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职责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实施细则为了促进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本细则。

一、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组织与职责成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

管理小组的组成:由医院主管医疗工作的院长或副院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医务科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药学部门负责人担任。

成员包括临床科室(内、外、妇、儿)具有高级职称的主任或副主任、检验科的主任或副主任以及临床药学专业人员。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小组的职责是组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会诊,负责全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

二、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1、抗菌药物用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病原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非上述病原体所致疾病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测最可能的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给予针对性目标治疗。

临床无感染表现而病原检查获阳性结果时,应注意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定植菌的可能。

3、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常用抗菌药物。

对医院获得性感染、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强、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门诊经抗菌药物治疗3天,病情末能有效控制的,原则上应住院治疗并应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4、选择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根据药物抗菌作用和体内特点,结合患者病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正确制定抗菌的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组机制及职责分工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组机制及职责分工

某某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组长:刘某副院长副组长:仇某医务部主任李药剂科主任成员:王护理部主任丛感控科负责人段检验科主任朱内科主任金神经科主任王外科主任赵骨科主任葛药剂科副主任孙药剂科副主任工作组职责:(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三)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四)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

工作制度及监督管理机制按照工作组四条职责,全体成员相互协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分管工作任务。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管理部门:医务科负责人: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我院2011年1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填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并按要求上报。

管理部门:药剂科负责人:三、建立完善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操作体系我院已按要求设置感染科、临床微生物室,配备了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

定期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并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管理部门:药剂科负责人:开展培训时有医务科负责具体工作,负责人:丛培强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具备医师职称的授予一线抗菌药物处方权,主治医师职称的授予二线抗菌药物处方权,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授予三线抗菌药物处方权。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XXX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为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本院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患者,达到有效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目的,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1、组织机构和职责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负责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和督查,医务、药学等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1)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本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3)根据本院用药情况,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药品分级目录。

4)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本规定所指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药物的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2、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非感染性疾病(无细菌混合性感染)者不使用除抗病毒以外的抗菌药物。

3、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血、尿、粪、痰及其他分泌物等)后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一旦确认为非细菌性感染,应立即停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为了有效控制感染,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落实医院抗菌药物医疗质量核心制度,保证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制定本制度。

1.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院感、质管、药学、临床、信息、检验、纪检等管理部门组成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科学化管理工作小组”。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科学化管理工作小组职责:2.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根据抗菌药物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督促落实。

2.2每年定期检查院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谱情况,参照相关国家级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及《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2.3对某些重点科室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每半年督促相关科室采样检查一次,根据检查结果及时修改临床经验用药方案。

2.4每月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全院及医共体成员单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督促临床医师严格按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使用抗菌药物。

2.5调查和分析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2.6每月均需对全院各科室及医共体成员单位的抗菌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及时整顿,及时改正,做到防微杜渐。

2.7不定期地检查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培养临床医生良好的用药习惯。

2.8每年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微生物学、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滥用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2.9督促医务人员随时报告所发现的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新发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分析并上报有关部门,一般性反应也要及时登记,并每年组织评价一次,对疗效较差,不良反应多发或严重、或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及时淘汰和更换。

3.管理部门:为了严格落实抗菌药物的管理,达到《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具体要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科学化管理工作小组”作为主管部门,进行全面管理和指导;医务科、院感科、临床药学室、质管办、药剂科、检验科、信息科,纪检监察室及各临床科室主任作为分管部门和人员,予以具体落实,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出改进意见,以便逐步完善该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一、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名单:
组长:**(科主任)
副组长:**(护士长)
组员:*** *** ***
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小组职责
1、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管理,科主任为科室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透析室院感管理的各项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规章制度;
3、负责对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上报,制定改进措施;
4、督促科室医务人员加强病原学检查,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5、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如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等,按医院规定处理外,以防止再次发生。

6、定期组织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等。

三、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定期组织召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会议,布置检查工作。

副组长:执行组长分配的工作任务,协助组长做好相关工作。

成员:完成分管工作,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服从组长、副组长安排的临时性工作,按时按要求完成检查任务。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一、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名单:
组长:**(科主任)
副组长:**(护士长)
组员:*** *** ***
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小组职责
1、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管理,科主任为科室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透析室院感管理的各项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规章制度;
3、负责对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上报,制定改进措施;
4、督促科室医务人员加强病原学检查,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5、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如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等,按医院规定处理外,以防止再次发生。

6、定期组织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等。

三、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定期组织召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会议,布置检查工作。

副组长:执行组长分配的工作任务,协助组长做好相关工作。

成员:完成分管工作,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服从组长、副组长安排的临时性工作,按时按要求完成检查任务。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 工作职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 工作职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工作职责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结合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努力提高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的调查。

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调查包括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及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二、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技术指导。

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三、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定数量,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35种,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及时向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四、组织落实抗菌药物应用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和分析。

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医院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半年以上使用量排名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五、对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进行监测。

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下列相应措施:1.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大于50%;2.对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3.对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通报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4.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通报医务人员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
(1)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2)审议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3)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4)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

(5)加强对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和培养。

使之逐步承担起负责对本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6)配备抗菌药物等相关专业的临床药师。

临床药师负责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7)根据我院实际需要,建立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的临床微生物室。

临床微生物室开展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等工作,提供病原学诊断和细菌耐药技术支持,参与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8)加强涉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9)每年召开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会议1-2次,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检查、干预,督促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法律、法规;
2、研究制定订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细则;
3、组织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检查分析,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4、督促临床加强病原学检查,根据病原菌变迁、耐药情况,进行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干预;
5、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等
药品调剂差错管理程序
1.发现调配差错发生后必须立即向室负责人报告,并由室负责人向科主任报告。

室负责人应调查差错发生经过及原因,分析可能的危害程度和处理结果。

2.立即同患者或护士取得联系,分别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如请相关医师帮助救治、到病房或患者家中更换药品、致歉、随访,取得谅解。

3.应进行彻底的调查并向科主任提交一份”药品调剂差错报告”,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差错的事实;
(2)药房是如何发现该差错的;
(3)确认差错发生的过程细节;
(4)经调查确认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
(5)事后对患者的处理;
(6)对杜绝再次发生该类差错的建议;
(7)该处方的复印件。

4.改进措施
(1)室负责人应修订工作流程,以利于防止或减少类似差错的发生。

(2)室负责人应将所发生的重要差错向医疗机构管理部门报告,由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协调相关科室,共同杜绝重要差错的发生。

(3)当事人应当端正态度、接受教训,以利改进。

药品调剂差错报告
注:处方复印件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