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印刷设计知识点总结

印刷设计知识点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印刷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宣传海报、包装设计还是书籍排版,印刷设计都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从印刷设计的基础知识、色彩运用、排版规则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印刷设计的基础知识1. 色彩模式在印刷设计中,常用的色彩模式包括CMYK和RGB。
CMYK模式适用于印刷品,它由青、黄、品红和黑色组成,通过混合这些颜色,可以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应确保将色彩模式设为CMYK,以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色彩效果准确。
2. 图片分辨率印刷品的图片要求较高的分辨率,以保证印刷效果清晰锐利。
常用的分辨率为300dpi(每英寸点数),这意味着每英寸的图片包含300个像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高分辨率图片,以避免在印刷时出现模糊或像素化的情况。
3. 印刷材料和工艺不同的印刷品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工艺。
在选择纸张材料时,应考虑纸张的质地、厚度和光泽度等因素,以适应不同的设计需求。
同时,也要了解常用的印刷工艺,如胶印、凹印、丝印等,以便选择合适的工艺来实现设计效果。
二、色彩运用1. 色彩搭配色彩在印刷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传达情感、吸引注意力、引起共鸣。
在进行色彩搭配时,应根据设计的目的和受众的心理反应选择适合的色彩组合。
例如,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可以激发活力和热情,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可以传达冷静和安宁的感觉。
2.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可以增加设计的吸引力和清晰度。
常用的色彩对比方式包括互补色对比、对比色对比和明暗对比。
互补色对比指的是选择位于色彩环上互补位置的两种颜色,如蓝色和橙色;对比色对比则是选择位于色彩环上相对位置的两种颜色,如红色和绿色;明暗对比则是通过明亮和暗淡的色彩对比来达到视觉效果。
三、排版规则1. 字体选择字体选择是排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字体时,应考虑文字的可读性和与设计风格的契合度。
一般而言,标题可以选择一些独特的字体以吸引注意力,而正文则应选择易读且不引人注目的字体。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版面是新闻出版信息表达的基本形式,是新闻出版的形象与思想,是新闻出版物的语言。
而应用版面的构成要素采用先进排版工具,艺术化创意地进行版面配置是使新闻出版物浓缩文化、渗透艺术、符合时代的根本。
因此在充分理解版面设计与构成基础上,正确地应用排版软件与工具,是高效、艺术、规范地生产各种新闻出版物的关键。
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与掌握版面的构成和排版规则,才能有效使用排版软件的各种工具,排出符合标准与规范的版面。
版面的构成一.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
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
1. 书籍的组成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
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
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书号等。
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
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面字数乘以页码数,在版面上图、表、公式、空行都以满版计算,因此“字数”并不是指全书的实际行字数。
2. 版面构成要素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
印刷方面知识点总结

印刷方面知识点总结如下:1. 印刷的定义: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等材料有规律的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2. 印刷的方法:印刷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不同的印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印刷需求。
3. 纸张的选择:在印刷中,纸张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纸张的种类有很多,每种纸张的质地、厚度、颜色、光泽度、吸墨性等都不同,需要根据印刷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纸张。
