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后练习煤的干馏与苯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习题: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煤的干馏苯习题含解析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习题: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煤的干馏苯习题含解析

[ 基础达标 ]1.以下对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三者均为可重生能源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石油产品中的乙烷和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响D.煤焚烧产生的SO2和 CO2都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由分析:选 B 。

三者均不是可重生资源,A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对;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响,C错;SO2不可以造成温室效应,D错。

2.既能经过化学反响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 .苯B .氯化铁C.乙烯 D .乙烷分析:选 C。

乙烯既能经过与溴发生加成反响而使溴水褪色,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苯、氯化铁、乙烷既不可以与溴水反响,也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足混淆后静置。

以下图示现象正确的选项是()分析:选 D 。

题中苯、汽油和水的密度有差异,此中苯和汽油密度比水小,且能互溶,因此分两层,上基层比率为2∶1。

4.以下反响中前者属于代替反响,后者属于加成反响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淆后经光照发生反响;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响;苯与氢气在必定条件下反响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淆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响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己生成聚乙烯的反响分析:选 C。

A 项中后者属于氧化反响,B项中均属于加成反响,D项中前者属于萃取,后者属于加聚反响。

5.以下相关变化是由加成反响惹起的是()A.点燃苯,产生光亮而带有浓烟的火焰B.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混淆液加热制得硝基苯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H2反响生成环己烷D.苯中加溴水振荡,溴水层褪色分析:选 C。

A 为氧化反响,B 为代替反响,D 为萃取 (物理过程 ),C 由 C6H 6生成 C6H12为加成反响。

6.以下对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乙烯和乙烷都存在碳碳双键B.甲烷和乙烯都能够与氯气反响C.高锰酸钾能够氧化苯和甲烷D.乙烯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苯不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分析:选 B 。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 煤的干馏与苯等级性测试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 煤的干馏与苯等级性测试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第3课时 煤的干馏与苯等级性测试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苯分子结构中对位上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B .苯的结构简式可用表示 C .苯的四氯代物有4种D .苯是一种碳原子的价键远没有饱和的烃解析:选C 。

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对位上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A 正确;苯的结构简式可用表示,B 正确;苯的四氯代物与苯的二氯代物数目相同,均有3种,C 错误;从苯的分子式可以看出,苯是一种碳原子的价键远没有饱和的烃,D 正确。

2.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Cl 4+H 2――→催化剂△CHCl 3+HCl B .2CH 2===CH 2+O 2――→催化剂△2CH 3CHO解析:选D 。

A 、C 均为取代反应,B 为氧化反应,只有D 为加成反应。

3.(2019·高考全国卷Ⅰ改编)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 .实验中装置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 .装置c 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解析:选D 。

苯和溴均易挥发,苯与液溴在铁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释放出溴化氢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气),先打开K ,后加入苯和液溴,避免因装置内气体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A 项正确;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溴单质,防止溴单质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四氯化碳呈无色,吸收红棕色溴蒸气后,液体呈浅红色,B项正确;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易吸收溴化氢,发生反应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项正确;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和少量溴化氢等,提纯溴苯的正确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的溴化氢和少量溴;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质;③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氢氧化钠;④加入干燥剂除去水,过滤;⑤对有机物进行蒸馏,除去杂质苯,从而提纯溴苯,分离溴苯,不用“结晶”的方法,D 项错误。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练习: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煤的干馏 苯含解析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练习: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煤的干馏 苯含解析

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2课时煤的干馏苯1.下列关于煤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中含有碳,可看做是无机化合物B.煤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称为煤的干馏C.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D.焦炭是煤的干馏的一种重要产物解析:煤是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称为煤的干馏;干馏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生成粗苯和重要产物焦炭等。

答案:D2.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实验后水溶液的pH>7,溶液Y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上层X 是粗苯等C.气体Z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D.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解析: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A项正确;所得产物有焦炉气(含有CH4、H2、C2H4、CO等)、煤焦油(不溶于水的一种多成分混合物)、粗氨水、焦炭等,焦炉气中的H2、CO可还原氧化铜,且易燃,C项正确;氨水的pH>7,煤焦油居于水层以下,粗苯密度小于水,在上层,故B项正确;煤焦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混合物,D项错误。

