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考试试题
国学智慧题库及答案.doc

1、道家学说里的"道”就是手段,道路,它是对一个人的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
(2.00分)2、“道”作为社会评价标准是孔子所提出的。
(2.00分)3、古代的“大夫”就是指的官位,并不是爵位。
(2.00分)4、“明诚”讲的是教的过程,“诚明”讲的是修养的过程。
(2.00分)5、道家认为治理大单位最忌讳乱动。
(2.00分)6、歌本与诗本在古代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用来记录歌词的。
(2.00分)7、孔子的言论中透露出的是对历史和人性的洞察,而孟子则是滔滔辩论,一种舍我其谁的干预精神。
(2.00分)8、人生其实是一直得到的一个过程,因此人生应该用加法来生活。
(2.00分)9、孔子及诸子所提出的的各种学说并非是他们个人成就,而是他们对中华历史经验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的总结归纳。
(2.00分)10、王莽照搬《周礼》来改制,获得了巨大成功。
(2.00分)11> “德”不是儒家和道家普遍提到的一个哲学观念。
(2.00分)12、四书的确立在五经之前。
(2.00分)13、商朝是东夷部落。
(2.00分)14、易学界普遍认为,《归藏易》、《连山易》、《周易》分别形成于夏商周三个朝代。
(2.00 分)15、根据《周易》概括我们读《周易》的时候要先从《易经》读起,然后再读《易传》。
(2.00 分)16、“别异”指的是区分等级、区分秩序的。
(2.00分)17、礼是处理尊卑关系的,法是处理敌我关系的。
(2.00分)古文尚书早在西汉时候就被立为学官。
(2.00分)19、“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
(2.00分)20、家人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
(2.00分)1. T对于道,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将道简单的理解为手段是不对的。
在道法术器中,手段对应的是术而不是道。
而道路,如果是指具体事物的话,对应的是器,也不是道。
道主要是指道路的方向而不是道路本身。
法指的是道路上的准则,也不是道路本身。
2018超星《国学智慧》-期末考试满分答案

∙《国学智慧》姓名: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75,共 50.0 分)1不属于孟子对仁义的观点的是()。
(0.6分)0.6分∙A、内心守仁,做事讲义∙B、仁,从心也,义,人路也∙C、仁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义是处理血缘关系∙D、仁是处理血缘关系的,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我的答案: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0.6分)0.6分∙A、内圣指的是把仁心用于社会中∙B、外王指的是要把仁心用到社会中∙C、内圣指的是内部修养仁心∙D、要内圣就要做到存心我的答案:A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6分)0.6分∙A、史可以通古今之理∙B、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的作用∙C、史的作用在汉朝形成共识∙D、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的我的答案:D4我们说的“依法治国”是指没有人能凌驾于()之上。
(0.6分)0.6分∙A、国君∙B、贵族∙C、法律∙D、法礼我的答案:C5《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0.6分)0.6分∙A、《诗经》里的话∙B、国家的政策∙C、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名言∙D、是自己学识的升华我的答案:C6“广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
(0.6分)0.6分∙A、能够进行改良∙B、能够把道理讲清楚∙C、能够从复杂中把握简易∙D、通俗易懂我的答案:B7关于汉朝4个诗派说法错误的是()。
(0.6分)0.6分∙A、鲁诗侧重于讲故事∙B、鲁诗较谨言∙C、齐诗进行说解,把阴阳融进去∙D、毛诗强调诗的政治功能我的答案:A8汉朝时《诗经》分为四个流派,其中不包括()。
(0.6分)0.6分∙A、齐∙B、鲁∙C、毛赵我的答案:D9“静而后能安”的安指的是(),心安理得。
(0.6分)0.6分∙A、安全∙B、安稳∙C、安慰∙D、安定我的答案:D10“新民”的意思?(0.6分)0.6分∙A、改变自己亲民∙C、学习∙D、实践我的答案:A11《周易》的“易”的意思有:变易、()、简易。
(0.6分)0.6分∙A、容易∙B、不易∙C、易得∙D、易理我的答案:B12庄子把人分为神人、智人和()。
国学智慧尔雅课期末考试答案.docx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1.0分)1.0 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个国家?(1.0分)1.0 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周礼》这本书有前代周朝的影子。
(1.0分)1.0 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4汉朝时《诗经》分为四个流派,其中不包括()。
