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濒危动植物

合集下载

重点保护动植物

重点保护动植物

重点保护动植物是指在生态、科学、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得到特别保护的动植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重点保护动植物:
1.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2.东北虎: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
动物。

3.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的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4.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豚类,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5.红豆杉: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6.银杏: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7.兰花:是中国特有的珍稀花卉,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在中国,想要在野外看到这些濒危动物,大多数原有的分布区已很准见到它们的踪迹了,只能在个别原分市区或是在自然保护区内才能见到。

目前自然保护区已是这些濒危动物的最后存留地,同时也是中国濒危动物的良好庇护所,濒危动物的野外数量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稀少,而且继续呈下降趋势。

不同种类的濒危动物的临危程度不同,因而种群数量有异。

大型动物种群个体数少,濒危程度高,数量减少较快;小型动物种群个体数较多,濒危程度尚低,野外数量减少稍慢。

动物分布区域或活动区域窄的,数量下降较快,分布区域或活动区域宽的,数量下低较慢。

一类动物名录I类保护动物兽类蜂猴(所有种) 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长臂猿(所有种) 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豹虎雪豹儒艮白暨豚亚洲象黑麂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鼷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金丝猴(所有种) 云豹中华白海豚野骆驼麋鹿扭角羚马来熊I类保护动物两栖爬行动物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I类保护动物鸟类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所有种) 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二类保护动物II类保护动物兽类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包括马熊) 小熊猫石貂黄喉貂水獭(所有种) 小爪水獭斑林狸大灵猫小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渔猫麝(所有种) 河麂马鹿(包括白臀鹿)水鹿驼鹿斑羚藏原羚鹅喉羚鬣羚黄羊盘羊岩羊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鳍足目(所有种) 鲸目除一类外其它鲸类II类保护动物两栖爬行动物三线闭壳龟大鲵绿海龟凹甲陆龟玳瑁大壁虎山瑞鳖细痣疣螈镇海疣螈地龟细瘰疣螈虎纹蛙云南闭壳龟太平洋丽龟贵州疣螈大凉疣螈棱皮龟II类保护动物鸟类角赤颈鹈鹕(所有种) 鲣鸟(所有种) 海鸬鹚岩鹭海南虎斑小苇彩鹳白鹮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所有种)隼科(所有种) 鹰科其它鹰类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雪鸡血雉红腹角雉藏马鸡蓝马鸡原鸡勺鸡白冠长尾雉锦鸡(所有种) 灰鹤蓑羽鹤长脚秧鸡姬田鸡棕背田鸡花田鸡小青脚鹬灰燕小鸥黑浮鸥黄嘴河燕鸥黑腹沙鸡绿鸠(所有种) 黑颏果鸠皇鸠(所有种) 斑尾林鸽鸦鹃(所有种) ?形目灰喉针尾雨燕凤头雨燕橙胸咬鹃黑胸蜂虎绿喉蜂虎犀鸟科白腹黑啄木鸟阔嘴鸟鹤嘴翠鸟鹦鹉科(所有种) 小杓鹬白枕鹤花尾榛鸡黄嘴白鹭彩鹮白鹇黑颈鸬鹚八色鸫科(所有种) 黑鹮蓝耳翠鸟鹃鸠(所有种) 黑嘴瑞凤头燕鸥铜翅水雉沙秋鹤黑鹇镰翅鸟鸳鸯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地区。

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介绍

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介绍
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介绍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体形最大的一种。样 子像婴儿,其叫声“唔哇、唔哇”的叫声 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在我国分布很广。 华北、华中及西南各省区都有。栖息于海 拔1200米以下的山区溪流中。以蛙、蟹、 螺、鱼等水栖动物为食。
二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可供观赏,主要经济价值是食用珍 品,故被大量捕捉。主要栖息在洞穴、暗 河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素有 “活化石”之称。它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 的最大两栖动物,最大体长能达到1.8米。 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 属于该属的还有日本大鲵(大花椒鱼), 属隐鳃鲵科的还有隐鳃鲵属的美国隐鳃鲵。
观赏与经济价值
1).大鲵孵出的幼体具有3对桃红色的羽 状外鳃,腹面黄色,甚为美观,故为动物园 中的奇特观赏动物.
2).大鲵作为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在历代方石 中多有记载。如《本草纲目》中有“鳞目、四部、 大鲵……以痴疾”。《本草经集注》、《本草拾遗》 等药典中也有能“治痴疾、治牛、治斑疾”的描述,
表明了大鲵入药在提高智力、美容、益肤方面有显
著功能。此外,现代临床观察,大鲵更有滋阴补肾、
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痢疾、疟疾、血
经等有显著疗效。大鲵的皮肤、分泌的腺体、胃、
尾部脂肪在民间的偏方中也各有运用。近十年来的 研究表明,大鲵体内富含丰富的金属硫蛋白(MT), 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重金属离子,从而能起
到调节人体微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的 作用,并有可能用于老年痴呆和癌症的辅助治疗。

