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中频数字接收机设计
一种高性能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及实现

样 中的直 流分 量 , 影响 了数 字 中频 的低端 性 能 时 同
根 据 式 1 AD 的 采 样 率 和 中频 频 率 之 间 为 等 式 , , 限
制 了 中频 频 率和 AD 采样 率 的 选择 , 对 中频 频 率 而
较 高 的 系 统 , 可 能 无 法 找 到 合 适 的 AD 采 样 率 ; 很 同 时这类 方 案只适 用于全 相参 雷达 系统而 无法 用于 中 频 相 参 雷 达 。 用 NC 采 O+ L F的 数 字 中 频 目 前 在 通 P 信 系 统 中 应 用 较 多 , 由 于 目前 雷 达 系 统 中 频 综 一 但
信 号 的 频 谱 分 布 并 不 充 满 整 个 频 带 , 以 可 欠 采 样 所 而 保 证 信 号 的 有 用 频 谱 不 产 生 混 迭 , 而 得 到 正 确 从
2 2 联 合 相干中频 处理 .
的 幅 相 误 差 较 大 , IQ 的 幅 相 误 差 会 严 重 影 响 雷 而 / 达 的 整 机 性 能 行复杂 的校 正处 理。。 字中频利 用 中频直 接采 样 , 数 通 过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获 得 视 频 IQ 信 号 , 有 IQ 镜 / 具 / 频 抑 制 比 高 、 性 动 态 范 围 大 、 积 小 、 量 轻 、 致 线 体 重 一 性 好等 优点 , 现 代高 性 能雷达 的发展 方 向。 是
维普资讯
Hale Waihona Puke 现 代 雷 达 第 1期
一
种 高 性 能数 字 中频接 收机 的设 计及 实现
王金础 杨 正 远
( 流 信 息技 术 有 限 公 司 成 都 6 0 2 ) 潮 10 1
【 要 】 采 用 中频 回赦 和 中 颤相 参 信 号 联 合 相 干 处 理 , 场 采 样 - 场 处 理 - 程 传 话 的体 系 结 构 实 现 了 高性 摘 现 现 远 能 数 字 中频 雷 达 接 收 机 . 性能 可 以满 足 现 代 高性 能 雷 达 系 统 的需 要 。 其 【 键词 】 敷 字 中频 . I 滤渡 , 性 动 态 范 围 . 频 抑 制 比 美 FR 线 镜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中频数字接收机的设计实现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中频数字接收机的设计实现邱雅;郭东恩【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2(20)4【摘要】IF digital receiver with th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evolve and matur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software radio, combined with MATLAB and DSP development of novel methods, using the MATLAB- DSP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mbedded Target for the TI TMS320C6000 DSP Platform, and it can create DSP executed code from Simulink model automatical ly. Thus shortening the DSP algorithm software development cycle. In this paper, the input signal is AM modulated, the sampling rate is 1. 6MHz, modulated signal is 2KHz, the carrier is 400KHz, after 128 -fold of extraction and filtering, the final output data flow rate is 12. 5KHz.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use of software radio design not onl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but also enhances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compatibility, flexibility and reliability, while reducing costs.%中频数字接收机是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成熟起来的;此文主要是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思想,采用MATLAB和DSP相结合的新颖开发方法,利用MATLAB-DSP集成开发环境Embedded Target for the TI TMS320C6000 DSP Platform,从Simulink模型自动生成TIC6000 DSP的可执行代码,从而缩短了DSP算法软件的研发周期;文中的输入信号是AM调制信号,采样率为1.6MHz,调制信号为2kHz,载波为400kHz,经过128倍抽取和滤波,最后输出数据流速率为12.5kHz;通过仿真实验证明,采用软件无线电的思想不仅满足了设计需求,而且增强了不同系统之间的互通性、兼容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成本.