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生物技术现状
生物阻抗特性及测量的国内外现状

姓名:袁亚南学号:0743032052 班级:07303042生物阻抗特性及测量的国内外现状生物阻抗:人类很早就了解到生物的电阻特性,也给出了生物体产生电阻的原因:它是当细胞内外液中电解质离子在电场中移动时,黏滞介质和狭小管道对离子运动的阻碍作用所致。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低频电流通过时,生物结构具有更为复杂的电阻性质,可分解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分量和随时间变化的分量。
前者就是普通的直流电阻成分,在一定限度内阻值保持不变,电流与电压呈线性关系,起变阻器作用;后者随外加电压时间的延长,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即具有交流电阻抗特性(或成分),起滤波器的作用。
目前,这两种作用是解释神经和肌肉等组织兴奋和冲动的基础。
在描述物质的电阻特性时,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电阻率;二是电导率。
它们之间互为倒数,都是表示物质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表5.1中列出了一些生物组织的电阻率和电导率。
可以看出,人体内各种组织的电阻率极不相同,血清电阻率最低,肌肉次之,肝、脑等组织的电阻率稍高,脂肪和骨骸的电阻率最高,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亦有差别,在身体内这些组织交叉组合形成了非均质导体。
生物膜具有电容特性,有关研究表明,生物膜不但具有静态电容性质,而且还具有极化电容性质,即当外加交流电时,生物膜的电容率不仅变化,膜的电容值也要发生变化。
有关细胞的许多电特性研究表明,一般活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细胞内部电场为零,内部为等势区,只是在细胞膜上存在电场,因此细胞膜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容器。
1925-1927年,H ·弗里克用阻抗法测出狗的红电球细胞单位面积的电容值为0.81μF ·cm -2,根据实验结果,弗里克提出了他的假设,认为多数类型细胞膜为一球形膜,膜是由双分子层脂类分子组成,其相对电容率为εr =3。
根据球形电容器公式可知,膜单位面积的电容公式为 d C rm εε0=通过上式可得细胞膜的厚度为d ≈3nm 。
而现代测量手段(如X 射线和电镜等)测出的各种细胞膜厚度为7~10.5nm ,结果不相吻合,这说明弗里克假设的细胞膜结构存在缺陷。
意大利苍耳提取物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

意大利苍耳提取物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意大利苍耳(Cistus incanus)是一种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灌木植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意大利苍耳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活性,包括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
关于意大利苍耳提取物在抗植物病原真菌方面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意大利苍耳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分析影响抗真菌活性的因素,从而揭示其抗真菌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希望验证意大利苍耳提取物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方面的潜在作用,并为其在植物真菌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意大利苍耳提取物是否具有较强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以期为开发新型植物真菌病防治剂提供参考,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意大利苍耳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食用野生植物,在当地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和药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意大利苍耳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备受关注。
植物病原真菌对农作物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损失和粮食安全的威胁。
寻找有效的抗真菌剂对于植物病害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意大利苍耳提取物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了解意大利苍耳提取物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影响抗真菌活性的因素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以为寻找新型植物保护剂提供一定的参考。
深入探讨意大利苍耳提取物的抗真菌机制,有助于揭示其在抑制病原真菌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植物保护品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对于推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技术的创新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意大利苍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意大利苍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新鲜的意大利苍耳植物,将其清洗干净并晾干。
意大利小麦育种考察报告

关键词 : 意太利 : 麦育种 ; 小 考察
中图分类号 : 5 2 1 s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4 32 0 )5 00 —3 0 116 ( ̄ 3 0 —0 30
约 为 1 50万 h 主 要 分 布 在 意 大 利 的 南 部 、 6 m, 中 部 、 西 里 岛 和撒 丁 岛 + 均 产 量 2 5 3 0t m。 西 平 . ~ . /h .
