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葡萄 PPT课件
绘本《妈妈摘的葡萄》

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及说课反思目标:1.欣赏故事;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2.懂得妈妈妈的辛苦及爱的伟大..准备:故事PPT;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内容:绘本妈妈摘的葡萄过程:1、兴趣导入;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入场..1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一首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那是一首关于谁的歌呀妈妈的接下来咱们一起欣赏一个关于妈妈的故事..出示PPT1;问:你看到了什么狐狸;葡萄师总结:这是一个关于狐狸妈妈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妈妈摘的葡萄2、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PPT2页----猜猜小狐狸为什么呜呜大哭它可能遇到了什么事让孩子学学..----你肚子饿了的时候;谁会来帮助你呢----看看故事里谁来帮助小狐狸的讲述第3页-----猜猜狐狸妈妈会对宝宝怎么说请你来学一学----猜猜狐狸妈妈会怎么做呢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出现的就是妈妈;妈妈总是能想出办法来帮助我们..出PPT4---识字妈妈2----猜猜狐狸妈妈会怎么做呢观看PPT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狐狸妈妈是怎么走路的它为什么要这样走呢走到哪了看见了什么----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教师讲述5—8页小结:为了让小狐狸快点吃到葡萄;狐狸妈妈再累也不停下来..3观看PPT第9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为什么要停下来呢----难道妈妈不知道宝宝在等它吗----听听你们发现的和故事里讲的是不是一样的教师讲述故事第9页小结:这时候妈妈听到了老鹰的叫声;妈妈非常担心宝宝会被老鹰叼走;又怕老鹰会跟在自己后头;发现宝宝;于是狐狸妈妈就停下来;等老鹰飞走了继续往家赶..4----小狐狸在干什么----可它为什么又哭了小结:狐狸妈妈走后;小狐狸一个人在洞里等啊等啊;等了好久也不见妈妈回来;小狐狸实在饿得不行了;又呜呜的哭起来..3、伟大的妈妈1观看PPT12/13页----看看谁来了他正在往狐狸家走;怎么办呢----猜猜这么严重的一件事;狐狸妈妈会怎么做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如果妈妈不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小结:“我不在家的时候;孩子没被狼叼走吧”狐狸妈妈心里正想着;忽然听到附近有狗叫的声音..“不好;猎人带着狗上山来了”她扔下葡萄;一边跑;一边叫:“孩子;危险;快逃”小狐狸听到妈妈的喊声;立刻冲出山洞;躲进了林子里..2观看PPT第15页----为什么只有小狐狸一个人了呢----狐狸妈妈在哪呢小结:狐狸妈妈为了小狐狸的安全;自己却遇难了..----没有了妈妈的小狐狸;生活的怎么样5、妈妈的爱观看PPT第15页----故事到了这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狐狸为什么又哭了小结:小狐狸明白了妈妈的爱;所以哭了..6.观看PPT16----小狐狸到处找啊找啊;总不见妈妈的影子..几年过去了;小狐狸长大了..有一天;他发现山洞附近的一棵树上绕着葡萄秧;葡萄秧上结满了一串串紫葡萄..“这儿怎么会有葡萄的呢”小狐狸觉得很奇怪..他摘下一串葡萄尝了一颗:“哎呀;好甜;真好吃”他咕噜咕噜吃起来..就在这时候;小狐狸突然想起妈妈亲切的声音:“等着;妈妈去给你弄点好吃的来..”小狐狸明白了这儿的葡萄是怎么长出来的..他深情地注视着葡萄藤;泪汪汪的说:“妈妈;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您的谢谢您”7.拓展思维----你的妈妈也为你做过许多让你感动的事;你准备怎么对妈妈说呢回报妈妈的爱:平时妈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小朋友们也说了那么多你想对妈妈说的话;那今天小朋友回到家;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说给妈妈听;好吗----听世上只有妈妈好退场附:在很久很久以前;狐狸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住在森林的山洞里..有一天小狐狸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了..”狐狸妈妈说:“孩子;你等着;妈妈去给你弄点好吃的来..”狐狸妈妈出去了..狐狸妈妈到哪儿去了呢原来;她要给她的孩子摘一串葡萄..她跑呀跑呀;翻过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再翻过一座山;才来到葡萄村..狐狸妈妈攀着葡萄藤;摘下一大串紫葡萄..她把葡萄叼在嘴上;就急急忙忙往回跑..小狐狸呆在洞里;等妈妈回来..可是等啊;等啊;妈妈老不回来..小狐狸饿得耐不住了;又哭起来..狐狸妈妈翻过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再翻过一座山;眼看就要到家了..忽然听到老鹰的叫声;狐狸妈妈停了下来;等老鹰走了;狐狸妈妈又急急忙忙往回赶..“我不在家的时候;孩子没被狼叼走吧”狐狸妈妈心里正想着;忽然听到附近有狗叫的声音..“不好;猎人带着狗上山来了”她扔下葡萄;一边跑;一边叫:“孩子;危险;快逃”小狐狸听到妈妈的喊声;立刻冲出山洞;躲进了林子里..小狐狸在林子里一直躲到半夜;才回到自己的山洞;可是妈妈没有回来..小狐狸到处找啊找啊;总不见妈妈的影子..几年过去了;小狐狸长大了..有一天;他发现山洞附近的一棵树上绕着葡萄秧;葡萄秧上结满了一串串紫葡萄..“这儿怎么会有葡萄的呢”小狐狸觉得很奇怪..他摘下一串葡萄尝了一颗:“哎呀;好甜;真好吃”他咕噜咕噜吃起来..就在这时候;小狐狸突然想起妈妈亲切的声音:“等着;妈妈去给你弄点好吃的来..”小狐狸明白了这儿的葡萄是怎么长出来的..他深情地注视着葡萄藤;默默地说:“妈妈;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您的..谢谢您”一内容简介大山里;有狐狸的家;小狐狸在家里饿得呜呜大哭..狐狸妈妈翻山越岭为饥饿的小狐狸摘来葡萄;路上却遇上猎人;为救小狐狸;她冒死引开猎人..小狐狸尽管从此再也没见到妈妈;可妈妈放在树下的葡萄却生根发芽一年一年地长了起来;结了串串果实..小狐狸吃着甜甜的葡萄;感受着妈妈伟大的爱..二主题分析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母爱..