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钛矿到钛材产业链“演绎”态势(含图表)5
2024年钛材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钛材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钛材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较低的密度。
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当前钛材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钛材市场概述2.1 市场规模当前,全球钛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00亿美元。
钛材的需求主要来自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行业。
2.2 市场供需关系目前,全球钛材市场供需平衡,供应量能够满足需求。
主要生产钛材的国家有美国、中国、俄罗斯等。
其中,中国是全球钛材产量最大的国家。
2.3 市场竞争格局钛材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产业链完整的综合性钛材企业和专业的钛材加工企业。
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供货能力等方面。
3. 钛材市场驱动因素分析3.1 航空航天行业需求增长随着航空航天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钛材的需求不断增加。
钛合金具有高强度、耐高温等特点,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首选材料。
3.2 汽车行业对轻量化的追求汽车制造商在追求轻量化的同时,也要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钛材由于其轻质、高强度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
3.3 医疗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钛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钛材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能,成为骨科植入材料的首选。
4. 钛材市场挑战分析4.1 高成本制约应用范围钛材的生产和加工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广泛应用。
尽管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提高,钛材的价格有所下降,但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4.2 全球市场价格波动大钛材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国际政治局势等。
这导致钛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企业难以进行长期规划。
4.3 环境保护压力增加钛材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钛材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5. 钛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5.1 技术进步推动钛材应用拓展随着科技进步,钛材的生产技术将不断提高,制约其应用的因素将逐渐减少。
中国钛材行业市场现状产业链发展现状产业竞争格局

中国钛材行业市场现状产业链发展现状产业竞争格局钛材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截止2024年,中国钛材行业已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钛矿开采、冶炼精炼、加工制造等环节。
本文将对中国钛材行业的产业链、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竞争格局进行探讨。
产业链分析:在钛矿开采环节,中国钛材企业主要依托海内外钛矿资源进行开采。
海外资源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而国内资源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云南等地。
目前,中国的钛矿开采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相对较小。
冶炼精炼环节是钛材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钛粉生产、氯化法生产、硫酸法生产等方法,其中氯化法生产是目前主流的方法。
中国的钛材冶炼企业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辽宁等地。
加工制造环节是将冶炼的原料进行加工压延、锻造、焊接等工艺,制成钛板、钛管、钛棒等各种形状的钛材产品。
中国的钛材加工制造企业众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浙江等地。
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钛材行业发展迅猛,产量与销售额都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钛材生产达到了近2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约40%。
