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工艺规程
氯乙烯操作规程

氯乙烯操作规程简介一、工作任务本工序主要任务是利用乙炔工序送来的精制乙炔气体及氯化氢工序送来的氯化氢气体,在转化器内通过氯化高汞触媒作用下,生成粗氯乙烯气体,经压缩和精馏得到精制的氯乙烯单体,输送至聚合工序作为原料。
二、生产原理1、混合气脱水利用氯化氢吸湿性质,预先吸收乙炔气中的部分水,生成40%左右的盐酸,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利用冷冻方法使混合气体中残留水分冷却,进一步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利用盐酸冰点低,将混合气体深冷,以降低混合气体中水蒸汽分压来降低气相中水含量。
在混合气冷冻脱水过程中,冷凝的40%盐酸,除少量是以液膜状自石墨冷却器列管内壁流出外,大部分呈极细微的“酸雾”悬浮于混合气流中,目前国内生产采用的除去酸雾的方法是过滤法,采用含氟硅油浸渍的玻璃纤维,由于含氟硅油通过Si—Cl键和玻璃表面的游离羟基反应,形成化学键,使玻璃表面完全由CF3基团整齐地覆盖起来,耐腐蚀性及脱水效果都很好,大部分雾粒被截留,在借重力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液滴逐渐增大,最后滴落下来并排出。
2、氯乙烯合成一定纯度的乙炔气体和氯化氢气体按照1:1.05~1.1的比例混合后,在氯化高汞触媒的作用下,在100~180℃温度下反应生成氯乙烯。
反应方程式如下:C2H2+ HCl → C2H3Cl+124.8 KJ/mol3、粗氯乙烯的净化利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利用气体在吸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后者分离。
反应后的粗氯乙烯气体经水洗、碱洗至中性。
三、所接触物料的物化性质1、乙炔(C2H2)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性的臭味,属微毒类化合物,具有轻微的麻醉作用。
乙炔极易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炔引起爆炸,乙炔与铜、汞、银、极易生成相应的乙炔铜、乙炔汞、乙炔银等金属化合物,后者在干态下受到微小震动即自行爆炸。
沸点:-83.66℃凝固点:-85℃临界温度:35.7℃临界压力:61.6绝对大气压(6.2Mpa)车间空气中乙炔气体最高允许浓度:500mg/m3乙炔中毒症状:轻微麻醉损害中枢神经,兴奋不安,沉睡,发晕。
氯乙烯生产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共33页文档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威·厄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氯乙烯的生产 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乙烯氧氯化生产二氯乙烷工艺流程
二氯乙烷
4-分层器,分离得到粗二氯
乙烷;
粗
13-二氯乙烷塔,经过精馏,
二
氯
塔顶得到成品二氯乙烷。
乙
烷
二氯乙烷分离和精制部分工艺流程图
03
二氯乙烷裂解制 氯乙烯工艺流程
乙烯氧氯化生产二氯乙烷工艺流程
二氯乙烷裂解制氯乙烯工艺流程
2-裂解反应炉,二氯乙烷在 0.558MPa和500~550℃条件 下进行裂解得氯乙烯和氯化氢; 6-氯化氢塔,塔顶采出氯化氢, 塔釜主要是氯乙烯和二氯乙烷; 7-氯乙烯塔,塔顶得到氯乙烯, 塔釜得到二氯乙烷。
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三步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的七个工序
直接氯化
氧氯化
二氯乙烷 二氯乙烷 氯乙烯精馏 废水处理
裂解
精馏
残夜焚烧
目
CONTENTS
录
01 乙烯直接氯化生产二氯乙烷工艺流程 02 乙烯氧氯化生产二氯乙烷工艺流程 03 二氯乙烷裂解制氯乙烯工艺流程
01
乙烯直接氯化生产 二氯乙烷工艺流程
乙烯直接氯化生产二氯乙烷工艺流程
高温氯化法制取二氯乙烷的工艺流程
乙烯和氯气在0.2~0.3MPa, 120℃下反应,原料利用率高, 二氯乙烷的收率高,反应热得到 利用,反应产物不会带出催化剂。
02
乙烯氧氯化生产 二氯乙烷工艺流程
乙烯氧氯化生产二氯乙烷工艺流程
乙烯流化床氧氯化制二氯乙烷反应部分工艺流程图
1-加氢反应器,氯化氢中的乙炔 选择加氢为乙烯; 3-流化床反应器,乙烯、氯化氢 和空气发生氧氯化反应; 5-空气压缩机,向反应器输送空 气。
低温工艺
高温工艺
催化剂为 FeCl 3
氯乙烯生产工艺

