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访谈看我国原子钟研制水平
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权威最技术的一篇北斗技术访谈

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权威最技术的一篇北斗技术访谈许教授的每一句话都有巨大的信息量,也不用隐瞒啥,把北斗为什么要同步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我国原子钟受制于人、我们的广域差分等问题讲得非常清楚。
以下为章为原文感谢大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宣传一下北斗。
为什么说这样话呢?这两年我接触一些业务圈以外的人士,包括用户。
好像他们对整个北斗系统的了解不是特别多,或者说不是特别系统,存在了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宣传是一方面,建设也很重要,让客户以及更多的人了解北斗,这样才可以使用。
我主要向大家宣传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北斗系统。
因为在座很多都是产业界的人士,我尽量联系一下产业方面的情况和思路。
我是学校工作的,通俗讲叫做“书呆子”这个跟产业不大沾边,有讲的不到位的希望大家理解,同时也请批评。
产业的发展是成败的标志,我指的是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成功在于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效益。
这个效益不仅仅是芯片制造商的效益,也不仅仅是整机的提供商的效益,还有应用在铁路上,对铁路性能的提高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对大坝监测上以及水力发电有什么效益,我理解这个是有广义的。
另外就是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广泛应用的标志,作为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方面很多。
但是相关产业的发展,标志着广泛应用的程度如何。
比如说卡片相机用的很多,这个说明数字摄影取得很大的应用。
现在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可能不是会议的,会议的时候不提,现在GPS已经占领了市场,北斗产业究竟怎么发展?说的更直接了当一点,不说我的身价性命,就是这点家当投进去保险吗?这样的问题我不能回答。
我提供北斗的情况,请大家自己做结论。
关于GPS占领市场,北斗到底有没有出路的问题,使我想到彩电的问题。
80年代是日本的彩电占领我们国家的市场,那个时候只要看彩电不是东芝就是夏普的,到了90年代国产彩电占领了市场,短短的10年,我们靠什么夺回的市场?一个是相对优越的性能,我说的相对优越,不是整个系统的性能完全超过日本,是说在我们中国显示的更优越。
原子钟的发展及其应用浅析

原子钟的发展及其应用浅析摘要:原子钟作为精密的时间测量仪器,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方面广阔的应用空间。
经过进百年的发展,原子钟的精度、稳定性、尺寸和使用成本相比于刚发明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已经被应用于科研和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本文主要介绍了原子钟的工作原理,几种应用较广的原子钟类型以及原子钟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原子钟有待改进的问题。
关键字:原子钟超精细能级激光 GPS全球定位系统一、引言众所周知,时间的测量与国民经济、国防、科学实验乃至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实验室等场合,人们对精密时间测量有很高的要求,但现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时仪器如石英表、电子表等都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精确计时仪器,随后便有了原子钟的发明。
最早的传统型原子钟由Isidor Rabi与他的学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明,其主要原理是超精细能级跃迁。
尽管它最初本是由Isidor Rabi创造出来用于探索宇宙本质的,但其后有了许多应用。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传统型原子钟演变为多种类型的新一代原子钟,主要有冷原子喷泉钟、空间基准钟、气泡型冷原子钟以及CBT钟和光钟等。
同时,原子钟也获得愈来愈广泛的应用,重要性也更加显著:它被广泛应用于导航、信息等领域,例如如今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GPS的主要控制部分就含有原子钟。
原子钟为远距离精确定位提供了基础。
在高科技研究方面,由于原子钟而能精确地获得时间数据,使得测量耗时短的物理过程成为可能,可以提高研究水平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以下部分将依次阐述原子钟的基本原理、原子钟的主要类型、原子钟在生活工业和科技方面的应用,以及其局限性和发展前景。
二、原子钟的原理目前所有种类的原子钟都是以超精细能级跃迁为基本原理设计的。
本段首先解释什么是超精细能级跃迁。
原子核外的电子只能在特定的、不同的轨道上运动,不同轨道上的电子有不同的能量,不同的能量值称之为能级。
核外电子能在不同的轨道上跃迁,使原子有不同的能量,即处于不同的能级。
原子钟

提高原子钟精度的方法综述摘要内容:简述原子钟的原理以及其发展应用,对提高原子钟精度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简述。
关键字:原子钟原理精度提高应用原子钟是目前人类最精确的时间测量仪器,也是世界上已知最准确的时间测量和频率标准,也就是国际时间和频率转换的基准,用来控制电视广播和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讯号。
它主要是利用原子不受温度和压力影响的固定频率振荡的原理制成。
一、原子钟的原理普通钟表在测定时间时须依靠固定的振动频率,机械表的摆轮频率每秒5次或6次,音叉钟的频率每秒几百至几千次。
石英钟表(石英振荡式)的振动频率是由微小的石英片的振动产生的,其固定振动频率每秒32000次。
铯原子钟振动频率高达9.19×109次。
振动频率越高,计时越精确。
在原子钟里,一束处于某一特定“超精细状态”的原子束穿过一个振荡电磁场。
当原子的超精细跃迁频率越接近磁场的振荡频率,原子从磁场中吸收的能量就越多,从而产生从原始超精细状态到令一状态的跃迁。
