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微生物菌种的形态学特征

合集下载

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

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
单增李斯特氏菌 37 ℃培养 24-28 小时, 平板上出现蓝色菌落,菌落周围 有一不透明环。绵羊李斯特氏菌 37 ℃培养 48 小时 ,平板上出现蓝色菌落, 菌落周围有一不透明环。西尔李斯特氏菌 37 ℃培养 24-48 小时, 平板上 出现蓝色菌落,菌落周围没有不透明环。在食品检测中绵羊李斯特氏菌非 常少见。
典型 O157:H7 菌显紫色 , 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显暗蓝色。
4.霉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典型特征
霉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典型特征为灰色菌落,有黑 色孢子 。
霉菌涂片后的形态
曲霉
土曲霉
5.酵母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典型特征
酵母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典型特征为 红色菌落 。
酵母菌在显微镜下的形态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 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 一般为1~5微米或5~20微米.
大肠杆菌在海博大肠杆菌/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 上典型特征
大肠杆菌典型菌落为蓝色至紫色,大肠菌群为粉红色菌落, 其它细菌为无色菌落。
大肠菌群在去氧胆酸盐琼脂(DC)上典型特征
典型菌落为红色 , 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 为 2-3mm 或更大。
大肠杆菌O157菌在海博O157菌显色培养基上典 型特征
1.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琼脂上典型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圆形 , 表面光 滑、凸起、湿润 , 直径 2 ~ 3mm 。 灰黑色至黑色 , 有光泽 , 常有浅 色 ( 非白色 ) 的边缘 , 周围绕以 不透明圈 ( 沉淀 ), 其外常有一清 晰带 ( 卵磷脂环 ) 。当用接种针 触及菌落时具有黄油样粘稠感。有 时可见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 , 除没 有不透明圈和清晰带外 , 其他外观
基本相同。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到,需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

它们具有以下的特征:1. 细菌(Bacteria):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呈球形、杆状、螺旋状等多样化,大小仅为几微米。

细菌具有细胞壁,内部则包含细胞质、核糖体和染色体等结构。

细菌不具备真正的细胞核,其基因组不包裹在核膜中,而是浸于细胞质中。

细菌可以根据需氧性分为厌氧菌和需氧菌,其中一部分的细菌能够利用光合作用进行独立自主的生存。

2. 真菌(Fungi):真菌是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的一类生物体。

它们通常由菌丝形态构成,菌丝之间可以通过分生孢子繁殖。

真菌具有分为子实体,可分为子实体菌与子实体霉。

子实体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而子实体霉则包括了蘑菇和伞菌、露菌等。

与细菌不同,真菌的细胞壁透性较低,它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

3. 病毒(Virus):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只能在寄生于其他生物细胞内进行繁殖。

病毒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壳组成,没有细胞质或细胞核。

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将其当作自己的"工厂"来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从而进行繁殖。

病毒不能自主进行新陈代谢,需要依靠它们所寄生的细胞来提供能量和资源。

4. 原生动物(Protozoa):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异养生物,它们属于真核生物的一部分。

原生动物通常以异养方式获取养分,例如摄食、吸收或囊泡摄取等。

它们具有细胞膜、细胞核以及其他细胞器官,包括细胞质、线粒体和食品囊泡。

原生动物的形态多样,包括虫状、杆状、球状等。

5. 藻类(Algae):藻类包括多种单细胞或多细胞植物,通常以光合作用为能源来生存。

藻类的细胞膜包裹着细胞质、叶绿体和核,它们还具有细胞壁来提供支持和保护。

藻类形态多样,包括单细胞的球形藻、多细胞的海藻以及链状藻等。

这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细菌参与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循环过程,包括氮循环和碳循环等。

微生物菌落特征形态总结大全(带图片)

微生物菌落特征形态总结大全(带图片)

菌落特征比较总结菌落特征比较: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华,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细菌:一般形成较小的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表面光滑或不光滑放线菌:菌落背面有同心圆形纹路。

这点可以和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比细菌菌落大。

霉菌:菌落大型,肉眼可见许多毛状物,棕色、青色等,可见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对于科学实践中鉴别微生物种类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菌落形态图片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 琼脂上典型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圆形 , 表面光滑、凸起、湿润 , 直径 2 ~ 3mm 。

灰黑色至黑色 , 有光泽 , 常有浅色 ( 非白色 ) 的边缘 , 周围绕以不透明圈 ( 沉淀 ), 其外常有一清晰带 ( 卵磷脂环 ) 。

当用接种针触及菌落时具有黄油样粘稠感。

有时可见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 , 除没有不透明圈和清晰带外 , 其他外观基本相同。

从长期贮存的冷冻或脱水食品中分离的菌落 , 其黑色常较典型菌落浅些 , 且外观可能较粗糙 , 质地较干燥。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海博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上典型特征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灰黑色菌落,其外围有一不透明圈。

本培养基用于直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果在18-24 小时没有出现典型菌落,需再培养18-24 小时。

