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必背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点: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点: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初中数学百科知识点: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提高成绩,查字典数学网初中频道为大伙儿整理了初中数学百科知识点,期望大伙儿能够用心去看,去学习。

期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万能公式(1)(sin)^2+(cos)^2=1(2)1+(tan)^2=(sec)^2(3)1+(cot)^2=(csc)^2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2,第二个除(cos)^2即可(4)关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tanA+tanB+tanC=tanAtanBtanC证:A+B=-Ctan(A+B)=tan(-C)(tanA+tanB)/(1-tanAtanB)=(tan-tanC)/(1+tantanC)整理可得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得证同样能够得证,当x+y+z=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三角函数万能公式什么缘故万能万能公式为:设tan(A/2)=tsinA=2t/(1+t^2) (A+,kZ)tanA=2t/(1-t^2) (A+,kZ)cosA=(1-t^2)/(1+t^2) (A+,且A+(/2) kZ)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差不多相去甚远。

完整三角函数公式表

完整三角函数公式表

完整三角函数公式表三角函数公式表是数学中常用的一个工具,用于计算三角函数的数值。

它包含了各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帮助我们在解决三角函数相关问题时,快速找到所需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三角函数公式表,包含了常见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和余割函数的公式:1. 正弦函数(sin):- 定义:在单位圆上,从原点到圆上一点与x轴的正角对应的y坐标。

- 基本关系:sin θ = y/r,其中θ是角度,y是对应的y坐标,r是单位圆的半径(常为1)。

- 周期性:sin (θ + 2π) = sin θ。

- 奇偶性:sin (-θ) = -sin θ。

2. 余弦函数(cos):- 定义:在单位圆上,从原点到圆上一点与x轴的正角对应的x坐标。

- 基本关系:cos θ = x/r,其中θ是角度,x是对应的x坐标,r是单位圆的半径(常为1)。

- 周期性:cos (θ + 2π) = cos θ。

- 奇偶性:cos (-θ) = cos θ。

3. 正切函数(tan):- 定义:tan θ = sin θ / cos θ。

- 周期性:tan (θ + π) = tanθ。

- 奇偶性:tan (-θ) = -tan θ。

4. 余切函数(cot):- 定义:cot θ = 1 / tan θ = cos θ / sin θ。

- 周期性:cot (θ + π) = cot θ。

- 奇偶性:cot (-θ) = -cot θ。

5. 正割函数(sec):- 定义:sec θ = 1 / cos θ。

- 周期性:sec (θ + 2π) = sec θ。

- 奇偶性:sec (-θ) = sec θ。

6. 余割函数(csc):- 定义:csc θ = 1 / sin θ。

- 周期性:csc (θ + 2π) = csc θ。

- 奇偶性:csc (-θ) = -csc θ。

此外,三角函数还有一些重要的性质:1. 三角函数的范围:sin、cos、csc、sec的值在[-1, 1]之间,tan、cot的值在整个实数范围内。

初中三角函数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三角函数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三角函数常用公式大全一、基本关系式:1. 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a/sinA=b/sinB=c/sinC=2R,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ABC的三边,A,B,C为对应的角,R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2. 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c²=a²+b²-2abcosC。

3. 正弦公式: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sinA/a=sinB/b=sinC/c。

4. 余弦公式: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cosA=(b²+c²-a²)/2bc,cosB=(c²+a²-b²)/2ac,cosC=(a²+b²-c²)/2ab。

二、常用比值关系:1. 任意角的正弦公式:在直角三角形中,sinθ=对边/斜边。

2. 任意角的余弦公式:在直角三角形中,cosθ=邻边/斜边。

3. 任意角的正切公式:在直角三角形中,tanθ=对边/邻边。

4. 任意角的余切公式:在直角三角形中,cotθ=邻边/对边。

5. 任意角的正割公式:在直角三角形中,secθ=斜边/邻边。

6. 任意角的余割公式:在直角三角形中,cscθ=斜边/对边。

三、特殊角的值:1. π/6的正弦和余弦值:sin(π/6)=1/2,cos(π/6)=√3/22. π/4的正弦和余弦值:sin(π/4)=cos(π/4)=√2/23. π/3的正弦和余弦值:sin(π/3)=√3/2,cos(π/3)=1/24. π/2的正弦和余弦值:sin(π/2)=1,cos(π/2)=0。