4. 颜色的控制:在印刷中,颜色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使用专业的色彩管理系统,以确保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印刷精度:印刷精度是指印刷品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
平版印刷中,印刷精度一般为300-400dpi,高精度印刷还可以选择更高分辨率的印刷方式。
6. 印刷机的选择:根据印刷需求选择合适的印刷机是非常重要的。
印刷机的速度、精度、稳定性、产能等因素都需要考虑。
7. 印后加工:印后加工是指在印刷品完成之后进行的各种加工方式,例如覆膜、过油、烫金、UV等。
这些加工方式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感和美观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8. 环保和安全: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和安全问题。
需要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使用环保的材料和工艺,同时注意防火、防尘、防毒等方面的安全措施。
9. 质量控制:印刷品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稿审核、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检验都要严格把关。
10. 成本核算:在印刷中,成本核算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考虑到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成本,以确保盈利并保持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更具体的印刷方面知识点:1.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是最早的印刷方式之一,适用于各种材料和厚度,但不适合薄而软的纸张和纸板等材料。
常用的凸版印刷机有铅字印刷机和轮转印刷机。
2. 平版印刷:平版印刷适用于各种纸张和材料,包括薄而软的纸张和纸板等。
平版印刷的优点是成本低、速度快、适合大量生产。
印刷排版知识

印刷排版知识印刷排版知识一、印刷品拼版专业术语的基本知识1、出血:印刷品印完后,为使成品外观整齐,必须将不整齐的边缘裁切掉。
裁掉的边缘一般需要留有一定的宽度,这个宽度就是“出血位”。
设计师在设计印刷品时,一般要在成品尺寸外留3mm(如有特殊要也可以多留“出血位”),以防止在成品裁切时裁少了露出纸色(白边),裁多了会切掉版面内容。
留出“出血位”,是设计师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2、叼口:印刷机印刷时叨纸的宽度叫做咬口,咬口部分是印不上内容的。
一般咬口尺寸为13mm在拼版过程中,对纸张大小与页面位置计算时,必须要考虑这个尺寸。
设置页面尺寸时加出咬口宽度。
3、切口宽度:指成品图文区域到成品的装订边以外的其它各边的距离。
通常至少设置成与出血相同的尺寸。
例:“出血位”是3mm则切口宽度至少为3mm4、订口:订口指印刷成品的装订边。
订口宽度指图文区域到成品订边的距离。
一般无线胶订、骑马订时,订口宽度和翻口方向宽度是一样的。
如果装订方式为平订或胶订,由于装订时要占有一定的宽度,订口宽度应比切口宽度宽一点。
这样,成品两边的空白位置就会一致。
5、贴:配页成书时,一张纸(不论大小)上的所有面码组成一帖。
(俗称带)6、裁切线:裁切线是成品切边时的指示线。
7、图边线:图边线指有效印刷面积的指示线。
8、中线:中线是印刷品的水平、垂直等分线,中线可用来在正反印刷时作为正面、反面套印对位用,也可用来在第一色印刷时对印版定位以及后面印色的印版定位用。
9、轮廓线:一般用作模切线,是包装容器的后加工方式之一。
10、印张:一张印有很多页面的纸张叫一个印张,纸张常用4 页、8页、12页、16 页、32 页、48页等规格印刷,即一张纸上有4页、8页、12页、16 页、32页、48页等规格印刷,即一张纸上有4P、8P、12P等(P即为英文Page的缩写)。
二、印前相关要素1 、输出菲林应如何确认网线胶印是印刷的主流印刷方式。
其用于晒版的菲林在输出时该加多少线数,主要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印刷的印刷分辨率;二是承印物的种类。
印刷排版的基本知识

印刷排版的基本知识什么是印刷排版?印刷排版是指将文字、图形和其他元素按照一定的布局和设计要求整齐地安排在印刷媒介上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文字的字体选择、字号、行距、段距等样式的设置,以及图像的插入、对齐和裁剪等操作。
印刷排版的目的是使印刷品更加美观、易读、易懂。
印刷排版的重要性良好的印刷排版可以增强文档的视觉效果,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印刷排版可以使文字更加清晰、易读,图像更加突出、生动。
同时,印刷排版也能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所要表达的内容。
印刷排版的基本要素1. 字体字体是印刷排版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合适的字体选择可以增强文档的可读性和美观度。
常用的字体包括宋体、黑体、楷体等。
在选择字体时要考虑到字体的风格和用途,如正式场合可选择宋体,标题和标语可选择黑体等。
2. 字号字号决定了文字的大小,在印刷排版中起到了引导读者的注意力和提取重点内容的作用。
