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信息传递中昆虫信息素再研究
昆虫的化学通讯与信息素

昆虫的化学通讯与信息素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同类进行交流和沟通。
其中,化学通讯是昆虫间最为重要和常见的交流方式之一,而信息素在化学通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化学通讯的基本原理化学通讯是昆虫通过释放和接收特定的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的过程。
在昆虫的世界里,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信息素。
信息素可以通过空气、触碰、食物或体液等途径释放出来,其他昆虫可以通过感知这些信号物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信息素的分类根据其功能和化学结构的不同,信息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信息素:1.配偶诱引素:这类信息素在交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们能够吸引异性昆虫来互相配对。
其中,雌性昆虫通常释放出挥发性的性信息素来吸引雄性,从而达到繁殖的目的。
2.食源诱引素:一些昆虫会释放特定的食物信息素来吸引同类前来觅食。
这些信息素可以是植物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也可以是昆虫体内的代谢产物。
3.报警素:昆虫会释放出特定的信息素来警示其他昆虫。
这类信息素通常用于警示同类存在危险或者招引益虫的天敌。
4.领地标记素:有些昆虫会在自己的领地上释放特定的信息素,以示对外界的界限和所有权。
这样可以防止其他的同类入侵自己的领地,维护个体的生存和繁衍利益。
三、信息素的化学特性信息素通常具有以下的化学特性:1.挥发性:大部分的信息素都是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这样可以方便昆虫通过空气传递和感知。
2.低浓度有效:信息素通常以极低的浓度发挥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昆虫的感知器官对于信息素非常敏感。
3.种属特异性:不同种类的昆虫会释放不同类型和结构的信息素,这样可以避免与其他物种的干扰。
四、信息素的应用价值昆虫的化学通讯和信息素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1.生物防治:通过发掘昆虫的化学通讯机制和信息素,可以开发出具有诱杀、诱捕等效果的昆虫陷阱和化学剂,从而实现对害虫的有效防治。
2.农业生产:了解昆虫的化学通讯与信息素对于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昆虫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

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东阿说》、《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 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 界之想象》等。有《傅孟真先生集》六册。
1.2昆虫信息素腺体部位与形态结构确定
昆虫产生和分泌信息素腺体部位和形态结构是分离、提 取信息素的前提条件。这类腺体的构造和部位根据种类功能
的不同。有许多类型。 1.3昆虫触角化感器的形态和种类
昆虫对信息索的感受作用主要依靠触角,触角的类璎有
许多种,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鞭节形触角和羽毛形触角。 整根触角表面密布多种形态各异的化学物质感受器官。其功
万方数据
2009年第9期jl;试周刊
傅斯‘年教:育,’思想.研究
周晓霞
(两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傅斯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本文对傅斯年的
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
没有注重探讨教育的具体理论和方法,而一宦追求教育的社
会效果和H的.时刻注意为丰t会培养和输送有用的人才。他心
这一领域开展了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 1.1昆虫求偶与性信息素释放节律研究
昆虫体内产生和分泌的性信息素数最极少,用其防治害 虫是不现实的。由于超微量分析仪器应用和立体选择合成技 术的出现,近20年来.昆虫信息索的结构鉴定和合成的昆虫性 信息素及其类似物达2000多种,我国研制成功的农、林、果、蔬 等重要害虫的性信息素也有几十种。为研究和应用性信息素
能向体外释放具有特殊气味的微翳化学物质.以引诱同种异 性昆虫与其交配。这种在昆虫交配过程中起通讯联络作用的
昆虫的化学通讯与信息传递

昆虫的化学通讯与信息传递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庞大的类群之一,其生存和繁衍依赖于复杂而精确的沟通系统。
尽管昆虫不会说话或写字,但它们通过化学物质的释放和感知来传递信息。
这种化学通讯被称为信息素释放,对于昆虫的生态行为及其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1. 信息素的定义和分类信息素是昆虫通过化学物质释放传递给同种个体或其他物种的信息分子。
