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一、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性与前景生物技术产业作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新时代背景下,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其在医疗健康、农业食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生物技术产业的现状分析1. 全球范围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加大生物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2. 经济效益显著:生物技术产业以其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
通过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生物技术产业的趋势分析1. 产业升级和转型:生物技术产业不断追求高效、无污染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2. 创新驱动:挖掘新的研究领域和市场需求,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向着创新驱动型发展。
在基因编辑、基因测序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推动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基因检测与个性化医疗: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个性化医疗的可能性。
2. 利用生物技术攻克疾病:生物技术通过研发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帮助解决了一系列严重疾病,提高了医疗效果。
五、农业食品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转基因作物的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最为典型的就是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作物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产量。
2. 绿色农业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实践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
六、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生物技术的进步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生物修复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2. 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借助生物技术,通过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中国生物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1, 20 u. 02
中 国 生 物 产 业 的 现 状 及 发 展 对 策
吴 乐斌
( 国科 学 院 生 物 物 理 研 究 所 ,北 京 100 ) 中 0 11
摘
要 :文章 扼 要论 述 了中 国生 物 技术 产 业 的现 状 ,分 析 了发 展 生 物 技 术 产 业 的优 势 ,概 括
司 为 例 : 全 国 6 0 多 家 医 药 企 业 中 , 止 19 年 年 底 , 沪 股 上 市 的 医 药 企 业 共 4 在 30 截 99 深 7
来稿 日期 :2O .11 0 20 . 1
作者 简 介 :吴 乐斌 ,中 国科学 院 生物 物 理研 究所 副 所长 、高级 工程 师 。
前 列 。过 去 1 O年 , 医药 工 业 年 均 增 长 大 约 在 1% , 比 同 期 工 业 总 产 值 增 长 率 高 8个 百 分 8 点 左 右 。继 18 世 界 上 第 一 个 基 因 工 程 药 物 重 组 人 胰 岛 素 在 美 国 问 世 以后 , 18 9 2年 9 9年 , 我 国拥 有 了第 一 个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 基 因 工 程 药 物 重 组 人 干 扰 素 a 。 到 9 l b 0年 代 末 ,我 国 国
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若干对策

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若干对策【摘要】中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对我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科研力量、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国际合作等五项战略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转化和产业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人才结构,推动我国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
只有不断完善这些战略和对策,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科研力量、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转化、产业化、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未来发展、持续健康发展1. 引言1.1 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我国来说,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我国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机遇。
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生物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走向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科研力量不足、技术转化难度大、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
为了推动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和有效策略,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科研力量,优化人才结构,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只有这样,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2 现阶段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面临的挑战当下,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限制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导致科研投入产出比较低。
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第一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始建于1919年,在北平天坛成立了中央防疫处--即今天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我国自七十年代未开始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
国家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被列为863计划之首,而且纳入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
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促进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我国基因工程多肽药物、单抗和新型诊断试剂在仿制的基础上向创新发展,已能生产目前国际上市的大多基因工程多肽药物,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系国际首创,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bFGF已申请专利,首创的免疫PCR胃癌诊断试剂已获得新药证书,有望开发出一系列的高灵敏度癌症诊断试剂。
