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生理运动系统
畜禽解剖生理第2章 运动系统

耻骨 坐骨 髋关节
股骨
膑骨(膝盖骨) 小腿骨 胫骨 腓骨 后脚骨 跗骨 跖骨 趾骨 籽骨
膑骨 小腿骨
膝 关 节
跗骨
跖骨 趾骨 籽骨
跟骨
跗关节
趾关节
髋骨
髂骨 髋结节
荐结节
耻骨
坐骨孔
坐骨
相对面或相对缘之间借结缔组织直接相连, 其间无腔隙,基本不能活动。 eg:头骨间连接,桡骨与尺骨间 类 型 软骨连接:两骨相对之间借软骨相连,有轻微活动, eg: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等。 关节:两骨相对的面存在腔隙,周围由能够分泌滑液 的滑膜相连,可作灵活运动。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面 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 关节面
关节腔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囊 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盆
肩关节:肩胛骨+臂骨,多轴关节 肘关节:臂骨+前臂骨,单轴关节 前肢骨的连结 腕关节:桡骨+腕骨+掌骨,单轴关节 蹄关节 系关节 冠关节 荐髂关节:荐骨+髂骨,不动关节 髋关节:髋骨+股骨,多轴关节 后肢骨的连结 髌关节(膝关节):股骨+髌骨+胫骨,单轴 复关节 趾关节 跗关节:又称飞节
骨的弹性和韧性
骨的坚固性,硬度
三、骨的构造
(1)骨膜:被覆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淡粉
红色,富有血管神经,具有营养、保护作用
还参与骨的生成和修复。 (2)骨质:构成骨的基本成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及骨松质的间隙内。 红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
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有贮存营养的作用。
肋骨:前部肋较短,直接与胸骨相连,坚固性强但活动范围
小,适应保护胸腔内器官,并连接前肢。 后部肋长且弯曲,活动范围大形成呼吸运动的杠杆。
动物的解剖与生理

动物的解剖与生理动物的解剖与生理是动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动物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过程。
本文将从解剖和生理两个方面来探讨动物的内部机制。
一、动物的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动物身体结构及其组织形态的科学。
通过观察和研究动物的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构成,可以揭示动物体内的内部结构和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1. 细胞和组织结构动物的细胞是组成身体组织和器官的最基本单位,而组织则是由相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
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有着差异。
例如,神经细胞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而肌肉细胞则负责产生力和运动。
2. 器官系统动物的身体内部由多个器官组成,这些器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常见的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并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
3. 特殊器官和适应性结构一些动物特有的器官和结构,使其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例如,鱼类的鳞片可以提供保护和减少摩擦的作用,鸟类的羽毛可以帮助其飞行和保持体温。
