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北师大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北师大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加与减(一)1、口诀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1=10 8+2=10 7+3=10 6+4=105+5=10 4+6=10 3+7=102+8=101+9=10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3+8=112+9=11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 2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9+9=18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10-1=912-3=9 13-4=9 14-5=9 15-6=9 16-7=9 17-8=9 18-9=9 10-2=8 11-3=8 12-4=8 13-5=8 14-6=8 15-7=8 16-8=8 17-9=8 10-3=7 11-4=7 12-5=7 13-6=7 14-7=7 15-8=710-4=611-5=612-6=613-7=614-8=615-9=6 10-5=511-6=512-7=513-8=514-9=5 10-6=411-7=412-8=413-9=4 10-7=311-8=312-9=3 10-8=211-9=2 10-9=12、“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方法:第一种方法:拆被减数: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拓展练习题常见问题及答案

1.数一数,填一填。
拓展练习 1()个()个()个()个2.画一画,拨一拨。
14 55 100 答案 1.4 )个( 2 )个( 1 )个( 3 )个2.(拓展练习 21.想一想,填一填。
在上面的数位表中,用4 个●可以写()个不同的两位数。
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在( )里面填上合适的数。
()-8=7 8+()=1713-()=5 7+()=()-9答案:1.可以写出 4 个不同的两位数:40〉31〉22〉132.( 15 )-8=7 8+( 9 )=1713-( 8 )=5 7+( 1 )=( 17 )-9(答案不唯一)拓展练习 31.下面照片中有两张是同时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把这两张找出来,在下面( )里打“√”。
2.请给不同的图形涂上规定的颜色。
答案:1.第二幅和第五幅。
2.三角形:9 圆形:5 长方形:5 正方形:2《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常见问题1 1.问题内容:小猪吹泡泡,你能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个泡泡吗?解答内容:复习中关注数数方法的指导,感受“十”的作用。
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么估的?”“为什么先数出 10 个圈一圈?”“这样估计物体数量有什么好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论,找到恰当的方法和合理的结论。
使学生明确估数时要先找到一个标准,这样可以使答案更接近一些,学会“估”数,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2.问题内容:6 个一和5 个十组成的数是()。
解答内容:学生容易混淆是 65,还是 56。
可以借助计数器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先根据题目叙述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回答组成的数是多少。
在操作中帮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计数单位。
同时锻炼学生认真审题,数位的位置和计数单位不因描述的顺序而发生改变。
几十几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十几。
《整理与复习 2(图形与几何)》常见问题21.问题内容:下列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解答内容: 2 幅图的内容组合,为学生的判断增加了困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3分)1.《典中点》的封面是长方形形;底面是正方形。
2.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其中有四个正方形,三个三角形。
3.盒子里抽出的图形可能是长方形形。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形;的两个一样的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形,还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形。
5.沿着虚线剪一剪。
剪成了2个长方形形。
剪成了4个正方形形。
剪成了4个三角形。
6.拼一拼,填一填。
右边的图形像猫头鹰,是由七巧板拼成的。
3号图形是三角形,2号图形是长方形形,5号图形是正方形形。
6号图形和7号图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形。
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5分)1.×2.√3.√4.×5.√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1.③2.①3.①4.③5.②四、找规律,接着画。
(每小题3分,共9分)1.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2.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3.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五、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连一连。
(8分)六、数一数,填一填。
(8分)2 2 4 5七、先找到和左边相同的图形,再涂一涂。
(8分)八、从右边的图形中圈出两个能拼成左边图形的图形。
(每小题2分,共8分)1.圈第1个和第3个图形。
九、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9分)十、按要求分一分。
(12分)答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2.能够辨认和描述平面图形基本属性,如边数、角数、边长、面积等;3.能够在图形中辨认出对称线和轴线;4.了解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辨认: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2.颜色、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等基本图形属性;3.初步了解对称线和轴线的概念;4.小学生活中运用几何图形的场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提供各种图形的图片和图形的名字,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图形的名字,以及学会过哪些图形。
2. 认识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常见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3. 图形的基本属性教师用黑板或幻灯片等工具展示一些图形,引导学生注意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等基本属性,让学生在观察中边观察边进行记录与归纳。
4. 对称线和轴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对称图形,让学生数出其中的对称线,然后带领学生找出其中的轴线。
5. 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以实际生活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合,如菱形糖、公共标识牌等。
6. 课堂练习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包括图形名字的认识、图形的基本属性的认知、对称图形的对称线和轴线的认知等。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复习所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几何图形的应用场合,并记录下来。
四、教学评估1.考试形式:教师可通过期末考试来进行学生的成就检验;2.作业评估:教师可通过布置的作业来检测学生的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3.日常评估: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课堂练习、小组活动等方式来进行学生的上课情况的评估。
五、教学反思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是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平面图形的基本认识、基本属性和应用等方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动手做(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动手做(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动手做(二)》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纸折一折、剪一剪、贴一贴,以及用木棒摆一摆等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图形的变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中还配有丰富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的变化充满好奇,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图形的变换,学会简单的图形变换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图形的变换,学会简单的图形变换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方法,创造新的图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纸张、剪刀、胶水等教具,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幅有趣的图形变换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动手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纸张折叠、剪切、粘贴等实践活动,感受图形的变换。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变换的原理和方法。
6.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方法,创造新的图形。
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第4单元 有趣的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
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称。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到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完成。
汇报交流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教师归纳方法。
3.小结。
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

