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单元过关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单元过关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单元过关测试卷及答案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董焕春校对:徐财平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_ 得分:___ __一、积累与运用(23分)1.看拼音写汉字。

(4分)和xù( ) 干hé()迁xǐ()dǔ()信kuī()探shòu()猎jiān()默móu()取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2分)①八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头上高高飞过。

②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

目空一切:前赴后继:3.判断正误(4分)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详细地说明了罗布泊消失的自然原因。

()②《旅鼠之谜》在警示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繁衍下去”。

()③《敬畏自然》告诉人们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④《大雁归来》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4.选词填空(2分)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但总是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B.道听途说C.一知半解5.默写(5分)①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②,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身在最高层,浮云飘游在脚下,不能遮蔽自己望远之目;心在最高层,琐屑纷杂的俗事不能遮蔽自己的思想。

请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来形容这一境界。

,。

6.改写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使它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偶。

(2分)原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般。

改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

7.综合性学习(4分)“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答案】D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寻病终寻向所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

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

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

A.“诎”,通“屈”;B.“有”通“又”;C.“衡”,通“横”;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欲穷.其林(尽)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B.水尤.清冽(格外)假尔..远逝(忽然)C.佛印绝类.弥勒(像)曾.不盈寸(竟然)D.悠.哉悠哉(悠闲的样子)欣然规.往(打算,计划)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便扶向.路寻向.所志B.不足为.外人道也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D.其两膝相比.者天涯若比.邻3.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溯迎而.上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下见小潭,水尤清.冽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崔氏二小生..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潭中鱼/可百许头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

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动的情态C.《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D.《核舟记》中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7.根据要求填空。

(7分)(1)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子衿》)(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真情的情感。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6分)阴晦.()鄙.夷()撩.逗()戳.破()拮.据()栈.桥()发窘.()葳蕤.()滑稽.()肇.事()绰.号()匆遽.()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恣睢:(2)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歇斯底里:。

(3)贾里是个爱才的人,因此并不在意被人奚落了一通,相反,很想写一篇这幅漫画的欣赏指南。

奚落:。

(4)我们是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呵……真是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3、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2分)莫明其妙狼狈不堪见义思迁沤心沥血十拿九稳再接再厉4、文学常识填空。

(5分)(1)《故乡》选自。

(2)《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国的短篇小说家(3)《孤独之旅》的作者是。

(4)《心声》的作者是,主人公是。

(5)《同桌阿伦》的作者是当代家,本文选自。

(6)小说的三要素是、、。

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手法及所塑造的是哪个人物形象。

(4分)(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2)“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的大轿,还说不阔?”()(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4)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液根寻常不一样。

()6、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2分)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暗淡的,;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7、请写出两句有关“青春”的格言。

(2分)(1)(2)8、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5分)(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3)我多么爱你的回音,爱你悠远无尽的音响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4)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公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豁.然(huò)篁.竹(huáng)及郡.下(jùn)B.悄怆.(chuàng) 器皿.(mǐn) 刘子骥.(yì)C.衣褶.(zhé) 摇缀.(zhuì) 诣.太守(yì)D.雎.鸠(jū) 溯洄.(huí) 勾画了.了(lě)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寻向所志.( 标记)(2)水尤.清冽( 格外)(3)悄怆..幽邃( 忧伤)(4)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5)左右芼.之( 挑选)(6)蒹葭萋萋..( 茂盛的样子)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A.便要还家B.左手倚一衡木C.诎右臂支船D.不足为外人道也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潭中鱼/可/百许头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5.名句默写。

(5分)(1)关关雎鸠,__在河之洲__。

__窈窕淑女__,君子好逑。

(《关雎》)(2)忽逢桃花林,__夹岸数百步__。

(陶渊明《桃花源记》)(3)____山高月小__,水落石出。

(魏学洢《核舟记》)(4)四面竹树环合,__寂寥无人__,凄神寒骨,__悄怆幽邃__。

(柳宗元《小石潭记》)(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__芳草鲜美__,__落英缤纷__。

6.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右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按要求作答。

(4分)(1)请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2分)答案: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在田岸旁两棵杨柳树静静伫立,柳条随风飘荡,两个农人,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

在图画的右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题名和作者的署名。

(2)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带答案)1.改写:1.以下哪一项的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3分)A。

语云(yù) 垂髫(tiáo) 遂迷(suì) 悄怆(chuàng)B。

XXX(shū) 清冽(liè) 为坻(chí) 椎髻(jì)C。

佁然(yǐ) 多髯(rǎn) 一楫(jí) 翕忽(xī)D。

好逑(qiú) 窈窕(yáo) 溯洄(sù) 雎鸠(jū)2.删除有问题的段落。

3.改写: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分)1)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_____” 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 左手倚一衡木______” 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______” 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改写:4.下列句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哪一个加点词?(3分)A。