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创新:中国的钛材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发出了一批高性能的钛材产品。
例如,六四合金、钛铝合金等钛材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2.市场需求增长:随着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发展,对钛材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高品位的产品需求也在增加。
3.产能扩张: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中国的钛材企业纷纷进行产能扩张。
许多钛材企业不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新的生产线,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产能和技术水平。
产业竞争格局:1.企业数量众多:中国的钛材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目前,虽然国内市场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主导,但中小型企业也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钛产业发展趋势

钛产业发展趋势一、前言钛产业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从钛产业的概念、发展历程、市场现状、技术创新和未来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钛产业的概念钛产业是指以钛资源为基础,通过加工制造及相关服务等环节构成的一系列完整产业链。
它涵盖了从钛矿石开采、冶炼精炼、制造加工到应用领域等多个环节,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化工、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三、钛产业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开采和利用钛资源,开启了钛产业发展的先河。
2. 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涉足钛合金材料领域,并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之一。
3.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和开发自己的钛资源,并建立了一批生产线。
4. 20世纪80年代:钛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全球钛产量和消费量都有了大幅增长。
5. 21世纪以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钛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钛产业也呈现出多元化和高端化的趋势。
四、钛产业的市场现状1. 全球钛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少数国家。
2. 全球钛矿石开采和冶炼精炼能力逐渐增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之一。
3. 钛合金材料是当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行业对其需求量不断增加。
4. 钛粉末冶金技术正在逐步成熟,并在3D打印、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五、钛产业的技术创新1. 针对传统冶金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如能耗高、环境污染等,新型冶金技术不断涌现,如气相法、电解法、等离子喷涂等。
2. 钛合金材料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新型合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都得到了拓展。
3. 钛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也是钛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六、钛产业的未来趋势1. 钛资源开采和利用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环保化。
2. 钛合金材料将逐步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
钛产业链现状

休 闲等领域 , 占7 %; 约 0 全球 钛及 钛合
金 的应用情 况 见表 1 。
铁矿 资源 大 国 , 是近年 钛铁 矿 的开 但
采 和 加 工产 业 发 展 远 远 跟 不上 钛 白 粉 、 锦钛 、 海 金属 钛 的发展 。 国钛精 我
一
钛矿资源分布及开采供应情况
世 界 钛 矿 资源 主 要 包 括 金 红 石 和
次是 外 生钛 铁 矿 砂矿 占3 7 %; . 1 第三
是金 红石 岩 矿 占1 5 %; 四是 金 红 .2 第 石 砂 矿 占0 4 %。 国探 明 的钛 资源 .9 我 分布 在2 个 省 ( 1 自治 区、 直辖市 ) 1 8 共 0
储量 ( 包括 锐 钛矿 ) 主要 集 中于南 非 、