四、和差化积公式:1. sin(A±B)=sinAcosB±cosAsinB。

2. cos(A±B)=cosAcosB∓sinAsinB。

3. tan(A±B)=(tanA±tanB)/(1∓tanAtanB)。

中考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汇总与解析

中考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汇总与解析

中考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汇总与解析1.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锐角角A的正弦(si n),余弦(c o s)和正切(t a n),余切(c o t)以及正割(se c),余割(c 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 n):对边比斜边,即si n A=a/c余弦(c o s):邻边比斜边,即c o sA=b/c正切(t a n):对边比邻边,即t a n A=a/b余切(c o t):邻边比对边,即c o t A=b/a正割(se c):斜边比邻边,即se c A=c/b余割(c sc):斜边比对边,即c s c A=c/a2.3.互余角的关系s i n(π-α)=c o sα,c o s(π-α)=si nα,t a n(π-α)=c o tα,c o t(π-α)=t a nα.4.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tan^2(α)+1=sec^2(α)cot^2(α)+1=csc^2(α)5.积的关系s i nα=t a nα·c o sαc o sα=c o tα·si nαt a nα=si nα·se cαc o tα=c o sα·c s cαs e cα=t a nα·c scαc s cα=se cα·c o tα6.倒数关系t a nα·c o tα=1s i nα·c scα=1c o sα·se cα=17.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 i n(2kπ+α)=si nαk∈zc o s(2kπ+α)=c o sαk∈zt a n(2kπ+α)=t a nαk∈zc o t(2kπ+α)=c o tαk∈z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 i n(π+α)=-si nαc o s(π+α)=-c o sαt a n(π+α)=t a nα8.两角和差公式(1)si n(A+B)=si n A c o sB+c o sA si n B(2)si n(A-B)=si n A c o s B-si n B c o sA(3)c o s(A+B)=c o sA c o sB-si n A si n B(4)c o s(A-B)=c o sA c o sB+si n A si n B(5)t a n(A+B)=(t a n A+t a n B)/(1-t a n A t a n B)(6)t a n(A-B)=(t a n A-t a n B)/(1+t a n A t a n B)(7)c o t(A+B)=(c o t A c o t B-1)/(c o t B+c o t A)(8)c o t(A-B)=(c o t A c o t B+1)/(c o t B-c o t A)除了以上常考的三角函数公式外,掌握下面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万能公式有利于快速解决选择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1.半角公式注:正负由α/2所在的象限决定。

三角函数公式表(初中)

三角函数公式表(初中)
三角函数公式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倒数关系商的关系平方关系tancot1sincsc1cossec1????????????sinsectancoscsccoscsccotsinsec??????????????222222sincos11tansec1cotcsc????????????诱导公式sinsin?????coscos????tantan?????cotcot?????sincos2cossin2tancot2cottan2????????????????????sincos2cossin2tancot2cottan2???????????????????????sinsincoscostantancotcot???????????????????????sinsincoscostantancotcot??????????????????????3sincos23cossin23tancot23cottan2??????????????????????3sincos23cossin23tancot23cottan2???????????????????????sin2sincos2costan2tancot2cot???????????????????????其中kzsin2sincos2costan2tancot2cot????????????????????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万能公式sinsincoscossinsinsincoscossincoscoscossinsincoscoscossinsin????????????????????????????????????tantantan1tantan???????????tantantan1tantan???????????2tan2sin1tan22?????1tan22cos1tan22??????2tan2tan1tan22?????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三角函数的降幂公式1cossin221coscos221cos1cossintan21cossin1cos?????????????????????????221cos2sin21cos2cos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sin22sincoscos2cos2sin22cos2112sin2???????????????2tantan

初中三角函数公式表,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初中三角函数公式表,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初中三角函数公式表,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初中三角函数入门知识三角函数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你必须精通并准备掌握初中常用的三角函数的公式,才能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初中常用的三角函数公式,希望同学们能牢记在心。

