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流通概论X》综合作业答卷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3章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商品交换2、劳动生产率、相互依赖3、产权制度、商品交换4、宏观经济因素5、服务、选址6、百货店、超级市场7、竞争优势性、运营“两便性”8、批发商业、零售商业二、名词解释1、社会分工:就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2、业种与业态:是两种对商业进行分类的方法。
按业种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的经营对象——商品的种类(或大类)对商业进行分类,也叫商品别分类,业种强调的是“卖什么”;按业态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的经营方式进行的分类,也叫经营或销售方式别分类,业态强调的是“怎样卖”。
3、零售要素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
其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
4、正规连锁: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正规连锁与其它形态的连锁店相比,是由单一资本构成,所有权属于同一公司或同一资本所有。
只有一个决策机构决定各家连锁店的经营品种,集中进行商品采购,并分销给各家连锁店,统一指定商品价格,采取一致的促销手段和店堂布置,便于统一投资,统一财务管理核算。
5、超级市场:在我国,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为主,生鲜品占一定比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店。
三、单项选择题1、C2、C3、B4、A5、D6、A7、C8、D9、D 10、B四、判断正误1、×。
应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
2、√3、√4、×。
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制造业,居第二位。
5、×。
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可通过商业增长贡献率、商业增长贡献额和商业产出弹性系数等指标来衡量。
6、×。
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
7、×。
适者生存理论是美国学者吉恩特和迪斯曼提出的。
8、×。
东财《金融管理概论X》综合作业答卷

东财《金融管理概论X》综合作业答卷本次综合作业包括四个部分:股票投资、固定收益证券投资、衍生品投资和投资组合构建。
以下是我的答案:股票投资1. 对于高成长性的公司,我会选择长期持有其股票。
比如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由于其明确的成长性和优秀的业绩表现,我认为持有该公司股票并耐心等待其股价反应其价值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相反,对于低成长性的公司,我会选择市场回报相对稳定的指数基金进行投资,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
2. 在选择股票投资之前,我会进行公司的基本面和财务数据分析,例如分析其盈利水平、盈利增长率和财务健康状况等。
3. 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我会采用分散化投资的策略,即投资于多个行业和地区,以降低风险。
固定收益证券投资1. 我会选择优质债券,例如国债或AAA评级的企业债,作为固定收益证券的投资品种。
这些债券存在较小的信用风险,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收益。
2. 在进行固定收益证券投资时,我会关注其利率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调整持有比例。
例如,如果我认为利率即将下降,我会增加对长期债券的持有比例。
3. 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也需要采用分散化投资的策略。
我会选择投资于不同期限和不同信用评级的债券。
衍生品投资1. 衍生品投资包括期权、期货和融资融券等,风险较高。
因此,我会在进行衍生品投资之前,了解其风险和盈利方式,并制定出详细的投资计划。
2. 对于期权投资,我会选择购买认购期权、认沽期权或组合期权,以达到对冲风险或获得杠杆效应的目的。
3. 在进行衍生品投资时,我会严格控制仓位和止损,以防止因市场波动而造成的巨大亏损。
投资组合构建1. 我会采用资产配置的方法构建投资组合,包括确定不同资产类别的比例和选取适合的投资品种。
2. 在构建投资组合时,我会根据不同资产的特点,进行分散化投资和动态平衡。
例如,在股票投资中,我会选择投资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股票,以降低风险;在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中,我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利率变化,调整各种债券的持有比例。
2023年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社会分工:就是指人类从事多种劳动旳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2、业种与业态:是两种对商业进行分类旳措施。
按业种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旳经营对象——商品旳种类(或大类)对商业进行分类,也叫商品别分类,业种强调旳是“卖什么”;按业态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旳经营方式进行旳分类,也叫经营或销售方式别分类,业态强调旳是“怎样卖”。
3、零售要素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置决策旳多种营销要素旳组合。
其多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
4、正规连锁: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旳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正规连锁与其他形态旳连锁店相比,是由单一资本构成,所有权属于同一企业或同一资本所有。
只有一种决策机构决定各家连锁店旳经营品种,集中进行商品采购,并分销给各家连锁店,统一指定商品价格,采用一致旳促销手段和店堂布置,便于统一投资,统一财务管理核算。
5、超级市场:在我国,是指采用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为主,生鲜品占一定比重,满足人们平常生活需要旳零售店。
五、简答题1、联络所在地区旳实际,阐明商业对充足就业旳奉献。
答:我们懂得,商业旳一种基本特性就是对劳动力有较强旳吸纳能力。
正由于这个特性,才使商业成为一种对充足就业有尤其奉献旳产业。
实践证明,一国就业水平旳高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旳发展水平。
从各国实际状况来看,商业确实承担了相称大部分旳就业任务。
因此,有旳国家甚至把扶持、发展商业作为处理就业问题旳一项经济政策。
2、零售商业三次革命旳重要内容是什么?答:零售商业旳第一次革命旳标志是现代意义旳百货店旳诞生。
最早旳百货店是19世纪50年代法国巴黎人创设旳“大百货企业”。
60年代后来,百货店很快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
百货店旳出现,是零售商业对以机械化为基础旳大量生产体制和都市化进程加紧,尤其是大都市加紧发展旳直接反应。
