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 网课考试

合集下载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1、在后来的传播过程中用隶书书写的《尚书》称为什么?(2.00分)A.古文尚书B.今文尚书C.秦文尚书D.汉文尚书2、法律中“势”的问题是由谁提出的?(2.00分)A.商鞅B.慎到C.韩非子D.李斯3、《道德经》的作者是?(2.00分)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4、孔子最推崇的弟子是谁?(2.00分)A.子贡B.彦回C.子夏D.张仪5、化性说是哪家的观点?(2.00分)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6、以下形成时间最长的是?(2.00分)A.《周易》B.《诗经》C.《尚书》D.《礼义》7、在周易中,乾卦与坤卦代表着?(2.00分)A.天地B.男女C.刚柔D.吉凶8、《诗经》的编订有哪三个说法?(2.00分)A.采诗说,增诗说,写诗说B.写诗说,献诗说,删诗说C.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D.增诗说,献诗说,采诗说9、把握了中国文化史中哪一阶层的变迁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把握政治思想文化的演进?(2.00分)A.庶民B.圣人C.士D.王10、修养在小时候的是?(2.00分)A.家教B.习惯C.教养D.智慧11、《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2.00分)A.《诗经》里的话B.国家的政策C.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名言D.是自己学识的升华12、人在做事的时候其实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2.00分)A.智慧B.勇气C.文化D.德行13、儒家经典中,排在第一位的是?(2.00分)A.《大学》B.《周易》C.《诗经》D.《尚书》14、中国哲学注重的是哪种变化?(2.00分)A.质变B.量变C.突变D.易变15、在《中庸》里的“中”是什么意思?(2.00分)A.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B.时空关心C.中听,契合事理D.人的内心16、真正继承《尚书》治国精髓的到了初秋时期是哪一个国家?(2.00分)A.齐国B.鲁国C.秦国D.晋国17、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2.00分)A.甘谷县B.蓝田县C.嘉裕县D.雁门县18、我国古代管理学上道家的学说主张什么?(2.00分)A.人往高处走B.逆水行舟C.随波逐流D.人往低处走19、孟子关于“性善论”的理解是什么?(2.00分)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精神属性D.客观肉体20、春秋战国时期讲“法”的是哪位大家?(2.00分)A.孟子B.韩非子C.孔子D.荀子21、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2.00分)A.政府的政策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C.读书的普及D.礼制的发展22、《经学理窟》的作者是?(2.00分)A.朱熹B.程颐C.商鞅D.张载23、“礼”的治理过程中谁是起到主导作用的?(2.00分)A.庶民B.大夫C.国君D.孺子24、君子最根本的道德底线是什么?(2.00分)A.信B.义C.仁D.智25、四书中,侧重于修身养性的是?(2.00分)A.《论语》B.《大学》C.《中庸》D.《孟子》26、《仪礼》这本书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历史文献,从而削弱了其使用意义?(2.00分) A.秦朝B.汉朝C.魏晋D.宋朝27、汉代尊君权的基本一个参考是什么?(2.00分) A.《左传》B.《公羊传》C.《谷梁传》D.《夹氏传》28、《周易》这本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00分)A.伏羲B.西周C.尧舜D.东周29、治理天下的两个原则中除了顺应民心之外另一个是什么?(2.00分)A.顺应法律B.顺应哲学C.顺应传统D.顺应自然30、运用大量物象、神话故事等,不在于说理的诸子典籍是哪一部?(2.00分)A.《庄子》B.《道德经》C.《韩非子》D.《墨子》判断题(40分)1、“治国”在儒家文化里是指中国。

国学智慧考试试卷

国学智慧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共40题,40分)1、()不属于孟子对仁义的观点。

(1分)A、仁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义是处理血缘关系B、仁,从心也,义,人路也C、仁是处理血缘关系的,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D、内心守仁,做事讲义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A、仁指的是责任B、仁体现在社会交往中C、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D、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3、“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句话出自哪里?()(1分)A、《节南山》B、《周礼》C、《诗经》D、《中庸》4、读《周易》时我们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1分)A、不思进取B、进德修业C、战天斗地D、勇往直前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A、卿大夫不可以以个人名义献诗B、商颂是周天子管的C、卿大夫以职务名义献诗列士是以国家诸侯名义献诗6、根据《汉书·艺文志》的理解,墨家学说的来源是什么?()(1分)A、国家政治B、民间轶事C、宗庙祭祀D、世俗生活7、“霸王道杂之”是以下哪个治国理念的基本建构?()(1分)A、帝道B、王道C、霸道D、民道8、《仪礼》的功能和《周礼》的特点是?()(1分)A、礼的做法B、礼的形成C、礼的发展D、“礼”的一个概念9、下列选项中,()不是由选拔产生的君主。