不足为外人道也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

C。

佁然不动怡然自乐。

D。

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5.改写:5.下列句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哪一个加点词?(3分)A。

率妻子XXX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隶而从者,XXX二小生。

D。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改写:6.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3分)A。

《桃花源记》描绘的“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B。

《小石潭记》是XXX写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自我调节、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2)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3)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4)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5)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石出。

(魏学洢《核舟记》)(6)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合肥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秀美,漫山遍野的松竹郁郁苍苍。

松植高坡,竹栽山坳.,林间隙地,芳草如yīn,山间小路宛蜒,直达山顶,蝉噪鸟鸣,松涛远闻,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远远望去,孤峰耸立,云蒸霞蔚.,坐落在山顶上的电视发射塔好似仙女秀发上的碧玉簪。

登山俯视山下,极目千里,田野如画……(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山坳.()芳草如yīn()云蒸霞蔚.()(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

(2分)(3)“极”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极目千里”中“极”的意思是()(2分)A.顶点;尽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语.云(yù) 垂髫.(tiáo) 遂.迷(suì) 悄怆.(chuàng)B.俶.尔(shū) 清冽.(liè) 为坻.(chí) 椎髻.(jì)C.佁.然(yǐ) 多髯.(rǎn) 一楫.(jí) 翕.忽(xī)D.好逑.(qiú) 窈.窕(yáo) 溯.洄(sù) 雎.鸠(jū)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B.神情与苏、黄不属..(不相类似)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作为仆役)D.左右流.之(捞取)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分)(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手倚一衡木“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不足为.外人道也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C.佁然.不动怡然.自乐D.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3分)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董焕春校对:徐财平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_ 得分:___ __一、积累与运用(23分)1.看拼音写汉字。

(4分)和xù( ) 干hé( ) 迁xǐ( ) dǔ( )信kuī( )探shòu( )猎jiān( )默móu( )取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2分)①八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头上高高飞过。

②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

目空一切:前赴后继:3.判断正误(4分)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详细地说明了罗布泊消失的自然原因。

( )②《旅鼠之谜》在警示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繁衍下去”。

( )③《敬畏自然》告诉人们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 )④《大雁归来》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 )4.选词填空(2分)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但总是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B.道听途说C.一知半解5.默写(5分)①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②,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身在最高层,浮云飘游在脚下,不能遮蔽自己望远之目;心在最高层,琐屑纷杂的俗事不能遮蔽自己的思想。

请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来形容这一境界。

,。

6.改写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使它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偶。

(2分)原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般。

改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

7.综合性学习(4分)“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

某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实地观察)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并把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

我的镜头:。

活动二:(献计献策)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

我的计策:二、现代课文阅读(22分)(一)泡沫塑料做衣服(9分)提起泡沫塑料,我们大概都不陌生,它有些像咱们常说的海绵,但比海绵结实多了,用它搓澡、擦地板,特别耐用。

泡沫塑料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泡沫塑料都能用来做衣服,用于衣着的主要是聚氨基甲酸一类,它是好几种化学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

它相当于软木那样轻,又像海绵那样软。

它的弹性很大,一块跟普通桌子差不多大的泡沫塑料,就能承受40吨的压力。

40吨有多重呢?假如一个同学体重40千克,它就能承受1000个同学的重量。

去掉压力后,泡沫塑料又能很快恢复原有的厚度。

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是降低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泡沫塑料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暖。

50克泡沫塑料相当于550克羊毛的保暖效果,这是因为泡沫塑料内的无数气孔能容纳大量的空气,而空气是不易导热的。

织物纤维中的空气越多,导热性就越差。

空气是热胀冷缩的,用泡沫塑料做衣服的衬里,只要人体有一点热量,泡沫塑料内的空气就会膨胀;空气的压力使泡沫塑料伸展开来,挤住了透气孔,空气对流量减少,增强了衣服的保暖能力。

所以用它做宇航发服、飞行服、航海服或普通人的冬装是再合适不过了。

同时,它还可以取代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又好洗又好干。

到时候,服装家庭就又添了一个新成员了。

8.细读全文,说说用泡沫塑料做衣服有哪些好处。

(2分)9.文中画线的“又好洗又好干”中的“好”是什么意思?“服装家庭就又添了一个新成员了”中的“新成员”指什么?(2分)10.泡沫塑料衣服为什么比其他一些织物纤维衣服的保暖效果好?(2分)11.指出下面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3分)“泡沫塑料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泡沫塑料都能用来做衣服,用于衣着的主要..是聚氨基甲酸一类,它是好几种化学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

