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
萤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推荐

1、概述1.1 矿区位臵、隶属关系aaaa矿业发展有限公司银坑矿区萤石矿位于aa市300º方向,直距约31km处,行政隶属aa市安砂镇管辖。
矿区已有矿山公路与矿区东部约3km 的将乐坑林业公路相接,并与外部乡村路网连接,可通往鹰厦铁路加福站,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见交通位臵图)。
1.2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矿区属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地貌,地形切割较深。
最高海拔在矿区北部,标高860m,最低侵蚀基准面在矿区西南部,标高310m,相对高差550m,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山脊总体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区内山高人稀,居民点分散。
经济方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稻谷。
其次为林业,林竹茂密,多毛竹、松木、杉木及珍稀树种。
林产品有笋干、松脂等。
部分村民以外出务工形式来增加收入。
1.3矿区范围及开采现状1.3.1矿区范围矿山现有采矿许可证(证号:3504810820003)有效期为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矿区面积0.7425km2,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万吨/年,开采标高+800m~+320m。
矿山各拐点平面直角坐标见表1-1。
表1-1 银坑矿区萤石矿拐点坐标表1.3.2开采历史及现状安砂镇银坑村民于1999年发现该萤石矿,并对该矿进行探采,累计采出矿石量约0.6万吨。
2004年,aaaa矿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投标取得该区探矿权并办理了采矿证,据业主提供的近年生产资料显示,矿山2005年开采至今,由于基建时间较长,同时受萤石矿市场形势的影响,期间仅进行了小规模开采,总计采出萤石矿矿量为3.49万吨。
矿山地下开采采用平硐开拓,小型汽车运输,采矿选用浅孔留矿法。
依据最近的实测资料显示矿山开拓运输系统主要有以下工程:5条平硐(500平硐、470平硐、420平硐、390平硐及350平硐),2条溜矿井(470m-420m、420m-350m)。
矿山目前形成了500m、470m、420m(盲中段)、390m(盲中段)及350m五个开拓生产中段,中段间通过天井联络,以此组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开拓生产运输系统。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9.22•【字号】赣府字〔2022〕58号•【施行日期】2022.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批复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你们《关于恳请发布实施〈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请示》(赣自然资文〔2022〕172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由你们抓紧联合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高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着力优化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矿产资源集约节约与高效利用,加快矿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我省工业强省战略提供资源保障。
三、通过《规划》实施,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绿色、高效的资源保障体系,战略性矿产找矿实现新突破,矿产资源供应保持安全稳定,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新水平,矿产资源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矿业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废弃矿山治理基本完成。
四、各市、县(区)政府要认真落实《规划》目标任务、指标、分区布局、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的有关要求,抓紧组织编制市县两级矿产资源规划,切实推进本地区矿产资源保护、勘查、开采和矿区生态修复等各项工作。
要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规划》全面实施。
五、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在规划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矿业形势分析,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动态评估,认真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要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萤石矿勘探报告

萤石矿勘探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萤石矿进行详细勘探,以评估矿石的储量、质量和开采可行性。
通过对矿藏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对矿石的加工和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勘探范围与矿区概况1.1 勘探范围本次萤石矿勘探活动的范围包括:•XX县矿区•勘探区域A(经纬度:XX)1.2 矿区概况矿区位于XX县境内,面积约为XX平方公里。
根据历史记录和野外勘探,该矿区具有丰富的萤石资源。
矿区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具有较高的开采潜力。
2. 勘探方法与过程2.1 勘探方法本次勘探采用了以下方法:1.目视勘探:对矿区进行目视观测和地质勘探,确定矿石分布情况。
2.野外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对矿区地形进行详细测量,构建地形图与地质剖面图。
3.钻探勘探:通过钻孔采样和岩心分析,获取矿石样本,并进行物理、化学性质测试。
2.2 勘探过程勘探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2.1 桌面研究在勘探前期,我们对矿区进行了桌面研究,收集了历史勘探数据、地质图、遥感影像等相关资料,并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估。
2.2.2 目视勘探在矿区进行了目视勘探,对矿石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并标记了潜在的勘探点位。
2.2.3 野外测量野外测量主要采用了全站仪和GPS仪器,对矿区的地形进行详细测量,得到了地形图与地质剖面图。
2.2.4 钻探勘探通过在勘探点位进行钻探,采集了钻孔样本,并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测试和岩心分析。