答案:D3.乙苯的结构简式为,它的侧链具有烷烃的性质。

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光照条件下,它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B.它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退色C.它的分子式为C8H10D.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解析:乙苯分子中不含和—C≡C—,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是可以和溴水发生萃取而使溴水退色,B项错误。

答案:B4.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A.甲烷B.苯C.乙烯D.乙烷解析:甲烷和乙烷都属于烷烃,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不易发生取代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课后习题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第2节 第2课时 煤的干馏与苯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课后习题 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第2节 第2课时 煤的干馏与苯

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合格考达标练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过程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是污染后再治理,故B正确;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仍然生成二氧化碳,即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天然气(CNG)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这些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这两类燃料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

2.(山东淄博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B.戊烷有四种同分异构体C.乙烷、乙烯均是只含碳和氢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D.酸性KMnO4溶液既可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乙烷、乙烯由于分子组成中C元素质量分数的差异,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不完全相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可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

3.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使溴水褪色;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取氯乙烷,而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属于加成反应;苯中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在苯中滴入溴水,由于萃取而使溴水褪色,乙烯制取氯乙烷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高中化学 第3章第2节第2课时 煤的干馏与苯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第二册

高中化学 第3章第2节第2课时 煤的干馏与苯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第二册

煤的干馏与苯学习·理解1.煤在干馏时得到的气态产物是( )A.天然气 B.水煤气 C.焦炉气 D.高炉煤气答案 C解析煤干馏时得到的气体是焦炉气,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气化、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B.由于煤中含有苯,所以从煤干馏的产品中分离得到苯C.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但分馏产物有固定的熔沸点D.石油的裂解气、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 D解析煤的干馏、气化都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煤中不含苯,而是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生成苯等,B项错误;石油及分馏产物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C项错误;裂解气、焦炉气中含有烯烃,能使KMnO4(H+)溶液褪色,D项正确。

3.下列属于煤的综合利用且说法正确的是( )A.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B.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C.煤的气化和液化为物理变化D.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答案 B解析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经过干馏才能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的混合物,可用分馏法将它们分离,A错误;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属于煤的综合利用,B正确;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C错误;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不属于煤的综合利用,D错误。

4.下列关于苯分子中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3个典型的C—C键B.分子中含有3个典型的C===C键C.分子中C—C键和C===C键交替形成环状结构D.分子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C—C键和C===C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答案 D解析由于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单键,也不含有碳碳双键,不是C—C键和C===C键交替形成环状结构,D正确。

5.下列事实能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双键的是( )①苯燃烧时发出明亮的火焰并带有浓烟②苯在特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③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发生反应④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其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答案 C解析苯燃烧时发出明亮的火焰并带有浓烟,是因为苯分子中含碳量高,不能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双键,①错误;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发生加成反应是双键具有的性质,不能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双键,②错误;苯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发生反应,能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双键,③正确;乙烯分子具有碳碳双键,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其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单键、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④正确。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练习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2节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练习含答案

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1.(2022四川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月考)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为化学变化B.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是三态间的变化C.以煤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甲醇D.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能使溴水褪色2.(2022福建三明四地四校期中联考)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煤干馏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石油的分馏是化学变化D.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目的都是生产汽油3.我国能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利用煤“制油、制气”,实现清洁高效利用,势在必行。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气化技术的核心是将固态煤变成气态煤B.将煤干馏可获得多种洁净燃料和化工原料C.煤“制气”后再燃烧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D.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成分4.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为甲醇或乙醇时,原子利用率均达到100%B.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C.煤转化为水煤气是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D.①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5.对煤干馏并检验其中部分产物,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过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B.向b装置的水层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c装置可验证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SD.e装置中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题组二苯的结构与性质6.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是一种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C.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红色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8.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哪些事实()①苯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②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③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④邻二溴苯()只有一种⑤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⑤9.(2022福建泉州两校期中)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和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可以用溴水除去甲烷中的乙烯C.苯和甲烷都可以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D.苯和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题组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10.(2023山西怀仁一中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 3.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2课时)煤的干馏 苯课后训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 3.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2课时)煤的干馏 苯课后训练(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

