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作文教学教案:如何突出中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回顾课文,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章是如何突出主旨的;2.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中心的定义、中心的作用及突出中心的方法;3.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抑扬对比、铺垫渲染和详略、主次的安排等方法突出中心。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抑扬对比、铺垫渲染和详略、主次的安排等方法突出中心。
教学难点写作实践,让学生在作文中注意突出中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
怎样才能做到在写作中突出中心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突出中心的方法。
(板书——习作:如何突出中心)二、课文回顾,方法指导1.课文回顾回顾一下,下面各篇文章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填写在表格中。
2.方法指导:如何突出中心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写作者要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舍弃无关的内容,并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安排好先后次序。
(1)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老舍写《济南的冬天》,围绕着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依次描写了济南的山景水色。
写到的内容很多,却眉目清晰,中心突出,有效地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能强化中心的内容,不妨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着意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简略叙述。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我”入学时向先生发问的事写得详,至于“我”读书、对课的情况则写得略。
这样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选取材料,组织文字,中心就会突出起来。
(3)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开门见山,点明题旨。
如《雨的四季》一文,作者开篇即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其后围绕这一中心分别描绘了四个季节的雨的不同的形态和“性格”。
也可以在篇末点明题旨,如《荷叶·母亲》篇末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还可以采用铺垫、呼应、对比等技巧,突出中心,如《再塑生命的人》,作者多处运用铺垫、呼应等手法,写出了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的教育对自己人生的重大意义,从而凸显了主题。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的教案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来突出文章中心的写作技巧。
3. 提高学生写作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中心思想的定义与重要性。
2. 突出文章中心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实际操作练习:通过修改和润色,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定义与重要性,介绍突出文章中心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如何突出中心。
3. 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文章中心思想的概念、突出中心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2. 优秀文章案例:用于分析和示范。
3. 学生写作样本:用于实践操作和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章中心思想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突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
2. 讲解:详细讲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来突出文章中心,分享一些写作技巧。
3. 分析:分析优秀文章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
4. 实践: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突出文章中心。
5.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写作样本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指导学生改进写作技巧。
六、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文章中心与、开头和结尾相互呼应,提高文章的整体性。
2. 课堂展示:学生选取自己的写作样本进行展示,分享写作心得和收获。
七、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作文,运用所学方法突出文章中心。
2. 选择一篇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八、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的情况,以及文章中心的突出程度。
2.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是否真正理解并运用了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和技巧。
九、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所学技巧,强调突出文章中心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教学设计

1.立意明确,抓住中心思想,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为文章增色添彩。
3.勤于练笔,不断积累写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作业布置
1.重点:让学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提炼方法和写作手法,以及如何在写作中突出中心。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感染力。
2.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欲望。
2.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中心思想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注重立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对优秀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部分学生可能对写作缺乏信心,需要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如何突出中心》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概念,理解中心思想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设计说明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叙事抒情的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那么如何在写作过程中突出文章中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中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主要通过写人、叙事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品质特征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思想倾向,传达出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
这节课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掌握围绕中心选材组材、设置线索、安排详略的写作技巧,逐步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力。
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认识到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掌握提炼中心的方法,并能够围绕中心选定材料、设置线索、安排详略。
3.进行写作实践,通过一个物品、一个场景、一件小事来表达情感和观点。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设置线索、安排详略。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评价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以“突出中心”为要求的满分范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一篇文章的中心就如一支军队的元帅,一支军队没有元帅将会成为乌合之众,一篇文章没有中心将会形同一盘散沙。
接下来,就让我们学习如何在写作中突出中心。
五、过程性评价结合课本资源,及时修正、补充学生的问题、答案,梳理归纳写作方法。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进一步分析课文内容,为大家梳理归纳了突出文章中心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了写作实践。
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所收获,学会审题立意并确立文章中心,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创作出好的作品。