根据钻探结果,我们对矿石的储量和质量进行了评估。
3. 勘探结果分析根据勘探工作的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信息:1.矿区内萤石矿床主要分布在XX地层,储量较丰富。
2.矿区内萤石矿石质量优良,主要成分为CaF2。
3.萤石矿床呈层状和块状分布,层状矿床规模较大,开采潜力较高。
根据以上勘探结果,可以判断该矿区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开采和加工利用。
4. 开采建议基于对勘探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我们提出以下开采建议:1.优先开采位于XX地层的层状矿床,利用露天矿和地下开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采。
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萤石矿床成因

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萤石矿床成因一、研究背景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位于华南地区,是一个主要的萤石矿集区。
其中,兴国、会昌和宁都三县是该区域的萤石矿产集中区,矿床类型为长石岩型、石英闪长岩型、钙碳酸盐岩型等。
那么,这些矿床的成因是什么呢?二、研究对象本研究将重点对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内的萤石矿床进行成因研究,着重分析该区域的地质结构、岩石构成、地球化学特征等,以揭示该区域萤石矿床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三、研究进展对于萤石矿床的形成,众说纷纭,相关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中叶。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内就有研究者认为,赣南地区的萤石矿床是在碳酸盐岩中通过热液作用形成的。
但在之后的研究中,也有学者认为这些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岩浆作用有关,或者是与地下水的流动、升华作用有关。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萤石矿床的形成确实存在多种成因方式,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热液成因萤石矿床大部分是在岩浆或者热液环境下形成的。
在长期的地质过程中,矿床矿物含量和质量都会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热液的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因此,在萤石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等方面可揭示形成机制。
2.沉积成因一些萤石矿床是在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主要是产于河流、湖泊沉积中,通过生物作用,水文化学作用等作用而形成。
这类矿床一般不是很大,资源含量相对较低。
3.变质成因一些萤石矿床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
这些矿床主要分布在太古宙和早古生代的岩石中,是由于巨型构造共同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的。
以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为例,根据之前的研究结果,该区域萤石矿床主要是在热液成因的作用下形成的。
其中,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矿床成因的水系与地下热水、地表雨水和大气水等有密切关系;萤石的测年结果则证明了这些矿床的形成年代大致在晚三叠世到早侏罗纪之间。
四、研究展望虽然对于萤石矿床的成因,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但由于矿床特征、成因机制、地质背景等因素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并不高。
萤石矿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萤石矿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然而,传统能源资源有限,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新型能源开发成为了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之一、萤石矿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我们决定进行萤石矿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萤石矿开发项目2.项目目标:开发和利用萤石矿资源,为能源需求提供新的选择,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
3.项目内容:萤石矿资源勘探、开发和应用研究。
4.项目周期:预计为3年。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由于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萤石矿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资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外相关企业对萤石矿的需求量巨大,市场规模可观。
2.技术可行性:针对项目的研究内容,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经验,能够进行萤石矿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应用研究。
3.经济可行性:考虑到萤石矿的市场价格和项目开发成本,我们进行了经济分析并得出结论: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够实现回报。
4.社会可行性:萤石矿的开发利用将为能源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和减少环境污染。
从社会角度来看,项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四、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组织结构:项目将设立项目组和专业团队,由专业人员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2.项目资源需求: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科研设备和相关人员的支持。
3.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内容和周期,我们将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和管理。