(1分)A、大禹B、周武王C、尧D、舜10、君子务本的第三点指的是什么?()(1分)A、守信B、孝顺C、D、仁德11、中国文化中的两个用人策略:一是用人之长、二是用人()。

(1分)A、之短B、之技C、之能D、之功1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下也”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书?()(1分)A、《孟子》B、《周易》C、《论语》D、《中庸》13、“正心”指的是,每个人要正确地面对自己的()(1分)A、心情B、心智C、心志D、心性14、在《周易》中的“地”所指的是一种什么?()(1分)A、地名B、地面C、土地D、环境15、()是商鞅在立法时提出的原则。

(1分)A、法正B、道法天成师法自然D、弃古法新16、“治大国,若烹小鲜。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正确答案: A 、9、道教中讲风水的学问是:() (2.00分)∙A.卜∙B.命∙C.相∙D.山10、“五服之制”产生于下列哪个国家:() (2.00分)∙A.中国∙B.希腊∙C.德国∙D.印度11、老子万物的起点是:() (2.00分)∙A.天∙B.地∙C.道∙D.仁12、庄子的心性逍遥的前提是:() (2.00分)∙A.心斋∙B.仁爱∙C.修齐∙D.治国正确答案: A 、13、“兴天下利,除天下之害”出自下面哪一部作品:() (2.00分)∙A.《道德经》∙B.《孟子》∙C.《墨子》∙D.《论语》14、墨家的大同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 (2.00分)∙A.道家∙B.儒家∙C.释家∙D.阴阳家正确答案: B 、15、“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与墨子的哪种思想相通:() (2.00分)∙A.兼相爱∙B.交相利∙C.非攻∙D.非儒正确答案: B 、16、《春秋》是根据哪一国的历史改编的? (2.00分)∙A.齐国∙B.楚国∙C.鲁国∙D.赵国17、孔子最推崇的弟子是谁? (2.00分)∙A.子贡∙B.彦回∙C.子夏∙D.张仪18、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 (2.00分)∙A.务本∙B.务实∙C.务真∙D.务业正确答案: A 、19、老子的智慧其实是源自于什么的智慧? (2.00分)∙A.史官∙B.宗教∙C.儒家∙D.道家20、郑玄分析《春秋》三传中善于“礼”的是哪一个? (2.00分)∙A.《谷梁传》∙B.《邹氏传》∙C.《左传》∙D.《公羊传》正确答案: C 、21、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的来源? (2.00分)∙A.辞让之心∙B.是非之心∙C.羞恶之心∙D.廉耻之心正确答案: B 、22、荀子讲的“礼”是用来出来什么关系的? (2.00分)∙A.社会关系∙B.尊卑关系∙C.亲情关系∙D.政治关系23、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制度其实从政治体制内部来讲应该是什么? (2.00分)∙A.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C.贵族共和∙D.君主立宪24、礼在其前两个功能形成之后就会担负起的第三个功能什么? (2.00分)∙A.司法∙B.哲学∙C.教化∙D.伦理正确答案: C 、25、君子阶层最主要的特质是什么? (2.00分)∙A.做官∙B.做学问∙C.普及文化∙D.修身养性26、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务谁的? (2.00分)∙A.庶民∙B.王室∙C.士大夫∙D.商人27、中国集权政治的其实是什么和中国传统官僚系统中行政资源的控制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2.00分)∙A.道家无为而治∙B.法家君权一统∙C.儒家仁爱∙D.墨家兼爱正确答案: B 、28、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 (2.00分)∙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29、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 (2.00分)∙A.甘谷县∙B.蓝田县∙C.嘉裕县∙D.雁门县30、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2.00分)∙A.《法经》∙B.《说难》∙C.《孤愤》∙D.《过秦论》判断题(40分)1、《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小人”出现了20次。