二、动物的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的是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通过研究动物的生理,可以了解其代谢、运动、生殖等方面的机制和规律。
1. 代谢与能量代谢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动物通过代谢从外界获取能量,并用于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如维持体温、运动、生长等。
2. 运动与神经系统动物的运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控。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信息,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产生各种运动行为。
例如,腿部的肌肉通过神经冲动收缩,使动物能够行走或奔跑。
3. 生殖与繁衍动物的繁衍是物种延续的重要方式。
不同物种的生殖方式各异,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性生殖通过两性个体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
无性生殖则是由一个个体单独繁殖,不需要与其他个体进行结合。
总结动物的解剖与生理是深入了解动物内部机制的重要途径。
通过解剖和生理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动物的体内构造、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理过程和功能的机制。
动物解剖生理

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解剖生理是现代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器官的构成、生殖、循环、呼吸、消化、运动、感官、神经和代谢等诸多生理过程。
这个领域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提高生物学知识水平以及探索生命本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解剖生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各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一、动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1. 动物解剖生理学概述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分支学科,也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其研究方法,物质基础及理论体系与其他学科有相似之处,主要是通过简单器官或者完整体的观察和解剖,运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揭示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
2. 动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原则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人体器官及其组织间存在着各种联系,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2)生物系统原则:人体各系统具有自身的生物特点,不同的系统之间也相互协调和影响。
(3)层次结构原则:人体是由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多个层次构成的,不同层级之间相互联系。
(4)适应性原则:生物体是适应环境的产物,适应能力不同,结构和功能也会不同。