年用 R ei 当地品 种配制 杂交组 合约 1 5个+ it与 0 同时 也 用 了 一 些 欧 洲 品 种 , 计 配 制 杂 交 组 合 8 0十 以 共 0 上 . i1 到 4年 他 培 育 出 的 第 一 个 品 种 才 得 到 认 可 , 9
意大利南边半 岛和岛屿地 区是典型 的地中海气 候. 1月 协 平 均 气 温 为 2 l ~ O℃ . 7月 份 的 平 均 气 温 为 2~2 3 6℃ + 丹 平 原 属 于 亚 热 带 和 温 带之 间 的过 巴 渡性 气候 , 季较热 . 季较 冷 . 夏 冬 1月份 平均 气温为 2 4℃ , - 7月份 为 2 ~ 2 0 4℃ 。在 南 边 半 岛 的大 部分 地 区 . 降 水量 为 5 0 1 0 g. 季 降 水较 多 , 年 0 0mr 冬 5 1 但 在 南 部 酉 西里 岛和 撒 丁 岛 . 陴 水 量 平 均 在 5 0mm 年 0 以 ]+ 巴丹平 原 地 区 . 降水 量 约 为 6 【 0 在 年 [) 0 0 )~1 Fm。 意 大 利 国土 面 积 3 . 万 k . 一 个 多 山 之 A 01 m。是 国. 山地与丘睦约占全国面积 的 8 。 0 意大利北部山 地 和丘陵 地带 的土 壤含细 土和腐 殖质较 少+ 不很肥 沃 ; 丹 平 原地 区 的 土 壤 湿 润 且 肥 沃 , 分 有 利 于 农 巴 十 作物生长 。意 大利耕地面积 l4 3 0万 h . 9. m 小麦播 种 面 积 约 为 2 5 0万 h 。其 中硬 粒 小 麦 种 植 面 积 1. m
意大利BioXell等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给我们的启示

意大利BioXell等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给我们的启示摘要本文探讨了意大利的BioXell公司对现代生物技术的独特见解。
BioXell是一家专门从事基因文库及其他生物技术研究的小型公司,该公司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先进生物技术带来了可靠的技术路线和执行方法。
该公司的成功表明,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也可以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给出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最大的效益的启示。
关键词: BioXell,生物技术,基因文库,突破性进展,有限资源正文小型生物技术公司BioXell位于意大利,其独特的策略和实施使其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路人。
该公司专注于基因文库及其他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贡献使得BioXell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BioXell专注于正确的路线和执行方法,因而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投资,同时也提升了其生产能力。
该公司受益于与有实力的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同时也多次获得意大利政府的大力支持。
BioXell的商业模式令人瞩目,把所有的资源都精确地集中在重点领域,这使得该公司在可靠性、创新性以及高技术水平上脱颖而出。
这家公司的成功是一次可借鉴的伟大举动,它提出了一种用少量资源就可实现最大效益的模型,同时也体现了生物技术领域里小型企业的可能性。
BioXell公司提供了一种提升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可行方案,它表明有助于优化研究资源且注重可靠性的技术方案可以取得成功,而且有助于缩小生物技术的发展空间。
然而,很多国家尚未采用这样的模式,从而导致许多国家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去发展生物技术。
总之,BioXell公司的成功提供了一个启示,那就是别人可以尝试着通过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这种方法有助于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
就像BioXell公司一样,一家公司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创新,如云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来推动企业发展。
这些技术有助于减少生物技术企业的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
意大利BioXell等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给我们的启示

些 问 题 ,同时 ,为我 国扶 持小 型
—
维普资讯
全 球科技 经济 嘹望 2 0 年5 0 8 月 第2 卷 第5 3 期
Bo e 公 司 的前 身是 瑞 士 大 型 医药 企 业 罗 氏 iX l l ( o m n — aR c e H f a n L oh )公 司 在 意 大 利 米 兰 的一 个 f
发 展壮 大仍然 需要 大量 的发 展资金 。 如何 获 得 企 业 所需 的发 展 资金 是 小 型 生物 技 术 企业 面临 的 首要 问题 。在 生 物技 术 领 域 ,新 生 的小 型 生物 技术 企 业 主要 依 靠 从 风 险投 资 机构 吸 引 风 险 资本 来 获得 发 展 资金 ,而发 展 到 一 定程 度 的小 型 生物 技术 企 业 可 以选 择 公开 发 行 股 票从 资 本 市 场上 募 集 更 多发 展 资 金 。Bo el 司走 的就 iX l 公 是这 种模 式 :
程 ,提 出小型 生物技 术公 司在发 展过 程 中应该 注 意的一 些 问题 , 同时为我 国扶持 小型 生物