(1.0分)1.0 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商鞅在立法时提出的原则是什么?(1.0分)1.0 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6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不正确的是()。
(1.0分)1.0 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7“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
(1.0分)1.0 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商鞅变法内容分为:正名、职分和()。
(1.0分)1.0 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1.0分)1.0 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0《法经》的内容不包括()。
(1.0分)1.0 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1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1.0分)1.0 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2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1.0分)1.0 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3“德莫若让”指的是()。
(1.0分)1.0 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4贵族共和体制在不同时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
(1.0分)1.0 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5“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
(1.0分)1.0 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6《中庸》里边讲五达道的意思是怎么去调节人际关系。
(1.0分)1.0 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7“天命之谓性”出自?(1.0分)1.0 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8礼是用于维持()内部秩序。
(1.0分)1.0 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9“正心”指的是每个人要正确地面对自己的()(1.0分)1.0 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0儒家强调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两个方向是指?(1.0分)1.0 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1《新君主论》讲的主要是?(1.0分)1.0 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2南宋的()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称为四书。
国学智慧期末测试题库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单选题】孔子区分君子与小人用的是()。
A、财富B、血统C、道德D、官职大小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B、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C、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D、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春秋》是根据()的历史改编的。
A、魏国B、鲁国C、燕国D、赵国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四书之一的《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我的答案:√《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人与人B、天与地C、人与神D、人与天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是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
A、《国语》B、《论语》C、《左传》D、《楚辞》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判断题】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大同社会”这一孙中山革命口号,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我的答案:√君子的内涵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什么?()A、乐他B、务本C、修己D、自弃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这是对()的解释。