根据其功能和传递目的,信息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首先是求偶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主要用于性别识别和交配行为的触发。
例如,雄性昆虫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吸引雌性昆虫,以达到繁殖的目的。
其次是聚集信息素,它们用于吸引同种个体集合在一起。
这对于某些昆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以集群的形式进行生活和防御。
例如,某些蚂蚁会释放聚集信息素来吸引同种蚂蚁在一起协作。
还有警示信息素,它们用于预警和紧急情况下的防御。
这种信息素释放可以引起同种个体的注意,以迅速逃离危险或对抗攻击者。
某些昆虫的母亲还会通过警示信息素来保护自己的卵和幼虫。
2. 信息素的合成和释放昆虫体内合成信息素的过程非常复杂精细,它通常涉及到多个器官和酶的参与。
合成完成后,信息素会通过特定的解剖结构被释放到空气或其他介质中。
每个昆虫种类都有其特定的信息素释放器官和方法。
例如,某些昆虫的触角上有感知信息素的化学受体,当它们感知到特定的信息素浓度时,会触发相应的行为反应。
这种感知和释放的过程非常敏感和精确,昆虫可以通过极低浓度的信息素来判断距离、方向和时间。
3. 信息素的作用和应用昆虫的化学通讯和信息传递对于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信息素,我们可以控制昆虫的行为,包括其繁殖、迁徙和聚集等。
这对于农业和林业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昆虫释放的信息素来引导害虫集聚,然后通过其他手段进行防治。
这种方法无需使用大量的农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保护了其他有益昆虫的生态系统。
此外,昆虫的化学通讯也对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综述

链 。性信息素分子是由 1 ~1 个偶数碳原子组 0 8 成 的直链 化合 物 。 2功 能 基 。 () 由伯醇 及其 乙酸酯 或 醛 构成 。( ) 键 。性 信息 素分 子 含 1 个 碳 3双 ~3 碳 双键 , 位 置多 在 57 9或 1 位 上 。 分子 构 其 ,, 1 其 型 多为顺式 , 但有 时也 由顺式 和反式 或反式 组成 。
昆虫性信息 素结 构测定的常规方法 以及性 信息素在虫情 预测 、 诱杀 防治 、 干扰交配 防治和配合治 虫等方面
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 昆虫 ; 性信息素 ; 防治应用
中 图分 类 号 : 9 6 Q 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2 2 8 (0 0 0 — 0 1 0 10 — 4 12 1 )6 0 5 — 4
用单一组分作为其性信息素的昆虫很少 。 鳞翅 目 雌 蛾性 信 息 素 主要 是 C1 , 1 , 1 2 C 4 C 6和 C1 碳 8等 链 化 合 物 , 端 为 乙 酸酯 、 、 和烃 类 化 合 物 , 终 醛 醇 少 数为 酮类 , 般链 上 带 有 1 一 ~2个 双键 。如 洋 槐 蠹蛾 性信 息 素 为顺 一 ,反 一 一十 四碳 二 烯 醇 3 5
sr tr h r ce ft e h r m o e hec mi a o mun c to y tm fi s c,p a tc a u n p id pe s c ie o tucu e c a a tro he s x p e o n ,t he c lc m ia in s se o n e t r c ie v l e a d a pl rpe tv f e ta hes xph r mo s di oec s ft e t c u r nc n o to y mai gdit b n n ta pig h tt e e o nebeu e nf r a t p s c re ea d c n rlb tn sur i ga d r p n . o he o Ke y wor s:ns c;S xpheo o e d I e t e r m n ;Co to ppi ain n rla lc t o
昆虫信息素研究与应用概况

腺体存在的形态及部位因昆虫种类和性别不同而 异,在 腹 部、胸 部、头 部、腿 部 或 翅 上 等 部 位 都 可 产 生,主要位于翅上,包括前翅和后翅。昆虫信息素的 接收系统是昆虫的触角或感觉毛,通过周边神经系 统将外界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从而作出相应的反 应,使昆虫有效适应外部环境。昆虫性信息素的产 生和被利用随种类、性别、年龄以及各种生理因子和 环境因子的影响[3]。 1. 2 昆虫聚集信息素与抗聚集信息素( 驱避信息 素) 昆虫聚集信息素与昆虫性信息素的主要区别 是昆虫聚集信息素来源的多样化,表现在除了作用 于同种的个体,还可对近源种起作用。雌雄成虫、若 虫、幼虫均可以产生聚集信息素。多数种类的昆虫、 雄虫可产生聚集信息素,通过腺体或排泄物释放,至 少对两性成虫起作用。鞘翅目中,绝大多数种类的 聚集信息素由雄虫产生,而对两性成虫均具有引诱 能力。但蜚蠊目和直翅目中,一些种类不仅雄成虫 可以释放聚集信息素,若虫也可以产生释放聚集信 息素[4]。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4 年 12 月第 20 卷第 6 期 Chin J Hyg Insect & Equip Dec 2014 Vol. 20 No. 6
·593·