量 ) 世 界 钛铁 矿 储 量 主 要 集 中于 中 ,
国、 非、 南 挪威 、 大利 亚 、 澳 加拿 大 、 印
度 和 巴西 等 国。 我 国 的钛 资源居 世界 之 首 , 矿 钛 储 量 是 世界 已探 明储 量 的6 %左 右 , 4
我国有 丰富的原生 钛磁铁矿和 钛 铁矿 砂矿 , 这是 发展 钛 工业 的有 利条 件, 完全可 以保 证需要 。 虽然 我国是钛
钛 产 业链现 状
◇ 刘向 阳
7 0 l部 队 64
钛产业链 由钛 矿开 采( 钒钛 磁铁 原 料等 )海绵钛生产、 、 熔铸钛锭 、 钛材成型 ( 钛板 、 管、 钛 钛棒 )钛材 应用 ( 空航 、 航 天、 石油化工、 体育休闲等消费领域 ) 和 废钛 回收等环节构成一个循环体系 , 钛 产业链见 图1从最初 的矿石到最后的工 。 业应用要经过很多复杂的工艺技术 , 特 别是在海绵钛生产和钛加工材方面的技
中国钛产业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只 有 美 国、 俄 罗斯 、 乌克 兰 、 哈 萨克 斯
坦、 日本 和中国。 2 0 0 7 年 以来 , 我国无论
立 了合 资企 业 , 这种 垂直 一 体化 的合 作将 保证EADS 和 空客的钛 锭和钛材 供给 。 2 0 0 4 年以来, 中国海 绵 钛 生产 由 集 中趋 向 明显 的分 化 , 由原来 的 2 ; g 扩 大 到 目前 的2 0 多家 , 布局很分散 。 太多 的供 给追 逐有 限的需 求市 场 , 极 端竞
中国钛产业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 文 /任 卫峰
北京安泰科信 息开 发有限公 司
一
钛产业价值链概 述
全钛产业链大致可 以划分为 部
国 际上 对 钛 精 矿 的 需 求 又 受 到 垄 断 性 极 强 的 国 际钛 白粉 生 产 企 业
水平, 并 决 定 所 生 产 的 钛 材 质 量。 目
Bi l l i t o n , Ex x a 1 " O , Be ma x 和CRL 等
为 数不 多的跨 国矿业 公司 掌握, 占 到钛 精矿 市 场 的 约 6 0 % 的份 额 , BHP
Bi l l i t o n 把 其拥 有 的钛 矿 出售 i o
Ti n t o N, 后者一 家就掌握 了 2 5 %以上 的钛原料 资源。
战略合 作 , 合作 生产 新 的钛 合 金 以及
研究 新的加工 技术 。 根 据其备 忘录 , 今
后3 0 年的合作 规模 将达 到 2 7 0 亿 美 元, 其中1 8 0 亿 美元波音 用于购买俄 罗
= 近年钛工业 竞争结构变化
1 . 世 界格 局 发生 巨变 ,未来 呈 多
能 的哈萨克斯坦的U K—TM K和 l 万t 产能的乌克兰的Z AP OROZ HYE。 俄 罗斯 的钛加工材企 业主要 以阿维索马 集 团为 主 , 其年 产量 占整 个 独联 体钛
钛及钛合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1. 钛及钛合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钛及其合金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热性强、耐腐蚀等许多优特性,被誉为“未来的金属”,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结构材料。
钛及其合金不仅在航空、宇宙航行工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而且已经开始在化工、石油、轻工、冶金、发电等许多工业部门中广泛应用。
1.1. 钛在化工等部门的应用钛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耐腐蚀性强,这是由于它对氧的亲合力特别大,能在其表面上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保护钛不受介质腐蚀。
金属钛在大多数水溶液中,都能在表面生成钝化氧化膜。
因此,钛在酸性、碱性、中性盐水溶液中和氧化性介质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比现有的不锈钢和其它有色金属的耐腐蚀性都好,甚至可与铂比美。
但是,如果在某种介质中,能连续溶解钛表面氧化膜时,则钛在这种介质中便会受到腐蚀。
例如,钛在氢氟酸、浓的或热的盐酸、硫酸和磷酸中,由于这些溶液溶解钛表面氧化膜,所以钛被腐蚀。
如果在这些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或某些金属离子时,则钛表面氧化膜便会受到保护,此时钛的稳定属于增加。
1.2. 化学工业钛在各种酸、碱、盐介质中,除上述四种无机酸和腐蚀性很强的氯化铝外,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所以,钛是化学工业中优良的抗腐蚀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氯碱工业中使用钛金属阳极和钛制湿氯气冷却器,收到很好的经济效果,被誉为氯碱工业中的一大革命。
1.3. 石油工业钛在有机化合物中,除了温度较高下的五种有机酸(甲酸、乙酸、草酸、三氯乙酸和三氟乙酸)外,都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
因此,钛是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中优良的结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热交换器、反应器、高压容器和蒸馏塔等。
三.冶金工业钛属活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吸气性能,是炼钢工业中优良的脱气剂,它能化合钢在冷却时析出的氧和氮。
在钢中加入少量的钛(<%)可使钢坚韧而富有弹性。
钛也是炼钢,炼铝等工业中重要的合金添加剂。
钛具有超导性,是一种常见的超导材料。
