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着就是爱》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韩非子楚庄王阅读答案

韩非子楚庄王阅读答案

韩非子楚庄王阅读答案篇一:“楚庄王莅政三年……”阅读附答案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右司马与王隐①曰:有鸟止南方之阜②,三年不翅,不飞不鸣,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长羽翼;不飞不鸣,观民则。

来日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子释之,不谷③知之矣。

又半年,乃自听政。

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贪臣五,举处士④六,而邦大治。

(《韩非子middot;喻老》,有删改)【注释】①隐:有所暗指的话,也指谜语。

②阜:土山。

③不谷: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

④处士:隐居的贤人。

【小题1】解释上文中划线词。

(4分)(1)止( ) (2)举(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年翅膀没有生长,不会飞也不会叫,这只鸟叫什么?B.三年不长翅膀,不愿意飞也不愿意叫,这是什么鸟呢?C.三年不挥翅膀,不学飞也不叫,这只鸟为什么出名呢?D.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这只鸟叫什么名字呢?【小题3】后人由楚庄王的这段故事,提炼出的一个成语是。

(2分)【小题4】楚庄王是否理解了右司马的用意?请简述理由。

(3分)答案【小题1】(4分)(1)停,停住 (2)选用,推荐【小题1】(3分) D【小题1】(2分)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小题1】(3分)说明:右司马想借谜语来提醒楚庄王担起一国之君的责任,楚庄王借谜面含蓄地道出自己的打算和宏伟抱负。

示例一:楚庄王理解了右司马的用意(1分),因为楚庄王用长羽翼观民则(1分)来解释自己三年无为的真实意图(1分)。

示例二:楚庄王理解了右司马的用意(1分),因为楚庄王以来日飞必冲天,鸣必惊人(1分)来表达自己的抱负(1分)。

示例三:是的(1分),因为楚庄王紧接着就道出了自己的意图和抱负(2分)。

篇二: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自见之谓明”附答案及译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自见之谓明》韩非子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①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②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好好活着就是爱》阅读附答案

《好好活着就是爱》阅读附答案

《好好活着就是爱》阅读附答案文字,完成小题(二)好好活着就是爱(8分)李晓①21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

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③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⑤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

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

在21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⑥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

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

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位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

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

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火车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

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⑦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

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⑧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

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

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

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⑨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

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

《好好活着就是爱》读后感

《好好活着就是爱》读后感

《好好活着就是爱》读后感第一篇:看了这篇文章我很难过,也很惋惜,流下了难过的泪。

这篇文章写的是诗人査海生自杀后母亲痛苦的经历。

査海生在1989年3月26日凌晨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呼啸而过的火车碾过他的身体,25岁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这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

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何等的打击啊!而这一天母亲还在乡下煮了一锅红米粥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而他却选择了这一天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此残酷的事情,让一个母亲如何去承受啊!海生15岁考进北京大学,毕业后留京成了一位诗人,当时母亲是何等的骄傲自豪。

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一个母亲根本就不能失去孩子,但却失去了。

海子把最疼痛的诗没写进他歌颂的土壤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怀念儿子对母亲来说就是剜肉剔骨的酷刑。

做儿女的人们请谨记:好好地活着就是对母亲的最爱。

再没有比一个健康的生命,让孕育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第二篇:好好活着就是爱好好活着就是爱李晓21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孩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

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这个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的声音,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而匍匐在大地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然而这个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当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轧,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

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

在21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哭坏了眼睛。

“海生”是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她唇间不停呼唤的乳名。

《好好活着就是爱》读后感

《好好活着就是爱》读后感

《好好活着就是爱》读后感《好好活着就是爱》是一部让人思考人生意义的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深入探讨了人活着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爱。

小说的开篇就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场景,福贵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在妻子睡夫之间,误杀了自己的儿子。