( O. furnacalis) 。借助昆虫性信息素解决虫种鉴定 与分类难题的还有日本松干蚧和粘虫等[10]。
4 昆虫信息素在国内外的登记及使用概况
3 昆虫信息素的主要用途
3. 1 害虫预测 预报与治理使用信息素诱捕器来 掌握害虫的发生期、扩散范围和危害程度业已发展 成为测报上的一种新技术,并在许多害虫特别是鳞 翅目昆虫上得到广泛应用。
性信息素和性诱剂可以用作虫情测报。由于它 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使用简便、费用低廉等优 点,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外已鉴定了 80 余种可用于虫情测报及防治应用的昆虫性信息素, 我国也已合成了 40 多种重要害虫的昆虫 性 信 息 素,并研制出一批适合于测报的诱捕器,我国对 30 种不同的害虫进行了应用性信息素预测预报和防治 技术研究。目前,全世界已用于测报应用的昆虫性 信 息 素 多 达 百 余 种,其 中 应 用 较 多 的 有 10 多种[2,5]。
昆虫学中的昆虫的化学通讯与信息素

昆虫学中的昆虫的化学通讯与信息素昆虫学中的昆虫化学通讯与信息素昆虫学研究了昆虫的生态、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昆虫的化学通讯与信息素。
昆虫通过化学物质的释放和感知来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这种化学通讯起到了在昆虫种群中协调和调节行为的重要作用。
一、昆虫的化学通讯机制昆虫的化学通讯主要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素可以分为外源性信息素和内源性信息素。
1. 外源性信息素外源性信息素通常由昆虫释放到外部环境中,用于引起其他同种或异种昆虫的注意或触发特定行为。
比如,一些植食性昆虫释放出一种称为“物种特定性信息素”的化学物质,来吸引其天敌或天敌的寄主。
这种信息素可以帮助昆虫发现并获取食物资源或逃离潜在的危险。
2. 内源性信息素内源性信息素主要由昆虫自身产生,并在其个体或种群间传递信息。
内源性信息素可以具有调节昆虫生命周期、繁殖行为、社会行为等多方面的功能。
例如,雌性昆虫会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性昆虫进行交配;或者某些昆虫在危险来临时会释放出警戒信息素,通知其他个体逃离危险。
二、信息素在昆虫种群中的作用1. 寻找伴侣和交配行为昆虫通过释放性信息素来吸引异性进行交配,这种化学信号在种群中起到了寻找伴侣和繁殖的重要作用。
很多昆虫产生的性信息素具有高度特异性,只能被同种昆虫识别和感知,这有助于确保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2. 社会行为的调节一些社会性昆虫(如蚂蚁、蜜蜂等)通过信息素来调节种群的社会行为。
例如,蚂蚁会释放出信息素来指引同种蚂蚁找到食物资源或建立新的巢穴;蜜蜂通过信息素来协调工蜂的分工和行动。
3. 捕食与防御行为昆虫也通过信息素来引导捕食与防御行为。
某些寄生性昆虫会释放化学物质来吸引寄主,并完成其寄生生活史的不同阶段。
另外,一些社会性昆虫还会使用信息素来警戒和保护巢穴,以抵御入侵者。
三、昆虫化学通讯的应用昆虫化学通讯的研究不仅在昆虫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还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和人类卫生等领域。
1. 害虫防控了解昆虫的化学通讯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开发、设计和使用昆虫诱捕剂、诱杀剂等防治措施,以避免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降低环境风险,减少害虫造成的损失。
昆虫性信息素生物学研究与应用进展

i s csa e i o a t a h n a trfrmae a d fi ae i e p o e so t a e n u e t a s c o ua in a e u n e t r mp r n e e a d fc o o l n n l n t r c s f t t e h muu l i st e s r t n e t p lt t x a t o h i p o s l
(c olfP s a ut ,hn i gi l rl nvrt,a u0 0 0 , h a Sh o o ot d a sS ax r ut a U ie i Ti 38 1C i ) r g e A c u sy g n
Absr c : c nl h e h oo y t k s ft e p y ilg c l ic e c la d b h vo a e u irt f h n e tt t a tRe e t t e tc n lg o ma e u e o h s o i a, o h mia n e a ir p c l i o e i s c o y h o b l a y t p e e tt e i s c,p cal h t d n t e s x p e o n fi s c,r c ie nv  ̄a e o n t n. e h r mo e a o t e r v n h n e t e il t e su y o h e h r mo e o e t e e v su ie l r c g i o S x p e o n b u s y n i h t
