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有趣空气》
大班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

大班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空气,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存在,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空气也是一个神秘而有趣的主题。
通过开展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对空气的认知,还可以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文将介绍如何组织这一主题教育活动,并为您呈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和成长。
活动准备在开展《好玩的空气》主题教育活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空气相关的道具,如气球、风筝、吹泡泡的工具等。
此外,还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比如吸管、塑料瓶等。
另外,教师应事先了解幼儿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活动的教育效果和趣味性。
活动展开在正式开展《好玩的空气》主题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故事讲解、实物展示、游戏互动等。
以下是一些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仅供参考。
一、故事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空气相关的故事,如《兔子和气球》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定义、特性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实物展示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空气相关的实物,如气球、吸管、风筝等,并向幼儿展示这些实物。
让幼儿观察、摸索,并引导他们发现实物中的“空气”。
三、实验探究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究空气的特性。
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让幼儿用吸管吹气进去,观察水位的变化。
借此机会,教师可以向幼儿解释气体的特性,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水位变化的现象。
四、游戏互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空气相关的游戏,如吹气赛跑、吹风筝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总结在《好玩的空气》的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中,幼儿们不仅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他们学会了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
这样的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增加了幼儿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了解空气的压力和空气的重量3.掌握简单的测量空气压力和空气重量的方法4.发现和理解一些与空气有关的事物和现象教学准备1.实验装置:橡皮球、气球、吸管、水、秤、塑料袋、易拉罐等2.黑板、彩色笔、粘纸等3.相关的幼儿启蒙读物教学过程导入环节老师向学生提问:大家都用过气球、吸管等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它们都可以装空气。
老师引入今天的学习主题:《好玩的空气》。
知识讲解空气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空气是指地球周围的气体层,它包含许多气体,其中最多的是氮气和氧气。
我们无形中呼吸的空气是被包围在地球表面周围的一层气体。
空气具有颜色透明、无味、无形、可被压缩、可被挤压等特点。
空气的压力将一个气球挤压一下,它就会变小,这说明气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
这就是空气的压力。
我们可以通过吸管调整压力的大小,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空气的重量我们都知道,一块石头是很重的,但是空气也是有重量的。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装满空气的塑料袋被放在秤上,它也会有一定的重量。
实践操作实验1:橡皮球的浮力老师向学生展示了橡皮球,在水中放置橡皮球,橡皮球会不断漂浮。
接着老师用吸管向橡皮球里抽取空气,橡皮球会逐渐沉到水底。
通过这个实验,让孩子们了解到空气有浮力。
实验2:气球的压力老师让孩子们把气球吹得很大,然后用手轻轻地压一下,看看气球会变得比较小。
通过这个实验,让孩子们发现空气也是可以被压缩的。
实验3:易拉罐的压力老师用一个易拉罐和一张粘纸,让学生们互相竞猜罐子里的气体分子数目多还是少。
然后老师打开易拉罐,把空气倒出来,让学生们感受压力的存在。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们理解空气要有压力,才能让易拉罐的气压与外界气压达成平衡。
总结梳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空气是什么,并且了解了空气的压力和空气的重量。
同学们能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都和空气有关,并且也能够应用一些方法,来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好玩的空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感知空气的性质,探索空气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了解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感知空气的性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的,并且了解空气的性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漏斗、蜡烛、火柴、糖块、小纸船等。
学具:每组一份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漏斗、蜡烛、火柴、糖块、小纸船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气球里装的是什么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用漏斗将糖块从塑料瓶中倒出,让幼儿观察糖块的运动,引导幼儿发现糖块在空气中飘动。
(2)教师讲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空气泵将塑料瓶充满空气,观察瓶子变瘪,感受空气的存在。
