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析法练习题

合集下载

色谱分析法习题

色谱分析法习题

色谱分析法习题一、填空题1、气相色谱分析中的TCD、FID、ECD、FPD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和。

2、色谱分析法根据流动相的状态不同,可分为和________ 两种。

3、LC-MS是和联用仪;4、氢气钢瓶的外表面颜色为。

5. HPLC是一种以作为流动相的新颖、快速的色谱分离技术;6.气相色谱的色谱柱温度有两种控制方式,分别是和控制。

7.气相色谱图的横坐标一般是()二、选择题1、气相色谱仪的微量注射器使用前可以用下列哪种物质清洗:()A、丙酮B、浓硫酸C、浓硝酸D、浓NaOH溶液2..后沿较前沿平缓的色谱峰一般被称为( )不对称峰畸峰前伸峰拖尾峰3. 在色谱流程图中,色谱柱后面的项目是()气源和稳压装置检测器定量管处理机4. 要分析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最好选用()作为载气,并用TCD检测氮气氦气氩气二氧化碳5、在气相色谱法中,定量的参数是:()A、保留时间B、相对保留值C、峰面积D、调整保留值6、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非常准确的分析方法是:()A、内标法B、外标法C、归一化法D、标准加入法7、在气相色谱图中,相邻两组分完全分离时,其分离度R应大于或等于()A、0B、0.5C、1.5D、1.08、应用GC方法来测定有机溶剂中的微量水,宜选用的检测器为()A. 热导池检测器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火焰光度检测器9、应用GC方法来分析含碳有机化合物,宜选用的检测器为()A. 热导池检测器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火焰光度检测器10.下列检测器中,属于浓度型检测器的是()FIDTCDNPDFPD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色谱的定量分析,是一种相对的定量方法色谱的定量分析,都是采用峰面积来定量的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需要所有组分都完全分离色谱法定量分析,需要知道每一个组分的校正因子12.某FID色谱仪,测定含苯1.00%,甲苯1.00%的标准样品,峰面积分别为苯1500,甲苯:1560,那么,甲苯相对于苯的相对校正因子为()1/15001/15601560/15001500/156013.下面关于注射器使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无论进什么样品,推针都要快B.为了避免产生气泡,要在样品中推拉针芯几次,这时不能把针头拔出来C.准确定容的方法是吸取较多的样品,然后倒置注射器(针尖向上)快速定容D.定容后要用滤纸擦拭针头和针尖上多余的样品再进样14.对于一台检测器为FID的色谱仪,肯定不需要提供的气体是()A.氢气B.氮气C.氧气D.空气为载气,使用TCD检测器无法检测到的组分是()15.以N2A.甲烷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16.从色谱进样开始到组分峰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与惰性组分流出时间的差值,被称为()保留时间相对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绝对保留时间17.在平衡状态下,某一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称为()相对溶解度分配系数容量因子分离度18.测定水中的醇类物质含量时,采用的TCD检测器的最低设定温度为()A.醇类组分的最高沸点 B. 60 C.100 D. A和C中的最大者19.最适合采用程序升温色谱方法分析的是()同分异构体的分离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烯烃组分比较多的样品组分沸点分布比较宽的复杂样品20.TCD检测器的热导池由()和池体两部分组成热丝热敏元件热敏电阻电热丝三、判断题1、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适合于分析高沸点有机化合物、高分子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1.在液相色谱法中,液固色谱法属于吸附色谱法。

2.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色谱柱中被分离。

3.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0.45μm的过滤膜。

4.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的操作。

5.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正庚烷/异丙醇(93/7)。

6.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7.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10~30cm的范围内。

8.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组分与固定相的分子间作用力。

9.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的操作。

10.紫外吸收检测器是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

11.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荧光检测器。

12.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减小填料粒度。

13.在液相色谱中,改变流动相流速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

14.红外检测器不是高液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

15.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液相系统和样品前处理的步骤。

16.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输液泵。

17.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国标规定的一级、二级去离子水。

18.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完全不同的部件是流通池。

19.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检测器是紫外检测器。

20.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输液系统不包括梯度洗脱装置。

2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保留值。

2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峰面积。

23.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蒸气压低、稳定性好、溶解度大,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24.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应选用氢气作载气,其效果最好。

