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厂建设和管理系统标准
钢筋加工厂的规章制度与流程

钢筋加工厂的规章制度与流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钢筋加工厂的生产经营活动,保障生产安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钢筋加工厂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钢筋加工厂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生产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安全生产。
第四条钢筋加工厂要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五条钢筋加工厂要重视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第六条钢筋加工厂要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七条钢筋加工厂要加强对外宣传,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形象。
第八条钢筋加工厂要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第二章生产管理制度第九条钢筋加工厂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
第十条钢筋加工厂要根据生产计划,提前安排生产设备、生产人员和原材料。
第十一条钢筋加工厂要按照生产计划,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第十二条钢筋加工厂要建立健全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生产。
第十三条钢筋加工厂要严格遵守生产安全规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四条钢筋加工厂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
第十五条钢筋加工厂要建立健全的物资管理制度,做好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
第十六条钢筋加工厂要严格遵守劳动法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钢筋加工厂要定期组织生产管理评审,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生产管理工作。
第三章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十八条钢筋加工厂要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障环境的生态平衡。
第十九条钢筋加工厂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第二十条钢筋加工厂要做好环保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钢筋加工厂要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第二十二条钢筋加工厂要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二十三条钢筋加工厂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措施。
公司级钢筋加工厂标准化建设指南

公司级钢筋加工厂标准化建设指南《公司级钢筋加工厂标准化建设指南》一、基本注意事项嗨,新手朋友,咱们开始搞公司级钢筋加工厂标准化建设,首先得注意场地的选择。
场地得平坦、宽敞,交通要方便,像我一开始就没太注重交通这块,后来材料运输的时候可麻烦了,所以这是要注意的。
场地的面积也要根据公司的需求和预计产量来确定,可不能太小,不然以后扩展起来非常头疼。
还有啊,电力供应一定要稳定。
当时我们厂就因为电力不稳定,好几次设备突然停机,影响效率不说,还对设备有损坏。
所以在开始建设前,就得和电力部门沟通好。
在布局方面呢,要划分好不同的功能区域。
像原材料堆放区、加工区、成品堆放区等,就像我们家里,厨房、客厅、卧室分开一样,要让每个区域各司其职。
二、实用建议先说原材料堆放区,这个地方得有防雨、防潮的设施。
我之前见过有个厂,因为没做好防雨,钢筋生锈了好多,损失可不小。
咱们可以搭建简单的棚子。
加工区的设备摆放要有合理的间距,方便操作和维护。
这里有个诀窍,按照生产线的流程顺序摆放设备是比较科学的,比如说先拉直、再切断、然后弯曲等这样的顺序摆放设备。
如果有大型设备,还得考虑到它的地基承重问题。
成品堆放区呢,要做好标识,标注好型号、规格、数量等,就像超市的商品都有标价签一样,这样方便查找和管理。
三、容易忽视的点消防设施!这个很容易被忘记。
厂区里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之类的消防设备。
我当时就是,差点就出大事,还好后来及时补上了灭火器。
排水系统也不能忽视呀,万一碰到下雨天,积水太多会影响生产,而且还可能腐蚀设备和钢筋呢。
四、特殊情况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多的地方,对于那些容易被吹动的设备或者堆放比较高的原材料、成品,要有加固措施。
例如我们在沿海地区的一个厂,经常刮大风,我们就用绳索把一些成品给固定住,不然就被吹得到处都是。
再比如说,如果场地有限,要考虑立体式堆放,但是这时候就要确保堆码的稳固性。
五、总结要点朋友啊,搞这个钢筋加工厂标准化建设,场地、电力、布局这些基础的永远是关键,这是第一步,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钢筋加工场建设标准

1。5钢筋加工场必须配置消防设施。
1。6钢筋加工场必须全部硬化。
二、生产设备、设施配置
1、钢筋加工场生产设备配置
1。1钢筋加工场必须配置对焊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各至少一台。
钢筋加工场建设标准
为规范中铁二局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提高现场文明施工水平,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改善施作人员的生产、生活环境,展现中铁二局风采,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铁二局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经理部新建钢筋加工场建设。
一、基本要求
1.1钢筋加工场建设布置原则:满足施工需要,规划布局整齐划一、大方得体、少占土地,按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进行管理,体现京沪特色.
4.2钢筋加工场必须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设置污水沉淀池。
2。4钢筋加工场设置成品堆放区一个,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
3、办公及生活设施
3。1钢筋加工场应修建办公室1间,并配置必要的办公用具.