3).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 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大 鲵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 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91.92%,其中 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69%.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一、课文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还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

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缺乏认识,使这些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有的正处于灭绝的边缘。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必须让学生从小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因此,本课在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

课文重点介绍了三种动物和两种植物,它们是大熊猫、朱鹮、扬子鳄、银杉和水杉;此外还介绍了金丝猴、白头叶猴、羚牛、白鳍豚、黑颈鹤、银杏、珙桐、人参等珍稀动植物。

教学时,还可以补充一些当地的珍稀动植物。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

课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说明了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意义:一方面,珍稀的动植物是特别宝贵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的破坏,珍稀动植物的数量正在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绝。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如何保护珍稀动植物。

课文中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要遵守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二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里不狩猎、不采伐,不破坏珍稀动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

第四部分指导学生开展对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或考察活动。

这部分内容是课后活动,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二、目的要求1.使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以及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

2.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挂图或投影片--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2.我国珍稀植物的枝、叶标本。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录制一些有关珍稀动植物的录像带。

学生准备每人搜集一二种珍稀动植物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搜集的我国珍稀动植物的资料或图片,对搜集资料多的同学予以表扬。

2.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动植物。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认识大熊猫①出示大熊猫的挂图或投影片。

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水杉的现状
稀有种。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现中国也建了 最大的人工培育水杉基地,大丰水杉基地。在中生代白 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约发展在250万年前 的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 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 发现过水杉化石,1948年,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 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 杉巨树,树龄约400余年。后在湖北利川市水杉坝与小 河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林,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 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 兜。随后,又相继在四川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 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
动物(animals)
大熊猫
大熊猫的简介
名称:大熊猫 别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 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 兽,食铁兽,大猫熊,白熊,黑白猫。东尕(藏 族人称呼),熊猫在我国台湾地区也被称为猫熊。 性格:温顺、可爱、憨态可掬 特征:体型肥硕似熊,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 色黑白相间分明。 保护级别:一级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 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 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 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 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 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 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 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 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其生活环境湿 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大熊猫的习性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 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平方千米不 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 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 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 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上的50种竹 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 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

中国十大濒危物种及保护区

中国十大濒危物种及保护区

1.古朴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

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2.仰鼻蓝面:金丝猴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

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

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3.长江奇兽:白鳍豚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

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

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4.中华之魂:华南虎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

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5. 东方之珠:朱鹮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

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

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中国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中国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
第13页/共38页
百山祖冷杉 海南油杉 元宝山冷杉 银 杉
第14页/共38页
福建柏
红豆杉
第15页/共38页
4. 被子植物
被 子 植 物 可 以 分 为 双 子 叶 植 物 纲 ( Dicotyledoneae) 和 单 子 叶 植 物 纲 (Monocotyledoneae),全世界已记录的种类 有1万多属,25万种。
1.苔藓植物
世界已知的苔藓有23000种,在我国有分布的 有2200种,生存受到威胁的苔藓植物约有200 种,其中28种被列为濒危物种。
新绒苔属(Neotrichocola) ; 耳坠苔属(Ascidiota) ; 厚边藓••(Sicaromiopsis brerifolia) 华湿藓(Sinocalhergon satoi)
第4页/共38页
2.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全世界有1200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2600种, 其中目前受胁蕨类约80种。
拟蕨类: 水韭属(Isoetes)
真蕨类: 光叶蕨(Cystoahyriam )• 毛脉蕨(Trichoneurou microlepioies); 海南白桫椤(Sphaeropteris hainanensis)
第5页/共38页
珍稀濒危蕨类
荷叶铁线蕨 中国蕨 毛叶粉背蕨 三色凤尾蕨 鹿角蕨 对开蕨 玉龙蕨
四川东部 四川、河北 云南 云南盈江 云南盈江 吉林长白山 云南丽江
第6页/共38页
中华水韭
第7页/共38页
光叶蕨
荷叶铁线蕨
第8页/共38页
中国蕨
鹿角蕨
第9页/共38页
3.裸子植物
第23页/共38页
第24页/共38页
三、中国珍稀濒危动物