字号的选择应根据排版内容的重要性来确定,一般标题使用较大的字号,正文使用较小的字号。
常见的字号有10pt、12pt、16pt等。
3. 行距和段距行距和段距是调整文字行与行、段与段之间的空白区域,使得整个文档的格式更加整齐、清晰。
适当的行距和段距可以提高可读性,让读者更容易阅读和理解内容。
行距和段距的选择需要根据文档的大小和文字的排列密度来确定。
4. 对齐和缩进对齐和缩进是印刷排版中用来规范文本布局的技巧。
常见的对齐方式有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和两端对齐等。
对齐的选择要根据排版内容和整体设计来确定。
缩进一般用于段落开始处,用来突出段落的开头,使得文档更具有层次感和结构感。
印刷排版的常用工具1. LaTeXLaTeX是一种基于TeX的排版系统,广泛应用于学术界。
它提供了强大的格式控制能力和数学公式排版功能,适合于专业文档的排版工作。
2. Adobe InDesignAdobe InDesign是一款专业的印刷排版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排版工具和功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文档设计和排版工作。
培训资料-印刷制版基础知识

印刷、制版基础知识第一节印刷基本知识一、印刷的五大要素1.原稿:原稿是整个制版、印刷工艺中的依据,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艺术效果和复制还原效果。
凹印制版常见原稿有:黑稿、彩稿、印刷品原稿、摄影原稿、设计光盘原稿等。
2.印版:印版即提供印刷用的模版,它是由原稿到印刷品的印刷过程中重要的媒介物。
印版因着墨和不着墨部分的结构形式不同而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
其功能是根据原稿,区分出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使非图文部分形成空白不接受油墨,而图文部分则接受油墨,在印刷时,使附着油墨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从而完成一色的印刷。
3.油墨:油墨是获得印刷图文的主要材料之一,是体现原稿色彩的重要因素。
油墨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印版种类、印刷形式、承印材料的不同而区分,凹版包装印刷油墨主要有里印油墨、表印油墨两大类,其中里印油墨又可分为PVC用油墨、OPP用油墨、PET用油墨等。
4.承印材料:承印材料指印刷过程中承载图文墨色的材料。
凹版包装印刷的承印材料主要有纸张、薄膜、铝箔等。
薄膜又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脂(PET)等。
5.印刷设备:印刷设备主要指印刷、复合等机械,是实现印刷品生产的关键。
二、印刷种类1.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简称凸印,俗称铅印,历史最久。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采用较多的活字版和铜锌版印刷。
2.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简称凹印,其图文部分低于印版表面的空白部分。
我国的软包装印刷主要是采用凹版印刷。
右图为凹版印刷方式图解。
3.平版印刷:其印版上的图文和空白两部分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平版印刷。
胶印是常见的平版印刷方式。
平版印刷不是直接印刷,而间接印刷。
4.孔版印刷:孔版属于透过性印刷,利用细金属网透空的特性,将图文部分镂空而非图文部分以抗墨性胶质体保护,油墨置于版面上以刮版刮压,油墨透过镂空的图文部分转移到承印物上。
常见的孔版印刷方式是丝网印刷,现在仍然应用广泛。
第二节凹版印刷的特点及国内凹印的发展一、凹版印刷的特点1.墨层厚实,墨色均匀。
印刷基础知识汇总

印刷基础知识汇总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制造过程,用于制作书籍、报纸、杂志、海报、宣传单张等各种印刷品。
下面是一些印刷基础知识的汇总。
1.印刷的历史:印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代。
最早的印刷方式是雕刻文字或图案在木块上,然后涂上墨水,印在纸张上。
之后,人们发明了活字印刷,使用可移动的金属或木块上的字形。
现代印刷的发展主要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2.印刷的种类:印刷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种类,包括胶印、凸版、凹版、柔版和数码印刷。
胶印是最常见的印刷方式,通过使用橡皮布滚筒上的油墨将图像转印到纸上。
凸版印刷使用凸起的图案或文字,通过印刷压力将墨水转移到纸上。
凹版印刷则相反,使用凹陷的图案或文字。
柔版印刷使用柔软的印版,可以在多种类型的表面上进行印刷。
数码印刷使用计算机和数字打印机,将数字图像直接印刷在纸上。
4.印刷的质量控制:印刷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以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质量符合预期。
质量控制包括选择合适的纸张、墨水和印版,确保调整好印刷机的参数和设置,以及定期检查产品的质量。
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图像模糊、颜色不准确、脏墨和纸张变形等。