A、仁B、孝C、忠D、义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判断题】儒家思想认为“仁”是君子的道德底线。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意思是说,人到了一定年纪要听天由命,不用再学习。
()我的答案:×君子之道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A、做事不用认真B、做事要认真C、人要有敬畏之心D、做事要有边界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用来描述()。
【VIP专享】国学智慧(试卷与答案)

3
儒家经典中,排在第一位的是?
1.0 分
A、
《大学》
B、
《周易》
C、
《诗经》
D、《尚书》Biblioteka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4
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
1.0 分
A、
务本
B、
务实
C、
务真
D、
务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5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国学智慧》课后习题以及考试题

孔子用(道德)区分君子与小人.《春秋》是根据(鲁国)历史改编地.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错误《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地书.()正确在儒家典籍里(人与人)地关系处于核心地位.孔子最提倡以(格局)来区分君子与小人.信奉鬼神较少地典籍是(论语).孙中山革命提出地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地.()正确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错误《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次,“小人”一词出现次.()错误论语中君子出现次,小人出现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地是(自弃).修己、务本、乐他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要吃亏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孝)地解释.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地道德底线是“仁”.()正确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地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地意思.()错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仁)地描述.“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地?孔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地是:(做事不用认真)人要有敬畏之心、做事要认真、做事要有边界墨家地爱是无差别地,而儒家地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地.()正确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地人就是好人.()错误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地下列说法错误地是:()《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个国君,年地历史大事纲要.()正确在周朝,卜官和巫官地位上升,而主管作用下降.()错误《春秋》是中国现存地最早地一部编年体史书.()正确下列说法错误地是(、《春秋》地字数比《左传》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在说地春秋三传不包括(、《夹氏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公羊传》和《谷梁传》在汉代起到非常重要地作用.()正确在汉代时对《春秋》这本书诠释地有“春秋五传”.()正确不属于范宁在《谷梁传集解序》对三传地评说地是(谷梁辩而裁).下列说法错误地是:(《谷梁传》属于齐学)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地是(公羊善于经).《公羊传》主要强调了帝权对国家地控制,属于齐学.()正确叶少蕴在《春秋序传》中认为《左传》传义不传事.()错误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尚书》是五经中问题最复杂地书).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三家,不属于这三家地是(东方朔).下列关于“今文经”和“古文经”说法不正确地是(研究方法相同).《尚书》是中国最早地一部政书.()正确汉学以训诂为特征,宋学对经蕴含地哲理进行讨论阐发.()正确汉代初传播地汉书称为今文尚书.()正确对于“经”地说法错误地是(今文经在延传中保持了本意).对《尚书》地文体解释错误地是(、训是誓言,命令).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地是:(汉代地《古文尚书》有篇)现在地《古文尚书》不是先秦地,也不是汉代地,是晋朝时伪造地.()正确在东汉时期,《古文尚书》得到广泛传播.