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历真题汇编及解析

合集下载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十套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十套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十套第一套题目一问题:什么是音乐教育?什么是音乐教育?答案: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审美情趣以及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审美情趣以及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题目二问题:描述一下音乐教师在学校中的角色。

描述一下音乐教师在学校中的角色。

答案:音乐教师在学校中的角色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并指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音乐教师在学校中的角色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并指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套题目一问题:什么是谱号?什么是谱号?答案:谱号是用来表示音高的记号,常用的谱号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分别用于乐谱上属于高音区和低音区的音符。

谱号是用来表示音高的记号,常用的谱号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分别用于乐谱上属于高音区和低音区的音符。

题目二问题:简要介绍一下五线谱。

简要介绍一下五线谱。

答案:五线谱是一种常用的乐谱记谱法,由五条平行的水平线和其间的空隙组成。

乐谱上的音符和音符的时值通过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符号来表示。

五线谱是一种常用的乐谱记谱法,由五条平行的水平线和其间的空隙组成。

乐谱上的音符和音符的时值通过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符号来表示。

第三套题目一问题:音符的时值有哪些?音符的时值有哪些?答案:音符的时值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等,每一种音符的时值都是其他音符的一半。

音符的时值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等,每一种音符的时值都是其他音符的一半。

题目二问题:什么是音程?什么是音程?答案: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关系,常见的音程有八度、五度、四度、三度等。

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关系,常见的音程有八度、五度、四度、三度等。

第四套题目一问题:什么是主音?什么是主音?答案:主音是一个音乐调式中的起始音,决定了调式的音域和音高。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无标题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第一节:音乐理论基础1.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什么?2.请简要介绍音乐的节奏和节拍。

3.请解释以下音乐术语:音高、音程、和弦。

4.简述音乐的调性和调式。

5.什么是音乐的节目结构?6.说明以下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和名称:a) 八分音符b) 四分音符c) 十六分音符d) 全音符e) 二分休止符f) 四分休止符第二节:音乐教育原理1.简述音乐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2.解释以下音乐教育术语:音域、音色、节奏感。

3.请列举几种适合幼儿的音乐教学活动并说明其目的。

4.音乐教育中的评价方法有哪些?请详细描述其中一种评价方法。

5.如何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6.请简要介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职业道德和教育伦理。

考试答案第一节:音乐理论基础1.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2.节奏是指音乐中不同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关系,而节拍则是指音乐的基本脉动。

节奏是音乐的动感基础,而节拍则是音乐的基本单位。

3.音高是指音符的高低,音程是指两个音的距离,和弦是指多个音同时发声。

4.调性是指音乐中基础音与其它音的相对关系,调式是指在一个调性中按照特定的音乐规则组织起来的音乐材料。

5.音乐的节目结构指音乐作品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组织关系,包括起始部分、发展部分、高潮部分和结尾部分。

6.时值和名称:a) 八分音符 - 1拍b) 四分音符 - 2拍c) 十六分音符 - 0.5拍d) 全音符 - 4拍e) 二分休止符 - 2拍f) 四分休止符 - 1拍第二节:音乐教育原理1.音乐在学生发展中起到培养情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脑功能发展等多重作用。

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情绪表达能力、塑造个性和培养思维能力。

2.音域是指乐器或人声所能发出的音的范围,音色是指不同音源所具有的独特音质,节奏感是指对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和脉动的感觉和理解能力。

3.适合幼儿的音乐教学活动包括:歌唱、打击乐、舞蹈等。

湖南教师招聘考试音乐笔试模拟题2(含解析)

湖南教师招聘考试音乐笔试模拟题2(含解析)

湖南教师招聘考试音乐笔试模拟题2一、多项选择题1、在室内乐中,“钢琴五重奏”一般所使用的乐器是( )。

A、一架钢琴B、一把小号C、一把大提琴D、两把小提琴E、一把中提琴【答案】ACDE【解析】钢琴五重奏包括钢琴、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2、下列作品中,()是青主创作的。