(5)历史进化原则: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不是独立地产生的,而是在历史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二、动物解剖生理学系统分析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以便机体能够吸收和利用。
其中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囊和胰腺等组织和器官。
口腔和胃主要负责食物的初步消化,口腔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和碳酸酐酶等酶,可以将食物中的淀粉和蔗糖分解成糖类,碳酸酐酶则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盐,同时唾液还含有一定量的消毒酶。
而胃则存在有环境酸性,嗜酸性分泌酸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并能杀灭食物中的微生物。
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组织,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消化液分解食物,并将小分子物质吸收入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用于维持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
2.1运动系统动物解剖生理

髋骨
耻骨
骨盆联合 坐骨弓
髂骨
荐结节
坐骨结节
髂结节 髋臼 坐骨
后肢连结
荐髂关节:几乎不动 髋关节:髋臼-股骨头,多轴单关节。 膝关节:股胫和股髂,均为单轴复关节 跗关节(飞节):小腿-跗-跖,单轴单关节 趾关节:与前肢指关节相似
第二节 骨骼肌
一、概述
构造
肌腹:横纹肌纤维构成 肌腱: 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肩关节:肩臼-臂骨头,多轴单关节,角顶向前。
前肢关节
肘关节:臂-前臂,单轴单关节,角顶后,屈伸。
腕关节:前臂-腕-掌,单轴复关节,角顶前
指关节
系关节 冠关节 蹄关节
均为单轴单关节
2.后肢骨骼
后肢骨
髋骨1:体内最大的骨。 膝盖骨(膑骨)1 股骨(大腿骨)1 小腿骨2:胫(大)-腓(小) 跗骨5:三列:近-距骨、跟骨;中央;远-1、23跗骨 跖、趾、籽与前肢掌、指、籽对应
面皮肌 额皮肌(牛特有) 颈皮肌(牛无) 肩臂皮肌 躯干皮肌 皮肌的作用:位于浅筋膜内,可使皮肤颤动。
一、皮肌
猪的浅层肌肉
(二)头部肌肉
面部肌:开肌和环形肌 咀嚼肌:开口肌和闭口肌 作用:1.开张和关闭自然孔。
2.使下颌骨运动,出现口腔的开张、关闭、咀嚼和吸吮动作。
(三)躯干肌肉
1. 脊柱肌 背侧肌群:背最长肌,髂肋肌 腹侧肌群:腰大肌和腰小肌(里脊肉) 作用:两背肌群同时收缩可伸脊柱,并提举头颈和尾; 一侧收缩可使脊柱向左或向右侧屈; 两腹肌群同时收缩可屈头、颈、腰尾部; 一侧收缩可使头、颈、尾偏向一侧。
关节腔
关节运动及类型
关节的运动:
屈伸 内收与外展 旋转 滑动
关节的类型:
骨数 运动轴
动物解剖生理——家禽篇课件

二、肌 肉
禽肌肉的肌纤维较细,肌肉内没有脂肪沉积。 肌纤维分白肌和红肌。白肌纤维颜色较淡,血液 供给较少,肌纤维较粗,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较少, 糖较多,收缩作用较快但短暂。红肌纤维大多呈 暗红色,血液供给丰富,肌纤维较细,含线粒体 和肌红蛋白较多,收缩作用较慢但持久。各种肌 纤维含量在不同部位的肌肉和不同生活习性的禽 类有较大的差异。善飞的鸟类和鸭、鹅等水禽红 肌纤维含量多;飞翔能力差或不能飞的禽类,肌 肉以白肌纤维为主,如鸡的胸肌。
胸骨又叫龙骨,非常兴旺,向腹侧形成 庞大的胸骨峙〔俗称龙骨突〕,便于兴旺 的胸肌附着。兴旺的胸骨向后伸延,以支 持内脏、防止飞行时内脏晃动。胸骨背侧 以及侧缘有大小不等的气孔与气囊相通。
〔三〕前肢骨
家禽的前肢演变成翼,分为肩带部和游 离部。肩带部是联系躯干的骨,而游离部 那么不与躯干相连。
〔四〕后肢骨
一、皮肤
