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高性能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及实现

样 中的直 流分 量 , 影响 了数 字 中频 的低端 性 能 时 同
根 据 式 1 AD 的 采 样 率 和 中频 频 率 之 间 为 等 式 , , 限
制 了 中频 频 率和 AD 采样 率 的 选择 , 对 中频 频 率 而
较 高 的 系 统 , 可 能 无 法 找 到 合 适 的 AD 采 样 率 ; 很 同 时这类 方 案只适 用于全 相参 雷达 系统而 无法 用于 中 频 相 参 雷 达 。 用 NC 采 O+ L F的 数 字 中 频 目 前 在 通 P 信 系 统 中 应 用 较 多 , 由 于 目前 雷 达 系 统 中 频 综 一 但
信 号 的 频 谱 分 布 并 不 充 满 整 个 频 带 , 以 可 欠 采 样 所 而 保 证 信 号 的 有 用 频 谱 不 产 生 混 迭 , 而 得 到 正 确 从
2 2 联 合 相干中频 处理 .
的 幅 相 误 差 较 大 , IQ 的 幅 相 误 差 会 严 重 影 响 雷 而 / 达 的 整 机 性 能 行复杂 的校 正处 理。。 字中频利 用 中频直 接采 样 , 数 通 过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获 得 视 频 IQ 信 号 , 有 IQ 镜 / 具 / 频 抑 制 比 高 、 性 动 态 范 围 大 、 积 小 、 量 轻 、 致 线 体 重 一 性 好等 优点 , 现 代高 性 能雷达 的发展 方 向。 是
维普资讯
Hale Waihona Puke 现 代 雷 达 第 1期
一
种 高 性 能数 字 中频接 收机 的设 计及 实现
王金础 杨 正 远
( 流 信 息技 术 有 限 公 司 成 都 6 0 2 ) 潮 10 1
【 要 】 采 用 中频 回赦 和 中 颤相 参 信 号 联 合 相 干 处 理 , 场 采 样 - 场 处 理 - 程 传 话 的体 系 结 构 实 现 了 高性 摘 现 现 远 能 数 字 中频 雷 达 接 收 机 . 性能 可 以满 足 现 代 高性 能 雷 达 系 统 的需 要 。 其 【 键词 】 敷 字 中频 . I 滤渡 , 性 动 态 范 围 . 频 抑 制 比 美 FR 线 镜
基于数字变带宽的雷达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

基于数字变带宽的雷达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
雷达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目标探测、跟踪、识别等领域的电子设备,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雷达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模拟雷达,成为了雷达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在数字雷达中,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其基于数字变带宽的特性实现了频率转换和信号处理的分离,大大提高了雷达的灵敏度和调谐范围。
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是将传统的混频器、滤波器等模拟电路转换成数字处理器实现的技术,其基本思路是将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经模数转换器、预处理器等电路处理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信号变换到数字中频域,并分成若干个带宽相等的频段。
然后经过数字信道选择器选择出需要的信道,再通过数字变频器变换到基带,最终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后获得最终信息。
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与传统模拟中频设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可以避免传统中频信号处理中的混叠问题,因为数字信号的带宽可以设计得比传统的模拟信号更宽,从而使得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具有更好的动态范围和低信噪比性能。
2.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可以针对不同的目标特征和应用需求设
计不同的信道宽度和中心频率,实现更好的目标探测和跟踪性能。
3.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可以以数字信道选择器为主,实现更为灵活的信号分析和处理,同时还可以借助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更高层次的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
