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研究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研究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是常用的降压药物,分别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有一些研究表明,将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从而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
风险。
之前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仅使用氨氯地平或厄贝沙坦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相比,使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患者在24小时血压监测中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
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凌晨血压峰值和卒中抗凝血酶活性方面也有明显改善。
这一研究
表明,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改善心血管功能。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或厄贝沙坦相比,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显
著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水平。
该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的凌晨血糖水平和糖
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与单独使用药物相比更为显著。
这说明氨氯地平联
合厄贝沙坦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继发于高血糖的并发症风
险。
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方面具有疗效。
该联合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心血管功能,还可以控制血糖
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研究结果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长期性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
验证。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施慧达),引达帕胺缓释片(纳催离)联合依那普利联和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第二代ACEI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比并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联合用药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糖尿病;高血压;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为特点的综合征,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发生得早,以41~50岁为高峰,发病率可达73.7%左右。
糖尿病对血管病变的影响,则助长了高血压并发其他病势,尤其增加了发生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病变、心脏病、心衰和肾动脉硬化等危险性。
现就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75~88岁,平均年龄79岁,糖尿病病程为4~20年,平均13年,高血压病程5~12年,平均7年。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第二代ACEI依那普利进行治疗,一日两次,一次10 mg剂量。
观察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施慧达),引达帕胺缓释片(纳催离)联合依那普利联和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氨氯地平(施慧达)剂量为每次5 mg,每天1次,于晨起口服;引达帕胺缓释片(纳催离)剂量为每次1.5 mg,每日一次口服;依那普利剂量为每次10 mg,一日两次。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如何选择降压药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如何选择降压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糖尿病中高血压是特征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子,对患者所产生的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疾病。
糖尿病是引发高血压疾病产生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病情加重。
当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发病后,增加了血压的控制难度,并且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心、脑、肾等疾病。
为了防止高血压疾病的产生对患者的器官损伤造成极大的危害,降低心脑肾并发症发生率,应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以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如何选择降压药值得深思。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用药原则(一)小剂量开始从小剂量用药开始,以便在服药过程中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若小剂量用药治疗效果不好,可逐渐增加用药剂量。
(二)单药治疗首选ACEI(或ARB)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若血压不高,应从小剂量及单药剂量开始用药,应首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物,这两种药物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不会对患者的糖脂代谢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胰岛素抵抗改善上效果显著,并且还有利于保护心脑肾,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上效果显著。
(三)提倡早期联合用药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中联合用药的降压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避免了单一用药而引发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因此,若单一用药效果不佳时,应采用联合用药方法,联合用药的基础以ACEI(或ARB)为主。
例如,ACEI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保钾作用,吲达帕胺有轻度排钾作用,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降压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
(四)优先选择长效制剂长效降压药的降压效果具有持久及平稳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血压的波动,完成了对患者心脑肾器官的保护。
患者每日的服药次数为1次,并且要求患者在服药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依从性。
因此,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应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
例如,短效钙拮抗剂能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并且还会引发患者出现头疼、心悸。
双降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分析

双降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医疗系统和患者家庭都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控制病情,但常常伴随着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的问题。
本研究力求通过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和科学分析,评估双降汤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研究背景】中的文章已经详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相关的疾病情况,为接下来的研究内容奠定了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双降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1.验证双降汤是否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2.评估双降汤对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3.观察双降汤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及耐受性;4.为双降汤在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探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供参考,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200字】1.3 研究意义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这种双重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给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寻找一种效果明显、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2. 正文2.1 双降汤的配方与制备双降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方剂,由多种药材组成,配方严谨,制备方法独特。
主要药材包括黄芪、苦瓜、山楂、桑叶等,每味药的用量和配比均有严格的要求。
下面将介绍双降汤的配方及制备方法:1.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填精的功效,用量根据病情轻重适量增减。
2. 苦瓜:富含苦瓜素和维生素C,能有效降血糖、降血压,用量适量。
3. 山楂:有明显的活血化瘀、降脂降压的作用,适量即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规范化测量血压:
五、高血压的治疗
综合干预的理念: 非药物治疗必须从始至终坚持 药物
I. II. III. IV.
选择长效制剂 从小剂量开始 联合用药 个体化
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I.
II.