因而百货店是现代零售业旳最重要形式。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3)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部分1. 什么是流通?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过程。
这个过程中,商品经过生产、分销、交通、销售等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2. 流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流通的基本特征包括:- 时空特性:流通是具有时限和空间特性的。
在时间上,流通是从商品生产开始,到最终消费者购买使用为止的一段时间。
在空间上,流通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空间跨度。
- 价值特性:流通是商品经过流通环节增加价值的过程。
流通环节中,通过运输、存储、包装、销售等环节,使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得以提高。
- 风险特性:流通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运输风险、金融风险等。
流通企业需要通过管理和控制各种风险,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损失。
- 信息特性:流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流通企业通过信息传递,使得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之间能够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和效益。
3. 流通的作用有哪些?流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 - 分配作用:通过流通过程,使得资源从生产者向最终消费者进行合理的分配。
流通过程中,商品从生产地流向消费地,通过价格和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
- 消费导向作用:流通过程中,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会引导生产者进行生产,从而适应市场需求。
- 效率提高作用:流通使得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
通过流通环节中的配送、包装、运输等操作,提高了商品的交易效率。
- 信息传递作用: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联系。
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生产者了解市场需求,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的商品。
- 就业创造作用:流通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通过流通过程的各个环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第二部分4. 流通环节有哪些?流通环节包括:生产、分销、交通和销售。
- 生产环节:生产环节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开始的环节。
包括通过生产过程,将原材料加工成最终产品的过程。
- 分销环节:分销环节是指将生产好的商品从生产地流向消费地的过程。
《流通概论》复习自测题参考答案

《流通概论》复习自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1.A 2.B 3.D 4.C 5.A 6.B 7.B 8.C 9.C 10.B 11.A 12.D 13.B 14.D 15.C 16.D 17.D 18.D 19.C 20.B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的。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1分,共10分)1.ABC 2.ABCDE 3.AD 4.ACDE 5.ACE6.ABD 7.ABCDE 8.ABCD 9.AC 10.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商业产出弹性系数:是指商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使国民经济增长多少百分点。
它是衡量商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指标。
2.零售商业:是指向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的商业。
零售商业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批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
3.正规连锁:亦称为联号商店、公司连锁、直营连锁。
国际连锁店协会的定义是:“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4.商品组合:就是一个零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的结构。
它通常包括若干商品大类,即商品系列。
5.流通金融:是指批发商或零售商向制造商、零售商或个人消费者提供的商业信用,其具体形式有分期付款、赊销、信用卡、各种购物券及消费信贷等。
四、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前括号内画“√”,不正确的画“×”。
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批发商业可以节约流通成本?答案要点:(1)从全社会来说,流通成本是指花费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包括商流费用与物流费用。
商流费用是指用于商品交易即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费用,主要有搜寻费用、谈判费用、签约及履约费用等;物流费用是指用于商品实体流通的费用,主要有运输费用、储存保管费用等。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物流管理”《流通概论B》网课测试题答案3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物流管理”《流通概论B》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流通基础设施的()会直接影响到流通效率。
A、结构B、作业水平C、规模D、质量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通功能()。
A、所有权转移B、成本节约C、商品研发D、物流3.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
A、委托管理B、合资C、授权导入D、并购4.()一般设在交通枢纽或商品集散地。
A、一次批发商B、三次批发商C、销地批发商D、二次批发商5.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前两次社会大分工的根本差别是产生了()。
A.畜牧业B.农业C.手工业D.商业6.批发商的用户包括再销售者、政府部门、产业用户和()。
A.最终消费者B.事业用户C.流通加工者D.合作伙伴7.零售店经营的商品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以利于制定商品经营战略,扩大商品销售,增加企业利润。
将商品划分为日用品、日用百货、专用品和流行品,是根据()进行分类的。