五、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1.市场风险:考虑到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技术风险:针对项目的技术难点,我们将与相关专家开展合作,确保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六、项目评估与预期成果1.经济评估:根据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我们预计项目将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2.环境评估: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和减少环境污染。
江西省赣州市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江西省赣州市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江西省赣州市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是江西省第⼆⼤城市,⾏政⾯积最⼤的市,国家历史⽂化名城,国家卫⽣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简称赣或虔(为了与江西省简称相区别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世界钨都"、"稀⼟王国"赣州市赣州市是全国重点有⾊⾦属基地之⼀,素有"世界钨都"、"稀⼟王国"之美誉.已发现矿种106种,其中查明储量的矿种75种。
矿产地1254处,其中⼤型矿床28处(其中钨8处岭⼟1 处、岩盐1处、⽔泥灰岩5处、⽩云岩1处、滑⽯1处、透闪⽯1处),中型矿床60处(其中钨20 处、轻稀⼟6 处、银4 处、锡4处、钽1处、萤⽯2处、⾦2处),银9处、铅锌12处、稀⼟68处),矿点454处。
赣州市矿产资源有四⼤特点:⼀是矿产种类多,配套较齐全。
特别是钨、锡、铋、稀⼟、钽等矿产储量极为丰富。
⼆是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钨、锡、稀⼟三种矿产探明储各有特⾊,南部龙南、定南、信丰、寻乌等县以稀⼟、煤为主,中西部钨、锡、铋、银铅锌丰富,独⽴锡矿则主要分布在东部会昌。
北部兴国、于都则以⾦、银为主。
三是⾦属矿铋、钼、铍、铜、铅锌矿中的银、钨,⾦矿中的银、铅,锡矿中的铜。
四是地热和矿泉⽔⼴泛分布。
全市有地热点 25处,其中热温热泉5处,总⾃流量6769.3 吨/⽇。
天然饮⽤量8626吨。
赣州市在全国和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中重稀⼟、⿊钨矿两种。
中重稀⼟:保有储量 21万吨,分别占全国(38.42万吨)和世界(58.02万吨)的54.9%和36.2%。
钨:保有储量52.27万吨,分别占全国(135万吨)和世界(200万吨)的39%和26%。
在省内具有优势的矿种有铀、钍、锡、铋、萤⽯、麦饭⽯、轻稀⼟、岩盐。
萤石矿年产3000吨地下开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萤石是一种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石,广泛用于生产荧光灯、防辐射玻璃和化学工业等领域。
该报告旨在对开采年产3000吨萤石矿的地下开采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
一、研究目标和背景研究目标:评估年产3000吨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等方面。
背景:萤石作为一种重要的矿石资源,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通过地下开采,可以有效保护环境,提高矿石的开采效率。
二、技术可行性1.矿体勘探:利用遥感、地质勘探等技术方法对矿体进行勘探,确保矿体的规模、品位和分布等信息。
2.矿山设计:通过地质调查和地质预报,编制详细的矿山设计方案,包括采矿方法、支护方式和通风系统等。
3.采矿设备:选择合适的地下采矿设备,如链条输送机、矿井提升设备等,以确保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4.矿山管理:建立科学的矿山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地下开采工程的有序进行。
三、经济可行性1.成本估算:根据开采工程的规模和设备投资等,估算开采的总成本,包括人工费用、设备费用和维护费用等。
2.收益估算:根据萤石市场的需求和价格等因素,估算开采的总收益,包括矿石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3.投资回收期:根据总成本和总收益,计算出投资回收期,评估地下开采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四、环境可行性1.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地下开采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水源和空气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水资源保护:设计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对周边地区的水资源造成负面影响。
3.废弃物处理:建立合理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矿渣、尾矿和废水等,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回收利用。
五、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地下开采工程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和设备故障等风险,需要建立合理的应急预案和风险评估机制。
2.市场风险:萤石市场需求波动较大,价格变动风险较高,需建立灵活的销售策略和市场监测机制。
六、结论根据对年产3000吨萤石矿地下开采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结合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认为该工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潜在收益。
萤石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萤石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和目的萤石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化工、冶金、陶瓷等行业。
近年来,我国萤石消耗量不断增加,但国内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大量的萤石需要进口。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该项目建议,旨在通过开采国内的萤石矿,提高国内产量,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二、项目地点和规模项目地点位于我国省市,该地区存在丰富的萤石矿资源和较为完善的矿产开采条件。
初步规划项目规模为年产量10万吨,项目周期为10年。
三、市场分析1.萤石市场需求广泛,主要应用于化工、冶金、陶瓷等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2.目前国内萤石市场以进口为主,国内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萤石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大,存在价格波动的风险。
四、技术路线和设备选择1.技术路线:根据现有的萤石矿资源特点,采用露天开采的方法,结合爆破炸药进行岩石破碎,然后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挖掘和运输。
