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范本
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5则范文

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5则范文第一篇: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1、四季豆(又称芸豆、小刀豆、豆角等)和油豆角(也称东北油豆角)中毒致病物质:皂甙、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
中毒表现:四季豆、油豆角中毒一般为食用后1-4小时内发病,快的可在十几分钟之内发病。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胃烧灼感及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可伴有头痛、头晕、出冷汗等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者有脱水, 血压下降、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症状。
预防控制措施:预防四季豆、油豆角中毒的方法简单,只要严格按照“一洗二浸三烫四烹调”的工序,把四季豆、油豆角彻底煮熟焖透就可以了。
2、木薯中毒致病物质:氢氰酸。
中毒表现:发病潜伏期为0.5-12小时,一般在食后1至数小时内出现症状。
轻者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嗜睡或烦燥等,较重者呼吸急促,心悸,紫绀,抽搐等,严重者呼吸困难、昏迷、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征。
预防控制措施: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有些地方的方法是水泡3~5天,每天换水1次),再加热煮熟,煮时将锅盖打开,使氢氰酸蒸发,弃汤,即可食用。
3、生豆浆中毒致病物质:皂素。
中毒表现:通常在食用0.5-1小时后即可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
预防控制措施:在煮豆浆时,出现“假沸”后还应继续加热至100℃。
煮熟的豆浆没有泡沫,然后再用小火煮10分钟左右,若豆浆量较大或较稠,加热时一定要不断地搅拌,使其受热均匀。
4、河豚鱼中毒致病物质:河豚毒素。
中毒表现:一般在10分钟-3小时内发病。
早期表现为手指和脚趾刺痛或麻痛,口唇、舌尖以及肢端感觉麻木,继而全身麻木,严重时出现运动神经麻痹,四肢瘫痪,失声、呼吸困难、循环衰竭、呼吸麻痹;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最后呼吸麻痹死亡。
预防控制措施:河豚鱼中毒无特效解毒剂,重在预防,禁止供应和食用河豚鱼。
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范本一、绪论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是指在学校食堂或宿舍等场所,因误食受到污染的食物而导致大量师生集体中毒的突发事件。
为了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校特制定了本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和处理。
二、事件分类和应急等级1. 事件分类(1)一级事件:师生中毒人数较多,且病情危重的事件。
(2)二级事件:师生中毒人数较多,但病情相对较轻的事件。
(3)三级事件:师生中毒人数较少,病情较轻的事件。
(4)四级事件:暂无师生中毒报告,仅有可疑情况的事件。
2. 应急等级(1)一级应急:对一级事件的应急处理。
(2)二级应急:对二级事件的应急处理。
(3)三级应急:对三级事件的应急处理。
(4)四级应急:对四级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应急预案1. 一级应急预案(1)领导指挥:立即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协调各部门抢险救援工作。
(2)紧急救治:将中毒人员迅速转送医院进行救治。
(3)食品采样:立即组成食品采样小组,对食堂食品进行采样并送往检验。
(4)食品封存:对食堂的食品进行封存,留作进一步调查和检验。
(5)媒体应对:迅速向相关媒体发布信息,做好舆情应对。
(6)后续处理:建立事件调查组,进行事件的调查和分析,追究责任和采取相应措施。
2. 二级应急预案(1)领导指挥: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全面指挥、协调各部门行动。
(2)迅速救治:将中毒人员迅速转送医院进行救治。
(3)食品检查:组织专业人员对食堂食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食品即时停止供应。
(4)联系渠道:与相关医疗机构、监管部门等保持密切联系,获取最新信息。
(5)媒体应对:迅速向师生和家长发布准确信息,避免恐慌情绪的产生。
(6)事后处理:及时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追究责任。
3. 三级应急预案(1)领导指挥:成立应急指挥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指挥和协调。
(2)快速处置:立即停止出售可疑食品,对已食用食品进行封存。
(3)初步调查:组织人员对涉事食品、场地等进行初步调查,确保师生安全。
幼儿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范文(三篇)

幼儿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范文幼儿食物中毒是一种紧急情况,幼儿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预防措施:- 确保食材的安全性,购买食材时要选择有安全认证的食品;- 注意食品的保存和加工过程,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确保食物的烹饪温度,避免食物未煮熟或过热;- 避免食物与有毒物质接触,如有公告的有毒食品要及时报废。
2. 发现食物中毒症状:- 注意观察幼儿的食欲、精神状态和呕吐等不适表现;- 如果多个幼儿同时出现相同症状,要立即采取措施。
3. 应对措施:- 立即停止食物摄入;- 隔离疑似食物中毒的食品;- 保持冷静,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生指导;- 随时监控幼儿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如出现紧急情况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急救;- 采取收集食物和包装材料的样本,以便送检分析;- 向当地的公共卫生部门报告食物中毒事件。
4. 整理和分析事故过程:- 在排查事故原因时要尽可能地全面、准确记录;- 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妥善处理食物中毒事件;- 总结经验,改进管理制度,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是幼儿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一般内容,具体应根据幼儿园或托儿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幼儿的安全,还应定期组织培训幼儿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幼儿食品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幼儿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范文(二)一、背景介绍:幼儿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被污染或者变质的食物而引发的疾病。
幼儿食物中毒的发生对孩子的健康和生命都构成威胁,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幼儿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应急预案目标:1.快速识别幼儿中毒症状;2.迅速报告并取得帮助;3.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紧急救治;4.保护其他幼儿不受到中毒的影响;5.提供安全食品,并进行事故调查与处理。
三、应急预案步骤:1. 组织培训:a)需要所有的教职员工参加有关食物安全的培训,包括食品存储、食品处理与烹饪、食品的选择与购买等方面的知识b)教育员工关于幼儿中毒症状的认知和应急处理方法2. 食品检测与监控:a)每日检查食品原料的质量,确保无问题;b)定期抽检食品,以确保食品的安全。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范例(三篇)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范例根据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以下是一般应该采取的紧急措施:1. 立即采取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措施,包括停止食用已被确认为有问题的食物,确保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
2. 尽快将怀疑受到食物中毒影响的学生和教职工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紧急救治。
3. 通知当地卫生部门和相关执法部门,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并接受指导和协助。
4. 确保食物中毒事件现场的封锁和隔离,以防止进一步传播和感染。
5. 迅速展开调查,找出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和责任。
6. 与食堂供应商、食品供应商、校医、卫生检测机构等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追踪调查。
7. 向学生、教职工和家长及时提供包括病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和指导,增加食品安全的意识和知识。
8. 组织和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9. 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和监管,确保食品供应环节的安全可靠。