家禽的皮肤薄而柔软,由表皮和真皮构 成,容易与躯体剥离。禽的皮肤在翼中形 成的皮肤褶叫翼膜,有利于飞翔。水禽的 皮肤在趾间形成蹼,有利于在水内游动。 皮肤大局部由羽毛覆盖,称羽区。无羽毛 部
羽毛是家禽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根据形态不 同,可分为三类:即正羽、绒羽、纤羽。正羽也 叫廓羽,覆盖在家禽的体表,主干为羽轴,下段 为羽根,上段为羽茎。羽茎两侧是羽片,由许多 平行排列的羽枝构成。每一羽枝又向两侧分出两 排小羽枝。绒羽密生于皮肤外表,蓬松的羽枝呈 放射状直接从羽根发出,形如绒而得名,主要有 保温作用。纤羽纤细,长短不一,形如长发,分 布在机体的各部。
4、肌胃的消化作用
肌胃不分泌胃液,主要机能是靠胃壁强 有力的收缩和砂砾间的相互摩擦,机械性 磨碎粗硬饲料。肌胃的收缩强度与饲料的 性质有关,饲料越坚硬,肌胃的收缩力越 强。砂砾的作用很重要,如果将肌胃内的 砂砾除去,消化率会降低25%-30%。肌胃的 内容物非常枯燥,PH2.0-3.5,适宜来自腺 胃的胃蛋白酶进行蛋白质的消化。
畜禽解剖学——运动系统

幼年
成年
老年
有机化合物 骨胶原
1
1
3
无机化合物 钙盐、磷盐
1
2
7
四、骨表面的形 态
突 起
凹 陷
五、各部骨的解剖结
构
中轴骨骼 头骨:颅骨、面骨
躯干骨:椎骨、胸骨、
四肢 骨
内脏
前 肢肋 骨后 肢骨骨马全身骨骼牛全身骨骼
猪全身骨骼
犬全身骨骼
猫全身骨骼
1. 躯干 骨
脊柱:椎骨 肋:肋骨、肋软
40
马的胸 廓
马的胸 廓
人的全身骨 骼
椎骨 24 骶骨 1 尾骨 1 胸骨 1 肋 12 对
头骨:颅骨、面
骨
头骨:
• 颅骨—枕骨、顶间骨、顶骨、额骨、颞 骨、蝶骨、筛骨。
• 面骨—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切 齿骨、腭骨、翼骨、犁骨、下颌骨、舌 骨、鼻甲骨。
44
头骨背 面
45
35
36
肋 :分 为 真 肋 , 假 肋 , 浮 肋 。
构造:
• 肋骨( costal bone)— 肋骨小头(与胸椎 椎体肋窝成关节)、肋骨 结节(与横突
成 关节)。
• 肋软骨 (costal cartilage)
肋间隙:相邻肋骨间的空隙。
肋弓: 最后肋骨与各假肋的肋软骨
依 次连接形成的弓形结构,为胸廓
骨 胸骨
22
1. 躯干骨:椎骨、肋、胸 骨1.1 椎骨
椎骨的一般构
造
椎头
椎
体
椎窝 椎
孔
椎
椎弓 : 椎间 椎管
骨
孔
棘突
突 横突 起 关节
1.2 各段椎骨的特 点
25
牛解剖生理运动系统

类型 纤维连结 软骨连结
直接连接
连接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软骨
例如
运动
头骨、椎骨之间 的韧带
椎骨间的椎间盘
不动 微动
骨性结合
骨组织
❖ 随着年龄增长: ❖ 纤维连结
❖
❖ 软骨连结
髂骨、坐骨和 耻骨间的结合
不动
骨性连结
纤维连结
软骨连结
骨性连结
❖ 2、间接连结(又称滑膜连结、关节) ❖ 关节:
骨与骨之间可灵活运动的连结。为骨 连结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 (1)关节的构造:
乳畜
出,无机物减小
病
(二)骨连结
❖ 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 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
❖ 骨连结的分类:
❖
直接连接
❖ 骨连结
❖
间接连结
❖ 1、直接连结
❖ 直接连结:两骨的相对面或相对缘借结缔 组织直接相连接,其间无腔隙,不活动或 仅有小范围活动,以保护和支持功能为主。
❖ 分类:分为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和骨性连 结。
❖ 无机物:成年畜占2/3.主要是钙盐(碳酸钙、磷 酸钙等) 。 功 能:决定骨的坚固性。
用酸脱去无机盐的 骨
燃烧除去有机质的 骨
(3)不同年龄家畜骨的化学成分比例
年龄
有机质 无机质 骨特点源自老畜少多硬而脆,
易骨折,
不易愈合
幼畜
多
少
柔软,不
易折断,
易变形
妊娠畜和泌 钙被胎儿吸收和随乳汁排 易发生软骨
小资料
犬全身可触及的骨性结构图解
小资料
马全身可触及的骨性结构图解
一 、骨骼
(一)骨 家畜全身的骨有200多块。
牛(羊)解剖生理第一节运动系统

股骨
9
牛的全身骨骼
❖ 长骨的形态