(2)让幼儿将小纸船放在水面上,用火柴点燃蜡烛,放在纸船旁边,观察纸船的运动,感受空气的流动。
六、板书设计主题:好玩的空气1.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 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3. 空气的性质:无形的、无味的、充满整个空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空气的力量(1)用空气泵吹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
(2)用塑料瓶装满空气,观察瓶子变瘪。
2. 答案:(1)气球会因为空气的压力变大而膨胀。
(2)塑料瓶会因为空气的压力变小而变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幼儿园好玩的空气教案

幼儿园好玩的空气教案【篇一: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秘密》】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空气的秘密(区域环境创设)设计意图:本活动选取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空气作为载体,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
通过实际感受,知道空气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条件,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
大班阶段重在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探索的能力。
本活动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学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操作材料和探索、尝试的机会,每一环节都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无拘无束地参与讨论,大胆尝试,获得经验。
活动目标:1.知道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能积极主动与同伴合作、讨论、实验,共同布置科探区域环境。
活动准备:1.每人一个透明塑料袋。
2.每组提供:装水的盆、空杯子、硬/薄纸片、毛巾、记号笔、弹珠、装水的盘子、蜡烛、打火机、硬币。
3.教师示范图示、画板四块、记录表格共八张(二张/四组)。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1.教师空手抓空气。
你们猜,我在干什么呀?你也来试试吧,看看能不能把空气抓住?(激趣的方式一下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2.幼儿自由尝试抓空气。
3.教师示范装空气。
出示塑料袋:我有一个宝贝(塑料袋),我用这个宝贝试试能不能抓住空气。
谁也想试试?(启发幼儿尝试用工具来抓空气。
)4.幼儿自由尝试抓空气。
现在你们每个人来拿一个塑料袋,可以到教室的任何地方去抓空气,待会告诉我:你的空气是在哪里抓到的?(暗示幼儿:空气无处不在。
)5.围绕空气,展开讨论。
你的空气在哪抓到的啊?你的空气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请所有幼儿一起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感受空气特征(无色、无味、无形状、摸不着、看不见)。
《好玩的空气》大班科学教案-2024鲜版

10
03
好玩的空气实验
2024/3/27
11
气球膨胀实验
• 实验材料:气球、小苏打、白醋、漏斗、瓶子
2024/3/27
12
气球膨胀实验
实验步骤
2. 将气球套在瓶口上。
2024/3/27
1. 将小苏打通过漏斗倒入 瓶子中。
13
气球膨胀实验
3. 将白醋倒入气球中。
01
4. 抬起气球,使白醋流入
21
纸巾不湿挑战活动
材料准备
纸巾、玻璃杯、水盆等。
活动过程
将纸巾塞入玻璃杯中,然后将玻璃杯倒扣入水中。让幼儿猜测纸巾是否会湿, 并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思考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以及纸巾不湿的原因。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预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024/3/27
22
05
环保意识培养与实践活动
2024/3/27
2024/3/27
6
02
空气基本性质探究
2024/3/27
7
空气组成与特点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混合物,主 01 要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是动植物呼吸和燃烧 02 的必要条件;氮气约占78%,是植物生长所需氮
肥的来源之一。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较少,但对地球的气候和 03 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26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3/27
27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空气的基本性质
无色、无味、透明,占据空间,具有质量 。
空气的流动
通过感知风、呼吸等现象,理解空气流动 的原理。
2024/3/27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引言:在大班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空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通过让幼儿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他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空气的特性、作用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大班幼儿开展的科学活动教案,旨在增强他们对空气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活动一:探索气体时间:30分钟材料:气球、漏斗、瓶盖、水、气泵过程:1. 将一个小瓶子倒置放在水中,再利用瓶盖将气球的一端封住,将气球的另一端套在瓶口上。
2. 请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然后轻轻挤压气球。
他们会发现气球变得更加扁平,这是因为压缩了其中的空气。
3. 在挤压气球的同时,将漏斗放置在气球口上,再通过气泵将空气注入气球中,幼儿将会观察到气球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活动二:空气的负重时间:40分钟材料:吸管、纸张、轻盘子、硬纸板、小装饰品等过程:1. 在一块平整的桌面上,放置一个轻盘子,并在盘子的中央放置一个硬纸板。
2. 请幼儿将吸管细心地剪成一根根等长的小段,并将它们垂直放在硬纸板上,使其尽量平行且间隔相等。
3. 随后,请幼儿观察盘子上的小装饰品是否能够被吸管负重。
他们将会注意到,尽管吸管本身很轻,但通过多个吸管形成的结构可以承受一定的重量,这是因为空气压力的作用。
