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农资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四川农药批发市场调研报告

四川农药批发市场调研报告

四川农药批发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1.1 市场名称及地理位置四川农药批发市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地处成都市郫都区,是四川省农药批发市场的主要集散地。

市场占地面积200亩,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1.2 市场规模市场内人流量大,年交易总额在近10亿元左右。

市场内经营农药种类齐全,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增效剂等。

市场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1.3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迅速推进,农药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生产技术的先进和新品种药剂的不断涌现,农药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二、市场调研数据2.1 市场主体数量及类型市场内主要经营主体包括农药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等,其中主要以批发商居多。

农药生产企业聚集在市场外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2.2 主要产品种类及出售情况市场内经营的农药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增效剂等。

其中杀虫剂和杀菌剂占据了主要销售份额。

2.3 市场需求及供给情况根据市场调研得知,市场内农药产品需求量较大,供给端也相对充足。

市场内产品种类齐全,价格相对较为合理。

2.4 市场发展瓶颈分析根据市场调研,市场内部分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对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部分企业生产技术水平需要得到提高,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三、市场行业分析3.1 行业市场竞争分析四川农药批发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方面。

市场内产品种类齐全,但竞争对手众多,市场内价格水平相对较低。

3.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药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行业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3.3 行业政策及法规为保障农药市场的正常秩序,相关政策及法规的不断出台和完善,保障了行业的发展。

四、市场需求传导机制4.1 市场需求及供给关系市场内产品供给充足,需求量较大。

市场内需求供给关系良好,价格相对较为合理。

4.2 供应链分析市场内生产企业与批发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农药产品的供应链顺畅,产品的供给充足。

近期农资市场态势及展望

近期农资市场态势及展望
始 的秋 播 是 造 成 价 格 上 涨 的 主要 原 因 。
泰 5 %二铵 出 厂 2 5 7 0 0元/ 。 南二 铵 在 华 东 地 区 吨 云
主流 批 发价 格 6 %含 量 2 6 — 7 0元/ ,撒 可 富 4 5020 吨
二铵 6 %批 发 2 8 4 7 0元 / ,7 吨 5 %磷 酸 二 铵 市 场 批 发 价 格 2 8 — 2 0元/ , 格 偏 高 , 分 市场 难 以接 10 23 吨 价 部 受 。 肥 时 期 , 酸 二铵 市场 销 售 量 有 所 增 加 , 用 磷 受价
维普资讯
化啼磅 十日 凡 号
国 内各 地 区 尿素 价 格 总体 仍 是 平 稳 走 势
尿 素 价 格 总 体 看仍 是平 稳 的走 势 。 北 地 区 目前 正 华
9月 下 旬 华 东 磷 酸 一 铵 需 求 大
华东地
区磷 酸 一 铵 正 处 于 销 售 高 峰 时 期 , 企 业 都 满 负荷 各 生 产 。除 农 业 用 肥 外 , 复合 肥 生 产企 业 对磷 酸 一铵 的需 求 量 也很 大 , 分企 业 出现 货 源 断缺 现 象 部
运 输 不 便 , 各 地 价 格 相 差 比较 大 的 主 要 原 因 。 另该 是
省 与越 南 相邻 , 出 口 的地 理 优 势 。1 有 0月 1日后 化肥
பைடு நூலகம்
出 口关 税 下 调 1 %将 使 出 口量 增 加 , 是 造 成各 地 价 5 也
格差 别 大 的重 要 原 因 。
吨 ; 源 5 %磷 酸 二 铵 出 厂 2 4 绿 7 10元/ ; 岛 二 铵 吨 青
西 南 地 区 的 云 南 省 主 流 价 格 是 10 6 o元 左 右 。 目 前 用 肥 淡 季 , 分 厂 家 价 格 已跌 到 1 0 部 5 0元 左 右 , 有部 分厂 家 还 是 1 5 — 6 0元 。 该 省地 理 环境 比较 复 杂 , 6 0 18

关于四川农产品的数据分析报告

关于四川农产品的数据分析报告

关于四川农产品的数据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四川省农产品进行数据分析,了解该省农产品的特点、产量、销售情况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四川农产品的潜力,并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有关农业发展的参考意见。

