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

合集下载

三年级奥数教程 第二讲 等差数列

三年级奥数教程 第二讲  等差数列

第二讲等差数列
重点:
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1,3,5,7,9……1+2(n-1)。

总结:
高斯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同享盛名。

高斯7岁那年,教师彪特耐尔布置了一道很繁杂的计算题,要求学生把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教师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即刻把写着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

彪特耐尔起初并不在意这一举动,心想这个小家伙又在捣乱,但当他发现全班唯一正确的答案属于高斯时,才大吃一惊。

而更使人吃惊的是高斯的算法,他发现:第一个数加最后一个数是101,第二个数加倒数第二个数的和也是101,……共有50对这样的数,用101乘以50得到5050。

这种算法是教师未曾教过的计算等级数的方法,高斯的才华使彪特耐尔十分激动,下课后特地向校长汇报,并声称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教高斯的了。

例一、计算下面小题。

(1)1+2+3+4+5+6+7+....+100
例二、计算下面小题。

(1)6000-(1+2+3+4+5+6+7+ (100)
例三、计算。

1+2-3+4+5-6+7+8-9+....+97+98-99
例四、计算。

997+995+993+1009+1004+1011
例五、求平均数。

199 202 195 201 196 201
练习二
一、下面小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19+20+21+……+84
(2).67+65+63+…..+5+3+1
(3). 1-2+3-4+5-6+…….+97-98+99
(4). 89+80+81+79+84。

三年级奥数 :等差数列

三年级奥数 :等差数列

师辅导讲义上面的方法求出1+2+3+---+35+36..计算:1+2+3+---+98+99+100.我们仍可模仿例l的方法来求和.1+100=101.2+99=101.3+98=101……50+51=101把1到100用上述方法两两配对,共可以配成50对,解1+2+---+99+100=101×50=5 050上面两例中所用的方法,就是高斯小时候的做法.两例中所出现的两列数,都是等差数列的和,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求.2+4+6+8+ (200).求和:(1)8 +9 +10 +11+12 +13;(2)2+5+8+11+14+17+20.(1)原式= (8+13)+(9+12)+(10+11)= 21×3=63.(2)如果仍用上面的方法配对,那么就会剩下l1没有数与它相配但我们可以将上面的做法稍稍修改下,将每个数都重写一遍,这样就可以配成7对,即2与20,5与17,8与14,11与11,l4与8. 17与5,20与2,每对的和都是22.从而原式=22×7÷2=77.求和:(1) 4+6+8+10+12+14+16;(2)2+3+4+5+6+7+8.例3仍用配对的方法来求等差数列的和,只小过将例2的方法梢作了改进.实际上,对任何等差数列,可以用这种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未项)×项数÷2..求出下面各数列的和:(1)9,13,17,21,25,29;(2)1,3,5,7,…,95,97,99.(1)这是首项为9、末项为29、项数为6的等差数列,这个等差数列的和为(9+29)×6÷2=114.(2)本讲开始已得出这个等差数列的项数为50.从而等差数列的和为(1+99)×50÷2=100×50÷2=2 500.求出从0到100之内所有3的倍数的和.小红读一本长篇小说,第一天读了30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4页,最后一天读了70页,刚好读完,问:这本小说共有多少页。

(完整)三年级奥数简单的等差数列

(完整)三年级奥数简单的等差数列

1.3 简单的等差数列新知导航在加减法的混合计算中,存在一种情况:多个加数(或减数)按照固定的规律依次排列,并且这些数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数的差相同,这就是数学王国中最著名的故事“高斯求和”——等差数列求和。

一、等差数列的认识【基础过关】热身题:智慧老人觉得龟兔都是可造之才,所以邀请它们来到家里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智慧老人给它们讲了数学王子高斯小时候的故事,随后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一个题:1+2+3+4+5+6+7+8+9+10的结果是多少?分析:观察发现:本题中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可以使用首尾对应求和的方式变加法为乘法计算。

1+2+3+4+5+6+7+8+9+10=(1+10)+(2+9)+(3+8)+(4+7)+(5+6)=11+11+11+11+11=11×5=55老师点睛当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顺次排列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数的差相同,这组数被称之为“等差数列”。

若求这组等差数列的和,可以按照首尾对应相加的方式使用乘法计算。

二、等差数列的求和计算【综合提升】例题1:10+11+12+13+…+19分析:通过观察可得这是一组等差数列的求和计算,可以采用前面的首尾对应求和的方法。

10+11+12+13+…+19=(10+19)+(11+18)+…+(14+15)=29+29+29+…+29=29×(10÷2)=29×10÷2=290÷2=145老师点睛在连续自然数组成的等差数列求和计算中,可以将加法改为乘法计算:和=(第一个数+最后一个数)×数的个数÷2。