A、《采莲谣》B、《大江东去》C、《我住长江头》D、《我劝你》E、《长城谣》【答案】BCD【解析】《采莲谣》的作者是陈田鹤,《长城谣》的作者是刘雪庵。

本题说的是“青主”,即廖尚果,中国音乐理论家,曾用笔名黎青主。

故本题选BCD。

3、巴洛克时期重要的宗教类声乐体裁有()。

A、歌剧B、清唱剧C、受难曲D、康塔塔E、交响曲【答案】BCD【解析】巴洛克时期新出现的声乐体裁有: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以突出音乐的戏剧性表达为主,采用主调织体形式。

属于宗教体裁的有: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其中康塔塔不一定采用宗教题材。

可直接选出BCD三项为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1、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电影____的插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____根据塔吉克民歌改词编曲。

【答案】《冰山上的来客》、雷振邦2、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三部著名芭蕾舞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睡美人》、《天鹅湖》、《胡桃夹子》3、教坊和梨园是____(时期)的音乐机构。

【答案】唐代4、《两个犹太人》选自管弦乐组曲____,作者是____。

【答案】《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5、F微调式的宫音是____,A官调式的羽音是____。

【答案】bB、 #F6、序曲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序奏音乐,亦称“____。

【答案】开场音乐7、移调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

【答案】移动音程的移调、改变调号的移调、改变谱号的移调8、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是以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及学生____为主的音乐教学方法。

【答案】独立阅读书面语言9、广东音乐中的粤胡又称为____。

音乐教师招聘试题及

音乐教师招聘试题及

音乐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音乐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一、乐理知识1.请简述什么是调?答:调是音乐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在一首曲子中确定音高的基准音。

一个调一般由一组音所组成,其中一种音的作用较为重要,称为主音。

其他音与主音的音程关系决定了这个调的音质特色。

2.请列举至少三个常见的调,并说明每个调的特点。

答:常见的调有以下几种:- C调:无升降号,音域广,明亮、平和。

- G调:一个升号,音域较广,明亮、热情。

- F调:一个降号,音域较窄,深沉、内敛。

二、音乐理论与分析1.请解释以下音乐术语:- 和弦- 音程- 节奏答:- 和弦:由三个或三个以上音同时发声,构成的音群。

和弦可以按照稳定程度分为稳定音、不稳定音和过渡音等。

- 音程:指的是两个音的高低关系,可以用数字或音程名称来表示。

- 节奏:音乐中有组织的时间长短、强弱和弹奏速度的组合,形成的周期性的音乐元素。

2.请听一小节音乐片段,手写出该片段的简谱,并标出主旋律和伴奏部分。

答:由于无法提供音频文件,请学生自行演奏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音乐片段,完成简谱的书写。

三、演奏技巧与指法1.请列举至少五种常用的吉他指法,并简要说明每个指法的特点。

答:常用的吉他指法有以下几种:- C指法:按下1弦、2弦、3弦,弹奏和弦。

- G指法:按下2弦、3弦、4弦,弹奏和弦。

- D指法:按下1弦、2弦、3弦、4弦,弹奏和弦。

- F指法:按下1弦、2弦、3弦、4弦、5弦,弹奏和弦。

- E指法:按下5弦、4弦、3弦、2弦、1弦,弹奏和弦。

2.请简要介绍吉他演奏中的常用双手指法。

答:在吉他演奏中,常用的双手指法有以下几种:- 掌指连奏:利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或无名指进行配合,产生连续的音符。

- 弹指连奏:利用指尖进行弹奏,形成连续的音符。

- 滑奏:将手指滑动到指定的音符上,产生连续的音效。

四、音乐教育与教学方法1.请简述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答: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考虑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个人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016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及解析

2016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及解析

2016 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及解析来源 :长沙教育论坛地下党更多的资料请搜索长沙教育论坛(满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权编印的()。