通过一个反馈回路,人们能够调整振荡场的频率直到所有的原子完成了跃迁。
原子钟就是利用振荡场的频率即保持与原子的共振频率完全相同的频率作为产生时间脉冲的节拍器。
根据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子是按照不同电子排列顺序的能量差,也就是围绕在原子核周围不同电子层的能量差,来吸收或释放电磁能量的。
这里电磁能量是不连续的。
当原子从一个“能量态”跃迁至低的“能量态”时,它便会释放电磁波。
这种电磁波特征频率是不连续的,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共振频率。
因而,每一个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振动频率。
人们最熟悉的振动频率现象就是当食盐被喷洒到火焰上时食盐中的元素钠所发出的桔红色的光。
一个原子具有多种振动频率,一些位于无线电波波段,一些位于可见光波段,而另一些则处在两者之间。
原子钟就是利用振荡场的频率即保持与原子的共振频率完全相同的频率作为产生时间脉冲的节拍器同一种原子的共振频率是一定的—例如铯133的共振频率为每秒9192631770周。
原子钟的精确值

原子钟的精确值
一、引言
原子钟是目前最精确的时间测量工具,其精确度高达每秒钟误差不到一秒。
本文将深入探讨原子钟的精确值。
二、什么是原子钟?
1. 原理:利用原子的振荡频率作为时间标准。
2. 原子钟分类:
(1)氢原子钟:利用氢原子的超精细结构线作为频率标准。
(2)铷原子钟:利用铷原子的基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跃迁所产生的微波辐射作为频率标准。
(3)铯原子钟:利用铯133同位素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跃迁所产生的微波辐射作为频率标准。
三、如何保证原子钟的精确度?
1. 稳定性:保持温度稳定,避免外界干扰。
2. 精度:使用高质量的晶体管、电容器等元器件,以及高品质的电源和时钟信号。
3. 参考信号源:使用GPS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参考信号源,以保证时间同步。
四、与其他时间测量工具相比,原子钟有何优势?
1. 精确度高:误差不到一秒。
2. 稳定性好:不受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3. 可追溯性强:时间标准由国家授权机构统一制定,可追溯到国际原子时。
五、原子钟在哪些领域应用广泛?
1. 通信领域:保证通信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
2. 导航领域:提供精确的时间参考,以确定位置和速度。
3. 科学研究领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标准,以研究宇宙演化、地球物理学等领域。
六、结论
原子钟是目前最精确的时间测量工具,其精确度高达每秒钟误差不到一秒。
为保证其精确度,需要保持稳定性、使用高品质元器件和参考信号源。
原子钟在通信、导航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应用广泛。
原子钟的精确值

原子钟的精确值原子钟是一种利用原子物理定律测量时间的装置。
它基于原子内部跃迁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能够提供非常高精度的时间测量,因此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航天导航、GPS定位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原子钟的精确值。
原子钟的精确值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原子内部跃迁频率的稳定性和测量过程中的误差。
首先,我们来看原子内部跃迁频率的稳定性。
原子钟通常利用原子或离子的电子状态跃迁来实现时间计量。
常用的原子钟包括铯钟、铷钟和氢钟等。
这些钟的原理是让原子内部的电子或核子在特定能级之间跃迁,并利用这一过程在时间尺度上的稳定性来进行时间测量。
以铯钟为例,它利用铯原子的两个能级间的跃迁来测量时间。
铯钟中的铯原子首先被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然后通过激光束将铯原子激发到高能级。
当激光频率与铯原子内部跃迁频率完全匹配时,铯原子会发生跃迁并辐射出特定的微波信号。
通过测量这个微波信号的频率,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准确的时间标准。
在理想情况下,原子内部跃迁频率是非常稳定的,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精确度。
对于铯钟来说,其频率稳定度可以达到每秒钟10亿分之一的量级,也就是约为每秒钟一纳秒。
这相当于说,在铯钟运行一秒钟的时间里,其测量误差大约只有一纳秒。
而对于更高精度的铷钟和氢钟来说,其频率稳定度可以达到每秒钟千亿分之一,甚至更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原子钟的精确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环境温度、磁场干扰、辐射干扰、激光频率稳定性等。
这些因素都会引入误差,从而影响原子钟的精确值。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这些误差,原子钟通常会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优化和校准。
例如,可以利用温度稳定的晶体振荡器和磁场和温度控制系统来提高原子钟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钟的比对和校准来修正误差,确保其精度和准确度。
总结起来,原子钟具有非常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在理想条件下,铯钟的频率稳定度可以达到每秒钟10亿分之一,而更高精度的铷钟和氢钟可达到每秒钟千亿分之一甚至更好。
原子钟的研究和应用

原子钟的研究和应用第一章原子钟的基本原理原子钟是一种高精度的时间计量设备,其原理基于原子的稳定振荡。
常见的原子钟有氢原子钟、铯原子钟和氘原子钟等。
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铯原子钟。
铯原子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铯原子的电子跃迁作为对时间的计量标准。
通过激光和微波的作用,铯原子的基态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被精确地测量,从而推算出标准时间的读数。