3.2钢筋加工场应修建生活住房若干间,职工住宿面积4平方米/人,食堂操作间不小于20平方米,并修建厕所、澡堂等配套设施。
4、消防环保设施
4.1钢筋加工场必须配置消防灭火器、设置消防池,配备消防锹、消防桶和灭火砂,预防电器火灾或其他意外火灾。
1.2钢筋加工场必须配置交流电焊机至少4台。
1。3钢筋加工场必须配置钢筋运输车至少一台。.
2、生产区布置
2.1钢筋加工场至少设置原材料存储区并砌筑存料台座,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
2。2钢筋加工场设置对焊及小件加工区一个,并设置彩钢棚,面积不小于250平方米.
2。3钢筋加工场设置钢筋笼加工区一个,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
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

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
钢筋加工场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设备选型、生产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探讨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
首先,钢筋加工场的标准化建设需要从设备选型入手。
在设备选型方面,应选
择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的设备,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选择能耗低、环保型的设备,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生产流程的标准化也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流程方面,应建
立规范的生产作业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和高效。
同时,应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此外,安全管理是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注重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
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钢筋加工场的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提升
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标准化建设时,应从设备选型、生产流程、安全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全面考虑,确保标准化建设的全面实施和有效运行。
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钢筋加工场管理制度范文

钢筋加工场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钢筋加工场是建筑行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为确保加工质量、提高效率、保障安全,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就钢筋加工场的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加工流程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二、加工流程管理钢筋加工流程是指钢筋从进场到最终出厂的整个过程,包括钢筋接收、计量、分类、准备工作、加工、质检、包装等环节。
为确保钢筋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制定以下管理制度:1. 钢筋接收制度:明确接收部门的责任和程序,规定各项检验指标和接收标准,采用合格供应商的产品,并对其进行详细记录。
2. 加工计划制度:制定每日、每周的加工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和设备情况合理安排加工任务,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3. 加工流程操作制度:明确各项操作流程和要求,包括钢筋的分类、准备、加工和包装等步骤,确保每道工序的合理安排和质量控制。
三、质量管理钢筋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因此在钢筋加工场中,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1. 质量目标制度:根据国家标准和项目需求,制定针对钢筋加工的质量目标,确保加工的钢筋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2. 质量检验制度:制定详细的质量检验流程和标准,进行外观、尺寸、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验,确保每一根钢筋的质量符合要求。
3. 不良品处理制度: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钢筋,制定详细的处理流程,包括返工、报废等,确保不良品不会进入施工现场。
四、安全管理钢筋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机械伤害、物料坠落、火灾等,为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培训制度:确保每位员工都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了解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理措施,并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2. 安全防护制度:规定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员工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3. 灭火器材管理制度:规定灭火器材的布置、保养和维修,建立有效的火灾预防和处置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控制。
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规范

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规范1.1 场地建设2。
