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三课时)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新版)鲁教版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或在线平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
-实验器材:准备适量的海水样本、晒盐器具等实验器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海边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海边的一种常见现象吗?那就是海水晒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提出几个关于海水晒盐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例如:“海水晒盐的过程中,为什么盐会结晶出来?”“晒盐实验中,如何控制阳光和风力等因素?”等。学生通过讨论,巩固对海水晒盐知识的理解。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随机提问几位学生,了解他们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海水晒盐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接着,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除了海水晒盐,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提取盐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7.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提醒学生注意海水晒盐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化学知识,学以致用。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海水晒盐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解答问题,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化学科学产生兴趣,增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意识。
-学生培养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如“海水晒盐原理”、“海水晒盐方法”等,让学生一目了然。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学案3(无答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8.2 海水晒盐学案3(无答案)(新版)鲁教版

8.2 海水晒盐三、粗盐的提纯(二)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1、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获得的食盐晶体是(纯净物/混合物)。

理由是。

2、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P41。

写出各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SO4+BaCl 2(2)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MgCl2+ NaOH(3)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CaCl2+Na2CO3BaCl2+Na2CO3(4)加入适量的盐酸:NaOH + HClNa2CO3+ HCl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精盐水是(纯净物/混合物),最后经过蒸发结晶即得到精盐3、提纯混合物的思路:分析混合物的组成选择除去杂质方法:(1)物理方法有:蒸馏、、(2)化学方法:转化法的一般规律:若甲中混有乙,则:乙+选用试剂甲+[挑战中考]1、重结晶后的食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7,然后经过过滤、蒸发得到精盐。

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A、BaCl2、NaOH、Na2CO3、过滤、HClB、BaCl2、Na2CO3、NaOH、过滤、HClC、NaOH、BaCl2、Na2CO3、过滤、HClD、Na2CO3、BaCl2、NaOH、过滤、HCl2、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A、CaO(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CO2(CO):在氧气中点燃C、H2(HCl、H2O):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D、N2(O2、H2O):先通过加热的铜网,再通过盛有浓盐酸的洗气瓶3、下列各组物质(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C、从草本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气体)——通入氧气B、CaO(CaCO3)——加水充分溶解,过滤C、 KCl固体(MnO2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Na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选项物质所含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方法A 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B CaO CaCO3高温灼烧C CO2CO 点燃D 稀盐酸稀硫酸加适量Ba(NO3)2溶液,再过滤6、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Cu(CuO)——通入O2并加热B、CO2(HCl)——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C、CaCl2溶液(HCl)——加入C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KCl溶液(K2CO3)——加入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7、除去下列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OH(Na2CO3)——Ca(OH)2溶液、过滤B、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C、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D、H2SO4(HCl)——AgNO3溶液、过滤沉淀气体水1。

鲁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第2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第2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教案
【思索】:称量、量取、溶解进程中应留意什么?
二、过滤
1、制造过滤器
取一个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成锥形,放入漏斗中,洒入大批蒸馏水将滤纸湿润,用玻璃棒悄然按压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
2、装置过滤器
〔1〕放稳铁架台,把一只烧杯放在铁架台底座上
〔2〕把漏斗放在铁圈上,调理铁圈高度,使漏斗下端管口深化烧杯内,固定铁圈;
教学反思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习的一种称谓,从最后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样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后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教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晚辈。其实«国策»中自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员〞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谓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教员〞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教授知识者〞,与教员、教员之意基本分歧。过滤食盐水后,细心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难点
能设计出复杂可溶性杂质除去的方案








