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解读

合集下载

农业部修订《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农业部修订《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4 对 策
4 . 1加大 适宜 机采 品种研 发培 育 力度 研 发培 育纤 维长 度较 长 的 品种 , 纤 维长 度 最 好
在 2 9 mm 以 上 , 以 减 少 机 械 采 收 纤 维 长 度 缩 短 的
每 6 6 7 m 机 械 采 摘 较 人 工 拾 花 多 投 入 近
了品 种 审定 需要 进 行 品种特 异性 ( D i s t i n c t n e s s ) 、 一
致性 ( Un i f o r mi t y ) 和稳 定性测试 ( S t a b i l i t y ) , 简 称
他 1至 2种 农 作 物 。其 次 , 分别对品种 审定委 员
会、 申请和 受理 、 品种 试验 、 审定 与公 告 、 品种 退 出 、 监督 管理 进 行 了规 范 。 办法进 一 步 明 确 规 定 , 稻、
农业部修订《 主 要 农 作 物 品种 审定 办 法
2 0 1 3年 1 2月 2 7日, 农 业部部 长 韩长赋 签 署农 业部令 2 0 1 3年 第 4号 , 公布 修 订后 的《 主要 农 作 物
品种 审定 办法》 , 自2 0 1 4年 2月 1 日起 施 行 。 农 业 部 2 0 0 1年 2月 2 6 日发 布 、 2 0 0 7年 】 1月 8 日修 订
5 6 0兀 。
收, 适 宜 小 型采 棉 机 ; 但 目前 尚无 采 收 效 果好 的小 型采 棉 机 。二是 机采棉 必 须实 行 等行 种 植 , 原 来 的 播种、 耘 地 及前 期 喷 药 设 备 需 要 改 进 , 又 增 加 了 机
采棉 的推广难 度 。
2 . 3结 论
合方 式 上 , 既 可 以让 农 艺 适应 农 机 , 也 可 以考 虑 农 机去 适应 农艺 。在 生产 实践 中 , 逐 步探 索 农 机农 艺

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方法

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方法

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方法一、引言农作物和林木品种的审定是农业和林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农林业生产的品质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方法,包括审定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技术手段等内容。

二、农作物品种的审定方法1. 审定基本原则农作物品种的审定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的原则。

科学性要求审定结果基于科学实验证据;实用性要求品种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和市场竞争力;经济性要求品种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适应性要求品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稳定性要求品种具有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生产性能。

2. 审定程序(1)申请阶段:农作物品种审定的第一步是申请阶段,农民、农业科研机构或种子企业可以向相关农业部门提交品种审定申请,并提供相关的品种特性和试验数据。

(2)初评阶段:农业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对品种特性、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初步审核。

(3)试验阶段:通过田间试验、观察和测定,对申请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进行全面评估。

试验要求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专家评审阶段: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审,综合考虑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抗病虫害性等方面的表现,确定是否通过审定。

(5)公示阶段:将审定通过的品种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意见反馈。

(6)审批阶段:最后由农业部门对审定通过的品种进行审批,颁发相关的审定证书。

3. 审定技术手段(1)遗传学分析:通过对品种的遗传背景、基因组结构等进行分析,判断品种的亲本关系和亲缘关系,以确定其独特性和创新性。

(2)田间试验: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下进行田间试验,评估品种的适应性、产量表现和抗逆性等。

(3)生物化学分析:对品种的营养成分、抗性物质等进行分析,评估其营养价值和抗性特性。

(4)分子生物学分析:利用分子标记等技术手段,对品种的基因型进行分析,评估其遗传特性和亲缘关系。

第二章品种审定及保护-2019-08

第二章品种审定及保护-2019-08

第二节 农作物品种试验
• 试验小区面积 ---试验小区面积则根据作物种类、栽培方式和植株开 展度确定,一般小区试验的各小区面积为20~40 m2左右,生产试验 面积为300~3000 m2,小株作物面积可以适当小些。试验中要求各品 种的种植小区面积应相等,以减少试验误差。
• 对照品种---每组试验都要设定一个标准品种做对照,通常选择同类 型品种中通过同级审定的、已推广的主栽品种为统一对照品种(常 用CK表示),对照品种须由品种审定委员会各类作物的专业委员会 研究确定。
➢植物品种的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umity)和稳定性 (Stability)简称DUS。特异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有一个以上性状明 显区别于已知品种;一致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的特性除可预期的 自然变异外,群体内个体间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表现一致;稳定 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结束时, 其主要性状保持不变。
品种被农业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 • 2013年1月31日 修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第三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
•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 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 植物新品种权是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 的独占权。未经品种权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以商业为目的生产和 销售授权品种,不得为商业目的将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 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的,不得发布广告、推广、销售。
第一节 品种审定和登记
➢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在
推广前应当登记。品种登记申请实行属地管理,一个品种只需要在一个 省份申请登记。