在今后的雷达技术发展中,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必将成为发展方向之一。
数字中频信道化设计的发展将会使得雷达在目标探测、跟踪、识别等领域中更加具有优势和灵活性,为数字雷达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系统设计及硬件实现

1、前端模拟接收机
前端模拟接收机是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关键部分,主要作用是对输入信号进 行低噪声放大、滤波和混频等处理,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适合ADC采样的中频 信号。在设计前端模拟接收机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灵敏度:灵敏度是接收机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决定了接收机能够接收 到的最小信号强度。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敏度,需要选择低噪声放大器(LNA)和 混频器等具有低噪声性能的器件。
2、ADC
ADC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关键器件。在选择ADC时,需要考虑以下 因素:
(1)采样率:采样率是ADC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决定了可以采样的频率范围。 为了满足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需要,需要选择具有足够采样率的ADC。
(2)分辨率:分辨率是ADC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了数字信号的精度。 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需要选择具有足够分辨率的ADC。
(1)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是高速数据接口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决定了数据 传输的速度和质量。为了满足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需要,需要选择具有足够传输 速率的高速数据接口。
(2)接口类型:接口类型是指高速数据接口所采用的接口协议和标准。为 了实现与其他设备的兼容和互操作,需要选择具有通用性强的接口类型,如以太 网、光纤通道等。
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系统设计及 硬件实现
目录
01 一、系统设计
03 参考内容
02 二、硬件实现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系统在通信、雷达、电子对抗 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次演示将介绍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系统的设计原则和 硬件实现方法。
一、系统设计
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系统主要包括前端模拟接收机、模数转换器(ADC)、数 字信号处理器(DSP)和高速数据接口等部分。
感谢观看
雷达信号处理实验报告-课程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产生与处理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雷达信号产生与处理的设计与验证指导老师:姒强小组成员: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实验项目名称:雷达信号产生与处理的设计与验证课程设计二、实验目的:1.熟悉QuartusII的开发、调试、测试2.LFM中频信号产生与接收的实现3.LFM脉冲压缩处理的实现三、实验内容:1.输出一路中频LFM信号:T=24us,B=5MHz,f0=30MHz2.构造中频数字接收机(DDC)对上述信号接收3.输出接收机的基带LFM信号,采样率7.5MHz4.输出脉冲压缩结果四、实验要求:1.波形产生DAC时钟自行确定2.接收机ADC采样时钟自行确定3.波形产生方案及相应参数自行确定4.接收机方案及相应参数自行确定五、实验环境、工具:MATLAB软件、QuartusII软件、软件仿真、计算机六、实验原理:方案总框图:(1)matlab产生LFM信号LFM信号要求为T=24us,B=5MHz,f0 =30MHz。
选择采样率为45MHz。
