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练习题

合集下载

选修四化学试题及答案

选修四化学试题及答案

选修四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 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 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答案:C2.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这是因为()A. 分子间有间隙B. 分子大小可以忽略不计C. 分子间距离可以忽略不计D. 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分子大小答案:D3. 以下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酒精B. 蔗糖C. 醋酸D. 氨气答案:C4.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2Na + 2H2O → 2Na+ + 2OH- + H2↑B. Na + H2O → Na+ + OH- + H2↑C. 2Na + 2H2O → 2NaOH + H2↑D. Na + H2O → NaOH + H2↑答案:A5. 实验室中,鉴别NaOH溶液和NaCl溶液的方法是()A. 加入酚酞试液B. 加入硝酸银溶液C. 加入稀盐酸D. 加入硫酸铜溶液答案:A6.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蔗糖C. 醋酸D. 氯化钠答案:B7.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操作中,不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B. 减小生成物浓度C. 升高温度D. 增大压强答案:C8.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NaOHC. HClD. MgO答案:C9. 实验室中,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方法是()A. 加入碳酸钠B. 加入氢氧化钠C. 加入溴水D. 加入水答案:A10.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反应中,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A. CO + CuO →B. CO2 + Ca(OH)2 →C. Na2CO3 + HCl →D. Na2SO4 + BaCl2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B. 铁与稀盐酸反应:______答案:A. 2H2 + O2 → 2H2OB. Fe + 2HCl → FeCl2 + H2↑2.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氧化铁:______B. 硫酸铜:______答案:A. Fe2O3B. CuSO43. 根据原子守恒定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___B.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______答案:A.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B.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4.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A. 氢气:______B. 氯气:______答案:A. H:HB. Cl:Cl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实验室中,将10g碳酸钠(Na2CO3)溶解在100g水中,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练习题篇一:【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 .................................................................. . (2)第一节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1〕 ............................................................... .. (2)第一节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2〕 ............................................................... .. (4)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 (6)第三节化学反响热的计算〔1〕 ............................................................... .. (8)第三节化学反响热计算〔2〕 ............................................................... (10)第二章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 .................................................................. .. (11)第一节化学反响速率 .................................................................. . (11)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 .................................................................. . (13)第三节化学平衡〔1〕 ............................................................... . (14)第三节化学平衡〔2〕 ............................................................... . (15)第三节化学平衡〔3〕 ............................................................... . (16)第四节化学反响进行的方向 .................................................................. (18)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20)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 ............................................................... . (20)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2〕 ............................................................... . (21)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 .. (23)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 .. (25)第二节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3〕 ............................................................... (27)第三节盐类的水解(1) ................................................................. (28)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 ................................................................. .. (30)第三节盐类的水解(3) ................................................................. .. (32)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 .. (34)第四章电化学根底 .................................................................. ..................................................................... (37)第一节原电池 .................................................................. ..................................................................... .. (37)第二节化学电源 .................................................................. ..................................................................... .. 39第三节电解池〔1〕 ............................................................... ....................................................................41第三节电解池〔2〕 ............................................................... ....................................................................43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45)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1〕编写:高二化学备课组——成杰、王爱芹、余传继【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反响热和焓变的涵义;【学习重点】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H的“+〞与“-〞【预备知识】1.化学反响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2.在化学反响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能量,形成新化学键能量。

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MgOD. Fe2. 根据题目分析,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B. H2O。

3.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一般比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大,这是因为:A. 金属元素的原子质量大B. 金属元素的电子层数多C. 金属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少D. 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少4.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一般比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大,这是因为B. 金属元素的电子层数多。

5. 以下哪种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NaOH + HCl → NaCl + H2OB. 2H2 + O2 → 2H2OC. CaO + H2O → Ca(OH)2D. 2Na + Cl2 → 2NaCl6.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B. 2H2 + O2 → 2H2O。

7. 根据题目分析,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CO2B. NaClC. SO3D. N28.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B. NaCl。