煤的干馏苯水平检测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中含有C5~ 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18以上的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解析:煤经过干馏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后得到煤焦油等物质。

煤焦油是含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煤焦油在170 ℃以下蒸馏出来的馏出物中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和其他苯的同系物等。

所以并不是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答案: D2. 下列有关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是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应停止使用B.煤既是一种能源,又是宝贵的资源,要综合利用,提高煤的利用率C.煤运输使用方便,我国应合理开采煤、使用煤D.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这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煤在加工和燃烧时要进行脱硫处理解析:天然气、石油、煤都是重要的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但不是不能利用,而是要合理的利用,因为其中含有硫元素,故为了保护环境,应进行脱硫处理。

由此可知B、C、D是正确的。

A不能因为有限就停止使用,要合理、综合、充分利用。

答案:A3.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退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使溴水退色;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取氯乙烷解析: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发生取代反应,而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属于加成反应;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生成,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在苯中滴入溴水,由于萃取,使溴水退色,乙烯制取氯乙烷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所以正确答案为C。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01-煤的干馏与苯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01-煤的干馏与苯
【讨论与思考】苯可以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吗? 溴水颜色为什么变浅?这是什么原理?
探究结构:甲烷(烷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都不反应
实验 内容
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与溴水反应实验 Nhomakorabea现象
液体分层,上层 酸性
颜色为无___色_,下 层颜色为_紫__红__色
溶K液M褪_n_O_色4_
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分离、提纯→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确定苯的分子式
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92.3% ,苯蒸气密度为同温、同压下氢气体密度的39倍 。
[解] M苯=39×2=78
C: 78 × 92.3% =6 12
78 ×(1-92.3%)
H:
1
=6
谢谢大家
(2)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
Ρ(苯)<ρ(水)<ρ(四氯化碳)
3、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特殊的键)
(1)稳定性:
苯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被
KMnO4(H+)溶液氧化。
(2)氧化反应(可燃性):
燃烧时产生明亮而带有浓烟的火焰。完全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为 2C6H6+15O2―点―燃→12CO2+6H2O。
苯的结构
C-C:1.54×10-10m C=C:1.33×10-10m
难点突破1: 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的证据:
(1)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苯分子中所有碳碳键完全等同。 (3)苯分子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4)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水及酸性 KMnO4溶液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
行一下预测: 苯的一氯代物种类? 苯的邻二氯代物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煤的干馏与苯课后篇巩固提升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过程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C解析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是污染后再治理,故B正确;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仍然生成二氧化碳,即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天然气(CNG)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这些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这两类燃料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

2.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苯与浓溴水用铁做催化剂制溴苯B.将苯与浓硝酸混合共热制硝基苯C.加入水后分液可除去溴苯中的溴答案D解析苯与液溴在铁粉做催化剂时才能反应生成溴苯,苯与浓溴水不反应,A项错误;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在水浴加热时生成硝基苯,B项错误;溴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苯中的溶解度小,除去溴苯中的溴,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分液,C项错误;硝基苯难溶于水,应用分液法分离,D正确。

3.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使溴水褪色;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取氯乙烷答案C解析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发生取代反应,而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属于加成反应;苯中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在苯中滴入溴水,由于萃取而使溴水褪色,乙烯制取氯乙烷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4.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使用溴水不能鉴别出的是()A.苯和四氯化碳B.乙炔和乙烯D.苯和酒精答案B项,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萃取后有机层的位置不同,可鉴别;B项,乙炔和乙烯分子中都含有不饱和键,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鉴别;C项,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可鉴别;D项,苯不溶于水,而酒精与水混溶,可鉴别。

5.对图示中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液体X溶液的pH>7,液体Y是一种黑色黏稠状液体C.气体Z易燃,可还原CuO,也可使溴水褪色A中产生浓的白烟,它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煤的干馏产物有H2O和NH3,NH3易溶于水而呈碱性,pH>7,同时干馏还生成了煤焦油,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难溶于水的黏稠液体;干馏的气体产物中的H2、CO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CuO,气体产物中的C2H4可使溴水褪色。