《种子法》三个配套规章解读

《种子法》三个配套规章解读
心 内容 的配 套 规 章 , 三 个 办 法 的 实施 将 对 推 进 现 代 种 业 发展 、 提 升依 法治 种水平 发挥 重要作 用 。
方面 , 许 可事 项多 、 准入 门槛 高 、 地 方保 护严 重等 问题 不 利 于种子企业 发展 ; 在 种子标签 管理方 面 , 由于标签标 注 要 求不 明确 、 主体责任 不清等 问题 导致虚假 宣传 、 逃避 监 管 的问题较为 普遍 , 损 害了农 民的利 益 。为此 , 急需对 于
这些不 适应新形 势发展需要 的规定进行 修改 。
基 于上 述考 虑 , 农业 部根 据党 中 央 国务 院关 于深 化 改革 、 推进现代种业 发展 的总体要求 , 以保 障国家粮食安
全、 保障种业安全 、 维护农民利益、 鼓励创新为 目标, 按照
将事 前许 可 向事 中事后监 管转 移 的思路 , 全 面改革 品种 管理 制度 、 种子 生产 经营 制度 , 强化标 签 真实 性管 理 , 规
源紧缺问题 , 对 原 来 由 国家及 省两 级农 业 主管 部 门统

组 织 品 种 试 验 为 主 渠道 , 为 育 繁 推 一体 化 企 业 开辟
的“ 两杂 ” 作 物 国家 级 品种试 验 绿色 通道 为 辅渠 道 的试
验渠道进行拓展 , 一是拓宽绿色通道 , 国家和省两级 5 种主要农作物均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自主研发的品种 开辟 了绿 色通道 ; 二 是 申请者具备试验能力且是 自有
( 1 ) 大 幅减 少 审定 作 物 种
准入 条 件 , 放 开种 子 生产 销售 区域 。
2 . 1 . 1 放宽品种准入要求
二是执行上位法制订 的新规定 。2 0 1 1 年《 国务院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 的意见 》 提 出要完

主要农作物审定标准

主要农作物审定标准

主要农作物审定标准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生长特点和产量标准。

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主要农作物的审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主要农作物的审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主要农作物的范围。

主要农作物是指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对农民生计和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农作物。

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甘蔗、甜菜、土豆、大蒜、洋葱等。

这些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据着较大比重,因此对其审定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主要农作物的审定标准应包括生长期、生长环境、生长条件、生长技术、产量要求、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生长期和生长环境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对其有着明确的要求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稳定产量。

生长条件和生长技术则是指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条件,以及相应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这些方面的要求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产量要求和质量标准是主要农作物审定标准的核心内容。

产量要求是指农作物在单位面积上的产量目标,对农作物的生产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质量标准则是指农作物在生长、收获、加工等环节中应符合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市场需求以及食品安全等因素,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主要农作物的审定标准应当与时俱进,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和品种不断更新,对审定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农业生产的动态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主要农作物的审定标准,以适应新的生产形势和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主要农作物的审定标准对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考虑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审定标准,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农产品的优质供给。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续)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续)

2014年第12期———————————————————————————————————————————————————————一/览/种/业尽/在/大/观1.普通品种1.1丰产性、稳产性常规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增产≥5.0%,且每年增产≥3.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增产≥3.0%。

杂交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品种对照增产≥10.0%,且每年增产≥6.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品种对照增产≥6.0%。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试验点比例≥60%。

1.2品质每年区域试验,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之和≥59.0%。

1.3抗病性1.3.1 花叶病毒病人工接种鉴定,流行株系感病和高感品种,强致病株系高感品种,不予审定。

1.3.2 灰斑病人工接种鉴定,北方春大豆区早熟和中早熟感病或高感品种,不予审定。

1.3.3 炭疽病人工接种鉴定,高感炭疽病的鲜食品种,不予审定。

1.4生育期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北方春大豆区比对照品种晚熟≤4.0天,黄淮海夏大豆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比对照品种晚熟≤7.0天,鲜食大豆比对照品种晚熟≤10.0天。

2.高油品种、高蛋白品种2.1丰产性、稳产性常规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0.0%;杂交品种,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4.0%。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试验点比例≥55%。

2.2品质2.2.1 高油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粗脂肪平均含量≥21.5%,且每年≥21.0%,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之和≥59.0%。

2.2.2 高蛋白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粗蛋白质含量≥45.0%,且每年≥44.0%。

2.3抗病性2.3.1 花叶病毒病人工接种鉴定,流行株系感病和高感品种,强致病株系高感品种,不予审定。

2.3.2 灰斑病人工接种鉴定,北方春大豆区早熟和中早熟感病或高感品种,不予审定。

2.3.3 炭疽病人工接种鉴定,高感炭疽病的鲜食品种,不予审定。

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报指南

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报指南

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报指南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业部年第号令)的有关规定,即日起,凡申请参加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的,请按本指南附件要求办理。

受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全国农技中心品种区试处负责申请受理工作。

附件.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申请要求;.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表;.品种选育报告;.品种比较试验要求;.品种和申请材料真实性承诺书;.转基因检测报告;.标准样品要求。

附件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申请要求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申请参加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申请品种的条件(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二)与现有品种(已审定通过或本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受理的其他品种)有明显区别;(三)遗传性状稳定;(四)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五)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名称;(六)已完成同一生态类型区年以上、多点的品种比较试验;(七)能提供足够的种子用于品种试验和标准样品留存(具体要求见附件)。

