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点数统计表实训
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统计数据表格

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统计数据表格一、教材分析《统计数据表格》是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探秘电子表格》第三节的内容。
教材从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需要入手,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针对本课时在本课及本章的位置,以及学生学习Excel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利用公式、函数进行数据计算这一节利用一课时进行专门讲解。
本节内容是从利用填充柄工具复制相同内容到复制公式函数解决庞大数据问题的提升,教材要求学生了解公式、以及常用函数的功能,并初步掌握插入函数的方法。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课改理念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指导,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意识,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具有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
关注学生个体,让每个学生都自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主动与别人合作,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在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对不同层次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思维活跃,爱表现。
他们从不同的学校升上来,信息技术能力略有差别,因此课程设计上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还要注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电子表格数据录入以及格式编辑的简单方法,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仍然是全新的,由学生原有知识填充柄的使用方法自然过渡,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课上要注意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将原有知识迁移到利用函数公式解决问题上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以深入学习后续章节。
三、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期望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使学生得到发展和提升:1.通过使用填充柄工具实现不同的填充效果,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了解公式函数的使用规则。
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使用电子制作简单统计表

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使用电子制作简单统计表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什么是统计表,学会统计数据;2. 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简单的统计表;3. 熟练掌握电子制作统计表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统计表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3. 能够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三、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2. 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3. 学生练习用的纸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活动1. 老师出示一张纸上面写着“小明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的题目,并列有学生姓名和他们喜欢的水果;2. 老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数据我们如何更好地进行整理和展示呢?”Step 2: 介绍统计表的作用1. 老师解释统计表的定义:“统计表是按照一定格式整理和展示数据的表格。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统计表的作用和用途,例如整理数据、对比数据、分析数据等。
Step 3: 电子表格软件的介绍1. 老师向学生展示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和功能,并解释其作用和优势。
2. 老师引导学生了解电子表格操作的基本要素,如单元格、行、列、公式等。
Step 4: 统计表的制作实践1. 让学生打开电脑上的电子表格软件,并指导他们创建一个新的表格;2. 老师示范如何在电子表格上创建行和列,并在合适的位置输入数据;3. 老师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公式进行简单的数据计算和统计,并在表格上展示结果。
Step 5: 练习和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练习题,要求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一份简单的统计表;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制作的统计表;3. 老师点评学生的制作成果,对正确的地方给以赞赏,对错误的地方给予指导和修改。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掌握了统计表的定义和作用,对电子表格软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作业布置请同学们按照今天所学,在家里使用电脑制作一份自己喜欢的事物调查统计表,并明天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
实训五 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规划设计和点数统计表6

实验一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规划设计和点数统计表(工作区计划)。
【实验目的】1)学会工作区上的每上的信息点的统计和规划并置表。
2)按照GB50311国家标准规定,工作区是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
工作区应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组成。
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10平方米估算3)实验时间6课时【实验环境】具有office2003(excel)的计算机,一座模拟建筑物.【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信息点统计和制表。
难点:信息点的规划。
【实验指导】信息点数量和位置的规划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决定项目投资规模。
一般使用Excel工作表或Word表格,主要设计和统计建筑物的数据、语音、控制设备等信息点数量。
按不同的应用环境调整大小。
1.工作区内线槽的敷设要合理、美观;2.信息插座设计在距离地面30厘米以上;3.信息插座与设备的距离保持在5米范围内;4.网卡接口类型要与线缆接口类型保持一致;5. 信息模块、信息插座、面板的数量要准确。
工作区设计时,具体操作可按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根据楼层平面图计算每层楼布线面积;第二估算信息引出插座数量;第三确定信息引出插座的类型。
【实验内容】工作区子系统设计的步骤一般为:1、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和了解建筑物用途,2、认真阅读建筑物设计图纸,3、进行初步规划和设计,4、进行概算和预算。
一般工作流程如下:需求分析→技术交流→阅读建筑物图纸→初步设计方案→概算→方案确认→正式设计→预算需求分析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首项重要工作,对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也直接影响最终工程造价。
需求分析主要掌握用户的当前用途和未来扩展需要,目的是把设计对象归类,按照写字楼、宾馆、综合办公室、生产车间、会议室、商场、等类别进行归类,为后续设计确定方向和重点。
需求分析首先从整栋建筑物的用途开始进行,然后按照楼层进行分析,最后再到楼层的各个工作区或者房间,逐步明确和确认每层和每个工作区的用途和功能,分析这个工作区的需求,规划工作区的信息点数量和位置。
统计数据处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资源。
统计数据处理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对于提取、处理和分析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统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环境本次实训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实训过程中所需数据来源于网络公开数据。
三、实训原理统计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四个阶段。
其中,数据整理阶段是统计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编码、数据合并、数据转换等。
四、实训过程1. 数据收集本次实训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网络公开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某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包括人口总数、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
(2)某地区经济统计数据,包括GDP、人均收入、产业结构等。
(3)某地区教育统计数据,包括学校数量、在校学生人数、教育经费投入等。
2. 数据整理(1)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检查,剔除错误、缺失、异常等不符合要求的数据。
(2)数据编码:将分类变量转换为数值变量,方便后续分析。
(3)数据合并: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集。
(4)数据转换:对部分数据进行转换,如将人口总数转换为人口密度等。
3. 数据分析(1)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对数据进行初步了解。
(2)相关性分析: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可能影响其他变量的关键因素。
(3)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趋势。
4. 数据展示(1)绘制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直观展示数据。
(2)利用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五、实训结果与体会1. 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某地区人口、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2)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3)各变量的回归模型。
2. 实训体会(1)统计数据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细心、耐心和严谨。
网络综合布线项目三-任务二-点数统计表制作

