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金融市场学大纲 新版

金融市场学大纲 新版

课程编号:033107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地位和作用:《金融市场学》是经济类专业,特别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市场运行的角度介绍金融市场的构成以及运作状况,力图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构建起从一般理论到微观构成以及运行机制的桥梁,为后续课程如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等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前端课程为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后续课程包括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等。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授课对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二、学时分配表章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践学时第一章金融市场导论 3第二章货币市场 6 2 第三章债券市场 6第四章股票市场 6第五章外汇市场 6 2 第六章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3第七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6 2 第八章利率及利率期限结构 6第九章资本市场理论 3第十章金融资产价值分析 6第十一章金融市场监管 3小计54 6合计60三、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教学目标: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金融市场学的基本原理、工具和方法,树立金融市场的发展性概念,懂得运用金融市场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金融实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打好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金融市场导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基本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构成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构成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金融市场的地位、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类型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资产及其与实物资产的差异二、金融市场的定义三、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四、金融市场的地位五、金融市场的经济功能第二节金融市场的主体与客体一、金融市场的主体二、金融市场的客体第三节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分类一、按标的物划分二、按金融资产的发行与流通特征划分三、按市场微观结构划分四、按地域划分第四节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三、反映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的资金渠道第五节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一、金融全球化二、金融自由化三、金融工程化四、资产证券化(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金融市场学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金融市场学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 0640055 课程学时: 54 学分: 3适用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开课时间: 三年级一学期开课单位: 财经系大纲执笔人: 伦绮雯大纲审定人: 谷雯一、课程性质、任务金融市场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金融市场愈成为整个经济体系的核心。