技 术 企 业 提 出一 些 建 议 。 关 键 词 :意 大 利 ; 小 型 生物 技 术 公 司 ;启 示
意 大 利 的生 物技 术 产 业 相 对 于 欧盟 的其 他 成 员 国来 说起 步 较 晚 ,最 近几 年 ,随着 中小 型 生 物 技 术 公 司 的不 断 涌现 ,意 大利 的生物 技 术 产 业 也
处 于 企 业发 展 期 ,尽 管 有些 企 业 已经 具 备盈 利能 力 ,但 毕竟 企 业仍 在 发 展过 程 中 ,企 业 要 想继 续
家 小 型生 物技 术 公 司分 别 成 立 于2 0 年 ,之所 以 02 称 他们 为小 型生 物 技术 公 司 ,是 因为 他 们 的 员工
最新-生物入侵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1 精品

生物入侵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篇一: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摘要:综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农业生物技术的疫苗、工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生物技术领域重点攻关课题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现状与趋势1前言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为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具体而言,生物工程技术包括转基因植物、动物生物技术、农作物的分子育种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重要疾病的生物治疗等。
当前,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的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正在促使生物产业成为世界经济中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1]。
现代生物技术以20世纪70年代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诞生(1976)年为纪元[2]。
此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
至此,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技术上的革命带动了现代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的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再生性,可以循环利用生物体为操作对象,在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方面有巨大的潜力,而且投资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大,并且没有污染。
他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方面已经取得并将取得更大进展,对促进社会经济诸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全球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21产值继续增长2019年,全球生物工程药品市场规模为2705亿美元,2019年增长至3051亿美元。
基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对重组技术、医药生物技术以及测序技术等的需求不断。
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

5、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生物质燃料,特别是发展能源植物, 建立以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为基础的生物 质能源产业,将有力地 促进农业生产,调 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增加 农村就业机会和农村居民收入,振兴农村 经济。
14
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生化过程:沼气、乙醇、氢能 w化学过程:生物柴油、合成柴油、甲醇 w直接燃烧过程:节柴灶、锅炉 w物理过程:压缩成型 w热化学过程:气化、液化、炭化、干馏
17
3、生物质制氢
• 生物质原料经裂解反应可制得含氢燃料; • 利用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酶催反应可制得氢气; • 微生物产氢有化能营养微生物产氢和光合微生物产氢。
18
4、生物柴油
• 植物油指各类甘油三酸酯,经一系列化学反应转 变为三分子脂肪酸单酯成为生物柴油。化学反应 主要的包括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
19
5、合成柴油和甲醇
• 生物质通过热化学和化学合成可以合成液体燃料。生 物质经气化生产合成气,调整合成气CO/H2比, 经费托 合成过程将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精制为液体燃料。在 选择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生产出不同的产物,作 为燃料,主要包括甲醇、二甲醚和烷烃(柴油)。
20
6、直接燃烧