10. 定期检查和更新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当然,具体的应急预案可能因各校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校方与相关部门进行详细沟通,制定适合本校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范例(二)在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范本中,重要的措施包括:一、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检测机制,确保食品安全。
二、建立健全的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和配送环节的管理控制措施,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监管和检查力度。
三、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医疗救助,确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处置和处理,减少伤害和死亡人数。
四、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级责任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六、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食品安全文化。
七、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规定,确保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精选5篇)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精选5篇)随着夏天的到来,食物中毒的情况也频频发生,而粮食又是人民生活的基础,因此对于食物中毒这一问题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篇一: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师生食物中毒事件,防止事态的扩大,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处理预案。
一、可能引发师生食物中毒的原因:由于食品供应部门向师生提供的食品的质量问题,或是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的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二、事故的预防:1、学校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
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厨房。
2、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
按规定做好从业人员的体检和日常晨检工作,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严禁无健康证人员在学校食堂上岗工作。
3、加强学校食品操作程序的`日常管理。
学校食堂、食品供应部门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杜绝不洁、变质及三无产品流入学校;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烧熟煮透,加工好的食品及时放入密封间;严格熟食间的管理,防止熟食二次污染;做好留样食物的记录并签名,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严格操作环节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得当、时间保证。
4、规范师生饮用水供应工作,师生饮用水要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身体要符合卫生要求,饮用水存放环境整洁,并加强日常检查,一旦发现变质,立即停用;饮水机要定期消毒,并由供水商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消毒。
5、加强师生的教育。
教育师生不吃无证摊贩的不洁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事故的处理:1、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在2小时以内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2、学校主要领导应召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研究情况,并根据情况,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范本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范本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精选篇1)做好学校饮食安全工作,事关全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防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制订以下应急预案: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后勤主任为组长,总务处、德育科、医务室、生活部、委组员。
2、学校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配合抓,各成员具体落实抓,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格局。
加强学校食堂、服务部卫生的监管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卫生意识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他们对防控食物中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全力抓好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管。
二、加强卫生宣传力度。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治食物中毒卫生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卫生小报、墙报、宣传窗、卫生委员培训、班队课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卫生法、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等宣传教育,防止病从口入;及时印发“预防食物中毒”、“预防肠道传染病”等健康教育资料,提高师生员工对预防食物中毒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
三、加强食堂卫生自身管理。
1、严格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2、严把食物操作各个环节,对食品采购、蔬菜进货、餐具清毒等把好索证、验收质量关。
3、保证饮用水质量安全。
4、对从业人员经常进行食品卫生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做到持证上岗。
5、实行食物48小时留样、登记制度。
四、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的管理。
进一步搞好校园卫生的清洁工作,彻底清理校园内外及周边环境,不留死角。
对师生公寓、教室、食堂、图书馆、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校园环境卫生由清洁工人和各班划分包干,责任到人,按常规一日二次安排打扫、检查;各班卫生情况在每日公布栏公布;对校园、服务部、食堂内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应实行定期整改。
五、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1、凡在校内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任何人,都要及时向校办、德育处或总务处报告,各处(办)在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领导小组汇报。
某校预防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范本(三篇)

某校预防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范本一、预防措施:1. 加强食品供应商的选择,确保食品供应商具有合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资质。
2. 严格执行食品摄入渠道的检查制度,确保学校食堂及食品供应商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3. 加强食品储存和处理的管理,保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4. 教育学生关于食品安全知识和饮食卫生习惯,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意识。
5. 定期对食堂和食品供应商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和监督,确保食品供应的安全和卫生。
二、应急处置措施:1. 发现食物中毒病例后,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请医务人员提供紧急救治。
2. 马上组织相关人员对食品供应商进行临时封存,并进行食品及水样的采样和送检,确定食品是否存在问题。
3. 向当地卫生部门上报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并配合卫生部门调查和处理工作。
4. 第一时间联系食品供应商,要求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同时与学校合作,停止供应食品。
5. 搭建应急指挥系统,明确责任,及时发布通知,向学校师生及家长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
6. 对食品供应商进行整顿和管理,严格执行卫生许可制度,确保以后的供应食品安全卫生。
7.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促进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持续改善。