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氧气。

色谱分析法__习题

色谱分析法__习题

第一章气相色谱实验技术1、钢瓶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减压阀使用时应注意什么?3、微量注射器应如何清洗及保存?4、注射器取气体、液体进样时应注意什么?5、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化学预处理方法? 衍生物制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6、比较毛细管色谱中常用的三种进样方式的优缺点。

7、进样量过大可能发生何故障,为什么?8、进样后不出峰有哪些原因?9、巳知某气相色谱柱的载气的柱前压为202.650kPa,出口压力为101.325kPa,求压力校正系数和平均压力。

10、用皂膜滩量计测得柱出口载气流速为30ml/min,柱前压为202.650kPa , 柱温为127℃,室温为27℃(在此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56.5Pa ),求压力校正系数和柱温下载气在柱中的平均流速。

第二章色谱法概论1、试述色谱分析法的产生及历史,你认为应分为几个阶段说明更确切。

2、从色谱法发展历史看,你对科学的发展有何体会?3、中国色谱法研究开创于什么时间?中国色谱学科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发展内容是什么?4、现代色谱法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中国当代色谱法科学水平包括哪些方面?又有哪些色谱成就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或先进水平?5、色谱分析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地位如何?6、试述色谱法分类的依据及其分类方法。

7、简述色谱柱的种类及其特点。

8、简要叙述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及其特点。

9、简述色谱法的主要流程及其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0、综述各种色谱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1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法(OLC、GSC,C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各类方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12、试比较色谱法(GC、HPLC)与化学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光谱法、电分析化学方法等之间的异同,怎样更加完善和发展色谱分析法?13、试列举5例说明色谱分析法的应用范围。

第三章色谱基本理论1、简述色谱流由曲线及其重要意义。

色谱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8分)1.两组分在同一固定相上分离的可能性与哪个因素无关? ( )A、检测器灵敏度的高低B、选择性的大小C、分配次数的多少D、分配系数之差的大小2.在其它色谱条件不变时,若使理论塔板数增加3倍,对两个十分接近峰的分离度是 ( )A、增加1倍B、增加3倍C、增加4倍D、增加1.7倍3.如果试样中各组分无法全部出峰或只要定量测定试样中某几个组分,那么应采用下列定量分析方法中哪一种为宜? ( )A、归一化法B、外标法C、内标法D、标准工作曲线法4.在液相色谱中,在以下条件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 )A、减小填料粒度B、适当升高柱温C、降低流动相的流速D、降低流动相的粘度5.气-液色谱中,对溶质的保留体积几乎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改变载气流速B、增加柱温C、改变固定液的化学性质D、增加固定液的量,从5%到10%6.在柱温一定时,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 ( )A、更细的载体B、最佳线速C、高选择性固定相D、增加柱长7.当载气流速远大于最佳流速时,为了提高柱效,合适的载气为 ( )A、摩尔质量大的气体B、摩尔质量小的气体C、中等摩尔质量的气体D、任何气体均可8.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农作物中含硫农药的残留量,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测器? ( )A、热导池B、氢火焰离子化C、电子捕获D、火焰光度9.GC的分离原理是基于分配系数K的大小,对于气-固色谱法而言,各组分之间的分离是依据于 ( )A、溶解能力大小B、沸点的高低C、熔点的高低D、吸附能力大小10.相对响应值s'或校正因子f'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基准物B、检测器类型C、被测试样D、载气流速11.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利用不同组分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 ( )A、保留值B、柱效C、分配系数D、分离度1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微量含磷农药的含量, 最合适的检测器为: ( )A、热导池B、氢火焰离子化C、电子捕获D、火焰光度13.空心毛细管柱的涡流扩散项等于 ( )A、AB、2λd pC、B/uD、014.在气-液色谱分析中,良好的载体为 ( )A、粒度适宜、均匀,表面积大B、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C、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D、均可能15.将纯苯与组分i配成混合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测得当纯苯注入量为0.435μg时的峰面积为4.00cm2,组分i注入量为0.653μg时的峰面积为6.50cm2,当组分i以纯苯为标准时,相对定量校正因子是( )A、2.44B、1.08C、0.924D、0.46216.组分与固定液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有 ( )A、静电力和诱导力B、色散力C、氢键力D、均可能17.在气-液色谱分析中,组分与固定相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下述哪种过程? ()A、吸附-脱附B、溶解-挥发C、离子交换D、空间排阻18.空间排斥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A、分配平衡B、吸附平衡C、离子交换平衡D、渗透平衡二、填空题(27分)1.测定矿泉水中F-、I-、NO3-和SO42-含量时,一般用_______________色谱法。