国学智慧试题及答案

国学智慧试题及答案

1、商鞅在立法时提出的原则是什么? (6.00分)∙A.弃古法新∙B.师法自然∙C.道法天成∙D.法正2、“天时地利人和”出自于? (6.00分)∙A.《太乙神数》∙B.《周易》∙C.《占梦》∙D.《孔门易》3、君子最根本的道德底线是什么? (6.00分)∙A.信∙B.义∙C.仁∙D.智4、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努力进取,很大程度上他是在为谁工作? (6.00分)∙A.政府∙B.朋友∙C.自己∙D.单位5、读《左传》的时候一方面是为了读史,更重要的是什么? (6.00分)∙A.了解中华文明发展规律∙B.解读历代君王的政治思想∙C.从中获得借鉴∙D.从中找到封建社会的根本6、起点很低,但是经过世代流传下来的是? (6.00分)∙A.《毛诗序》∙B.《大雅》∙C.《国风》∙D.《小雅》7、“乐”在中国古代有多少方面的含义? (6.00分)∙A.音乐∙B.舞蹈∙C.按照音乐来行走∙D.以上都是8、领导干部的修养包括哪些? (6.00分)∙A.气度,气质,胸怀,心态∙B.心态,气质,气度,格局∙C.性格,文化,气度∙D.胸怀,气度,境界,格局9、在《中庸》里的“中”是什么意思? (6.00分)∙A.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B.时空关心∙C.中听,契合事理∙D.人的内心10、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中总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 (6.00分)∙A.3000∙B.1000∙C.305∙D.75判断题(40分)1、孟子在游说各国国君的时候都会遭到很差的待遇,各国国君对他的学说都不屑一顾。

(5.00分)是否2、经学关注的是人的群体,而子学关注的是个体。

(5.00分)是否3、管仲和商鞅在治国时,管仲重视农业,商鞅重视商业。

(5.00分)是否4、古代的“大夫”就是指的官位,并不是爵位。

(5.00分)是否5、“做”带有表演的成分,“作”则是代表而来一种规范,样版。

(5.00分)是否6、“治国”在儒家文化里是指中国。

大学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以下哪部经典?A. 《尚书》B. 《孟子》C. 《春秋》D. 《诗经》答案:B2. 下列哪位思想家不属于儒家学派?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B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道德经》B. 《庄子》C. 《论语》D. 《大学》答案:C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体现了哪种传统美德?A. 谦逊B. 坚韧C. 宽容D. 智慧答案:B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强调了哪种学习态度?A. 独立思考B. 终身学习C. 合作学习D. 尊师重道答案:B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以下哪位古代思想家的主张?A. 墨子B. 韩非子C. 孔子D. 庄子答案:C7.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礼记》B. 《道德经》C. 《论语》D. 《孟子》答案:A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做事要有计划B. 遵守规则是成功的关键C. 创新比规则更重要D. 个人能力比团队协作更重要答案:B9.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句话的寓意是什么?A. 过于苛求完美会导致孤立B. 人应该追求完美C. 人应该避免过于聪明D. 人应该避免过于严格答案:A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B. 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 学习与教学相结合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________》。

