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国学智慧期末测试题库

国学智慧期末测试题库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单选题】孔子区分君子与小人用的是()。

A、财富B、血统C、道德D、官职大小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B、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C、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D、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春秋》是根据()的历史改编的。

A、魏国B、鲁国C、燕国D、赵国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四书之一的《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我的答案:√《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人与人B、天与地C、人与神D、人与天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是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

A、《国语》B、《论语》C、《左传》D、《楚辞》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判断题】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大同社会”这一孙中山革命口号,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我的答案:√君子的内涵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什么?()A、乐他B、务本C、修己D、自弃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这是对()的解释。

A、仁B、孝C、忠D、义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判断题】儒家思想认为“仁”是君子的道德底线。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意思是说,人到了一定年纪要听天由命,不用再学习。

()我的答案:×君子之道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A、做事不用认真B、做事要认真C、人要有敬畏之心D、做事要有边界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用来描述()。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孔子的弟子中,以“贤”著称的是()。

A. 子贡B. 子路C. 颜回D. 子夏答案:C2. 《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

A. 《卫风·氓》B. 《周南·关雎》C. 《秦风·无衣》D. 《郑风·子衿》答案:B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

A. 《道德经》B. 《庄子》C. 《论语》D. 《孟子》答案:A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的主张。

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A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A. 《周易》B. 《尚书》C. 《诗经》D. 《礼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春秋》答案:ABCD2. 以下哪些人物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E. 庄子答案:ABC3. 下列哪些作品是道家学派的经典?()A. 《道德经》B. 《庄子》C. 《列子》D. 《论语》E. 《孟子》答案:ABC三、判断题1.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答案:√2.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出自《论语》。

()答案:×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政治主张。

()答案:√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修身理念。

()答案:√5. “无为而治”是法家的政治主张。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

答案: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它涵盖了爱人、克己复礼、忠恕等多重含义。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基本德性,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尊重和帮助的表现。

仁的实践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推己及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仁也要求人们在社会关系中,能够遵循礼的规范,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 请解释“中庸之道”的含义。

尔雅《国学智慧》期末考试答案(正确答案完整版)之欧阳家百创编

尔雅《国学智慧》期末考试答案(正确答案完整版)之欧阳家百创编

1.《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鲁国欧阳家百(2021.03.07)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3.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

道德4.《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5.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6.孔子最提倡以()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道德7.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论语8.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

×9.《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次。

×10.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11.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人与人12.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自弃13.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要吃亏14.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

孝15.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16.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的意思。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的描述。

仁18.“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 孔子1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做事不用认真20.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

√21.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史可以通古今之理B、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的作用C、史的作用在汉朝形成共识D、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的我的答案:D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鲁国曾是周公伯禽的封地B、现在的《春秋》是记录西周和东周的历史C、孔子编订了《春秋》D、《春秋》在春秋时期各国都有的一本书我的答案:B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史官在古代是很多官员的统称B、老子是出身于史官C、“天人”不是史官的组成系统D、古代的“卜官”也属于史官我的答案:C25.《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的历史大事纲要。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国学智慧(尔雅)》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国学智慧(尔雅)》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南开大学22春“选修课”《国学智慧(尔雅)》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成功的人除了善于改变自己之外还会怎么样?()A.善于观察B.自省C.乐于助人D.坚持参考答案:D2.礼的“禁乱”的作用再往前走一步,礼就变成了什么?()A.乐B.法C.德D.道参考答案:B3.《尚书》所记录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A.怎么做好礼仪教化,怎么治理百姓,怎么巩固政权B.怎么做好一个国君,怎么做好礼仪教化,怎么治理百姓C.怎么做好一个国君,怎么做好一个大臣,怎么认识老百姓D.怎么做好一个国君,怎么做好一个大臣,怎么做好礼仪教化参考答案:C4.我国古代管理学上道家的学说主张什么?()A.人往高处走B.逆水行舟C.随波逐流D.人往低处走5.《尚书》所记录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A.怎么做好礼仪教化,怎么治理百姓,怎么巩固政权B.怎么做好一个国君,怎么做好礼仪教化,怎么治理百姓C.怎么做好一个国君,怎么做好一个大臣,怎么认识老百姓D.怎么做好一个国君,怎么做好一个大臣,怎么做好礼仪教化参考答案:C6.中国集权政治其实是什么和中国传统官僚系统中行政资源的控制结合起来而形成的?()A.道家无为而治B.法家君权一统C.儒家仁爱D.墨家兼爱参考答案:B7.按照对人的分类,我们大部分的人是属于哪一类的?()A.生而知之B.学而知之C.困而知之D.迫而知之参考答案:C8.人生的发展是由“格物”、“致知”等几个阶段组成的?()A.5B.6C.7D.8参考答案:D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的来源?()A.辞让之心B.是非之心C.羞恶之心D.廉耻之心参考答案:B10.孟子在游说各国国君的时候都会遭到很差的待遇,各国国君对他的学说都不屑一顾。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现代中国社会中丧礼是可以不办的,但是婚礼一定要办,否则会遭到社会舆论指责。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当一个人所发出的都是恶念的时候需要用哪位学者的学说来进行教育?()A.荀子B.老子C.庄子D.孟子参考答案:A13.仁政其实是和后来的德政,王道是一样的思想。