1500 m1.1.1 钢筋加工场的场地面积不宜小于条执行,宜采用工厂式生3.81.1.2 钢筋加工场建设应参照产流程,进行集中加工,集中管理,统一配送。
钢筋加工场应设立固定或移动式钢筋棚,使钢筋加工无露天作业;钢筋棚下部应采用钢结构,棚顶应采用彩钢板。
钢筋加工场内应进行区域划分,设立原材料堆放区、1.1.3钢筋下料区、制作区、半成品堆放区、成品堆放区,分区转序清晰。
宽的通道。
棚内钢筋加工场内应设一条不小于4.5m1.1.4水泥混凝土进厚的C20场地应碾压密实,采用不小于10cm20cm行硬化;场区内道路的基础应碾压密实,设置不小于水泥混C20厚的碎石或石灰改善土,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凝土进行硬化。
加工场内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规1.1.5定:)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必须存放在仓库或防雨a,下部支点应以棚内,地面做硬化处理,并垫高不小于30cm保证钢材不变形为原则;严禁与潮湿地面接触,不得与酸、盐、油类等物堆放一起。
)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应按不同品种、等级、b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设立识别标识。
c)半成品、成品应按使用、安装次序进行分类、分批存放,堆高不超过120cm,并按规定做好标识,小件(散件)材料及配件宜存放于箱、盒内。
1.2 人员、设备配置1.2.1 机械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及保养规程,佩戴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作业。
钢筋加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2.2 钢筋加工场应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环境污染小,维修方便;设备应具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书,对于特大型桥梁的钢筋加工宜采用数控钢筋加工设备。
1.2.3 电焊机、平刨、手持电动工具、钢筋加工机械、龙门吊等机械设备经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使用。
1.2.4 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楔紧行走轮。
1.2.5 施工现场安装、拆卸大型施工机械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大型设备必须经有关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钢筋加工场管理制度

钢筋加工场管理制度1. 引言钢筋加工场是钢筋加工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钢筋质量和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钢筋加工场的管理,维护工作秩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2. 人员管理2.1 人员岗位设置•管理人员:负责整个钢筋加工场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技术人员:负责钢筋加工设备的操作、维护和质量检验。
•操作人员:根据生产计划进行钢筋加工操作。
2.2 人员培训和考核钢筋加工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钢筋加工操作的培训,并定期进行技术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培训内容包括钢筋加工设备的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要求和安全操作规范。
2.3 人员考勤所有钢筋加工场的人员都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和考勤制度进行考勤。
对于迟到、早退和不按规定请假的人员,将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3. 设备管理3.1 设备清单钢筋加工场应建立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和维修记录等信息。
设备清单应定期更新,并做好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
3.2 设备维护钢筋加工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影响。
3.3 设备安全钢筋加工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装置。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确保人员的安全。
4. 生产管理4.1 生产计划钢筋加工场应根据工程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加工任务,确保及时交付。
生产计划需要考虑设备利用率和人员配备情况,合理安排加工顺序。
4.2 工艺流程钢筋加工场应根据钢筋加工的工艺要求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明确每个工序的操作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
工艺流程应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保持与工程施工要求的一致性。
4.3 质量控制钢筋加工场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定期抽样检验和检测,确保钢筋加工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4 废品管理钢筋加工场应建立废品管理制度,对于产生的废品进行分类、处置和记录。
标准化钢筋场建设标准

标准化钢筋场建设标准编制依据集团公司《临时工程建设标准(试行)》(2014)443号沪宁公司下发《沪通铁路工程标准化建设指南》《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根据本工程钢筋场实际情况。
一、场地选址1、钢筋加工场的选址要结合设置方案进行。
2、采用集中加工配送的钢筋加工场一般选择在结构物密集、用量集中的地段,便于进行运输配送。
要充分考虑交通运输组织,应与大临中的施工便道结合;同时应和地方交通道路网连通,便于进行钢筋原材料的运输要求。
二、场内布置及建设要求1、独立的钢筋加工场实行封闭管理,采取围墙或围栏封闭,或设置车间型加工场地,场地出入口设置牢固美观、开启方便的大门,并在大门一侧设置单位(场地)铭牌。