答案:论语1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________的民本思想。

答案:孟子1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1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中的________理念。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A •古文尚书B •今文尚书 C.秦文尚书 D •汉文尚书2、法律中“势”的问题是由谁提出的?(2.00 分)A .商鞅B .慎到C.韩非子 D .李斯3、《道德经》的作者是?(2.00分)A •孔子B •老子C.孟子D •墨子4、孔子最推崇的弟子是谁?(2.00 分)A .子贡B .彦回C.子夏D .张仪5、化性说是哪家的观点?(2.00 分)A .儒家B .墨家C.道家 D .法家6、以下形成时间最长的是?(2.00分)A .《周易》B .《诗经》 C.《尚书》 D .《礼义》7、在周易中,乾卦与坤卦代表着?(2.00 分)A .天地B .男女C .刚柔D .吉凶8 、《诗经》的编订有哪三个说法?(2.00 分)A .采诗说,增诗说,写诗说B .写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C.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D .增诗说,献诗说,采诗说9、把握了中国文化史中哪一阶层的变迁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把握政治思想文化的演进? (2.00 分)A .庶民B .圣人 C. 士 D .王10、修养在小时候的是?(2.00分)A .家教B .习惯C.教养D .智慧11、《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2.00 分)A .《诗经》里的话B .国家的政策 C.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名言 D .是自己学识的升华A •智慧B •勇气C.文化D •德行13 、儒家经典中,排在第一位的是?(2.00 分)A .《大学》B .《周易》 C.《诗经》 D .《尚书》14 、中国哲学注重的是哪种变化?(2.00 分)A .质变B .量变C.突变D .易变15 、在《中庸》里的“中”是什么意思?(2.00 分)A .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 B.时空关心 C.中听,契合事理 D .人的内心16、真正继承《尚书》治国精髓的到了初秋时期是哪一个国家?(2.00 分)A .齐国B .鲁国C .秦国D .晋国 17 、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2.00 分)A .甘谷县B .蓝田县C.嘉裕县D .雁门县18、我国古代管理学上道家的学说主张什么?(2.00 分)A .人往高处走B .逆水行舟 C.随波逐流 D .人往低处走19、孟子关于“性善论”的理解是什么?(2.00 分)A .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 .精神属性D .客观肉体20、春秋战国时期讲“法”的是哪位大家?(2.00 分)A .孟子B .韩非子 C.孔子D .荀子21、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2.00 分)A .政府的政策B .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 C.读书的普及 D .礼制的发展22、《经学理窟》的作者是?(2.00 分)A .朱熹B .程颐C.商鞅D .张载23 、“礼”的治理过程中谁是起到主导作用的?(2.00 分)A .庶民B .大夫C.国君D .孺子24 、君子最根本的道德底线是什么?(2.00 分)A .信B .义C.仁D .智25 、四书中,侧重于修身养性的是?(2.00 分)A .《论语》B .《大学》 C.《中庸》 D .《孟子》26 、《仪礼》这本书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历史文献,从而削弱了其使用意义?(2.00 分)A .秦朝B .汉朝C.魏晋 D .宋朝27、汉代尊君权的基本一个参考是什么?(2.00分)A .《左传》B .《公羊传》 C.《谷梁传》 D .《夹氏传》28 、《周易》这本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00 分)A .伏羲B .西周C .尧舜D .东周29、治理天下的两个原则中除了顺应民心之外另一个是什么?(2.00 分)A .顺应法律B .顺应哲学 C.顺应传统 D .顺应自然 30、运用大量物象、神话故事等,不在于说理的诸子典籍是哪一部?(2.00 分)A .《庄子》B .《道德经》 C.《韩非子》 D .《墨子》判断题(40 分)1、“治国”在儒家文化里是指中国。

国学智慧-考试试题word版本

国学智慧-考试试题word版本

国学智慧——与官员谈国学一、单项选择国学,是指以(A )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

A 儒学B 佛学C 古文党政领导干部学习国学、研究国学,对提升个人修养,深刻认识(B),做好领导工作和指导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A 党史B 历史C 国家诸子百家是指()时期出现的一些大思想家以及他们创立的学派。

A 春秋B 战国C 春秋战国答案:C4、“尚贤”、“尚同”是哪一本书的基本政治纲领。

A《道德经》B 《墨子》C 《史记》答案:B5、《楚辞》的代表作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伟大诗人之一。

A 屈原B 韩非子C 荀子答案:A6、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医学著作是()。

A 《素问》B 《灵枢》C 《皇帝内经》答案:C7、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A 仁B 义C 忠答案:A8、“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哪位的名言?A 孟子B 荀子C 孔子答案:C9、“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于()。

A 《中庸》B 《孝经》C《道德经》答案:A10、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此话意在说明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 A )上去。

A.简约B.复杂C.炫耀D.文化11、( D )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论”。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12、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 A )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 .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13、孟子以( B )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A.人性恶B.人性善C.人性无善恶D.人性有善恶14、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A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15、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C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6、孟子认为( A )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

国学智慧-网课答案最新版

国学智慧-网课答案最新版

国学智慧-网课答案最新版1. 单选题法家所说的“因性说”的“因”是()的意思。

顺着2. 单选题一个社会的动荡和稳定关键在于什么?()物质的分配秩序3. 单选题 ()是儒家强调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两个方向。

物我关系和人际关系4. 单选题王道治国的思路在于什么?()仁政5. 单选题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的人是以下哪类人?()学而知之6. 单选题“虑”在“安而后能虑”中指的是()。

思虑周详7. 单选题“境界”一词出自什么地方?()佛教8. 单选题伏生曾为秦博士,在秦始皇焚书坑奴的时候将诗书藏于哪里?()墙壁中9. 单选题“天命之谓性”出自以下哪本书?()《中庸》10. 单选题立法、(),普法是法律的三个基本问题。