第二章原子钟在精确计时中的应用原子钟的精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在钟表的计时、导航系统、卫星通讯以及实验物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卫星通讯领域,原子钟能够提供非常高精度的时间同步,保证通信质量。
同时,原子钟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全球定位系统(GPS)就是利用原子钟来测量卫星和接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时间,从而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
在实验物理领域,原子钟也是非常重要的设备。
例如,在中微子物理实验领域,原子钟的精度能够提供非常好的测量值。
第三章原子钟技术的发展原子钟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随着科技发展,原子钟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目前,最先进的铯原子钟的精确度达到了1秒钟误差不到1微秒,这已经足以满足人类的计时需求。
除此之外,原子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光晶体原子钟和氦原子钟等新型原子钟。
这些原子钟能够提供更高的精度,同时也能够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工作。
第四章原子钟与人类生活的结合原子钟作为一种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已成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设备。
它被广泛应用于钟表、计算机、通讯、铁路等各个领域中。
例如,各类交通工具的时刻表,都需要依赖原子钟提供精确的时间。
另外,在股票市场中,原子钟也能够提供非常高精度的计时服务。
原子钟还能够辅助气象科学,提供精确的天气预报服务,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
第五章结语原子钟是一种高精度的计时设备,它在现代科技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原子钟的精度和适用范围也得到了不断扩大。
相信,在未来,原子钟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为便利、高效和准确的计时服务。
中国光钟力争为世界读秒

整合相关科研力量直追世界一流水平中国光钟力争为世界读秒徐丽莉《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09月01日第 08 版)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高克林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基于单个囚禁钙离子的“光钟”,从此中国跻身于国际上少数几个拥有光钟的国家。
笔者就光钟的相关问题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李天初院士进行了专访。
进入21世纪,科学家认识到“光钟”不仅具有比微波钟更好的极限准确度潜力,而且国外做的比较好的光钟的准确度已经超过了最好的微波钟。
早在2001年末,美国《科学》杂志在预测值得关注的6大热门科技领域时评述道,“由于光钟工作在更高频的光波而非较低频率的微波辐射,因此光钟比此前的仪器更精确”。
近些年光钟更是成为国际时间频率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那么,国内外计量界专家为何对这项技术如此津津乐道呢?依靠特异性能满足多样需求钟表里“嘀嗒”一声,我们称之为一秒,现行的时间单位“秒”是以铯原子在微波波段上的跃迁为基础定义的。
中国计量院先后研制的两型铯原子喷泉钟是中国复现秒定义的基准装置。
而“光钟”工作在光学波段,利用冷原子或离子提供频率参考,将激光频率锁定到原子或离子的振荡频率;然后利用获得诺贝尔奖的飞秒光学频率梳技术(光梳),将光钟的频率或者转换到微波波段进行溯源、计数和应用,或者转换到其他光学波段来比对和应用。
李天初这样解释“光梳”对于光钟的作用:“光梳相当于机械摆钟中的齿轮,是光钟的“减速器”,将一个高的光学频率下转换成较低的微波频率,从而实现光波和微波的衔接。
”可以说“光梳”技术为光钟的真正应用准备了条件。
光钟缘何成为国内外计量专家舌尖上的话题?首先得益于光钟精准的计时,这一突出的优势使得光钟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频率基准。
我国首台“光钟”研制人员高克林说:“由于光学频率比微波频率高出4到5个数量级,因此在相同其他条件下,光钟的稳定度将优于微波钟100到1000倍。
通俗地讲就是用它计时精度更高。
中国原子钟行业前景展望

中国原子钟行业前景展望一、原子钟行业概述原子钟是现代量子力学和电子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原子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所发射或吸收的电磁波频率作为标准,具有高准确和高稳定的特点。
根据原子钟里的元素主要分为氢原子钟、铷原子钟、铯原子钟;根据原子钟装置技术,一般常用的原子钟包括:冷原子喷泉钟、原子光钟、CPT原子钟(相干布居囚禁原子钟)等。
其中CPT原子钟符合小型化趋势,是未来最具产业前景的原子钟。
原子钟隶属于时间频率行业,原子钟行业的产业链上游包括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卫星导航、军工、通信等领域。
二、原子钟行业现状分析原子钟最初本是由物理学家创造出来用于探索宇宙本质的,他们从未想过这项技术有朝一日竟能应用于全球的导航系统上。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4033亿元,同比增长16.9%。
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就是原子钟,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
近年来我国原子钟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中国原子钟行业产量达0.85万套,较2019年增长21.43%。
2014至2020年期间,我国原子钟行业市场规模由4.84亿元稳步增长至6.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5%、三、原子钟行业主要生产厂商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在高端原子钟市场正处于国产替代的初级阶段。
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批量生产原子钟。
