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复习

合集下载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 (精心整理中考专题复习)

第12讲  内能 内能的利用 (精心整理中考专题复习)

J/(kg· ℃) 比 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29 __________. 热 物理意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 容 量,与它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
于它的比热容.
水比热容大的应用
热量的计算(昆明、曲靖必考)
a.使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水 比 热 容 大 的 应 用
(1)调 形成海陆风 节温度 b.农民在秧田里灌一些水,在夜晚温度降低时, 使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对秧苗起到保护作用
(2)作 为冷却剂 统用水作为冷却剂 或取暖 b.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水袋等 a.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的冷却系
热量 ,单位是J; Q表示 31 _____ m表示质量,单位是kg; 热量的 Q = cm Δ t _______ 计算 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单位是 ℃. (昆明、 曲靖必 吸热公式:Q吸=cm(t末-t初) 考) 放热公式:Q放=cm(t初-t末)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公式: 30
举例:“酒香不怕巷子深”“桂花飘香”等.
分 子之间存在⑦_____. 很难被分开. 斥力 如固体、液体很难被 分子之间还存在⑧_____. 压缩. 分子间力与物质的形态
(1)当固体被压缩时,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表现为
引力.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
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3)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
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
置,运动比较自由,这样的结构使得液体难被压缩,没
有确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实验复习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实验复习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实验复习1.(2020·广东·铁一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1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用加热器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2所示。

由此可以推断甲、乙液体谁的比热容更大?______(选填“甲”、“乙”或“无法判断”),你的依据是______。

【答案】甲当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变化温度小的比热容大,甲变化温度小,故甲的比热容大【详解】[1][2]由图2可知,升高温度20℃~40℃时,甲用3min,乙用2min,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当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变化温度小的比热容大,甲变化温度小,故甲的比热容大。

2.(2021·广东广州·九年级期中)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小冰利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给A和B液体加热。

如图所示。

她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两种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实验中应量取___________相同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选填“质量”或“体积”)(3)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A和B两种液体,目的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来比较A和B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4)根据实验绘制了和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乙可知 ___________(选填“A”或“B”)的吸热能力更强,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 “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应该选 ___________(选填“A”或“B”);(5)汽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温度很高,常使用水作为冷却液降低汽缸的温度,试一下从比热容的角度说明水作为冷却液的好处:___________。

【答案】 秒表 天平 质量 加热时间 B 详见解析 B 详见解析【详解】(1)[1][2]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故实验中要用到秒表;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由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还要用到天平。

内能、内能的利用的复习

内能、内能的利用的复习

8. 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
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 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A所示。 (1)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________℃。 (2)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_______液体升温更 高;_______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3)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 和35℃,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 容之比为___________。
4.如图实验是将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的集
气瓶放在下面,当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的气体逐 渐混合均匀,该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只有气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3、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 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 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__ __(选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 明分子间存在__ __(选填“引力”或“斥力”)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 (内能是物体固有属性)
温度: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内能

影响内能 的因素
越多; 质量:同种物质、相同温度,物体的
质量越大,具有内能越多。
改变内能的方式
改变内能的方式
改变 内能 的方 式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
2.(2019春·南昌期末)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 计将玻璃板从水中缓慢提起。关于测力计示数
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玻璃板没有浸没在水中时最大 B.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最大 C.玻璃板全部在空气中时最大 D.玻璃板离开水面时测力计示数一直减小

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复习

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复习

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复习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三、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W=△E)④解释事例: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

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

图2-11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

九年级物理内能与内能的利用复习

九年级物理内能与内能的利用复习

标题:内能与内能的利用学生:教师:黄少龙授课时间:一、小试牛刀:另附;二、温故而知新: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分子和原子是用肉眼看不见的。

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可以在固体之间、液体之间、气体之间发生。

4、扩散现象表明了: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隙5、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引力和斥力。

这两个力是同时存在的。

7、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态中,分子间引力最大的是固态;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气态。

例1、人们通常以 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相当于 nm。

例2、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B.把煤炭放在水泥地板上,一段时间后地板变黑C.扫地时灰尘四起D.将桌面上的半杯水加满水例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B、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C、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D、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例4、观察下面四组图,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A.B.1cm3水中有3.35×1022个水分子肥皂液实验C. D.酒精与水混合墨水滴入水中例5、把一块表面干净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的下面。

如图甲把玻璃板没入水面以下一定深度处,再慢慢提起玻璃板,整个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F与玻璃板上表面上升的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大气压强p0=105Pa)(1)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最大,可推测玻璃板此时除了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个大小约 N、(方向)的力。

(2)关于这个力的来历,小明开展了探究:一开始小明猜想所受的力是大气压力,但他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是因为据计算玻璃板上表面所受的大气压力约为 N,且上、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相互抵消。

那么,这个力是。

第2节内能8、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一、内能1、内能的定义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2)质量: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因为质量越大,分子数量越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也就越大。

(3)状态:同一物体,状态不同时,内能也可能不同。

比如,0℃的冰熔化成 0℃的水,需要吸热,内能增加。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1)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2)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能量总和。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例如,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2)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温度。