氯乙烯生产工艺目录前言 (3)1 氯乙烯的概述 (3)第一章氯乙烯的理化性质 (4)1 氯乙烯的理化性质 (4)1.1 理化性质 (4)1.2 反应方程式 (4)1.3 稳定性与反应性 (4)第二章生产方法的选择 (5)1 各种生产方法概述 (5)1.1 电石乙炔法 (5)1.2 二氯乙烷法 (6)1.3 乙烯氧氮化法 (6)2乙炔法合成氯乙烯介绍 (7)第三章工艺流程的设计与绘制 (7)3.1 反应热及时移出 (7)3.2 反应器型式 (7)3.3 管外用加压的循环热水进行冷却 (7)3.4 发挥催化剂床层的效率,提高处理量 (7)3.5 工艺流程叙述 (8)第四章氯乙烯合成岗位工艺指标 (9)第五章氯乙烯合成岗位开停车操作 (10)1.1 系统开车及准备 (10)1.1.1 初始开车或检修后开车前准备 (10)1.1.2 正常开车开车前准备 (11)1.2 开车操作步骤 (12)1.3 系统正常操作 (13)1.4 系统正常停车操作 (13)1.5 系统紧急停车步骤 (14)1.6 停车后处理 (14)第六章合成岗位的主要设备 (15)第七章氯乙烯合成岗位不正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16)第八章工艺计算 (17)1 物料衡算 (17)第九章氯乙烯合成岗位应急预案 (19)1 停水、电、气等紧急现象及处理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0)[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的增长,刺激了PVC树脂生产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有生产企业80余家,但规模较小,年产十万吨以上的厂家仅有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齐鲁石化总公司。
近年我国PVC树脂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与我国大部分生产厂家工艺技术落后,VC原料短缺有直接关系。
我国相关技术也基本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且相关资源也不够丰富,致使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生产氯乙烯厂家还是使用的比较落后的乙炔法,但是此方法对于我国目前国情还是有相当大的适应性,虽然它是最古老但最简单的商业生产路线。
氯乙烯安全生产要点(新编版)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氯乙烯安全生产要点(新编版)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氯乙烯安全生产要点(新编版)1工艺简述平衡氧氯化法制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由直接氯化、氧氯化、二氯乙烷精馏、裂解、氯乙烯精馏等工序组成。
首先氯气和乙烯在直接氯化反应器中反应生成二氯乙烷,并剩有部分含乙烯、氧气的尾气。
二氯乙烷去二氯乙烷精制单元精制,除去其中的水、低沸物和高沸物。
精制后的二氯乙烷去二氯乙烷裂解单元,在裂解炉中于510℃、2.0MPa下进行热裂解,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
氯乙烯、氯化氢和未裂解的二氯乙烷一起进入氯乙烯精制单元进行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氯乙烯。
分离出的氯化氢返回氧氯化反应器,与氧气、乙烯反应生成二氯乙烷,该二氯乙烷也进入二氯乙烷精制单元精制。
氯乙烯生产所用原料及产品(如乙烯、氯气、氯化氢、二氯乙烷、氯乙烯等)都是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工序属有毒生产作业岗位。
2重点部位2.1直接氯化单元该单元采用乙烯和氯气进行直接氯化反应。
由于隔膜法生产的氯气中含氧达4%,故反应后的尾气中有氧气存在,而直接氯化反应中为使氯气转化率尽可能提高,又采取了乙烯与氯气1.25:1克分子比,所以在尾气中氧气与乙烯共存,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一旦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如某装置就曾出现过因操作工误关闭直接氯化反应乙烯阀门,造成尾气中氧含量增高,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发生闪爆的事故。
氯乙烯生产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

氯乙烯生产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合成橡胶、溶剂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
一、氯乙烯生产工艺参数:1.原料:氯乙烯的主要原料为乙烯和氯气。
其中,乙烯是通过蒸馏和脱氢制得,氯气则是由氯碱工业生产的废气中提取和净化得到。
2.催化剂:在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如氯化铜、氯化铂等。
催化剂的选择需要考虑活性、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
3.反应装置:氯乙烯的生产一般采用流化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和物料混合性,能够提高反应效果。
4. 反应条件:氯乙烯的生产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典型的反应条件为温度为300℃左右,压力为1-2 atm。
5.分离工艺: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用的分离工艺包括精馏、萃取、吸附等。