2.设备选择: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等,以提高开采效率和保障安全。
五、经济效益分析1.投资总额:根据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
2.预计年产量:项目初期年产量为5万吨,后期逐步扩大至10万吨。
3.收入分析:以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项目可望实现年销售收入约为1亿元。
4.成本分析:包括矿区开发费用、设备采购费用、人员工资福利费用等,预计年总成本约为8000万元。
5.盈利分析:根据收入和成本的预估,可得到初期年盈利约为2000万元,后期年盈利将逐步增加。
六、风险与对策1.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在市场行情波动中,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的下跌,此时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合理调整产能。
2.采矿权问题:需要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与政府做好沟通,获取采矿权。
3.环保问题:萤石开采对环境有一定影响,需要制定合理的环保措施和减排技术。
七、项目管理和运营1.项目管理:建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督,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05—2010年)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2005年9月正文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形势 (2)一、社会和经济发展简况 (2)二、萤石资源基本情况 (3)三、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4)四、萤石资源勘查、开采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五、萤石资源需求预测及保证程度分析 (6)第三章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8)三、2010年规划目标 (9)四、2015年远景目标 (10)第四章萤石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1)一、政府投资的区域性萤石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预查 (11)二、政府投资的重点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区及预期成果 (12)三、重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15)四、商业性萤石矿产资源勘查 (15)五、勘查资金来源 (16)第五章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6)一、开发利用区域布局 (16)三、企业规模结构调整 (19)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 (19)五、严格矿山准入条件 (20)六、萤石资源保护 (21)七、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22)第六章规划实施保证措施 (23)附表目录附表1:赣州市萤石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一览表附表2:2004年萤石矿山基本情况表附表3:赣州市萤石精选厂基本情况表附表4:萤石资源规划开采区基本情况表附表5:萤石资源规划勘查区、开采区、储备保护区坐标表附图目录江西省赣州市萤石矿产规划图(2005-2010) 1:500000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05—2010年)(送审稿)第一章总则萤石是我市优势矿产资源,也是国家限制性开采矿种。
由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萤石资源需求的增加,我市萤石生产加工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氟化工产业也有良好开端。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萤石资源,为我市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促进我市萤石资源勘查开发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经管条例》、《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编制《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0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经管条例》和《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编制而成。
是我市“十一·五”期间对萤石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是市人民政府矿产资源经管部门对萤石矿产资源进行监督经管的重要依据。
《规划》以2004年为规划基准年。
规划期为2005—2010年,展望期为2011—2015年。
《规划》适用于本市辖区内的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经营、加工领域。
第二章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形势一、社会和经济发展简况“十五”期间我市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生产总值398.0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4.6:29.4:36调整为28.9:33.4:38。
我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矿业发展。
2004年矿业销售产值74亿元,提前完成了“十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产值目标,采选业产值13.95亿元,为规划目标的95.5%。
矿产品产值与加工业产值比由2000年的1:2.5提高到1:4.0。
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钨、稀土的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部份精深加工产品已形成产业化。
2005年一季度矿业(有色冶金,新型建材销售)收入占全市六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的52.3%,销售收入前20个企业中,矿业企业占有10家。
矿业经济在我市工业中的龙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为了充分发挥萤石、硫铁矿、岩盐等矿产资源优势,我市又将氟化工产业和钨、稀土一并列为三大集群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氟化工产业虽然刚起步,氢氟酸已经达到6万吨生产能力,两个氟化工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规划期末这个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二、萤石资源基本情况我市有萤石矿区(点)72处。