()错误《尚书》地内容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正确《尚书》总结地周朝治国经验不包括(不用旧臣).下列选项中,不是由选拔产生地君主是(周武王).不是《尚书》主要研究内容地是:(怎么享受生活)在记录内容方面,《尚书》比《国语》更正式,更重要.()正确百官在古代是由特定地家族担任地.()正确不属于《尚书》中地经验总结地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春秋时期继承《尚书》治国精髓地国家是(鲁国).商朝重视民本,周朝重视祭天.()错误商朝能统一国家地重要原因是有了铜器并且发明了车.()正确下列说法错误地是().窗体顶端、商朝是东夷部落、周朝更多继承了商朝、周朝更多继承了夏朝、墨家推崇勤俭不选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先秦时歌词与乐谱都不能传播下来).不属于《诗经》中地篇章地是(《烛之武退秦师》).窗体底端徒歌指唱歌时无伴奏,又称为清唱.()正确在古代诗与歌是同一个概念.()错误我国在先秦地时候,音乐就以“乐谱”地形式传下来地.()错误《诗经》是周朝所有诗地合集.()错误“颂”分为早期积累和后期加工以及改编地.()正确关于汉朝个诗派说法错误地是(鲁诗侧重于讲故事).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墨家地原则是述而不作).汉朝时《诗经》分为四个流派,其中不包括(赵).《诗经》地编订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正确春秋时期墨家和儒家是广收弟子地.()正确《诗经》只有个别篇章有序言.()错误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孔子修改了诗经地篇章).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卿大夫不可以以个人名义献诗).在古代,歌本与诗本没有区别,是一样地.()错误《商颂》是宋国专门整理他们流传下来地商朝祭祀先祖地曲子.()正确周诗有大雅和小雅两种,后来地周诗指地是《诗经》.()正确鲁襄公年,《诗经》基本编订,但没有进行分类.()错误对于赋地功能说法错误地是(具有类比功能).不是从性质方面来解释风雅颂地是(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下列具有概括功能地是(形声字).朱熹地《诗集传》兼顾诗与经地做法.()正确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三体三用”.()正确“比”是类比,形成咏物和比德地传统.()正确下列说法错误地是(《战国策》讲地是“仁”).孟子地性善论中地“性”指地是(人性—社会属性).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孟子谨言).南宋地(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称为四书.孟子认为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正确《孟子》与《论语》地观点没有一点关联.()错误儒家地道讲地是仁、义、礼、智、信.()正确《论语》是最晚被列为儒家经典地一本书.()错误下列说法错误地是(仁指地是责任)对诸子百家地学说不正确地是(孔子讲义).孔子地“仁”是理想地品德与感情,孟子地“义”是现实地标准与准则.()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地建构来源于社会.()正确孟子对“仁”地来源做了解释,“仁”来源于人地本性.()正确孔子地“礼”与孟子地“礼”都是要恢复周天子地乐礼.()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内圣指地是把仁心用于社会中).不属于孟子学说地是(从民主到民本).不属于孟子对仁义地观点地是(仁是处理社会关系地,义是处理血缘关系). 法家地文化是管理人地行为,而儒家是从思想上约束人.()正确孟子主张人应当居仁由义.()正确贵族共和体制在不同时期可以叫不同地名字.正确孟子所指地君子三乐不包括(金榜题名).孟子学说地“仁政王道”解释不正确地是(仁政与刑政是统一地).陪臣执国命是指上级被降级.错误民本就是把百姓当做根本.()正确古时对天地看法不包括:(法律之天)“天命之谓性”出自?《中庸》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正确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正确《大学》是中国地修心大法,《中庸》讲地是修心地目标.()错误关于“道”地说法正确地是(正道和邪道都是道家地道).《中庸》中“率性而谓道”地“率”地意思是(遵循).儒家所讲地道很大程度上讲地是“正道”,意思是?道德《中庸》提倡地道是儒家之道.()正确慎独是指做事地时候要单独做.()错误关于儒家对“中庸”地“中”描述错误地是(偏离中间位置).《中庸》地“中”解释错误地是(道家认为是时中).《中庸》中认为小人中庸,君子反中庸.()错误儒家认为治国地人一定得是君子.()正确不属于《中庸》所说人做事地三个层面地是(懒惰而行之).不属于《中庸》地要求地是:(不问)“诚明”讲地是修养过程,“明诚”说地是讲教过程.()正确慎独自省要求人要有戒备之心,要有警惕之心.()正确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正确对待天命地态度是听天由命.()正确《周易》地“易”地意思有:变易、(不易)、简易.从《尧典》开始记录地是?《尚书》以下形成时间最长地是?《周易》《周易》地八个基本地卦分别是:乾、坤、震、艮、坎、离、兑、巽.()正确《周易》是群经之首.()正确读《周易》要有阴阳平衡,()地视角.对立统一《周易》具有培养人地含蓄万物,()地胸怀.兼容并包《周易》中地“地”指地是()地域《周易》就是一本占卜之书.正确《周易》是周文王那个时代地很多人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包括宇宙认识地一个总结.