教学内容
复备
情形引入 依据几组菜肴的图片让先生联想做菜的时分假设要保证能吃的状况下最基本需求参与的调料是什么,由此引入本内容。
一、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粗盐逐渐参与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能否混浊.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题目:请列举影响粗盐提纯效果的因素。
答案:影响粗盐提纯效果的因素包括溶解度、过滤速度、结晶条件等。
4. 题型四:判断粗盐提纯实验的成功与否
题目:请给出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
答案: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包括结晶出的盐结晶良好、过滤纸上无残留物、滤液清澈等。
5. 题型五: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海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介绍海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包括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等。
《化学实验技巧》:深入解析化学实验操作的技巧,包括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深入了解海水晒盐提纯的原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现代工业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技术。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④ 判断粗盐提纯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结晶出的盐结晶良好、过滤纸上无残留物、滤液清澈。
⑤ 海水晒盐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工业中的食盐生产、化工产业中的氯碱生产。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3课时 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设计(pdf)(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设计(pdf)(新版)鲁教版
最后,在教学资源拓展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海水晒盐的相关资源非常感兴趣,他们在拓展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对拓展学习的内容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拓展资源,我计划在未来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方法,教给他们如何查找、筛选和使用拓展资源,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设计(pdf)(新版)鲁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海水晒盐过程探究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化学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使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科普图书:《海水与盐业》、《盐的科学》。
-学术文章:关于海水晒盐技术的科学研究,海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与未来等。
-视频资料:海水晒盐的工艺流程,盐田的生态环境影响,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网络资源:相关的科学网站,如化学学科网站,海洋科学网站等。
2.拓展建议:
-让学生阅读科普图书,了解海水晒盐的历史、技术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课后作业
1.根据本节课所学,简述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答案:海水晒盐是利用太阳能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得到盐晶的过程。具体步骤包括:将海水引入盐田,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蒸发,盐晶逐渐析出,最后通过收集和洗涤得到盐。
2.影响海水晒盐效率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案:影响海水晒盐效率的因素有气温、湿度、风力等。气温越高,水分蒸发越快,晒盐效率越高;湿度越低,水分蒸发越快,晒盐效率越高;风力越大,水分蒸发越快,晒盐效率越高。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三课时粗盐的提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

(2)能设计除去粗盐中Ca2+、Mg2+、SO2-4等可溶性杂质离子的方案。

(3)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再次熟知过滤这一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分享成功的喜悦,培养乐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难点】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离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知识点粗盐的提纯【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粗盐的提纯过程:先将粗盐晶体溶解在水中,经过滤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后,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比较纯净的食盐晶体。

这样得到的食盐晶体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2-4等,可利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除去。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合作探究】在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实验中,前面三种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答:能调换顺序。

还可以按下面两种顺序加入:(1)先加入过量的BaCl 2除去溶液中的SO 2-4,然后加入过量的Na 2CO 3除去溶液中的Ca2+和过量的Ba 2+,再加入过量的NaOH 除去溶液中的Mg 2+。

(2)先加入过量的NaOH 除去溶液中的Mg 2+,再加入过量的BaCl 2除去溶液中的SO 2-4,然后加入过量的Na 2CO 3除去溶液中的Ca2+和过量的Ba 2+。

【教师点拨】1.Na 2CO 3必须在BaCl 2之后加入,以除去过量的Ba 2+。

2.必须过滤除去溶液中的沉淀后才能加入盐酸。

【跟进训练】1.下列有关粗盐提纯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除去食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可以采用化学方法B .除去食盐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化学原理为:使杂质离子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C .蒸发结晶食盐时,待水分全部蒸发,才能停止加热D .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是物理变化2.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主要杂质为Ca 2+、Mg 2+、SO 2-4)的试剂加入顺序的四种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C )A .BaCl 2→NaOH→Na 2CO 3→盐酸B .NaOH→BaCl 2→Na 2CO 3→盐酸C .Na 2CO 3→NaOH→BaCl 2→盐酸D .BaCl 2→Na 2CO 3→NaOH→盐酸3.除去泥沙的粗盐样品中还有少量的Na 2SO 4、MgCl 2、CaCl 2等可溶性杂质,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晒盐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和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生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什么试剂可以分别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2-4,并进一步知道如何选择试剂。

(2)知道除去可溶性杂质时,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过量的试剂也要在后续实验中除去。

(3)在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除杂时,知道如何考虑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评价等方式,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

【教学难点】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及除杂质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一、导入新课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如何将粗盐进行分离和提纯,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呢?这是本节课探究的主要内容。

二、推进新课活动1 复习巩固【投影】1.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t2℃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恰好达到饱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将t2℃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填“>”、“=”或“<”)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2.通过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是大还是小?为什么要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而不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

从氯化钠溶解度曲线图中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其高温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氯化钠晶体的量少,大部分还溶解在水中。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2 海水“晒盐” 第三课时 学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2 海水“晒盐” 第三课时 学案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粗盐提纯的步骤2、学会过滤、蒸发实验根本操作3、通过海水晒盐有关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重点、难点】粗盐提纯的步骤【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思考: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怎样才能得到精盐呢?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洁的食盐?二:课堂助学导入新课:混合物提纯是化学上经常用到的一个知识。