2、在场内醒目位置设置公示栏。
公示栏应美观大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统一标准。
3、场地应硬化,主要运输道路应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基础不好的道路增设碎石掺石屑垫层。
生产区地面宜做硬化处理。
钢筋下料区、加工制作区、半成品存放区、成品待检区地面均采用不小于10cm厚的C20混凝土进行硬化。
场内排水宜按照中间高四周底的原则设不小于1.5%的排水坡度,四周宜设置砖砌排水沟,并采用M7.5砂浆抹面。
4、场内材料按储存区、加工区、(半成品)成品区等布设,配置起重设备,各区面积主要是根据钢筋尺寸的大小和设备摆放位置及存放需求来确定,应有足够空间,各区域在醒目的位置设置区域标识;各类钢材、半成品、成品分类堆放整齐,满足防雨防潮条件,并用标识牌标识清楚。
5、场内加工棚采用轻钢结构搭设,可根据需要设围墙或围栏防护,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均挂设“机械设备标识牌”和安全操作规程牌,电动设备挂设“当心触电”警示牌;加工车间的进口处挂设”施工重地,闲人免进”警示牌。
6、所有棚外电器设备、配电箱、开关箱应加锁,并有防雨措施,挂设“当心触电”警示牌。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电力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夜间施工时,现场应设有满足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唐城际铁路有限公司钢筋加工场建设及管理标准(试行)第一章钢筋加工厂建设标准第一条钢筋加工场建设原则(一)钢筋加工场的建设原则是:因地制宜,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安全可靠,规范有序,功能完备,布设合理,满足生产。
(二)钢筋加工场建设的依据是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规定、京津冀总公司和京唐城际铁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标准化管理办法和规定。
同时依据施工合同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要求。
第二条钢筋加工场的选址与规划(一)钢筋加工场的选址与规划应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要求进行,以满足生产作为第一要务,同时应保证钢筋加工场的运输、原料和半成品、成品的储存、堆放、环保、排污等各方面的要求。
主要加工场用地不得少于2000m2, 加工场主干道应与施工便道相连;辅助加工场的用地也不得少于500m2,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二)钢筋加工场建设应编制建设方案,钢筋加工场建设规模符合施工使用要求,具备足够的原材料及半成品存放空间。
(三)钢筋加工场建设方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地址概况。
2.占地面积和区域划分。
3.场地建设标准。
4.钢筋料棚和钢筋加工棚建设标准和要求。
5.机械设备的配置计划。
6.人员的配置计划。
7.文明工地建设要求。
8.钢筋加工场总平面图及钢筋加工操作流程图等。
第三条钢筋加工场场地建设(一)场地硬化。
场地平整后,测量放线,预设0.2%横坡。
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底宽不小于40cm。
场地硬化按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
(二)场地区域建设。
场地硬化完成后按场地平面规划图布置钢筋加工场各区域,分为钢筋加工区、原材料堆放区、成品合格区、半成品区、待检区、废料堆放区、生活区。
场内道路应考虑汽车和吊车吊装卸载钢筋,装载成品的需要,原材料供应考虑高峰期十天使用钢筋量,原材料堆放区总面积应满足这个要求。
(三)钢筋棚和钢筋加工棚的建设。
钢筋棚制作拱形顶棚,要求结构稳定、牢固,具有抗强阵风和抗暴雨能力,宜采用组装式定型化产品。
中心高度根据钢筋装卸和加工成品的需要而定。
钢筋棚的搭设应满足各功能分区钢筋加工制作需求。
未配置龙门吊或电动葫芦的钢筋棚,可考虑建设移动式棚架,以满足钢筋进场、出库装卸的需要。
(四)钢筋存放区建设。
应按需求划分钢筋存放区,一般分为直条钢筋(螺纹钢、圆钢)存放区和盘卷钢筋存放区。
要考虑不同长度钢筋存放的需要,其长度不得少于12m,宽度根据钢筋存放区位置进行确定。
钢筋存放区要设置防潮墩台,直条钢筋的防潮墩台间隔为3m,可满足定尺6m、9m、12m不同长度钢筋摆放的需要,防潮墩台截面尺寸高25cm* 宽30cm。
防潮墩台上以工字(或槽)钢进行规格区分,其宽度和工字钢高度依据钢筋加工场钢材使用量和周转量确定,一般工字钢高度不超过0.8m。
盘卷钢筋存放区的防潮墩台间隔0.5m,截面尺寸与直条钢筋防潮墩台相同。
第二章钢筋加工场管理制度第四条钢筋进场收料、报验制度(一)钢筋进场后,分部物资部应立即会同加工场材料员(材料工)对进场材料进行外观、数量初验,对外观、数量不合格的钢筋进行清退出场。
(二)及时填写试验委托单,对初验合格的钢筋按检验批次要求报试验室检验,并办理签认手续。
(三)试验室在收到委托单后,进行钢筋取样试验.(四)试验室负责取样试验全过程,并负责通知监理进行见证取样检验和平检单位进行平行检验。
检验结果出来前,钢筋必须单独存放,并标明待检状态,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五)检验结果出来后,试验室应将委托单和对应的检测试验报告提交给分部物资部,并办理签认手续。
如果检验结果不合格,试验室应立即通知分部物资部,分部物资部组织钢筋退场。
(六)检测试验合格的钢筋才能下料、加工。
第五条钢筋及焊接接头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一)钢筋原材料及焊接检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1449.1-20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第六条钢筋储存制度(一)钢筋加工场设置钢筋储存区,分别设待检区和合格区,进场钢筋待检的放入待检区,检验合格的放入合格区,待检区的钢筋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二)钢筋储存区设置材料标识牌,标识牌内容包含材料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炉(批)号、进场日期、进场数量、检验日期、检验状态、检测报告编号、检验批次等。
待检区钢筋标识牌检验状态填写“待检”,检验日期不填;合格区钢筋标识牌的所有内容必须填写完整,且检验状态必须填写“已检合格”。