• 人类自从发明了火,便 开始以生物质为燃料使 用,直接燃烧是最原始、 最实用的利用方式,一 直延续到今天。随着社 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燃用生物质的设施和方 法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现在已达到工业化规模 利用的程度。
米、木薯制取乙醇,与汽油混合作汽车燃料。1980年乙醇的年产量 仅1.43亿L,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乙醇产量已达60亿L/a左右, 占全国液体燃料总消费量的15%以上,近期,美国汽车用汽油总量 的70%左右都添加乙醇。
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探讨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被称为21世纪的革命性领先技术,其产业化方兴未艾。
生物技术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利润的产业,它的利润率达到了17.6%,是利润率为8.1%的信息产业的两倍。
因此,展望未来,多数分析家认为,生物技术产业是继信息产业之后迅速崛起的又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在21世纪初将与信息技术产业并驾齐驱,并最终成为主导全球经济的核心产业。
生物技术和产业如此巨大的发展前景,有着其必然的原因:二、生物技术具备技术革命的能力条件 1.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衔世界科技界最高研究水平生物技术发展至今,充分体现出生命科学领导21世纪科学前进方向的特点和趋势。
(1)20世纪90年代科学史,几乎就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编年史,几项重大的具有全球性的科学计划和成果均是在该领域诞生的,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脑科学的十年”、“干细胞研究”,克隆羊和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等。
(2)政府投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巨大。
以美国为例,从1992年至2000年8年间,政府机构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主要用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仅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就达200亿美元,累计增长了111%,远远超过美国自然基金委员会(NSF)的68%、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21%、美国国防部(DOD)的11%和美国能源部(DOE)的-1%。
(3)当今世界科学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与产出比率最高并成正比的学科领域当属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
以反映当今世界科技水平的SCI刊物论文数量为例,美国排在第一位,日本排在第二位,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依次占据三到八位名次。
(4)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充分体现经济实力和科技研究水平同步的特点。
从国家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科学计划启动的时序、经费的投入、论文产出来看,美国的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当仁不让处在第一位,欧盟国家紧随其后,日本居第三。
(5)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吸引和汇聚了全世界最多的生命科学家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生物技术现状2008年意大利共有228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74%从事红色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产业的产值超过了100亿欧元,相比2007年增长了11%。
2008年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投入达130亿欧元,比2007年增长9%。
整个生物技术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6200人,其中研发人员有6,600人。
与2007年相比,生物技术产业总资产增加了56%,税前利润增加了213%,负债降低了30%。
意大利生物技术现状文/孟胜利意大利是世界第六大经济实体,素有“中小企业王国”的美誉,228家生物技术公司中,中小公司和小公司共有215家。
意大利在生命科技中已在国际舞台扮演着重要角色,就从业人员而言,在欧洲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五。
意大利20世纪先后有7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化学、医学奖。
意大利全国共有80所大学,125个公共研究中心和36家私人研究中心。
公共研究中心下属国家研究委员会(CNR)、国家新技术能源与环境委员会(ENEA)、意大利农业研究理事会(CRA)、技术研究院(IIT)、海洋应用研究所(ICRAM)、高等卫生研究院(ISS)、科学健康研究所(IRCCS)、动物预防研究所(IZS),这些公办研究机构又下属多个研究中心。