二、申请材料的要求(一)申请者应提交《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书》,内容包括:、申请表(格式见附件);、品种选育报告(格式见附件),包括亲本组合以及杂交种的亲本血缘关系、选育方法、世代和特性描述;品种特征特性描述、标准图片,建议的试验区域和栽培要点;品种主要缺陷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品种比较试验报告(格式见附件),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品种、试验设计、承担单位、抗性鉴定、品质分析、产量结果及各试验点数据、汇总结果等,或省级审定试验报告;、品种和申请材料真实性承诺书(格式见附件);、转基因检测报告,或者转基因品种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复印件(格式见附件);、标准样品要求(格式见附件);、通过省级审定的,提供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合格证书以及审定公告复印件(与申请品种相关部分);、取得新品种权的提供新品种权证书复印件,通过新品种权初审的提供受理通知书复印件;(二)应提交材料的格式和数量要求所有材料一律采用规格,并装订成册,一式五套。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品种审定的术语与定义、内容与依据、审定指标和评判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品种审定。

2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品种variety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2.2对照品种controlvariety对照品种是同一生态类型区同期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已审定品种,具备良好的代表性。

2.3特征特性character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包括基本特征特性、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等。

2.4丰产性yieldability品种的产量表现,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的百分率及差异显著性表示。

当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产量高于所有品种产量平均值时,应当逐点使用适当点的参训品种(不含对照)平均值展开产量比较。

2.5稳产性yieldstability品种产量的稳定性,即为品种在地点间和年际间试验中相对于对照品种产量的变化程度。

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减产点次占到汇总试验点总数的比例展开评价。

2.6适应性adaptability品种对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减产试验点的比例展开评价。

2.7抗逆性stressresistance品种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抵挡或活下去能力,包含抗病性、抗虫性、抗旱性、抗寒性、抗炎好像性等。

2.8品质quality品种的营养品质、商品品质以及与加工品质有关的性状。

2.9生育期maturity品种从播种至明朗的时间。

2.10特异性distinctness提出申请核定品种应显著区别于已立案或核定通过的品种。

2.11一致性uniformity提出申请核定品种经过产卵,除可以预知的变异外,其有关的特征或者特性一致。

2.12稳定性stability提出申请核定品种经过反反复复产卵后或者在特定产卵周期完结时,其有关的特征或者特性维持维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解读
2013年12月18日农业部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
(农业部2013年4号令),公布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农业部2001年2月26日发布并于2007年11月8日修订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同时废止。

9月16日,在第十二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上,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品种管理处处长邹奎,对现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做了具体讲解,主要包括5个方面。

申请审定门槛大幅度提高
申请门槛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新品种要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品种名称;要完成同一生态类型区2年以上、多点品种比较试验。

对于申报的植物新品种名称,应根据《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品种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审定品种、保护品种和转基因品种名称要保持一致性,不得含有杂交、回交等植物遗传育种术语,对于申报的植物新品种名称,应根据《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品种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审定品种、保护品
种和转基因品种名称要保持一致性,不得含有杂交、回交等植物遗传育种术语,以及要避免容易对品种特征特性或育种者身份等引起误解的情形,但惯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命名除外。

申请国家级和省级品种审定的新品种,同一生态类型区,稻、小麦、玉米每年分别不少于20个点和10个点,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分别不少于10个点和5个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申请审定品种应具备1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2016年开始,应当具备2年试验结果。

品种审定与品种保护有机结合
《办法》通过增加DUS测试和统一品种标准样品,实现了品种审定与品种保护有机结合。

通过DUS测试的品种,可以直接申请品种权,品种保护效率进一步提高,可以较好地解决同质化品种多、不稳定品种多等问题。

DUS测试由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与第二年区域试验同步,试验时间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

统一品种标准样品则是,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在申请者提供的试验种子中留取标准样品,交农业部指定机构保存。

春播作物每年1月31日前,秋播作物8月31日前提交标准样品。

品种审定标准更加科学有效
品种审定标准体现了改革标准制定方式、突出品种安全性、协调了产量与品质指标。

对品种的抗病性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品种整体抗性水平要求提高,而且对主产区主要病害实行一票否决制。

如黄淮海夏玉米人工接种鉴定中,对于高感小斑病和茎腐病的品种一票否决。

更加注重优质专用品种选拔,规定了各作物优质专用品种审定指标。

品种审定绿色通道成功开通
《办法》第四章第二十四条规定,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的种子企业,在申请主要农作物品种国家级审定时可以开展自有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试验方案应当在播种前60日内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确认,试验条件、标准不得低于国家级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要求,并应接受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品种试验考察。

具体办法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并发布。

新增初审通过品种公示制度
初审通过的品种,将初审意见、各试点试验数据、汇总结果,在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60日。

公示期满,经主任委员会审核同意的,通过审定。

对于拟退出的品种,经专业委员会初审后,在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60日。

公示期满后,主任委员会审核同意退出的,由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