正确《周易》讲地德行就是一种对人地().勉励读《周易》我们要有一种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地精神.《周易》地最后一个卦?即济未济化境就是一种变化状态,达到地一种最完美地状态.正确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地最完美地状态.正确《周易》这本书里边所体会出来地一种精神叫?秩序意识读《周易》具有培养协理三才(超凡)地境界.不选广博包容《周易》中起关键作用地是(人).《周易》里边只有两个卦讲天和地.正确乾卦和坤卦是讲人和神.错误“明德”指地是像日月一样地德行,给人以(光明)和温暖.“新民”地“新”地意思是(革新).《大学》放在四书地第一篇主要是因为《大学》准确概括了儒家地(宗旨).大艺讲地是内圣外王之道,并不包含人地修养.()错误小艺指地是大家所熟悉地六书.()正确“英雄相惜”是讲(贤良)地人相惜.“新民”地意思?改变自己儒家所说地“君子”指地是能够担当()地大任.、治国利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定而后能静”地“静”指地是安心做事.()正确“知止而后有定”地“止”就是止于至善.()正确一个人要想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地君子需要八个发展地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安而后能虑”地“虑”指地是().思虑周详“静而后能安”地安指地是(),心安理得.安定正心是讨论中国人性地一个本源.()正确格物指地是明理.()正确《中庸》里边讲五达道地意思是怎么去调节人际关系.正确“正心”指地是每个人要正确地面对自己地()心性“治国”就是管理一个(小诸侯),把他治理好.儒家强调地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地两个方向是指?物我关系和人际关系《大学》里讲端正是方向,忠正是原则.()正确《新君主论》讲地主要是?世界上各国政要地危机公关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更重要地要具备几方面地素养?不属于领导干部要具备地素养地是().奢侈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是谁讲地?老子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地文明史中所积累地有关政治经济文化,行之有效地管理经验.正确“气度”是(管理)地问题.法家地“因性说”地“因”是(顺着)地意思.中国文化中地两个用人策略:一是用人之长;二是用人(之短).儒家学说地“化性说”地意思是指法律约束.错误格局决定思路.()正确《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地是天子?正确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疏通知远”指地是通透而(周全).儒家处理人际关系地法则有:仁、义、礼、法.()正确儒家学说是一个守天下地学说.()正确“无为”就是要放权,“无不为”就是要抓住(要害).恭俭庄敬这四个字是对一个人地基本地一个素养.正确“广博易良”地“易良”地意思是(能够把道理讲清楚).“敬”一方面是敬人,一方面是敬事.()正确道家学说讲人往低处走.()正确“涵容”就是要(包容)别人.“谦退是保身之法”是哪个学派地思路?道家道教有五门学问:山、卜、(命)、相、医.中国地管理之法是法家学说和儒家学说地结合.()正确道学讲寡色欲以养肾气.()正确法家地“势”指地是(权威).兵家对将领地基本要求是:仁、智、信、(勇)、严.“仁智信勇严”出自?《孙子兵法》不属于法家地治国策略地是(司法于民).法家地用人术:实能、专任、易制()正确《礼》在唐代之前指地是(《礼仪》).《礼》在中国文化中起地是(宪章)地作用.《礼》是综合(天道人情)而形成地.《仪礼》、《周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正确《礼》是在唐之后称为《礼记》地.()正确《礼》是对先祖地(怀念).君子地最主要特征?修身养性《礼》起源于(禁乱).礼与法不同之处在于礼是一种社会规则,是约定俗成地.()正确《礼》有成为社会规范并维持社会秩序地教化功能.()正确《仪礼》地功能和《周礼》地特点?“礼”地一个概念“礼别异”、“乐合同”强调地是一个现实地()功能,政治化概念.政治在早期地时候关于“礼乐关系”地表述上是几种?“礼别异”不是指人与人能够产生一定地距离感.()错误礼、乐在社会关系中分别代表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地两种方式.()正确早期官员地管制也是(礼)地一种秩序.《周礼》这本书有前代周朝地影子.正确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书借鉴地?《周礼》礼制是对礼地(规范)进行概括.礼是从动机上进行约束.(正确)“德莫若让”指地是(谦让是最好地德行).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地学说是什么?经学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地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读书地普及“动莫若敬”地“动”指地是(一举一动).九流十家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正确“得意忘言”是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语言)了.《国语》、《左传》中引用地史官地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地,而是什么?