【总页数】4页(P1070-1072,1075)【作者】邱雅;郭东恩【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河南南阳473004;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河南南阳47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5【相关文献】1.一种双通道中频数字接收机的硬件设计实现 [J], 步麟;司伟建2.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中频数字接收机的实现 [J], 吕幼新;雷霆;郑立岗;向敬成3.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零中频数字接收机研究 [J], 王晓英;邹传云;荣思远4.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零中频数字接收机研究 [J], 王晓英;邹传云;荣思远5.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宽带中频数字接收机的设计实现 [J], 李瑞娥; 费文晓; 姚远程; 韩雪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实用的中频数字接收机设计

一种实用的中频数字接收机设计 摘要针对后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所需硬件平台的要求,提出了一种 灵活性强的可扩展中频接收机设计方案。
这种方案可以在较高的中频频率上实现信号的数字化接收,且适用于 多种输入信号。
该方案以自顶向下的思路,吸取其它方案的优点,完成了基于软件无 线电思想的数字化接收机设计。
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关键词带通采样采样速率数字下变频 近年来,移动通信的发展十分迅速。
应对更高速率业务的要求,我国对于后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 的研究也 逐渐兴起,但是目前多局限于对仿真数据进行理论研究和模拟阶段,有必 要建立一个硬件实验平台,以便寻找研究成果的应用方法。
此硬件平台应具有适合于软件无线电的体系,在硬件结构上与无线通 信的通用功能模块相一致不仅可以接收现存通信标准规定的信号,还可以 处理由用户自定义的信号,为未来研究提供可靠的实测数据。
该平台还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以支持多种通信体制和不同的 要求。
从软件无线电的观点来看,受宽带天线、高速/转换器及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发展水平的限制, 实现一个理想的软件无线电平台[1]的条件目前还 不具备。
因此,本文根据系统提出的中频频率为 70、信号带宽为 10 的设计要 求,在分析比较了几个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现有器件情况 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中频数字化这一关键问题,最终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所述 实验平台的中频数字化接收机。
在使用该方案的实际系统上,可以对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 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实验评估。
1 初步设计方案 站在系统灵活性的角度,本文暂不考虑使用模拟解调器的中频接收方 案,而采用数字化的处理,先提出两种方案。
1.1 单路带通采样方案, 根据系统的中频频率和带宽两项参数指标,若进行低通采样,由定理 知,采样速率至少要 150 才能保证频谱不会发生混迭。
但以目前芯片的制作水平来看,采样速率大于 150 且分辨率在 10 以 上的成本会很高;此外,后级接口电路必须使用超高速逻辑电路,基带数 字信号处理的压力很大,还增加了整个电路板的布线、制版工艺难度,从 而带来许多问题。
一种接收机中频数字化的设计

一种接收机中频数字化的设计【摘要】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接收机中频数字化的设计方案,采用带通采样、数字正交解调、滤波等技术,实现了中频信号数字化处理功能,并给出了软件仿真结果。
该设计已在某导航接收机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中频数字化;带通采样;数字正交解调0 引言长期以来,传统接收机大多采用模拟电路进行中频信号处理,但由于模拟中频电路存在混频非线性、本振频率稳定度、温度漂移、转换速率以及模拟参数调试困难等问题,导致接收机性能不稳定,尽管设计师们想尽办法进行设计改进,但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提出了一种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的方案。