二、内能的利用1、热机(1)热机的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做热机。

常见的热机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内燃机内燃机是最常见的热机之一,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工作过程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排气冲程中,排出废气。

柴油机:工作过程也包括四个冲程,但在吸气冲程中,只吸入空气;在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由于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很高,达到了柴油的燃点,柴油燃烧,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的效率(1)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2)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

尽量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3.14内能和内能的利用知识点

13.14内能和内能的利用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和分子的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小;二、内能的概念: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但内能增大(减小),温度不一定升高(降低)。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1)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2)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三、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1)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2)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复习ppt 人教版优秀课件

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复习ppt 人教版优秀课件

1 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 一特性的是( D ) A 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B 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 还能调节周围的气候
C 供暖系统使用水循环供暖 D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2. 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 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砂石的_________较小.
Q吸=Q放.η
∴Q放= Q 吸
η
= 3 . 36 1 0 6 J
80 %
=4.2×10 6J,
由m柴=
Q放 q

4.2 106 1.2 107
k
g
=0.35
kg
布置作业:
1 家庭作业 2 练习册习题选做
38.勇敢的面对阳光,阴影自然都在身后。 48.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 11.每个女人都希望男人把她当做唯一,而不是二选一。 28.可以失败,不可以失志;可以失望,不可以绝望。 50.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 10.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97.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98.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 15.不管别人脸上有没有饭粒,都请你先照照镜子。 18.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78.你吃过的苦会照亮未来的路。 61.当世界都在说放弃的时候,轻轻的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87.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而又不受害。 6.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 20.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 53.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物体的 状态和体积、物体的质量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2-1
2. 质量为10 kg,初温为20 ℃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将 这些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如果这些热量是由干木柴完全燃烧提供的,干木柴完全燃 烧放出的热量有80%被吸收,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的柴?
(q=1.2×107 J/kg)
解:Q吸=cm水(t-t0)=4.2×103×10×(100-20) J=3.36×106J
油放出多少热量?
3 现代火箭利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__氢__的__热__值__较__大_。
4 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D ) A 水蒸气把壶盖顶开 B 落在手心里的雪花熔化成水 C 冬天对着手哈气,手变暖和 D 陨石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
5 燃料燃烧的过程是_化__学__能_能转化为__内__能__能的过程。
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物体的 状态和体积、物体的质量有关.
同—物体(状态、体积相同)温度高时内能 大。
质量不同的物体的内能大小—般难以比 较。
知识点
改变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 少 2.做功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 内能减少。
1下列哪个是利用做功改变内能( D )
3.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它表示_1_千__克__的__煤油 温度每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2.1×103焦耳
4. 质量为10 kg,初温为20 ℃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 将这些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Q吸=cm水(t-t0)=4.2×103×10×(100-20) J=3.36料供热 热值:公式:q=Q/m 单位:J/Kg 电能供热 光能供热 2利用内能来做功 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1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_压__缩__冲__程__,把内能转化为_机__械__能_的冲程是_做__功___冲程.
2 煤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它表示:_1_千__克__的__煤__油___ 完_全__燃__烧__时__放___出__的__热__量__是__4_.6_×__1_0_7_焦,完全燃烧5千克的煤
2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 是( C )
A 0 ℃的冰内能为零
B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C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 发生热传递
D 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 多
知识点
比热容:物质本身的特有的性质 单位: J/(kg·℃) 物理意义:1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 (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的多少 符号:c
Q吸=Q放.η
∴Q放= Q 吸
η
= 3 . 36 1 0 6 J
80 %
=4.2×10 6J,
由m柴=
Q放 q

4.2 106 1.2 107
k
g
=0.35
kg
布置作业:
1 家庭作业 2 练习册习题选做
你在学习上这种尝试精神很可贵。 做最好的今天,回顾最好的昨天,迎接最美好的明天。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 尽管时光要使爱情凋谢,但真正的爱,却永远保持着初恋的热情。 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孩子们对谎言或虚伪非常敏感,极易察觉。如果他们尊重你依赖你他们就是在很小的时候也会同你合作。——甘地夫 人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说明: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同 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 能越大。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温度为零摄氏度的物体没有内能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1 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 一特性的是( D ) A 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B 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 还能调节周围的气候
C 供暖系统使用水循环供暖 D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2. 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 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砂石的_________较小.
能源危机是世界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使 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和先进的供热技 术如热电联产等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 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1 如图2-2-1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再 向密闭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会出现雾气, 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推动瓶塞_做__功___时,内能__减__少__,温 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中考命题原则之一: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内能和内能的利用
主讲:孙国华
知识点
分子热运动: 1 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
则的(与温度有关)运动。
2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 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_扩__散___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构 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______永__不 停__息__的__无__规__则___运动,相比较而言,煮茶叶蛋时 ,蛋 很快就会咸,这说明了_温__度__越__高__,__分__子__无__规__则__运__动___ __越__剧__烈____.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2 下述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事例是( B ) A.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皮里面也有些发黑了 B. 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 C. 在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杯子都变红了 D. 在医院治疗室里能嗅到酒精味
知识点
内能(热能)
1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而具有分子动能; 2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从而具有分子势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