实例讲解
3、制作信息点点数统计表 (1)制作Excel表格格式、表名及行、列表头 ①新建Excel工作表,合并A1~P1单元格,输入项目名称“XX公司综合布线系统 建设工程信息点点数统计表”,设置字体为“宋体”,字号为“20”,字形为“加 粗”。 ②合并A2~A4单元格,输入楼层编号。设置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1”。 ③合并B2~M2,输入“房间或区域编号”。设置字体为“宋体”字号为“11”。 ④分别合并B3~C3、D3~E3、F3~G3、H3~I3、J3~K3、L3~M3。在6个新合并 的单元格中依次输入“01、02、03、04、05、06”。设置字体为“宋体”字号为 “11”。
网络综合布线
点数统计表制作
学习目标
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规划设计和点数统计表
学会工作区上的每个信息点的统计和规划并置表
点数信息表实例
实例讲解
1、常用信息点点数统计表格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例讲解
2、信息点点数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制作,一般常用
的表格格式为房间按照列表示,楼层按照行表示。 第一行为项目名称或设计对象名称,第二行为房间 或区域名称,第三行为房间号,每个房间分为两列, 分别表示数据点和语音点,最后几列分别统计语音 点熟、数据点数和信息点数
②设置A5~P14单元格区域单元格格式的边框值为“外边框”和“内边框”。 制作效果如图:
(3)设置整个表的单元格格式为“水平居中对齐、垂直居中对齐”。
实例讲解
4、在信息点点数统计表中录入各个楼层对应点的点数信息 制作效果如图:
实例讲解
5、信息点点数统计 利用Microsoft Excel中的统计函数分别统计“楼层一”~“楼层四”的“数据点
实训九 学生基本信息表的编辑

实训九学生基本信息表的编辑实训说明l 掌握Excel2003的基本操作l 了解数据在单元格中的输入技巧l 完成工作表和单元格的美化工作l 保存与打印工作表的技巧“学生信息统计表”是学校经常要制作的一类电子表格,通过“学生信息统计”可以把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所在系、所在班级、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管理起来,然后进行电子表格的修饰使它既美观又清楚。
如图1所示为计算机工程系学生信息表。
实训前的准备“班级成绩统计表”的作用是使学校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联络方式。
人们主要关心的是文字的内容,因此表格应以烘托文字为主。
文字要清楚,无论是文字的颜色,还是背景颜色都不宜过多过重。
大家可以通过制作这个“学生信息统计表”的案例,熟悉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的基本功能,学习Excel工作簿的建立、打开和保存,调整表格中行、列和单元格,在表格中输入和修改数据、格式化单元格、设置文字格式、页面设置等功能。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强大的表格编辑功能,如自动序列填充等,将繁琐的编辑工作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学生较多,学生名单可以在一张支上不能够完全体现,所以在打印“学生信息统计表”时,应该考虑到标题行重复的问题,既让每张通讯录上都带有标题。
实例操作步骤开始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要想熟练的使用Excel2003,就必须先掌握它的工作环境。
启动Excel2003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Windows桌面上的【开始】按钮,执行【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命令,启动Excel2003,如图所示。
2、启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后,会打开一个空白的Excel工作簿,并定位在此工作簿的第一张工作表中,如图所示。
表一:校园网调研网络系统信息点统计表