色谱分析试题

色谱分析试题

一、选择填空1。

检查气瓶是否漏气,可采用(C)的方法.A。

用手试;B。

用鼻子闻;C。

用肥皂水涂抹; D。

听是否有漏气声音2。

(B)气相色谱的主要部件包括A。

气路系统、分光系统、色谱柱、检测器;B。

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C. 气路系统、原子化装置、色谱柱、检测器;D。

气路系统、光源、色谱柱、检测器3。

装在高压气瓶的出口,用来将高压气体调节到较小压力的是(A)A。

减压阀;B。

稳压阀;C。

针形阀;D。

稳流阀4.启动气相色谱仪时,若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开载气;②气化室升温;③检测室升温;④色谱柱升温;⑤开桥电流;⑥开记录仪,下面(A)的操作次序是绝对不允许的。

A.②→③→④→⑤→⑥→①;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⑤;D.①→③→②→④→⑥→⑤5。

热导池检测器中,为得到更高的灵敏度,宜选用的热敏元件电阻值的参数为( D )A。

电阻值低、电阻温度系数小; B。

电阻值低、电阻温度系数大;C.电阻值高、电阻温度系数小;D。

电阻值高、电阻温度系数大6.在气相色谱法中,定量参数是( B )A.保留时间;B。

峰面积;C。

峰高; D.半峰宽7。

气液色谱中,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A。

吸附能力小的;B。

脱附能力大的; C.溶解能力大的;D。

溶解能力小的8. 气相色谱分析中,对浓度型检测器而言,当载气流速增大,检测器灵敏度将( C )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9。

分离度R是色谱柱总分离效能指标,通常用(A。

)作为相邻两峰完全分离的指标。

A。

R≥1.5 B。

R<1 C. R=1 D。

1≤R<1.510。

氢焰离子检测器的灵敏度还受到燃烧气、助燃气及载气三种气体的比例的影响,载气、燃烧气及助燃气(N2: H2:Air)习惯上的比例约为(A ).A. 1:1:10B.10:1:1 C。

1 :1:1 D。

10:5:111。

氢焰检测器对( A )物质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A。

色谱分析法练习题

色谱分析法练习题

色谱分析法练习题————————————————————————————————作者:————————————————————————————————日期:ﻩ买了没色谱分析法练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 在气相色谱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 )。

A.组分与固定相; B.组分与载气;C.组分与组分; D.载气与固定相。

2. 在气-固色谱分析中, 色谱柱内装入的固定相为(D )。

A.一般固体物质 B.载体 C.载体+固定液D.固体吸附剂3. 塔板理论不能用于( CD )。

A.塔板数计算;B.塔板高度计算;C.解释同一色柱在不同的载气流速下柱效不同的原因;D.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

4.当载气线速越小,范氏方程中,分子扩散项起控制作用时,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对提高柱效最有利( B )。

A.H2 B.He C.N2D.CO25. 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指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B )。

A.最佳流速时理论塔板高度最大;B.最佳流速时理论塔板数最大;C.最佳理论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大;D.最大理论塔板数时理论塔板高度最大。

6. 若在一根2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87,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至少应为(以m为单位)( D)。

A.0.6 B.0.3 C.3 D.67. 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是否适宜的参数是( C )。

A.理论塔板数 B.塔板高度 C.分离度 D.死时间8. 色谱分析中,可以用来进行定性的色谱参数是(D )。

A.峰面积 B.峰高 C.半峰宽D.保留值9. 用气液色谱法分离A.B和C三组分的混合样品,已知它们的分配系数KA >KB>KC,则其保留时间的大小顺序为(A)。