铯原子钟主要由国外的Symmetricom公司和OSA公司生产,实行出口管制;铷钟是目前批量生产最大和应用最广泛的原子钟产品,能批量生产铷钟的国家包括美国、瑞士、俄罗斯和中国,市场竞争充分。
随着国内制造商对铷钟的产业化发展,国内军民用领域的铷钟产品逐步由天奥电子、航天203所等生产的产品所替代。
CPT钟是未来最具批量生产和应用前景的产品,国际上目前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主要为Symmetricom公司。
四、原子钟行业前景展望CPT原子钟是利用原子的相干布局囚禁原理而实现的一种新型原子钟,由于不再需要微波谐振腔,因此可以做到真正的微型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访谈看我国原子钟研制水平
弄虚作假,夸大其词——真TM恶心!
编者按:十年前,国家为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启动了在中国教育和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211工程”。
工程的实施,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为北京大学这样一所百年名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撑。
在短短的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全体师生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丰硕的学术科研成果,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不断作出着新的贡献。
我们将陆续推出——回眸北大“211工程”的系列报道,让大家在了解和思考中,进一步增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豪情壮志,在新阶段的历史征程中,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2006年4 月17,18号北京大学将接受“211”工程二期项目的验收。
“构建新一代原子钟研究平台”正是“211工程”中重要的一个项目。
在迎接验收前夕,记者特地采访了该项目的带头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量子电子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量子信息与测量实验室主任陈徐宗教授。
记者:陈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您知道再过10天我们北京大学就要接受“211”工程二期项目的验收,您可以谈一下在过去几年中我们这个项目获得“211”工程资助的资金数额以及在这些资金的资助下推动了哪些研究项目,进展如何呢?
陈教授(以下简称陈):好的,我也正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这个项目获得了“211工程”二期资金300百万,利用这批资金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研制成功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长期连续运转的光轴运铯原子钟(至今已连续运转2年多),长期稳定度达:10-10,准确度到达10-11打破了美国等的禁运,满足国内地面高精度小型化原子钟的需求;第二,研制出高性能的铷原子钟,使铷原子钟稳定度从目前的1×10-13/日提高到2-3×10-14/日的国际先进水平,该原子钟已被选为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
第三,我们建立了新型原子钟的基础研究平台,该平台可以开展以超冷原子与超高精度光学梳状发生器为基础的新型原子钟研究,取得的成果为:
(1)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获得了中国稳定最低的物质材料,温度为50纳开尔文,而绝对零度是0开尔文,我们知道绝对零度是无法实现只能靠近。
(2)实现了多种原子激光(包括:脉冲原子激光、连续原子激光、准联系原子激光、磁场加速原子激光等)。
国际上共有43个实验室获得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其中只有8个获得了脉冲原子激光,我们北大量子电子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
而连续原子激光世界上只有2个实验室获得,一个是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马克斯普朗克-l量子光学研究所所长Theodor.W.Hansch教授领导的小组,另一个就是我们北大的实验室。
(3)建立了高精度飞秒锁相光梳与半导体激光频率标准测量系统。
利用此平台,我们获得了国际973项目:“超冷原子光晶格微波原子钟”、“主动式钙原子光钟”、“主动式钙原子光钟”与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光学频率向微波频率精密传递”等项目的支持。
记者:听了陈教授的介绍,真是欢欣鼓舞!陈教授,我对您刚才提到的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比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一些数据的实际概念都不是完全了解。
另外我也想问一下原子钟的工作原理。
陈:首先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爱因斯坦在70年前提出的,我们知道在常温下原子是很活跃的,很难控制,而到达一定低温后所有的原子会表现出同一个状态形成一种“凝聚”。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本来操场上有很多穿着各种衣服在锻炼的同学,他们打球、踢球、跑步等等,而现在让他们都穿上统一服装做广播体操,并且假设每个人都是一模一样的。
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下的原子就类似这个情形。
至于上面所说的一些数据,10-12也就是说原子钟30万年差一秒,我们现在研制成功的10-15也就是说3000万年差一秒。
而天稳定度我们这样说吧,卫星在运转过程会出现偏差,每天都要调整,如果卫星携带的原子钟天稳定度高,那么调整幅度就比较小,调整起来就比较方便。
至于原子钟的工作原理嘛,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内进
行越迁能动。
原子钟就是靠电子在原子内跃迁时发光的频率来计时,它的振动频率最稳定,已成为世界上精度最高的钟。
记者:世多谢陈教授的介绍!我从您刚才的介绍中可以知道原子钟在航天方面的应用挺广泛,那您可以给我具体讲一下这项技术的用途吗?