2.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四川省农业厅和国家统计局的年度统计数据。

我们采用了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和统计分析。

3. 四川农产品的特点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耕地。

这些有利条件使得四川省的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首先,四川省的气候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该省气候温和湿润,适宜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等谷物作物,也适宜果树和蔬菜的种植。

其次,四川省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宜进行水产养殖。

该省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和水库,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供应。

因此,四川省在鱼类、虾类和水生植物方面也有较高的产量。

最后,四川省地理位置独特,地势起伏,适宜畜禽养殖。

这一特点使得四川省在牛肉、猪肉、鸡肉等畜禽产品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4. 四川农产品的产量和销售情况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四川省农产品的总产量持续增长。

其中,水稻和玉米是该省最主要的农作物,产量稳定增长。

水稻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区,玉米则广泛分布在全省各地。

蔬菜和水果也是四川省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成都为中心,四川省的蔬菜产地逐渐向周边城市和农村地区扩散。

水果主要种植在四川盆地和西南山区,包括苹果、梨子、柑橘、葡萄等品种。

在畜禽养殖方面,四川省的牛、猪、鸡、鸭、鱼等产量居全国前列。

特别是四川的猪肉产量,占全省农产品总产量的相当大比例,成为四川农业的重要支柱。

四川农产品的销售主要分为内销和外销两部分。

内销市场是四川农产品的主要市场,主要供应给四川省及周边地区的居民。

同时,四川省的农产品也远销国内其他省市以及部分出口到国外市场。

5. 四川农产品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四川省农产品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

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

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农资市场的调研报告篇1农资商品事关农业生产效益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切实抓好保障服务工作。

目前,我县登记注册农资经营者117户,其中经营化肥93户,种子3户,农药9户,农机具及配件11户。

近日,我们工商局组织调研组,对全县农资市场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当前农资市场存在问题(一)违法经营现象仍有发生。

化肥经营渠道多样,有厂家直供,有二级代理商批发,也有经销商向小厂家定制,再加上有些经营者专业素质较低,违法经营现象仍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少数不法经营户以次充好,经销劣质化肥、农药、种子坑农害农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把浓度低的农药和浓度高的农药同价销售;种子销售中大小包装同价销售,短斤少两,蒙骗消费者。

(二)农资价格猛涨难以抑制。

近几年来,农资价格的飞速暴涨,冲抵了国家惠农政策给农民的各项补贴,影响了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据农业部门四月下旬的调查数据显示,氮肥上涨了60%,钾肥上涨了131%,磷肥上涨了93.4%,复合肥上涨了62.9%,农药、农膜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近期还在上涨。

农民种田成本逐年增加,农业效益不断下降,出现了局部抛荒现象,种粮亏本的现象又重新抬头,“谷贱伤农”转变为“本高损农”,同样导致农业不稳,农民不富。

(三)行政综合执法氛围不浓。

农资市场是一个需要多部门管理的市场,由于职责不同,重复执法现象较多,加重了被执法者的负担,增加了国家的执法成本,同时还影响了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形象,有时还会造成有利就互争案源、有责相互推诿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执法效果,使得不法经营户有空可钻。

(四)执法人员经费相对不足。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工商部门担负农资市场监管责任,全县农资市场经营点多面广,而全县工商执法人员平均年龄超46岁,现行的执法体系、机构设置、人员年龄均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

农药、肥料、种子、农产品质量等又很难从直观上判别产品质量优劣,质量抽样检测需要较大的化验费用,加之缺乏相应的交通、取证等工具,执法工作难度大,农资市场管理工作急需改善。

云南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云南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云南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引言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以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闻名。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云南农产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将对云南农产品市场进行综合分析,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参考。

一、农产品资源概况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多样。

这种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云南提供了种植各类农产品的有利环境。

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水果、茶叶等。

云南还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生产有各类木材、茶叶、肉类、奶制品等。

二、农产品市场现状1. 农产品品种丰富云南农产品市场品种繁多,包括了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以及其他地区的农产品。