c na t n ma ewi e le a d s e isr p o u t n I d i o , e h r mo e a o t n e t a o u e — u p s , f ce t o tc l t fma n p c e e r d ci . n a dt n s x p eo n b u s c sa f c s d p r o e e iin , i h o i i h n n t xcn n p l t g a d n u t gt e e ca n e t, t .h rf r h stc n lg t a t r n r t n in T e o ~ o i ,o - ol i n o h r n b n f i i s c s e T e eo et i h oo y at c e a d mo e al t . h un i o i l 1 a e r mo e o
昆虫的化学通讯与信息传递

昆虫的化学通讯与信息传递昆虫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群体之一,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一直以来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而昆虫之间的化学通讯以及信息传递机制更是让科学家们着迷。
本文将探讨昆虫的化学通讯和信息传递的原理、方法以及影响,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个神奇的生物群体。
一、化学通讯的原理昆虫的化学通讯主要依靠化学物质的释放和感知来传递信息。
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信息素,可以被昆虫用来传递繁殖、警戒、求偶等各种行为信息。
信息素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食物信息素等多种类型。
二、信息素的释放与感知昆虫通过特殊的生理机制来释放信息素,不同昆虫根据其生活习性和需求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信息素的释放。
例如,某些昆虫会通过外界刺激来释放信息素,如触碰、振动等。
而另一些昆虫则会通过一种专门的器官来释放信息素,如发光器官、产卵器官等。
感知信息素的能力也是昆虫化学通讯的关键。
昆虫的感知器官通常位于其触须、触角等部位,这些感知器官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素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感知到周围环境中的化学信号。
三、信息传递的方式昆虫通过化学通讯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有飞行信息传递、触觉信息传递、挥发性信息传递等。
飞行信息传递是指昆虫通过振动翅膀、释放信息素等方式在空中传递信息。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快速传播信息、覆盖范围广泛的情况,如发现食物源或者筑巢。
触觉信息传递是指昆虫通过触碰或者接触等方式传递信息。
例如一些昆虫通过互相触碰触须来传递警戒信息或者求偶信息。
挥发性信息传递是指昆虫通过释放信息素等挥发性物质来传递信息。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传递信息的情况,如标记自己的繁殖区域或者寻找同类。
四、信息传递的影响昆虫的化学通讯和信息传递对于其生存和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化学通讯,昆虫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自己的同类,避开天敌,寻找到适宜的食物源和繁殖环境,实现自身的生活目标。
同时,昆虫的化学通讯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中生物信息传递中昆虫信息素再
研究
摘要:昆虫信息素是由昆虫自身产生且对环境友好的害虫治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现代化学农药的滥用,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昆虫抗药性越来越强。
由于化学合成农药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对水质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农药和重金属成为作物和土壤的主要污染物,是粮食作物食用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深入广泛地研究昆虫信息素的成分和作用,不仅关系到对农作物生境的维护,也关系到对害虫防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概述
一、昆虫信息素概述
(一)昆虫信息素的种类及特点
昆虫信息素可大致分为五类: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扩散信息素、告警信息素、踪迹信息素等。
其特点有:活性高、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性、活性的有效距离大、是低等动物繁衍的主要手段等。
1.昆虫性信息素
性信息素是指同种昆虫雄虫与雌虫个体间进行化学通讯联系帮助昆虫求偶交配的信息化合物,当前研究最多且应用最广泛的信息素就是性信息素,到目前已有上千种昆虫的性信息素得到了研究,其中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翅目、双翅目等的研究较多,以鳞翅目的研究最为详尽,已经有1800多种鳞翅目昆虫的性信息素被鉴定出来[1]。
性信息素因其具有较强的种特异性,成本较低,灵敏度较高等特点,常用来
害虫的预测预报和诱捕诱杀害虫;因性信息素是用来进行雌雄昆虫间的化学通讯的,因此,利用释放大量的性信息素类似物或者抑制剂,干扰雌雄成虫之间的化