执法11. 单选题《新君主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世界各国政要的危机公关12. 单选题老子的核心观念是什么?()退守13. 单选题根据孔颖达的理解,对唐朝的“礼”影响最大的什么?() “礼”的精神14. 单选题孔子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时候?()公元前551年15. 单选题读《周易》时我们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进德修业16. 单选题王官之学的下行是诸子之说形成的来源之一,()是另一来源。

读书的普及17. 单选题儒家所讲的道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正道”,其含义是()。

道德18. 单选题“苛法”的含义是什么?()立法太细19. 单选题“义政”中讲到,天下食者众,而耕者寡,今天下莫为()。

义20. 单选题“近交”是出自墨子学说中的哪一著作。

《所染》21. 单选题对先祖的()是《礼》。

怀念22. 单选题“明德”指的是,像日月一样的德行,给人以()和温暖。

光明23. 单选题从史学的角度而言,对《春秋》的品读主要是先从以下哪部开始入手?()《左传》24. 单选题关于对天下的治理,庄子认为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

顺应25. 单选题《孔子》这本书内容极其的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 20篇26. 单选题《周易》的“易”的意思有三个:变易、()、简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1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1.0分)1.0分我的答案:B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我的答案:C3()在《周易》中起了关键作用。

(1.0分)1.0分我的答案:C4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称为四书的是南宋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D5道家学说的特点是什么?()(1.0分)1.0分我的答案:B6下列关于儒家对“中庸”的“中”,描述错误的是哪一个?()(1.0分)1.0分我的答案:B7法律的三个问题除立法、执法外,还包括哪个?()(1.0分)1.0分我的答案:D8“涵容”就是要去()别人。

(1.0分)1.0分我的答案:D9()的人相惜就是“英雄相惜”的意思。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0春秋时期,()是继承《尚书》治国精髓的国家。

(1.0分)1.0分我的答案:B11下列选项中,()不是由选拔产生的君主。

(1.0分)1.0分我的答案:B12“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是谁说的?()(1.0分)1.0分我的答案:B13对于“经”的说法错误的哪一项?()(1.0分)1.0分我的答案:D14以下哪个也是通过《周易》的阅读可以借鉴之处?()(1.0分)1.0分我的答案:C15兵家对将领的基本要求是:“仁、智、信、()、严”。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6在庄子的学说中,人类最好的老师是谁?()(1.0分)1.0分我的答案:D17尚贤、非命、()、尚同等属于墨家的思想。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8()不属于《法经》中的内容。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9“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句话出自哪里?() (1.0分)0.0分我的答案:A20以下哪种说法是庄子“齐物论”的理论推导?()(1.0分)1.0分我的答案:D21《老子》探讨的哲理是什么?()(1.0分)1.0分我的答案:B22我们说的“依法治国”,是指没有人能凌驾于()之上。

(1.0分)1.0分我的答案:B23()的内部秩序是用礼来维持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B24“境界”一词出自什么地方?()(1.0分)1.0分我的答案:C25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了是“得意忘言”的含义。

(1.0分)1.0分我的答案:B2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中的“无为”指的是什么?()(1.0分)1.0分我的答案:D27“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句话出自哪里?()(1.0分)1.0分我的答案:C28《周易》讲的德行就是对人的一种()。

(1.0分)1.0分我的答案:C29()没有包含在孟子所提出的“君子三乐”中。

(1.0分)1.0分我的答案:C30“近交”是出自墨子学说中的哪一著作。

(1.0分)1.0分我的答案:C31根据《汉书·艺文志》的理解,墨家学说的来源是什么?()(1.0分)1.0分我的答案:C32对于赋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B33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1.0分)1.0分我的答案:B34读《周易》要抱着阴阳平衡,()的视角。

(1.0分)1.0分我的答案:A35立法、(),普法是法律的三个基本问题。

(1.0分)1.0分我的答案:D36无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国家可以称为什么?()(1.0分)1.0分我的答案:A37“述而不作”是哪家学派的原则?()(1.0分)1.0分我的答案:D38“弃古法新”是谁提出的?()(1.0分)1.0分我的答案:C39()是商鞅在立法时提出的原则。

