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综合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二章综合检测.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第一、二章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代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C.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同一化学反应反应条件不同,ΔH值一定不同3.反应Cl2+H2O HCl+HClO达平衡时,欲使HClO浓度增大,应加入()A.CaCO3 B.HCl C.NaOH D.H2O4.反应4A(s)+3B(g) 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不正确的是()A.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为0.3 mol/(L·min)B.在2 min内用C表示反应速率是0.2 mol/(L·min)C.v (B)=3v (D)D.v (A)=0.4 mol/(L·min)5.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6.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由“C(石)→C(金);△H= +1.9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 2H2O(l);△H= -571.6kJ/mol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 -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H= -(2×57.3)kJ/mol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化学平衡发生新的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D.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8.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2(g)+ H2(g) 2HI(g) △H=- 9.48 kJ/mol(ii) I2(s)+ H2(g) 2HI(g) △H=+26.48 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 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9.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

1、下列物质与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酒精 B.乙醛C.蚁醛 D.溴苯2、用于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A.无水硫酸铜 B.生石灰 C.金属钠 D.胆矾3、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4、某烷烃的结构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B.3—异丙基—4—甲基已烷C. 2—甲基—3,4—二乙基戊烷D.3—甲基—4—异丙基已烷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6、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产物的种类 (不考虑立体异构) ()A.1种 B.2种 C.3种 D.4种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的全称为3﹣乙基﹣1﹣丁烯B.最多有7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C.由2﹣氯丙烷制取1,2﹣丙二醇CH2CH(OH)CH2OH时,经过的反应消去→加成→取代D.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水解8、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得到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的是()A.CH3CH2CHBrCH2BrB. CH3CH(CH2Br)2C.CH3CHBrCHBrCH3D.(CH3)2CBrCH2Br9、下列有机物分子中不属于醇类的是( )10、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苯酚易溶于水B.苯酚俗称石碳酸,具有微弱的酸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晶体D.洒落皮肤上的苯酚可以用氢氧化钠稀溶液洗涤11、苯中可能混有少量的苯酚,下列实验能证明苯中是否混有少量苯酚的是( )①取样品,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褪色则有苯酚,不褪色则无苯酚②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样品是否减少③取样品,加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苯酚,没有白色沉淀则无苯酚④取样品,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若显紫色则有苯酚,若不显紫色则无苯酚A.③④B.①③④C.①④D.全部12、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2 mL和0.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4 mL,在一个试管里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氢氧化钠的量不够B.硫酸铜的量不够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能力检测四.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综合能力检测四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暖宝宝是市场上常见的热敷、止痛、消肿贴剂。
它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层三部分组成,其中原料是由铁、石墨、活性炭、无机盐等合成的聚合物,构成了原电池,其中铁作( ) A.正极B.负极C.阴极D.阳极答案 B解析由题意知Fe、石墨、无机盐形成了原电池,铁在原电池中作负极。
2.对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在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D.被保护的金属为阴极,其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答案 B解析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法依据的是电解池的原理,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只有B项正确。
3.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答案 A解析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极反应是放电时电极反应的逆过程。
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充电时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阳极。
4.在电解质溶液中插入M、N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到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电解后测定电解质溶液,其H+浓度无变化。
符合这些条件的是( )A.两个电极均为铁片,M是阴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NaOH 溶液B.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H2SO4溶液C.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KOH溶液D.m是铁片,作阴极,N是石墨,电解质溶液是0.4%的KNO3溶液答案 D解析由电解原理可知,A项中Fe作阳极时失去电子,不会产生气体,不符合题意;B项中电解水,H2SO4浓度增加,不符合题意;C项电解KOH时也是电解水,KOH浓度增大即c(OH-)增大,故c(H+)减小,不符合题意;D项中虽电解水,但溶液中c(H+)=c(OH-),c(H +)不发生变化。
079.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模块综合检测题(一) Word版含答案

模块综合检测题(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B.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C.上图是太阳光光伏电池原理图,图中A极为正极D.光伏发电池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答案:C2.(2015·上海卷)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C .H 2O 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 2O 2===H 2O +1/2 O 2 ΔH >0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D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 2-+H 3O +HS -+H 2O B .用铜做阳极电解氯化铜溶液:Cu 2++2Cl -=====电解Cu +Cl 2↑C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 4Fe 2++O 2+4H +===4Fe 3++2H 2OD .泡沫灭火器工作时化学反应:2Al 3++3CO 2-3+6H 2O===Al(OH)3↓+3CO 2↑答案:C4.反应CO +H 2O(g) CO 2+H 2在1 000 K 达到平衡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K 值发生变化的是( )A .将反应温度升高至1 200 KB .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C .添加催化剂D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答案:A5.如图所示,ΔH 1=-393.5 kJ·mol -1,ΔH 2=-395.4 kJ·mol -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C.1 mol石墨的总能量比1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大1.9 kJD.C(s,石墨)===C(s,金刚石),该反应的焓变(ΔH)为正值答案:D6.(2015·重庆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B.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C.25 ℃时,0.1 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D.0.1 mol AgCl和0.1 mol AgI混合后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答案:C7.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ΔH<0,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C.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34mol·L-1·min-1 D.10~12 min,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25 mol·L-1·min -1答案:B8.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中常用硫酸钡这种钡盐作为内服造影剂。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模块综合检测