另外,钛在含有金属离子的酸性溶液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此钛在湿法冶金工业中,如铜、镍、钴、锰等有色金属的电解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2017年我国高端钛材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高端钛材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2018.09.17)钛具有熔点高、比重小、比强度高、韧性好、抗疲劳、耐腐蚀、导热系数低、高低温度耐受性能好、在急冷急热条件下应力小等特点,其商业价值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被人们认识,钛多与铁、铝、钒或钼等其他元素造成造出高强度的轻合金,被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科技领域。
随着钛不断向化工、石油、电力、海水淡化、建筑、农产食品、医学、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推广,钛金属日益被人们重视,被誉为“第三金属”、“太空金属”、“海洋金属”和“万能金属”,因其是提高国防装备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又被称为“现代金属”和“战略金属”。
金属钛及其合金凭借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应用钛材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先对海绵钛熔铸加工,制取钛锭,再对钛锭进行锻造,挤压,扎制或拉伸,得到可供下游使用的钛或钛合金棒材、管材、板材、饼材、环材等制品。
钛材成材率低,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屑残料,致使生产成本较高。
目前,我国1 吨钛材约需要1.7 吨海绵钛原料。
钛加工材的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
2010 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钛材生产国,但我国大部分钛材都应用于工业领域,技术含量相对不高,而美国主要是航空钛材等高端钛材。
全球主要钛材供应国产量情况(单位:吨)钛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温性能好,耐腐蚀能力强,和复合材料结合相容性优异等突出优势,这些优势决定了钛和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阔。
在航空发动机方面,推重比(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与其自身重量之比)越高,发动机的性能越好。
使用钛合金不仅能减轻发动机自身的质量,而且能承受发动机压缩空气所产生的高温,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
在飞机机身方面,结构质量系数(飞机自重与起飞质量之比)越小,飞机越轻便,推重比越高,同时也就能更省油。
国内高端钛材消费占比明显低于全球水平2011年,全球商业航空的消费比例达到46%,军用钛材比例为9%(主要为军用航空),整个航空领域消耗钛材比例超50%;工业消耗钛材比例为43%,新兴市场消费钛材比例为2%。
从钛矿到钛材产业链“演绎”态势

种 元 素 , 铁 己利 用 和 钛 、 部 分 回收 利 用 之 外 , 除 钒 钴 、 、 、 虽 选矿 回 收 到 铁 、 精 矿 中 , 冶 炼 镍 镓 钪 钛 但 世界 钛矿 资 源主 要包 括 金 红石 和钛 铁矿 两 种 ,
截止 到 2 0 0 6年底 ,世界 金 红石储 量和 储量 基 础分 别为’ 0 5 0万 t 10 0万 tT O 含 量 ) 世 界 金红 2 和 00 (i ,
从钛 矿 到钛 材 产 业 “ 态势 链 演 绎”
刘 向 阳
钛 产业 链 由钛 矿 开采 ( 钛磁 铁 原料 等 ) 海 钒 、 绵 钛 生产 、 铸钛 锭 、 材 成型 ( 板 、 管 、 熔 钛 钛 钛 钛 棒)钛材应用 ( 空航天 、 油化工 、 、 航 石 体育 休 闲 等 消 费领域 ) 废 钛 回 收等 环 节构 成 一 个循 环 体 系 。 和
中 尚没 有 能 回收 利 用 ; 、 的 回收 率 低 , 别 是 钒 钛 特
钛 资源 的选矿 回收率仅 4 %、 7 冶炼 回收率 5 .7 3 %, 2
钛 资源 总利用 率只 有 2 . %。 50 4 钛 原 料 主 要用 来 生产 钛 白、 属 钛 ( 绵 钛 ) 金 海 、
垒鱼 笪塑圜
金 属材 料 的需求 将不 断增 强 。
渣一 氯 化 生产 四氯 化 钛一 精 制 提纯 生 产 精 四氯 化 钛一 镁 还 原一 蒸 馏 生 产 海 绵钛 一 成 品 破 碎 包 装 。 如 果可 采 用 全流 程 生 产 ,对 镁 氯循 环 使 用 可 节省
成 本 。从高 钛渣 到海 绵钛 生产 工艺 流程 图见 图 2 。
钛 产业 链见 图 1 从最 初 的矿石 到最 后 的工业 应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钛矿到钛材产业链“演绎”态势钛产业链由钛矿开采(钒钛磁铁原料等)、海绵钛生产、熔铸钛锭、钛材成型(钛板、钛管、钛棒)、钛材应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体育休闲等消费领域)和废钛回收等环节构成一个循环体系。
钛产业链见图1。