(三)钢筋加工场必须配备专职物资管理人员(材料工),主要负责钢筋进场初步验收;钢筋标识牌的及时填写和更新;钢筋储存区的清洁卫生;钢筋的分仓调运;钢筋的发放等。
钢筋进场时,专职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分配指挥。
(四)钢筋应按检验状态、生产厂家、规格、品种、长度、检验批次分类存放,严禁混堆存放。
各类标识牌填写规范,醒目。
(五)钢筋加工场的钢筋存放区应建立料棚,各类钢筋入棚存放,如确需短时内露天存放,必须下垫上盖,做好防潮工作。
第七条钢筋加工和半成品、成品管理制度(一)钢筋加工前分部工程部应对钢筋加工作业队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钢筋加工大样图必须悬挂在钢筋加工场醒目位置,并对钢筋工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确保钢筋加工质量。
(二)钢筋加工前必须对钢筋加工作业队进行安全交底和安全培训,检查焊工持证上岗情况,对特殊工种发放蓝色安全帽以示区别,确保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三)钢筋加工前应对钢筋加工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各类设备应满足《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的基本要求,并建立设备台账,及时填写设备运转记录。
(四)钢筋加工作业队应按图纸和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下料加工,严禁无图加工。
(五)钢筋半成品和成品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半成品要经检查合格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加工。
自检合格的成品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配送现场进行施工。
(六)钢筋加工场必须配备安全员和质检员,以对钢筋加工场进行安全和质量控制。
(七)钢筋加工场成品区设置待检区和合格区,并用状态标识牌进行标识,待检区的成品禁止送往工地进行施工。
(八)钢筋加工场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建立钢筋加工成品台账,台账应包括配送施工部位、配送规格、配送数量、检验状态、配送时间、收料人签收等。
钢筋成品在配送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防止变形、损坏。
进入施工现场尚未立即使用的钢筋成品要下垫上盖。
第八条不合格原材料和成品的处置制度(一)钢筋进场检验不合格的,由物资部负责清退出场。
(二)因储存保管不善造成钢筋严重锈蚀影响使用的,在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后由安质部会同物资部清退出场。
(三)经自检、监理检验不合格的成品和半成品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四)配送至施工现场变形或污染的成品,必须退回钢筋加工场进行返工处理。
第九条工序质量责任制(一)钢筋加工场要建立健全工序质量责任制,保证加工生产的钢筋成品满足施工的要求。
(二)质量责任制包括以下方面钢筋加工场负责人质量责任制钢筋加工场技术负责人质量责任制钢筋加工场质检员质量责任制钢筋加工场钢筋班班长质量责任制钢筋加工场焊工班班长质量责任制钢筋加工场试验员质量责任制钢筋加工场材料工质量责任制第三章钢筋加工场安全及文明施工第十条消防安全和用电安全(一)钢筋加工场各区域必须在明显的位置设有防火设施。
每个功能区的2kg以上干粉灭火器不得少于2个,钢筋加工区域还应至少设置一个消防池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二)施工用电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各功能区用电回路分开设置,加设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三)照明设施应加网罩防护。
(四)配电房和备用发电机房需加设安全防护屏障或围栏,高度不低于2.5m,并设置明显的禁止、警告标志。
引入电线按照“三相五线制”架设,架空高度符合用电安全规定。
所有用电设备均按“一机一闸一漏电”的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五)所有电动设备配电箱、开关箱应加锁,并有防雨措施,挂警示标志。
第十一条钢筋加工场设置标示标牌要求施工生产区域应实行封闭管理,采取不低于1.8m的砖砌围墙或通透式围栏封闭,场地出入口设置牢固、美观、开启方便的大门,并在大门一侧设置场地铭牌,在大门处设置门卫值班室。
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文明生产规定、禁令。
各类标识、标示、警示、警告标识牌要求美观大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标准统一执行《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规定的标准(铁识XX、铁警XX)。
(一)加工场内醒目位置设置工程公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明示标志。
(二)焊接、切割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警告标志。
木工加工区应设置禁止标志。
安全通道应设置禁止标志和提醒标志。
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和明示标志。
加工场出入口和场内设置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
用电场所应设置警告标志。
消防器材场所设置提示标志,各作业区设置分区标志。
(三)机械设备应悬挂机械操作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标识牌。
(四)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其检验状态与结果、使用部位等进行标识。
(五)在加工制作区应悬挂各号钢筋的大样设计图,标明尺寸、部位,确保下料及加工准确。
(六)作业人员穿戴统一的防护用品。
第四章附则第十二条本管理标准中没有明确要求的,均按国家、原铁道部或参考铁路总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本标准由公司安质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一)钢筋加工场报验表(二)钢筋加工场验收评分标准表钢筋加工场报验表施工标段:施工单位:编号:钢筋加工场验收评分标准表精彩文档精彩文档精彩文档精彩文档精彩文档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