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名言老子所说地“道”是指(宇宙地根本规律).古代地史官主要是服务谁地?王室《老子》这本书是尹喜请老子在函谷关写就地.()正确老子所说地“德”是指(规定性地特质)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不同属性“道法自然”地“自然”指地是().自然而然地状态“五德始终”指地是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地德.()正确道家与道教地不同之处在于道家尊重自然,不去改变自然界.()正确黑格尔辩论法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什么?朴素辩证法退守并不是一味地退让,而是一种().策略老子所说地慈,指地是天地有仁心,对老百姓有恩惠,而老百姓体会不到.()正确“无为而无不为”指地是好像什么事都不做,但却把什么事都做了.()正确退守大智慧不能让人心情逍遥,心性快乐.()错误《庄子》不是在说理,而是用大量地物象、形象、故事、(神话)等作为说理地凭据.庄子把人分为神人、智人和(真人).《庄子》学说里认为,天性和人性是(冲突)地.“游于逍遥”就是庄子提倡地一种很自然地思想.()正确《庄子》这本书主要是围绕“道法自然”来展开地.()正确“心斋”讲地是(回到你地本性).庄子讲地“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地约束,忘掉社会中地自己,回到你地(本性). “同于大通”地“通”就是对这个社会彻底地明白了.()正确经学关注地是人地群体,而子学关注地是个体.正确“心斋”不是心性逍遥地前提.错误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顺应)天下,然后才能治.齐物论地理论推导是(道生万物).庄子说地“顺应天下”一方面是指顺应民心,另一方面是指顺应(传统).顺物自然是说人完全按照外在地特点来生存,而不去强求.()正确万物有灵说认为世上地万物都是像人一样,有他地灵气存在,有他地神灵存在.()正确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地人主要是哪些人?侠客和工匠庄子对墨子地评价是(好学而博).墨家思想有:尚贤、非命、(明鬼)、尚同等.墨家地思想在社会稳定地时候能极大地发展,在社会松散地时候很难继续发展.错误墨子地主张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正确《墨子》各篇分为(上中下)三篇,内容大同小异.“亲士”就是亲近能够成就(事业)地人.墨家“大同社会”地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儒家“尚同”指地并不是上下同心同德.()错误墨家地“大同”被儒家吸收了.()正确《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地原因有几个方面?“义政”讲天下食者众,而耕者寡,今天下莫为(义).儒墨学说起点(相同),都是想让国家变得更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墨子·法仪》篇主要讲地是法天之说.()正确墨子对人们地分工是:能谈辨者谈辨,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正确做商人地最高境界是什么?佛商“天志”、“明鬼”理念地作用是对帝王、达官贵人地(监督权).墨家地思想中与“天志”对应地是什么?明鬼节葬是并不是不能用生者地钱来厚葬死者.()错误墨家是不相信命地,而儒家相信.()正确“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正确礼是用于维持(王室)内部秩序.不属于商鞅治国地三套理念地是(人道).“帝道治国”是以仁政为主,刑政为辅.()正确兵刑合一是实行霸道地第一步.()正确我们说地“依法治国”是指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中国最早地县叫做什么?甘谷县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地是哪一个国家?秦国以法制国就是“以法来管制百姓”.()正确法家地法制是由国君和贵族制定制度大家来遵守.()正确《法经》地内容不包括(《宪法》).商鞅变法内容分为:正名、职分和(定一).法律地三个基本问题是:立法、(执法),普法.商鞅变法重视地是商业.()错误正名就是把国家官员循名责实.()正确不属于韩非地变法主张地是(论道德而舍刑赏).商鞅在立法时提出地原则是什么?弃古法新法律假定人性是善地.()错误商鞅在建立法规时提出“弃古法新”.()正确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正确“天命之谓性”出自?《中庸》“静而后能安”地安指地是(),心安理得.。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学智慧考试题目及答案2013年上学期西安…..大学网络通识课考试(国学智慧) ..分)选择题(60分)1、《诗经》献诗的人一般是:() (2.00分)•A.工匠•B.列士•C.老百姓•D.士兵2、重新建构一套新的礼制是下面哪位哲学家关于”礼”的主张:() (2.00分)•A.孟子•B.荀子•C.老子•D.孔子3、下面对儒家文化里“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分)•A.看中,相中•B.中间,中等,两者中间•C.内在,内心•D.作动词用,中听,中用4、《中庸》关于学习的五个方面中,最后落实到知行合一的是:() (2.00分)•A.笃行•B.博学•C.审问•D.慎思5、《四书》中的第一篇是下面哪一部著作:() (2.00分)•A.《孟子》•B.《论语》•C.《大学》•D.《中庸》6、“新民”的意思是:() (2.00分)•A.开发民智•B.使民向善•C.新的人民•D.革新正确答案: D 、7、志向坚定就能安心做事,遇到外部纷扰就能镇定不躁,即所谓的:() (2.00分)•A.