3
89
教师阅览室
3
综合楼 2 楼
90
藏书室1
3
91
藏书室2
3
92
教科办主任室
3
93
生物标本室1
2
94
生物标本室2
0
95
生物准备室
2
96
生物实验室1
2
97 综合楼 3 楼 生物实验室2
3
98
乐器室
2
99
历史室
2
100
团委办公室
2
101
音乐室1
2
102
音乐室2
2
103
物理分组仪器室
0
104
物理电学实验室
58
初一(7)班
59 东教学楼 3 楼 初一(12)班
60
初一(11)班
61
初一(8)班
62 东教学楼 4 楼 初一(9)班
63
初一(10)班
64
电工办公室
65
体育组办公室
66 行政楼 1 楼 总务处办公室
67
气象活动室
68
储藏室
69
医疗室
70
医务室
71
总务主任办公室1
行政楼 2 楼
72
财物室
73
保管室
教室
1
9
初三(10)班
3
教室
1
10
初三(9)班
南教学楼 3 楼
11
初三(8)班
3
教室
1
3
教室
1
12
初三(7)班
3
教室
1
13
初三(5)班
点数统计表设计实训

点数统计表设计实训1.工程应用点数统计表能够准确和清楚地表示和统计出建筑物的信息点数量。
信息点的数量和位置的规划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项目投资规模。
2.点数统计表的规划与设计步骤点数统计表的设计一般可以使用Excel工作表或Word表格,主要统计建筑物的数据、1语音、控制设备等信息点的数量。
设计人员为了快速统计和方便制表,一般使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软件进行。
下面通过点数统计表实际编写过程来学习其编制方法。
编制步骤和方法如下:1)创建工作表。
首先打开Microsoft Excel工作表软件,创建1个通用表格,同时给文件命名,文件命名应该直接反映项目名称和文件的主要内容。
这里使用“西元”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教学模型项目来学习编制点数表的基本方法,因此将该文件命名为“O l一西元教学模型点数统计表”o2)编制表格,填写栏目内容。
把这个通用表格编制为适合使用的点数统计表,通过合并行、列进行,已经编制好的空白点数统计表如图2-4所示。
首先在表格第1行填写文件名称,第2行填写房间或者区域编号;第3行填写数据点和语音点。
一般数据点在左栏,语音点在右栏,其余行对应楼层,注意每个楼层填写两行,其中一行为数据点一行为语音点。
填写楼层号,一般第1行为项层,最后l行为一层,最后两行分别为合计和总计。
然后编制列,第1列为楼层编号,其余为房间编号,最右边两列为合计。
3)填写数据和语音信息点数量。
按照如图2-2所示的“西元”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教学模型把每个房间的数据点和语音点数量填写到表格中。
填写时逐层逐房间进行,从楼层的第1个房间开始,逐间分析应用需求和划分工作区,确认信息点数量。
在每个工作区首先确定网络数据信息点的数量,然后考虑语音信息点的数量,同时还要考虑其他智能化和控制设备的需要,例如在门厅要考虑指纹考勤机、门禁系统等网络的接口。
表格中对于不需要设置信息点的位置不能空白,而是填写O,表示已经考虑过这个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宿舍B1栋工作区点数统计表制作实训
工作区的划分原则
按照GB50311国家标准规定,工作区是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
工作区应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
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10平方米估算,也可按不同的应用环境调整面积的大小。
工作区信息点的配置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需要设置一个计算机网络数据点或者语音电话点,或按用户需要设置。
每个工作区信息点数量可按用户的性质、网络构成和需求来确定。
男生宿舍B1-606寝室平面图
男生公寓B1栋6层平面图
男生公寓B1栋6层部门寝室信息点数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