调脂治疗 抗凝治疗
六、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值
人群 一般患者 ≥65岁老年人 糖尿病 冠心病 慢性肾脏病 脑卒中后 目标值 <140/90mmHg <150/90mmHg
1期高血压 (血压140~159mmHg/90-99mmHg) 改善生活方式 步骤1
限酒 DASH饮食 控制体重
2期高血压 (血压》160/100mmHg)
多数病人用药方案加改良生活方式 ACE抑制剂 ARB Β受体抑制剂 利尿剂
步骤2
单药治疗 ACE抑制剂 ARB 钙通道阻滞剂 利尿剂
加用第二种不同类型的药物 ACE抑制剂 ARB 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指南 JNC7 2003 ESH/ESC 2007
加拿大 (CHEP)2009 日本(JSH)2009 中国2005
高血压个体化诊治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指南》指出:“五类降压药都可以作为降 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而且一些循证 医学研究也证实钙通道阻滞剂(CCB)能有效降 低总外周血管阻力,是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降压 药物,其使用比例占我国降压药物的41%。但CCB 有可能加重有快速心律失常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 病情,尤其是短效CCB还有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 心肌梗死的风险,因此应慎用。
药物治疗 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ACE抑制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醛固酮拮抗剂 ACE抑制剂、ARB ACE抑制剂、ARB和其他 ACE抑制剂、ARB、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怎么选降压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怎么选降压药?众所周知,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一种常见临床疾病。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和微血管发生病变,还会增加血管阻力,使患者的多种器官受到严重的损害,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患者的残废和致死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对于及时正确地进行降压治疗对于该类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对于降压药的选择,不仅要注重其降压效果,还要保证不会对患者糖代谢及肾功能造成影响,切实维护患者机体健康。
基于此,本文主要浅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合理选择,使患者血压能更快、更安全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获得最大的受益。
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目的及降压药物治疗要点你知道哪些?1、治疗目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相对于对健康人群来说,能增加4-8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而合并症的治疗的目标是为了降低诸如全身脏器功能紊乱、衰竭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这类疾病的残留率和致死率。
据有关调查表明,舒张压小于80mmHg对病人各项靶器官的具有有效保护作用,将血压目标值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到最低;对于合并有肾脏病的病人,特别是蛋白值高于110 g/L,血压要控制在120克/75毫米汞柱以下,这样才能确保肾脏器官不受损害。
2、药物治疗要点:在选择降压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之前,要先让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比如,心情愉悦、健康饮食、增强锻炼、戒烟戒酒等。
对于过度肥胖者,要让其适当减肥,增强胰岛素整体敏感度,达到降血糖、调血脂治疗目标。
目前常用的治疗合并症的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
其中,CCB、ARB以及ACEI是首选治疗药物,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从小剂量开始,后逐渐增加药物用量,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健康教育措施分析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健康教育措施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体育运动、合理用药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这种疾病,综合健康教育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健康教育措施。
一、饮食控制饮食是管理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重要环节。
建立科学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和血压。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应该适当控制饮食中的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尽量减少脂肪和油腻食品的摄入。
平时应多吃一些含有宽叶鱼肉、鸡、瘦肉等的食品,能够有效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二、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肉的耐力和灵活性,达到稳定血压、控制血糖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骑车等,减少久坐不动的情况,并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合适的训练。
一周至少应做三次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三、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必须按医嘱正确使用降压、降糖药物,每次量和药物量必须准确,并且按照规定时间服药。
此外,慢性疾病的检查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定期测量血糖、血脂、尿酸、肾功能等指标。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健康状况,避免糖尿病、高血压的恶化,保障患者的健康。
四、心理护理和家庭支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比一般人要低,其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因此,在综合健康教育中应该包括心理护理。
例如,医护人员应该以温馨、亲切的语言沟通,给予患者耐心的解释和支持,帮助其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家庭中,家人可以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和护理帮助。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健康教育措施是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人共同努力,共同落实,才能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康复。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且它们之间常常相互影响和合并发生。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管理,以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进行探讨,包括饮食管理、药物治疗、运动锻炼等方面。