模块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1年湖南株洲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D.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解析:选C。
A中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个数,A错;B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表示在常温常压下测得的数据,B错;D中并不是所有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也并不是所有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错。
2.下列是有关自发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发反应一定是ΔS>0的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ΔH<0的反应C.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动进行D.ΔH<0,Δ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解析:选D。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ΔH-TΔS,只单独用ΔS或ΔH的大小无法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A、B错误;当ΔH-TΔS<0时,反应一定自发进行,D正确;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自发反应是否一定能进行还要看具体的条件,若改变某种条件,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3.(2011年江苏南京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②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③吸热反应在加热后才能发生;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⑤一般来说,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⑥依据盖斯定律,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的途径有关,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基本相同()A.②③④⑥B.③④⑤⑥C.④⑥⑤D.②③⑥解析:选D。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且ΔH的大小与参与物质的多少有关,形式为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发生时可能要加热,如燃烧。
吸热反应发生时也不一定加热,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综合能力测试01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四章综合能力测试01(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Mg — 24 S— 32 Cl— 35.5 K — 39 Ca—40 Zn— 65Ba— 137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8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意,每题 3 分,共 48 分 )1. (2011 ·潭模拟湘 )以下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泳⑤电化学腐化A .①②③B .②④⑤C.②③④D.全部2.在相同温度下用惰性电极电解以下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增强或碱性减弱的是A. HCl B. NaOH() C. Na2SO4D. CuSO43.将等质量的 A 、B 两份锌粉装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过分的稀硫酸,同时向装 A 的试管中加入少量 CuSO4溶液。
如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 与时间 t 的关系,其中正确的选项是()4.以下列图,铜片、锌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番茄里,电流表中有电流经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锌片是负极B .两个铜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是阴极D.两个番茄都形成原电池5.在理论上不能够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 4Fe(OH) 2(s)+ 2H 2O(l) + O2(g)===4Fe(OH) 3(s)H<0B . CH 3CH 2OH(l) +3O2(g)===2CO 2 (g)+ 3H 2O(l)H<0C. Al(OH) 3(s)+NaOH(aq)===NaAlO 2(aq)+ 2H2O(l)H <0D . H2(g) +Cl 2(g)===2HCl(g)H <06.(2011 年泰安高二期末)用惰性电极电解以下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向溶液中加入必然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 ),能使溶液完好还原的是()A. CuCl 2(CuO) B . NaOH (NaOH)C. CuSO4(CuCO 3) D . NaCl (NaOH)7.以下列图, X 、Y 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 a 极板质量增加, b 极板处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吻合这一情况的是()a 极板b 极板X 电极ZA锌石墨负极CuSO4B石墨石墨负极NaOHC银铁正极AgNO 3D铜石墨负极CuCl 28.以下列图有关电化学的表示图正确的选项是()9.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以下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氢离子浓度不会改变的是()A . NaClB .CuSO4C. AgNO 3D. Na2SO410. pH =a 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 ,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 NaOH B .H 2SO4C. AgNO 3D. Na 2SO411.在铁制品上镀上必然厚度的铜层,以下电镀方案中正确的选项是()A .铜作阳极,铁制品作阴极,溶液中含Fe2+1 / 6B .铜作阴极,铁制品作阳极,溶液中含Cu 2+3+C.铜作阴极,铁制品作阳极,溶液中含FeD.铜作阳极,铁制品作阴极,溶液中含Cu2+12.镁燃料电池以镁合金作为电池的一极,另一极充入过氧化氢,电解质溶液是酸化的氯化钠溶液,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 Mg + 2H ++ H2O2===Mg 2++ 2H2O。
高二化学选修4:第1~2章综合能力测试

第一~二章综合能力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Ⅰ卷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正确答案答在该试题相应答题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当今国际能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是寻找新能源,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太阳能B .氢能C .风能D .水能【答案】 D2.(2011·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二期中检测)利用太阳能,使燃料循环使用有如下构思和方案:①2CO 2――→光能2CO +O 2;②2H 2O ――→光能2H 2+O 2;③2N 2+6H 2O ――→光能4NH 3+3O 2;④CO 2+2H 2O ――→光能CH 4+2O 2,要实现上述构思和方案的关键是( )A .如何使物质吸收光能转变为其他物质B .寻找催化剂C .利用光能D .利用绿色植物【答案】 A3.(2011·海南中学高二期中检测)根据如图所示的各物质能量变化关系,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 ,金刚石)+O 2(g)===CO 2(g) ΔH 1=a kJ·mol -1(a <0)B .C(s ,石墨)+O 2(g)===CO 2(g) ΔH 2=b kJ·mol -1(b >0)C .C +O 2===CO 2(g) ΔH 3=c kJ·mol -1(c <0)D .C(s ,金刚石)===C(s ,石墨) ΔH 4=d kJ·mol -1(d >0)【答案】 A4.已知2H 2(g)+O 2(g)―→2H 2O(g)+483.6kJ 。
人教版选修4高二化学章节验收《第三章 章末综合检测》(共17页、word版、含答案点拨)