水果类产品有柑橘、瓜果、葡萄等;蔬菜类产品有辣椒、豆类、油菜等;茶叶方面有普洱茶、绿茶、红茶等。

此外,云南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如腊肉、熏腌品等。

2. 市场规模庞大云南农产品市场规模庞大,年交易额超过数百亿元人民币。

市场分布广泛,不仅有传统的农贸市场,还有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

其中,昆明市是云南农产品流通的重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集中,供应链发达。

3. 产地直供渠道发展迅速近年来,云南农产品市场中的产地直供渠道得到了迅速发展。

通过产地直供,消费者可以直接买到来自农田和地方的新鲜农产品。

产地直供能够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农产品,成为云南农产品市场的亮点之一。

4.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慢云南农产品加工业相对发展较慢。

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仍然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有限。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云南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和提升的重要环节,需要更多的投资和政策支持。

三、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1. 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云南农产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

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升云南农产品的形象和竞争力。

标准化生产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满足市场需求。

2. 电商和物流配送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商和物流配送业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凉山州农产品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凉山州农产品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凉山州农产品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凉山州农产品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1、引言凉山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农业大县,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然而,在农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凉山州农产品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能力。

本文将对凉山州农产品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2、现状分析2.1 农产品品种丰富凉山州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包括水果、蔬菜、畜禽产品等。

这些农产品在品种上具有一定的特色和竞争力。

2.2 营销渠道单一目前,凉山州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农贸市场和传统批发市场。

缺乏现代化的销售渠道,限制了凉山州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2.3 品牌建设滞后相比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凉山州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缺乏知名度和品牌溢价,使得凉山州农产品在市场中难以获得较好的价格和销售量。

3、问题分析3.1 缺乏市场信息农民对市场需求和市场行情了解有限,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缺乏市场信息的支持,农民难以调整生产结构和销售策略,导致农产品供需失衡和销售困难。

3.2 农产品包装和质量问题凉山州农产品包装和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不符合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

缺乏统一的包装和质量管理标准,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3 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凉山州缺乏相关农产品营销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限制了农产品营销的创新和提升。

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和技术团队,使得农产品难以与市场接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4、对策探讨4.1 加强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包括市场需求和行情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和信息发布,提供农民所需市场信息,以便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和销售策略。

4.2 提升农产品包装和质量建立农产品包装和质量管理标准,提升农产品的包装和质量水平。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3 增加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加强农产品营销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

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农资行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包括农药、化肥、种子、农机具等产品。

对农业生产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供需状况、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农资行业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农资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是众多农业生产者和企业所依赖的重要市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农资市场销售额达到1269亿元,同比增长近10%。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资需求量稳定增长。

而且,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农业科技进步对农资行业的发展带来新需求,预计未来市场规模还会继续扩大。

二、供需状况农资行业市场供需状况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供给侧推动农资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农民对高效农药、肥料、种子等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农资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市场上存在一些小型农资生产商和经销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给消费者选择带来一定困扰。

三、竞争格局农资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有大量的农资生产商和农业科技企业,竞争度高。

大型农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实力雄厚,拥有更多资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养殖户和农民对农资的购买力度逐渐加大,他们更注重品质和服务,对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性价比要求也更高。

因此,生产商需要积极与农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加竞争优势。

四、发展趋势农资行业发展呈现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将促进农资行业的发展。

政府加大农业技术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其次,农资行业将趋向专业化和规模化。

企业要通过专业化运营和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同时,农资销售模式也在不断升级,企业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提高商品的市场覆盖率和便利性。

还有,绿色环保农资的需求将逐渐增加,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农资生产商需要加强环保意识,推出更多环保产品。

农资市场竞争形势与应对策略

农资市场竞争形势与应对策略

农资市场竞争形势与应对策略2023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全国农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面对行业竞争形势的新变化,各大企业需要积极采取应对策略,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农资市场竞争形势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农资市场作为支撑农业生产的重要行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各大农资供应商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竞争非常激烈。

2.新技术研发能力的竞争新技术的研发已经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

新技术的研发不仅可以提高作物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可以对作物病虫害的治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之间对新技术的研发能力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3.价格竞争价格一直是由农资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竞争所决定的。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价格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手段。