A. 《弦索备考》B. 《神奇秘谱》C.《乐府传声》D. 《溪山琴况》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相声的基本功?()A. 说B.唱C.演D.学3.由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具有歌曲形式特点的小型器乐曲体裁是(A.夜曲 B.前奏曲)。

C.无言歌D.组曲4.清唱剧《长恨歌》是(A. 萧友梅B.王光祈C.黄自D. 青主)创作的。

5.下列乐器中属于“竹子”类材料制作的有(A. 磬B.笙C.箫D.筚篥)6.评剧源于(A. 甘肃B.湖北C.河北D. 山西)省东部地区。

7.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A. 《碣石调—幽兰》B.《广陵散》)。

C.《高山流水》D. 《梅花三弄》8.下列不属于四大名旦的是()。

A. 尚小云B.荀慧生C.周信芳D.程砚秋9.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

下面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

A. 越剧B. 吕剧C.黄梅戏D.评剧10.下列属于单乐章结构的乐曲的体裁是()。

A.交响曲B. 奏鸣曲C.协奏曲D.交响诗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歌剧是我国歌剧成型的标志。

2.《卡门序曲》的作者是,《合唱交响曲》的作者是。

3.我国民歌一般分为、、三种基本体裁。

4.乐曲《百鸟朝凤》是一首独奏曲,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作者是。

5.是朱践耳 1952 年为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而写作的一首插曲,后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

6.东亚音乐多采用音阶,中亚和西亚采用音阶。

7.是我国著名板胡演奏家刘明源写作的一首民乐小品,全曲为三段式结构,取材于《卖膏药》、《碾糕面》两个主题。

8.《光明行》的曲作者是,常用乐器演奏,属于中国民族乐器的乐器组。

9.舞剧,又称为,起源于(地区、国家)。

最新整理历年音乐教师招考考试试题(经典版)

最新整理历年音乐教师招考考试试题(经典版)

D . 管子
《我爱你塞北的雪》
优美抒情
. 的代表作之一
A .贝多芬
. B.巴赫 C 柴可夫斯基 D 肖邦
.7《蒙娜丽莎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的作品.A .达芬奇
C.丹纳
D.但丁
8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一思想的是
.
A .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胡适
B.罗丹
9.”三一律”是欧洲 戏剧的创作法则.
_ A .文艺复兴
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20.电影艺术诞生于
A .1921
B.1895
C.1905
D1915
参考答案:
一. 1.歌曲 声乐 .2.小号圆号长号
金星
5.《智取威虎山 》
大号等
3.光未然
4. 马
6.北京 200 西皮 二黄 京胡 京二胡 月琴传统剧目:《空城
计 》《铡美案 》《 霸王别姬 》
现代剧目 《智取威虎山 》《沙家浜 》《红灯记 》.7 乔羽词刘炽曲 8.
式的旋律.
8.贝多芬生于波恩(, )国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
之先河.
主要作品有:钢琴奏鸣曲< > ,< >.< >,管弦乐< >,具
有历史意义的第一至第九交响曲.
9.交响曲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 ),通常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乐章为
( )板(, )曲式 第二乐章( )板(, )曲式;第三乐章为(
).
5.《 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是舞剧《智取威虎山 》选段(
四.连线题(共 30 分.每组 6 分连对一对 2 分)
《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音乐剧《音乐之声》选曲

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及解析

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及解析

2016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及解析来源:长沙教育论坛地下党更多的资料请搜索长沙教育论坛(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1.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权编印的()。

A.《弦索备考》B.《神奇秘谱》C.《乐府传声》D.《溪山琴况》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相声的基本功?()A.说B.唱C.演D.学3.由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具有歌曲形式特点的小型器乐曲体裁是()。

A.夜曲 B.前奏曲C.无言歌D.组曲4.清唱剧《长恨歌》是()创作的。

A.萧友梅B.王光祈C.黄自D.青主5.下列乐器中属于“竹子”类材料制作的有()A.磬B.笙C.箫D.筚篥6.评剧源于()省东部地区。

A.甘肃B.湖北C.河北D.山西7.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A.《碣石调—幽兰》B.《广陵散》C.《高山流水》D.《梅花三弄》8.下列不属于四大名旦的是()。