中国濒危动植物的报告.doc

中国濒危动植物的报告.doc

中国濒危动植物的报告1.简介扬子鳄,或称作鼍(tu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

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

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

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扬子鳄被称为“活化石”。

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

扬子鳄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以下是物种属性资料:拉丁学名:Alligator sinensis别称:中华鼍、中华鳄、土龙、猪婆龙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爬行纲目:鳄目科:鼍科属:短吻鳄属种:扬子鳄2.物种史学扬子鳄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现存数量稀少且已濒临灭绝。

在古老的中生代,它和恐龙一样,曾经称霸地球,有1.5亿多年进化史,与恐龙属同一时代。

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恐龙等许多爬行动物绝灭了,而扬子鳄和其它一些爬行动物却幸免于难。

扬子鳄的故乡在中国的长江流域。

它的祖先曾经是陆生动物,后来,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迫使扬子鳄学会了在水中生活的本领,所以,它具有水陆两栖动物的特点和广阔的活动天地。

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在地球上生活了两亿年,成了生物进化史上的“老寿星”。

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能找到早先恐龙等爬行动物的特征,是一种现存鳄类中体型很小、行动最迟钝、性情最温驯的鳄类。

它与美国的密西西比鳄是近亲,它们的近祖所处年代可追溯到距今8千万年前的白垩纪,远祖所处年代则可追溯到2亿年前的三叠纪。

因此,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3.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3.1形态特征扬子鳄身长1—2m,头部扁平,吻突出,四肢粗短,前肢5指,后肢4趾,趾间有蹼爬行和游泳都很敏捷。

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眼睛呈土色。

体重约为36公斤。

3.2生活习性扬子鳄喜静,白天常隐居在洞穴中,夜间外出觅食。

有很强的耐饥能力,可以渡过漫长的冬眠期,因此扬子鳄可长时间不吃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濒临灭绝的植物有:珙桐珙桐,别名水梨子、鸽子树。

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

分布于陕西镇坪;湖北神农架、兴山;湖南桑植;贵州松桃,梵净山;四川巫山、南川、平武、汶川、灌县;云南绥江等地的海拔1250--2200米的区域。

珙桐高约十至二十米,树形高大挺拔,是一种很美丽的落叶乔木,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

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象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

珙桐树的木质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艺的佳料。

更重要的是,珙桐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珙桐树是一八六九年在我国发现的。

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破坏,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大树杜鹃大树杜鹃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植物类型,于1919年在云南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海拔2100-2400米的原始森林中被首次发现,当时这株大树杜鹃年龄已超过280岁,树高达25米。

大树杜鹃是一种常绿大乔木,树高一般为20-25米,树茎部的最大直径达3.3米。

褐色的树皮,剥落得左一片右一片,显得斑斑驳驳,饱经沧桑。

小枝粗壮,上面被有短毛,叶子又厚又大,有椭圆形、长圆形和倒坡针形等形状。

叶子下面被毛,长大后逐渐脱落。

2月-3月开化,伞形花絮。

花的颜色为蔷薇色中并略微带紫的绚丽色彩,花萼为线裂的盘状,上面有小齿状裂纹。

雄蕊16枚,极不等长,子房16室,上面也被绒毛。

到了10月,它就结出长圆柱的木质蒴果,上面有棱,被有深褐色的绒毛。

大树杜鹃在分类上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钢、杜鹃花目、杜鹃花科。

杜鹃花科植物全世界共有1300多种,遍布于全球各地,但以亚热带山区为最多,我国约有700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以西南地区的山地森林中为多,所以这一地区被认为是世界杜鹃类植物的分布中心。

杜鹃花不但位居我国三大著名自然野生名花-杜鹃花、报春花、龙胆花之首,也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有"花中两方色"的美誉。

在全世界800多个品种中,我国就有650多个。

不同种类的杜鹃高高矮矮相差很大、小的种类身高不到1米,而大的种类如大树杜鹃,高达数十米。

由于大树杜鹃是如此地珍贵而稀少,所以被列为国家亚组合保护植物。

野生荔枝荔枝被誉为"水果皇后"。

我国是荔枝的故乡,也是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

野生荔枝主要分布于海南崖县、陵小、昌江、保亭、东方、琼中等县的坝王岭、猕猴岭、吊冒山、尖峰岭和广东雷州丰岛的徐闻等地。

野生荔枝是一种常绿大乔木,最高可达32米,胸径194厘米,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树皮为棕褐色,并带有黄褐色的斑块,叶子为羽状复叶,互生,草质,椭圆状,全缘,上面为深绿色,下面粉绿色,嫩叶则呈线褐色。