与传统的模拟方式相比,中频数字化可以使得整个接收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通用性和可靠性。
1 中频数字化接收机数字化接收机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靠近射频采样,其后的处理全部由数字信号处理平台完成。
由于受到相关器件制造工艺水平和运算能力的限制,目前可行的方案是在模拟通道混频后对产生的中频信号进行模数变换,再送给后续的各个数字信号处理环节进行数字处理,最终完成接收机的功能。
基于中频采样的数字接收机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文的重点是中频数字化处理。
2 中频数字化处理中频数字化处理以载波频率70MHz的AM调制信号为处理对象,中频数字化是将70MHz模拟中频信号变换成数字中频信号,再经过带通滤波、抽取、数字正交解调等处理,最终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的过程。
中频数字化处理主要包括A/D采样、带通滤波(BPF)、抽取、数字正交解调等。
中频数字化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2.1 带通采样A/D采样是接收机中频数字化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关键一步。
由Nyquist采样定理可知,当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高频率2倍时,所得到的采样值即可准确的还原原信号。
对于70MHz的中频信号,若按照Nyquist采样定理进行采样,则其采样频率会很高,以至ADC器件很难实现,并且其后续处理速度要求较高。
而带通采样技术的采样速率在满足大于信号带宽两倍的情况下,选取远远低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速率就能正确地反映带通信号的特性。
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基于宽带A/D器件、高速DSP芯片,以软件为核心(Software-Oriented)的崭新的体系结构。
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宽带A/D 尽可能地靠近射频天线以便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尽可能早地数字化,尽量通过软件来实现电台的各种功能。
通过运行不同的算法,软件无线电可以实时地配置信号波形,使它能够提供各种话音编码、信道调制、加密算法等无线电通信业务。
我们知道信号失真是长期困扰模拟处理的难题,如本振频率漂移、相位噪声、混频产生的虚假信号、放大时产生的谐波以及互调、机内噪声等问题。
尽管设计人员想方设法,但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而软件无线电技术简单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数字化之后,本振、混频、放大、滤波都仅仅是数字运算,不会产生谐波、互调等虚假信号。
与传统的模拟方式相比,软件无线电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被誉为无线电领域的又一次革命。
1 接收机总体设计由于受器件水平的制约,直接对射频采样处理还有一定难度。
在保留软件无线电通用、灵活、开放的前提下,采用了中频数化方案[1],整个接收机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该接收机接收信号频率范围:10~100MHz,为防止频谱混叠,前端电调谐滤波器分8段滤波器,由8031控制选用。
第一本振LO1采用数字锁相环产生所需频率,通过预置,可产生正弦信号频率范围:1360~2350MHz,步进值10Hz,电调谐滤波器与一本振互动联调。
混频后,将信号通过一中心频率为 1350MHz的带通滤波器后,进行二次混频。
第二本振LO2产生信号的频率固定设置为:1371.4MHz,因此中频信号为:21.4MHz,通过 AGC控制输出信号强度范围为:-50~-10dBm/50Ω。
2 中频数字化单元设计该单元是接收机的核心部件,主要完成几种信号(AM、FM、SSB、CW、FSK、BPSK,QPSK)的解调工作,同时负责对模拟前端提供AGC控制用电平强度值和AFC控制用载波频率误差值。
中频窄带数字正交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维普资讯
20 07年第 1期
杨洪丰 等 : 中频窄带数 字正交接收机 的设计与实现
13 0
该 方案 采用 与传 统模 拟 接 收机一 样 的方 式经 过 两 次混频 将 射频 信 号 转 换 成 基 带 模 拟 信 号 , 后 再 然 利 用 A D转换 器将 该模 拟 信号 转 换 成 数据 流 , 给 / 传 后 续 的数字 信号 处理 器件 。该方 案 的优 点是 容 易实 现, 这是 由于要处 理 的模 拟信 号 已经 是基 带信 号 , 所 以它对 A D转 换 器 的频 率 要 求 不 高 。但 由 于 它 采 /
r or .