A.尚小云B.荀慧生C.周信芳D.程砚秋9.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

下面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

A.越剧B.吕剧C.黄梅戏D.评剧10.下列属于单乐章结构的乐曲的体裁是()。

A.交响曲 B.奏鸣曲C.协奏曲D.交响诗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歌剧是我国歌剧成型的标志。

2.《卡门序曲》的作者是,《合唱交响曲》的作者是。

3.我国民歌一般分为、、三种基本体裁。

4.乐曲《百鸟朝凤》是一首独奏曲,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作者是。

5. 是朱践耳1952 年为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而写作的一首插曲,后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

6.东亚音乐多采用音阶,中亚和西亚采用音阶。

7. 是我国着名板胡演奏家刘明源写作的一首民乐小品,全曲为三段式结构,取材于《卖膏药》、《碾糕面》两个主题。

8.《光明行》的曲作者是,常用乐器演奏,属于中国民族乐器的乐器组。

9. 舞剧,又称为,起源于(地区、国家)。

10.合唱是的一种演唱形式。

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一、单选题1.()是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

[单选题] *A.审美感知(正确答案)B.艺术表现C.创意实践2.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为根本任务。

[单选题] *A.提升核心素养B.以美育人C.立德树人(正确答案)3.()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

[单选题] *A.重视艺术体验B.突出课程综合(正确答案)C.坚持以美育人4.()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单选题] *A.演奏歌曲B.认识简谱C.演唱歌曲(正确答案)5.唱游是哪一个年段的音乐活动。

() [单选题] *A.1~2年级(正确答案)B.3~5年级C.6~7年级6.()是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阐释能力。

[单选题] *A.创意实践B.文化理解(正确答案)C.审美感知7.()学段应该初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和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单选题] *A.第一学段(正确答案)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8.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为基础。

[单选题] *A.审美感知B.艺术实践(正确答案)C.文化理解9.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为抓手。

[单选题] *A.演唱歌曲B.识读乐谱C.学习任务(正确答案)10.音乐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表现、创造和()。

[单选题] *A.演唱B.联系(正确答案)C.演奏11.音乐课程学习任务中,要求(3~5年级)学生每年背唱()首,包括中国民歌或戏曲(戏歌)片段。

[单选题] *A.5B.(4~6)(正确答案)C.(5~7)12.()是在艺术活动中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展现艺术美感的实际能力。

[单选题] *A.艺术表现(正确答案)B.审美感知C.文化理解13.()是艺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和艺术活力的重要载体,也是艺术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保障。

[单选题] *A.艺术课程资源(正确答案)B.艺术教材C.艺术课程标准14.艺术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导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历真题汇编及解析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2016湖南省音乐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及解析来源:长沙教育论坛地下党更多的资料请搜索长沙教育论坛(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1.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权编印的()。

A.《弦索备考》B.《神奇秘谱》C.《乐府传声》D.《溪山琴况》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相声的基本功?()A.说B.唱C.演D.学3.由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具有歌曲形式特点的小型器乐曲体裁是()。

A.夜曲 B.前奏曲C.无言歌D.组曲4.清唱剧《长恨歌》是()创作的。

A.萧友梅B.王光祈C.黄自D.青主5.下列乐器中属于“竹子”类材料制作的有()A.磬B.笙C.箫D.筚篥6.评剧源于()省东部地区。

A.甘肃B.湖北C.河北D.山西7.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A.《碣石调—幽兰》B.《广陵散》C.《高山流水》D.《梅花三弄》8.下列不属于四大名旦的是()。

A.尚小云B.荀慧生C.周信芳D.程砚秋9.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

下面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

A.越剧B.吕剧C.黄梅戏D.评剧10.下列属于单乐章结构的乐曲的体裁是()。

A.交响曲 B.奏鸣曲C.协奏曲D.交响诗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歌剧是我国歌剧成型的标志。