❖ 长呈圆柱状。可分 为两部分:
骺(骨端)
骨干(骨体)
❖ 骨髓腔:骨干中的空 腔,容纳骨髓。
骨髓腔 骺软骨板
骨骺
骨干
骨骺
10
()扁骨 多呈板状,主要位于颅腔、胸腔的 周围以及四肢带部,可保护脑和内脏器官, 如颅骨、肩胛骨。
额骨
肩胛骨
髋骨
肋骨
11
牛的全身骨骼
❖ ()短骨 呈不规则立方形。分布四肢长骨 之间,如腕骨、跗骨等,有支持、分散压力 和缓冲震动的作用。
关节囊
纤维层 滑膜层
关节腔 关节软骨
骨
神经 血管
关节面
韧带
32
关节构造模式图
③关节囊:结缔组织囊。 纤维层:外层,有保护作用。 滑膜层:内层,分泌滑液。
关节囊
纤维层 滑膜层
关节腔 关节软骨
骨
神经 血管
关节面
韧带
33
关节构造模式图
④关节腔:关节软骨与关节囊之间的密闭腔隙,内 有少量淡黄色的滑液,有润滑作用。
运动
头骨、椎骨之间 的韧带
椎骨间的椎间盘
不动 微动
骨性结合
骨组织
髂骨、坐骨和 耻骨间的结合
不动
❖ 随着年龄增长:
❖ 纤维连结
❖
骨性连结
❖ 软骨连结
27
纤维连结
28
软骨连结
骨性连结
29
❖ 、间接连结(又称滑膜连结、关节)
❖ 关节:
❖
骨与骨之间可灵活运动的连结。为
骨连结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 ()关节的构造:
❖ 骨连结的分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分类: 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2)间接连结(关节)
为较普遍的一种连接方式,骨与骨之间不直接连结,其间 有滑膜包围的腔隙,可灵活的运动,故又称滑膜连结,称 关节。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软骨 、关节囊 、 关节腔 及血管、神经。
2.物理特性: ①坚固性 ②弹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组织或骨组织相 连,形成骨连接。
2. 分类: 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1)直接连接包括:纤维连接、软骨连接、骨性结合。
纤维连接指骨与骨之间借助于纤维结缔组织连接在一起,如头骨骨缝 之间,牢固。
软骨连接指骨与骨之间借软骨组织相连,如骨盆联合及椎骨和椎骨之 间的椎间盘。
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唇,关节盘,韧带。
膝关节(人)
2. 分类: 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3)关节的类型 依构成关节的骨块数目分:单关节和复关节。 依关节的运动轴数目分: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4)关节的运动 a:屈、伸运动:只有一个运动轴,如腕关节等 b:内收、外展运动:沿纵轴,以正中矢状面为参照的运动。 c:旋转运动
背侧纵韧带、腹侧纵韧带:分别位于椎体的背侧和腹侧。
枕寰关节:双轴关节,可作小范围的屈伸和左右转动。 寰枢关节:单轴关节,由寰椎后部的鞍状关节面与枢椎齿突构成。
(二)躯干骨的连结 2. 胸廓连接
包括肋椎关节和肋胸关节两部分。 肋椎关节 (肋头关节):肋头与相邻两椎体的前肋凹和后肋凹构成。 (肋横关节):由肋结节关节面与胸椎横突肋凹构成。 肋胸关节:由真肋的肋软骨与胸骨构成的关节。
全身骨骼的划分
一、头骨及其连接
头骨位于脊柱的前端,主要由扁骨和不规则骨构成,借纤 维和软骨组织直接连结,多为成对骨,有些骨还形成含气 腔体(副鼻窦),沟、孔、管、裂等供血管神经通过。
1. 头骨可划分为颅骨和面骨两大部分。
颅骨:包括枕骨、顶间骨、顶骨、额骨、筛骨、颞骨、蝶 骨,围成颅腔,容纳保护脑,并可维持脑部的温度的稳定 等功能。
二、骨的构造
1.骨膜:分布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有血管和神经, 呈粉红色。
骨外膜被覆于骨质的外表面,分为成骨层和纤维层,成 骨层参与骨的生长,纤维层有营养和保护的功能。
骨内膜主要被覆于骨髓腔内。
2 .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骨密质光滑致密,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和骨表面;