其中大型2处(兴国隆坪、瑞金谢坊),中型7处,小型8处,矿点53处。
截至2004年底止,保有CaF2基础储量621万吨,资源量129万吨,合计750万吨。
其中经过详查或勘探的矿区3处,(谢坊、隆坪、筠门岭)保有资源储量366万吨。
普查矿区36处,保有资源储量225万吨。
经地质检测、储量审查备案矿区27处,保有资源储量136万吨。
经预查工作的矿区5处,保有资源储量23万吨。
我市萤石资源保有储量位居江西之首位,占全省保有储量的55%左右,占全国单一型萤石保有储量的10%。
萤石资源集中分布在兴国、瑞金、会昌、宁都四县(市)。
其中兴国保有资源储量319.3万吨,占全市的42.6%。
四县保有资源储量555万吨。
占全市的74%。
点多分散是我市萤石资源的又一特点,大型矿区保有资源储量309万吨,占总资源储量的41.3%。
中型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15万吨,占总资源储量的28.7%,占矿山总数87%的小型矿区、矿点保有资源储量225万吨,只占总资源储量的30%。
萤石资源广泛分布在除安远、大余以外的16个县(市、区)。
萤石矿床类型主要为热液充填破碎带型,个别的有热液充填交代型。
我市萤石品位富,瑞金谢坊、兴国隆坪、会昌筠门岭等几个矿区品位富,储量大,其它矿区也多为品位中等至富矿,贫矿较少。
矿石类型主要有块状、条带状、角砾状萤石型、石英萤石型。
矿石组份比较单一,有害元素硫、磷和可综合利用组份少。
选矿工艺较简单,可加工成特级萤石精粉,符合精深氟化工原料要求。
矿体一般呈脉状、少数呈透镜状产出,围岩比较坚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个别矿区受破碎带影响导至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三、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全市有各类萤石矿山76个,矿山数较2000年增加78%,采矿能力80万吨/年。
为2000年的2倍。
实际采出矿石量67.25万吨,萤石采选业产值16000万元,分别为2000年的173%和10倍,萤石精选企业24个,萤石精粉生产能力58.7万吨/年。
我市萤石开发利用与保护有如下特点:一是开采区域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全市萤石矿区71个,有持证矿山开采的矿区59个,矿区利用率85%。
占用资源储量619万吨,资源储量利用率82.5%。
开采区集中在兴国、瑞金、会昌、宁都四县。
有矿山54个,精选厂19个,采选能力73.2万吨/年,实际采出矿石量61万吨,分别占全市的71%、91%。
除《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划的五个萤石生产县外(上述四县和全南),近年来又先后在崇义、定南、赣县、石城等10县新建了萤石矿山16个,精选厂7个。
二是萤石生产以分散开采和加工为主。
2004年采选能力1万吨/年以下的矿山50个,占矿山总数的67%,年产3万吨以上的矿山6个,实际采出矿石30.7万吨,占全市产量的45%。
已建萤石精选企业26个,年产萤石精粉3万吨以上的7个(兴国中萤、金莹,瑞金汇峰、绵江,会昌石磊、鹰鹏,宁都昌华),占企业总数的近1/3。
其中兴国萤石精粉生产企业8个,生产能力23.7万吨。
全市2/3的矿山和萤石精选厂生产规模均低于最低生产规模。
三是矿产品还在初级产品上徘徊。
上个世纪萤石矿产品以块矿为主,“十五”期间萤石精粉逐步取代块矿,2004年每吨萤石矿产值126元,为2000年的3.4倍。
近年来,开始建设氢氟酸企业,到今年已投产的有三家,设计生产能力达4万吨/年,实际产量近3万吨,优化矿产品结构期待新的突破。
四是萤石资源的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萤石矿山采矿回采率一般为80%,手选回收率90%,精选回收率90%,矿山资源保护意识得到加强,能做到贫富兼采,不少矿山在利用低品位贫矿石。
四、萤石资源勘查、开采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萤石生产规模严重失控。
萤石是国家规定限制性开采矿种。
《赣州市矿产资源资源总体规划》中萤石精粉年产量7万吨,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增加,我市萤石生产规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产量连年增长,2004年萤石精粉产量超过40万吨,萤石资源储量消耗过快,我市面临失去萤石资源优势的局面。
2、产品档次低,产业链短,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上个世纪我市萤石产品以原矿为主,‘十五’期间产品档次有了提升。
但仍然在初级产品上徘徊、重复。
萤石精粉生产能力已大大超出规划和市场要求,但新的精选厂还在重复建设,萤石产品急待往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方面发展。
3、萤石生产总体规模大,单个规模小。
三分之二的矿山生产规模低于《赣州市矿产资源资源总体规划》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
一个矿区有二个以上采矿主体的现象仍然存在。
瑞金市谢坊是个大型矿区,被肢解成13个采矿单位;筠门岭萤石矿区虽然只有二个采矿单位,但采矿范围互相交错,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影响矿区资源总体开发、安全生产和规模效益的实现。
4、萤石勘查缺乏资金和活力,资源储量得不到补充,后备资源形势严峻。
我市萤石矿区工作程度低,除瑞金谢坊、兴国隆坪、会昌筠门岭外,都是踏勘、检测和普查矿区(点),上世纪90年代后,国家没有安排萤石勘查工程,商业性勘查又受到限制,新发现的一批矿点、矿区没有进行较详细的勘查工作,长期的资源消耗使我市萤石资源后备基地十分紧张。
五、萤石资源需求预测及保证程度分析1、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萤石资源需求趋势分析我市已将氟盐化工作为发展经济的主攻方向,规划期末将氟盐化工建成我市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已建和在建氢氟酸生产能力6万吨。
随着引进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瑞金建设氟化工工程的兴建,对萤石资源的需求还将加大,《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的7万吨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萤石资源的需求,规划期内年产氢氟酸8—10万吨,约需萤石精粉20—25万吨。
展望期内萤石精粉需求将增加至30万吨。
2、萤石矿产资源储量评价我市萤石矿区地质工作程度偏低,大部份矿区只进行了普查、储量检测工作,多数矿区远景资源储量不清。
保有储量中经省储委审查批准的储量约占47.4%。
矿山企业开采中探明资源储量且经市矿产资源经管局审查备案储量占保有储量的48%。
萤石资源储量虽然勘查程度偏低,但经开采证实,大多为可利用储量。
3、萤石资源保证程度分析规划期内年需萤石精粉20万吨,按回采率80%,选矿回收率80%计算,年需CaF2资源储量31万吨,展望期内年需CaF2资源储量46万吨,保有资源储量能基本保证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的方针。
加强萤石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加强资源勘查与保护,保障资源的持续供给。
以萤石矿产资源为依托,产业整合为主体,科技创新为先导,战略合作为重点,推动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