一、饮食管理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控制总体热量的摄入,避免过高的能量摄入导致肥胖和血糖升高。
其次,应该限制脂肪、胆固醇和钠的摄入,以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
此外,富含纤维的食物对于控制血糖和血压也非常有益,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等。
最后,定时进餐和分餐制度有助于调整餐后血糖和血压的波动。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糖尿病,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前者适用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后者适用于胰岛素抵抗或减少糖尿病治疗的患者。
而针对高血压,多种降压药物可供选择,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选择和调整。
三、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锻炼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非常重要。
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改善血糖和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此外,力量训练也有助于增强肌肉和改善血糖代谢。
在进行运动锻炼前,患者应该咨询医生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的运动计划。
四、心理支持心理支持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患者可能因长期患病和病情波动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非常必要。
患者可以寻求家庭成员、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保持积极的心态。
五、定期检查和随访定期的检查和随访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至关重要。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血糖、血压、肾脏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
定期随访可以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预后
高血压加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展:
心: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增加,心肌纤维 化加重,冠心病。脑:脑溢血、脑血栓 等。肾:肾小球硬化,蛋白尿,肾功能 下降乃至衰竭。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糖尿病一旦合并高血压,死亡率成倍增 长。 血压>160mmHg,死亡率较非糖尿病高血 压患者增高4倍。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共同病理基础: 肥胖、血脂紊乱、胰岛
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达40%-60%,加上 高血压前期则达80%以上。
高胰岛素血症(30µ U/L)即可引起水钠潴留 , 血容量增多;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细胞 蛋白质合成增多,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管腔狭 窄,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粘均可使外周血管阻力 增大,而导致高血压。
AHA建议*: 高血压联合用药
最佳(Preferred) 可采用(Acceptable) 效果不佳(Less effective)
ACE-I/利尿剂 ARB/利尿剂 ACE-I/CCB β 受体阻断剂/利尿剂 CCB/ β 受体阻断剂 ACE-I/ARB ACE-I/ β 受体阻断剂
ARB/ CCB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 别 收 缩 压(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和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
舒 张 压(mmHg)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高血压的联合用药
(1)血压升高是多因素的,多种药物可通过多种生理
途径进行干预, 减少对抗性的调节反应, 增大降压 效果。 Law et al 分析 354随机双盲试验结果,与安慰剂组比, 不管是用哪一类药物,平均单药降压幅度为 9.1/5.5 mm Hg, 综合资料显示75%的病人需要联合用药才能达 标。 (2)增加耐受性 大多数的降压药物的副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小剂量联合用药可使剂量依赖性的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3)增加依从性 长期的依从性对于控制血压是十分必要的。SPC(固定 剂量复方制剂)可促进这个目的
合理饮食
规律运动 控制体重 戒烟 限酒 心理平衡
常用降压药的种类
钙拮抗剂(CCB)(非洛地平、拜新同)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洛丁新)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代文)
利尿药
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低剂量复方制剂
强调首选某一种降压药物已经过时,因为大多数患 者都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
平时监测血压
有条件自备血压计, 血压未理想控 制达标并平稳之前, 至少测量血压2次/ 日, 最好4次/日: 晨起7时左右、上午10 时左右、下午4时左右,睡前10时左右。 以共医生参考指导调药。
减药维持
不随意停药、换药或自购降压药服用。
近年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 临床研究
SHEP: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单纯高血压 降压治疗后
围等
3.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总胆固醇(有条件测LDL-C, HDL-C和TG) 血糖,血肌酐、血尿酸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底 颈动脉超声、尿微量白蛋白
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完成全部检查项目的评估,检查项
目过少会低估心血管病的危险
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策略
早期干预 综合干预
高血压的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的
宜昌市夷陵医院
蔡忠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策略
高血压与高血糖都是导致心脑血管 终点事件(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 死、猝死等)的重要原因。合并高血压 的糖尿病患者更是上述事件的极高危人 群。有效地降低血压(收缩压10-12mmHg; 舒张压5-6mmHg),可大大减少上述严重 事件(致死性脑卒中减少21%,心肌梗死 减少20-25%,心力衰竭减少52%)。
高血压治疗的三个误区
不愿意服药 不难受不服药 不按医嘱服药
应知道高血压治疗是终生的,只有坚持定时服药, 监测血压才能阻止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出现,才 能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联合用药的原则
介绍美国AHA2010年高血压协作组“高血压的联合用药”
• 选择的药物 可减少长期的CVD终点事件 • 有完全的或部分的累加降压作用 • 有互补的药理学作用(一般来讲, 与互补的类
别联合降压效果 是增加单药剂量的5倍 )
• •
有效地阻断对抗调节反应 有药代动力学的相容性(血压是平稳地持续 地下降
CCB/利尿剂
ARB/ β 受体阻断剂 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2010 Vol. 4
初始治疗需要联合用药吗?