价格的独特优势不仅能影响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能对用户的购买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

4.渠道竞争随着电商的发展,各大企业都在积极寻求与电商平台的合作。

互联网的普及已经使得电子商务的规模日益扩大。

因此,电商平台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渠道的稳定性将决定整个农资市场竞争中的胜负。

二、应对策略1.提高品质、创新和服务的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获取用户信任的一个关键因素。

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才能促进企业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2.主动发展新技术,占领技术优势企业之间的竞争的关键是技术的优势。

企业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尽可能多地推广自己的优势产品,并加强技术管理力度,加快自己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实现技术领先的目标。

3.突破品牌点,树立知名度品牌影响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需要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特色,突破品牌点,树立知名度。

不同的农资企业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品牌战略,在市场推广中加大品牌亲和力。

4.通过关注渠道,拓展销售渠道当前农资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区域就是电子商务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市场:“天府之国”市场影响全国一、区域种植结构简介二、常见农药使用概况三、西南农民用肥需肥特征分析四、西南市场特征分析中国大西南包括三省一市,从古至今,农业一直居重要的核心地位,有著名的天府之国称谓,说明大西南农业在全国都具影响力。

从农药市场营销来讲,大西南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是古代孙子兵法核心原则之一。

因此,本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大西南农作物栽种结构、农作物市场作一简要介绍。

一、区域种植结构简介(一)云南种植结构简介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属亚热带立体气候。

地处低纬度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或四季如春,或终年长夏,或亘古冰封的生态环境。

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云南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条件,使得云南能种植出全国绝大部分种类的农作物,甚至有很多品种为云南独有或主产。

因此,云南的种植结构非常复杂,加之云南各地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现在正在处于一个种植结构调整时期,云南主要农业种植分布情况如下: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蚕豆、烟草、花卉、蔬菜、三七、茶树、果树、香蕉、芒果、橡胶、甘庶等多种作物,全省可耕地面积约4200万亩,其中:小麦面积500万亩,玉米面积700万亩,蚕豆面积600万亩,大麦面积300万亩,水稻1000万亩,烟草500万亩,花卉80万亩,蔬菜70万亩,三七60万亩,云南烤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橡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花卉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三七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云南省重点市场分布:①呈贡县、昆阳县、嵩阳县、富民县、阳宗县、澄江县、宜良县以花卉、蔬菜为主;②元谋县、宾川县、通海县以返季蔬菜为主;③文山以三七为主;④弥勒县以葡萄为主;⑤建水、蒙自以石榴、柑桔为主;⑥普洱、临苍、版纳、思茅以茶叶为主;⑦德宏州、版纳州以返季西瓜为主。

以上州县用药水平高,用药量占全省的60%左右。

1.玉溪市:(1)江川县农业种植结构:蔬菜、花卉已走上产业化和规模化道路,蔬菜、花卉、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5万亩,蔬菜总产达15940.78万千克,鲜切花产量达4053.75万支;烤烟种植面积9.6万亩,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江川县农业整体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

(2)红塔区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生产继续围绕“压粮、稳烟、增经济作物”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扩大烤烟、油料、花卉、蔬菜、中药材、林果、新兴生物资源等支柱产业。

有耕地10 402.87公顷。

其中:田6 412.4公顷,地3 990.47公顷,建成稳产高产农田(地)8 232.6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9.1%。

全年粮食总产7 500.1万千克;烤烟总产837.6万千克,上等烟比重60.8%,连续11年居全市之首。

油料总产832.6万千克。

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19 498.73公顷,复种指数187.4%(3)峨山县农业种植结构油菜生产。

全县油菜子总产量769.63万公斤。

以化念冬早蔬菜、秋季蔬菜,甸中镇小春蔬菜,为重点,化念镇冬早蔬菜种植面积就达到6000多亩,夏秋蔬菜2000多亩。

甸中镇种植大蒜、青花、白花、菜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小街镇以棚租、雨来救为重点种植萝卜,全镇萝卜种植面积达到6100亩。

