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 粉刷围墙》导学案_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小学教学模式(实验)导学案年级五科目数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主备教师班级1学生姓名家长签名学生活动(自主学习)教师活动(或学生订正)学习目标:1、能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重点)2、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3、能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次备课(个性化)集体备课意见(年月日)一、预习提纲: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体图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立体图形的?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学提纲:1、认真阅读课本,我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有可能有()个相对的面是()形,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个顶点。
正方体的特征:有()个面,它们的面都是()形,每个面的面积都(),有()精品Word 可修改欢迎下载条棱,它们的长度都(),()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
2、我会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形状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长方体正方体三、达标测评:1、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个相对的面是()形,长方体有()个顶点,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2)长方体框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成()组,每组有()条。
(3)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它的6个面都是(),而且每个面的面积() ,12条棱的长度都(),它是特殊的()。
2、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2)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一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和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能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模型操作,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粉刷围墙 导学案

《粉刷围墙》导学案
一、复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长方体有_____个面,相对的面_______;
有_____条棱,相对的棱_______;
有_____个顶点。
正方体有______个面,每个面________;
有______条棱,每条棱________;
有______个顶点。
(二)知识联系生活,如粉刷墙壁。
1 .粉刷围墙要做哪些工作?。
2.怎样测量粉刷面积。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 1 )几个小组分工合作,亲自测量得出结果。
( 2 )向学校后勤组老师了解学校围墙面积。
预算材料费:涂料价格:
市场调查
外墙涂料价格表
你认为那种型号合适,为什么?
人工费:
粉刷外墙人工费每平方米大约5元。
提出方案
粉刷围墙工程方案:
·粉刷面积:1600m2
·人工费:5 元/m2 ,
挑选合适的涂料
计算费用:
( 2 )备选围墙装饰花边图案。
( 3 )备选围墙装饰颜色色板。
3 .集体评议最佳方案。
说一说最佳方案好在哪儿。
三、课后延伸:
请你独立设计一个粉刷家庭围墙的方案,方案要符合家庭实际情况,注意环保和美观。
四、学了《粉刷围墙》这一节我的收获:。
3.10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3.10 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面、棱、顶点、长、宽、高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际应用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同特征,如面、棱、顶点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如长、宽、高。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公式。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公式。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 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点。
教学准备: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小组准备一个正方体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很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理解”。
2、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
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 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二、 引导探究1、出示例1: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
2)抽象图形。
说明: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
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注意要规范。
)问:实物中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作图时,根据作图的原理除了前面和后面之外,其他各个面都画成了什么形?但实际是什么形?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图上哪3个面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另外3个面在哪里?2、 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学生介绍棱和顶点,并即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2)同桌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互相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导学案

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从直观上使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找出长方体,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再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概念,并强调学生多动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把表面积的概念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作好准备。
教材中没有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想计算的方法,有利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通过实验、观察,引进物体的体积概念,接着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总结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引导学生推导出体积单位的进率。
介绍容积的概念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本单元教材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联系实际。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³、1dm³、1cm³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体积的意义。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公式。
4、建立正确的体积观念。
5、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四、教学措施: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现实生活情景引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3.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适当增加练习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研讨课教案_2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24页及练习六的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学生能根据长方体的特征,自主探究出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3.学生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4.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和推理等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S长=()2.a=3m ,b=4m ,S长=()3.在一个长方体中,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表面积的概念。
1.刚才我们求的是长方体的面积,这节课学习新知识——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表面积呢?请打开书本第24页,找找表面积的概念。
2.活动1:摸一摸,感受长方体的表面。
师:先摸一摸长方体的6个面,感受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
(师生一起摸一摸)(二)小组合作探究,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提示:1.思考:6个面分成几组?每组几个面?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会和哪些量有关?2.请根据观察讨论的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
3.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4.小组汇报。
(三)学生上台汇报展示长方体展开的面的面积上面的面积=()下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后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右面的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四)方法比较、小结。
1.以上方法,你喜欢哪种?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2.学生读、背公式。
3.长0.7m,宽0.5m,高0.4m的一个长方体微波炉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你们能告诉我这个问题是要求什么呢?那请你们用刚才学的知识帮我解决吧。
小结: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面有关,其实就是和它的长、宽、高有关系。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案导学案

最新⼈教版⼩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教学案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
做长⽅体的长、宽、⾼。
习惯上,长⽅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中较长)拓展:⽼师将长⽅体横放、竖放,让学⽣分别说出长⽅体的长、宽、⾼。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体,知道了长⽅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说,这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
教师:我们把长、宽、⾼都相等的长⽅体叫做正⽅体或者叫⽴⽅体。
练习五的第4、5、8、9题。
今天这节课,⼤家有什么收获?(学⽣畅所欲⾔谈收获,教师将学⽣的发安全教育:课间⽂明玩耍,不追打,上下楼梯靠右⾏第2课时正⽅体
个⾯,都是正⽅形,每个⾯的⾯积相等。
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
的⼩正⽅体⽊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体,学⽣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执笔:项建波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体和正⽅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刷墙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粉刷墙壁的实践活动,巩固有关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案
3.通过实际操作,市场调查,综合分析,形成决策等过程,来完成粉刷墙壁的方案设计。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整理数据,分析信息。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粉刷墙体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准备给我们班的教室围墙重新粉刷,大家想一想,我们要设计粉刷围墙的方案,那么粉刷围墙都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生:要算出粉刷面积有多大?
生:算出人工费要多少元钱?
生:算出材料费要多少元钱?
生:还要算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粉刷围墙需要做这么几项工作:首先是确定要粉刷的面积有多大?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测量了。
第二,需要选购涂料的价格?每千克涂料能粉刷多少面积的墙壁等等。
第三,是请粉刷工人,工钱怎么算需要调查。
二、实际操作
师:同学们,通过大家的积极努力,收集到不少有关粉刷围墙的信息,能否和大家交流一下呢?
1、粉刷面积计算
师:谁能说说怎样计算粉刷面积?学生自由发言。
生:要想知道粉刷的面积,我们必须测量教室围墙的长、宽、高。
生:实地测量教室的长为8m,宽为6米,高为3米。
粉刷面积大约为?
师:我们在求粉刷面积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哪些数学知识?
生: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教室的门窗和黑板不需要粉刷的,所以还要扣除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生:门长2.5米、宽0.9米;黑板长3米、宽1米;左窗长1.6米、宽0.9米;右窗长2.4米、宽0.9米。
师:算出2扇门,2个黑板,2扇窗的面积,在算出需要粉刷的面积。
生:计算。
2、估算人工费用。
师:据你们了解,人工费应该怎么计算?学生汇报。
师:我也进行了市场调查,粉刷外墙人工费一般按每平方米5元计算。
这种收费方法还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比较公平、高效。
学生独立计算人工费用,再汇报。
生:计算。
3、选择材料及估算材料费用。
师:粉刷时,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千克,此时粉刷教室共需涂料约多少千克?生:计算。
三、巩固目标
小明的卧室如图所示有一扇门和一扇窗户,房间长为8米,宽为6米,高为4米,门的长是2米,宽是1米,窗户的长是4米,宽是2米。
(1)如果粉刷这个房间,那么需要粉刷的墙壁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粉刷的每平方米需要涂料0.5升,问需要涂料多少升?
(3)现有两种规格涂料,一种是10升一桶,每桶80元,一种是5升一桶,每桶50元,买多少大桶和多少小桶最省钱,总费用是多少元?
(4)如果一个人每小时能刷30平方米,每小时工钱为20元,请你算一下需付给这个工人多少钱?
四、本课小结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