• 多数病人来说, 主张联合治疗 • 血压高于目标20/10nnHg(BPs >160/100 mm Hg对无合 并症的高血压患者,或>150/90对于合并糖尿病或其他 疾病)初始用两种药物。 • 联合用药可缩短达标时间 1级高血压用单药开始是合理的,但最近的资料提出 对于1级高血压初始用联合用药有益。Weir的meta分析 发现1级高血压比2级高血压组血压达标时间较长,在1 级高血压组用缬沙坦单药72%在第8周达标,用缬沙坦 +HCTZ 92%达标。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的治疗目标
★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 糖尿病及肾病,冠心病,脑卒中后患者降至 130/80 mmHg以下;
★
蛋白尿 >1g/d,<125/75mmHg
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致残率,同时 干预和治疗可逆的危险因素:肥胖、高血糖、高血脂 (TC >5.0mmol/L, LDL-C >3.0mmol/L, TG >1.7mmol/L, HDL-C < 1.0mmol/L)及吸烟等。
非药物疗法内容和目标 (生活方式干预):
内容
钠盐摄入
目标
每人每日食盐小于6克;我国80%的钠来自烹 调或含盐高的调料,应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 食品 减少膳食脂肪(如猪肉等红肉应少吃,可 适量吃禽类及鱼等白肉);适量蔬菜水果1 斤(多吃绿叶蔬菜) 、鲜奶,因其含较多 钾、镁离子,有利于降压 每周3-5次中量运动; BMI<24kg/m2;腰围男<90cm;女<85cm; 坚决戒烟; 不提倡饮白酒;如饮酒,葡萄酒小于2两; 啤酒小于5两. 调节情绪,缓解压力。避免情绪过度激 动。
近年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 临床研究
UKPDS: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1148例 8.4年
严格控制血压组: 平均血压 144± 14/82± 7
一般控制血压组: 平均血压 154± 16/87± 7
严格控制血压组所有糖尿病相关终点下降 24%, 糖尿病相关死亡下降32%, 所有大血管病 变下降34%, 脑卒中下降44%。结论:降压比 降糖治疗成本低,效益高。
注:⑴、本表与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同; ⑵、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不同血压测定方法高血压定义的阈值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mmHg) ————————————————————— 诊所/医院测压 140 90 24小时动态血压 130 80 在家测压 135 85 ——————————————————————
中国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血糖:空腹:4.4~6.1 mmol/L 非空腹:4.4~8.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 血压: 130/80 mmHg 体重指数(BMI):男 :25 Kg/m2,女:24 Kg/m2 总胆固醇(TC):4.5 mmol/L 总甘油三酯(TG): 1.5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0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5 mmol/L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男 2.5 mg/mmol, 女3.5 mg/mmol.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
1. 病史采集
(1)既往史: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 风、肾脏疾病、血脂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等
(2)家族史:家族早发心血管病史
(3)个人史:吸烟,运动和膳食 (4)病史: 发病时间、最高血压、症状、用药情况等.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
2.体格检查 血压,心率,心肺听诊,足背动脉,身高,体重、腰
总体原则
应当在靶器官损害发生之前或出现不 可逆状况之前,在心血管疾病之前早期 开始降压治疗,因为对于高危患者,即 使强化治疗也不能充分降低残留心血管 危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
吸烟
高血压
危险因素协同致心血管病作用(美国弗莱明翰研究结果): 单纯高血压者发病相对危险为3;单纯高胆固醇者相对危险为4; 单纯吸烟者相对危险为1.6;三种因素同时存在时相对危险为16
5年 脑卒中31.5%; 5年 脑卒中7.5% 脑卒中危险下降69%
近年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 临床研究
Sys-EUR 欧洲收缩期高血压试验
4695例 65岁或以上 收缩压下降23mmHg, 脑卒中减少42%, 所有心 血管终点减少26%, 心衰减少29%, 心肌梗死减 少30%, 全部心血管事件减少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