产生LFM的matlab代码如下:MHz=1e+6;us=1e-6;%-------------------------波形参数-----------------------------fs=45*MHz;f0=30*MHz;B=5*MHz;T=24*us;Tb=72*us;SupN=fs/7.5/MHz;%-------------------------波形计算-----------------------------K=B/T;Ts=1/fs;tsam=0:Ts:T;LFM=sin((2*pi*(f0-B/2)*tsam+pi*K*tsam .^2));LFM=[zeros(1,Tb/Ts) LFM zeros(1,Tb/Ts)];N=length(LFM);Fig=figure;x_axis=(1:N)*Ts/us;plot(x_axis,real(LFM),'r');title('LFM原始波形');xlabel('时间(us)'); ylabel('归一化幅度');zoom xon; grid on;axis([min(x_axis) max(x_axis) -1.1 1.1]);编写matlab程序将中频LFM信号画出来图6-1 LFM信号原始波形通过matlab将LFM原始波形量化成12位的数据,并生成保存为后缀.MIF的文件。
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系统设计方案详细解析

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系统设计方案详细解析描述作为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传统的天气雷达接收机主要采用瞬时自动增益控制扩展动态范围,利用模拟I、Q解调器对信号进行模拟解调,对接收机硬件依赖性强,信号适应能力差,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导致了无线电接收机的革新。
随着器件水平的迅速发展,作为软件无线电的重要内容,数字接收机日益成熟并已经在雷达、电子战和通讯接收机中普遍应用。
软件无线电最终目标是将模数转换器件(ADC)紧接在电台天线,直接在信号射频进行采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射频以下其他的所有处理功能全部采用软件模块来实现。
当前,数字接收机在气象雷达中已经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实际运行效果显著,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体积变小、成本降低、系统复杂程度降低,表现突出的是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性能有较大提升。
这些数字接收机基本上采用如图1设计框图,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高性能模数转换(采集)、超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数字变频功能和数据传输。
这类设计不足之处在于,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导致整个设计周期过长或系统过于复杂,寻找一种高集成度数据采集平台以简化设计无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通用数字接收机框图凌华PCI-9846H高速数字化仪,可提供高精度、低噪音及高动态范围性能,高密度且高精准度,那么基于该板卡特点,是否可以成功设计出一种风廓线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从而简化数字接收机的冗长、繁琐且易出错的设计研制工作呢?简化系统的机会结合某型风廓线雷达系统参数特点,中频频点为50MHz,带宽为5MHz,数字中频接收机采用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正交变换方法。
该方法不仅不需要正交本振,且后续的数字滤波器阶数可以很低,实现起来简单。
对ADC的数据进行直接下变频,ADC采样后数字信号经过两路分离处理后,通过半带滤波、降速率、数字滤波最终得到两路正交的雷达基数据输出。
分析PCI-9846H高速数字化仪资源及结构特点,为验证系统的可行性,设计按图2搭建系统仿真平台。
LFMCW雷达中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中 图分 类 号 :T 5 . N9 7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2 6 2 1 )7 01 7 0 6 4 6 3 (0 10 — 4 — 3
De i n a m plm e f LFM CW a a F e ev r sg nd i e nto r d rI r c ie
te fe e y o a g tsg a ,whc o l r vde oi i ldaa frr d ri gng h rqu nc ftr e in l ih c ud p o i rgna t o a a ma i . Ke wo ds:LFMCW a r F sg lr c ie y r rda ;I ina e ev r;F PGA ;PCI
线 性 调 频 连 续 波 fF W) 达 具 有 体 积 小 、 量 轻 、 L MC 雷 重 结 构 简 单 、 辨 力 高 和无 距 离 盲 区 等 优 点 , 相 关 技 术 进 步 和 分 受
需 求的促 进 .近十 多年 来线 性 调频 连续 波雷 达逐 渐应 用 于 近距
离 高分辨 率多 目标 探测 与成 像 。本 文通 过对 一种 线性 调 频连 续