金融市场学教学对象是已掌握了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高等院校本科学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包括利率机制、汇率机制、风险机制和证券价格机制等),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包括货币资金、外汇、风险资产、股票、债券、远期、期货、期权等)、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各主体的行为(包括筹资、投资、套期保值、套、政策行为和监管行为),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达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备注:本教学大纲以张亦春主编的《金融市场学(第三版)》为编写标准二、课程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1.金融市场概论(第一章) 31.1金融市场的概念及主体了解1/21.2金融市场的类型了解1/21.3金融市场的功能了解 11.4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了解 12.货币市场(第二章) 62.1同业拆借市场掌握 12.2 回购市场掌握 12.3 商业票据市场了解1/22.4银行承兑票据市场了解1/22.5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了解 1 2.6 短期政府债券市场了解 12.7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市场了解 13.资本市场(第三章) 33.1股票市场理解 13.2债券市场理解 13.3投资基金市场理解 14.外汇市场(第四章) 54.1外汇市场概述理解 14.2 外汇市场的构成理解 14.3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掌握 24.4 汇率决定理论与影响因素掌握 15.债券价值分析(第五章) 45.1收入资本化法在债券价值分析中的运用掌握 15.2债券定价原理掌握 15.3债券价值属性掌握 15.4久期、凸度与免疫理解 16.普通股价值分析(第六章) 46.1股息贴现模型掌握 16.2市盈率模型理解 16.3负债情况下的自由现金流分析法了解 16.4通货膨胀对股票价值评估的影响理解 17.金融远期、期货和互换(第七章) 37.1金融远期和期货概述了解 17.2远期和期货的定价掌握 17.3金融互换掌握 18.期权和权证(第八章) 38.1期权掌握 18.2权证理解 18.3可转换债券了解 19.抵押和证券化资产(第九章) 49.1资产证券化了解 1 9.2抵押支持证券理解 1 9.3资产支持证券理解 19.4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了解 110.利率(第十章) 410.1利率概述理解 110.2利率水平的决定掌握 110.3收益率曲线掌握 110.4利率期限结构掌握 111.效率市场假说(第十一章) 311.1效率市场假说的定义与分类理解 111.2效率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理解 111.3效率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了解 112.投资组合理论(第十二章) 612.1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类型理解 112.2投资收益与风险的衡量掌握 112.3证券组合与分散风险掌握 112.4风险偏好与无差异曲线理解 112.5有效集和最优投资组合掌握 112.6无风险借贷对有效集的影响理解 113.资产定价理论(第十三章) 313.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掌握 113.2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模型掌握 113.3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理解 114.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第十四章) 314.1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基础了解1/214.2连续时间金融模型理解 114.3行为金融理论了解1/214.4随机贴现因子模型理解 1 总学时:54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票据市场的含义,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的主要内容及应用,外汇市场的构成、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及应用、汇率决定理论与影响因素,收入资本化法在债券价值分析中的运用、债券定价原理、债券价值属性、久期、凸度与免疫及其应用,股息贴现模型、市盈率模型及应用、负债情况下的自由现金流分析法,金融远期和期货的定义、远期和期货的定价、金融互换的原理与应用、期权、权证、可转换债券的定义、资产证券化、抵押支持证券、资产支持证券、利率水平的决定、收益率曲线、利率期限结构、效率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类型、证券组合与分散风险、行为金融理论、有效集和最优投资组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模型、连续时间金融模型、风险偏好与无差异曲线2.难点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及应用、收入资本化法在债券价值分析中的运用、久期、凸度与免疫及其应用、远期和期货的定价、金融互换的原理与应用、效率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利率期限结构、证券组合与分散风险、有效集和最优投资组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连续时间金融模型三、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1)课堂讲授: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2)作业:多以案例分析题为主3)考试3.1 考试方法:(考试;考查;闭卷;开卷;其它方法)采用闭卷笔试,同时结合平时课堂提问以及平时作业的方式3.2 各章考题权重第一章 2%第二章 5%第三章 20%第四章 10%第五章 10%第六章 10%第七章 15%第八章 5%第九章 5%第十章 3%第十一章 5%第十二章 2%第十三章 5%第十四章 3%3.3 考试题型与比例单项选择:30% ;多项选择:20% ;计算题:40% ;案例分析题:10%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端课程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高等数学》后续课程包括《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张亦春,《现代金融市场学》,第1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参考书1.王先庆,《金融市场学》,第2版,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2. Lloyd B,THOMAS ,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易诚,《金融市场与国有企业改革》,第1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耿红,《国债回购论》,第1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6.Frederic S. Mishkin,(Columbia university), 《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7.夏德仁等,《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8.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第1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9.[美]费兰克.法博齐,《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第1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0.王先庆,《金融市场学》,第2版,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36学时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金融市场学是金融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的组织、运作及相关金融产品的特点和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熟悉各类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角色,以及掌握金融市场分析和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运行机制和各类金融工具的特点;2. 熟悉金融市场的分类和组织形式,了解各类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作用;3. 理解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认识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4. 能够运用金融市场分析方法,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和趋势;5. 培养学生的金融市场意识,提升金融决策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概述1.1 金融市场定义与功能1.2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角色1.3 金融市场的分类及特点2. 证券市场2.1 股票市场2.1.1 主要股票市场的组织与运作2.1.2 股票市场的指数与行情分析2.2 债券市场2.2.1 债券市场的组织与运作2.2.2 债券定价与风险分析2.3 衍生品市场2.3.1 期货市场的组织与运作2.3.2 期权市场的组织与运作2.3.3 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与交易策略3. 货币市场3.1 银行间市场3.2 短期融资工具市场3.3 货币市场基金的组织与运作4. 外汇市场4.1 外汇市场的组织与运作4.2 汇率形成与波动分析5.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监管5.1 商业银行5.2 证券公司5.3 保险公司5.4 监管机构与法律法规四、教学方法1. 授课2. 讨论与案例分析3. 实践操作与模拟交易4. 课程论文和报告撰写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和作业)占总评成绩的30%2. 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六、参考教材1. 陈中原,金融市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George M. Constantinides, Ananth Madhavan, 金融市场与投资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一、课程简介金融市场学是一门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课程,它关注的是交易和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和它的创新,并且利用这些知识来制定和评估金融决策。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原则和实践,了解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运作方式,风险和收益,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同变迁。

本课程还将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和调节措施,并通过实例探讨金融市场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和管理风险。

二、教学计划第一周: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概述- 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描述和比较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第二周:各类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描述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运作- 说明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变化是如何影响市场的第三周:金融工具的价格和收益- 描述金融工具的各种价格和收益- 讨论利率和汇率对金融工具收益的影响第四周:股票,债券和衍生品市场- 了解股票,债券和衍生品市场的基本功能- 描述股票,债券和衍生品的流动性和风险第五周:金融市场的调节措施和监管机构- 描述金融市场的调节措施和监管机构- 解释各种调节和监管措施的价值和弊端第六周:国际金融市场的概述- 了解主要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和运作方式- 描述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特点第七周:国际金融市场的调节措施和监管机构- 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调节措施和监管机构- 解释各种调节和监管措施的价值和弊端第八周:金融市场的案例分析- 回顾本课程学到的知识,以不同类型的投资案例为例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风险管理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教师讲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阅读材料等,以便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金融市场中的关键问题和实践。

四、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和表现:20%2. 小组讨论和策划的投资方案(含书面报告):30%3. 期中考试:25%4. 期末考试:25%五、参考文献教材:1. 杨光远,《金融市场学》,人民出版社,20092. Choudhry, Moorad,《金融市场学》,John Wiley & Sons,2014辅助读物:1. Malkiel, Burton,”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W. W. Norton & Company,20152. The Economist六、教学效果评估本课程将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小组讨论、阅读材料和期中、期末考试的评估,评估教学效果。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掌握不同金融工具的特点、定价原理和投资策略。