(1.0分)1.0分我的答案:D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我的答案:C二、多选题(题数:15,共 30.0 分)1下列哪些属于先秦诸子里面的显学?()(2.0分)2.0分我的答案:ABCD2对诸子百家的学说无误的是()。

(2.0分)2.0分我的答案:ABD3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的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的关系?()(2.0分)2.0分我的答案:ABCD4以下哪些人师从鬼谷子?()(2.0分)2.0分我的答案:ABCD5对《周易》的解读有以下哪几种方式?()(2.0分)2.0分我的答案:AB6以下哪些君王是通过好的德行政策的推行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尊重和爱戴?() (2.0分)2.0分舜我的答案:ABCD7儒家中的“德”指的是什么?()(2.0分)2.0分我的答案:ABC8墨子学说中的哪些思想解决了帝王和达官贵人的监督权问题?()(2.0分)2.0分我的答案:BC9“礼”的来源有哪些?()(2.0分)2.0分我的答案:ABCD10领导干部要具备的素养是()。

(2.0分)2.0分我的答案:ABD11下列属于法家流派的是哪些?()(2.0分)2.0分我的答案:ABC12“三礼”分别是什么?()(2.0分)2.0分我的答案:ABC13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三家,属于这三家的是()。

(2.0分)2.0分我的答案:ABC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分)2.0分我的答案:ABD15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2.0分)2.0分我的答案:BD三、判断题(题数:30,共 30.0 分)1修养过程是指“诚明”,讲教过程是指“明诚”。

()(1.0分)1.0分我的答案:√2在《诗经》中曾这样对孔子评价到“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1.0分)1.0分我的答案:×3中国的修心大法是《大学》,讲修心目标的是《中庸》。

()(1.0分)1.0分我的答案:×4在儒家对人的分类中,最高的是贤人。

()(1.0分)1.0分我的答案:×5在中国古代的《大学》中,大艺指的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六书。

()(1.0分)1.0分我的答案:×6在汉代时,“春秋五传”曾作为对《春秋》这本书的诠释。

()(1.0分)1.0分我的答案:√7“小艺”是指大家所熟悉的六书。

()(1.0分)1.0分我的答案:√8在春秋三传中的《左传》是从一个经学的角度来阐述的。

()(1.0分)0.0分我的答案:√9“五德始终”是指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的德。

()(1.0分)我的答案:√10贵贱亲疏是衡量社会秩序的一种很重要的思路。

()(1.0分)1.0分我的答案:√11“礼”在中国文化中起到一个宪章的作用。

()(1.0分)1.0分我的答案:√12儒家的道是站在天地人的角度来看人,道家的道是站在人的角度来看人。

()(1.0分)1.0分我的答案:×13“心斋”是心性逍遥的前提。

()(1.0分)1.0分我的答案:√14“礼”的前提是人伦关系。

()(1.0分)1.0分我的答案:√以郑樵为代表的对风雅颂的评价是从其功能上进行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16陪臣执国命其含义是上级被降级。

()(1.0分)1.0分我的答案:×17按照周易其本质属性看,其是一本占卜之书。

()(1.0分)1.0分我的答案:√18儒家学说中的“仁”和墨子学说中的“兼爱”都是指无差别的爱。

()(1.0分)1.0分我的答案:×19《诗经》的编订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等。

()(1.0分)1.0分我的答案:√20“帝道治国”是以刑政为主,仁政为辅。

()(1.0分)我的答案:×21在中国古代,礼具有恒定人际关系,维持社会持续,完善家族伦理的作用。

()(1.0分)1.0分我的答案:√22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的一种最完美的状态。

()(1.0分)1.0分我的答案:√23《礼》的教化功能有:成为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

()(1.0分)1.0分我的答案:√24“法制”是指一切按照法的精神,按照法的原则,按照法的规定来治理国家。

()(1.0分)1.0分我的答案:×25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1.0分)1.0分我的答案:√《周易》总结了周文王那个时代很多人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包括对宇宙的认识。

()(1.0分)1.0分我的答案:√27五达道在《中庸》里边讲的意思是怎么去调节人际关系。

()(1.0分)1.0分我的答案:√28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的是人要对别人诚实。

()(1.0分)1.0分我的答案:×29帝道治国是以仁政为主,刑政为辅。

()(1.0分)0.0分我的答案:×30《墨经》是认识论的知识和逻辑学的思想。

()(1.0分)1.0分我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