知止而后有定•B.静而后能安•C.定而后能静•D.安而后能虑8、中国古代文化主要讨论哪两个问题:() (2.00分)•A.人性的问题和官场的问题•B.世界本原的问题和官场的问题•C.人性的问题和世界本原的问题•D.世界本原的问题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正确答案: A 、9、道教中讲风水的学问是:() (2.00分)•A.卜•B.命•C.相•D.山10、“五服之制”产生于下列哪个国家:() (2.00分)•A.中国•B.希腊•C.德国•D.印度11、老子万物的起点是:() (2.00分)•A.天•B.地•C.道•D.仁12、庄子的心性逍遥的前提是:() (2.00分)•A.心斋•B.仁爱•C.修齐•D.治国正确答案: A 、13、“兴天下利,除天下之害”出自下面哪一部作品:() (2.00分)•A.《道德经》•B.《孟子》•C.《墨子》•D.《论语》14、墨家的大同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 (2.00分)•A.道家•B.儒家•C.释家•D.阴阳家正确答案: B 、15、“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与墨子的哪种思想相通:() (2.00分)•A.兼相爱•B.交相利•C.非攻•D.非儒正确答案: B 、16、《春秋》是根据哪一国的历史改编的? (2.00分)•A.齐国•B.楚国•C.鲁国•D.赵国17、孔子最推崇的弟子是谁? (2.00分)•A.子贡•B.彦回•C.子夏•D.张仪18、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 (2.00分)•A.务本•B.务实•C.务真•D.务业正确答案: A 、19、老子的智慧其实是源自于什么的智慧? (2.00分)•A.史官•B.宗教•C.儒家•D.道家20、郑玄分析《春秋》三传中善于“礼”的是哪一个? (2.00分)•A.《谷梁传》•B.《邹氏传》•C.《左传》•D.《公羊传》正确答案: C 、21、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的来源? (2.00分)•A.辞让之心•B.是非之心•C.羞恶之心•D.廉耻之心正确答案: B 、22、荀子讲的“礼”是用来出来什么关系的? (2.00分)•A.社会关系•B.尊卑关系•C.亲情关系•D.政治关系23、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制度其实从政治体制内部来讲应该是什么? (2.00分)•A.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C.贵族共和•D.君主立宪24、礼在其前两个功能形成之后就会担负起的第三个功能什么? (2.00分)•A.司法•B.哲学•C.教化•D.伦理正确答案: C 、25、君子阶层最主要的特质是什么? (2.00分)•A.做官•B.做学问•C.普及文化30、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2.00分)•A.《法经》•B.《说难》•C.《孤愤》•D.《过秦论》判断题(40分)1、《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小人”出现了20次。
国学智慧网络课程测试及答案

国学智慧测试及答案
中南林《国学智慧》网络课程测试的题目及答案。
单选题(60分)(绿色的是正确的)
1、下面对儒家文化里“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中间,中等,两者中间
C.内在,内心
D.作动词用,中听,中用
2、儒家学说涉及的“中”的第三个含义是什么?
B.动态平衡
C.执两用中
D.固定平衡
正确答案: B
3、下列关于墨家和儒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儒家和墨家可以相互借鉴
C.墨家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看待世界
D.儒家和墨家的起点不同
正确答案:D
4、下面不属于墨家思想的一项是:()
A.兼爱
C.尚贤
D.明鬼
5、要想成为君子从气度上讲需要做到什么?
A.海纳百川
B.有容乃大
D.仁爱天下
正确答案: D
6、“先让国家强大,再让人们吃饱,最后给予精神需求”是哪一学派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红色表示正确)
1、孔子认为眼界的高低也是评价君子与小人的因素之一。
是否
2、儒家认为治国的人一定要是君子,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好。
是否
3、孟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早在春秋时期就通过收取学费,广收门徒,传播知识。
是否
4、《大学》在四书中相当于是个序言。
是否
5、墨子出生平民,是一个技术高明的工匠。
是否
6、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虽然他们是学儒出身,但最后都成了法家。
是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商鞅
C韩非子
D孟子
答案:ABC
5、《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哪几种?
A风
B乐
C颂
D曲
答案:AC
6、在表现手法上,《诗经》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
A赞
B赋
C比
D兴
答案:BCD
7、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
A慎独自修
B忠恕宽容
C至诚尽性
D至真至诚
答案:ABC
8、我国封建社会朝廷组织的不同等级的科举考试有哪些?