呈聚伞圆雌花序,绿白色的花朵较小。

果通常为椭圆形或椭圆状球形,成熟时果皮为暗红色,上面具有小的瘤状体。

种为椭圆形,种皮暗褐色,上面具有光泽,外面为白色的假种皮所包被。

我国人工培育的荔枝树一般只有5-10米高,树皮光滑,叶片由红褐色变为暗绿色。

花朵很小,淡绿中带几分白色,并不算鲜艳,但它的果实却特别引入注目。

每到丰收时节累累果实挂满枝头,一穗穗,一串串,似翡翠,如玛瑙,诱人垂涎欲滴。

剥开果壳,里面就露出了肥胖的半透明的肉球晶莹如雪,一滴滴地外往淌着甜水,吃上几颗,顿觉清凉酸甜,沁人心肺。

荔枝具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高级滋补果品还有养血、消肿、开胃、益脾的药用价值,它的木材也被列入特等商品用材,纵理交错,结构致密,材质坚硬而重,少开裂,切面光滑,县有光泽,抗腐性强,可供制作上等家具、高级建筑的用材。

野生荔枝在分类上隶属双子叶植物纲、无患子目、无患子科。

它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

水杉在40多年前,所有的人都认为,水杉早已在地球上绝了种,只有通过古代地层中发掘的化石才能知道它的模样。

40年代初,我国学者于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了几棵奇树,它们高达30多米,胸径7米多,根部庞大,树干笔直,苍劲参天,树龄已有400多年。

当时由于缺乏资料,未能做出鉴定。

1941年以后的两年间,人们根据这种树的枝叶,花和种子标本进行研究鉴定,定名为水杉。

这是水杉属的子遗,为我国所独有。

水杉是杉科落叶乔木,高30-40米,主干挺拔,侧枝横伸,南北向、东西向交替着生主干,下长上短,层层舒展,宛如塔尖。

线形而扁平的叶子,分左右两侧着生在小枝上。

叶子能够随季节更换而改变颜色:春天,叶色嫩绿;夏天,叶色翠绿,青绿可爱;秋天,叶色变黄,满峰披金;冬天,叶色变红,经霜更红,然后凋落。

水杉2月下旬开花,花为单性,雄雌同株,球球花单生于,二年生的枝顶或叶腋部,雄蕊约有20枚,交互对生。

雌球花单生于二年生极的顶部,花县短柄,由22枚-28枚苞鳞和珠鳞组成,也是交互对生,各有5-9胚珠。

受粉后生成近圆的球果。

种子扁平成倒卵形。

球果热时呈深褐色,成熟期为当年的11 月。

水杉不但是珍贵的活化石,树中佼佼者,而且还有它很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生长迅速,是优良的绿色树种。

它的经济价值很高,它的木材是紫红色的,既细密又轻软,是造船、建筑、造纸和制作家具、农具的好材料。

水杉在分类上隶属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杉料。

它是我国I级保护植物。

望天树望天树不仅是热带雨林中最高的树木,也是我国最高大的阔叶乔木。

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勐腊和东南部的河口、马关等县,以及广西西南部一带。

望天树是一种常绿大乔木高度在60米以上,胸径一般在1.3米左右,最大可达3米。

主干浑圆通直,人地面向上直至30多米高处连一个细小的分枝也没有。

它的树皮为褐色或深褐色。

常绿的叶子为草质,互生,呈卵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前端急剧变尖或逐步变尖,基部为圆形或宽楔形。

叶上有羽状的脉纹,近于平行。

叶的背面脉序突起,还有许多又细又密的茸毛。

望天树多生长在海拔350米-1100米之间的山地峡谷,及两侧坡地上,分布区的面积仅有20平方公里。

它的分布区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向南开口的河谷地区,全年都处于高温、高湿、静风、无霜的状态中。

望天树喜欢生长在赤红壤、砂壤及石灰壤上,在云南有千果榄仁、番龙服等伴生,在广西有蚬木、顶果树、广西槭、仕豆等树木伴生。

望天树的树干通直,木树性质优良,非常坚硬,加工性能也好,而且不怕腐蚀,不怕病虫侵害,是优良的用材树种,也是制造,高级家具、乐器、桥梁等的理想材料。

它的木材中还含有丰富的树胶,花中含有香料油,这些也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望天树在分类学上隶属双子叶植物纲、龙脑香料。