A. A > B > CB. B > A > CC. C > B > AD. B > C > A10. 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C )。

A.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B.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C.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D.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

(完整版)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色谱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调整保留时间是减去的保留时间。

2、气相色谱仪由五个部分组成,它们是3、在气相色谱中,常以和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表示柱效能。

4、色谱检测器按响应时间分类可分为型和型两种,前者的色谱图为曲线,后者的色谱图为曲线。

5、高效液相色谱是以为流动相,一般叫做,流动相的选择对分离影响很大。

6、通过色谱柱的和之比叫阻滞因子,用符号表示。

7、层析色谱中常用比移值表示。

由于比移值Rf重现性较差,通常用做对照。

他表示与移行距离之比。

8、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设计的原则是、以达到减少谱带变宽的目的。

二、选择题1、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

2、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原则。

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

3、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_。

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C. 保留时间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

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______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5、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______。

A.分离度;B. 分配系数; C.保留值; D.柱的效能。

6、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7、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 (A)和(C)8、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______。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9、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_____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法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色谱法的分离原理?A.吸附分离B.分配分离C.离子交换分离D.体积排阻分离答案:D.体积排阻分离2、下列哪一项不是色谱法的分离方式?A.柱色谱法B.纸色谱法C.薄层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答案:D.气相色谱法3、下列哪一项不是色谱法的应用范围?A.有机化合物分离与分析B.生物样品分离与分析C.环境样品分离与分析D.放射性同位素分离与分析答案:D.放射性同位素分离与分析二、多项选择题1、色谱分析法可用于以下哪些物质的分离?A.有机化合物B.无机化合物C.生物大分子D.环境污染物答案:A,B,C,D2、色谱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哪些类型?A.液相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凝胶色谱法D.薄层色谱法答案:A,B,C,D3、色谱分析法的分离原理包括以下哪些?A.吸附作用B.分配作用C.离子交换作用D.体积排阻作用答案:A,B,C,D三、判断题1.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分离方法。

(对/错)答案:对2.色谱分析法可以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分离。

(对/错)答案:错3.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请简要说明色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答案:色谱分析法的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

当流动相携带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

由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因此它们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迁移速度就会不同。

通过这种机制,各种组分得以分离。

色谱分析法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环境污染物等的分离和分析。

色谱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它利用物质的________对不同物质的分离作用,对物质进行分离和分析。

2、色谱柱是色谱分析的核心设备,它的作用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_________,然后进行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了没色谱分析法练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 在气相色谱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 )。

A.组分与固定相;B.组分与载气;C.组分与组分;D.载气与固定相。

2. 在气-固色谱分析中, 色谱柱内装入的固定相为( D )。

A.一般固体物质B.载体C.载体+固定液D.固体吸附剂3. 塔板理论不能用于( CD )。

A.塔板数计算;B.塔板高度计算;C.解释同一色柱在不同的载气流速下柱效不同的原因;D.解释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

4. 当载气线速越小,范氏方程中,分子扩散项起控制作用时,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对提高柱效最有利( B )。

A.H2 B.He C.N2D.CO25. 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指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B )。

A.最佳流速时理论塔板高度最大;B.最佳流速时理论塔板数最大;C.最佳理论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大;D.最大理论塔板数时理论塔板高度最大。

6. 若在一根2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87,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至少应为(以m为单位)( D )。

A.0.6B.0.3C.3D.67. 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是否适宜的参数是( C )。

A.理论塔板数B.塔板高度C.分离度D.死时间8. 色谱分析中,可以用来进行定性的色谱参数是( D )。

A.峰面积B.峰高C.半峰宽D.保留值9. 用气液色谱法分离A.B和C三组分的混合样品,已知它们的分配系数KA >KB>KC,则其保留时间的大小顺序为( A )。

A. A > B > CB. B > A > CC. C > B > AD. B > C > A10. 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C )。

A.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B.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C.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D.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

11.色谱定量分析中适用归一化法的情况是:( D )A.大批量试样的快速分析;B.试样各组分只有少数出峰;C.对进样要求不严;D.试样中所有组分都出峰。

12.若在一根1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67,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至少应为(以m为单位)()。