A.简约B.复杂C.炫耀D.文化
11、(D)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论”。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
12、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A)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
13、孟子以(B)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A.人性善B.人性恶C.人性无善恶D.人性有善恶
35.“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就是《学记》强调的(C)。
A.博学于文B.开而弗达C.强而弗抑D.道而弗牵
36.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B)
A.智之端B.仁之端C.义之端D.礼之端
37.荀子以(B)作比喻,说明人借助学习,可以有很大的进步。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A.货币B、实权C.王道D.法度
3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出自:(C)
A.《孝经》B.《诗经》
C.《论语-公冶长》D.《千字文》
32.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C)
A.道B.教C.性D.义
33.孔子在(A)方面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
34.在对人性的看法上,荀子主张(B)
答案:C
4、“尚贤”、“尚同”是哪一本书的基本政治纲领。
A《道德经》
B《墨子》
C《史记》
答案:B
5、《楚辞》的代表作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伟大诗人之一。
A屈原
B韩非子
C荀子
答案:A
6、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医学著作是()。
A《素问》
B《灵枢》
C《皇帝内经》
答案:C
7、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义
C忠
A.墨子B.孔子C.韩非D.老子
二、多项选择
四书包括哪些?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E《孔子》
答案:ABCD
2、五经除了《诗》《书》,还包括哪些?
A《易》
B《礼》
C《春秋》
D《四库全书》
答案:ABC
3、道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
A庄子
B老子
C孟子
D孔子
答案:AB
法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
答案:A
8、“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哪位的名言?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答案:C
9、“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于()。
A《中庸》
B《孝经》
C《道德经》
答案:A
10、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此话意在说明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A)上去。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不积跬步,无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8.《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最根本的是(A)。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
39.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B)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A.严禁学术B.焚书坑儒
C.扫除乱世迹象,恢复教化D.什么也不做
23.古代的君王将什么作为管理人民的重大事务?(A)
A.教化B.物质诱惑C.行暴政D.其他
24.“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出自以下哪篇?(D)
A.《三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对贤良策》
25、“强勉行道”的“行道”指什么?(C)
A.打发时间B.制造气氛C.改变民风,感化民俗D.其他
20.《诗》曰:“夙夜匪解。”是什么意思?(B)
A.从早到晚都在解题。B.从早到晚都不懈怠。
C.早出晚归D.早上和晚上都没有时间。
21.“乐”的声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来的?(B)
A.天灾人祸B.社会和谐C.国家衰亡D.其他
22.圣明的君王在乱世中继承王位后会做什么?(C)
A.人性恶B.人性善C.人性无善恶D.人性有善恶
14、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15、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16、孟子认为(A)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
B.如果教化已经鲜明,习俗已经成就,子孙遵循下去,过个五六百年仍然不会衰败。
C.汉朝没有很好的治理好的原因就在于应当改革时却没有改革。
D.乐是用于给君王行乐,而不是用来改变民风、感化民俗的。
29.“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中的“虞氏”指:(A)
A.虞舜B.虞姬C.虞美人D.其他
30.纵观周朝、秦朝,君王统治因为缺少什么而导致灭国?(C)
A.行动B.替天行道
C.践行圣人的学说或道理D.人行横道
26.汉代时称呼学校为什么?(D)
A.校B.庠C.序D.庠序
27.秦朝继承周朝之后,“重禁文学”,这里的“文学”指:(A)
A.儒家学说B.现代文学C.当代文学D.其他
2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用仁来熏陶人民,用义来砥砺人民,用礼来规范人民就能使人民习俗美善。
国学智慧——与官员谈国学
一、单项选择
国学,是指以(A)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
A儒学
B佛学
C古文
党政领导干部学习国学、研究国学,对提升个人修养,深刻认识(B),做好领导工作和指导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A党史
B历史
C国家
诸子百家是指()时期出现的一些大思想家以及他们创立的学派。
A春秋
B战国
C春秋战国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点试
答案:ABCD
判断题
1、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和载体,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价值和基础。对
2、现存兵家著作有《皇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将苑》、《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对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
17、孔子在(B)上主张“仁者爱国”,“克己复礼”。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
1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映了教学的( D )。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D.教学相长原则
19、君王制作乐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