3、熟悉金融市场中的各类参与者及其行为特征。

4、学会运用基本的金融分析方法和工具,对金融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

5、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投资决策能力。

二、课程内容1、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金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构成和特点短期国债、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货币市场工具货币市场的利率决定和风险管理3、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股票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股票的发行和交易机制股票的定价模型和投资分析债券市场债券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债券的发行和交易机制债券的定价和收益率计算投资基金市场投资基金的类型和特点投资基金的运作和管理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评估4、衍生金融市场期货与期权市场期货和期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期货和期权的交易策略和风险控制互换和远期合约市场互换和远期合约的定义和应用互换和远期合约的定价和风险管理5、金融市场监管金融市场监管的目标和原则金融市场监管的机构和法规金融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6、金融市场投资策略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理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风险管理和投资绩效评估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金融市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融市场中的热点问题和实际案例。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提供丰富的金融市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4、模拟交易利用金融模拟交易平台,让学生进行虚拟投资交易。

让学生亲身体验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

5、课外阅读和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和作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要求学生完成书面作业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第三次修订)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系(院、部):金融学院教研室:证券投资系(负责人:唐青生)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编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金融市场也在我国得以产生和蓬勃发展。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许多财经院校的金融专业及相关专业相继了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列入重要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

由于金融市场这一领域十分博大精深,在现代经济社会,任何人都将受到它的影响,并直接或间接与之打交道。

作为财经院校的学生,更应该对之了解得更多,钻研得更深,并能理论结合实际,灵活地运用和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相互联系;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架、基本功能和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分析和指导我国金融市场实践。

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应注意以下问题:1.应注重培养学生金融学基础理论与分析能力。

2.把金融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讲,应全面地讲解和介绍。

3.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条件的应让学生进行证券投资模拟实践。

4.将案例教学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5.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发言和讨论。

6.关注金融市场的热点、焦点问题,适当做些专题讲座。

本课程学时数为:54学时,3学分。

由于金融市场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需要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学等课程作为基础,而作为全院性的选修课,也至少要有经济学作为先行课程,故此门课程至少都应安排到第四学期以后才能开设。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考试范围为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包括课堂内的讲授、补充的现实内容、习题集等,题型不限,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必修课原则上要求进行“读、写、议”改革。

考核形式可采取开卷、闭卷和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论文等。

最新金融市场学第一次课教案教学提纲

最新金融市场学第一次课教案教学提纲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课程代码:ZJ47007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授课专业:金融学授课教师:孙和风职称/学位:未定职/博士开课时间:二○一五至二○一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课程教学方案第一次教学活动设计课程教案审核情况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MnO 2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单位为“1”,省略不写)三者的关系: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两者都是氧化反应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中子(0)质子(+)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阴离子 原子得e失e失e得e。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金融市场学》是经济类专业,特别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市场运行的角度介绍金融市场的构成以及运作状况,力图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构建起从一般理论到微观构成以及运行机制的桥梁,为后续课程如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等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前端课程为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后续课程包括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等。

(二)教学目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掌握金融市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结合现实进行最基本的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三)教学时数每周三课时,共计54课时(四)教学方法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小论文、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过程生动、灵活。

(五)面向专业面向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金融市场导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基本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构成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构成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金融市场的地位、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类型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资产及其与实物资产的差异二、金融市场的定义三、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四、金融市场的地位五、金融市场的经济功能第二节金融市场的主体与客体一、金融市场的主体二、金融市场的客体第三节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分类一、按标的物划分二、按金融资产的发行与流通特征划分三、按市场微观结构划分四、按地域划分第四节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三、反映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的资金渠道第五节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一、金融全球化二、金融自由化三、金融工程化四、资产证券化(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市场学》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金融市场学》是经济类专业,特别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市场运行的角度介绍金融市场的构成以及运作状况,力图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构建起从一般理论到微观构成以及运行机制的桥梁,为后续课程如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等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前端课程为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后续课程包括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等。

(二)教学目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掌握金融市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结合现实进行最基本的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三)教学时数每周三课时,共计54课时(四)教学方法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小论文、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过程生动、灵活。