但首先要找到这组等差数列中数的个数,才能完成计算。

【巩固训练】(1)1+2+3+…+20(2)3+4+5+…+12(3)1+2+3+…+40(4)5+6+7+…+24例题2:3+6+9+…+60分析:通过观察可得:这组等差数列的数都是第一个数的倍数,因此在找数的个数时,可以借用倍数的特殊性。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项练:等差数列知识要点】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2.特点:①相邻两项差值相等;②要么递增,要么递减。

3.名词:公差,首项,末项,项数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数称为项,第一个数叫第一项,又叫首项;第二个数叫第二项;最后一个数叫末项。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相等,就称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

后项与前项的差就叫做这个数列的公差。

例如:1,2,3,4.是等差数列,公差是1;1,3,5,7.是等差数列,公差是2;5,10,15,20.是等差数列,公差是5.在等差数列中,有如下规律:通项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平均数×项数平均数公式:平均数=(首项+末项)÷21) 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5项,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大3,它的首项是4,那么末项是______;2) 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3项,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小5,它的第1项是121,那么它的末项是_______。

3)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12,第20项等于392,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_____;第19项=______,212是这个数列的第_____项。

计算下面的数列和:1) 1+2+3+4+…+23+24+25=2) 1+5+9+13+…+33+37+41=3) 3+7+11+15+19+23+27+31=拓展练:1、在10和40之间插入四个数,使得这六个数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那么应插入哪些数?2、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6,第8项是55,公差是()。

1) 2、4、6、8、……、28、30这个等差数列有()项。

2) 2、8、14、20、……62这个数列共有()项。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练习及答案【三篇】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练习及答案【三篇】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练习及答案【三篇】【篇一】知识点:1、数列: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项,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

数列中共有的项的个数叫做项数。

2、等差数列与公差: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相等,这样的数列的叫做等差数列,其中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

3、常用公式等差数列的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等差数列(奇数个数)的总和=中间项项数【篇二】典例剖析:例(1)在数列3、6、9……,201中,共有多少数?如果继续写下去,第201个数是多少?分析:(1)因为在这个等差数列中,首项=3,末项=201,公差=3,所以根据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便可求出。

(2)根据公式: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解:项数=(201-3)3+1=67末项=3+3(201-1)=603答:共有67个数,第201个数是603练一练:在等差数列中4、10、16、22、……中,第48项是多少?508是这个数列的第几项?答案:第48项是286,508是第85项例(2)全部三位数的和是多少?分析::所有的三位数就是从100~999共900个数,观察100、101、102、……、998、999这个数列,发现这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要求和能够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解答。

解:(100+999)9002=10999002=494550答:全部三位数的和是494550。

练一练:求从1到2000的自然数中,所有偶数之和与所有奇数之和的差。

答案:1000例(3)求自然数中被10除余1的所有两位数的和。

分析一:在两位数中,被10除余1最小的是11,的是91。

从题意可知,本题是求等差数列11、21、31、……、91的和。

它的项数是9,我们能够根据求和公式来计算。

解一:11+21+31+……+91=(11+91)92=459【篇三】1、有10只金子,54个乒乓球,能不能把54个乒乓球放进盒子中去,使各盒子的乒乓球数不相等?2、小明家住在一条胡同里,胡同里的门牌号从1号开始摸着排下去。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三年级学生应了解的奥数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

什么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由一系列数按照相等的差值依次排列而成的数列。

每个数与它前一个数的差值都是相等的。

等差数列的特点1. 公差: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称为公差。

用字母"d"表示。

2. 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项称为首项。

用字母"a"表示。

3. 通项公式:按照公差依次递增的等差数列的第n项可以表示为:an = a + (n-1)d。

等差数列的计算方法计算首项- 已知公差d和第n项an,首项可以通过公式a = an - (n-1)d来计算。

- 已知公差d和前一项an-1,首项可以通过公式a = an-1 + d来计算。

计算公差- 已知首项a和第n项an,公差可以通过公式d = (an - a) / (n-1)来计算。

- 已知前一项an-1和第n项an,公差可以通过公式d = an - an-1来计算。

计算第n项- 已知首项a和公差d,第n项可以通过公式an = a + (n-1)d来计算。

- 已知前一项an-1和公差d,第n项可以通过公式an = an-1 + d 来计算。

例子请考虑一个等差数列的实例:首项a=2,公差d=3。

我们来计算该等差数列的第5项。

根据通项公式:an = a + (n-1)d,我们计算得到:a5 = 2 + (5-1)*3 = 14。

结论通过本文档,我们了解了三年级奥数中关于等差数列的概念,以及计算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和第n项的方法。