2.《卡门序曲》的作者是,《合唱交响曲》的作者是。

3.我国民歌一般分为、、三种基本体裁。

4.乐曲《百鸟朝凤》是一首独奏曲,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作者是。

5. 是朱践耳1952 年为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而写作的一首插曲,后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

6.东亚音乐多采用音阶,中亚和西亚采用音阶。

7. 是我国着名板胡演奏家刘明源写作的一首民乐小品,全曲为三段式结构,取材于《卖膏药》、《碾糕面》两个主题。

8.《光明行》的曲作者是,常用乐器演奏,属于中国民族乐器的乐器组。

9. 舞剧,又称为,起源于(地区、国家)。

10.合唱是的一种演唱形式。

有众多的歌唱者演唱(两个)以上不同声部的歌曲。

分为合唱和合唱,通常用钢琴或乐队伴奏,也可以是无伴奏合唱。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智斗》均为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唱段。

()2. 在音乐中用各种时值的休止符表示没有声音的时间,简谱中用“0”表示。

()3.单音程转位后构成的一定是复音程。

()4.管弦乐曲《四小天鹅舞曲》选自舞剧《天鹅湖》,通俗易懂、流传广泛。

()5.《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

描绘了一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伴奏下跳着优美的圆舞曲。

()6.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那不勒斯舞曲》,是以圆号为主奏乐器的。

()7.《凤阳花鼓》是流传于福建、广东等地的一种民间歌舞曲。

()8..手风琴独奏曲《我为祖国守大桥》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而成的。

()9.无伴奏合唱是只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音乐表演方式。

()10. 在美国南北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出现了一种节奏铿锵、音调高昂的革命歌曲,《同志们,勇敢地前进》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一首。

()四、案例分析题(共7分)在 2008 年的第29 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曲女童领唱的《歌唱祖国》让国人觉得无比优美和自豪。

请尝试分析张艺谋引用这首歌的意图,并分析歌曲的主题及其发展手法。

五、作品赏析题(共7分)赏析民乐《二泉映月》。

六、简答题。

(每小题5 分,共20 分)1.请写出在《课标》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部分对音乐基本技能的表述。

2.简述学堂乐歌。

3.简述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4.简述按音程移调的具体做法。

七、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你认为在音乐教学中需培养学生哪些音乐能力?并分学段说明。

2. 简述音乐课程教学的四个领域及其内容。

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 【解析】《弦索备考》是中国器乐合奏曲谱集,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编。

《乐府传声》我国古典戏曲声乐学巨着,由清朝徐大椿着。

《溪山琴况》是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由徐上瀛着。

2.C 【解析】相声的基本功是说、学、斗、唱。

3.C 【解析】夜曲一般指由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1782-1837)首创的一种钢琴曲体裁。

前奏曲以前只是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兴演奏一小段,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

无言歌这一体裁由门德尔松首创。

组曲是最古老的器乐套曲形式,源于对比性舞曲的组合。

4.C 【解析】黄自,中国30 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清唱剧《长恨歌》就是其着名代表作。

萧友梅先生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

王光祈的代表作是《东方民族之音乐》。

廖尚果,即青主,中国音乐理论家,代表作品《我住长江头》。

5.C 【解析】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

笙,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

筚篥的管身是木制的。

箫,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

6.C 【解析】甘肃山西都盛行盛行豫剧,黄梅戏源于湖北,评剧吸收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源于河北东部地区。

7.A 【解析】《广陵散》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梅花三弄》这曲子在500 年前就流传广泛。

《碣石调—幽兰》是至今仅存的一首用原始文字谱保留下来的琴曲。

8.C 【解析】中国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9.B 【解析】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东营市,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 年历史。