6.产品质量:氯乙烯的产品质量受到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影响,主要指标包括纯度、含水量、杂质含量等。
二、氯乙烯生产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开车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清洗,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清洗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2.开车操作:根据工艺要求调整设备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在催化剂投入后,逐步升温并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
3.监控操作:通过仪表和控制系统对反应装置进行监控,及时调整参数,确保反应的稳定进行。
同时,对产物进行在线分析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4.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清理积存物、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废物处理:对产生的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和气体废物进行分类和处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相关要求,确保废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氯乙烯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氯乙烯是一种具有毒性和易燃性的有机化合物,是许多工业化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原料。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物性,使用和储存氯乙烯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从氯乙烯的性质、危害、安全措施、紧急处理和救援等多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氯乙烯的安全技术规程。
一、氯乙烯的性质1.氯乙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2.氯乙烯具有极强的刺激性,会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道等造成刺激和损伤。
3.氯乙烯具有较高的火险性和爆炸性,易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气体,能够在火源或高温下爆炸。
二、氯乙烯的危害1.氯乙烯会对人体造成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眩晕、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慢性危害包括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对人体的肝、肾等器官造成损伤。
2.氯乙烯的易挥发性和可燃性,会增加工艺操作及储存期间的操作危险性,如氯乙烯泄漏、火灾、爆炸等。
三、氯乙烯的安全措施1.储存和使用氯乙烯的容器、管道、阀门、泵、压力表等设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防腐材料和防护设备。
2.建立健全的氯乙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3.采取严格的交接制度,确保氯乙烯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如实记录,减小事故的发生概率。
4.保持氯乙烯储存场所的通风良好,防止氯乙烯的积聚和浓度超标。
四、氯乙烯的紧急处理1.氯乙烯泄漏的应急措施:1.立即关闭泄漏装置的阀门等设备,切断泄漏源;2.迅速排除氯乙烯泄漏现场周围的人员,并进行警戒、隔离;3.打开通风设备,加强通风、消散氯乙烯气体;4.借助泡沫、砂土、碱、炭等吸收剂处理液体泄漏物,防止氯乙烯进一步蔓延;5.将泄漏现场报告给上级。
2.氯乙烯火灾的应急措施:1.立即关闭氯乙烯供应管道和阀门等设备,切断氯乙烯火源;2.打开通风设备,增加氧气供应,加强通风;3.使用二氧化碳、泡沫、化学干粉、砂土等灭火剂进行灭火处理;4.对严重火灾,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现场人员安全;5.在消防处理完毕后,对场地和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保一切恢复正常。
氯乙烯的聚合

氯乙烯的聚合一、氯乙烯物理性质:氯乙烯: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气体,沸点℃; ,凝固点一℃;,闪点一78℃,自燃点472℃,爆炸极限4%一22%。