全县种植蔬菜24000亩。

(4)华宁县农业种植结构华溪全镇柑桔种植面积1.6万亩,百亩连片规模基地10块,通红甸乡栽种烟后蔬菜6205亩。

柑桔1787亩、核桃2561亩、柿子1192亩;通红甸乡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烤烟、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发展烟后蔬菜6205亩,其中菜豌豆5120亩,辣椒30亩,丹波黑大豆40亩,萝卜465亩,青蒜170亩,矣则藉80亩,早青蚕豆300亩。

同时,在海拨1500米以下的区域发展柑桔500亩,海拨1600—2000米的区域发展核桃1180亩,海拨1400—1900米的区域发展柿子1905亩。

宁州镇种植大蒜1240亩、花椰菜880亩、洋葱110亩、菜豌豆200亩。

(5)澄江县农业种植结构:烤烟:全县种烟69 270亩,油菜面积5 862亩。

豆类:境内有黄豆、豌豆、红、白刀豆、白云豆等。

这些豆类种植是利用田边、地角种植,产量不多,一般作为蔬菜之用。

葵花子:多产于山区包谷地边或间种其他作物之间,年产数万斤,作为干果副食之用,籽种为自产自留。

蔬菜:荷藕是利用秧田栽培,年产300余万公斤,一般蔬菜有:莲花白、洋莲花、苤蓝、青菜、白菜、芥菜、韭菜、波菜、芹菜、牛皮菜、南瓜、冬瓜、西瓜、苦瓜、丝瓜、洋丝瓜、辣子、茄子、蕃茄、白萝卜、黄萝卜、莴笋、甘露子、茴香、芫荽、姜、葱、刀豆、豇豆、白花豆、菜豌豆、青包谷、洋芋、毛芋、芋头花、青蚕豆等近百种。

(6)元江县农业种植结构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13万亩(其中年内新增面积1.18万亩),茉莉花、热带花卉、芦荟等热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实现产值6746万元。

芒果、香蕉、青枣等热带水果产值达4455万元。

全县总耕地面积262621亩(其中:田80420亩,地181702亩,临时性耕地499亩),复种指数152%,粮食44720吨,甘蔗726900吨(其中果蔗41000吨),烤烟7500吨,水果23760吨(其中芒果5960吨,香、芭蕉9840吨,青枣3140吨),蔬菜1258吨,茶叶553.4吨。

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一年两熟。

(7)易门县农业种植结构: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蚕豆为主,扒河流域和河谷区为重要产粮区。

经济作物以烤烟、油料、蔬菜、甘蔗为主。

经过近20余年的发展,烤烟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种植76446亩,油料作物大春种植萝卜籽、花生、葵花、芝麻,小春种植油菜、萝卜籽、青菜籽。

(8)新平县农业种植结构:①低热河谷地区:漠沙、戛洒、腰街、•水塘和扬武镇部分地区,现已种植优质荔枝1500亩,香蕉27000亩,芒果12600亩,台湾青枣2850亩,水果甘蔗5000亩;其它常年适种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花生、辣椒、苦瓜、茄子、番茄、黄瓜、冬包谷、生姜、西瓜、咖啡、热带花卉、蓖麻、剑麻等。

②城郊结合地区:平甸、桂山两个乡(镇),•地处县城中心及周边,生产条件优越,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和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拥有钢架大棚农业高效示范园50亩,简易竹架大棚1000多亩。

在药材、温带水果开发和针对南方市场的优质夏季蔬菜开发等方面,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其它适种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辣椒、青蚕豆、荷兰豆、豇豆、菜豆、大豆、荷藕、青花、大白菜、莴苣、生姜、大蒜、花生、向日葵等作物。

③温凉山区:老厂、新化、者竜、建兴、平掌和扬武部分地区,竹子、核桃、野生菌、茶叶、马铃薯等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食用百合、百合花卉种球等需要特殊冷凉山区气候的特种种植业正在积极引进试验。

其它适种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麦、高梁、辣椒、青蚕豆、青包谷、蚕豆、豌豆、绿豆、大豆、白扁豆、花生、木薯、山药等作物。