试管A中不会产生浓的白烟。

6.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是某些有机物的填充模型,其中表示苯的是(填字母)。

(2)把苯加入到盛有溴水的试管中,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充分振荡、静置,出现橙红色液体的一层在(填“上”或“下”)层;把苯加入到盛有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说明苯分子中(填“有”或“没有”)碳碳双键;在浓硫酸作用下,苯在55~60 ℃时可以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类型为。

(3)对于苯曾有人提出两种立体结构(如图),就该两种立体结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若苯的结构为(Ⅰ),则一氯代物有种,若苯的结构为(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燃烧时产生浓烟C.能使溴水褪色答案(1)D(2)上没有取代反应(3)1ABC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平面形分子。

(2)苯的密度比水小,橙红色在上层,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苯与HNO3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3)结构(Ⅰ)只有一种氢原子,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Ⅱ)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含碳量高,燃烧时有浓烟。

提升能力·跨越等级1.(2019全国1,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可以被稀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A项错误,B项正确;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错误;该物质分子中不含易溶于水的基团,因此不易溶于水,D项错误。

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距离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铁粉存在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键与双键的交替结构,正确;②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距离均相等,则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单键与双键的交替结构,正确;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不能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键与双键的交替结构,错误;④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结构,邻二甲苯的结构应有两种,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环结构中的化学键只有一种,不存在单键与双键的交替结构,正确;⑤苯在铁粉存在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苯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可以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键与双键的交替结构,正确。

故C项正确。

3.(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冰冷却苯,苯可以凝结成无色的晶体B.苯与溴水混合后因发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后静置,下层液体为紫红色苯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在苯环中含有3个双键,用冰冷却苯,苯可以凝结成无色的晶体,故A正确;苯与溴水发生萃取过程为物理变化,故B错误;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分层,且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振荡后静置,下层液体为紫红色,故C正确;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但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苯中碳原子间为特殊的共价键,故D错误。

4.(2018全国3,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FeBr3,进而催化Br2与苯环发生取代反应,A项正确;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KMnO4氧化,B项正确;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C项错误;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D项正确。

5.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浓烟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与水混合溴苯在下层,故A错误;苯在空气中能燃烧,发生氧化反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故B正确;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元素之外还含有N和O,不属于烃,故C错误;苯分子没有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故D错误。

6.(2017全国1,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直链状的CH≡C—C≡C—CH2CH3也是苯的同分异构体,故A项错误;的二氯代物有6种,故B项错误;只有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C项错误;、均为立体结构,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只有为平面正六边形,故D项正确。

7.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发生反应制取硝基苯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需在55~60 ℃的温度下进行,图中给反应物加热的方法是,其优点是和。

(2)在配制混合酸时应将加入到中去。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于装置的缺陷,该实验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5)反应完毕后,除去混合酸,所得粗产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 NaOH溶液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③①D.②④①⑤③水浴加热便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2)浓硫酸浓硝酸(3)+HNO3(浓)+H2O苯、浓硝酸等挥发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5)B图中给出反应物加热的方法是水浴加热,水浴加热便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

(2)配制混合酸时应将密度大的浓硫酸加入到密度小的浓硝酸中去,配制混合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振荡,以防止溅出伤人。

(3)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浓)+H2O。

(4)由于苯和硝酸都是易挥发的物质,应考虑它们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由挥发导致的利用率降低问题。

(5)产品精制,应先水洗,溶解混有的酸,再加入碱中和酸,然后再水洗、干燥,最后蒸馏,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④⑤③①,B正确。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据此填写下列空格。

(1)该物质苯环上一氯代物有种。

(2)1 mol该物质和溴水混合,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mol。

(3)1 mol该物质和H2加成需H2mol。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物质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2)2(3)5(4)B该物质苯环上的4个氢原子都能被氯原子取代而生产4种不同的一氯代物。

(2)1 mol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2 mol碳碳双键,能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3)1 mol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2 mol碳碳双键,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1 mol苯环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1 mol该物质共消耗5 mol H2。

(4)该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同时该物质中含有烷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苯环上也能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与烷基相连形成的,而该物质中苯环侧链是不饱和的,不与甲苯互为同系物,B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