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 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所学诗词交流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2.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3.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读懂文字,提炼关键信息。

4.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指代的内容。

重点难点:1.运用一些方法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欣赏诗歌的美。

2.阅读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和关键信息。

3.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本单元所学的诗歌,交流理解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好方法。

2.理解一些古代含有数字的特指名词,如“五行、五谷、五音、五彩”。

要点把握:1.掌握理解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2.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玩游戏:诗词大串烧。

过渡: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词了,如果算上语文园地中的古诗,我们一共学习了9首古诗词。

大家能说出这些诗词的题目吗?(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题名。

)那么大家都会背了吗?我们现在就来一起玩一个诗词大串烧游戏,看看大家能否把它们准确、流利地背诵下来。

2.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结合自己学习诗词的体会,交流其中提到的学习方法。

(1)请学生概括其中提到的几种方法,并结合已学过的诗词说一说。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

②通过想象去体会有画面感的诗句,边读边想边体会。

③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2)出示有代表性的诗词,请学生试着用以上提及的几种方法来品读。

过渡:欣赏诗词并不仅仅只有这几种方法,但是却是比较实用、比较贴近我们认知的几种方法。

我们接下来就结合学过的一首诗来交流一下吧!①出示诗歌《过故人庄》,可引导学生翻回课本第14页,看看自己的笔记。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学生交流欣赏诗词的方法。

交流示例:生1:虽然这首诗我们已经学过,但再读这首诗,我发现还是有些字词很难理解,比如“鸡黍”“郭”“轩”“场圃”“桑麻”,还好我做了笔记,我再结合注释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了。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五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五

2.确定题目,并选择材料。 我从这些字中选择了“悔”;具体写我和邻居小 伙伴打了个赌:谁英语考的分数低,那他整个 夏天都要远离冷饮。我在这件事中明白了—— 骄傲必然失败。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收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点明自己在生活中有意见后悔 的事,然后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后悔的原因, 最后在结尾强调通过这件事明白的道理,与开 头相呼应,升华主题。
范 文:

