风速时自动停机。控制器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并通过通信设备连续的把数据传递给中央监控计算机,便于中央监控计算机作其它的数据分析。
项目名称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维护与调试
编写教师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教师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实训班级
实训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实训地点
风机测试实训室
实训内容:学习情境四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调试与运行维护
任务二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的认知
教学目标:1)理解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点
2)理解变流电控系统网侧与电机侧控制原理
8)故障诊断和记录功能
9)人机界面
10)通讯功能
(2)安全控制系统
安全系统是独立于风机正常控制系统外的状态监控系统。安装在风机上独立于正常控制系统外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通过安全模块连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当这些传感器动作时,触发安全控制系统,安全系统一旦被触发,风机立即停机,并且切断偏航系统接触器,风机停止偏航和自动起机,此时风机脱离正常控制系统,从而最大程度上保持风机的安全。安全控制系统从功能上可分为:
4.机舱控制柜
柜内主要包括低压配电单元、电机转速检测单元、风速、风向检测单元、Topbox I/O子站和外围辅助控制回路组成。Topbox I/O子站通过Profibus-DP总线和塔底控制主站连接,其主要功能是采集和处理信号。它采集的信号包括:液压站油位、润滑加脂、偏航计数、机舱左偏航、机舱右偏航,机舱维护、机舱启动、机舱停止、振动开关、环境温度、机舱温度、发电机绕组温度,风向、风速、发电机转速、叶轮转速、叶轮锁定、机舱加速度、发电机接触器等。机舱柜内的各种PLC模块采集到的信号全部通过总线耦合器BK3150和DP总线传输给塔底主控制器,由主控器进行集中的处理和管理,并由主控器发出控制信号使机舱中的元件动作,执行偏航和W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为例,说明变流系统的硬件基本组成,见图4-13。
由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其电压和频率都很不稳定,随叶轮转速的变化而变化。经过电机侧整流单元(或称INU)整流,变换成直流电;再经过斩波升压,使电压升高到正负600V,送到直流母排上;再通过逆变单元(或称AFE)把直流电逆变成能够和电网相匹配的形式送入电网。为了保护变流器系统的稳定,还设置了一个过压保护单元(CHOPPER),当某种原因使得直流母线上的能量无法正常向电网传递时,它可以将多余的能量在电阻上通过发热消耗掉,以避免直流母线电压过高造成器件的损坏。
(5)BC3150总线端子控制器及beckoff模块,是带PLC功能的总线耦合器。控制器有一个PROFIBUS-DP现场总线接口,可在PROFIBUS系统中作为智能从站使用,完成变桨安全控制,采集状态信号,发出控制信号。
外部驱动及检测部分包括:
(1)变桨电机:驱动变桨减速器;
(2)旋转编码器:增量式和绝对式混合型的旋转编码器,检测变桨角度和变桨速度;
6)风机变桨系统调试与维护阶段
在风机停机后,通过对连接到机舱控制柜控制手柄上执行变桨操作,可以进行强制手动变桨操作,在超出-2°~90°的范围内变桨。
5.变桨电控系统安全保护
主控通过变桨系统组态获取变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变桨系统故障诊断包括以下几个大项:温度、电容电压不平衡、变桨位置比较、旋转编码器、变桨位置传感器、变桨限位开关、变桨速度超限等故障。这些故障通过主控程序的分析给出不同的停机指令,并且有一些可以在条件满足之后重新自动复位重启,但是有一些需要经过维护人员处理以后手动复位才能够重新运行。
(四)主控系统
1.主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主控系统是整机控制的核心,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常规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
(1)常规控制系统
用来控制整个风机在各种外部条件下能够在正常的限定范围内运行。从功能上分为:
1)功率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