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历史过程

合集下载

历史太平天国的知识点总结

历史太平天国的知识点总结

历史太平天国的知识点总结一、太平天国的兴起1. 太平天国的起义领袖太平天国的领袖是洪秀全,他是广西横县人,咸丰元年(1850年)发动太平天国起义。

2. 起义的社会背景太平天国的起义,是在中国清朝封建社会末期的政治危机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压迫,使得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困苦,农民纷纷响应太平军的号召。

3. 起义的宗教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密不可分。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广泛吸引了中国南方地区的农民加入到起义运动中来。

二、太平天国的发展1. 政治建设太平天国建立后,实行共产主义的政治制度,推行“太平共和”等制度,取消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官僚军阀统治,实行土地国有化和平等的社会制度。

2. 军事扩张太平天国军队在广西、湖南、江西、湖北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太平军经常与清军进行战争,多次击败清军。

3. 农民生活改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的一大特点,是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善了农民生活。

太平天国建立了农田水利、推广新农具、改良农作物、修筑村级堤坝等,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水平。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与衰落1. 内部矛盾太平天国的领导层中存在着严重的内部分歧,如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道光皇帝派来的内奸李秀成等,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的不团结和矛盾激化。

2. 清朝政府的进攻清朝政府为了保卫封建统治,采取了残酷而有力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办法。

清军对太平军进行了多次的围剿和战争,使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3. 国际援助的缺失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与衰落,与国际帮助的缺失有关。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有与外国基督教传教士联络,但是与外国人和他国政府的援助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国际因素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 经济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反映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封建社会末期的深刻危机和动荡不安的状态,推动了中国社会末期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
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兴起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北上进军 (4)定都天京 (5)北伐西征
北 伐 形 势 图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在鄱阳湖被太平 军打败的曾国藩 欲投水自尽
“中宵念此,魂梦屡惊”
措施

的 时间 将 领


北伐
为了推 翻清政 府 为巩固 天京大 本营
背景资料陈列室
材料三: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 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
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从而准确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外国侵略
的危险局面。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原因: (2)过程: (3)影响: 2、重建领导核心:
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
天王洪秀全
组织了一系列的军事战斗
颁布《资政新篇》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原因: (2)过程: (3)影响: 2、重建领导核心:
直接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反映 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特点 同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进步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 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 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 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 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纲领)
《资政新篇》 (治国方案)
激 化
农民阶级
自然灾害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 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 ②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1. 背景和起因:
- 发生时间:1851年-1864年,持续了14年之久。

- 发生地点: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

- 起因:基于基督教教义的怀疑和反思,加上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

2. 领导人和组织:
- 主要领导人: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杨秀清、韦昌辉等。

- 组织体系:建立"天朝"政权,模拟清王朝体制。

3. 发展过程:
- 拱卫起义(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开端。

- 攻占南京(1853年):建立"天朝"都城。

- 广阔疆土(1856年):疆土最大时横跨16个省。

- 江南基地(1860年后):后期仅存江南地区。

4. 影响和结果:
- 造成了大规模的流离失所、民间伤亡。

- 加剧了清朝中央集权的削弱。

- 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西方列强武力介入埋下伏笔。

- 最终在1864年被清军彻底剿灭。

5. 历史评价:
- 具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

- 具有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色彩。

- 带有一定的农民起义和宗教运动性质。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③自然灾害严重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和发动民众起义(2)经过:
①1851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②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重点,见教材47页)
③1853-1856: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东征)
④1856-1857年:天京事变,石达开率军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⑤1859年: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重点,见教材48页)
⑥1860年:(二鸦后,太平军攻打上海时)外国侵略者开始勾结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⑦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第1 页共1 页。

太平天国的历史故事

太平天国的历史故事

太平天国的历史故事(太平天囯国号中的囯字是当年太平天囯的官方标准用字)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

开始的标志是道光三十年(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

这次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等。

领导人为洪秀全,称号为天王,首都称天京(即今南京)。

编辑本段起义酝酿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

由于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涌进中国,质高价廉的工业产品,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使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

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土地兼并更为严重。

清政府的捐税,年年增加,使农民不堪重负。

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

农民反抗斗争多达110次。

特别是两广地区,由于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冲击,社会动荡更为激烈。

在此期间,洪秀全被《劝世良言》中的单一神权思想和基督教的平等观所吸引,把基督教的平等观和中国农民的天下太平、人人平等的平均思想结合起来,用三年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从农民阶级的要求和利益出发,先后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

他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的真神;人们都是上帝的赤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他提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