某校预防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范本(二)一、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定义和目的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是指由于食物质量问题引发的人群集体中毒的突发性事件。
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二、食品安全监控与管理1. 加强食品供应链管理,对食品供应商进行认证和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 加强食品储存和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控,定期检查和维护食品储存设备,并要求食品加工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
3. 建立食品安全档案,记录供应商信息、食品检验报告等重要信息。
三、食物中毒预防措施1.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教育师生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包括食品储存、烹饪和食用的注意事项。
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范本(3篇)

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范本食物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防止食物中毒发生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保障人民健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份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文。
一、导言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大事,为了加强对食物中毒的防范和管理,制定本《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旨在确保食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环节中的食品安全,保障广大人民健康。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提高防食物中毒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环节中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包括食品生产企业、食品销售单位、餐饮服务单位等。
四、主要内容1. 食品生产环节的管理1.1. 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并进行全员培训和培训考核,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1.2. 企业应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追溯体系,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及时排查和控制食品安全隐患。
1.3.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完善的食品生产档案和记录,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法律依据。
2. 食品销售环节的管理2.1. 销售单位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并进行全员培训和培训考核,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2.2. 销售单位应定期检查食品质量和安全情况,确保食品的保存、陈列和销售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2.3. 销售单位应对食品进行良好的储存和运输管理,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
3. 餐饮服务单位的管理3.1. 餐饮服务单位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并进行全员培训和培训考核,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3.2. 餐饮服务单位应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追溯体系,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及时排查和控制食品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4619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
Food poisoning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豆浆中毒
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现:潜伏期数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有的腹泻、头痛,可很快自愈。
3、预防措施:豆浆必须煮开再喝。
二、豆角中毒
1、中毒原因: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现: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五小时。
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
3、预防措施:"烧熟煮透"。
三、发芽土豆中毒
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种生物碱,叫龙葵素。
正常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较少,为2-10毫克%。
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龙葵素含量增高。
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发生中毒。
2、中毒表现:一般在进食后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
儿童常引起抽风、昏迷。
3、预防措施:⑴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
⑵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不得食用。
⑶发芽很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肉。
因龙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时左右。
四、亚硝酸盐中毒
1、中毒原因:亚硝酸盐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因而出现青紫和组织缺氧现象。
2、中毒表现:潜伏期30分钟-3小时,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预防措施:⑴不吃腐烂变质蔬菜。
⑵加强宣传、不要误食亚硝酸盐。
五、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1、病原菌:沙门氏菌属是很大的一组细菌,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有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氏菌,付伤寒甲、乙等。
这种细菌在外环境中的生活力较强。
在水、牛乳及肉类食品中能生存几个月,其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7℃。
乳与乳制品中的沙门氏菌经巴氏消毒或煮沸后迅速死亡。
2、中毒食物和污染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肉类引起(如病死牲畜肉、熟肉制品),也可由家禽、蛋类、奶类食品引起。
3、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潜伏期一般12-24小时,短的数小时;长则2-3天。
前驱症状有恶心,头痛,全身乏力和发冷等。
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痛,粪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粘液。
一般发热38℃-40℃。
重病
人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
病程为3-7天,一般预后良好。
但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也可导致死亡。
4、预防措施:⑴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⑵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繁殖;⑶彻底杀死沙门氏菌。
六、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含组胺高的鱼类主要是青皮红肉的海产鱼类。
如鲐鱼、青鱼、沙丁鱼、秋刀鱼等。
1、中毒原因:这类鱼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经有些细菌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鱼肉中的组氨酸经脱羧酶作用产生组胺和类组胺物质--秋刀鱼素。
2、中毒表现:组胺中毒与人的过敏体质有关。
中毒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扩张。
潜伏期为数分钟至数小时,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少有死亡。
主要症状为皮肤潮红,结膜充血,似醉酒样,头晕,剧烈头痛,心悸,有时出现荨麻疹。
一般体温不高,多于1-2日内恢复。
3、预防措施:⑴加强鱼类食品卫生管理;⑵过敏体质的人不能食用;⑶对容易产生大量组胺的鲐鱼去毒。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Foonshion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