由于望天树常常形成独立的群落类型和自然景观,所以可以看作热带雨林中的标志树种。

望天树虽然高大,但结的果实却很少,再加上病虫害导致的落果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种子都落在地上,很快发芽或腐烂,寿命很短,不易采集,所以野外数量十分稀少,现已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

核桃核桃又叫胡桃,羌桃,是一种很古老的栽培果树。

核桃仁是著名的干果,与榛子、腰果、扁桃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干果。

我国不仅盛产核桃,而且是核桃的故乡。

核桃是胡桃科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宽阔,枝叶繁茂。

它的树皮为灰白色,但幼年时却是灰绿色,而且很光洁润滑,老年时则有很多浅浅的纵裂,小枝很粗。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11个,长椭圆形,全缘。

初夏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下垂。

核果椭圆形或球形,表面有两条纵横,还布满了高高低低的花纹,种子富含油。

核桃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喜欢阳光充足的疏林,温和、潮湿的气息和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较耐寒冷和干旱,但不耐湿热和盐碱,也不耐庇荫,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幼苗极小,生长较差。

在天然分布区内,它们生长于海拔1400米-1700米之间的中、低山带的阴坡下部或峡谷底部。

核桃自古以来,被视作难得的补品,除含大量脂肪、蛋白质等外,还含钙、磷、铁、碘、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和其他维生素,种仁、果隔、果皮、树叶都可作药用。

中医学上用作温肺、补肾药,它性温味甘,主治虚寒喘咳、肾虚腰痛等症。

除此之外,核核木材质呈坚韧,光滑美观,不翘不裂,是很好的硬木材料,能做高级家具以及武器和交通工具等的木质部分。

核桃树皮能提取栲胶、树皮和外果皮能提取单宁,树根可做染料,就连坚硬的碎果壳也能在工业上大显神通,用它制造的活性炭可以吸附各种有毒物质,是防毒面具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核桃在分类上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胡核目、胡材科。

它被列为我国I 级保护植物。

由于乱砍滥伐等人类经济活动的破坏,使核桃的野生分布区的面积日渐缩小,已经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

雪莲天山位于我国西北边疆,海拔高度一般在4000米以上,主峰博格达峰高达5445米,山顶常年白雪皑皑,分外壮观。

雪莲是天山的著名植物,喜生于高山陡岩、砾石和沙质潮湿处的雪山附近,故名雪莲。

雪莲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面以上的植株很矮,仅有15厘米-24厘米高。

到了每年7月的开花季节,雪莲就在茎的顶端生出一个大而鲜艳的花盘,周围有淡黄色半球状大苞叶围成一圈。

花朵的整体看上去就和水生的荷花差不多,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下,更显得异常美丽动人。

而当云雪笼罩之时,它又悄悄地合了起来。

雪莲的花香袭人,顺风时香味可以飘到几十米远。

开花之后不久的8月,雪莲就迅速地结出了长有纵肋的长圆形瘦果。

它们有长长的根系,可充足地吸收养分水分;它们身上白色绒毛可防寒保温,还能反射高山强烈的紫外线以减少对它们的损伤。

雪莲在高山严酷的条件下,生长非常缓慢,至要至少4年-5年后才能开发结果。

不过,由于生长期短,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这也是它们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雪莲是一种名贵药材,它的整个植珠晒干后都可以入药,中医认为雪莲性温,味微苦、具有散寒除湿、活血通径、强筋助阳、抗炎镇痛等功能,民间用以治疗肺寒咳嗽,肾虚腰痛、月经不调、麻疹不适、跌打损伤,以及风湿性关节炎、贫血、阳痿、高山不适应等疾病。

雪莲可以用种子繁镇,但种子成熟时,高热寒地区已经开始下雪,给采集种子带来麻烦,而且雪莲种子的发芽率低、繁殖不易、生长缓慢,人工栽培较难。

植物学界正研究进行人工繁殖,以获得各种有用的产品。

夏蜡梅夏蜡梅的分布区极为狭窄,仅分布于浙江省临安县西部一带。

夏蜡梅属于落叶灌木,高度大约在1米-3米之间。

树上有大枝和小枝,大枝呈二歧状,小枝则相对而生。

一年生的嫩枝是黄绿色的,到了第二年就变成了灰褐色,冬天时树芽被叶柄的基部所包裹。

树叶呈椭圆形,单叶对生,全缘,无托叶夏蜡梅的叶子在每年的10月下旬即开始陆续脱落,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才又重新生长。

夏蜡梅是蜡梅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种,与其家族隆冬腊月开花的大多数成员不同,到每年5月中,下旬的初夏季节才开放花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