越剧盛行于四川省,黄梅戏盛行于湖北省,评剧源于河北省。

10.D 【解析】交响曲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

奏鸣曲由3、4 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

协奏曲多用三乐章的套曲曲式构成。

二、填空题1.《白毛女》2.比才贝多芬3.山歌、号子、小调4.唢呐阿炳5.《翻身的日子》 6.五声七声 7.《喜洋洋》 8.刘天华二胡弓弦 9.芭蕾舞剧意大利 10.声乐童声混声三、判断题1.(×)【解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京剧《红灯记》中的唱段。

2.(√)3.(×)【解析】单音程转位后构成的即可为单音程也可为复音程。

4.(√)5.(√)6.(×)【解析】《那不勒斯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剧音乐。

7.(×)【解析】《凤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凤阳地区的一种民歌。

8.(√)9.(√)10.(×)【解析】《同志们,勇敢地前进》是 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圣彼得堡的工人和革命士兵向冬宫发起总攻的战歌,被誉为《无产阶级战歌》。

四、案例分析题《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 年。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歌曲创作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歌曲之一,是一首流传甚广、久唱不衰的群众歌曲。

1951 年国庆节前,《人民日报》作为推荐歌曲首先发表。

1954 年,在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中获一等奖。

它以凝练的歌词、深情豪迈的旋律,表现出成为共和国主人翁的中国人民的坚强信心和自豪感,反映了新中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

五十八年后,在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重新唱响,表现了改革开放后逐步崛起振兴的中国人无比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心。

歌曲采用F 大调,四二拍,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开头是号角般的引子。

A 段由六个乐句组成,属于典型的进行曲风格。

这是全曲最主要的部分,它概括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主题的音调是由主和弦分解组成,旋律进行中较多的四度、五度跳进,使音乐显得坚强有力,它们和具有向前推进的弱起以及附点节奏使音乐显得明快。

之后每句都从弱拍开始,主要采取重复的手法来发展歌曲主题,包括采用弱起节奏的重复,使音乐保持统一和连贯,并采用不完全的八度模进(或移位重复)、音程扩展等手法来发展主题。

B 段的主题旋律保持了A 段的核心音调,并不断引伸,使它变得流畅婉转,节奏更加宽广,与A 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处全曲达到高潮,具有颂歌特点。

【解题思路】该题中张艺谋引用这首歌的意图,主要应通过分析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来获得答案,只要主体意思答出来即可给分。

考生在分析歌曲主题及其表现手法时,要先概述这首歌,然后详细对这首歌曲的结构和手法进行作答。

五、作品赏析题《二泉映月》是华彦钧(小名阿炳)最杰出的二胡代表作。

这首乐曲原本是道教的唢呐曲,具有浓郁的宗教音乐风格。

20 世纪30 年代末,华彦钧在街头流浪卖艺中,经过反复演奏、加工、创作,引入了苏南一带的山歌、小调、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滩簧腔甚至广东音乐《三潭印月》的音调。

它从起初不定型的片段到完整结构,经历了久远的年代才得以形成,华彦钧称之为“依心曲”或“自来腔”。

1950 年夏,着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等人在民间音乐的“抢救”性采风中,为其录制了钢丝录音,并与华彦钧先生商榷,定名为《二泉映月》。

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

作者运用二胡上5 个把位的宽广音域演奏,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题思路】该题主要考查着名作曲家华彦钧的作品《二泉映月》。

考生需要对这个作品的基本概况进行阐述,然后对作品的旋律和其中的主要内容思想进行分析。

六、简答题1.音乐新课标三维目标中,在音乐基本技能中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解题思路】该题主要考查的是音乐新课标的基础知识。

2.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

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

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

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解析思路】该题首先要阐述学堂乐歌背景,然后对学堂乐歌进行定义,最后列举出几个学堂乐歌的代表即可。

3.节奏与节拍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

它们在音乐中永远是并存的,不可分离的。

节奏是总的时间组织,节拍是强弱拍的有规律地重复,节奏包含节拍的特点,但节拍却不能体现出节奏的全部意义,它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的音的时值长短方面千变万化的组织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