学通讯从而达到控制昆虫数量、抑制交配繁殖的目的。
2.聚集信息素
聚集信息素由昆虫分泌能聚集同种两性成虫的信息化合物[2]。
其本身是一些
昆虫聚集危害的媒介物质,因此可以通过与诱捕器、昆虫生长抑制剂结合来诱集
害虫,在害虫检疫方面有独特作用。
3.踪迹信息素
踪迹信息素是动物分泌的用于标记同种个体行进路线的信息化学物质,既可
标记单个动物的行进路线,也可标记集体行动时的行进路线[3]。
踪迹信息素在白
蚁当中的作用比较显著,这与白蚁长期穴居生活,视觉器官退化有关。
白蚁的踪
迹信息素只由腹板腺分泌,与觅食行为有关,目前已知的白蚁踪迹信息素共有10种,其中最常见的踪迹信息素成分为十二碳三烯醇[4]。
白蚁踪迹信息素具有明显
的结构保守性,常见不同种类具有相同的踪迹信息素系统,但不同类群的踪迹信
息素也有明显区别[3]。
踪迹信息素在防治白蚁上有较好效果,但也具有专一性强、使用范围窄、持效期短的缺点,因而使用有限。
二、影响昆虫信息素的因素
(一)影响昆虫性信息素的因素
昆虫性信息素在防治害虫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其与其他防害手段相
比具有很多应用优点,但是与其他生物防治手段一样,其作用效果容易受各种不
利因素的影响,而对于昆虫种类的差异,这些影响因素的效果又有所差异。
1.信息素的剂量和配比
国外学者研究了二化螟雄蛾对性信息素产生反应的适宜浓度,发现性信息素对二化螟雄蛾的引诱力最强,浓度过高过低都降低雄蛾对性信息素产生反应的能力[11]。
2.载体材料
在田间的诱蛾活性,以食用油为介质、塑料离心管为载体的新剂型略高于硅橡胶剂型,诱蛾活性稍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油类介质的缓释作用的缘故或用于信息素组分缓释的介质本身就含有众多寄主作物的气味物质,而并不是因为性信息素剂量不同而引起的。
小菜蛾在以硅橡胶塞为剂型时,剂量在50g时诱蛾效果最好,剂量过高或过低都降低其诱捕效果[11]。
3.诱捕器
粘性诱捕器和水盆型诱捕器是常见类型的诱捕器中效果最好的两种,诱捕器在田间的布设密度和防治面积也对防治效果有影响。
4.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包括温度、风速、降雨、光周期和寄主气味等。
性信息素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释放率增加,温度降低释放率就低。
风速影响性信息素的扩散速度,微风对诱蛾有利,强风对诱蛾不利。
降雨的影响体现在相同条件下,干燥气候下控制小菜蛾的效果优于在湿润气候下。
三、昆虫信息素的研究展望
昆虫信息素具有活性高,特异性强,使用方便,无毒无害等优点,尽管昆虫信息素的相关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相比较传统农药而言还是比较有限,具有局限性,有些方面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且技术上还有待成熟。
由此而产生的昆虫化学生态学,逐渐成为昆虫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等研究热点,为害虫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新的方法途径,其主要优势是在主要农作物和重要农业害虫上,其研究目的性强,具有更好的应用潜力。
而不足之处在于此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研究积累不够,创新性和深度上有待提高。
昆虫信息素的研究,完善和丰富了昆虫化学生态学体系,鼓
励开发新型农药,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化学农药会逐步被生物农药所取代,防治效果缓慢且使用成本高的问题会随着信息素的广泛研究和应用而得到解决,而对于田间多种害虫同时存在的防害问题,多种信息素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对防治效果有什么影响,还需要继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Http:PPwww-pherolist.slu.sePpherolist.php.
[2] 段东平.昆虫信息素代替农药的研究状况及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2, 32(3):3-4.
[3] 嵇保中,刘曙文,曹丹丹.白蚁踪迹信息素研究进展[J].昆虫学
报.2013,56(9): 1038-1046.
[4] 程冬保.白蚁信息素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13,56(4):419-426.
[5] 马桂花.昆虫性信息素防治甘蓝害虫的应用效果[J].北方园艺.2013, (23):133-134.
[6] 何燕,黄庆文,罗世随.昆虫性信息素在蔬菜害虫监测中的应用初探[J].广西植保. 2009,增刊:15-17.
[9] 李䶮,鑫年,瑞霞,江俊起,马伏宁.信息化合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08,7: 85-89.
[10] 张钟宁,刘殉,梅雪琴.蚜虫报警信息素与杀虫剂混用—一种蚜虫防治新方法的研究[J].动物学集刊,1993,10:1-5.
[11] 杨捷.影响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效果的因素[J].湖北植保.2008,4:54-56.
[12] 钦俊德.昆虫与植物的关系——论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