A.5B.1C.9D.0.513.反映色谱柱分离特性的参数为:( A )A.分离度 B.保留时间 C. 色谱峰宽度 D.分配系数14.反映色谱柱柱型特性的参数为:( B )A.保留值B.相比 C.分配系数 D.色谱峰宽度15.反映色谱分离过程热力学因素的参数是:()A.色谱峰的半宽度 B.色谱峰的保留值C.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 D.色谱峰的峰面积16.反映色谱分离过程动力学因素的参数是:( )A.色谱峰的峰高 B.色谱峰的峰面积C. 色谱柱的塔板数 D.色谱峰的半宽度17.既反映色谱分离过程动力学因素,又反映色谱分离过程热力学因素的参数是:( )A.色谱柱的塔板高度 B.色谱峰的峰面积C.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 D.色谱峰的保留值18.当色谱柱一定,组分一定,色谱峰的半宽度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A. 分配系数B. 保留值C. 扩散速度D. 与流动相的相互作用19.某物质对在1 m长的色谱柱上的分离度为1,若要达到定量分离,柱长不应小于: ( )A. 2 mB. 1.5 mC.1.2 mD. 0.8 m20.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在填充柱色谱法中,固定相的填充均匀程度主要影响:( )A. 气相传质阻力B. 液相传质阻力C. 涡流扩散D. 分子扩散21.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在气相色谱高速分析中,当固定液的用量较大时,其色谱柱的塔板高度主要取决于: ( )A. 载气线速度B. 涡流扩散C. 气相传质阻力D. 液相传质阻力22.在高载气线速条件下,色谱柱相同,载气线速相同,板高大的是: ( )A. 因使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载气B. 因使用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载气C. 因柱温升高D. 因柱温降低23.两组分A、B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4.6min、14.8min,色谱柱对它们的理论塔板数均为4200,若要求两组分的保留时间不变,使分离达到定量要求则色谱柱的塔板数应为: ( )A. 8.4×103B.4.2×104C. 8.4×104D. 2.7×105(提示:先用塔板公式求出半宽度,再求分离度;而后根据分离度与塔板数的平方根成正比求解。

)24.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分离度增加到原来的倍数是: ( )A. 1B. 1.4C. 2D. 4(提示:根据分离度与塔板数的平方根成正比求。

)25.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增加一倍,组分在柱内的滞留时间增加到: ( )A. 1B. 2C. 3D. 4(提示;根据分离度与保留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求。

)26.液相色谱法中通用型检测器: ( )A. 示差折光检测器B. 紫外检测器C. 荧光检测器D. 热导池检测器27.在液相色谱法中引起色谱峰扩张的主要因素是: ( )A. 涡流扩散B. 纵向扩散C. 传质阻力D. 多路径28.为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微量水分,宜选用的检测器是: ( )A.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B. 火焰光度检测器C. 热导池检测器D. 电子捕获检测器29.下面可以改变液相色谱法柱子选择性的操作是: ( )A. 更换固定相及柱长B. 更换流动相及柱长C. 更换流动相或固定相D. 更换固定相的粒度二、填空题1.在气液色谱中,固定液的选择一般根据相似相容原则。

被分离组分分子与固定液分子的性质越相近,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该组分在柱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流出的越晚。

2.相对保留值的特点,只与 固定相 及 操作温度 有关,它与其它色谱操作条件无关。

3.色谱峰越窄,理论塔板数就越 越大 ,理论塔板高越 越小 ,柱效能越 高 。

4.范弟姆特方程式说明了 理论塔般高度 和 载气线速度 的关系,其方程中的涡流扩散与 填充不规则因子 及 固定相颗粒直径 有关。

5.气相色谱仪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 温控系统; 检测系统等 五个系统构成。

6.气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有 热导池检测器TCD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和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

7. 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心脏,根据色谱柱内固定相的性质不同,气相色谱法可分为气相色谱法和 固相 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可分为 液-固 色谱法和 液-液 色谱法。

8. 在色谱法中,不与固定相相作用的组分流过色谱柱所需的载气体积,反映了 死 体积,反映组分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参数是 调整保留体积 。