骨松质位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骨端内部,疏松多孔,骨 松质间隙内终生容纳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一、骨的功能及类型
2. 骨的类型(依骨的形态和机能不同划分) 长骨:分布于四肢,两端膨大的骨端(骺)与中部较细 的骨体,骨干中空的腔为骨髓腔(容纳骨髓)。 扁骨: 分布于头部和躯干,如颅骨、肋等,起保护作用。 短骨:分布于长骨与长骨之间,如腕骨和跗骨,起缓冲 作用。 不规则骨:分布于脊柱如椎骨
蝶骨:颅腔底壁前半部分。
面骨: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切齿骨、腭骨、翼骨、 犁骨、鼻甲骨(2对)、下颌骨、舌骨,猪在此基础上还多 一块吻骨。
上颌骨:面骨中较大的一块,内有上颌窦通鼻腔,下缘有上 臼齿齿 槽,两侧的上颌骨的腭突伸向中部,形成硬腭的骨质基础 (口腔的顶 壁)。
面结节(牛),面嵴(马),眶下孔。
三、前肢骨及其连结
1. 鸟 2. 蝙蝠 3. 鲸鱼 4. 马 5. 人
(一)前肢各骨的结构特征
肩胛骨:扁骨,三角形,斜位于胸腔侧壁。下有肩臼 与肱骨头成关节,外侧肩胛岗,牛有肩峰。上有肩胛软 骨,呈半圆形,供菱形肌附着。 肱骨:长骨,近端有球形的肱骨头,远端是滑车状关 节面(与桡骨成关节),滑车状关节面后方为鹰嘴窝 (可容纳尺骨近端的鹰嘴)。 前臂骨:长骨,包括位于前方较粗的桡骨和位于后外 侧较细的尺骨,近端与肱骨成关节,远端与近列腕骨成 关节。 前脚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籽骨。
骨盆腔:由两侧髋骨、背侧的荐骨和前4枚尾椎以及两侧 的荐结节阔韧带共同围成的结构称为骨盆腔。雌性动物骨 盆的底壁平而宽,雄性动物则较窄。
2. 股骨:长骨,近端内侧是球状的股骨头,头的外侧粗 大的突起是大转子。股骨远端前部是滑车关节面,与膝 盖骨成关节。后部为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成关节, 髁的上方有上髁。
骨膜
骨松质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1.化学成分
无机质:主要为CaCO3、Ca3(PO3)2、 CaF2 等,占骨 重的2/3。经火煅烧的骨只剩下无机质,其形态不变,没有 弹性和韧性,骨脆而易碎,表明无机质使骨增加硬度即坚 固性。
有机质:主要成分是骨胶原和粘多糖,占骨重的1/3。用 酸处理脱盐的骨仍保持骨的原有形态,但柔软富有弹性, 易变形,失去支撑重量的功能,即有机质决定骨的弹性和 韧性。
3. 膝盖骨:呈顶端向下的楔形,后面为与股骨滑车形成 关节的关节面。
4. 小腿骨:包括胫骨和腓骨。胫骨位于前方,较大,呈 三棱柱状,近端有胫骨内、外侧髁,前方呈嵴状隆起是 胫骨嵴,供膝直韧带附着;远端有螺旋状滑车。腓骨细 小,位于胫骨近端后外侧;牛、羊腓骨退化只剩近端的 腓骨头,腓骨远端退化成一小骨块,称踝骨。
(二)躯干骨的连结
1. 脊柱连接
椎体间连接:相邻椎体的椎头与椎窝之间通过椎间盘直接相连(为 一种软骨连结,终生不骨化)。 椎弓间的连接:包括韧带连接和成对的关节突间关节。
棘上韧带:连于椎骨棘突的顶端,自枕骨向后伸延至荐骨。草食动物颈部的棘上韧带 特别发达,称为项韧带,由弹性纤维组成,呈黄色,分为左右两半,每部又分索状部和 板状部,项韧带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固定椎骨,协助颈部肌肉支持部重量。
肋的分类 真肋: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的肋,故也称为胸骨肋, 牛、马有8对,猪7对,其余均为假肋。 假肋:通过肋弓与胸骨相连的肋称为假肋或弓肋。 浮肋:肋软骨末端游离的肋称为浮肋。
3. 胸骨和胸廓
胸骨位于胸廓底部正中,从前向后依次由胸骨柄、胸骨 体、剑状软骨构成,胸骨柄与第1肋呈关节,胸骨体与第28真肋呈关节。
胸椎:牛、羊13个,马18个,猪14-15个。棘突发达,前5-6个胸椎棘 突最高,构成鬐甲部的骨质基础。
腰椎:牛、马6个,羊、猪6-7个。棘突高度与最后胸椎相似,横突发 达,呈上下压扁,椎头、椎窝不明显。