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取得明显进展,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投放市场,对乙肝的预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双价痢疾疫苗、霍乱疫苗获准试生产,血吸虫疫苗。
出血热疫苗等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基因治疗取得突破,研制成功具有高效导入功能的靶向性非病毒型载体系统,动物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在体内将基因高效导入肿瘤细胞,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缝线等3种基因治疗方案已基本完成临床前试验。
获得了一批转基因动物,已获得生长激素转基因猪的第2、3、4代。
获得手乳腺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羊等。
通过研究出现一批创新性成果,克隆了大量人、动物、植物的新基因,创造了具有多种用途的新型表达载体等。
据统计,我国现有456个单位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中医药领域的有165个,占36%,专业人员约6800人,已有近二十种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获准进入市场,数十种医药生物技术产品正在进行临床或临床前研究。
当今世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呈现出巨大活力。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各类生物基因组研究工作的展开,新基因不断被发现,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涌现,生物技术进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
与此同时,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并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二个热点领域。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课件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
本文综述了我国与国际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我国与国外在生物产业上的优势和差距,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引言】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生物产业的雏形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形成,各国都逐渐将发展生物产业放到重要地位。
发展中国家更应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传统工业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已形成较大差距,而今天生物技术的发展却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发展稳步增长。
目前,我国已拥有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资助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200个,已获得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建立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的研究条件。
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改善环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0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
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
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员已有2万人,每年还有约4600名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加入这一行列。
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研究队伍。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已经与9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与150多个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与亚太地区各国在涉及农业,医药、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重点合作。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正处于一个非常迅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在生物技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分子诊断和卫星遥感等领域采取了大量的政策以及技术改革,促进了产业发展。
在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是以药物开发为主要目标,
根据2018年“第37版—中国药品工业统计年鉴”显示,我国生
物药品的实际销售额已经超过250亿元。
此外,中国还在生物“大数据”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大数据可用于改善健康护理等领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问题及对策:
尽管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很多行业仍然存在低端化倾向,产品在价格上不能有效竞争,这部分归因于技术水平出发点较低,技术进步较慢,并且尚未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其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仍处于滞后状态,例如在分子诊断领域,由于未能建立完善的国家标准,仍然存在较大的质量可靠性问题。
最后,生物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缺乏人才和科技支持,以及研究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对策:
一方面,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可以给予企业技术研发融资支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行业法规建设,提高检测标准,加强行政审批程序的透明性和
可行性,促使企业有动力进行转型。
此外,也可以建立行业数据库,为行业健康运行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支持,以及解决企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人才、技术和质量漏洞问题。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我国生物经济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以下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一、现状
1.生物资源开发能力差。
我国的生物资源丰富,但是在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
2.生物技术水平不高。
生物技术是推动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我国的生物技术水平相对欠缺,导致生物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低。