世界上什么药都有,可就是没有后悔药。假如 有后悔药的话,也就不会使我想起这件事就后悔 莫及了。
记得有一次英语期末考试,我和邻居小伙伴 打了个赌:谁考的分数低,那他整个夏天都要远离 冷饮。要知道冷饮可是我对于整个夏天的期待, 让我过一个没有冷饮的夏天,好比鱼儿离开了水 塘一般,多么痛苦啊。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 要发挥最好水平,将这个没有冷饮的夏天留给他。 当考试结束的铃音一响,我便兴冲冲地跑到同伴 处,把头抬得高高的,得意洋洋地喊着:“没有冷饮, 没有冷饮!”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他不服气的 话:“没出成绩,怎见分晓!”
选材太陈旧,没有新意。源自小结写有真情实感的,不写凭空编造的(真); 写切合中心的,不写偏离主题的(准); 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小); 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旧呆板的(新)。
四、习作指导。
1.审阅题目: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从“ 甜、乐、泪、暖、悔、
望、迷、妙、变、忙、寻、让”等字中选一个做 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 中心思想。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
√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两个, 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 些方面来写。
好斗的公鸡 都是淘气惹的祸 闲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 欢声笑语满校园 那些温暖的阳光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点拨: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的更全面,更充分。
4.学生结合《夏天里的成长》来理解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择材料的好处。出示:【课件2】
(1)《夏天里的成长》中心意思是什么?
(2)课文选择了哪些事例?
(3)你认为这些事例对表达中心有什么好处?
3.出示正确答案。
二、完成练习
1.学生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两个,写出自己想选择的事例或选择的方面。
出示:【课件3】
好斗的公鸡 都是淘气惹的祸 闲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 欢声笑语满校园 那些温暖的时光
(1)观察题目,确定中心:想一想,要围绕什么中心来选择材料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想一想,什么样的事例最能表达中心
三、指导讲解
1.学生思考: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怎样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教师指导:把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
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结合《盼》这篇课文,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是重点,作者是怎样把重点写详细写具体的?
初试身手
一、分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课本上的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汇报。教师把各组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记下来,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分析。
(3)相互交流,提出建议。
(4)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三、分层作业
A优等生:以“幽默的语文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选材合理,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B中等生:以“幽默的语文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条理清晰。
C潜能生:以“幽默的语文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语句通顺。
安全教育: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板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小组合作交流出示选 Nhomakorabea,选择习作
课件出示:
习作一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要引导学生总结一个事例不能全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习作二
第三课时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所读文章,指出优点,点明不足。
互评互改
出示改评要求。
结合讲评,自评自改。
小组交流改后的习作,再次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谈话:通过今天的习作评改课,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乐于写作,还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老师非常欣赏你们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更佩服你们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课余时间,你们可以继续交流。
第六课时 小练笔
练笔题目
(《童年的伙伴》、《难忘的朋友》等。
1.根据同学们没有把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写具体。
2.有的学生没有的事例不具体,不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的学生只写一个事例不能全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效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等进行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深的人。教学安排体现了三个层次:先是让学生回忆在相处的人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再让学生说说当时相见的情景和留给你的印象;最后可以说说后来发生的事,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要放手让学生谈印象深刻的人。可教学中以让学生围绕“初次见面──相处过程──印象变化”这一主线展开回忆,在小组内畅所欲言,自由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交流中帮助开拓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经历,表现人物的独特一面;适时引导学生讲具体、讲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语文园地五》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语文园地五》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五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选材,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具体的方法。
2.学会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达中心意思。
3.围绕中心意思确定合适的材料,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写。
教学重难点
1.学生交流围绕中心意思选材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懂得详略得当,选材有所取舍,即要选择与中心意思关系紧密的材料。
③每天看书看到很晚。(看什么书?是关于戏曲的书吗?没有说清楚,也就不能体现“戏迷”二字。)
3.看课本第2小题,从所给题目中选一两个,思考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1)抓住关键词分析题目。
(出示课件,要求学生注意变色的词语。)
好斗的公鸡都是淘气惹的祸闲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欢声笑语满校园那些温暖的时光
(1)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笔记,快速默读《穷人》一课。
(2)说说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明确:本文没有明确的中心句。学生可以先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顾自己家境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呢?
秘诀一:材料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够充分表达中心思想的,要多选。
秘诀二:材料和中心思想有关系,但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的,也要选,但要少选。
秘诀三:材料和中心思想没有关系,应该坚决舍弃,不选。
2.看课本“初试身手”板块第1小题,选择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
(1)探讨题目“戏迷爷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设计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所学诗词交流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2.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3.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读懂文字,提炼关键信息。

4.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指代的内容。

重点难点:1.运用一些方法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欣赏诗歌的美。

2.阅读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和关键信息。

3.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本单元所学的诗歌,交流理解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好方法。

2.理解一些古代含有数字的特指名词,如“五行、五谷、五音、五彩”。

要点把握:1.掌握理解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2.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玩游戏:诗词大串烧。

过渡: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词了,如果算上语文园地中的古诗,我们一共学习了9首古诗词。

大家能说出这些诗词的题目吗?(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题名。

)那么大家都会背了吗?我们现在就来一起玩一个诗词大串烧游戏,看看大家能否把它们准确、流利地背诵下来。

2.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结合自己学习诗词的体会,交流其中提到的学习方法。

(1)请学生概括其中提到的几种方法,并结合已学过的诗词说一说。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

②通过想象去体会有画面感的诗句,边读边想边体会。

③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2)出示有代表性的诗词,请学生试着用以上提及的几种方法来品读。

过渡:欣赏诗词并不仅仅只有这几种方法,但是却是比较实用、比较贴近我们认知的几种方法。

我们接下来就结合学过的一首诗来交流一下吧!①出示诗歌《过故人庄》,可引导学生翻回课本第14页,看看自己的笔记。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学生交流欣赏诗词的方法。

交流示例:生1:虽然这首诗我们已经学过,但再读这首诗,我发现还是有些字词很难理解,比如“鸡黍”“郭”“轩”“场圃”“桑麻”,还好我做了笔记,我再结合注释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了。

部编六上语文《语文园地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六上语文《语文园地五》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园地五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借助抓关键句的方法,理解段意,并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