氯乙烯是致癌物,具中等毒性。
二、安全喷淋水系统聚氯乙烯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
国内外聚氯乙烯生产厂曾多次发生聚乙烯单体空间爆炸事故,损失惨重。
氯乙烯单体的泄漏,直接威胁着生产的安全。
使用安全喷淋水系统,对泄漏的氯乙烯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并且隔绝空气,降低了环境温度,防止了空间爆炸,从而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生产工艺流程:聚氯乙烯生产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有毒有害物质多、生产过程连续性强、生产工艺复杂等特点,生产情况复杂、条件多变,稍有疏忽就会发生事故。
悬浮氯乙烯聚合过程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先将去离子水加入聚合釜内,并将聚合配方的助剂如分散剂、缓冲剂等加入釜内搅拌,然后加入引发剂,密封聚合釜,抽除釜内空气,必要时用氮气替换,使釜内残留氧含量降至最低,最后加入氯乙烯单体VCM,然后通过反应釜夹套中的过热水加热,将釜温升至预定温度并进行聚合。
为了缩短聚合周期,也可以在反应釜脱氧后开始加热釜内物料,达到预定温度时再加入单体并开始聚合。
聚合反应大量放热"VCM生成PVC时放热量1532kJ/kg"。
这些聚合反应热通过3种方式散热,但是根据反应釜大小,3种途径可以只利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方式散热:1)釜夹套冷却水;2)釜内冷水管;3)釜顶冷凝器等。
要严格操作技术,始终保持预定反应温度,以保证氯乙烯产品质量。
如果釜内聚合反应放热不足或失控造成温度过高不下时,釜内饱和蒸汽压也将大大超过反应釜的操作压力甚至设计压力,从而造成聚合釜的物理破坏。
对此在制造聚合釜时对温度及压力的设计留有充分的余量,防止物理爆破酿成的灾难性后果。
聚合反应的温度、压力的失控事故常常发生在反应的前中期,即VCM聚合为PVC的转化率小于70%时"单体富相存在,才会发生上述温度!压力超高"VCM转化率大于70%时,单体富相消失时,压力稳步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原、辅材料及产成品、副产物规格第三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四章:生产原理第五章:生产过程叙述第六章:主要设备介绍第七章:生产过程工艺控制指标第八章:中控分析控制指标第九章:生产危害及安全防护措施第十章: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第一章:概述热塑性塑料聚氯乙烯因其电性能和阻燃性能良好,机械强度及耐磨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运输、包装、电子电器、室内装饰、医药卫生等工、农业生产,更由于聚氯乙烯树脂在生产中耗资源少,能耗低,且原料易得,在通用塑料中成为性能较好,生产成本较低,且使用量最大的产品品种.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在消化、吸收国外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地进行工艺革新、设备改造,使我国聚氯乙烯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2年产量已达360多万吨。
聚氯乙烯树脂是氯乙烯单体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身聚合而生成的。
在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过程中,生产出高质量的氯乙烯单体是至关重要的,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聚氯乙烯生产厂家在提高单体生产工艺水平,改进单体生产路线,降低单体生产成本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最早生产氯乙烯单体的方法是用乙炔与氯化氢气体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合成氯乙烯,该生产工艺中,采用的原料主要是电石乙炔和氯化氢.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其它生产方法:一、联合法以二氯乙烷(EDC)裂解制取氯乙烯并副产氯化氢,然后氯化氢与电石乙炔再合成氯乙烯,两种粗氯乙烯经精制得到单体用于聚合。
二、乙烯氧氯化法沸点下,在二氯乙烷(EDC)液相中乙烯直接发生氯化反应,生成二氯乙烷(EDC)以气相排出,经裂解制取氯乙烯。
此法简化了分离,洗涤过程,并且热能得以充分利用。
三、乙烷氧氯化法乙烷的一步氧氯化制取氯乙烯工艺只进行了工业性试验,成本较低,但没有生产装置建成投产.我公司装置采用荷兰JOHN·BROWN公司的工艺设计,以乙炔与氯化氢为原料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合成氯乙烯。
第二章:原、辅材料及产成品、副产物规格一、产品(氯乙烯)学名:氯乙烯分子式:C2H3CI英文名:Vinylchloride结构式:H—C=C—CIH H分子量:62。