9.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电解质?A. NaClB. H2OC. HClD. CO210. 不属于电解质的是D. CO2。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根据题目分析,酸的定义是能够释放_______的化合物。

答案:氢离子(H+)12. 碱的定义是能够释放_______的化合物。

答案:氢氧根离子(OH-)13.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

答案:还原剂14.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

答案:氧化剂15. 根据题目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比排在后面的金属更容易失去电子,说明金属的_______性更强。

答案:还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

高二化学选修4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选修4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4练习题及答案 勤做练习题是⾼⼆化学⽣活中最重要的学习⽅法之⼀,也是提⾼⾼⼆化学成绩的唯⼀可⾏⽅法。

下⾯是由店铺带来的⾼⼆化学选修4练习题及答案,做完记得及时校对答案。

⾼⼆化学选修4练习题 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题,每⼩题3分,共27分。

每⼩题只是⼀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成CO2和液态⽔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 3/2 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成1 mol⽔,放出57.3 kJ热量 3、将a g块状碳酸钙跟⾜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

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逆反应速率增⼤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6.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者物质的量浓度之⽐应为( )A.10∶1B.5∶1C.1∶1D.1∶10 7、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V3>V2>V1B. V3=V2=V1C. V3>V2=V1D. V1=V2>V3 8.将纯⽔加热⾄较⾼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的离⼦积变⼤、pH变⼩、呈酸性B ⽔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 ⽔的离⼦积变⼩、pH变⼤、呈碱性D ⽔的离⼦积变⼤、pH变⼩、呈中性 A.加⼊⽔时,平衡向逆反应⽅向移动 B.加⼊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向移动 C.加⼊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 D.加⼊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向移动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题,每⼩题3分,共30分。

高二化学选修四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完整版)

高二化学选修四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完整版)

《原电池》练习题选择题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充分振荡Ag+ + I- = AgI↓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 CuD.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Fe2+2.常温时,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其中溶液pH一定或可能等于7的情况共有①pH=2盐酸和pH=12 NaOH溶液②pH=2醋酸和pH=12 NaOH溶液③pH=2盐酸和pH=12氨水④pH=2某酸和pH=12 NaOH溶液⑤pH=2盐酸和pH=12某碱溶液⑥pH=2硫酸和pH=12 NaOH溶液⑦pH=2盐酸和pH=12 Ba(OH)2溶液⑧pH=2硫酸和pH=12 Ba(OH)2溶液A.5种B.6种 C.7种 D.8种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溶液,其pH依次为7、8、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X、HY、HZ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Z>HY>HXB.HX是强酸,HY、HZ是弱酸,且HY的酸性强于HZC.X-、Y-、Z-三种酸根均能水解,且水解程度Z->Y->X-D.三种盐溶液中X-、Y-、Z-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Z-)>c(Y-)>c(X-)5.一定温度下,将a mol PCl 5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a mol PCl5,在相同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2p 1>p 2B .PCl 5的分解率增大C .p 1>p 2D .Cl 2的体积分数增大6.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 <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B.已知1mol/L 的乙酸溶液的pH 约为2, 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C.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气属于电解质8、25℃时,把2 mL 0.1 mol/L H 2SO 4溶液加水稀释成4 L 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其浓度接近于( )。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电化学是高中化学选修四的重点学习内容,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多少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解析:该装置的左边是燃料电池,右边是电解池。

a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极与电池正极连接,故为阳极;当铜片溶解了12.8 g 时,失去了电子12.8 g÷64 g/mol×2=0.4 mol,于是a极上O2得到电子也是0.4 mol,则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答案:D2.解析:铁锅表面的油污用水刷洗掉后,铁直接与空气接触,而且铁锅刷洗后,表面有水,极易生锈;铁刀用凡士林涂抹后,使Fe与空气隔绝,可以减缓其生锈;铁器接触水,或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