3.生物经济市场不成熟。
生物经济市场的发展不够成熟,市场需求缺乏,导致了生物经济产业的不稳定和发展水平的低下。
二、对策
1.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和保护。
完善生物资源开发的政策体系,加强保护和利用生态系统,优化生态管理,提高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
2.提高生物技术水平。
加强高端科研平台的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人才素质和技能水平,广泛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提高生物经济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3.完善生物经济市场环境。
加强生物经济市场的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建设,拓宽生物经济产业的市场需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加强生态产业的协同、互补和优势互补,完善生态经济产业链,促进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上是我国生物经济现状与对策的简要介绍,未来,我们要加强监管,推动生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育更多生态产业,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
总体规模已达到2.5万
亿元,年增长率超过20%。
不仅有了庞大的企业数量,更重要的是,
有了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
二、存在问题:
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由于技术运用方向不够清晰、投入不够充分等原因,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力和产业应用水平仍然存在欠
缺之处。
2.缺乏专业人才:在生物技术领域,人才的培养、吸引和激励一直是一个难题。
目前,行业内缺乏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缺乏关键技
术能力。
3.市场化程度不高:虽然在国内,国外领先的生物技术企业都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有了广泛的开拓和经验积累,但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市场化水平还不够高。
三、对策:
1.加强基础研究:增加投入,破除壁垒,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2.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有计划地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
3.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从技术的研发及验证上开始,增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化导向。
4.鼓励企业创新:为企业提供创新的支持,创新基金、企业孵化器等方式可以有效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5.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的生物技术公司、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专业协会等的交流合作。
通关国际合作,吸取先进技术,提升国际化水平。
总之,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政策、基础研究、产业链、合作创新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助推生物技术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2002年在四
川问世,填补了我国生物柴油工 业化生产的空白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优势
1)基因是生物制药产业的源头、生长点和制高点 2)传统产业的改造 3)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已奠定了发展的基础,相对其
(2)生物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取得显著效益,对增加农民
收入、带动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3)生物工业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发展潜力巨大 。
(4)在生物环保、生物能源、生物海洋方面也具有一批
重要成果,产业化前景广阔
3)、各地纷纷推进生物医药园区建设,生物企业呈
现集聚化发展趋势
目前全国正在兴建的各类生物医药园区或生物医
医,2004,(8) [4] 孙爱仙.正在崛起的生物技术产业.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6)
[5] 舒志军.生物技术产业在中国崛起.深圳特区科技,2004,(10) [6].国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动向.经济研究参考,2004,(9) [7] 李晋川,.发展生物技术 引领未来经济.太原科技,2006,(3) [8] 张木然.德国生物技术产业进入中期调整阶段.全球科技经济瞭 望,2004,(2)
生物技术在制药、环保、食品、基因研究等诸多 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最主要的应用方向是生物制 药产业。目前,人类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
用于医药工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
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工业的重大变革,生物制药技 术得以迅速发展。
1、美国
现状:
政策: ●有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 ●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鼓励生物技术发展的政策和 法律: ●通过多种融资渠道来实现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扶持
3、日本
• 现状:
• 日本的生物技术产业结构呈现多样化,业者以制药、酶制剂制 造和发酵等食品领域为主,2002年日本生物技术市场规模达 1.8万亿日元,其中医药及诊断试剂占较大份额约为46%
• 政策: ●政策、计划引导划
• • ●从财政、税收方面给予支持 ●促进产官学合作
• 研究强项:
• 功能基因研究(日本在人类基因组测序中承担了6%的任务, 因此有较强的研究实力); • 蛋白质高阶结构形成与机能研究(由京都大学理学研究科承 担); • 植物基因研究(以应用为目的的动植物遗传子研究项目)
等级差别明显:生物技术产业中,发达国家卖专利卖技
术,发展中国家提供生产车间,这种传统产业中的等级 差别在现状
1. 总体现状
总体上在第三世界处领先地位。 1)与发达国家比较,在实验室技术上差距也不大, 有的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在工业化水平上差距很大。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平高科) /,致力于杂交水稻、杂交辣椒、 杂交棉花、杂交玉米、杂交油菜和优质西甜瓜、蔬菜新品 种(组合)的选育创新。 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是中国第一家基因治疗专业公司,从事基因药物的研制。 上海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ndex.htm,业务范围:SNPs 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突变分析、蛋白组学、全 基因合成、TaqMan MGB探针合成、定量PCR分析、基因文 库检索。
2、欧洲
1999年,新企业的创建节奏明显加快,比1998年提 高15%。到2001年初,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数目已达 到1351家,资产总值达178亿欧元,比1998年的107亿 欧元增长66%。
500 400 企业数量 300 200 100 0 1980 1990 年份 1995 2001
• 现状:
• 安进公司(Amgen): ,研究领域:分
子生物学、遗传疾病治疗药物、顽固性疾病治疗药物、癌 症治疗药物等。主要产品有促红细胞增生药(EPOGEN®)等。