A、商品的用途B、顾客的购买习惯C、商品的耐久性和有形性D、顾客对商品的选择程度8.超级市场的目标市场是()。
A.流动顾客B.各个消费层次的顾客C.高中档顾客D.普通大众9.专卖店是指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的品牌商品,适应消费者对品牌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A.零售商B.批发商C.制造商D.个体户10.一个地区内的商业区或购物区类型大体包括()。
A.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商业小区、购物中心B.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购物中心和独立店区C.中心商业区、副中心商业区、购物中心D.中心商业区、辅助商业区、商业小区、购物中心和独立店区11.超级市场的经营优势表现为()。
A.由于低价销售,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B.采用自我服务方式,可节约人工费用C.进货成本较低D.商品开架陈列,方便消费者选购12.既不取得商品所有权,也不实际取得商品,而只是在买卖双方之间从事介绍、撮合,促进双方成交的商人称作()。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XXX年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XXX年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商品交换2、劳动生产率、相互依靠3、产权制度、商品交换4、宏观经济因素5、服务、选址6、百货店、超级市场7、竞争优势性、运营“两便性”8、批发商业、零售商业二、名词说明1、社会分工:确实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2、业种与业态:是两种对商业进行分类的方法。
按业种进行分类确实是按商业的经营对象——商品的种类(或大类)对商业进行分类,也叫商品别分类,业种强调的是“卖什么”;按业态进行分类确实是按商业的经营方式进行的分类,也叫经营或销售方式别分类,业态强调的是“如何样卖”。
3、零售要素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阻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
其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设、销售、选址等。
4、正规连锁:以单一资本直截了当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正规连锁与其它形状的连锁店相比,是由单一资本构成,所有权属于同一公司或同一资本所有。
只有一个决策机构决定各家连锁店的经营品种,集中进行商品采购,并分销给各家连锁店,统一指定商品价格,采取一致的促销手段和店堂布置,便于统一投资,统一财务治理核算。
5、超级市场:在我国,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为主,生鲜品占一定比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店。
三、单项选择题1、C2、C3、B4、A5、D6、A7、C8、D9、D 10、B四、判定正误1、×。
应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
2、√3、√4、×。
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制造业,居第二位。
5、×。
商业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程度可通过商业增长奉献率、商业增长奉献额和商业产出弹性系数等指标来衡量。
6、×。
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
7、×。
适者生存理论是美国学者吉恩特和迪斯曼提出的。
流通概论作业答案

流通概论作业1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商品交换2、劳动生产率、相互依赖3、产权制度、商品交换4、宏观经济因素5、服务、选址6、百货店、超级市场7、竞争优势性、运营“两便性”8、批发商业、零售商业二、名词解释1.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又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交往、商品交换体系的深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2.业种与业态——业种指的是商业的经营对象,即商品的种类,是按商品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业态指的是商业的经营方式或商品销售方式,即经营形态,是按经营或销售方式的区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3.零售要素组合——也叫零售营销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
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
4.正规连锁——亦称为联号商店、公司连锁、直营连锁。
国际连锁店协会的定义是:“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5.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三、单项选择题1、C2、C3、B4、A5、D6、A7、C8、D9、D 10、BCD四、判断正误(若有错误,请更正)1、×。
应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
2、√3、√4、×。
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制造业,居第二位。
5、×。
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可通过商业增长贡献率、商业增长贡献额和商业产出弹性系数等指标来衡量。
6、×。
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
7、×。
适者生存理论是美国学者吉恩特和迪斯曼提出的。
8、×。
应将“正规连锁”改成“自由连锁”9、×。
应将“日本”改成“美国”,将“6点”改成“7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财《流通概论X》综合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零售店经营的商品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以利于制定商品经营战略,扩大商品销售,增加企业利润。
将商品划分为日用品、日用百货、专用品和流行品,是根据()进行分类的。
A.商品的耐久性和有形性
B.商品的用途
C.顾客对商品的选择程度
D.顾客的购买习惯
答案:D
2.可以实时处理销售业务,并进行经营业务分析的管理系统为()。
A.POS 系统
B.EOS 系统
C.EOQ 系统
D.EDI 系统
答案:A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前两次社会大分工的根本差别是产生了()。
A.手工业
B.农业
C.畜牧业
D.商业
答案:D
4.超级市场商品陈列中最常用和使用范围最广,并且比较适合周转快的商品的陈列形式是()。
A.分类陈列
B.整齐陈列
C.集中陈列
D.主题陈列
答案:C
5.下列()商品不能进入商品交易所交易。
A.大量需求与大量供给的商品
B.耐久性商品
C.具有垄断性质的商品
D.替代性商品
答案:C
6.批发市场既不同于集市和商品交-易所,也不同于单体批发商或批发企业,是一种独特的批发组织,因而也具有独特的功能,即()。
A.媒介功能、管理功能、传递功能
B.媒介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