K yw rs s n l rcsi ; i t o n—c n e e ; e o d : i a poes g dg a d w g n i l o vr r VQ t
模 拟 到数 字变 换器 ( D ) 块 , 而实 现 基 带处 理 A C模 从
0 引 言
元 。这种接 收机 的中频 (F, nem d t eu n y I it e i e ̄ q e c ) r a
的数 字化— — 基带 数 字 化 方 案 , 结 构 框 图 如 图 2 其
所示 。
基
带
处
理
举
图 1 传 统 模 拟 接 收 机 结 构 框 图
单 元一 般需 要模 拟带 通滤 波器 、 压控 振荡 器 、 法器 乘
c n r l d e sl h o g s g P o t l a i t r u h u i c,w t i l tu tr o e y n i smp e s cu e,e s e l a in,h g c u a y n i l r h r a y r ai t z o ih a c r c ,a d l t e — te
一种中频数字接收机中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一种中频数字接收机中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附录1CIC滤波器设计程序Clear;close all;M=32;alpha=(M-1)/2;l=0:M-1;w1=(2*pi/M)*l;ws=0.9333*pi;wp=0.0667*pi;Hrs=[zeros(1,5),ws,T2,ones(1,7),wp,ws,zeros(1,9),ws,wp,ones(1,7),wp, ws,zeros(1,4)];Hdr=[0,0,1,1,0,0];wdl=[0,0.2,0.35,0.65,0.8,1];k1=0:floor((M-1)/2); k2=floor((M-1)/2)+1:M-1;%floor为向负无穷舍入为整数angH=[-alpha*(2*pi)/M*k1,alpha*(2*pi)/M*(M-k2)];H=Hrs.*exp(j*angH);h=real(ifft(H,M));%ifft一维傅里叶反换[db,mag,pha,grd,w]=freqz_m(h,1);[Hr,ww,a,L]=Hr_Type2(h);figure(1)subplot(2,2,1);plot(wl(1:21)/pi,Hrs(1:21),'o',wdl,Hdr);axis([0,1,-0.1,1.1]);title('Bandpass:M=40,T1=0.5941,T2=0.109')ylabel('Hr(k)')set(gca,'XTickMode','manual','XTick',[0,0.2,0.35,0.65,0.8,1])set(gca,'YTickMode','manual','YTickLabel',[0,0.59,0.109,1]);gridsubplot(2,2,2);stem(l,h);axis([-1,M,-0.4,0.4])title('Impulse Response');xlabel('n');ylabel('h(n)');subplot(2,2,3);plot(ww/pi,Hr,wl(1:21)/pi,Hrs(1:21));axis([0,1,-0.1,1.1]);title('Amplitude Response')xlabel('frequency in pi units');ylabel('Hr(w)')set(gca,'XTickMode','manual','XTick',[0,0.2,0.35,0.65,0.8,1]) set(gca,'YTickMode','manual','YTick',[0,0.109,0.59,1]);grid subplot(2,2,4);plot(w/pi,db);axis([0,1,-100,10]);gridtitle('Mgnitude Response');xlabel('frequency in pi units') ylabel('Decibels')set(gca,'XTickMode','manual','XTick',[0,0.2,0.35,0.65,0.8,1]) set(gca,'YTickMode','Manual','Ytick',[-60;0]);set(gca,'YTickLabelMode','manual','YTickLabel',['60';'0'])Hr_Type2.mfunction[Hr,ww,a,L]=Hr_Type2(h)M=length(h);L=M/2;a=2*[h(L:-1:1)];n=[1:L];n=n-0.5;ww=[0:500]'*pi/500;Hr=cos(ww*n)*a';freqz_m.m%freqz_m.mfunction[db,mag,pha,grd,w]=freqz_m(b,a); [H,w]=freqz(b,a,1000,'whole');H=(H(1:501))';w=(w(1:501))';mag=abs(H);db=20*log10((mag+eps)/max(mag));pha=angle(H);grd=grpdelay(b,a,w);附录2HB滤波器设计程序HB.mclear;close all;wp=0.333*pi;ws=0.667*pi;As=60;tr_width=ws-wp;M=ceil(As-7.95)/(14.36*tr_width/(2*pi)+1)+1; n=[0:1:M-1];beta=0.1102*(As-8.7);wc=(ws+wp)/2;hd = ideal_lp(wc,M);w_kai=(kaiser(M,beta));h=hd*w_kai;[db,mag,pha,grd,w]=freqz_m(h,[1]);delta_w=2*pi/1000;As=-round(max(db(ws/delta_w+1:1:501)))%最小阻带衰减%画图% 半带滤波器滤波过程t=0:1:1000; % 设置时间轴长度f1=100; % 输入调制信号频率f2=2000; % 输入载波信号频率subplot(1,1,1);subplot(2,2,1);stem(n,hd);title('理想脉冲响应');axis([0 M-1 -0.1 0.3]);ylabel('hd(n)');text(M+1,-0.1,'n'); subplot(2,2,1);stem(n,w_kai);title('凯瑟窗');axis([0 M-1 0 1.1]);ylabel('w(n)');text(M+1,0,'n');subplot(2,2,3);stem(n,h);title('实际脉冲响应');axis([0 M-1 -0.1 0.3]);xlabel('n');ylabel('h(n)');subplot(2,2,4);plot(w/pi,db);title('幅度响应(单位:dB)');grid; axis([0 1 -100 10]);xlabel('频率(单位:pi)');ylabel('分贝数'); set(gca,'XTickMode','manual','XTick',[0,0.2,0.3,1]);set(gca,'YTickMode','manual','YTick',[-50,0]);set(gca,'YTickLabelMode','manual','YTickLabels',['-50';'0']);。
一种高性能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及实现

一种高性能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及实现Ξ王金础 杨正远(潮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成都610021)【摘要】 采用中频回波和中频相参信号联合相干处理,现场采样,现场处理,远程传输的体系结构实现了高性能数字中频雷达接收机,其性能可以满足现代高性能雷达系统的需要。
【关键词】 数字中频,F I R滤波,线性动态范围,镜频抑制比D esign and I m p lem en tati on of a H igh2p erfo rm ance D igital IF R eceiverW ANG J i n-chu YANG Zheng-yuan(T ide Info r m ati on T echno logy Co.L td. Chengdu610021)【Abstract】 A h igh perfo r m ance digital IF radar receiver w h ich uses IF echo and COHO j o int p rocess algo2 rithm,field samp ling,field p rocessing and remo te trans m issi on is introduced.Its perfo r m ance can m eet the require2 m ents of modern h igh2perfo r m ance radar system.【Key words】 digital IF,F I R filter,linear dynam ic range,i m age supp ressi on rati o1 引 言随着高速AD变换和D SP技术的发展,数字中频接收技术将是提高现代雷达性能的重要技术之一。
模拟正交接收机由于受模拟电路的限制,其I Q 的幅相误差较大,而I Q的幅相误差会严重影响雷达的整机性能〔1,2〕,为改善I Q的质量往往需要进行复杂的校正处理〔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实用的中频数字接收机设计一种实用的中频数字接收机设计???摘要:针对后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所需硬件平台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灵活性强的可扩展中频接收机设计方案。
这种方案可以在较高的中频频率上实现信号的数字化接收,且适用于多种输入信号。
该方案以自顶向下的思路,吸取其它方案的优点,完成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数字化接收机设计。
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关键词:带通带通采样?采样速率采样速率?数字下变频????近年来,移动通信的发展十分迅速。
应对更高速率业务的要求,我国对于后三代移动通信系统(B3G)的研究也逐渐兴起,但是目前多局限于对仿真数据进行理论研究和模拟阶段,有必要建立一个硬件实验平台,以便寻找研究成果的应用方法。
此硬件平台应具有适合于软件无线电的体系,在硬件结构上与无线通信的通用功能模块相一致:不仅可以接收现存通信标准规定的信号,还可以处理由用户自定义的信号,为未来研究提供可靠的实测数据。