同时期,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广大贫苦农民和烧炭工人中,宣传反清思想,开展拜上帝会的组织工作。

1849年,拜上帝会众已达万余人。

1850年前后,拜上帝会与地主团练的冲突日趋尖锐,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酝酿和发动的。

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3月,太平军转战到武宣东乡,洪秀全正式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州。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
材 料:
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 “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主张效法西 方,实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兴办邮 政;鼓励民间开矿;主张设立银行,发行纸币;保 护私有财产。
——《资政新篇》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 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重整国政
洪天 秀王 全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材料:道光三十年,广西巡抚(省的最高军 事行政长官)周天爵带兵去镇压太平军。周天 爵在回忆录中说,出征那一天,他带领的这 些士兵居然如同徘徊在屠宰场门口的猪和羊 一样,说什么也迈不动步。周天爵一生气打 了他们几下,这些人和女孩子一样,在路边 哇哇大哭起来了。
复原的天王 府大殿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 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 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 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 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
玉玺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这样一幕: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 朝田亩制度》。根据此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 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 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 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 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 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 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列强入侵
加剧

太平天国历史事件原因_太平天国历史事件背景

太平天国历史事件原因_太平天国历史事件背景

太平天国历史事件原因_太平天国历史事件背景太平天国起义是一次有中国特色的千年王国运动,它发生在洪秀全皈依基督。

洪秀全把基督年王国论和基督等思想作为武器,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太平天国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起于1850年金田起义,终于1864年洪秀全病逝洪天贵遇害,一场农民主导的运动,历经十余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其成功与失败,常常令后人感慨唏嘘。

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税赋沉重,从北至南,白莲教、天理教、捻党、斋教、天地会等民间反抗政府运动此起彼伏。

1844年开始,洪秀全创立上帝教,随后在他和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等人的宣扬组织下,上帝教在两广地区迅速壮大。

1850年,各地教众在洪秀全的号召下,在广西金田集结整编。

1851年1月11日,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开始了。

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太平天国或称太平天囯,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因清朝推行剃发易服,太平天囯则均不剃发、不结辫,披头散发,故太平军被称作“长毛”,清廷蔑称其为“长毛体贼”、“毛贼”、“发贼”、“发逆”等等。

又因天国领袖洪秀全为广东花县人,广东简称粤,故清廷当局亦蔑称其为“粤贼”、“粤匪”、“粤逆”、“粤寇”等,而太平军则蔑称清廷为“清妖”、“胡妖”等。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禁止诬蔑太平天囯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此将“太平天囯”、“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太平天国创立发展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从梁发《劝世良言》中吸取某些义,后来自行洗礼,并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

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传教。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广州跟随美国美南浸信会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因听洪秀全说曾梦见他自己是上帝的儿子,罗孝全拒绝给他施洗。

太天平天国运动

太天平天国运动

过程兴起:1851、1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发展攻克永安,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封王、永安建制)1852年永安突围北上,力量迅速壮大1853年定都天京(今南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北伐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孤军深入,在清政府的重兵围攻下失败意义:深入清朝腹地牵制了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西征连夺徽、鄂重镇,挺进湖南,与曾国藩的湘军交战,一度失利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进军江西意义: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进入了全盛时期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天京事变)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发生内讧经过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石达开率军出走,后在四川大渡河被清军杀害后果:天平天国元气大伤;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后期为重振国威,建立新的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的防任命洪仁玕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御战 1858年,陈李合力破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威胁;三河镇大捷,局势暂时稳定1860年,陈李合力破江南大营;李秀成攻打至上海近郊,遭英法联军、清军联合袭击,退回苏州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结果: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败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失误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治国《天朝田亩制度》时间:1853年方略目的: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分配原则见课本P55)评价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资政新篇》时间:1859年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爱国运动意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主要依据是:颁布了纲领性文件);肩负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前言: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进军南京的经过:金田起义:1851
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初建政权:1851年秋,太平天国攻占永安。

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建政权。

定都天京:从永安突围后北上,1853年春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高潮的表现:
政治: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军事:1856年,太平天国完成三大军事行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的情况:北伐西征东征背景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天京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力量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1. 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2. 洪秀全挽救危局的主要措施:重建领导核心。

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先后封他们为英王、忠王;洪秀全又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
总理朝政。

3.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包括哪些著名战役及结果:1858年,破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

三河镇大捷,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1860年,破江南大营;向东拓展,在上海附近遭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攻击。

1860
年,安庆保卫战,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牺牲,天京上游失控。

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2年,清军围攻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不久,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