√
3.把每组中能拼成左边的图形的两个小图形涂上你 喜欢的颜色。 (1)
(2)
答:略。
归纳总结:
1.用对折的方法可以把正方形、长方形、三
角形和圆分成相同的两部分。
2.用不同数量和不同形状的图形,可以拼成
不同的图案。
1.折飞机。
2.下面的拼图像什么?利用附页中图3剪一剪,拼一拼。
你还能拼出其他有趣的图形吗?
探究点2 用七巧板拼图形
拼一拼(一)
请你选出两个三角形 拼一个正方形
拼一拼(二)
你还能用几块七巧板拼出 正方形?试试看。
拼一拼(三)
你还能拼出三角形吗? 请你至少拼出两种。
小试牛刀 1.看图填一填。
(1)七巧板中的三角形有( 5 )个,平行四边形有( 1 )个。 (2)⑤是( 正方 )形。
(3)①和( ② )一样大,( ④ )和( ⑥ )也一样大。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同学们,让我 们一起去图形城堡吧!
图形 城堡
探究点 把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折成相同的两部分
图形大挑战
把我折成完全一样的两 部分,怎么折? 你能想 出几种方法?
你能把我们也折成 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吗?
图形大挑战
小组汇报要求
(1) 讨论时音量最小,又先举手的小组 优先汇报。 (2) 汇报时,每人汇报一种图形。 组长合理分配; 噪音控制员要起到监督作用。
答:略。
思维拓展练 6.数一数,填一填。
( 5 )个长方形
( 5 )个正方形
( 8 )个三角形
四
有趣的图形
动手做(二)
BS 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

你能把我们也折成 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吗?
图形大挑战
小组汇报要求
(1) 讨论时音量最小,又先举手的小组 优先汇报。 (2) 汇报时,每人汇报一种图形。 组长合理分配; 噪音控制员要起到监督作用。
创意大比拼
创意大比拼
创意大比拼
创意大比拼
小组合作要求
(1)请用最快的速度,把你的图形都剪开。
2.下面的图形说的是“守株待兔”的故事,请你拼一拼。
拼图大赛 发挥你的想象力, 用七巧板设计一幅作品
生活中的七巧板
易错辨析 4.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七巧板中的三角形都一样大。
(× )
辨析:七巧板中的三角形有大有小,分大、中、 小三种。
(2)七巧板是由七种图形组成的。
拼一拼(三)
你还能拼出三角形吗? 请你至少拼出两种。
小试牛刀 1.看图填一填。
(1)七巧板中的三角形有( 5 )个,平行四边形有( 1 )个。 (2)⑤是( 正方 )形。
(3)①和( ② )一样大,( ④ )和( ⑥ )也一样大。
(4)( ④ )和( ⑥ )能拼出⑤。
2.在下面的图形中标出七巧板中每块拼板的序号。
(× )
辨析:七巧板是由三种图形组成的,共七个图 形,不要混淆。
(3)七巧板中一样大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其中的平行四
边形。
( × )
辨析:只能是两个小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七巧板 中的平行四边形。
四 有趣的图形
4.动手做(三)(建议一课时完成)
BS 一年级下册
1
课堂探究点
欣赏图案,辨认图形并利用图形设计图案
四
有趣的图形
认识图形
BS 一年级下册
作业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有趣的图形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他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
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2、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图形,了解用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
2.小组互相介绍。
3.小结学习情况。
一、新课教学
1.小组汇报:
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
2.归纳板书:
长方形圆三角形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形状的图形吗?
(1)小组交流
(2)汇报评议
二、巩固练习
1.连一连
仔细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画一画。
3.想一想
请你接着画下去。
4.数一数
眼睛看仔细,试做,校对。
动手做(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动手实践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
1.出示图案:
风车扳手万花筒青蛙
2.引导观察
3.小组讨论:
每人分别选一个图案指出这个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4.汇报交流
5.小结评议
6.介绍图案的作用
二、练一练
1.想一想,涂一涂
看清题意,动手画一画。
2.摆一摆
(1)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摆两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
(2)用10根小棒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动手做(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
组合。
2、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折出图形,拼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折一折
1.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先想后实践,再对比。
2.把长方形、三角形、圆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二、拼一拼
1.利用上面剪出的图形拼一拼。
2.展示你的作品。
3.你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试一试。
三、练一练
1.动手剪一剪,拼出有趣的图形。
2.口算训练比赛。
3.折飞机。
自己动手研究,实践制作。
4.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
5.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小组合作,交流评议。
动手做(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平时学过
的图形。
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认识、辨认各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拼图。
教学过程:
一、借助七巧板,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七巧板,讲解,这叫做七巧板。
2、5号图是什么形?------号图是三角形。
3、3号图是平行四边形
4、说说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5、这些图形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二、拼一拼
1、剪下附业页中的七巧板,完成七巧板的制作。
2、引导学生进行拼图。
(1)拼出正方形
(2)拼出三角形
3、你还能有不同的拼法吗?
三、练一练
1、拼出书中图形,想一想这些图形像什么?
2、讲“守株待兔”的故事,并拼一拼。
3、你还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四、小结
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回顾与反思学过的知识,整理复习一至四单元所学的的知识。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1、出示主题图,这几幅图有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小组内说一说
2、知道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依次提问: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测量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图中学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怎样用七巧板拼出汽车上的图案?
二、我的成长足迹
1、出示题目
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最有趣的数学问题……
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三、练一练
1、练一练第一题
仔细观察说图意,独立完成。
2、连一连
你知道这些风筝是谁做的?
连一连
3、做一做
自己是怎么做的,各个面是什么图形?折出的像什么?
4、练一练第四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该怎么做?
5、练一练第五题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