(二)通过梳理关键信息来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出合理的乘车方案。

二、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空白磁性词卡,演讲稿,学习单。

(二)学生准备:《作业本》。

三、教学过程(一)寻找关键句,把握段落观点1.自由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的语段,思考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随机正音:“皱”“黏液”“蔓廷”等字词)2.逐句理解,说说句子的意思。

(1)启发思考。

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抽生逐句读,每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反馈点拨,引导学生抓关键信息写入词卡。

第一句:花草树木让城市的生活环境更舒适。

第二句:花草树木是城市的“绿色卫士”。

第三句:人们把花草树木比作“城市之肺”。

第四句:花草树木有调节城市空气、降低灰尘污染的作用。

3.借助关联词,移动词卡,找出关键句。

(1)圈画文中的关联词,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2)小组交流,移动词卡,说明理由。

(3)交流指导,得出结论。

我们通过段落中第一句的“为了”和第三句的“因为”发现这段话中的第二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段的关键句。

花草树木之所以被比作“城市之肺”,是因为它们具有调节城市空气、降低灰尘污染的作用,能“使生活环境更舒适”。

因此,把花草树木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

4.根据关键句,说说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

(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5.小结方法。

抓住关键句,能帮我们把握住一段话的主要观点。

(板书:抓住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6.巩固并迁移运用。

(1)复习回顾,请学生说说本单元的《只有一个地球》中的关键句和文章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2)出示一到两篇学生写的演讲稿,交流抓住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的方法。

(二)梳理关键信息,制定最佳方案1.激活生活经验,梳理关键信息。

(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公交车站牌)(1)引导学生阅读站牌和泡泡中的提示,思考你从站牌和泡泡的提示中读出了哪些信息?(2)围绕两方面交流反馈。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五-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五-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排比句,了解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2.了解分号的用法。

3.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排比句,正确使用分号。

2.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难点理解《过故人庄》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以《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为例,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2.从读中感悟排比句、分号的用法和作用。

教具准备文章《草虫的村落》《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分钟一、对比阅读教学(一)对比阅读,完成练习1.我们来读一读《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文章中让你印象最深的部分?(黑甲虫回到村子受到欢迎;甲虫音乐家们在大树下演奏;“村民们辛勤劳动”……)2.我们以前还学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蟋蟀的住宅》,同学们还记得吧?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内容让你记忆犹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蟋蟀的住宅布置合理;蟋蟀建住宅的时间;蟋蟀建住宅时很辛勤,不怕苦不怕累……)3.现在,我给大家打印了《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发给大家。

今天我们来把这篇课文和《草虫的村落》放在一起让大家阅读,阅读后完成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好吗?阅读两篇文章,说一说主要内容,让学生从已知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同时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

(学生分小组,先自己读文章,然后共同完成表格所填写的内容。

表格内需要学生完成的项目:题目、描写对象、主要内容、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我的发现。

)(二)汇报交流,教师指导1.各小组上交完成的表格。

2.【出示课件2】教师评价并指导:(1)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昆虫的。

(2)在内容上:《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蟋蟀建住宅时的选址、住宅特点、建造时间和蟋蟀辛勤地建造自己的住宅等内容,《草虫的村落》主要写了作者追随黑甲虫一次游历的过程,其中包括甲虫迷路、回到村子、看到甲虫音乐家演奏及劳动等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
1.学会围绕中心选择作文材料。

2.学会根据中心安排材料的详略。

3.运用恰当的方法使作文的中心突出。

1.学会如何按照中心选择作文材料。

2.编写一个完整有趣的故事,故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

2课时
1.生提前阅读两篇例文。

2.生从“甜乐泪暖悔望迷妙变忙寻让”等字中选一个做作文题目,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所有优秀的作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全文都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

只有这样,作文才能不跑题。

怎样才能做到围绕中心写作呢?今天老师就教给你具体方法。

二、回顾课文。

回顾课文《盼》,提问文中围绕“盼穿新雨衣”写了哪些事?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
三、初试身手。

1.学生完成题目。

2.师明确答案。

(1)《戏迷爷爷》材料: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糊了;到文化馆拜师学戏;一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2)示例:《闲不住的奶奶》可以选择的材料:奶奶早上起得很早,打扫卫生;下雪天奶奶去小区扫
路上的积雪;傍晚奶奶会叫上邻居奶奶去运动。