前面你学过什么别离混合物的方法?学习任务一:探究粗盐的提纯1、简述去除粗盐中难容固体的实验步骤:〔1〕〔2〕〔3〕在以上各步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其作用依次是、、学习任务二:去除食盐中可溶性固体的方法阅读课本,完成以下习题:1、从海水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必须进展别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局部流程如图:其中,滤液一至滤液二之间需进展三步操作:操作一:参加过量的碳酸钠,除去滤液中的Ca2+操作二:参加过量的X,除去滤液中的Mg2+操作三:参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滤液中的SO42﹣请答复:操作中的物质X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为最终获得精盐,操作①、②和③后还需增加的操作是;2、比拟过滤和结晶两种别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结晶原理使用范围三:课堂反思: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2.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四:当堂达标1.以下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别离的是( )A.水和酒精B.硝酸钾和氯化钠C.粗盐(含泥沙)D.碳酸钙和氧化铜2.在以下表达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宜别离操作的编号: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过滤①食盐水混有泥沙,欲从中别离出食盐,应先再;②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食盐,应用;③欲从含有泥沙的水里得到较纯洁的水,应用;④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后要从混合物中别离出CaCO3,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海水晒盐
【学习目标】1、了解粗盐提纯的步骤
2、学会过滤、蒸发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海水晒盐有关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重点、难点】粗盐提纯的步骤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
思考: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怎样才能得到精盐呢?
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
二:课堂助学
导入新课:混合物提纯是化学上经常用到的一个知识。

前面你学过什么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学习任务一:探究粗盐的提纯
1、简述去除粗盐中难容固体的实验步骤:
(1)(2)(3)
在以上各步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其作用依次是、、
学习任务二:去除食盐中可溶性固体的方法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习题:1、从海水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图:
其中,滤液一至滤液二之间需进行三步操作:
操作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滤液中的Ca2+
操作二:加入过量的X,除去滤液中的Mg2+
操作三:加入过量的氯化钡,除去滤液中的SO42﹣
请回答:操作中的物质X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为最终获得精盐,操作①、②和③后还需增加的操作是;
1
三:课堂反思: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四:强化训练
1.下列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
A.水和酒精
B.硝酸钾和氯化钠
C.粗盐(含泥沙)
D.碳酸钙和氧化铜
2.在下列叙述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宜分离操作的编号: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
过滤
①食盐水混有泥沙,欲从中分离出食盐,应先再;
②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食盐,应用;
③欲从含有泥沙的水里得到较纯净的水,应用;
④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后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CaCO3,应用。

3.右图为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

试回答:
⑴写出仪器名称:①②
⑵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⑶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
热使滤液蒸干。

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
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
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

5
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

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
液分别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
滤、蒸发得到精盐。

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
..的是() A.Na2CO3、BaCl2、NaOH、
过滤、HCl B.NaOH、BaCl2、Na2CO3、过滤、HCl C.BaCl2、Na2CO3、NaOH、过滤、
HCl D.BaCl2、NaOH、Na2CO3、过滤、HCl
6、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是:溶解、过滤、、
计算产率;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以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
钠两种溶液,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
过量的盐酸,其目的是,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7、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

粗盐中含有难溶性
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
较纯的食盐晶体?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3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 ;实验步骤③和④的目的是 。

(2)实验操作X 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 是 。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 ;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

[反思与评价]
(6)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7)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

[实验方案设计]
(8)为了完善原实验方案,你设计的实验是 (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8.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NaOH ,
2NaCl + 2H 2
O
2NaOH + H 2↑ + Cl 2↑。

但粗盐中含有杂质Na 2SO 4、MgCl 2、CaCl 2、泥沙等,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

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①用稍过量的NaOH 除去MgCl 2;②过滤;③用稍过量的BaCl 2除去Na 2SO 4;④用稍过量的Na 2CO 3除去CaCl 2等;⑤用稍过量的HCl 除去NaOH 、Na 2CO 3;
则:(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或 (填步骤编号);
(2)加入Na 2CO 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 2,还的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操作X 沉淀
① ② ③ 电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