(五)面向专业面向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金融市场导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基本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构成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构成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金融市场的地位、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类型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资产及其与实物资产的差异二、金融市场的定义三、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四、金融市场的地位五、金融市场的经济功能第二节金融市场的主体与客体一、金融市场的主体二、金融市场的客体第三节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分类一、按标的物划分二、按金融资产的发行与流通特征划分三、按市场微观结构划分四、按地域划分第四节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三、反映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的资金渠道第五节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一、金融全球化二、金融自由化三、金融工程化四、资产证券化(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四)教学时数6学时第二章货币市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基本掌握货币市场的概念,货币市场的功能,货币市场的构成以及货币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货币市场的概念,货币市场的功能,货币市场的构成以及我国货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与区别、货币市场的各个子市场以及我国货币市场各个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货币市场概述一、货币市场的概念二、货币市场的特征三、货币市场的功能四、货币市场的分类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二、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原理三、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四、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期限和利率五、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第三节回购交易一、回购协议交易原理二、回购市场与风险三、回购利率的决定四、我国的回购交易市场第四节商业票据市场一、商业票据的历史二、商业票据市场的要素三、商业票据市场的新发展四、我国的商业票据市场第五节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一、银行承兑汇票原理二、银行承兑汇票的市场交易三、银行承兑汇票投资分析四、中央银行与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关系五、我国的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第六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一、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概述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种类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特征四、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投资者五、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投资分析六、我国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第七节短期政府债券市场一、政府短期债券的发行二、政府短期债券的市场特征三、国库券收益计算四、国库券的投资者五、我国的国库券市场第八节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市场一、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发展历史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市场运作三、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发展方向四、我国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四)教学时数12学时第三章资本市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基本掌握资本市场的概念,资本市场的功能,资本市场的构成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资本市场的概念、资本市场的功能、资本市场的构成、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资本市场的构成、资本市场各个子市场的运作、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革历程。

第一节资本市场概述一、资本市场的概念二、资本市场的功能三、资本市场的结构第二节股票市场一、股票的概念和特征二、股票的种类三、普通股与优先股四、股票的一级市场五、股票的二级市场六、二板市场第三节债券市场一、债券的概念与特征二、债券的种类三、债券的一级市场四、债券的二级市场第四节投资基金市场一、投资基金的概念与种类二、投资基金的设立与募集三、投资基金的运作与投资(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四)教学时数15学时注:包括3学时实践环节教学,在金融实验室完成。

第四章金融市场价格机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初步掌握金融市场价格的决定机制以及具体证券的价格决定。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金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的价格决定。

教学重点和难点: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的价格决定。

第一节金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一、价格形成机制二、理论价格的决定三、汇率变动对证券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二节证券的价格决定一、债券的价格决定二、股票价格的决定三、证券投资基金价格的决定(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四)教学时数3学时第五章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基本掌握金融市场风险的概念,了解金融市场风险的种类,并掌握现代金融市场投资组合理论即均值-方差分析法。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金融市场风险的概念,了解金融市场风险的种类,并掌握现代金融市场投资组合理论即均值-方差分析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现代金融市场投资组合理论即均值-方差分析法。

第一节金融市场风险与防范一、金融市场风险的特征二、金融市场风险的类型三、金融市场风险的防范策略第二节证券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的测定一、证券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测定二、证券投资组合风险的测定三、系统性风险的测定第三节金融市场投资组合理论一、投资者行为的机种假设二、风险偏好和无差异曲线三、可行集与有效集四、有效集的改进(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四)教学时数3学时第六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基本掌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子模型以及套利定价理论的基本内容(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因子模型以及套利定价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一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二、分离定理三、资本市场线四、证券市场线第二节因子模型一、单因子模型二、多因子模型第三节套利定价模型一、套利的基本形式二、套利定价理论(APT)三、套利定价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致性(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四)教学时数3学时第七章效率市场假说(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基本掌握效率市场假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对不同类型的效率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效率市场假说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效率市场假说的主要内容第一节效率市场假说及其假设条件一、效率市场假说的发展历程二、效率市场假说的假设条件第二节效率市场假说的类型一、效率市场假说的类型二、效率市场假说的不同类型与证券分析的关系第三节效率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一、弱势效率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二、半强势效率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三、强势效率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四)教学时数3学时第八章金融市场监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基本掌握金融市场监管的概念、主要国家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具体金融行业的国家监管以及行业自律监管体系。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金融市场监管的概念、主要国家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具体金融行业的国家监管以及行业自律监管体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金融市场监管的概念、主要国家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具体金融行业的国家监管以及行业自律监管体系。

第一节金融市场监管概述一、金融监管的概念与原则二、金融监管的内容三、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第二节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一、各国金融监管体系比较二、金融行业的国家监管三、金融行业的行业自律监管第三节新形势下的金融市场监管一、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网络金融与金融监管(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四)教学时数3学时第九章证券投资分析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基本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概念,了解常用的证券投资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证券投资概念、常用证券投资分析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第一节证券投资分析概述一、证券投资分析的概念二、证券投资的基本步骤三、证券投资分析与证券投资的关系四、常用证券投资分析方法第二节基本面分析一、基本面分析的涵义二、宏观政策分析三、行业发展分析四、财务分析第三节技术分析一、技术分析的涵义二、K线分析三、形态分析四、趋势分析五、技术指标(三)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方式。

(四)教学时数3学时三、考核方式采用闭卷笔试,同时结合平时课堂提问以及平时作业的方式。

四、教材选用张亦春,《金融市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