51、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氯乙烯单体是一种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气体,其冷凝点(沸点)为-13。
9℃,凝固点(熔点)为-159.7℃。
稍加压力即可得到液态氯乙烯.(1)氯乙烯易溶于丙酮、乙醇和烃类等,微溶于水.(2)氯乙烯易燃,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范围为4—21。
7%(V),所以使用氯乙烯要特别注意安全.(3)氯乙烯对人有麻醉作用,对肝脏有影响,可使人中毒。
当氯乙烯浓度在0.1%以上时,开始有麻醉现象,表现为困倦,注意力不集中,随后出现视力模糊,走路不稳,手脚麻木;浓度在0。
5%以上,即可造成头晕、头痛、精神错乱,辩不清方向;当浓度达20—40%时,可使人产生急性中毒,而失去知觉,导致呼吸渐缓以致死亡。
长期接触氯乙烯还能引起消化系统、皮肤组织、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
2、化学性质氯乙烯分子中因含有不饱和双键和不对称氯原子,因而可以聚合,也能和其它单体共聚,还能与多种无机或有机化合物进行反应。
3、产品标准氯乙烯纯度≥99.9%乙炔含量≤10ppm乙醛含量≤5ppm丁二烯含量≤8ppm二氯乙烯≤30ppm含水量≤200ppm其它重质氯化烃类≤200ppm含铁≤1ppm杂质总计≤500ppm二、原材料1、乙炔分子式:C2H2分子量:26.026俗名:电石气英文名:Acetylene结构式:H-C≡C-H(1)物理性质在常温下纯乙炔为无色气体,工业乙炔因含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
微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多种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化学性质乙炔为强还原剂,能与氧化剂强烈反应,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爆炸:a、高温T>550℃、加压P>0。
15Mpa(G)或有某些物质存在时,例如:氧化铝、铜屑、氢氧化铁等。
b、与空气混合在2。
3—81%范围时,特别在含乙炔7—13%时。
c、与氧气混合在2。
5—93%时,特别在含乙炔30%时。
d、当乙炔和氯气混合时,极易发生爆炸.e、与铜、汞、银接触生成相应的金属化合物时.(3)原料规格乙炔含量≥99%(V)氮气含量≤0。
37%(V)硫化氢含量≤0.004%(V)磷化氢含量≤0。
04%(V)水含量:饱和2、氯化氢分子式:HCI分子量:36.46(1)性质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它能通过呼吸道粘膜和皮肤使人受伤害,有刺激性,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溶液,对金属材料有强腐蚀性。
(2)主要物理常数:密度:(0℃,101.325Kpa)1.639kg/m3比重:(对空气)1.261沸点:-84。
8℃溶解度:(HCI/H2O)506.5:1(V)(3)、原料规格氯化氢含量≥99.9%(V)水分含量≤0。
005%(V)N2含量:其余三、辅助材料1、氯化汞(触媒)别名:二氯化汞、氯化高汞、升汞分子式:HgCI2分子量:271.52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乙醇、丙酮、醚等液体.常温下微量挥发,遇光逐渐分解,升华点302℃,在此温度下,固态氯化汞可以直接升华变成蒸汽态,纯的氯化汞蒸汽压依温度而急剧上升。
剧毒,应避光密封保存。
氯化汞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且依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氯化亚汞几乎不溶于水,利用这一特点可粗略判别氯化汞原料的纯度,当配制氯化汞溶液有白色沉淀时,说明该氯化汞含有氯化亚汞.纯的氯化汞粉末(无载体活性碳时)对氯乙烯合成并无活性,而一旦吸附于活性炭表面,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对该反应有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是迄今为止该化学反应最为理想的催化剂。
工业生产中宜选用纯度大于99%的试剂氯化汞作为催化剂的原料。
2、活性炭性质:黑色粒状物或粉末,无臭、无味、无砂性,不溶于任何溶剂,对各种气体有选择性吸附能力,用于色谱试剂、吸附剂、脱色剂.粒状物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3、氢氧化钠别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分子式:NaOH分子量:40(1)物理性质:工业烧碱从状态上分有固体烧碱和液体烧碱两种。
纯净的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状、片状、粒状。
质脆,相对密度为2.130、熔点318。
4℃、沸点1390℃。
有很强的吸湿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有滑腻感。
纯净的液体烧碱是无色透明液体。