5.印刷的环保问题:印刷是一种资源密集型的制造过程,涉及使用大量的纸张、墨水和能源。
因此,印刷对环境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可回收的纸张、使用环保墨水和化学品,以及提高印刷机的能效。
6.数字印刷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码打印技术的进步,数字印刷在印刷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数字印刷具有很多优势,如可以快速打印小批量的印刷品、灵活性高、可以个性化定制等。
数字印刷还可以减少浪费和成本,因为不需要制作印版。
以上是对印刷基础知识的一个概述。
印刷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和艺术,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设计、材料选择、机器设置等。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印刷的过程和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印刷品的设计和制作。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印刷版面是指印刷品中文字、图形、线条等的组合排列形式。
在印刷产品中,版面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版面设计可以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性。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
一、关于版面构成要素1.文字文字是版面设计的主要要素之一。
设计师应该根据印刷品的性质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字体,以及合适的字号、字距、行距等参数,让文字的呈现效果更佳。
此外,文字的排列形式也很重要,应该遵循左对齐、右对齐、居中等基本原则,让版面整齐美观。
2.图片图片也是版面构成要素之一,它可以用于增强版面的效果,引导读者的注意力,提升印刷品的美感。
在选择图片时,设计师应该考虑图片的颜色、内容、质量等因素。
在排版时,需要注意图片的位置与文字的关系,让版面看起来更协调。
3.线条线条是版面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用于分隔文字、区分内容、增强印刷品效果。
设计师应该根据印刷品的风格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线条样式和宽度,使版面看起来更好看。
二、设计原则1.平衡原则平衡是版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设计师要通过布局、色彩、形状等方式,使版面看起来平衡协调,避免单调、沉闷的感觉。
在设计中巧妙运用对称、平衡的设计,即可创造出优美的视觉效果。
2.节奏原则节奏是版面设计中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可以增强版面的层次感和动感。
通过间距、线条、颜色、大小等要素的变化,设计师可以创造出节奏感,吸引读者的眼球。
3.重点突出原则重点突出是版面设计不可忽略的原则之一。
版面上的重点可以是画面、文字、品牌标识等,需要通过适当的颜色、大小、位置等方式来强调。
通过重点突出,读者可以更快速的找到重要信息,提高版面可读性和效果。
三、印刷格式1. CMYK和RGB在印刷方面,常见的印刷格式就是CMYK和RGB。
CMYK模式用于印刷品设计,适合打印机打印时使用;而RGB模式用于屏幕上的图像呈现,适合电脑或手机等屏幕设备上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刷版面的若干基础知识版面是新闻出版信息表达的基本形式,是新闻出版的形象与思想,是新闻出版物的语言。
而应用版面的构成要素采用先进排版工具,艺术化创意地进行版面配置是使新闻出版物浓缩文化、渗透艺术、符合时代的根本。
因此在充分理解版面设计与构成基础上,正确地应用排版软件与工具,是高效、艺术、规范地生产各种新闻出版物的关键。
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与掌握版面的构成和排版规则,才能有效使用排版软件的各种工具,排出符合标准与规范的版面。
版面的构成一.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
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
1. 书籍的组成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
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
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
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
版权页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厂、发行者,还有开本、版次、印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期、书号等。
其中印张是印刷厂用来计算一本书排版、印刷、纸张的基本单位,一般将一张全张纸印刷一面叫一个印张,一张对开张双面也称一个印张。