荐椎:牛、马5块, 猪、羊4块,几块荐椎愈合成一个整体称为荐骨, 通过荐骨翼与髂骨翼成关节。
尾椎: 数目不定,前几个尾椎有椎骨的一般构造,且椎体 腹侧有腹棘, 两腹棘之间为血管沟,供尾中动脉通过。
(二)前肢骨的连结
前肢各骨之间主要通过关节相连,前肢关节包括肩关节、 肘关节、腕关节和指关节(系关节、冠关节和蹄关节)。 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臼形成,属多轴单关节,主要进 行屈伸运动。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和前臂骨近端构成的单轴复关节 , 只能进行屈伸运动。 腕关节:由桡骨远端、近列和远列腕骨以及掌骨近端构 成,为单轴复关节,只能进行屈伸运动。 指关节:包括系关节、冠关节和蹄关节。
2. 肋
肋间隙: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
肋的结构:包括位于椎骨端的肋骨和位于胸骨端的肋软骨。 肋的对数与胸椎数目一致。
肋骨:肋小头(与椎体成关节),肋结节(与胸椎横突成 关节),血管沟(肋骨后缘内侧,供肋间动脉、肋间静脉 和肋间神经通过)。牛的肋骨宽而扁,马的肋骨细而圆。
肋软骨:呈棒状,有的直接与胸骨相连(前面8对),有的 肋软骨依次相连形成一个弓状结构(肋弓),然后通过肋 弓与胸骨相连。
对兽医临床较重要的副鼻窦有额窦、上颌窦。
副鼻窦的功能:减轻头骨的重量,保持颅腔的温度稳定等。
二、躯干骨及其连接 (一)躯干骨(包括脊柱、肋和胸骨)
脊柱:由一系列椎骨(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及尾椎) 借软骨、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内有椎管,可 容纳和保护脊髓。
1. 椎骨:按部位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舌骨:位与两下颌支之间,与颞骨相连,支持舌根、咽及喉,由舌骨 体和舌骨支构成,舌骨体支持舌根,舌骨支向后与颞骨相连。
2.头骨的连结
头骨的连结中,除颞下颌关节(含关节盘)外,其余均为 直接连结(借纤维、软骨或骨直接相连)。
3.副鼻窦(鼻旁窦)
在一些头骨的内部,形成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的腔称为副 鼻窦或鼻旁窦。腔内容纳空气,内壁粘膜与鼻腔粘膜相延 续,鼻粘膜的炎症常蔓延到鼻旁窦,引起鼻旁窦炎。
枕骨:枕骨大孔、枕髁(与寰椎成关节)、枕寰间隙。枕嵴为马头部 的最高点.
额骨:牛的较宽,向两侧发出角突,马无角突。角突内的空腔 (角窦 )与额窦相通,额窦通向鼻腔.
筛骨:颅腔的前壁,分布有许多筛孔,供嗅神经通过,颅腔侧 筛窝容 纳脑的臭球,侧块内筛窦通鼻腔,是副鼻窦的一部分。
颞骨:颅腔侧壁,参与颧弓的构成,颞髁为关节面,与下颌骨形成 颞 下颌关节;内耳位于颞骨内。
胸廓:由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腹侧的胸骨构成的骨 性支架,呈平卧(前小后大)的截顶圆锥状结构;胸前口 较小,内有食管、气管、大血管及神经通过,胸后口较宽 大,内缘有膈肌附着,由膈肌将胸腔、腹腔分开。胸廓前 部的肋较短而直,活动范围较小,适应于保护胸腔内的心 、肺等重要器官;胸廓后部的肋较长而弯曲,活动范围较 大,适应于形成呼吸运动的杠杆使胸腔左右径发生变化。
切齿骨(颌前骨):牛、羊切齿骨上无切齿齿槽,马、猪均 有六个 切齿齿槽。
犁骨:鼻腔底壁正中,其背侧是鼻中隔软骨,将鼻腔分为左 右两个 鼻腔。
鼻甲骨(2对):上、下鼻甲骨各一对,较薄,上鼻甲骨附着于鼻骨的 内侧,下鼻甲骨附于上颌骨内侧。
下颌骨:分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体有下臼齿齿槽和下切齿齿槽,臼 齿齿槽与切齿齿槽之间的间隙为齿槽间缘(齿槽间隙),下颌间隙,颏 孔。下颌支呈垂直位,上方有下颌髁与颞骨构成颞下颌关节,下颌髁 后侧是伸向颞窝的冠状突。
三、后肢骨及其连结
(一) 后肢各骨的结构特征 1. 髋骨: 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结合而成,3块骨在外侧 中部结合处形成髋臼,与股骨头成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