(9)通海县农业种植结构全县总面积721平方公里,农业总产值70010万元,精耕细作,烤烟、蔬菜、花卉等种植业发达,蔬菜种植品种主要有:大白菜、小白菜、菠菜、洋白菜、菜花、西兰花、生菜、莴笋、芹菜、西洋芹、香菜、大葱、葱头、大蒜、韭菜、茴香、青椒、茄子、西红柿、黄瓜、冬瓜、南瓜、苦瓜、白萝卜、胡萝卜、土豆、生姜、莲藕、慈菇、荷兰豆等,总产40239.15万公斤,是云南最重要的蔬菜基地之一,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包谷、小麦,但种植面积不断缩小,不论坝区山区,均以种植蔬菜为主。

在处于河谷地带的高大乡,近几年来发展了柑桔种植,一般都是几十亩或几百亩一园的规模。

2.昭通市地处乌蒙山区,气候温凉,现在农业发展水平较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很大。

主要耕地为山地,以种植包谷、马铃薯为主,2003年后,在昭阳区、鲁甸县开始示范无公害白菜种植,现在种植面积1600多亩。

另外,昭通市为云南人工种植天麻的主要地区。

近年,永善、绥江两县开始扩大白魔芋的种植,现在种植面积已达15.4万亩。

3.曲靖市:(1)会泽县农业种植结构全县所种作物从高寒山区的燕麦、荞子、马铃薯到低热河谷的柑桔、甘蔗、花生、石榴等均有种植。

由于海拔高差悬殊大,形成了“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农业生产呈现出多样性、区域性的特点。

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马铃薯、小麦、蚕豆为主,另有红薯、荞麦、大麦、豌豆及燕麦等小杂粮,经济作物主要是烤烟以及油菜、花生和少量的甘蔗、药材,水果生产主要以地方名特优水果“会泽宝珠梨”、“盐水石榴”、柑桔和苹果为主,另有猕猴桃、葡萄、桃、李等小项优质水果。

近年来水果生产发展较快,现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辣椒种植现已规模化,本县已是滇东北最大辣椒聚散地。

(2)马龙县农业种植结构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为42.3万亩,其中:小春粮食播种面积为13.47万亩;大春粮食播种面积为28.83万亩, 全县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12万亩;水果面积达3.4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种植马铃薯8.29万亩(其中小春马铃薯种植0.33万亩,大春马铃薯种植7.96万亩),万寿菊种植完成0.467万亩。

(3)罗平县农业种植结构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烤烟、油菜、生姜等,全县烤烟种植面积165459亩,油菜: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35375亩。

生姜:全县种植面积54103亩,辣椒种植8000多亩。

另外,白薯、白果、白合,俗称“罗平三白”,种植也很多。

(4)富源县农业种植结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旱稻、马铃薯、荞子、大豆、小麦、大麦、燕麦、碗豆、蚕豆和杂粮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魔芋、油菜、蔬菜、水果、大蒜、生姜、芭蕉芋、花生、药材、蓖麻和干果等,2000年总种植面积26.65万亩,历年种植经济作物中又主要以烤烟、油料、蔬菜和魔芋四大类为主,其他作物零星种植面积小、产量低、产值少。

(5)宣威市农业种植结构宣威是云南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市。

种植马铃薯55.2万亩,推广专用优质玉米28万亩。

种蔬菜13.18万亩,魔芋7330亩,生姜3860亩,药材500亩,花卉200亩。

(6)沾益县农业种植结构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6万亩。

其中:夏粮种植21.4万亩,秋粮种植45.2万亩,烤烟种植13万亩,种植蔬菜5.7万亩,桑园2.44万亩,种植万寿菊7.7万亩。

啤酒大麦现在种植10万亩,魔芋种植4860亩;苹果园13006亩、梨园4908亩、桃园3113亩。

(7)陆良县农业种植结构主要以粮食、烤烟、蚕桑、蔬菜、经济林木发展为主,粮食主要以玉米、马铃薯、蚕豆、小麦、杂粮生产为主.烤烟以发展优质烟叶为主,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蚕桑生产现在桑园面积7万亩,优质菜用型马铃薯5万亩,优质菜用型蚕豆1万亩,优质双低油菜4万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