这些研究机构在意大利的西北部大占30%、东北部占16%、中部占24%、南部岛屿占30%。
这些先天条件为意大利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意大利大约60%的生物技术公司成立于1996年以后,96家公司是成立于2000年以后,占总数的40%;63家公司成立于1990年以前,20家成立于1970年以前。
从2000年开始每年大约有13家新的生物技术公司成立,年均增长率约10%。
生物技术公司的产业分布228家生物技术公司中168家从事医药生物技术(红色生物技术),30家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物技术(绿色生物技术)、19家从事工业和环保生物技术(白色生物技术)、11家从事生物信息技术产业(图1)。
在这228家公司中有31家是跨国公司在意大利的分公司,有18家属于制药企业下属的子公司。
168家医药生物技术公司中58%的公司成立于10年内,而其中70家(占42%)成立在6年内。
在2007年共新成立24家生物技术的公司,其中5家从事医药生物技术,见图2。
这168家公司中,其小公司有114家(占68%)、中小公司26家(占16%)、大公司27家(占16%)。
这168家公司中,有29家属于大公司的子公司。
从事医药生物技术的公司中有126家是专一从事生物技术药物开发的公司,而有42家是从制药公司演变过来,它们与传统化学药物制备有紧密的联系。
2008年医药生物技术公司产值达46亿欧元,占整个制药业产值的20%,同比增长12%。
其中126家专一生物技术公司的产值占34%、28家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的制药公司的产值占47%、余下的19%由制药公司创造;而这些健康医药生物技术公司总产值的77%由32家国外资本控制的意大利公司创造。
医药生物技术的研发情况在2001-2007年,意大利共进行了599项生物技术类药物的临床试验(图3、),其中Ⅱ期临床试验占42.2%、Ⅲ期临床试验占49.8%、Ⅳ期临床试验占7.46%;就治疗疾病的类别而言,癌症占34.4%、免疫和感染性疾病占10.8%、血液类疾病占9.4%,见表1。
2008年正在进行临床实验的生物技术药物有84种,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280%,其中Ⅰ期33种、Ⅱ期35种、Ⅲ期16种,如图4,地区分布见表2,而且8种属于罕见药物,有3 种得到EMEA认可,有5种同时得到EMEA和FDA认可;正在开发用于治疗各类疾病的药物所处的研发阶段见表3。
如果按照产品类别来分,2008年意大利正在研发的生物技术类药物中:重组蛋白占16%、单克隆抗体占14%、肽占9%、细胞疗法占7%、基因治疗占1%。
发酵占1%,其它占51%,这些产品所处研发阶段的百分比见表4。
表2 2008年临床试验的地区分布生物技术产业从业人数意大利整个生物技术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6157,从事研发人员有6652人,这些研发人员其中92%从事红色生物技术、3%从事绿色生物技术、2%从事白色生物技术、3%从事生物信息学(表5),其中从事研发人员的比例由2006年的8.3%上升到2007年的8.7%,所有生物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在意大利各地的分布见图5。
生物技术公司分布就生物技术公司的地理分布而言,意大利生物技术公司高度集中在几个地区。
尽管意大利全国共有17个生物技术产业园,但主要只有伦巴第、皮德蒙特、拉齐奥、托斯卡纳、撒丁岛、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这6个地区发展的很好,其中伦巴第位列第一,共有78家生物技术公司在此,占总数的35%;排在第二位的是皮德蒙特,有31家生物技术公司,占总数的12%;随后托斯卡纳22家(10%)、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16家(7%),这6个地区的生物技术公司占总数的76%,见图6、表6。
有10个省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为活跃,见图7。
伦巴第区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区的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在意大利处于领导地位,为意大利第一大生物技术产业区,它以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米兰为中心,包括洛迪省和贝尔加莫省,还有重要城市都灵和商港威尼斯,超过一半的生物技术公司在此落户,它也是意大利最具活力的地区,GDP位于全欧洲第五位,。
在米兰周围的这些城市正集中发展生物技术产业,该地区已形成完整的生物技术产业链。
由于顶级科学研发机构在此高度集中,在过去5-10年里该区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过去10年里意大利生物技术专利的40%由该区科研人员发明的。
该区有创新文化的传统,汇集了12所大学和227个研究所。
伦巴第已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该区战略优先发展的产业,为加速其发展,该行政区名为“Bioiniziativa ”的生物科技计划包含有约100个子计划 , 并已自2004年开始实行, 其中属于药品、环境保护、基因测试研发的10个计划 , 同时得到伦巴第财务投资协会的投资赞助,该计划促成了Dialectica、 BioXell、 HT eTOPSrl这些知名小公司的成立。
2006年7月10日,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与伦巴第行政区达成协议共向该区投资4000万欧元,其中17%用于购买仪器设备以改善伦巴第研究所的基础科研条件,30.28%用于引进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以加强该区人力资源的素质。