字数是以每个版面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版面字数等于每个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行数,全书字数等于每个版面字数乘以页码数,在版面上图、表、公式、空行都以满版计算,因此“字数”并不是指全书的实际行字数。
2. 版面构成要素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书刊一页纸的幅面。
通过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设计,版面构成要素如图2.1所示。
版心位于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书眉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
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
一般用于检索篇章。
页码书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
印刷行业中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正反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
注文又称注释、注解,对正文内容或对某一字词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
排在字行中的称夹注,排在每面下端的称脚注或面后注、页后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后的称篇后注,排在全书后面的称书后注。
在正文中标识注文的号码称注码。
3. 开本版面的大小称为开本,开本以全张纸为计算单位,每全张纸裁切和折叠多少小张就称多少开本。
我国习惯上对开本的命名是以几何级数来命名的,如下图所示。
国内生产的纸张常见大小主要有以下几种:787×1092毫米平板原纸尺寸是我国当前文化用纸的主要尺寸,国内现有的造纸、印刷机械绝大部分都是生产和适用此种尺寸的纸张。
目前,东南亚各国还使用这种尺寸的纸张,其他地区已很少采用了。
850×1168毫米的尺寸是在787×1092毫米25开的基础上为适应较大开本需要生产的,这种尺寸的纸张主要用于较大开本的需要,所谓大32开的书籍就是用的这种纸张。
880×1230毫米的纸张比其他同样开本的尺寸要大,因此印刷时纸的利用率较高,型式也比较美观大方,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规格。
4.版心书刊版心大小是由书籍的开本决定的,版心过小容字量减少,版心过大有损于版式的美观。
一般字与字间的空距要小于行与行间空距;行与行间的空距要小于段与段间的空距;段与段间的空距要小于四周空白。
版心的宽度和高度的具体尺寸,要根据正文用字的大小、每面行数和每行字数来决定。
而每面行数又受行距的影响。
印刷标准术语中将字行与字行之间的空白称为行间,行中心线与行中心线的距离称为行距。
但方正、华光排版系统中将标准术语中的行间称为行距。
书刊的行间一般空对开(1/2),也有5/8、3/4几种空法。
表2.1列出了不同字号、不同行间、不同开本的版面字数及版心尺寸。
注:如加书眉,每页行数应减少一行。
字数、行数以汉字五号计算。
5.常用排版术语(1)封面(又称封一、前封面、封皮、书面)封面印有书名、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的名称。
封面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2)封里(又称封二)是指封面的背页。
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来印目录,或有关的图片。
(3)封底里(又称封三)是指封底的里面一页。
封底里一般为空白页,但期刊中常用它来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图片。
(4)封底(又称封四、底封)图书在封底的右下方印统一书号和定价,期刊在封底印版权页,或用来印目录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图片。
(5)书脊(又称封脊)书脊是指联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脊部。
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卷、集、册)、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于查找。
(6)书冠书冠是指封面上方印书名文字的部分。
(7)书脚书脚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
(8)扉页(又称里封面或副封面)扉页是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
扉页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
扉页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
(9)插页插页是指凡版面超过开本范围的、单独印刷插装在书刊内、印有图或表的单页。
有时也指版面不超过开本,纸张与开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于正文的纸张或颜色印刷的书页。
(10)篇章页(又称中扉页或隔页)篇章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编或章名称的一面单页。
篇章页只能利用单码、双码留空白。
篇章页插在双码之后,一般作暗码计算或不计页码。
篇章页有时用带色的纸印刷来显示区别。