”(二)过年鲤鱼贵(13分)潘江涛①如今的日子,甭说是城市,就是乡下,也像是芝麻开花。

这不,当我给年逾古稀的老爸打电话时,电话那端传来爽朗的话语:“家里什么都不缺,就等着你们回家过年呢。

”不想,刚搁下话筒,就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我一把抓起,传来的还是爸爸的声音:“家里还少一尾红鱼,要大一点的,回来过年时一定带上。

”②爸爸所说的“红鱼”,其实就是我们常吃的鲤鱼。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为生存而采集渔猎,鱼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鲤鱼金鳞赤尾,体色艳美,光彩熠目,闪闪发光,俗称“红鱼”、“喜鱼”,具有喜庆、吉祥、胜利、成功等含意。

鲤鱼肚子大,两头小,看上去酷似一只“元宝”,有“元宝鱼”的雅号。

“鱼”与“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的“余”字谐音,所以,逢年过节、喜寿宴席,鲤鱼是不可或缺的。

特别是红鲤鱼因其身子、鳍“白里透红”,更是讨个“年年有鱼,十全十美”的吉祥寓意。

鲤鱼的形象在很长时间里都是美好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前途的憧憬。

春秋时期,孔子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国君鲁昭公拿了一条鲤鱼去贺喜。

孔子便把儿子取名为“鲤”,以“伯鱼”为字,以志纪念。

而在唐代,由于皇帝姓李,“李”与“鲤”字谐音,因此,鲤鱼身价倍增,尊“鲤”之风盛行。

那时,皇帝和达官显贵都佩有鲤形饰物,朝廷发布命令或调兵遣将,皆用鲤鱼形状的兵符(即“鲤符”)。

法律还规定:得鲤鱼不论大小,只准放生,不得杀食,贩鲤者罚杖六十。

③苏轼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

”儿时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那一尾红鲤鱼让满室生辉。

印象中,中堂的年画中是一个穿红肚兜的男孩,身骑一条活蹦乱跳的红鲤鱼;剪纸“春”字下面是一条胖乎乎的红鲤鱼;桌子上摆的是一道清蒸红鲤鱼,而这道清蒸红鲤鱼是不能动筷的,一直要放到大年初一。

爸爸说,我们要将今年的积蓄“余’到明年。

④“鲤鱼跳龙门”是我国妇孺皆知的谚语。

相传龙门像一道神门,堵住了黄河中的鱼类游过,只有神龙才可以通行。

黄河的鲤鱼却不服气。

神龙对鲤鱼说:“谁能跳过龙门,谁就是龙。

”这话引来许多鲤鱼争跳龙门。

人们把发奋进取且功成名就者喻为鲤鱼跳龙门。

⑤买尾鲤鱼过新年,这是爸爸企盼的最厚重的年货。

我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赶到农贸市场采购。

哪知,平常并不俏销的鲤鱼价格涨了3倍,而且已经缺货。

好说歹说,摊主才答应今晚进货给我留一尾大鲤鱼,还嘱我明天一早取货。

⑥时代在快速发展,现在的“年味”和小时候的“年味”已大不相同。

然而,“过年鲤鱼贵”这一点没变,还是年年有“余”!12.请就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过年鲤鱼贵”这一现象的理解。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3.你从第⑤段划线句“买尾鲤鱼过新年,这是爸爸企盼的最厚重的年货”中读出了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4.第③段和第④段的位置可否调换?为什么?(说出一条理由即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5.文章结尾,作者谈到“现在的‘年味’和小时候的‘年味’已大不相同。

然而,‘过年鲤鱼贯’这一点没变,还是年年有‘余’!”请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年味”变化的理解。

(限80-120字)(5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一)与朱元思书(12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负.势竞上( ) ②好.鸟相鸣( )③互相轩邈..世务者( )..( ) ④经纶17.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 中轩敞者为窗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C.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D.纪伯伦者,黎巴嫩人也18.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2分)句子: 。

翻译:19.理解填空。

(4分)(1)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2)文章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二)齐景公出猎 (8分)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

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晏子春秋》卷二20.解释加点的字(4分)①殆.所谓之不祥也( ) ②是不与.焉( )③如.虎之室( ) ④曷.为不祥也( )21.翻译(2分)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

22、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本文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理念?(2分)四、作文(35分)孙悟空以花果山为乐园,鲁迅以鲁镇为乐园,你肯定有你的乐园。

请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