烧碱不仅易溶于水,而且在水中完全电离,因此,水溶液呈强碱性。
烧碱亦易溶于甘油、乙醇,但不溶于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烧碱的强碱性所引起的腐蚀性极强,能破坏纤维素,毁坏有机组织,能严重地侵蚀皮肤、玻璃、陶瓷,以及极为稳定的金属铂。
只有少数金属能耐高浓度烧碱的腐蚀,在制备或使用烧碱时应特别注意,当熔融或蒸发其溶液时,要用银、镍或铁制的容器。
这三种金属,尤其是银对烧碱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4、硫酸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
07(1)物理性质:纯硫酸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浓度98%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365,凝固温度为0。
1℃.硫酸可和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并放出大量热。
(2)化学性质硫酸是无机强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及其他无机酸的盐类相作用.同时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和氧化性,能使棉布、纸张、木材等碳水化合物脱水碳化,接触人体能引起严重的灼伤。
5、庚烷分子式:C7H16分子量:100性质:庚烷为无色液体,有特殊嗅味,易挥发,有毒,沸点98℃,熔点—90℃,闪点35℃,自燃温度为220℃,比重0.7。
庚烷极易燃。
其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具有爆炸性,爆炸极限为1—7%(V).四、副产物(二氯乙烷)分子式:C2H4CI2分子量:99性质:二氯乙烷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中性液体,易挥发,有毒,闪点21℃,易燃、易爆,其蒸汽与空气的爆炸极限为6.2—15%(V)。
第三章:装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装置能力(年操作时间按8000小时计)装置设计生产能力:8吨/小时6。
4万吨/年装置实际生产量:7.55吨/小时 6.04万吨/年二、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三、三废排放1、废渣废催化剂:48吨/年含汞渣浆:7。
5吨/年废活性氧化铝:7吨/年2、废液高沸物:180吨/年废硫酸:562吨/年废水:1600吨/年废碱液:3480吨/年3、废气工艺尾气28.16万米3/年第四章:生产原理简介一、生产方法本装置采用乙炔与氯化氢为原料,在氯化汞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放出反应热。
C2H2+HCI C2H3CI+ΔHΔH=-420Kcal/㎏·VCM乙炔装置送来的精制乙炔气,进入界区后经压缩、干燥送往反应工序,反应所需的氯化氢由界区外输入浓盐酸。
经脱吸得到的氯化氢干燥后送往反应工序。
乙炔、氯化氢按比例混合,在HgCI2存在及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乙烯,反应物经冷却、压缩、冷凝,得到液态粗氯乙烯.未凝气中的主要组分为乙炔、氯化氢、氯乙烯,其余为惰性气体,未凝气送往循环反应器,反应产物一部分与主反应器反应产物汇合,其余部分经深度冷冻,回收其中的氯乙烯后,经碱洗排放。
粗氯乙烯经汽提,除去其中溶解的氯化氢、乙炔后送往精馏塔除去高沸物杂质,所得塔顶产品进入成品塔,利用氧化铝(AI2O3)的吸附作用。
除去氯乙烯中的痕量氯化氢,最终得到符合聚合用的氯乙烯单体。
二、工艺特点1、原料处理严格:氯化氢采用脱吸气,避免了直接采用合成氯化氢时组成不稳定,不利于控制和收率低的缺点,另一方面,氯化氢和乙炔均经过严格的干燥,可防止催化剂结块,保持催化剂良好,含水量低将减少设备腐蚀和副产物生成。
2、反应分两段进行,循环反应器的反应压力约为常规的三倍,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使循环的未反应物在惰性气体分压较高的情况下,仍能达到较高的转化率。
3、反应器的单台生产能力大,时空得率超过国内水平一倍以上,采用庚烷冷却、不但消除了对反应器的腐蚀,而且完全避免了水冷时存在的渗漏危险,保证装置的正常生产.便于对反应温度进行自动控制。
三、原理简介乙炔和经过汽提、干燥的氯化氢气体经混合、预热,在以活性炭为载体、氯化汞为催化剂的触媒的列管式转化器内进行反应,生产氯乙烯。
1、反应机理:乙炔和氯化氢加成生成氯乙烯的反应在触媒存在下,在转化器内进行。
反应式为:CH≡CH+HCI CH2=CHCI+124.8KJ/mol上述反应分五个步骤进行:(1)外扩散:乙炔、氯化氢向活性炭外表面扩散。
(2)内扩散:乙炔、氯化氢通过活性炭的微孔向内表面扩散。
(3)表面反应:乙炔、氯化氢加成反应。
(4)内扩散:VC通过活性炭的微孔向外表面扩散。
(5)外扩散:VC自活性炭外表面向气流扩散。
C2H2首先与触媒HgCI2生成π络合物(氯乙烯氯汞)CH≡CH+HgCI2CICH=CH—HgCI+124。
8KJ/mol此中间化合物很不稳定,遇到氯化氢立即分解为氯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