尔雅国学智慧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尔雅国学智慧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我的答案:错误
15《诗经》只有个别篇章有序言。()

我的答案:错误
16“五德始终”指的是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的德。()

我的答案:正确
17孔子的“礼”与孟子的“礼”都是要恢复周天子的乐礼。()

我的答案:错误
18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

我的答案:正确

我的答案:B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仁体现在社会交往中B.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C.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D.仁指的是责任

我的答案:D
5“天命之谓性”出自?A.《大学》B.《论语》C.《周易》D.《中庸》

我的答案:D
6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
A.精神B.心灵c.本性D.本真
A.包容万物B.万物一体C.兼容并包D.同胞物与

我的答案:C
32关于“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儒家的道指的是邪道B.道家的道是邪道C.道家的道是正道D.正道和邪道都是道家的道

我的答案:D
33“静而后能安”的安指的是(),心安理得。
A.安全B.安稳C.安慰D.安定

我的答案:D
34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

我的答案:A
45对于赋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铺陈作用B.具有描写自然界声色的功能C.具有类比功能D.具有叙述功能

我的答案:C
46关于汉朝4个诗派说法错误的是()。
A.鲁诗侧重于讲故事B.鲁诗较谨言C.齐诗进行说解,把阴阳融进去
D.毛诗强调诗的政治功能

国学智慧期末考试(1)讲解学习

国学智慧期末考试(1)讲解学习

学习-----好资料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学说是什么?(1.0 分)1.0 分 A、经学 B、子学 C、佛学 D、心理学我的答案:A2“仁 智 信 勇 严”出自?(1.0 分)1.0 分 A、《论语》 B、《吴子》 C、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六韬》 D、《孙子兵法》我的答案: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1.0 分 A、列士是以国家诸侯名义献诗 B、卿大夫不可以以个人名义献诗 C、卿大夫以职务名义献诗 D、商颂是周天子管的我的答案:B4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

(1.0 分)1.0 分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 A、精神 B、心灵 C、本性 D、本真我的答案:C5墨家思想有:尚贤、非命、()、尚同等。

(1.0 分)1.0 分 A、坐忘 B、心斋 C、明鬼 D、仁义我的答案:C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6《周礼》这本书有前代周朝的影子。

(1.0 分)1.0 分 A、正确 B、错误我的答案:A7中国文化中的两个用人策略:一是用人之长;二是用人()。

(1.0 分)1.0 分 A、之能 B、之技 C、之短 D、之功我的答案:C8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法经》的内容不包括()。

(1.0 分)1.0 分 A、《宪法》 B、《捕法》 C、《杂法》 D、《盗法》我的答案:A9老子所说的“道”是指()。

(1.0 分)1.0 分 A、道路 B、道德 C、手段 D、 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宇宙的根本规律我的答案:D10“英雄相惜”是讲()的人相惜。

(1.0 分)1.0 分 A、贤良 B、智慧 C、英勇 D、谋略我的答案:A11不属于孟子学说的是()。

(1.0 分)1.0 分 A、性善论 B、从仁到义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C、从民主到民本 D、从内圣到外王我的答案:C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1.0 分 A、鲁国曾是周公伯禽的封地 B、现在的《春秋》是记录西周和东周的历史 C、孔子编订了《春秋》 D、《春秋》在春秋时期各国都有的一本书我的答案:B13《尚书》总结的周朝治国经验不包括()。