整篇以“爱”为主题线索;故事中并无提及一个“爱”字;而母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却从头至尾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三设计思路初次翻阅妈妈摘的葡萄;第一眼吸引我的;是每页上那火红的身影..满眼火红之中;有小狐狸的哭泣、紧张;有狐狸妈妈的奔波、焦急..第二次细读;还是那片火红;满眼火红之中;发现了小狐狸的难过、孤独、无助;狐狸妈妈的辛苦、紧张、坚定..放不下;于是再次阅读;那浓浓的爱尽现眼前;禁不住潸然泪下..心中有隐隐的痛;那是为狐狸妈妈的去世、小狐狸的孤苦无依;心中又有无限的感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爱自己的妈妈..学龄前的孩子;妈妈对于自己的爱可能还无法真切体会;有时还难免对辛劳的妈妈发发脾气、使使小性子..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来感动孩子;使他们能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拳拳爱心呢在很久很久以前;狐狸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住在森林的山洞里..有一天小狐狸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了..”狐狸妈妈说:“孩子;你等着;妈妈去给你弄点好吃的来..”狐狸妈妈出去了;小狐狸呆在洞里;等妈妈回来..可是等啊;等啊;妈妈老不回来..小狐狸饿得耐不住了;又哭起来..狐狸妈妈到哪儿去了呢原来;她要给她的孩子摘一串葡萄..她跑呀跑呀;翻过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再翻过一座山;才来到葡萄村..狐狸妈妈攀着葡萄藤;摘下一大串紫葡萄..她把葡萄叼在嘴上;就急急忙忙往回跑..她翻过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再翻过一座山;眼看就要到家了.. “我不在家的时候;孩子没被狼叼走吧”狐狸妈妈心里正想着;忽然听到附近有狗叫的声音..“不好;猎人带着狗上山来了”她扔下葡萄;一边跑;一边叫:“孩子;危险;快逃”小狐狸听到妈妈的喊声;立刻冲出山洞;躲进了林子里..小狐狸在林子里一直躲到半夜;才回到自己的山洞;可是妈妈没有回来..小狐狸到处找啊找啊;总不见妈妈的影子..几年过去了;小狐狸长大了..有一天;他发现山洞附近的一棵树上绕着葡萄秧;葡萄秧上结满了一串串紫葡萄..“这儿怎么会有葡萄的呢”小狐狸觉得很奇怪..他摘下一串葡萄尝了一颗:“哎呀;好甜;真好吃”他咕噜咕噜吃起来..就在这时候;小狐狸突然想起妈妈亲切的声音:“等着;妈妈去给你弄点好吃的来..”小狐狸明白了这儿的葡萄是怎么长出来的..他深情地注视着葡萄藤;默默地说:“妈妈;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您的..”。
《妈妈的葡萄》教案及课后反思

《妈妈的葡萄》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妈妈的葡萄》这篇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课文《妈妈的葡萄》全文。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生字词卡片。
2. 教学工具:(1)投影仪或白板。
(2)教学PPT。
(3)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导入新课。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细节。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3)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学习。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小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是否能掌握生字词,并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学生是否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大班情景阅读《妈妈摘的葡萄》优质课教案

大班情景阅读《妈妈摘的葡萄》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妈妈摘的葡萄》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读书、读书习惯和阅读兴趣,感受家庭情感,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2.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呈现一张葡萄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葡萄的认识和感受。
然后出示书名《妈妈摘的葡萄》,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最后,提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问题:“故事中的葡萄为什么重要?”2.阅读故事(2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妈妈摘的葡萄》。
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3.合作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形象,并用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
4.综合训练(20分钟)根据故事内容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例如:“故事中的小明最开始是怎么看待妈妈摘的葡萄的?为什么?后来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
5.课堂总结(10分钟)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然后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妈妈摘的葡萄》1.情感变化:不理解→体会2.人物形象:妈妈、小明七、教学反思通过整个课堂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妈妈摘的葡萄》的内容,对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但教学中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阅读策略的训练,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妈妈摘的葡萄》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妈妈摘的葡萄》