9. 若色谱柱的柱长增加一倍,两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将增加到 1.4 倍。

10. 色谱法中,最佳流动相线速条件下的板高为 最小板高 ,它等于 。

三、问答题1.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可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答:三种表示方法: 1)标准偏差σ:0.607h 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

2)半峰宽W 1/2:1/2h 处对应的峰宽,它与标准偏差的关系为 W 1/2=2.354σBCA H 2min +=3)峰底宽度W b :色谱峰两侧拐点上的切线与基线交点间的距离。

它与标准偏差的关系W b =4σ 2. 气相色谱定量的依据是什么?为么要引入定量校正因子?答:色谱定量的依据是: 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进入检测器的被测组分的质量m i 与检测器产生的响应信号(峰面积A i 或峰高h i )成正比,即:i i i A f m ⋅=引入定量校正因子的原因:因为A i 的大小和组分的性质有关,因此,同一检测器对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响应值,故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通过检测器时,产生的峰面积不等,因而不能直接应用峰面积计算组分的含量。

为此,引入“定量校正因子”以校正峰面积,使之能真实反映组分含量。

3. 今有五个组分a ,b ,c ,d 和e ,在气相色谱上分配系数分别为480,360,490,496和473。

试指出它们在色谱柱上的流出顺序,并解释原因。

答:分配系数越大的,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越大,在柱内滞留时间越长。

所以流出色谱柱的先后顺序为b ,e ,a ,c 和d 。

4. 分析某试样时,两个组分的相对保留值r 2,1=1.11,柱的有效塔板高度H =1mm ,需要多长的色谱柱才能分离完全(R =1.5)? 解:由1,21,2)2(')1(')2(144r r n t t t n R eff R R R eff -⋅=-⋅=得 21,21,22)1(16-=r r R n eff∵eff eff H n L ⋅= (2分))mm (3666mm 1)111.111.1(5.116H )1r r (R 1622eff 21,21,22=⨯-⨯=⨯-= 5. 气相色谱仪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什么作用?气路系统:是一个载气连续运行的密闭管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获得纯净.流速稳定的载气。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和气化室。

其作用是让液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快速而定量地加到色谱柱上端。

分离系统: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分离系统,试样各组分的分离在色谱柱中进行。

温控系统:主要指对色谱柱炉,气化室,检测器三处的温度控制。

检测系统:是把载气里被分离的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6. 试指出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P=25)为固定液分离苯、甲苯、环己烷和正己烷的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

简述理由。

答:邻苯二甲酸二壬酯(P=25)为弱极性固定液,极性小的先流出色谱柱。

故它们的流出顺序为正己烷,环己烷,苯,甲苯。

环己烷的沸点虽与苯相近,但极性小于苯,故在苯先流出。

7. 色谱定性和定量的依据是什么?各有哪些主要定性和定量方法?答:定性分析依据保留值,主要有利用保留值与已知物对照定性(单柱法、双柱法、逢高增量定性)、利用保留值经验规律定性(碳数规律、沸点规律)、根据文献保留数据定性(相对保留值定性法、保留指数定性法)(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绝对保留值法,相对保留值法,加入已知物峰高增加法,保留指数定性.)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四、计算题1.对只含有乙醇.正庚烷.苯和乙酸乙酯的某化合物进行色谱分析,其测定数据如下: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2.在一根3.0m 长的色谱柱上分析石油苯类低沸点产品,得到苯和甲苯的保留时间及色谱峰宽度等数据如下表,计算:(1) 苯和甲苯的调整保留时间及甲苯对苯的相对保留值; (2)以甲苯为对象计算色谱柱的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3)苯和甲苯的分离度;(4)若要求分离度为R =1.5,色谱柱柱长为多少? )(=(苯)min 13114t t t 0R R =-=-' )(=(甲苯)min 16117t t t 0R R =-=-' 23.11316t t r 1R 2R 12==''=, 2))(4096)0.116(16)w t (16n222b 2R eff块=⨯='⨯= )mm (73.04096103n L H 3eff eff =⨯==3)0.30.10.114172w w )t t (2R 1b b21R 2R =+-⨯=+-=)(4)222121R R L L =)m (75.0)0.35.1(3)R R (L L 221212=⨯=⨯=3. 某工厂采用GC 法测定废水样品中二甲苯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