尔雅《国学智慧》期末考试答案(正确答案完整版)之欧阳地创编

尔雅《国学智慧》期末考试答案(正确答案完整版)之欧阳地创编

1.《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鲁国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3.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

道德4.《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5.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6.孔子最提倡以()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道德7.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论语8.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

×9.《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次。

×10.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11.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人与人12.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自弃13.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要吃亏14.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

孝15.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16.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的意思。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的描述。

仁18.“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 孔子1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做事不用认真20.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

√21.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史可以通古今之理B、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的作用C、史的作用在汉朝形成共识D、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的我的答案:D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鲁国曾是周公伯禽的封地B、现在的《春秋》是记录西周和东周的历史C、孔子编订了《春秋》D、《春秋》在春秋时期各国都有的一本书我的答案:B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史官在古代是很多官员的统称B、老子是出身于史官C、“天人”不是史官的组成系统D、古代的“卜官”也属于史官我的答案:C25.《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的历史大事纲要。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正确答案: A 、9、道教中讲风水的学问是:() (2.00分)∙A.卜∙B.命∙C.相∙D.山10、“五服之制”产生于下列哪个国家:() (2.00分)∙A.中国∙B.希腊∙C.德国∙D.印度11、老子万物的起点是:() (2.00分)∙A.天∙B.地∙C.道∙D.仁12、庄子的心性逍遥的前提是:() (2.00分)∙A.心斋∙B.仁爱∙C.修齐∙D.治国正确答案: A 、13、“兴天下利,除天下之害”出自下面哪一部作品:() (2.00分)∙A.《道德经》∙B.《孟子》∙C.《墨子》∙D.《论语》14、墨家的大同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 (2.00分)∙A.道家∙B.儒家∙C.释家∙D.阴阳家正确答案: B 、15、“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与墨子的哪种思想相通:() (2.00分)∙A.兼相爱∙B.交相利∙C.非攻∙D.非儒正确答案: B 、16、《春秋》是根据哪一国的历史改编的? (2.00分)∙A.齐国∙B.楚国∙C.鲁国∙D.赵国17、孔子最推崇的弟子是谁? (2.00分)∙A.子贡∙B.彦回∙C.子夏∙D.张仪18、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 (2.00分)∙A.务本∙B.务实∙C.务真∙D.务业正确答案: A 、19、老子的智慧其实是源自于什么的智慧? (2.00分)∙A.史官∙B.宗教∙C.儒家∙D.道家20、郑玄分析《春秋》三传中善于“礼”的是哪一个? (2.00分)∙A.《谷梁传》∙B.《邹氏传》∙C.《左传》∙D.《公羊传》正确答案: C 、21、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的来源? (2.00分)∙A.辞让之心∙B.是非之心∙C.羞恶之心∙D.廉耻之心正确答案: B 、22、荀子讲的“礼”是用来出来什么关系的? (2.00分)∙A.社会关系∙B.尊卑关系∙C.亲情关系∙D.政治关系23、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制度其实从政治体制内部来讲应该是什么? (2.00分)∙A.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C.贵族共和∙D.君主立宪24、礼在其前两个功能形成之后就会担负起的第三个功能什么? (2.00分)∙A.司法∙B.哲学∙C.教化∙D.伦理正确答案: C 、25、君子阶层最主要的特质是什么? (2.00分)∙A.做官∙B.做学问∙C.普及文化∙D.修身养性26、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务谁的? (2.00分)∙A.庶民∙B.王室∙C.士大夫∙D.商人27、中国集权政治的其实是什么和中国传统官僚系统中行政资源的控制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2.00分)∙A.道家无为而治∙B.法家君权一统∙C.儒家仁爱∙D.墨家兼爱正确答案: B 、28、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 (2.00分)∙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29、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 (2.00分)∙A.甘谷县∙B.蓝田县∙C.嘉裕县∙D.雁门县30、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2.00分)∙A.《法经》∙B.《说难》∙C.《孤愤》∙D.《过秦论》判断题(40分)1、《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小人”出现了20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9.0 分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明德”指的是像日月一样的德行,给人以()和温暖。

A、光明B、光辉C、阳光D、柔美我的答案:A2“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

A、自然界B、生物界C、世界D、自然而然的状态我的答案:D3贵族共和体制在不同时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