教案:《妈妈摘的葡萄》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妈妈摘的葡萄》。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3. 能够自由表达对于妈妈摘葡萄的喜爱之情,并且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具准备
1. 教案PPT和课件。
2. 课文《妈妈摘的葡萄》的书本或者课件。
3. 图片或者实物展示葡萄。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铺垫
引入课题,通过图片展示或者实物展示葡萄,引发学生对葡萄的兴趣。
2. 呈现课文
请学生跟读课文《妈妈摘的葡萄》,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鼓励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去感受课文。
3. 理解课文
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例如:
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解答:课文讲述了妈妈为孩子摘了一串葡萄的故事。
提问:孩子对妈妈摘的葡萄有什么感受?
解答:孩子非常喜欢妈妈摘的葡萄,觉得很甜。
4. 学习语言知识
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特定词汇和表达方式,并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5. 练习与实践
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学生分成两拨,一
拨假装做厨师,一拨假装做客人,做厨师的提供葡萄给做客人的品尝,做客人再以正
确的语言表达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6. 创作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构思自己心目中的葡萄园和摘葡萄的故事,可以通过写作、绘画或者口述的方式进行表达。
《妈妈的葡萄》

06
现实意义与启示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弘扬母爱精神
通过《妈妈的葡萄》的故事,传递了母爱的伟大和无 私,呼吁社会关注和尊重母亲,弘扬母爱精神。
倡导家庭和谐
故事中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倡导 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
推动文化传承
故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民间故事、传说等,有助 于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
主人公与邻居
邻里和睦,彼此关心,形 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 环境。
04
主题思想探讨
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母爱的无私
妈妈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 ,不惜付出一切,展现出母爱的伟大 和无私。
母爱的力量
母爱的坚韧
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母亲也坚定地 守护着孩子,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母亲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感受到爱 的力量,学会感恩和珍惜。
主人公形象
坚韧不拔
主人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时 ,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不 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善良勇敢
她不仅关心自己的家庭,还积极 帮助身边的人,展现出善良勇敢 的品质。
聪明才智
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她总 能想出聪明的办法,展现出过人 的才智。
配角形象
01
02
03
父亲
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对 家庭充满责任感,为了家 庭默默付出。
人物塑造手法探讨
人物形象
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 刻画,塑造了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
VS
人物关系
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性和多样性,使读者对人物有更深入的了 解。
环境描写与氛围营造
环境描写
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为故事增色添彩。
妈妈摘的葡萄

广州市天河区天晖幼儿园2017学年第一学期情景阅读《妈妈摘的葡萄》执笔:梁敏清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线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2.观察图片中的角色,理解故事角色的情感。
3.讨论故事中葡萄的来历,感受母爱的伟大。
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师生问好师:孩子们,你们看看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来到我们和合幼儿园,你们高兴吗?(高兴)来,我们做个有礼貌的孩子,拍着节奏和客人老师问好,一起来(客人老师,客人老师,欢迎您!客人老师,客人老师,上午好!)(客人老师问好)好,谢谢!孩子们一起来找个合适的位置坐下来吧。
二.问题导入师:孩子们,看着我,我是谁呀?(施老师)那今天施老师今天带来三个问题,大班的孩子,小耳朵仔细听哦!1.在家里给你做饭、洗衣服、最多的人是谁呀?(妈妈)2..那陪你做作业,玩游戏最多的人是谁呀?3.你觉得,世界上最爱你,最关心你的人又是谁呢?(妈妈)师:哦,骄傲的都说是妈妈呀,都是爱你们的妈妈。