从最初的矿石到最后的工业应用要经过很多复杂的工艺技术,特别是在海绵钛生产和钛加工材方面的技术壁垒比较大,因此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了钛全流程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钛矿资源分布及开采供应情况世界钛矿资源主要包括金红石和钛铁矿两种,截止到2006年底,世界金红石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5200万吨和10000万吨(TiO2含量),世界金红石储量(包括锐钛矿)主要集中于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塞拉利昂、斯里兰卡和前苏联等国;世界钛铁矿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6.1000亿吨和12亿吨(TiO2含量),世界钛铁矿储量主要集中于中国、南非、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和巴西等国。
我国的钛资源居世界之首,钛矿储量是世界已探明储量的64%左右,从矿石工业类型上看,我国钛资源主要是原生钒钛磁铁矿岩矿,TiO2储量占全国钛资源TiO2总量的94.28%;其次是外生钛铁矿砂矿占3.71%;第三是金红石岩矿占1.52%;第四是金红石砂矿占0.49%。
我国探明的钛资源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08个矿区。
主要产区为四川,次有河北、海南、广东、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山西等。
我国有丰富的原生钛磁铁矿和钛铁矿砂矿,这是发展钛工业的有利条件,完全可以保证需要。
但我国虽是钛铁矿资源大国,近年钛铁矿的开采和加工远远落后于钛白粉、海锦钛、金属钛的发展。
我国钛精矿产能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海南、广西,攀枝花是我国最大的钛精矿供应基地,中国市场上90%的钛精矿都来源于此。
目前,我国钛渣和钛精矿的价格一路上扬,短1短一年,钛精矿的涨幅高达60%以上。
此外,由于我国钛资源(TiO2)的94.3%赋存在钒钛磁铁矿矿床中。
钒钛磁铁矿是铁、钛、钒共生,同时还有钴、镍、铜、镓、钪等多种元素具综合回收价值的多金属共生矿。
从露天采出的矿石大部分变成尾矿和高炉渣没有被利用;矿石中的主要七种元素,除铁已利用和钛、钒部分回收利用之外,钴、镍、镓、钪虽选矿回收到铁、钛精矿中,但冶炼中尚没有能回收利用;钒、钛的回收率低,特别是钛资源的选矿回收率仅47%、冶炼回收率53.27%,钛资源总利用率只有25.04%。
钛原料主要用来生产钛白、金属钛(海绵钛)、含钛钢以及焊条涂料。
钛白,我国占88%,国外占92.4%;金属钛(海绵钛),我国占10%,国外占5.3%;含钛钢及焊条涂料,我国占2.0%,国外占2.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钛矿原料及深加工产品钛白、海绵钛、钛金属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强。
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我国07年钛矿进口量为上年总量的154%。
目前,我国每年光是钛白粉生产就需要钛铁矿180万吨,国内年产钛铁矿100万吨,需求缺口要从澳大利亚、加拿大、越南等地进口。
有关专家预计2010年我国光是钛白粉行业需要钛铁矿约300万吨,国内钛矿只能提供110万吨,其他部分依赖进口,导致钛白粉生产企业面临钛铁矿更为严峻的供应不足的局面。
海绵钛的生产工艺及扩产情况海绵钛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镁还原-蒸馏法(即克劳尔法)和钠还原-蒸馏法两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其它的方法目前都处于实验室阶段,预计未来十年内仍以克劳尔法生产为主。
克劳尔法生产流程如下:钛矿--电炉熔炼生产高钛渣--氯化生产四氯化钛--精制提纯生产精四氯化钛--镁还原-蒸馏生产海绵钛--成品破碎包装。
如果可采用全流程生产,对镁氯循环使用可节省成本。
从高钛渣到海绵钛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2。
——23作为一种战略金属,世界各国对海绵钛生产技术封锁严密,我国海绵钛生产技术走的是自主创新的道路。
继上世纪80年代成功开发“5吨还原蒸馏联合炉生产海绵钛工艺”及2001年成功开发“8吨炉海绵钛工艺”后,遵义钛业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12吨炉海绵钛生产工艺”技术取得成功,并将进行产业化运行阶段。
这是目前全球海绵钛生产规模最大的单体设备,标志着我国海绵钛冶炼生产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遵义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
其中,镁的电解、精炼工序是整个海绵钛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原精四氯化钛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氯化镁作为镁电解工序的原料,经过电解得到粗镁,粗镁通过精炼后得到精镁,精镁再加入还原炉中,形成镁的闭路循环。
在此循环过程中,镁量保持相对平衡,损失部分的镁则通过外购补充解决。
在海绵钛生产中镁循环利用工艺见图3。
由于镁是海绵钛生产的主要原料,对海绵钛的质量和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该公司镁精炼采用的是1.8t电加热坩锅精炼炉生产,每生产1炉海绵钛(5t~8t),需要加镁 6t~9t。
考虑到安全因素,加液体镁抬包每次最多只能抽取1.5t。
这样每加一炉镁,就需要同时熔化并精炼5~7坩锅镁,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电耗较高,精镁回收率低(粗镁单耗为1.080t /t一精镁),最终导致海绵钛成本较高。