有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显灰黑色,但其外围有一不透明圈。

金黄色葡萄球在甘露醇高盐琼脂培养基上典型特征典型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显黄色,其外围有一黄色的晕环。

大肠杆菌在海博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典型菌落为蓝色至紫色,大肠菌群为粉红色菌落,其它细菌为无色菌落。

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上典型特征大肠菌群在去氧胆酸盐琼脂典型菌落为红色, 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

菌落直径为2-3mm 或更大。

(DC)上典型特征大肠菌群在结晶紫中性红琼典型菌落为紫红色, 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

菌种显微显微镜的形态特征

菌种显微显微镜的形态特征

菌种的确认显微镜的形态特征
1.铜绿假单胞菌:G-为红色的杆菌、直或微弯、较细长、散在排列、无芽胞、有荚膜、单端有1~3根鞭毛。

2.生孢梭菌:G+粗大芽胞杆菌、但在陈旧培养物中菌体革兰染色为阴性,芽胞正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大于菌体,位于军体中央或近端,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3.大肠埃希菌:G-直短杆状杆菌、无芽胞、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有菌毛。

4.金黄色葡萄球菌:G+球菌、呈单个、成双、短链或排列呈葡萄串样,无鞭毛、芽胞。

5.沙门菌:G-直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多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有菌毛。

6.枯草芽孢杆菌: G+直杆菌、多呈链状排列,有鞭毛、有芽胞,位于菌体中心或次极端,不小于菌体。

7.白色念珠菌:G+、圆形或卵圆形、着色不均匀、在玉米培养基中可产生假菌丝和厚膜孢子。

8.黑曲霉:单层和双层瓶梗、孢子头球形放射状、褐至黑色、孢子梗无色至褐色。

备注:革兰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阴性菌呈红色。

常见微生物的菌落形态描述

常见微生物的菌落形态描述

常见微生物的菌落形态
微生物在实验室中培养时,会形成不同形态的菌落。

这些形态有
助于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微生物的菌落形态描述:
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落呈淡黄色,边缘平滑,
表面光滑,直径约为2-3毫米。

2. 金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菌落呈金黄色,
周围有浑浊区域,直径约为2-4毫米。

3.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菌落呈圆形或
不规则形状,边缘呈波浪状,表面柔软,直径约为2-3毫米。

4.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菌落呈平坦圆
盘状,表面光滑,边缘光整,直径约为2-3毫米。

5.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菌落呈白色或
乳白色,直径约为1-2毫米。

在巨大的菌落草地中,它们表现出非常
独特的形态。

这些菌落形态可以帮助实验室人员快速而准确地鉴别不同种类的
微生物,确保正确的治疗和控制微生物传播。

比较不同细菌的形态特征

比较不同细菌的形态特征

比较不同细菌的形态特征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常常以单细胞的形式存在,尺寸较小,却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在细菌的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细菌。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细菌形态特征进行比较。

首先,我们来谈谈球状细菌。

球状细菌,也称为古菌,形状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大约为0.5至5微米。

常见的球状细菌有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链球菌是由一条条细长的细菌链组成的,每条链上的细菌单元都是一个球形细胞。

而葡萄球菌则是以集群的方式存在,呈现出一团团圆球形的细菌。

另一种常见的细菌形态是杆状细菌。

杆状细菌的形状呈长条状,长度在2至20微米之间,直径一般为0.2至2微米。

大肠杆菌就是一种典型的杆状细菌,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此外,类芽孢杆菌也是一种杆状细菌,它具有耐热、耐干燥和耐酸的特点,因此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常常引起污染。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螺旋状细菌。

螺旋状细菌的形态特点是其细胞体呈螺旋形。

典型的螺旋状细菌有鞭毛菌和螺杆菌。

鞭毛菌具有鞭毛,使得细菌能够以旋转或蛇行的方式移动。

螺杆菌则没有鞭毛,但它的细胞体却呈现出螺旋形状,使得细菌具有生物学特性上的优势。

最后,我们来介绍不规则形状的细菌。

不规则形状的细菌没有明显的几何形状,如球状、杆状或螺旋状,它们的外形随机而多样。

此类细菌常常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

在细菌的世界里,形态特征通常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不同的细菌形态,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也不尽相同。

例如,球状细菌在形状上有利于它们的聚集和黏附,以便在宿主体内定植或形成生物膜。

而杆状细菌则能够更好地适应液体环境,并进行游动。

螺旋状细菌则多选择寄生或侵入宿主细胞,并通过螺旋形状的特点便于穿透组织。

总结起来,不同细菌的形态特征展现出了它们各自的适应性和生物学功能。

通过对细菌形态的比较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细菌的多样性和生态角色,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也能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的形状及特点

微生物的形状及特点

微生物的形状及特点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的形状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将分别介绍。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的形状多样,包括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细菌的特点是体积微小,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但数量庞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细菌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繁殖速度非常快,有些细菌甚至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繁殖成百上千个个体。

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化学能和有机物质等多种方式进行能量代谢,有些细菌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不具备真核生物的复杂功能,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些细菌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有些细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有些细菌还可以产生抗生素等。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的形状多样,包括菌丝状、酵母状等。