• 拜尔根公司(Biogen Idec Inc):,
研究领域:免疫学、肿瘤学研究、生物酶等,主要产品:抗 癌药美罗华(Rituxan,即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的无痛型 非何杰金淋巴瘤(NHL) 。
中国知名生物技术企业一览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是集科研 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生物技术企业集团。 清华源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index.html,致力于生物技术药物、 化学药、中药与天然药物以及银抗菌产品的投资、研发、生 产和营销。
2)生物农业方面 :我国首创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推广 到20多个国家,累计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我国是 世界上第二个有转基因抗虫棉花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其种植面积在2002年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40%,五年 来累计为农民增收50多亿元。
3)生物能源方面:我国在利用
生物技术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方
面成就显著。通过利用玉米等粮
药产业基地有120多个。这些园区的建设促进了生物
医药企业的集聚化发展,吸引了一批留学生回国创
业,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主要发展方向
1)生物医药方面:进入临床研究的生物医药已达150多 个,有基因工程干扰素等21种生物技术药物投入生产。我 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 成了1%的测序工作;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并克隆了神 经性高频耳聋、乳光牙本质Ⅱ型、汗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 致病基因。
• 研究强项:
•
欧洲著名的生物技术公司
• 细胞技术公司(Celltech group) ,研究领域:干扰 素、免疫学、癌症等。主要产品有Coracten®(血管 升压素转化脢抑制剂)等。 • PPL公司(Glaxo Wellcome) , 研究领域:人类基因组、肿瘤学研究、重大疾病治 疗药物、疫苗等。主要产品有Boostrix等 • Zeneca ,研究领域: 农作物基因改良、心血管病治疗药物、传染疾病治 疗药物等,主要产品有zafirlukast等。
4、全球生物技术领域专利分布
世界生物技术专利分布
其他 5%
日本 17%
欧洲 19%
美国 59%
美国 欧洲 日本 其他
5、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三高一长:生物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
产业周期长的特点。
应用范围广,需关注安全问题:面对转基因食品禁令,
克隆人禁令等问题,如何更加安全有效地使生物技术造 福人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在资金方面,国外风险基金正在逐渐进入中国,包括
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在内的跨国企业采用联
盟等多种方式对我国生物技术公司进行投资,以及我
国自身的风险基金、5000亿元人民币市场的私募基金
等发展,加上创业板,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将 成为助推剂。风险投资体系的引入和规范,以及创业 板的开放,将对生物高技术产业化起到强大的推动作 用
2. 特点和动向
1)、生物技术产业进入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1)新的生物技术公司不断涌现 (2)生物产业初具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3)出现了一批高速成长、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 (4)拥有一批具有较大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
2)、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等领域,正在
孕育一批新兴产业群
(1)生物医药正在成为一些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生物质原料供应能力低,生物能源、生物基材
料快速发展的原料瓶颈制约问题比较突出
3)、生物产品管理、政府采购、投融资与财税政策
等问题日益突出。
3、2007年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1)、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良 好的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加快组织实施生物产业重大专项,引导生物产 业高水平、规模化发展 3)、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机制。 4)、关注医药合资企业独资化的趋势。
一、生物技术产业的分类
• 1、相关概念
• 生物经济: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 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 的经济,是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 相对应的新经济形态。
• 生物技术产业:据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 (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的 定义,生物技术产业就是利用细胞和生物分子进 行药品、农产品生产开发和环境治理的产业,该 产业技术由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 生物技术共同组成
2、分类
现代生物技术因其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它不仅可应用到农业、医药等与生物学息息相关的 传统领域,还可应用到化工和能源等关乎国计民生 的各个重要领域,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生物技术的进 步将使这些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依据生物技术 在不同产业层面的应用,可将生物技术产业群分类 如下:
二.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3、生物技术产业整体水平接近国际先进,在若干重 要领域达到国际领先。 4、完善战略联盟和产、学、研结合的生物高技术运
行机制。
• 5、大力发展生物高技术产业化的中介组织,提供 技术咨询、专利知识咨询、技术服务和法律服务。 协助企业组织实施临床前、临床研究(或大田试 验)和新药报批等事项。 • 6、完善资本运作市场机制。 • 7、尽快就生物技术与社会伦理问题研究对策。
五、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2007年政策
1、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呈现“四快”特征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2)、产业化与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3)、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步伐
4)、产业集聚加快推进
2、生物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经济效益较低,成本上涨和药价下降双重压力,
使生物医药产业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从业人员 有1.4万多人,年销售额约80亿英镑,生物制药是该产业 中的强项 ●加强科技立法 ●发展风险资本,支持创新 ●促进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 荷兰:纯化遗传学物质(例如蛋白质和核酸)产品的制 造;瑞典:已成为制造自动DNA测序系统的技术领先者
• 政策: ●制定高技术计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