答案:B3.解析:图中左边装置是以Zn、Cu为电极的原电池装置,该电池中,Zn极为负极,Cu极为正极,而右边为电解池,根据连接情况可以推知,X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X:4OH--4e-===2H2O+O2↑,Y:2H++2e-===H2↑,从而可得出答案应为A。

答案:A4.解析:A项,当银的化合物又变成单质银时可以变光亮。

B项,锌比铁活泼,所以镀层破损后仍与铁构成原电池做负极,铁被保护。

C 项,不锈钢不生锈是因为内部结构原因而具有强的耐腐蚀能力。

D项,要使地下输油钢管不生锈,应该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

答案:A5.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Li失电子,做电池的负极,石墨做电池的正极,故B选项不正确;Li为碱金属,易与水发生反应:2Li+2H2O===2LiOH+H2↑,故A选项不正确;电池工作过程中,SOCl2被还原为S,故C选项不正确;由电池总反应式知,8 mol Li参与反应,可提供8 mol e-,同时在正极析出2 mol S,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测试题(月考题)高二级化学科试题本试卷共5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I-127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反应4NH3+5O24NO+6H2O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3mol/L,则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A. v(NO)=0.1mol·(L·s)-1B. v(O2)=0.02mol·(L·s)-1C. v(NH3)=0.01mol·(L·s)-1D. v(H2O)=0.2mol·(L·s)-12.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3C(g),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单位时间消耗amolA,同时消耗3amolC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3.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A.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不变B.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K也一定增大C.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K相等D.若正反应△H<0,升高温度,该反应的K增大4.25℃时,把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A.NaClB.HClC.NH4ClD.KHSO4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Fe3+、I-、SCN-B.H+、NH4+、NO3-、CH3COO-C.K+、Ba2+、Cl-、Br-D.Ag+、NO3-、CO32-、Al3+6.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酸的是A.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B.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C.0.1mol·L-1的HNO2溶液的pH=2D.pH=3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后,3<pH<5 7.下列过程或现象与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B.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盐酸C.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稍有减小D.NaHCO3与Al2(SO4)3混合作泡沫灭火剂8.下列溶液蒸干,能得到溶质的是A. NaHCO3B. NH4ClC. Al2(SO4)3D. FeCl39.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HCO3-的电离方程式:HCO3-+ H2O H3O+ + CO32-B. 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 3 2H+ + SO32-C. CO32-的水解方程式: CO32-+ 2H2O H2CO3+ 2OH-D. NH4Cl的水解方程式:NH4+ + H3O = NH3·H2O + H+10.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C.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二、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高中化学选修四练习题含答案化学反应的限度.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练习题含答案化学反应的限度.doc

化学反应的限度(选修4)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L关于平衡常数K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K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 对于任一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C. 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D. 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K值将增大答案:C解题思路:A. 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与速率大小无关,故A错误;B . K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则K值可能增大7也可能减小7故B错误;C. 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就越高,故C正确;D. 同一反应’化学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催化剂或反应物的浓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2. 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某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2NO(g)—N2(g) +02(g)#= k0>< 10'°2H2(g) + 02(g)—2出0©,匚=2. 0 x 1081 2CO2(g)—2CO(g) + O2(g),瓦=4. ° x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温度下,NO分解产生02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心=〔凡][。