这一出乎意料的悲剧引发了福贵内心中最深的痛苦和内疚感。

从此之后,福贵开始了他坦荡淳朴的一生,他努力地克制自己,将对家庭的责任扛在了肩上,成为了一个顾家父亲。

小说中,福贵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他总能坚持下来。

他一直在努力地工作,给家人提供一个优越的生活条件。

当儿子长大成人,离开家乡去城市打工时,福贵还是坚持给儿子寄钱。

即使他穷得只剩下一口气,也始终给家人带去最温暖的关怀和爱。

福贵一生中最伟大的爱是对他的妻子小凤的爱。

小凤是他的靠山和精神支持,在经历了多次的生死离别后,他们之间的爱情依然坚不可摧。

福贵时刻牢记着妻子的嘱咐,好好地活着,好好地照顾家人。

他始终以爱和责任心充满了婚姻生活,无论是做饭、洗衣还是陪伴妻子,福贵都尽其所能地关心着小凤。

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福贵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一只脚,但他依然热爱生活。

他在田地里劳作,感受着土地的滋养和自然界的力量,他深知生命的宝贵和无价。

尽管他穷得只剩下骨头,但他始终笑对生活,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小说中描绘了福贵与其他人之间的友情关系。

他和村民、朋友、邻居之间一直保持着互助和支持。

福贵以自己的善良和真诚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们也愿意为福贵付出。

这种友情的存在,让福贵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让他尽管身处困境,但心中永远都有温暖和支持。

通过福贵的一生,作者张爱玲告诉读者,好好活着就是爱,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和珍惜,尽管生活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和不幸,但只要我们坚持向前,保持乐观和勇敢,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爱的力量。

这本书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也让我意识到爱的力量的伟大。

我从福贵身上学到了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也学到了对亲人和朋友的爱与关怀。

《好好活着就是爱》阅读答案

《好好活着就是爱》阅读答案

《好好活着就是爱》阅读答案好好活着就是爱李晓①20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国田园诗人的身体。

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这个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③然而,这个原名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样一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异乡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当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轧。

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

⑤在那个雨水滴答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到了母亲居住的查湾村,就在房门前三百多米的树林下,垒起一座土坟。

⑥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

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

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哭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海生,是一个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她的唇间不停地呼唤的乳名。

⑦海生15岁时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一个县城也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好的白糕。

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个诗人。

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一天,这个贫穷的诗人找人借了三百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

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五十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着一群小鸡。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

母亲一直把装满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那个叫做诗人的儿子,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⑧儿子塞给她的那三百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掖着。

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三百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⑨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更有人叹息,他的诗歌是惊雷。

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教育PPT课件

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教育PPT课件

是,一问一答 不是 是,一问一答
(4)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我的耳畔? 是,几问一答 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 明?是一个青年人。 (峻青《乡音》)
(5)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 刀。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处?可以杀人。他要拿刀 杀谁?要杀人民。 (毛泽东《抗日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赏析设问类修辞答题格式】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启发读者对**。)
(四)反问
1.什么是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
法。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
⑧“生了虫呢……蛇吃过了呢……”母亲看见我们吃得快,吃得多,便这样的说 了起来,要我们仔细地看一看,多多地洗一番。但我们并不管这些,它成了我们的生 命,我们越吃越快了。“好吃,好吃!”我们心里这样想着,嘴里却没有余暇说话。 待肚子胀上加胀,胀上加胀,眼看着一脸盆的杨梅吃得一颗也不留,这才呆笨地挺着 肚子,走了开去,叹气似的嘘出一声“咳”来……
④颜色更可爱呢。它最先是淡红的,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随后变成了深红,像 是少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不,我们说它是黑的。然而它并不是黑的,也不是黑 红,原来是红的。太红了,所以像是黑。轻轻地啄开它,我们就看见了那新鲜红嫩的 内部,同时我们也染上了一嘴的红水。说它新鲜红嫩,有的人也许以为一定像贵妃的 肉色似的荔枝吧?嗳,那就错了。荔枝的光色是呆板的,像玻璃,像鱼目;杨梅的光 色却是生动的,像映着朝霞的露水。
是,连续发问
2.赏析设问类修辞例题。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画线句子。