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A4“英雄相惜”是讲贤良的人相惜?A、地位和财产B、格局的大小,气象的有无,眼界的高低,胸怀的宽侠我的答案:A5在早期的时候关于“礼乐关系”的表述上是几种?A、1.0B、2.0C、3.0D、4.0我的答案:B6“天命之谓性”出自?A、《大学》B、《论语》C、《周易》D、《中庸》我的答案:D7不属于《中庸》的要求的是:()A、博学B、不问C、明辨D、笃行我的答案:B8“新民”的意思?A、改变自己B、亲民C、学习D、实践我的答案:A9兵家对将领的基本要求是:仁、智、信、()、严。

A、义B、礼C、德D、勇我的答案:D10“治国”就是管理一个(),把他治理好。

A、四海B、大家族C、国家D、小诸侯我的答案:D11儒家所讲的道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正道”,意思是?A、道德B、品质C、修养D、知识我的答案:A12不是《尚书》主要研究内容的是:()A、怎么做好国君B、怎么做好大臣C、怎么认识老百姓D、怎么享受生活我的答案:D13《墨子》各篇分为()三篇,内容大同小异。

A、上下B、前后C、上中下D、内外我的答案:C14关于汉朝 4 个诗派说法错误的是()。

A、鲁诗侧重于讲故事B、鲁诗较谨言C、齐诗进行说解,把阴阳融进去D、毛诗强调诗的政治功能我的答案:A15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金榜题名C、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的答案:B16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修己B、务本C、乐他D、自弃我的答案:D17对于“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是文化的根本B、是国家的核心典籍C、是国家的一个文化宗旨D、今文经在延传中保持了本意我的答案:D18不属于孟子对仁义的观点的是()。

A、内心守仁,做事讲义B、仁,从心也,义,人路也C、仁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义是处理血缘关系D、仁是处理血缘关系的,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我的答案:C19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

A、了解B、安抚C、顺应D、恩惠我的答案:C20“安而后能虑”的“虑”指的是()。

A、思虑周详B、考虑C、顾虑D、想法我的答案:A21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积累的有关政治 经济 文化, 行之有效的 管理经验。

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A22对于赋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铺陈作用B、具有描写自然界声色的功能C、具有类比功能D、具有叙述功能我的答案:C23《周易》具有培养人的含蓄万物,()的胸怀。

A、包容万物B、万物一体C、兼容并包D、同胞物与我的答案:C24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A、法商B、儒商C、佛商D、道商我的答案:C25老子所说的“道”是指()。

A、道路B、道德C、手段D、宇宙的根本规律我的答案:D26“无为”就是要放权,“无不为”就是要抓住()。

A、重点B、关键C、要害D、方向我的答案:C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之前,记录《尚书》用的文字是隶书B、《诗经》是从西周早期开始的C、《周易》是从伏羲开始的D、《尚书》是五经中问题最复杂的书我的答案:A28早期官员的管制也是()的一种秩序。

A、礼乐B、仪礼C、礼度D、礼我的答案:D29读《周易》要有阴阳平衡,()的视角。

A、对立统一B、矛盾对立C、物我平衡D、和谐相处我的答案:A30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

A、《左传》B、《国语》C、《楚辞》D、《论语》我的答案:D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语》讲的是“谋”B、孟子游说过齐威王C、孟子在晚年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编订典籍D、《战国策》讲的是“仁”我的答案:D32从《尧典》开始记录的是?A、《周易》B、《诗经》C、《尚书》D、《礼义》我的答案:C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仁体现在社会交往中B、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C、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D、仁指的是责任我的答案:D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季札观乐中季札出使的是鲁国B、季札观乐是鲁国人为季札表演周王室的乐舞C、孔子对诗经进行了分类D、孔子修改了诗经的篇章我的答案:D35《礼》起源于()。

A、生活B、社会C、家族D、禁乱我的答案:D3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的描述。

A、孝B、仁C、忠D、义我的答案:B37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 你的()。

A、精神B、心灵C、本性D、本真我的答案:C38“静而后能安”的安指的是(),心安理得。

A、安全B、安稳C、安慰D、安定我的答案:D39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A、政府的政策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C、读书的普及D、礼制的发展我的答案:C40“新民”的“新”的意思是()。