该平台还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以支持多种通信体制和不同的QoS(Quality of Service)要求。
???从软件无线电的观点来看,受宽带天线、高速A/D转换器及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发展水平的限制,实现一个理想的软件无线电平台[1]的条件目前还不具备。
因此,本文根据系统提出的中频频率为70MHz、信号带宽为10MHz的设计要求,在分析比较了几个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现有器件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中频数字化这一关键问题,最终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所述实验平台的中频数字化接收机。
在使用该方案的实际系统上,可以对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实验评估。
1初步设计方案???站在系统灵活性的角度,本文暂不考虑使用模拟解调器的中频接收方案,而采用数字化的处理,先提出两种方案。
1.1单路带通采样方案???根据系统的中频频率和带宽两项参数指标,若进行低通采样,由Nyquist定理知,采样速率至少要150Msps才能保证频谱不会发生混迭。
但以目前芯片的制作水平来看,采样速率大于150Msps且分辨率在10bit以上的ADC成本会很高;此外,后级接口电路必须使用超高速逻辑电路,基带数字信号处理的压力很大,还增加了整个电路板的布线、制版工艺难度,从而带来许多问题。
观察系统的中频接收信号:最高截止频率为75MHz,但信号带宽只有10MHz;若低通采样此信号,则默认信号分布在0~75MHz整个频带范围内,对此频带不再加以利用,因而频谱利用率较低。
可以运用带通采样机制,按远低于2倍信号最高截止频率的采样速率进行欠采样,将中频信号频谱无混迭地搬移至基带[1]。
此方案的示意图。
????例如,当发送端的基带信号基带信号是实信号时,选择接收机的采样速率fs=35Msps,频谱周期性复制到:fI±kfs(k为整数),采样前后信号频谱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到,带通采样利用ADC作为近似理想的混频器对信号进行变频。
采样后相当于信号的中心频率从70MHz搬移到基带,实现了中频到基带的频率变换,频谱利用率也比较高。
可见,带通采样是比较合适的高速中频采样方案。
此方案的优点是不再要求ADC有很高的采样速率,而只要采样速率选取得合适,后端可以直接得到基带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大大简化了系统。
此方案的缺点是当发送的基带信号为复数形式时,正负频谱关于虚轴不对称,若仍用35Msps的采样速率,频谱会发生混迭。
因此要在采样前将信号先分别通过两个模拟边带滤波器得到两路有用的边带信息,再分别进行带通采样,要求此模拟滤波器的截止特性必须十分陡峭,否则会损失通带内的低频分量。
但模拟滤波器有两个缺点:首先,过渡带宽窄的滤波器由于相位对频率的非线性会导致信号失真;其次,过渡带窄意味着高阶滤波器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储能元件,代价很高。
由此,该模拟边带滤波器不仅昂贵,还会使有用信号产生失真。
1.2两路正交化采样方案???笔者又提出了适用于发送端是复基带信号的两路正交化采样方案:借鉴正交采样的基本思想,使用两路ADCs以起始采样时间相距个中频信号周期、同样的采样速率对中频信号进行带通采样。
由于相位是以2π为周期的,所以这种方法得到的两路采样信号相位相差,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一个复数信号的I、Q两路,对于每一路数据都按照前一种方案的思路将频谱搬移到基带。
此方案示意图,其中NCO(Numberically Controlled Oscillator)表示数控振荡器。
????这种方案用两路正交信号恢复基带复信号,若仍用原来的采样速率就能获得比第一种方案好的信噪比信噪比,而且方案二所适用的范围更广。
此方案最大的缺点是需要两片ADCs,系统的复杂度成倍增长,且两路ADCs采样的起始时刻要满足相隔约3.57×10-9秒,采样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相位差要保持不变,这对采样时钟的相位和两路ADCs的参数一致性要求很高,一般的系统难以实现。
???综合上述方案,根据对其优缺点的分析,在具体设计中权衡利弊,对系统复杂度和系统性能折衷考虑,形成了下面的数字化接收方案。
2数字化接收方案2.1系统结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设计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全数字化接收机。
系统的实现框架。
????此设计在前两种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各自优势,尽可能抑制了它们的缺点:一方面由于应用了带通采样机制,此方案具有第一种方案效率高、所用器件少的优点,同时又比第一种方案的适用范围广,它可恢复复数形式的基带信号,而单路带通采样方案实现的实信号情况仅为其中的一个特例而已。