rc i i g rc s i g a d so a e o F s n l fL MC a a . h o g h e t h e e v rc n a c rt l a u e o t e e vn ,p o e s n tr g fI i a F n g o W r d r T r u h t e t s ,t e r c ie a c u aey me s r u
本 文 中 中 频 信 号 接 收 机 所 针 对 的 一 种 线 性 调 频 连 续 波
一种通用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的实现

一种通用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的实现何勤;束永江【摘要】为满足雷达中频数字化接收机通用性设计要求,给出基于可编程的四通道教字下变频器ISL5416结合高速A/D器件AD6645实现通用中频数字接收机的设计方案.利用AD6645实现直接中频采样,在ISL5416中完成频谱搬移,数字滤波和抽取,实现数字下变频到基带;用FPGA实时控制,给ISL5416配置参数和系统时序控制.详细讨论了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动态范围大,镜像抑制比高,这是模拟中频接收机不具有的.整个系统集成度高,可靠性好,使用灵活,已在多个雷达产品中运用.【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09(032)011【总页数】4页(P94-97)【关键词】中频数字接收机;直接中频采样;数字下变频;数字滤波器【作者】何勤;束永江【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30 引言数字化接收机是软件无线电的重要内容,软件无线电的主要思想是将数字化推向前端,即将模数/数模转换器(ADC/DAC)尽量设在射频端,它是理想的软件无线电实现方法,也是数字化接收机的发展方向。
早期的数字化接收机受模数转换器件(ADC)水平的制约,采用正交双通道零中频方案,即通过变频将射频变换到零中频(基带),正交解调得到模拟的正交信号,再进行数字化。
由于该方案的主体变换都在模拟部分实现,数字化工作较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接收机。
实现起来设备量较大,而且该方案中的正交混频器是模拟器件,得到的正交I,Q信号很难保证幅相正交精度。
目前理论和实现上较成熟的数字化接收机方案是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即将射频信号经低噪声放大,经一次或二次下变频后,在中频(或高中频)直接采样,在数字下变频到基带得到正交的I,Q信号。
目前,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已在通讯、雷达上普遍使用。
雷达 中频信号生成原理

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
雷达中频信号的生成原理如下:
1. 发射信号生成:雷达发射机产生高频脉冲信号,一般采用射频发生器和功放器组成。
射频发生器产生高频信号,功放器将其放大至足够的功率用于发射。
2. 调频过程:为了提高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和测距精度,常采用调频连续波(FMCW)
雷达。
在FMCW雷达中,通过改变发射信号的频率来实现测距。
发射信号经过调频模块,频率由低变高或由高变低,形成一个连续的线性调频信号。
3. 发射天线辐射:发射信号由天线辐射出去,形成一个电磁波束。
天线的选择取决于
具体的雷达系统,常见的包括单脉冲天线、相控阵天线等。
4. 目标回波接收:当发射的信号遇到目标物体时,会被目标物体散射并返回雷达系统。
接收天线接收到目标回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5. 中频信号生成:接收到的目标回波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通过混频器与
本地振荡器产生中频信号。
混频器将接收信号与本地振荡器的信号进行乘积,得到中
频信号。
6. 中频信号处理:中频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处理后,进入雷达系统的信
号处理部分。
在信号处理中,可以进行距离测量、速度测量、目标识别等操作。
综上所述,雷达中频信号生成的过程包括发射信号生成、调频过程、发射天线辐射、
目标回波接收、中频信号生成和中频信号处理等步骤。
这些步骤共同实现了雷达的探
测和测量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893X(2009)02-0038-05侦察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杨春(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摘 要:针对传统模拟接收机在实现方式上的不足,提出了侦察雷达数字化接收机的性能改进方案。
并对数字中频中多项关键技术进行原理分析,给出了雷达中频数字化具体实现方案,同时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数字中频测试方法。