母亲,我好好活着就是爱您阅读理解附答案

母亲,我好好活着就是爱您阅读理解附答案

母亲,我好好活着就是爱您阅读理解附答案母亲,我好好活着,就是爱您许多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子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列呼啸而来的火车碾压过一个中国田园诗人的身体。

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这个一生都匍匐在大地上,用饱含汁液的声音,呼唤粮食和蔬菜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然而,这个叫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样一种传统的方式在为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当冰冷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躯体,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压。

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

当一个生命从母亲的子宫奔出,这个生命,已经从母亲的子宫上升到母亲的心房里扎根了。

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海子的骨灰,被送到了母亲居住的查湾村,就在门前三百多米的树林下,垒起一座土坟。

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

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

在二十一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哭她的儿子“海生”,哭瞎了双眼。

“海生”是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她唇间不停呼唤的乳名。

海生十五岁时,考上了北京大学。

整个村子沸腾了,一个县城也轰动了。

母亲飞快地迈动小脚,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好的白糕。

这个儿子毕业后,在北京成了一个诗人。

第一次去北京看儿子,面对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一天,这个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三百元钱,执意塞进了母亲的包里。

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五十个鸡蛋,她在乡下为儿子养着一群小鸡。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

母亲一直把装满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那个叫做诗人的儿子,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儿子塞给她的那三百元钱,听说,至今还在八十多岁的母亲的怀里掖着。

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三百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好好活着就是爱阅读理解原文

好好活着就是爱阅读理解原文

好好活着就是爱阅读理解原文
【实用版】
目录
1.活着的意义
2.爱的真谛
3.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4.如何好好活着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正文
活着,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生存,更是精神上的成长与发展。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好活着就是爱。

这种爱,既包括对家人、朋友和伴侣的关爱,也包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热爱。

在这个过程中,阅读理解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理解,是指我们通过阅读文字,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通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更深入地理解世界。

那么,如何好好活着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首先,我们要热爱生活。

只有热爱生活,我们才能对生活充满好奇,对未知充满探索的欲望。

其次,我们要热爱阅读。

阅读不仅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我们要经常练习阅读理解。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好好活着就是爱,这种爱不仅包括对生活的热爱,也包括对阅读理解的热爱。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二)好好活着就是爱(8分)
李晓
①21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

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③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⑤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

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

在21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⑥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

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

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位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

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

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火车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

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⑦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

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⑧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

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

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

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⑨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

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

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回答问题:(8分)
小题1:把握文意。

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分)
小题2:从记叙顺序的角度,解答:文章第⑥⑦两段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2分)
小题3:品味词句。

分析第9段中画线句所表达的感情。

(2分)
小题4:概括主旨。

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本文主要记叙海子自杀后母亲承受的痛苦。

小题2:不能删。

这两段是插叙,这两段内容表现的是当年海子曾让母亲特别骄傲过,突出了海子在母亲心中不可或缺的位置。

小题3: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痛惜之情。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那么早地结束生命,给母亲的内心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

小题4:本文通过海子自杀后他母亲承受的巨大痛苦,表达了作者希望每一个孩子都珍惜生命、为母亲着想的思想感情。

小题1:试题分析:起因,诗人海子自杀;经过,母亲承受的痛苦;结果,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小题2:
试题分析:6、7两段写母亲去看望海子,海子想方设法给了母亲300块钱,这300块钱对母亲具有极大的作用,体现了海子的孝敬,也表现了海子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为下文母亲写海子自杀以后所承受的痛苦做铺垫,起到一个推动情节的作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把海子自杀后母亲的心情比作像受了酷刑一般,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母亲内心的痛苦,带我们读者带来沉思。

小题4:
试题分析:海子的自杀,个母亲内心带来无法愈合的创伤,这告诉我们,要好好的爱母亲,就要好好的珍惜自己的生命。

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来概括文章的主旨也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