另外,加镁操作是根据海绵钛还原蒸馏生产需要进行的,具有间断性和不定时性.往往与电解工序出镁的时间不一致,没有必要精炼炉连续送电生产。
因此,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提高镁精炼工艺设备和技术操作水平对降低海绵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重大意义。
——42006年底中国海绵钛产能已达到30000吨/年,相比于国外谨慎的海绵钛扩张计划,国内海绵钛扩张更显激进。
由于国内海绵钛钛企业的大幅扩产,造成国内海绵钛从供不应求的局面转变为供大于求的局面。
2001-2006年国内海绵钛产量及增速见图4。
2007年年底,中国海绵钛的产能达58000吨/年,产量达到45200.2吨,居世界第一位。
而且比上年增长率高达150.6%。
中国海绵钛的需求量(销售量)也达40552吨,中国净出口海绵钛4450.4吨。
2006年底07年初以来,国内海绵钛价格从20万元/吨快速回落到目前的10万元/吨左右,有些海绵钛企业的报价甚至跌到了9万元/吨。
2007年海绵钛价格走势见图5。
遵义钛业计划于2008年形成年产2万吨海绵钛的能力,2012年形成年产3万吨海绵钛的能力;抚顺钛业计划2010年前达到年产万吨的水平;中信铁合金计划将生产能力扩大到5000吨/年,远期规划10000吨/年等,同时还有更多的新进入者涌入海绵钛生产市场。
如果这些产能全部投产,届时国内海绵钛市场将供过于求,出现大量过剩的局面。
预计未来两年海绵钛产能将严重过剩,海绵钛价格会比较疲弱。
据统计,2006年全球海绵钛产量达到13万吨左右,基本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顶峰时期的水平。
未来几年,国外仍将有大量新增的海绵钛产能将投产,其中TOHO公司拟在原来基础上新建年产12000吨的海绵钛工程;ATI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海绵钛的产能扩张,届时海绵钛总年产能将达到约1.8万吨;VSMPO计划在2010年前扩大海绵钛产量1.5倍,达到年产44000吨。
我们预计,到2010年全球海绵钛产能将达到32万吨,按平均70%的产能利用率计算,届时全球海绵钛产量将达到23万吨。
我国四氯化钛行业的形成及价格走势5过去国内主要海绵钛生产企业是以钛矿为原料开展生产流程,现在有的企业已经习惯从市场上购买四氯化钛生产出海绵钛。
中国四氯化钛行业是近两年新兴起的行业,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其下游产品之一海绵钛市场波动,引发了四氯化钛的投资热潮。
四氯化钛是海绵钛、珠光颜料、氯化法钛白粉和正钛酸丁酯等的主要原料,用途较为广泛。
由于上游原料供应紧俏,四氯化钛行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也逐步被钛行业、珠光颜料行业、钛白粉行业和正钛酸丁酯行业所关注,四氯化钛行业的发展走势对这些行业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投资兴建精四氯化钛生产线,属于国家发改委重点鼓励的节能项目。
精四氯化钛是当前国内外市场最紧缺的精细化工产品之一,可用于生产氯化法钛白粉、纳米钛白、海棉钛、珠光颜料,同时还可生产金属钛、二氧化钛、钛有机化合物及各种钛酸盐和烟雾弹并为丙烯、乙烯催化剂的重要组份。
根据南通中泰化工有限公司统计,到2007年底,中国四氯化钛的总产能近40万吨。
80%左右为2005年后投产的工厂。
四氯化钛分布区域不平衡,全国近一半的产能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
到2007年底中国四氯化钛生产能力和区域分布见图6。
从2004年到2007年四氯化钛的产能成倍增长,2007年四氯化钛的产能是2004年的8倍。
这一趋势是从2005年开始的。
近年中国四氯化钛产能走势见图7。
并且据业内专家预测,目前四氯化钛产能还在成倍增长。
截至到07年底,全国拥有66条氯化和精制生产装置,其中95%产能的四氯化钛生产线为Φ900MM和Φ1200MM(氯化炉直径)的沸腾氯化及铜丝除钒装置;约5%为Φ2800MM的熔岩氯化和油除钒装置。
——62004-2006年,由于全球海绵钛供应不足,曾一度海绵钛价格上涨到30万元/吨,其利润大约为每吨20万左右,由于巨大的利润驱动,出现了海绵钛投资热,大量的海绵钛企业纷纷投产。
导致整个产业链发生连锁反应,海绵钛上游原料四氯化钛的需求量大为增加,并且在2006年初,四氯化钛出现了脱销的态势。
2006年开始四氯化钛行业扩大生产,以填补市场缺口。
另外,由于2005年、2006年四氯化钛产品的价位很高,最高的时候达到了2万元人民币每吨,当时四氯化钛的原料高钛渣、石油焦和氯气的价位较低。
高额利润的刺激,导致盲目投资。
几乎是一夜之间,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三十几家四氯化钛生产厂。
虽然四氯化钛的产能成倍增长,但那种产品高额利润的日子在也一去不返了。
目前根据四氯化钛的产能和下游产品的需求量,四氯化钛产品供大于求,目前由于产能过剩,四氯化钛只维持一个比较低的价位。
2004年到2006年,四氯化钛价格一路飙升,从2004年7000元/吨,一路涨到19000元/吨。
因2006年各路四氯化钛厂家相继投产扩产,导致四氯化钛价格出现了一夜暴跌的情况,2007年1月一周之内,四氯化钛的价格从16000元/吨,下降到10000元/吨,两天之后,四氯化钛价格继续下降,降到四氯化钛的成本价8500元/吨左右,并且一直维持到2007年5月份。
5月-9月份价格回升到12000元,10月份,四氯化钛价格一直维持在今年年初的水平8500元/吨。
据行业企业统计来看,短期内四氯化钛价格没有好转迹象。
中国四氯化钛产品价格趋势见图8。
7目前,四氯化钛行业有两大目标市场,其一是海绵钛市场,每年消耗掉的四氯化钛可达总消费量的90%以上;另外就是其他化工品市场,包括珠光颜料、钛白粉、正钛酸丁酯、香精香料和烟雾弹等,这部分四氯化钛消费量不足总消费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