章末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2·河南高二期末)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4 ℃时,纯水的pH=7B.温度升高,纯水中的c(H+)增大,c(OH-)减小C.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D.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小答案:C点拨:25℃时纯水的pH=7,A错;升温,水的电离程度增加,c(OH-)和c(H+)均增大,B错;水是弱电解质,电离的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C对;水的离子积与温度有关,加入酸或碱均能抑制水的电离,但水的离子积不变,D错。
2.(2012·江苏高二检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只存在一种分子的是()A.NaF B.NaHSC.HNO3D.HClO答案:C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c(H+)=c(OH-)=10-6mol/L的溶液C.使酚酞试液呈无色的溶液D.由强酸与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点拨:25 ℃时pH=7的溶液才是中性,A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酚酞是无色的溶液pH<8.2,不一定显中性,C错。
H2SO4与NaOH、HCl与Ba(OH)2等物质的量反应后所得溶液均不显中性。
答案:B4.(2012·浙江高二检测)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pH=8的某电解质溶液B.c(OH-)>1×10-7mol/LC.溶液中含有OH-D.溶液中c(OH-)>c(H+)解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OH-)和c(H+)的相对大小,D正确;A、B未指明温度,错误;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OH-,C项错误。
答案:D5.氨水中所含有的分子和离子有()①NH+4②H2O③NH3④NH3·H2O⑤H+⑥OH-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D点拨:NH3溶于水大部分与H2O反应生成NH3·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综合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化学概念或原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Cl2、SO2、NH3的水溶液都能够导电,因此都属于电解质 B.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为原电池,输出电能 C.任何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反应物的转化率就越大 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ΔH1=-483.6 kJ·mol-1。则相同条件下,对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g)===2H2(g)+O2(g) ΔH2=b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H2O前面的“2”表示“每2个气态水分子分解,就有b kJ·mol-1的热量变化 B.b=+483.6 C.|ΔH2|>|ΔH1| D.|ΔH2|<|ΔH1|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CO(g)+12O2(g)===CO2(g) ΔH=-283. 0 kJ/mol
B.C(s)+12O2(g)===CO(g) ΔH=-110.5 kJ/mol C.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11 036 kJ/mol 4.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C.101 kPa时,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放出57.3 kJ的热量 5.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6.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B.此反应只有达到平衡时,密闭容器中的压强才不会变化 C.此反应达到1 000 ℃时的反应速率比700 ℃时大 D.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低 7.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单位体积反应物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加的方法有( ) ①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反应物的浓度 ④增大压强 ⑤加入催化剂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①⑤ 8.下列装置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其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电解水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热水器 D.干电池 9.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固体醋酸钠,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0.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
11.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选项 电极反应式 出现环境 A O2+2H2O+4e-===4OH- 碱性环境下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 B 4OH--4e-===O2↑+2H2O 弱酸性环境下钢铁的吸氧腐蚀 C 2H++2e-===H2↑ 用Cu作电极电解NaOH溶液的阴极反应 D H2-2e-===2H+ 用惰性电极电解H2SO4的阳极反应 12.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溶液:Ca2+、H+、Cl-、HSO-3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 C.Na2CO3溶液:K+、Fe3+、SO2-4、NO-3
D.KWcH+=0.1 mol/L的溶液:Na+、K+、SiO2-3、NO-3 13.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作二次电池(如下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6 mol·L-1的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电时K+移向负极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 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14.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Δ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15.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OH-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7
16.可逆反应2A(g)+B(g) 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 17.如图为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极是含锌、铁的粗铜,b极是纯铜,a极溶解铜的质量与b极析出铜的质量相等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18.
某温度时,AgCl(s) 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少量水,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C.d点没有AgCl沉淀生成 D.c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 19.(双选)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 B.锌发生氧化反应 C.氧化银是正极 D.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不变 20.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Ⅰ 碱性锌锰电池 图Ⅱ 铅-硫酸蓄电池 图Ⅲ 电解精炼铜 图Ⅳ 银锌纽扣电池 A.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 B.图Ⅱ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C.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始终不变 D.图Ⅳ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还原为Ag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12分)Ⅰ.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中,至少要读两次温度 B.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中的pH C.中和滴定实验中,洗净后的锥形瓶不需要干燥 D.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E.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沉淀变为黑色,说明Ksp(ZnS)Ⅱ.某学生用0.10 mol·L-1标准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盐酸。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NaOH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50 20.54 2 20.00 6.00 26.00 3 20.00 1.40 21.36 (1)滴定时选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如何判断滴定达到终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4)某同学用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溶液中Fe2+的浓度,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重要意义。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1)
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C(s)+H2O(g)===CO(g)+H2(g) ΔH=+131 kJ·mol-1,则C(s)+CO2(g)===2CO(g) ΔH=________。 (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 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 kJ·mol-1;N—H键的键能是391.55 kJ·mol-1。则1/2N2(g)+3/2H2(g)===NH3(g)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