活动三:空气的存在时间:30分钟材料:透明塑料袋、吸管、水、纸巾过程:1. 将透明塑料袋装满空气,然后扎紧袋口。
这个塑料袋代表着一个被封闭的空间。
2. 请幼儿握住袋口,将吸管伸进塑料袋内,并将袋子扎紧以防止空气泄露。
同时,请幼儿观察在吸管的顶端是否能够吸出水。
3. 当吸管被握住时,袋子内部的压力会增加,这会使水无法通过吸管进入口中。
幼儿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理解空气的存在,以及在封闭空间中空气压力的变化。
活动四:空气的膨胀时间:40分钟材料:空气球、热水、冷水过程:1. 在一些被封闭在瓶子中的空气球前,用热水进行试验,使其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
2. 请幼儿观察在高温下,气球是否膨胀变大。
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

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科学课的学习,孩子们将会:•了解空气的重要性;•能够区分空气和其他物质的不同;•学会利用科学工具观察和探究空气的性质。
2. 教学准备•玻璃瓶•蜡烛•面包片•一些泡沫•纸巾•音乐3. 授课过程3.1 烛火的魔力首先,老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烛火为什么能够燃烧呢?”引导学生思考烛火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接着,让学生围绕烛火前来一起进行探究。
1.老师点燃一支蜡烛,让学生们观察火焰燃烧的过程。
提醒孩子们注意蜡烛旁边的空气,观察火焰的颜色和形状。
2.老师再让学生们拿起纸巾,将其靠近蜡烛前方的空气,观察火焰变化。
3.然后,让学生们呼吸在一张准备好的面包片上,观察面包片的变化。
通过以上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们感知到空气的存在、对于维持烛火的燃烧起到了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们得出:火焰需要有空气才能够燃烧,也就是说,空气对烛火的燃烧非常重要。
3.2 观察空气的性质在探究了空气对于烛火燃烧的重要性之后,接着引领学生们进一步探究空气本身的性质。
1.老师拿起一个玻璃瓶,将其颠倒过来。
让学生们观察瓶内是否有空气。
2.接着,老师让学生们用一些泡沫堵住瓶口,并将瓶子翻转过来,再观察泡沫的变化。
3.让学生们通过感官去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让学生们轮流上来吹气,在观察瓶子内气体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观察,孩子们可以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可以占据并产生压力。
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本身的性质。
3.3 空气的运动最后,在科学课的最后,带领孩子们了解空气也是会运动的。
1.引导孩子们观察场景:有一片气球,放在桌子上。
在气球上吹气,看看气球是否会运动。
2.让学生们吹气,看看气球的运动过程中气球部分是否有流动。
3.最后,老师让学生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跳跃和挥动,观察周围空气的运动。
通过以上探究,让孩子们了解空气不仅是一种物质,还具有运动的特性。
4. 回顾通过本次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认识到空气作为一种物质,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找空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找空气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探索神奇的空气引言: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有趣的课题来引导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个神奇而又平凡的主题——空气。
一、什么是空气?空气是我们周围的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物质。
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我们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空气的一些基本特点。
1. 感受空气首先,我们可以请幼儿呼吸深呼吸,让他们感受到呼吸时的空气进入和离开体内。
随着呼吸,他们能够明显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 发现空气的力量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到空气的力量。
例如,我们可以用洋葱片或者香蕉片让幼儿吹气,观察食物片移动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他们会发现空气的力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二、空气的体积变化了解了空气的基本特点后,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空气的体积变化。
1. 空气的扩张和收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和实践,了解空气的扩张和收缩现象。
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个密封的塑料袋装上一些空气,然后将袋子放在温暖的地方,让幼儿观察袋子的变化。
他们会发现袋子随着气温的升高而膨胀,这是因为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加快、扩散造成的。
2. 气球实验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气球实验,让幼儿观察气球的体积变化。
首先,我们可以吹气进入一个气球,然后将气球放在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幼儿会发现气球的体积在冷水中会缩小。
这是因为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减慢,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造成的。
三、空气的重要性了解了空气的特点和体积变化后,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探索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 空气的呼吸作用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谈论呼吸的重要性,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空气。
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呼吸是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呼吸,我们吸入新鲜的氧气,排出身体内的二氧化碳。
2. 保护空气的环保意识在探索空气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