真菌的特点是细胞壁含有纤维素,细胞内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真菌的细胞结构相对复杂,有些真菌还有分化出的菌盖、菌褶和伞柄等结构。

真菌以分解有机物质为主要方式获取能量和养分,它们可以分泌酶来分解环境中的有机物质,然后吸收分解产物。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中等。

有些真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害,例如引起疾病、腐败食物等,但也有些真菌对人类有益,例如用于发酵食品、制药等。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的形状多样,包括球形、棒状、多面体等。

病毒的特点是体积非常小,一般只有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

病毒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壳组成,有些病毒还有包裹在壳外的脂质膜。

病毒不能自主进行新陈代谢,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毒可以感染动物、植物和细菌等各种生物,引起各种疾病。

病毒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旦感染宿主细胞,就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继而传播给其他细胞或其他宿主。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的形状多样,包括球形、杯形、椭圆形等。

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

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

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常见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那些事儿。

你说微生物小不小?那可真是小得不得了哇!但你可别小瞧它们,它们聚在一起形成的菌落那可是各有各的模样呢!就好像咱们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相和性格。

比如说细菌的菌落吧,有的就像是圆圆的小饼干,边缘整齐光滑得很呢;有的呢,就没那么规整了,边缘弯弯扭扭的,像是在调皮捣蛋。

这就好像一群小朋友,有的规规矩矩站得笔直,有的就爱东倒西歪的。

再看看霉菌的菌落,哇哦,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有的长得毛茸茸的,就像一小团棉花糖,让人看了就想摸一摸;有的呢,像一片小小的云朵飘在培养基上。

还有的霉菌菌落颜色特别鲜艳,红的、绿的、黄的,可漂亮啦!这要是放在大自然里,那就是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呀!酵母菌的菌落呢,通常比较湿润,看上去有点黏糊糊的感觉,就像是刚做好的年糕。

想象一下,你走在路上看到一块年糕躺在那,哈哈,那可能就是酵母菌的菌落啦!不同的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为啥会不一样呢?这就好比不同的人穿不同风格的衣服嘛。

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喜好”呀。

这些特征可是微生物学家们辨认它们的重要依据呢!咱们平时生活中其实也能经常看到微生物菌落的影子哦。

比如放久了的面包上可能就会有一些霉菌长出来,那就是它们的“家”呀。

还有那些变质的食物,不就是微生物们在那“开派对”嘛!那怎么才能更好地观察这些微生物菌落呢?这可得有点耐心和细心啦!你得找个干净的地方,把培养基准备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微生物接种上去,再耐心地等它们长大。

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要给它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它们才能茁壮成长,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形态呀。

哎呀呀,微生物的世界是不是很神奇?它们虽然小小的,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和魅力呢!通过观察它们的菌落形态特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它们,也能更好地利用它们或者防止它们搞破坏呀!所以说,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菌落,它们背后藏着的可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乳酸菌
菌体常排列成链。

乳酸链球菌族,菌体球状,通常成对或成链。

乳酸杆菌族,菌体杆状,单个或成链,有时成丝状、产生假分枝。

2、微球菌
微球菌属拉丁学名(Micrococcus Cohn,1872) 细胞球形,直径0.5~2.0μm,成对、四联或成簇出现,但不成链。

革兰氏阳性。

罕见运动,不生芽孢。

严格好氧。

菌落常有黄或红的色调。

具呼吸的化能异养菌,从糖常产少量酸或不产酸。

通常生长在简单的培养基上。

接触酶阳性,氧化酶常常是阳性的,但往往是很弱的。

通常耐盐,可在5%NaCl中生长。

含细胞色素,抗溶菌酶(Schleifer&Kloos,J Clin Microbiol 337~338,1975)。

最适温度25~37℃。

最初出现在脊椎动物皮肤和土壤,但从食品和空气中也常常能分离到
3、酵母菌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4、霉菌
霉菌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

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

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2~10微米,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

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发育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大量菌丝交织成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称为菌丝体。

菌丝体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鲜艳的颜色(菌落为白色毛状的是毛霉,绿色的为青霉,黄色的为黄曲霉),有的可产生色素使基质着色。

霉菌繁殖迅速,常造成食品、用具大量霉腐变质,但许多有益种类已被广泛应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利用和认识的一类微生物。

5、葡萄球菌
球形或稍呈椭圆形,直径1.0um左右,排列成葡萄状。

葡萄球菌无鞭毛,不能运动。

无芽胞,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

易被常用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其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后,以及耐药的某些菌株可被染成革兰氏阴性。

6、细菌
(1)球菌:按其排列方式又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2)杆菌:细胞形态较复杂,有短杆状、棒杆状、梭状、月亮状、分枝状。

(3)螺旋状:可分为弧菌(螺旋不满一环)和螺菌(螺旋满2~6环,小的坚硬的螺旋状细菌)。

此外,人们还发现星状和方形细菌。

[1]
细胞大小:
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球菌直径一般为0.5~1微米,杆菌直径与球菌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