那今天施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有关妈妈的故事,好吗?三.欣赏并理解故事出示图2,展示绘本封面,提问:1.请看图片上有谁?(狐狸妈妈)2.狐狸妈妈它要去干什么呢?(去摘葡萄)3.哦,你是怎么知道狐狸妈妈要去摘葡萄呢?(幼儿回答)师:你们都知道妈妈要去摘葡萄,但是,妈妈为什么要摘葡萄,妈妈又是怎么摘的葡萄,想不想知道?(想)出示图小狐狸哭的画面,提问:1.小狐狸怎么了?(哭了)2.小狐狸哭了,你看看它,看看图片上的小狐狸它哭得怎么样啊?3.我们看看图片上的小狐狸它在哪里啊?(山洞里)4.这个山洞有可能是它的什么呢?(家)5.那你们来猜一猜,小狐狸在家里为什么会哭呢?(幼回答)师:孩子们,你们猜的都有可能,那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狐狸到底为什么哭(教师讲述:大山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狐狸,有一天,它哭着喊:呜。
我的肚子好饿呀,我的肚子好饿呀。
)6.小狐狸为什么哭呀?(肚子饿了)7.孩子们,你们在家里肚子饿的时候谁会来帮助你呢?(妈妈)8.那小狐狸在家肚子饿了又有谁来帮助它呢?(狐狸妈妈)出示图4,妈妈和宝宝说话的图片。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生活》第四章《家的味道》,具体内容为《妈妈摘的葡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知道葡萄的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知道葡萄的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懂得珍惜家人的劳动成果。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葡萄的生长过程及营养价值。
重点: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葡萄植株、葡萄果实、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葡萄植株和果实,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葡萄的外观特征,引导幼儿讨论葡萄的生长过程。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展示葡萄的生长过程,讲解葡萄的营养价值,让幼儿了解葡萄对身体的好处。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题目:“妈妈摘了一串葡萄,请你画一画这串葡萄。
”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形状、颜色,鼓励幼儿用彩笔和水彩颜料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在画纸上绘制葡萄,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表达力。
6. 情感教育(5分钟)讲述妈妈摘葡萄的辛苦,引导幼儿珍惜家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妈妈摘的葡萄》2. 内容:葡萄的生长过程葡萄的营养价值绘画葡萄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串葡萄,送给妈妈。
答案:略2. 作业要求:用彩笔或水彩颜料绘制,注意葡萄的形状和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葡萄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培养了幼儿对家的情感。
但在情感教育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不珍惜家人的劳动成果,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葡萄园,了解葡萄的种植和采摘过程。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培养幼儿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通过观察、讨论,让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母爱的伟大。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学会关爱母亲,尊敬长辈。
三、活动准备1.绘本《妈妈摘的葡萄》2.葡萄实物或图片3.白板、记号笔4.纸杯、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四、活动过程1.引入话题教师出示葡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品尝葡萄的经历,激发幼儿对葡萄的兴趣。
2.阅读绘本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阅读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的主题。
3.故事讨论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讨论故事中母爱的伟大。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妈妈要摘葡萄给小兔子?小兔子是如何感受到母爱的?4.情景体验教师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在体验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5.手工制作教师出示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葡萄串。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幼儿跟随示范进行制作。
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关注母爱主题,培养孩子尊敬长辈的品质。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葡萄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葡萄,感受母爱。
重难点补充:活动重点: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葡萄是如何生长的吗?”教师引导:“小兔子为什么会那么开心地吃妈妈摘的葡萄?”幼儿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因为那是妈妈的爱,就像我们的妈妈给我们做好吃的饭菜一样。
”活动难点: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兔子在妈妈摘葡萄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强调:“小兔子学会了感恩和珍惜,就像我们应该珍惜妈妈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