四、阅读例文。

1.阅读《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爱订计划的爸爸的。

罗列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爸爸给“我”订的暑假计划(详写)。

2.阅读《小站》,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出来的?
介绍了铁路线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站,通过写旅客很少人经过这里表现小站的“小”,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小站给旅客带来的暖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你知道蜘蛛是怎样织网的吗?蜘蛛织网都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的。

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

可是我们有的同学写作文时,却不是围绕中心来写的,经常是想到哪,写到哪,写着写着,快写完了才发现跑题了。

这就是因为写作之前没有构思好,选材没有围绕中心。

二、什么是中心?什么是选材?
1.要说选材,首先要明确中心。

所谓中心简单地说就是你想要表达什么。

无论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都不是只为了描述一个现象或记叙一个过程,而是要借记叙描写的内容,使读者受到启发,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这就是文章的中心,也叫文章的主旨、主题。

就像蜜蜂采花,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造,才能酿出甘甜可口的蜂蜜一样,写记叙文也需要精心选材。

选材就是根据主旨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典型的、新颖的材料来表现文章的主题。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中心从材料中来,还要依靠材料来表现。

(幻灯片展示) 2.材料从何而来?
写作素材主要从生活中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来,从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中来。

三、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1.举例说明:有一次作文,题目是“爱,难以忘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我和弟弟发生了矛盾——弟弟调皮,撕毁了我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我很生气(主要内容);后来妈妈出面“说了弟弟一顿”(简要交代)。

我和弟弟终于和好如初。

请你找出文章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

学生评议、教师点拨:文章既没有写出“我”与弟弟的姐弟之情,也没有写出妈妈对我俩的关爱,不能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犯了选材不当的毛病。

2.下面几则材料你觉得选材怎么样?
《第一次________》
第一次洗衣服、洗碗、做荷包蛋、做番茄牛肉、骑自行车……
《我的老师》
老师带病坚持上课,冒雨给学生补课,深夜批改作业……
《最疼爱我的人》
我生病了,妈妈晚上冒雨送我上医院看病,早上醒来时,妈妈眼里布满了血丝……
教师点拨:选材太陈旧,没有新意。

3.教师小结:写有真情实感的,不写凭空编造的(真);
写切合中心的,不写偏离主题的(准);
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小);
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旧呆板的(新)。

(幻灯片展示)
四、习作指导。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的题目是从“甜乐泪暖悔望迷妙变忙寻让”等字中选一个做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确定题目,并选择材料。

我从这些字中选择了“悔”;具体写我和邻居小伙伴打了个赌:谁英语考的分数低,那他整个夏天都要远离冷饮,我在这件事中明白了——骄傲必然失败。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点明自己在生活中,然后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后悔的原因,最后在结尾强调通过这件事明白的道理,与开头相呼应,升华主题。

范文:

世界上什么药都有,可就是没有后悔药。

假如有后悔药的话,也就不会使我想起这件事就后悔莫及了。

记得有一次英语期末考试,我和邻居小伙伴打了个赌:谁考的分数低,那他整个夏天都要远离冷饮。

要知道冷饮可是我对于整个夏天的期待,让我过一个没有冷饮的夏天,好比鱼儿离开了水塘一般,多么痛苦啊。

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挥最好水平,将这个没有冷饮的夏天留给他。

当考试结束的铃音一响,我便兴冲冲地跑到同伴处,把头抬得高高的,得意洋洋地喊着:“没有冷饮,没有冷饮!”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他不服气的话:“没出成绩,怎见分晓!”
我没得意两天,分数出来了,在我眼里,这分数简直比夏天里的蚊虫还讨厌,“97,这可怎么办?还有希望吗?”我默默地祈祷着。

当我正忐忑不安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

“99!”两个相同的数字映入我的眼帘,顿时让我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我拿到试卷一看,呀,怎么回事?我竟然把“rules”写成了“rule”,把“played”写成了“play”……唉,我无奈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好吧,愿赌服输!”那个没有冷饮的夏天成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夏天。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就会非常地后悔——骄傲必然失败。

五、学生写作。

前面的习题和例文分析都是为后面写作服务的,在分析例文的时候,引导学生清楚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列出写作提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