米兰省还发起了“Flagship”工程,该工程每年将拿出500万欧元用于在2000年以后成立的公司的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生物类似物、抗感染药物技术转化平台的建设、生物技术类的管理和科研人才的培养。
2007年3月5日至7日,在米兰召开了第一届欧洲生物科技年会,来自世界各国的1100名生物科技企业的领导者出席了会议,同时米兰获得了2015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它们的主题是“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伦巴第在生物技术成就卓著的单位主要有3所大学和9个研究中心。
这3所大学是米兰大学、米兰比科卡大学和圣拉斐尔生命健康大学。
在9所研究机构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欧洲肿瘤研究所(IEO)、意大利癌症研究基金会分子肿瘤学研究所(IFOM )和马里奥内格里药物研究所、意大利圣拉斐尔(San Raffaele)科学院、意大利IRCCS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米兰大学1923年成立,是意大利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
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底省的首府,意大利第2大城市米兰,现有7个学院,有60000名学生,2500名教师和2000名职员。
2002年在全意公立大学排名中,米兰大学医学第1名、兽医第1名、农学第5名、药剂学第1名;在高通量筛查、包括蛋白折叠、化学修饰和新的偶联策略以增加治疗蛋白的半衰期的药物设计有雄厚的实力;在酶的制备、生物活性物质、多聚酶、生物处理废物等领域也有很强的实力。
米兰大学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迄今为止,米兰大学教授中已有8人获得诺贝尔奖。
米兰大学一直重视对外合作,每年与公司签订的科研合作项目平均有300个,过去4年里该校获得130项专利,其中55%是生命科技领域的专利。
米兰大学还培育了20家公司,其中一半以上从事生物和药物相关开发。
米兰-比可卡大学成立于1998年,在意大利高等学府之中只能称得上"后辈",但它的学术水平和声望却位列全意大利的前茅,在过去的短短十年里,年轻的米兰比可卡大学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包含有3万名学生,1500名研究与教学人员的综合性大学。
米兰-比可卡大学有32项专利,其中11项与生命科技相关,培育出7家公司。
圣拉斐尔生命健康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是圣拉斐尔科技园区的学术核心之一,它在生物学、医学和基础临床等方面成就卓著.在基因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等领域,以及在干细胞大脑功能成像、医疗和诊断、疫苗等实用技术层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2005年1月,生物医学统计学大学中心(CUSSB)在圣拉斐尔科技园区成立,该中心的数据处理对象是临床医学、基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和试验结果。
欧洲肿瘤研究所(IEO)是Umberto Veronesi于1994年在米兰建立,在2007年它与IFOM合作建立了IFOM-IEO产业园。
IEO有250名科学家,其中1/3来自国外,2005-2008年,IEO科学家发表的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超过10,其中有一些论文在Nature和Cell等顶级刊物发表。
2007年IOE 医院共进行了12000项手术,住院病人达20,000人,治疗病人达120,000人,这些临床实践使IEO能及时将其科研成果用于对病人的治疗。
IEO 2007年的整个科研预算达1,800万欧元,其中800万来自意大利健康部,其它的资金来自于欧盟、意大利防治癌症研究协会。
意大利癌症研究基金会分子肿瘤学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研究肿瘤的机构,研究人员约220名,每年发表的论文超过200篇,每年研究经费超过1,700万欧元。
它们主要的研究范围主要有:一是建立纳米技术运用、DNA分析、生物信息学、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单克隆抗体、蛋白质分析、成像技术、机体模型的研发技术平台,其核心研究的目标是开发基因组学技术方法,寻找肿瘤的药靶,研发肿瘤的早期预测、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方法;二是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和实际应用,最终目标是加速诊断和冶疗工具的商业化,在此基础上孵化出象Congenia, DAC, Thetis 和Intercept等一些公司,Merck公司对其开发出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技术感兴趣,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
皮德蒙特区皮德蒙特区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皮德蒙特大区面积 25,39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43%、丘陵占30%、平原占27%,由8个省组成:亚历山德里亚、别拉、阿斯蒂、库内奥、诺瓦拉、都灵、威尔巴诺-库西奥-奥索拉、维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