关键词:侦察雷达;数字化接收机;中频采样;数字本振;镜频抑制度中图分类号:TN959.1 文献标识码:A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gital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eceiver for a Reconnaissance RadarYANG Chun(Southwest China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hengdu 610036,China)Abstract:In allusion to the defect of analog receiver,performace improvement scheme of digital intermediate frequency(IF)receiver for a surveillance radar is proposed,and theory of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is analysed.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IF digitization for reconnaissance radar is given.A comprehensive digital IF test method is provided.Key words:reconnaissance radar;digital receiver;intermediate frequency sample;digital local oscillator;image suppression1 引言传统雷达接收机正交解调在模拟域进行,I/Q 通道混频器要求同频率相位相差90°,两个通道通过滤波器后,信号增益也要求完全一致。
如果在信号带宽上所有频点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则后端信号处理会因为I/Q通道的幅度不一致在脉压后产生距离旁瓣和相位正交性不好引入虚假目标,同时传统模拟接收机每个通道都需要一个A/D,两个A/D的差异会进一步降低系统性能。
随着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高速A/D变换器的发展,使得直接中频采样成为可能,即直接将模拟中频信号通过A/D变换为数字信号,同时在数字域实现正交解调,生成数字I、Q基带信号。
与传统模拟方法相比,直接中频采样具有更高的精度与稳定性。
尤其是数字本振不受环境变化影响,没有温度漂移,同时数字本振的幅度一致和相位正交性比模拟本振高一个数量级。
本文探讨了侦察雷达数字中频的实现方案,给出了一种基于多相滤波器结构的数字接收机实现方法,实现了对60 MHz 调制的中频信号(带宽5 MHz)数字下变频设计,并给出了最后试验结果。
∗收稿日期:2008-12-03;修回日期:2009-01-212 侦察雷达数字中频方案2.1 系统方案侦察雷达数字中频方案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侦察雷达数字中频方案框图设输入采样后中频信号为()=cos[+()]ωϕc f n A n n (1)式中,A 为输入信号幅度,0=2/ ωπ×c s f f ,f 0为系统中频调制频率,f s 为A/D 采样速率,()ϕn 为信号相位。
NCO 产生的信号为cos() ωc n 和sin() ωc n ,则混频后得到:{}()=/2cos[2 +()]+cos[()]ωϕϕc yI n A n n n (2) {}()=/2sin[2 +()]+sin[()]ωϕϕc yQ n A n n n (3)通过低通滤波器可以得到:()=/2cos[()]()=/2sin[()]ϕϕ′′I n A n Q n A n - (4) 2.2 A/D 采样速率选取根据带通采样定理,设中频带通信号()X t 的频带限制在(ƒ1,ƒ2)内,中心频率012()/2=+f f f ,如果采样频率ƒs 满足下式:0=4/(21)s f f N - (5)式中,Ν为满足ƒs ≥2∆ƒ的正整数(1,2,3...),则用ƒs 进行采样所得到的信号经数字下变频后,就能准确地恢复原信号()X t 包含的信息。
本单元的中频信号频率0f =60 ΜΗz ,信号带宽∆ƒ=5 ΜΗz ,则:=460MHz/(21)×s f N - (6)采样率的选择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采样时钟必须符合低通采样定理或带通采样定理,保证采样后数字信号不发生频谱混叠,同时N 值在满足ƒs ≥2∆ƒ的条件下取尽可能大的正整数;(2)采样率最好是数据输出速率6 MHz 的整数倍,避免分数倍抽取;(3)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尽量提高采样率,以提高信噪比,同时采样率尽可能与中频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样便于NCO 的实现。
综合以上考虑,取N 为3,采样率为48 MHz 。
首先,48 MHz 采样率满足带通采样要求;其次,48 MHz 为数据输出速率6 MHz 的8倍,便于后端处理;再次,经过48 MHz 采样后,NCO 的归一化频率为π/2,可以以极少的运算量实现解调运算[2]。