三角函数基本公式三角函数半角公式sin(A/2)=√((1-cosA)/2)sin(A/2)=-√((1-cosA)/2)cos(A/2)=√((1+cosA)/2)cos(A/2)=-√((1+cosA)/2)tan(A/2)=√做粗数((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三角函数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tan2A=(2tanA)/(1-tanA^2)三角函数三倍角公式sin3A=4sinA*sin(π/3+A)sin(π/3-A) cos3A=4cosA*cos(π/3+A)cos(π/3-A) tan3A=tanA*tan(π/3+A)*tan(π/3-A)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三角函数积化和差sinAsinB=-[cos(A+B)-cos(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三角函数和差化凳拆积sinA+sinB=2sin[(A+B)/2]cos[(A-B)/2] sinA-sinB=2cos[(A+B)/2]sin[(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cosA-cosB=-2sin[(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三角函数关系公式三角函数的倒数关系公式tanαcotα=1sinαcscα=1cosαsecα=1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公式tanα=sinα/cosαcotα=cosα/sinα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纯首公式(sina)^2+(cosa)^2=11+(tana)^2=(seca)^21+(cota)^2=(csca)^2初中的三角函数的口诀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整版)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完整版)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y x P ,记:22y x r +=, 正弦函数:ry=αsin 余弦函数:r x =αcos 正切函数:x y =αtan余切函数:y x =αcot 正割函数:xr=αsec 余割函数:yr=αcsc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1;阴影三角形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任意一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个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

”倒数关系:1csc sin =⋅x x ,1sec cos =⋅x x ,1cot tan =⋅x x 。

商数关系:x x x cos sin tan =,xxx sin cos cot =。

平方关系:1cos sin 22=+x x ,x x 22sec tan 1=+,x x 22csc cot 1=+。

积的关系:sinx=tanx·cosx cosx=sinx·cotx tanx=sinx·secxcotx=cosx·cscx secx=tanx·cscx cscx=secx·cotx三、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 (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tan (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其中k ∈Z) 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的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 (π+α)=tanα 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 (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απ-2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 (απ-2)=cosα cos(απ-2)=sinα tan (απ-2)=cotα cot(απ-2)=tanα公式六:απ+2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 (απ+2)=cosα cos(απ+2)=-sinαtan(απ+2)=-cotα cot(απ+2)=-tanα公式七:απ-23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π-23)=-cosα cos(απ-23)=-sinαtan (απ-23)=cotα cot(απ-23)=tanα公式八:απ+23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π+23)=-cosα cos(απ+23)=sinαtan (απ+23)=-cotα cot(απ+23)=-tanα公式九: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 (2π-α)=-tanα cot(2π-α)=-cotα⑴παk 2+)(Z k ∈、α-、απ+、απ-、απ-2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一、正弦函数公式。

正弦函数是最基本的三角函数之一,其公式如下:sinθ = 对边/斜边。

其中,θ为角度,对边为与角度θ相对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斜边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正弦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周期性的波动曲线,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二、余弦函数公式。

余弦函数是另一个重要的三角函数,其公式如下:cosθ = 邻边/斜边。

其中,θ为角度,邻边为与角度θ相邻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斜边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余弦函数的图像也是一个周期性的波动曲线,与正弦函数的图像有一定的相似性。

三、正切函数公式。

正切函数是三角函数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其公式如下:tanθ = 对边/邻边。

其中,θ为角度,对边为与角度θ相对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邻边为与角度θ相邻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正切函数的图像也是一个周期性的波动曲线,但与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有着明显的不同。

四、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在学习三角函数时,还需要了解三角函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如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通过三角恒等式来表示,如sin^2θ + cos^2θ = 1,tanθ = sinθ/cosθ等。

五、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指通过某个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等函数值,来推导其他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等函数值的公式。

例如,利用角度为θ的正弦函数值,可以求得角度为π/2-θ的余弦函数值,从而得到诱导公式sin(π/2-θ) = cosθ。

六、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除了掌握三角函数的公式外,还需要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在坐标平面上的图像特点,以及它们的周期、对称性、增减性等性质都是非常重要的。

七、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航海、测量、建筑等领域都需要用到三角函数的知识。

掌握三角函数公式和性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