另一方面,采用数字下变频器下变频器,解决了第二种方案使用两路ADCs所遇到的由于ADCs电路参数不一致及双通道幅度、相位失配,使系统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
因此本方案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这一点在后面会进一步说明。
???系统工作过程为:将接收的中频信号经过中心频率为70MHz的声表面波SAW(Surface Acoustic Wave)带通滤波器BPF(Bandpass filter)后得到信号r(t),输入到ADC进行带通采样,采样速率为fs,产生的数字信号r[n]送入数字下变频器DDC(Digital Down Converter)处理,输出I、Q两路基带数据到后端的DSP、FPGA等数字信号r[n]处理器件中,调用不同的软件模块对具体信号进行相应处理。
这种软件化机制使整个系统功能具有可扩展的空间,灵活性大大提高。
???根据本系统相关的设计指标,带通滤波器采用VANLONG公司的BP60190。
其中心频率为70MHz,3dB带宽为10.2MHz,中心频率上的插入损耗典型值为24.7dB。
ADC采用AD公司的AD9214,这是一款10bit的ADC 芯片,最高采样速率为105Msps。
DDC采用AD公司的新一代数字下变频器AD6624A,它代表了目前多通道DDC的最高技术水平,一个突出的优点在于:最高输入数据速率可以达到100Msps。
采用此芯片,系统所要接收的宽带信号就能实现用较高的速率进行采样,最大限度地减少采样速率降低所造成的信噪比恶化。
???AD6624A在本系统中完成的主要功能有下变频、低通滤波和降低采样速率。
其工作流程。
由一片ADC采样得到的实信号r[n]首先通过频率变换器完成下变频,得到I、Q两路信号r1I[n]、r1Q[n],这样就避免了方案二的不足:因为方案二中的正交信号是用两路ADCs采样得到的,难以克服由于器件参数不一致使信号幅度、相位失配等问题。
下一级是一个可编程的重采样梳状滤波器rCIC2(second order Resampling Cascaded Integrator Comb FIR filters)。
CIC滤波器是一种简单的整系数滤波器,一般综合信号失真程度和运算量的考虑,工程上常应用此类滤波器完成抽取或内插滤波。
然后信号通过一个五级级联的梳状滤波器组CIC5(fifth order Cascaded Integrator Comb FIR filters)。
在该滤波器组中进行抗混迭滤波得到基带信号rI[n]、rQ[n],并进行数据的抽取,抽取率可以取2~32之间的任意整数。
接下来是AD6624A中的最后一个信号处理单元——可编程RAM系数滤波器RCF(RAM Coefficient FIR filter),在此单元中进一步变换采样速率并对信号波形进行整形。
最后经过输出控制逻辑单元,输出符合系统要求的低速率基带信号。
2.2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设数字下变频器(DDC)内部NCO的工作频率为fL,考虑一般的情况,待发送的基带信号为复数形式,表示成:??? s(t)=I(t)+jQ(t)????????????????????????(1)???则在发送端经上变频得到的中频复信号为s1(t)=取其实部调制到射频发送出去。
理想情况下,接收机收到的中频信号r(t)=Re{s1(t)}。
其中,表示取复数的实部。
???采样后的信号r[n],通过频率变换器后变为I、Q两路信号r1I[n]、r1Q[n],这里仅给出I路信号的表示式,Q路信号的分析方法类似。
??????首先要确定数字下变频器中NCO的本振频率。
通常情况下,下变频的本振频率fL取与中频频率fI相等的数值,那么式(2)中的第二项就是基带数据。
但对于本系统,70MHz的中频频率不在AD6624A所能实现的频率范围内。
观察式(2),若fL=fs-fI=23.3MHz(在芯片的正常工作范围内),则式中的第二项为高频分量,可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于是得到基带信号这时,只要送入D/A转换器就恢复出了I(t),同理也能得到Q(t)。
所以这个本振频率的选择是可以实现的。
???然后确定系统的最佳采样速率。
ADC的采样速率即DDC输入数据的速率是全系统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受到器件技术水平的制约,又决定了DDC内部滤波器、抽取率以及输出数据速率的设计与选择,从而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
???带通采样定理要求采样速率满足下式即可实现无混迭采样[2]:??????式(3)中[·]表示取值不大于括号内的整数。
其中fs为采样速率,fh、fl分别是信号的上下限频率,fh-fl≤fl。
???本系统中fh=75MHz,fl=65MHz,由式(3)可得:??????在式(4)给出的采样速率集合中,n=1时,75Msps≤fs≤130Msps;n=2时,50Msps≤fs≤65Msps。
选取一个最佳采样速率,使采样后频谱间距最大,从而降低对抗混迭滤波器带外抑制的要求。
???另一方面,对于ADC,若只考虑量化噪声,衡量ADC信噪比的表示式[3]为:??????其中,m为ADC分辨率。
可见,保持fh不变时,增大采样速率和A/D分辨率均可提高数字信号的信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