A、新事物B、新气象C、新格局D、革新我的答案:D41道教有五门学问:山、卜、()、相、医。

A、炼丹B、修炼C、调养D、命我的答案:D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墨家学说面对的是社会下层B、墨子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工匠侠客C、墨家的原则是述而不作D、儒家的原则是述而不作我的答案:C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史官在古代是很多官员的统称B、老子是出身于史官C、“天人”不是史官的组成系统D、古代的“卜官”也属于史官我的答案:C44汉朝时《诗经》分为四个流派,其中不包括()。

A、齐B、鲁C、毛D、赵我的答案:D45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书借鉴的?A、《大学》B、《中庸》C、《周礼》D、《论语》我的答案:C46关于“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儒家的道指的是邪道B、道家的道是邪道C、道家的道是正道D、正道和邪道都是道家的道我的答案:D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列士是以国家诸侯名义献诗B、卿大夫以个人名义献诗C、卿大夫以职务名义献诗D、商颂是周天子管的我的答案:B48《庄子》 不是在说理, 而是用大量的物象、形象、故事、 ()等作为说理的凭据。

A、神话B、寓言C、比拟D、排比我的答案:A49古时对天的看法不包括:()A、自然之天B、主宰之天C、法律之天D、道德之天我的答案:C50《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A、鲁国B、燕国C、赵国D、魏国我的答案:A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礼、乐在社会关系中分别代表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的两种方式。

() 我的答案: √2法制就是“以法来治理国”。

() 我的答案: √3法家的用人术:实能、专任、易制() 我的答案: √4在记录内容方面,《尚书》比《国语》更正式,更重要。

() 我的答案: √5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 的意思。

() 我的答案: ×6墨家的“大同”被儒家吸收了。

() 我的答案: √7在古代诗与歌是同一个概念。

() 我的答案: ×8孔子的“仁”是理想的品德与感情,孟子的“义”是现实的标准与准则。

() 我的答案: √9墨子的主张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 我的答案: √10大艺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并不包含人的修养。

() 我的答案: ×11孟子认为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

() 我的答案: √12《周易》就是一本占卜之书。

我的答案: √13顺物自然是说人完全按照外在的特点来生存,而不去强求。

() 我的答案: √14《春秋》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我的答案: √15《公羊传》和《谷梁传》在汉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我的答案: √16徒歌指唱歌时无伴奏,又称为清唱。

() 我的答案: √17节葬是并不是不能用生者的钱来厚葬死者。

() 我的答案: ×18“定而后能静”的“静”指的是安心做事。

() 我的答案: √19汉学以训诂为特征,宋学对经蕴含的哲理进行讨论阐发。

() 我的答案: √20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 我的答案: √21慎独是指做事的时候要单独做。

() 我的答案: ×22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正确对待天命的态度是听天由命。

() 我的答案: √23慎独自省要求人要有戒备之心,要有警惕之心。

() 我的答案: √24“五德始终”指的是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的德。

() 我的答案: √25《尚书》的内容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

() 我的答案: √26孔子的“礼”与孟子的“礼”都是要恢复周天子的乐礼。

() 我的答案: ×27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

() 我的答案: √28《诗经》只有个别篇章有序言。

() 我的答案: ×29“心斋”不是心性逍遥的前提。

我的答案: ×30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

() 我的答案: √31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

() 我的答案: √32汉代初传播的汉书称为今文尚书。

() 我的答案: √33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有:仁、义、礼、法。

()我的答案: √34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

() 我的答案: √35“帝道治国”是以仁政为主,刑政为辅。

() 我的答案: √36在古代,歌本与诗本没有区别,是一样的。

() 我的答案: ×37现在的《古文尚书》不是先秦的,也不是汉代的,是晋朝时伪造的。

() 我的答案: √38百官在古代是由君主的家族担任的。

() 我的答案: √39退守大智慧不能让人心情逍遥,心性快乐。

() 我的答案: ×40《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 我的答案: √41道学讲寡色欲以养肾气。

() 我的答案: √42儒家学说的“化性说”的意思? 我的答案: ×43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的最完美的状态。

我的答案: √44法家的法制是由国君和贵族制定制度大家来遵守。

() 我的答案: √4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的建构来源于社会。

() 我的答案: √46《仪礼》、《周礼》和《礼仪》合称三礼。

() 我的答案: √47《大学》里讲端正是方向,忠正是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