七、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从写作实践题目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训练。
2.发展型作业:课外阅读两篇文学作品,并整理归纳作者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
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案(含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上的单元作文指导内容“如何突出中心”进行自主先学,结合自己的以往的写作体验理解“如何突出中心”里介绍的的一些写作技巧。
2. 从这次单元作文指导中选择一个自己有写作素材的文题,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要求去写作,获得初步写作实践体验。
3. 结合具体的写作范例,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交流,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突出中心”的具体方法,并反思自己在写作中运用的情况如何。
4. 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写作训练要求,进行自批、互批,进行作文升格修改练习。
二、教学重点:1.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上的单元作文指导内容“如何突出中心”进行自主先学,结合自己的以往的写作体验理解“如何突出中心”里介绍的的一些写作技巧。
2. 结合具体的写作范例,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交流,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突出中心”的具体方法,并反思自己在写作中运用的情况如何。
三、教学难点:1. 从这次单元作文指导中选择一个自己有写作素材的文题,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要求去写作,获得初步写作实践体验。
2. 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写作训练要求,进行自批、互批,进行作文升格修改练习。
四、教学准备:1. 写作自主学习导学案2. 学生作文升格训练案例五、课堂实录:(一)导入:师:新编人教版语文教材是国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精心组织一批享有极高声誉的语文专家用了很长时间编写而成的,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教材中每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指导内容都非常详细而有操作性,如果我们每一次写作时都能认真充分地学习利用,不但会使我们的作文水平有大幅度地提升,还会大大减轻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不需要教师再额外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教学设计了。
希望同学们以后写作文时都先去认真自主学习教材上的单元作文训练指导内容。
(二)了解学生作文自主导学案完成情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学情,初步了解作文“如何突出中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2)运用写作手法突出中心:学生可能知道一些写作手法,但在实际运用中难以得心应手,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逐步突破。
举例: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
(3)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呼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忽略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导致文章整体性不强。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章中心的基本概念。文章中心是文章的核心思想,它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灵魂。突出中心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各种手法突出中心,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突出文章中心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困难。在讲解理论时,我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但感觉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这可能是因为这个概念本身比较抽象,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和反复练习来加深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写作实践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他们能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实践操作中,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运用写作手法突出中心时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写作技巧。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章中心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如何突出中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优质课堂教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优质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写作部分,主要内容是如何突出文章的中心。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到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抓住文章的中心,并通过各种写作手法来突出中心,使文章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对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中心的把握,导致文章内容散乱,缺乏深度。
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将通过学习掌握如何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
2.培养学生抓住文章中心进行写作的能力。
3.提高学生写作的深度和内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文章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突出文章中心。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作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章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写作素材,供学生练习使用。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如何突出文章中心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文章案例,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写作素材,进行写作实践。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对之前的写作素材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文章的深度和内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明确“中心”的具体含义,认识中心对文章的重要性。
(重点)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
引导启发学生依据中心选择材料,分清材料的主次,处理好详略关系。
(难点)3、能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通过一个物品、一个场景、一件小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素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明确“中心”的具体含义,认识中心对文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
引导启发学生依据中心选择材料,分清材料的主次,处理好详略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人云“诗言志”,也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
同样道理,作者写文章,不管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
这个想要表达的观点、态度、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突出中心”1. 读故事。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文学家巴尔扎克的一座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原来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 ”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2. 说感受。
罗丹为什么要砍去巴尔扎克的雕像的那双手呢?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
雕塑要表现的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就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活动目标】1、借助课文学会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3、通过本周社会实践,围绕中心立意,写出情感和思考。