(11)目录目录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的记录,起到主题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查找。
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张所限,常将目录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12)版权页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
版权页中,按有关规定记录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出版年月、定价、书号等项目。
图书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
版权页主要供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常附印于书刊的正文前后。
(13)索引索引分为主题索引、内容索引、名词索引、学名索引、人名索引等多种。
索引属于正文以外部分的文字记载,一般用较小字号双栏排于正文之后。
索引中标有页码以便于读者查找。
在科技书中索引作用十分重要,它能使读者迅速找到需要查找的资料。
(14)版式版式是指书刊正文部分的全部格式,包括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字号、版心大小、通栏、双栏、每页的行数、每行字数、行距及表格、图片的排版位置等。
(15)版心版心是指每面书页上的文字部分,包括章、节标题、正文以及图、表、公式等。
(16)版口版口是指版心左右上下的极限,在某种意义上即指版心。
严格地说,版心是以版面的面积来计算范围的,版口则以左右上下的周边来计算范围。
(17)超版口超版口是指超过左右或上下版口极限的版面。
当一个图或一个表的左右或上下超过了版口,则称为超版口图或超版口表。
(18)直(竖)排本是指翻口在左,订口在右,文字从上至下,字行由右至左排印的版本,一般用于古书。
(19)横排本就是翻口在右,订口在左,文字从左至右,字行由上至下排印的版本。
(20)刊头刊头又称“题头”“头花”,用于表示文章或版别的性质,也是一种点缀性的装饰。
刊头一般排在报刊、杂志、诗歌、散文的大标题的上边或左上角。
(21)破栏破栏又称跨栏。
报刊杂志大多是用分栏排的,这种在一栏之内排不下的图或表延伸到另一栏去而占多栏的排法称为破栏排。
(22)天头天头是指每面书页的上端空白处。
(23)地脚地脚是指每面书页的下端空白处。
(24)暗页码又称暗码是指不排页码而又占页码的书页。
一般用于超版心的插图、插表、空白页或隔页等。
(25)页页与张的意义相同,一页即两面(书页正、反两个印面)。
应注意另页和另面的概念不同。
(26)另页起另页起是指一篇文章从单码起排(如论文集)。
如果第一篇文章以单页码结束,第二篇文章也要求另页起,就必须在上一篇文章的后留出一个双码的空白面,即放一个空码,每篇文章要求另页起的排法,多用于单印本印刷。
(27)另面起另面起是指一篇文章可以从单、双码开始起排,但必须另起一面,不能与上篇文章接排。
(28)表注表注是指表格的注解和说明。
一般排在表的下方,也有的排在表框之内,表注的行长一般不要超过表的长度。
(29)图注图注是指插图的注解和说明。
一般排在图题下面,少数排在图题之上。
图注的行长一般不应超过图的长度。
(30)背题背题是指排在一面的末尾,并且其后无正文相随的标题。
排印规范中禁止背题出现,当出现背题时应设法避免。
解决的办法是在本页内加行、缩行或留下尾空而将标题移到下页。
二. 正文排版规则1. 正文版式设计规则一个高级的编辑和排版人员不仅要学会如何排版,而且要学会如何将版面排得美观、漂亮。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了解正文版式的设计。
书刊正文必须按照书刊的内容进行设计,不同性质的刊物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政治性的刊物,要端庄大方;文艺性的刊物,要清新高雅,生活消遣性的刊物,要活泼花梢。
不同对象的刊物,也要在技术上作不同的处理。
给文化水平低的人看的书字体不妨大一点,例如:儿童看的书字体要字大行疏,即采用疏排的方法。
给青年人看的书可字小行密。
杂志中不同的文章最好字体有所变化,尤其在设计版式及标题时更要注意,比较重要的文章标题要排得十分醒目。
2. 正文的排版的类型书刊正文排版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横排和直排横排的字序是自左而右,行序是自上而下;直排的字序是自上而下,行序是自右而左。
(2) 密排和疏排密排是字与字之间没有空隙的排法,一般书刊正文多采用密排;疏排是字与写之间留有一些空隙的排法,大多用于低年级教科书及通俗读物,排版时应放大行距。
(3) 通栏排和分栏排通栏就是以版心的整个宽度为每一行的长度,这是书籍的通常排版的方法。
有些书刊,特别是期刊和开本较大的书籍及工具书,版心宽度较大,为了缩短过长的字行,正文往往分栏排,有的分为两栏(双栏),有的三栏,甚至多栏。
(4) 普通装,单面装,双面装普通装是相对于单面装、双面装而言。
横排书要在字行的下面加排着重点的叫单面装。
至于直排书、标点以及专名线等都排在字行右边的、叫单面装;在字行左、右或上下都排字的叫双面装。
字行左右、上下都不排字的叫普通装。
3.正文的排版要求正文排版必须以版式为标准,正文的排版要求如下:(1) 每段首行必须空两格,特殊的版式作特殊处理;(2) 每行之首不能是句号、分号、逗号、顿号、冒号、感叹号、引号、括号、模量号以及矩阵号等的后半个;(3) 非成段落的行末必须与版口平齐,行末不能排引号、括号、模量号以及矩阵号等的前半个;(4) 双栏排的版面,如有通栏的图、表或公式时,则应以图、表或公式为界,其上方的左右两栏的文字应排齐,其下方的文字再从左栏到右栏接续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