2]B. 该温度下,水分解产生02 ,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 x 10®C. 该温度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题思路:£ =皿号]A. N 0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1〔NO]'人错误;B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2出0©—2H2(g) + Ch(g)的平衡—=——= 5. 0 x 10®常数的数值为疋2 2-0xlOP,B错误;C.NO、H20X 82三种化合物分解出6的K值分别为1x1030. 5x10-82、4xlO・9J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故NO、出0、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0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0>H20> C°2,C正确;故选c o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3. 某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反应器中充入O.lOmol SO3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SO3的浓度为0.04mol丄-1 ,则该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的平衡常数的值是()A. 3.2 x 103B J.6 x 103C.8. 0 x 102D.4・0 x 102答案:A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SOs的起始浓度为0.05mol丄1分解的SOs^jO.Olmol丄所以平衡时SO2.O2、SO3 的浓度分别为0.01mol L \ 0.005mol L \ O^mol-L1 ; 2SO2+O2—2SO3 直-[吋-(°・ °4 尸_32X103的平衡常数[SO2]2[O2] (0.01)2 X (0.005)'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四练习题
1、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映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 .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 .从HF 、HCl 、
r HB
、HI 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 、Cl 、Br 、I 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2、、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 (g )+ H2O(g) −−−→←−−−催化剂CO2(g) + H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 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3、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 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 2(g)+NO 2(g)
SO 3(g)+NO(g)达到平衡,
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 1=△t 2时,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
4、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 2和8mo1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
时,H 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
B .10%
C .15%
D .20% 5、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 2c(g) △H1<0; x(g)+3y(g) 2z (g) △H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 的物质的量不变
B.等压时,通入z 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等容时,通入z 气体,y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6、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 2(气)
N 2O 4(气)
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 2,又达到平衡时,N 2O 4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无法判断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 .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 .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 .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8、在0.1mol /L 的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 3COOH CH 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

A .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滴加少量0.1mol /LHCl 溶液,溶液中C(H +)减少
D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9、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 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 2(g)+NO 2(g)SO 3(g)+NO(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
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 1=△t 2时,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
10、将NaCl 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
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

导致该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滴中的Cl ―由a 区向b 区迁移
B .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2H 2O +4e -4OH -
C .液滴下的Fe 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 2+由a 区向b 区迁移,与b 区的
OH ―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 .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 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 -2e -Cu 2+
11、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
223N (g)3H (g)2NH (g)+=92.4H ∆=-1-容器
甲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 2、3mol H 2 2mol NH 3 4mol NH 3 NH 3的浓度(mol·L
1-) c 1 c 2 c 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
p 1 p 2 p 3 反应物转化率 1α
2α 3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32c c > B .92.4a b += C .232p p < D .1α+3α>1
12、恒温下,将a mol N 2与b mol H 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 2(g )+3H 2(g )2NH 3(g )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 时,n t (N 2)=13 mol ,n t (NH 3)=6 mol,计算a 的值。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 (标况下),其中NH 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

计算平衡时NH 3的物质的量。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 (始)∶n (平)=___________。

(4)原混合气体中,a ∶b=_________________。

(5)达到平衡时,N 2和H 2的转化率之比,α(N 2)∶α(H 2)=________。

(6)平衡混合气体中,n (N 2)∶n (H 2)∶n (NH 3)=___________
13、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⑶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

该族2 ~ 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 mol·L-1 b.+29.7 mol·L-1 c.-20.6 mol·L-1 d.-241.8 kJ·mol-1
⑷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 。

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
H>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②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 mol•L-1.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研制出了多种类型的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①有一类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需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两种反应原理是:
A.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
B.CH3OH(g)+3/O2(g)═CO2(g)+2H2O(g);△H=-676.7kJ/mol
由上述方程式可知,CH3OH的燃烧热(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76.7kJ/mol.已知水的气化热为44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图是某笔记本电脑用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g)+3O2═2CO2+4H2O.则c电极是(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1、B
2、B
3、D
4、C
5、C
6、B
7、C
8、A
9、D 10、B 11、B
12、(1)13
(2)n(NH)=
×25%=32 mol×25%=8 mol(3)5∶4(4)2∶3
(5)1∶2(6)3∶3∶2
13、(1)O 第三周期、第ⅢA族Al>C>N>O>H
(2)
(3)34 H2SeO4 b
(4 )Al+3HCO3--3e-=Al(OH)3↓+CO2↑2Al(OH)3==Al2O3+2H2O
14、25% 0.5 0.6 大于H2(g)+O2(g)═H2O(l);△H=-285.9kJ/mol
负极CH
3OH-6e-=CO2+6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