4.引导启发学生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活动重点】1、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2、引导启发学生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活动方法】评改结合,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看图片,了解学习目标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动物园参观。
参观后,每人要制作一张“松鼠”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这位同学原本要突出松鼠“精明强干”的特点,然而却没有围绕这一特点展开叙述,因此表达就不够具体明白。
师紧接着问:“如果让你给他修改,你将怎么改?教师明确:要想说清楚人或事,在叙述时就必须突出明确的叙事中心。
二、先学后教(28分钟)(一)第一次先学后教(6分钟)1、出示自学指导默读《突出中心》知识短文,思考:1、什么叫中心?中心:2、中心有什么作用呢?中心的作用:3、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中心?2、填表,进一步明确什么是中心及中心的作用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填写在课本的表中。
三、方法指导:如何做到突出中心方法一:知识短文中提到,要突出中心,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索来写。
那么,什么是线索呢?线索就是在写作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这根线就是叙事的线索,即究竟按什么顺序来叙述。
读美文,说说和作者是如何突出中心的?(指名学生朗读后学生交流想法)三斤珍贵的水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
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饮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口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
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景,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点火驱赶,可老牛仍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走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
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地悲壮。
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
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的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对着夕阳,仰头哞叫,似乎在呼唤什么。
不远处的沙丘背后跑来了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
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宁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1世纪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热泪。
本文以为线索贯穿全文,收到了紧针密线的效果。
文章按照老牛,战士,而老牛的顺序来写的。
【教师归纳】安排线索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2.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3.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线索在文中的体现,多半在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首段尾处。
方法二:1.【展示材料】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罗丹为什么要砍掉雕像的手吗?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归纳: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2、例文评析围绕中心选择了材料,还要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考虑哪些材料是主要的,要详写;哪些材料是次要的,要略写。
一篇文章有详有略,详略得宜,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
在记人记事的中文里,详略不当的突出表现是记流水账。
究其原因:一是想到哪,就写到哪,事先没有作好详略的安排;二是没有真正掌握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详略的写法。
例如下面这篇作文:后进生上了光荣榜这学期开学不久,学校召开了开展“五讲” “四美”活动的动员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校长做了动员报告。
校长的报告受到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欢迎。
接着,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向全体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发出了倡议书。
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和同学的代表还分别表了态。
最后,学校领导表扬了一批思想品德好的同学,使大家受到非常大的鼓舞。
这次大会以后,五讲” 四美” “ “ 活动就在全校普遍的开展起来了。
学校的广播差不多天天都播送好人好事。
我们班集体也出现了一派新气象,很多同学都有了新的进步,连张宝也有了很大转变。
过去,张宝是全校有名的后进生。
他不爱学习,不要说听讲,做作业,就连书包都时常不带。
他上课不守纪律,不是和前面的人逗,就是和后面的瞎扯。
有时低头不言语了,那准是在看小人书。
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就不管他了,反正你不影响别人就好。
就这样,他还经常找老师的碴儿。
有一次,他又和后面的人逗。
老师说了一句:“张宝别说了!”他大声反问道:“谁说了?”老师说:“你刚才回头和后面的同学干什么啦?” 他蛮不讲理地说:“你瞧我干什么啦,你说呀!你倒说呀!”就这样,闹得全班同学半天上不了课。
老师气得脸色都变了,他却嘻皮笑脸。
类似这种事,我敢说,就是说一天也说不完。
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后,老师经常找他谈心,班长主动、和他组成一个小组,一块儿学功课,做好事。
现在,张宝简直变了个人,破坏纪律的事,再也找不到他了。
这不,期中考试以后,学校出了两张光荣榜,头一张,表扬各方面都比较突出的同学;第二张,表扬进步大的同学。
那第二张光荣傍上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张宝。
“后进生上了光荣榜” ,这可真是我们集体里的一件喜事。
提问:这篇文章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这篇作文想通过后进生张宝的转变,反映同学们在“五讲” “四美”活动中成长。
照理应重点写张宝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转变成长的进步表现,过去后进的地方应概述。
而习作却写后进详,写进步略,这样就不能很好的表达中心意思。
学生试修改这篇作文。
3、例文对照阅读习作《没有脸的相片》,体会详略安排的妙处。
没有脸的相片太阳火辣辣的照在他身上。
刚翻过高高的栅栏,正想到公园里那棵最老的树下遮阴,他被叫住了:“喂,哥们!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 原来是一个脖挂照相机的小伙子,身旁还站着一个年纪相仿的姑娘。
他心里一慌:“难道他看到我翻栅栏了?也许是'借'些钱用用?” 想着,他不由的摸了摸装着两块五角钱的上衣兜。
过来!那个小伙子喊道。
“ ” 他只得很不情愿的把身子慢慢移了过去。
“喂,会照相吗?”小伙子口气很生硬的问。
他的心这才沉了下来,急忙说:“不会。
”说着就要走。
“别走!不会没事,哥们儿教你。
”这小伙子流里流气的样子,他本来就很厌恶,再听小伙子的话就更讨厌了。
“谁用你教!哼!”他扭过头就走。
小伙子急了,一把抓住他的肩,用力一扭。
他差点儿摔个跟头。
“站住!哥们儿今天就让你给我俩照张相,你敢走!他恼了,” 眼里冒出了愤怒,却又不敢走。
小伙子说了照法,调好相机,递给他,“挂在脖子上!”似乎是命令。
他牙咬得紧紧的,心里默默盘算着。
“好好照,我可告诉你!”小伙子瞪了他一眼。
他气愤,但又不敢发泄。
小伙子和那姑娘坐在草坪上,摆了半天姿势。
忽然,小伙子觉得少了点什么,那姑娘想得快,喊道:“喂,把那个花伞拿过来。
他耐着性子从地上拾起花伞。
” “快点儿!” 小伙子吆喝道,你听见没有!他只得快走几步把伞扔在小伙子身前。
“ ” 小伙子又瞪了他一眼,刚想发作,看那姑娘瞅着自己,只得又闭上了微张开的嘴。
他们好不容易才把伞打好,小伙子喊道:“行了,照吧!” “喀嚓” ,他按下了快门。
小伙子从地上站了起来,走到他身前:“拿来吧!他略有些得意,” 把相机塞给了小伙子。
“走吧。
小伙子说道。
” 他赶忙转过身,大步向前走去,一会儿就消失在树林里了。
等小伙子和姑娘欣赏那伞下的相片时,都气呆了:相片上只有四只脚,没有脸!教师归纳:这篇作文详略取舍处理得比较好。
如“小伙子说了照法,调好相机” ,一句话带过,干净利落。
结尾也略去了种种经过,直接落笔到欣赏相片的感受上,“都气呆了:相片上只有四只脚,没有脸!”中心意思显得鲜明而突出。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插进小伙子教“他”如何使用相机,然后如何对好光圈、调好焦距、校定距离、选好角度等等详细描写,行文将会显得多么松散拖沓,当然也就会影响表达效果。
【小结】:写人记事突出中心三步:1.动笔之前,深思熟虑,确定中心。
2.动笔之时,心中有数,紧紧围绕中心。
3.写成之后,根据中心需要,推敲修改,无关内容,一概删除。
三、写作实践1.课堂小活动:书包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学习用品。
假如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定中心的角度?试根据提示,将你想到的填写在课本的表中。
选择上表的一个题目中的中心,安排叙述详略。
文章以为线索,其情节如下。
(注明详略)学生完成后,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全班展示,师生评价。
2.课外作文习作:以“电视机前(餐桌旁)的一家子”为题,自定中心,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要求:根据本次作文指导,要有中心,有线索,有详略。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