2.3 NCO 本振频率数字本振用以下形式表示:1LO ()=sin(2/ ),0,1,2πL s s n f n f n (7) 2LO ()=cos(2/ ),=0,1,2πL s s n f n f n (8)式中,f LO 是本地振荡频率,f s 是信号进入混频器的速率(即A/D 采样速率)。
由前面已知,可推出采样后在12 MHz 处有一镜像,只需将此镜像搬移到基带再滤除高频分量即完成解调,因此本振频率选12 MHz 。
LO 2/=/2ππs f n f (9)1LO ()=sin(2/ )sin(212/ 48)=sin(/2)=0,1,0,-1(=0,1,2,3)πππL L s s n f n f n n n (10)2LO ()=cos(2/ )=cos(212/ 48)=cos(/2)=1,0,-1,0(=0,1,2,3)πππL L s s n f n f n n n (11)由此可看出,这是一组循环出现的固定常数。
只需把这些数存在 FPGA 片内的存储单元中,按采样频率s f 循环从存储单元中读出,就可得到需要的正(余)弦样本,采用此方法不仅实现容易,而且可以避免相位截断带来杂散噪声和保证I 、Q 通道的完全正交。
2.4 低通滤波器设计在数字混频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滤波抽取处理。
同时抽取会引起信号频谱展宽,为防止展宽后信号频谱混叠,抽取前需要用抗混叠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1]。
图2 抽取滤波器理论模型抽取滤波器输入输出关系:11111110()()[()]−==−∑N r v n T h rT x n r T (12)2221()()=y n T v n DT (13)式中,滤波器h (rT 1)的长度为N ,即0≤r ≤N 。
由图可见,v (n 1T 1)每隔D -1个取一个。
计算出来的v (n 1T 1)中,每D 个数只有1个是有效的,其它的D -1 个都被舍弃了,因此采用此种方式肯定不可取。
对此结构进行优化,可以得到图3等效结构[2]。
图 3 抽取滤波器等效结构在具体实现时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实现方式。
图4 抽取滤波器最终实现方式采样速率48 MHz ,向后端输出数据速率为6 MHz ,因此抽取倍数为8。
考虑前面抽取滤波器的实现结构,因此抽取前低通滤波器阶数必须为8的倍数。
3 系统设计实现及测试3.1 关键器件选择基于系统对A/D 精度和速率的要求,要求A/D 位数≥14位,采样速率48 MHz 。
拟采用AD 公司的AD9246。
AD9246体积小,当前选择最高速率为80 MHz 这款,带有采样-保持电路,功耗395 mW ,工作温度-40~+85℃,48脚,模拟部分工作电压+1.8 V ,输出数字部分供电为1.8~3.3 V ,地分为数字地和模拟地。
S /N 为71.9 dB ,动态杂散85 dB 。
AD9246信号和时钟都为差分输入,直流耦合或交流耦合输入方式。
AD9246采用差分输入方式有以下优点:①信号的幅度与单端输入方式相比,输入信号的幅度可以更小,线性要求更容易满足;②差分输入方式可以降低偶次谐波;③采用差分输入方式与单端输入方式相比可以降低输入噪声。
为了得到较佳的噪声特性和THD (总谐波失真加噪声)特性,AD9246的输入信号采用差分输入,范围定为-1~+1 V 。
3.2 实现方案数字下变频单元的实现框图如图5所示。
图 5 系统实现框图在系统设计中,有以下几个部分需要重点考虑:(1)将输入中频信号用射频变压器转为差分信号,送至A/D 模拟输入端;(2)对输入单端时钟信号,首先通过变压器转为差分信号,将差分信号送到时钟分路器,将其转为两路时钟输出,分别作为A/D 和后端系统工作时钟;(3)将A/D 自身输出时钟转为差分LVDS 信号送到FPGA ,作为A/D 输出数据锁存。
3.3 系统电源和地分割说明在设计时将A/D部分电路作为一个整体,和后端处理电源和地完全分割,A/D和后端数据传输通过LVDS进行。
AD9246有单独的模拟地和数字地,由于整个A/D电路部分与后端处理不共地,因此未将A/D部分的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割,而是将模拟与数字地当作一个整体考虑。
其中1.8 V用于给A/D 提供模拟电源,3.3 V用于A/D数字电源、时钟分路器,以及单端转差分器供电。
3.4 电路布板电路电源和地噪声是制约A/D单元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A/D单元设计中,注意以下几方面:(1)将A/D模拟电路部分电源与数字电路部分电源分隔开,从而减小耦合。
为达到A/D变换器最佳的性能指标,所有器件电源脚都用电容就近接到地平面,并且在A/D板电源入口处用片状EMI 滤波器进行滤波;(2)在电路布板时,模拟信号线应当尽量短,模拟输入应当与数字信号线区分开,数字信号线路也应尽量短;(3)尽量减少由信号及其回路所包围的环路的面积。
3.5 测试方案(1)输入单频信号,测量镜频抑制比图6为为输入57MHz单频信号,经数字下变频后,将I、Q两路作为复信号做1 024点FFT变换,从此时的幅频特性即可看出当前系统的镜频抑制比。
由图可以看出通过数字下变频处理后的镜频分量已经完全淹没在噪声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