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问题。

(完整版)小学奥数--等差数列

(完整版)小学奥数--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
专题解析
典型例题
例1、求等差数列3,8,13,18,…的第38项和第69项。

例2、36个小学生排成一排玩报数游戏,后一个同学报的数部比前一个同学多报8,已知最后一个同学报的数是286,则第一个同学报的数是几?
例3、等差数列4,12,20,…中,580是第几项?
例4,一批货箱,上面标的号是按等差数列排列的,第一项是3.6,第五项是12,求它的第二项.
例5、游戏园的智慧梯最高一级宽60厘米,最低一级宽150厘米,中间还有13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求正中一级的宽。

随堂巩固
1、求3+10+17+24+31+…+94的和
2、求100至200之间被7除余2的所有三位数的和是多少?
3、一个有30项的等差数列,公差是5,末项为154,这个数的首项是多少?
4、有12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第六项与第七项的和是12,求这12个数的和。

5、在19和91之间插入5个数,使这7个数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写出插入的五个数.
6、从广州到北京的某次快车中途要依靠8个大站,铁路局要为这次快车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这些车票中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7、学校举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各赛一场,一共进行91场比赛,有多少人参加了选拔赛?
8、7个小队共种树100棵,各小队种的棵数都不相同,其中种树最多的小队种了18棵树,种树最少的小队至少种了多少棵树?。

等差数列三年级奥数题

等差数列三年级奥数题

等差数列三年级奥数题摘要:1.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3.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4.提高等差数列求和题目的解题技巧正文:一、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其中每个相邻的元素之差相等。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包括:1.等差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元素的差值相等;2.等差数列中任意两个元素之差的值都是相同的;3.等差数列中元素的和与项数成正比。

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指将一个等差数列的所有元素相加得到的总和的计算公式。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S = n * (a1 + an) / 2其中,S 表示等差数列的和,n 表示等差数列的项数,a1 表示等差数列的第一个元素,an 表示等差数列的最后一个元素。

三、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1.习题:一个等差数列的前5 个元素分别为1, 3, 5, 7, 9,求这个等差数列的和。

答案:S = 5 * (1 + 9) / 2 = 252.习题: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 个元素分别为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求这个等差数列的和。

答案:S = 10 * (2 + 20) / 2 = 110四、提高等差数列求和题目的解题技巧1.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如元素个数、首项和末项等,确定等差数列的性质;2.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计算;3.注意数列中可能出现的公差为0 的情况,此时等差数列的所有元素都相等,和为元素个数乘以任意一项。

通过以上提纲和正文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以及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

同时,我们通过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学会了如何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例
姚明刚进NBA一周训练罚球的个数:
第一天:6000, 第二天:6500, 第三天:7000, 第四天:7500, 第五天:8000, 第六天:8500, 第七天:9000.
得到数列: 6000,6500,7000,7500, 80数列: 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
2、常数列5,5,5,…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则公差 是多少?若不是,说明理由
公差是0 不是
3、数列0,1,0,1,0,1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则公差是 多少?若不是,说明理由
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 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 以是为0
例题讲解 例1(1)求等差数列8,10,12,…的第20项 (2)401是等差数列5,9,13,…的第几项? (3)1到100中,是3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观察:以上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从第 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 常数。
等差数列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 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 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求末项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求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首项公式: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 ①1,2,3,…,100;
公差=1
②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 公差=500
1 ③ 22 2
1 1 1 1 ,23, 23 ,24, 24 ,25, 25 ,26 公差= 2 2 2 2
想一想 1、数列1,2,3,4,5…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则公
差是多少?若不是,说明理由
公差是1
练一练:
P26
=46 解: (1) 8+ (20-1) ×(10-8)
(2) (401- 5) ÷ (9-5) +1=100 (3) (99- 3) ÷ 3+1=33
应用 小青有一本故事书,她第一天读了30页,从第 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6页,最后一 天读了90页。这本书一共读多少天? ) 引导:每天读的页数构成了一个公差为6,首项为30 ,末项为90的等差数列。求出读了多少天:(90-30 )÷6+1=60÷6+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