陈:界原子钟主要运用在航天、通讯、国防领域。
由于原子钟极高的稳定度所以在航天器、远距离通信以及精确制导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们现在正研制一种小型原子钟,只有电子手表那么大,利用纽扣电池就可以运转。
另外上面提到10-15是3000万年差一秒,如果我们进一步把精确度提高到10-18 ,就是300亿年差一秒,而大爆炸以来是50多亿年,也就是说比地球年龄还长,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地球生命的演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提出,光不会随着时间改变。
但光可能会随时间慢慢改变,当我们的精度到达18位有效数字时就能测出来。
我们现在达到了15位有效数字,正在努力到达18位,到那时就可以检验爱因斯坦理论的正确与否。
从而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开辟道路。
记者:论看来原子钟技术确实是很尖端的科学,我在准备这次采访的时候了解到1997-2005年8年中3次诺贝尔物理学奖都是授予了与原子钟和精密测量相关领域的科学家。
这是不是说明我们这个领域是非常前沿的?
陈:坛是的,确实可以这么说。
所以我也非常钦佩校领导把我们这个项目列为“211工程”资助项目的远见卓识。
在北京大学“211”工程二期工程经费的资助下,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建立起了与国际接轨的高性能原子钟及其精密测量关键技术的研究平台,使总体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高性能原子钟(星载铷钟和光抽运小铯钟)方面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建立起了研究超高精度原子钟的精密测量基础研究平台。
另外自行设计建立了飞秒光梳频率发生器以及多种新型半导体激光频率标准,为下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开展超高精度(优于10-17)的原子钟与光钟的研究奠定基础。
同时实验室的研究环境和人才培养环境也有了跨越式发展,专业研究队伍不断加强。
另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
我们知道国际上从事这项研究的基本上都是世界上最最好的学校的实验室,如美国哈佛,英国牛津、剑桥,法国巴黎高师,日本东京大学,德国Max-Plank量子光学研究所。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接待国内外专家28人次,平均每年接待诺贝尔奖获得者2人,同时派出交流13人次。
记者:网陈教授您刚才提了一下人才培养,我们知道做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事业,可以给我介绍一下您的团队和实验室吗?
陈:在“211”经费的资助下我们购买了包括半导体激光器、飞秒激光器、高稳晶振、频标比对器、自动频率测试系统等,大型专业仪器设备有了很大改善,同时新建了150平方米的超净实验室,增加了300多平方米研究生学习室,使学术环境有了跨越式发展基本上与国际接轨。
当然,目前比较突出的实验室房屋紧张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这些年共培养了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34人,其中已毕业博士生9人,硕士生33人。
引进“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21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新增加青年副教授3人,聘请国内外著名兼职教授5人。
我们这些科研人员基本上都是早上8 点准时上班,晚上要11点以后才离开实验室,一周7天除了周日处理一些个人以及家庭事务,其他6天都是这样。
所以我非常感激我的团队,正式大家的努力工作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记者:陈老师,我们讲了那么多,我对咱们这个领域也有一定了解了,我可以参观一下实验室吗?
随后,记者在陈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地下一层的实验室,陈教授指着一台台实验仪器耐心的给记者讲述各种用途。
在参观过程中科研人员在实验仪器前辛勤工作、一丝不苟。
参观完实验室陈教授把记者送出门又投入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