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历史概述

合集下载

历史太平天国的知识点总结

历史太平天国的知识点总结

历史太平天国的知识点总结一、太平天国的兴起1. 太平天国的起义领袖太平天国的领袖是洪秀全,他是广西横县人,咸丰元年(1850年)发动太平天国起义。

2. 起义的社会背景太平天国的起义,是在中国清朝封建社会末期的政治危机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压迫,使得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困苦,农民纷纷响应太平军的号召。

3. 起义的宗教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密不可分。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广泛吸引了中国南方地区的农民加入到起义运动中来。

二、太平天国的发展1. 政治建设太平天国建立后,实行共产主义的政治制度,推行“太平共和”等制度,取消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官僚军阀统治,实行土地国有化和平等的社会制度。

2. 军事扩张太平天国军队在广西、湖南、江西、湖北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太平军经常与清军进行战争,多次击败清军。

3. 农民生活改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的一大特点,是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善了农民生活。

太平天国建立了农田水利、推广新农具、改良农作物、修筑村级堤坝等,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水平。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与衰落1. 内部矛盾太平天国的领导层中存在着严重的内部分歧,如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道光皇帝派来的内奸李秀成等,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的不团结和矛盾激化。

2. 清朝政府的进攻清朝政府为了保卫封建统治,采取了残酷而有力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办法。

清军对太平军进行了多次的围剿和战争,使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3. 国际援助的缺失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与衰落,与国际帮助的缺失有关。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有与外国基督教传教士联络,但是与外国人和他国政府的援助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国际因素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 经济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反映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封建社会末期的深刻危机和动荡不安的状态,推动了中国社会末期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太平天国运动笔记

太平天国运动笔记

政治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意识到自身 的腐败和压迫行为,进而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和变革。
04
总结
总结
•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 的农民起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兴起和发展既 是中国农民反抗压迫的结果,也是整 个社会变革的产物。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太平天国运动笔记
2023-09-09
目录
• 背景概述 •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 总结
01
背景概述
背景概述
•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一,发生于19世纪中叶。它在中国社 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 农民起义的背景与原因
农民起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 政治影响 • 经济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导致农田荒芜、经济动荡,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太平天国运动 也促进了农民阶级觉醒,农民的地位与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 军事影响 太平天国军队的创建和战斗能力在当时堪称惊人。太平天国军队不仅给清朝政府带来了极大 的军事压力,还为中国近代军事变革奠定了基础。
•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晚清时期中国 农民的生活困境密切相关。政府腐败 、赋税高昂、天灾频繁等问题使农民 生存状况恶化,士绅地主的压迫更加 加剧了矛盾。
02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湖南地区兴起的,其领袖洪秀全提出的太平天国思想深受广大农 民欢迎。太平天国的兴起标志着这场农民起义真正发展为一场意义重大的运动。
• 洪秀全及其思想 • 清朝政府的镇压与回应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③自然灾害严重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和发动民众起义(2)经过:
①1851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②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重点,见教材47页)
③1853-1856: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东征)
④1856-1857年:天京事变,石达开率军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⑤1859年: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重点,见教材48页)
⑥1860年:(二鸦后,太平军攻打上海时)外国侵略者开始勾结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⑦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第1 页共1 页。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2023太平天国运动CATALOGUE目录•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太平天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遗产•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太平天国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其他相关主题和补充信息0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历史1清朝晚期的社会和政治背景23清朝晚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

清朝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税收繁重,加上外国列强侵略,导致经济崩溃。

经济崩溃民众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43年,当时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以此来动员和组织群众。

起源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洪秀全和其他领导人通过传教和组织农民起义,逐渐扩大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力。

早期发展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和早期发展03疆域扩张在鼎盛时期,太平天国控制的疆域包括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多个省份。

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01攻占南京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02分封诸王在太平天国政权中,洪秀全封自己为天王,并分封其他诸王,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02太平天国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废除封建制度太平天国通过一系列措施废除了封建制度,包括土地改革、阶级制度的废除等,试图实现平等的社会制度。

建立理想社会太平天国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包括实现人民平等、公正的社会,以及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

太平天国的社会制度采用神权政治太平天国实行了一种神权政治,通过宗教信仰来巩固其政治统治。

实行军事专制太平天国还实行了军事专制,通过军队来维持其政治统治。

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太平天国把基督教、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三位一体思想太平天国还提出了天朝思想,认为天下所有国家都应该服从于太平天国,实现大一统。

天朝思想太平天国的主要思想体系03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遗产打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基础太平天国通过在南方地区进行长期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基础,尤其是江南地区,对其经济、文化和政治统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历史地图

太平天国历史地图

太平天国历史地图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太平天国历史地图》的内容,具体内容: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囯"字内为"王"字),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囯"字内为"王"字),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一、太平天国简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囯"字内为"王"字),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

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而且它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和水平还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不少先例,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

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二、具体经过兴起原因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

统治更加腐败。

近代史太平天国

近代史太平天国
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 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 100 多 次。[3]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 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 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 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 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近代史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总况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50年末至1851年 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 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 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 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1872年,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囯 旗号作战的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因清朝推行薙 发易服,太平天囯均不剃发、不结辫,披头散发,故太平军一众均被称作“长 毛”。


对太平天国性质的争议

第一种,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如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 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太平天国期间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 生活中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而“参加太平天国 运动的群众是旧式农民战争中的群众。”因此,“太平天国是旧式农 民革命的顶峰。”[18-19]
第二种,认为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如郭毅生在《略论太平天国革 命的性质》一文中提出:“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 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 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 和骨干。”如“杨秀清、萧朝贵、秦日昌等人便是无产阶级分子杰出 代表”(此等人作者认为属于市民等级,编者注)。“因此,就不能 不使得太平天国革命具有了迥异于以往单纯农民战争的许多特点,其 中如政治纲领中提出的平等观念,否定专制神权和专制政权的思想, 便带有较为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金平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他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侯,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战连捷。

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太平军迅速壮大。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该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接着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

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

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但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大量清军兵力,为西征军创造有利条件,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等地,在湖南与湘军交战,一度失利。

石达开增援西军,大败湘军,进军江西。

太平军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衰退,腐朽思想滋长,林道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以致发生内讧。

天京事变使三王被杀,翼王远走,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1860年,李秀成在第二次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乘胜攻下江苏南部多个地方。

在进攻上海时,遭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损失惨重,退回苏州。

趁太平军东线用兵时机,湘军攻陷安庆,天京失去屏障。

1864,洪秀全病逝。

不久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高中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一:11.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

一、兴起原因①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②外部原因:鸦片战争是推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外部原因;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最突出的问题,至今也是,历朝历代都有农民起义。

可以说农民起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官逼民反”。

农民起来造反,肯定跟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到底酝酿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面呢?说起太平天国,它的发生跟鸦片战争有着莫大关系。

鸦片战后,中国没能制止鸦片走私反而使得鸦片自私更加猖獗。

结果之一,便是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

加上清政府为了解决当时的财政危机征收各种苛捐杂税,造成人民纳税的负担加重,而且时有官员盘剥,人民更加穷困,加上各种不平等条约中巨额赔款的规定,人民困苦不堪。

通商不断的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机器大生产生产出来的商品流入市场,导致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手工业趋于破产。

天灾不断,1846—1850年,两广地区爆发了持续性自然灾害,水、旱、虫灾不断,老百姓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度日更为艰难。

这所有的矛盾加起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这是背景。

所以,正是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主观上,课本导言部分提到了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为贫苦的农民提供了思想上的寄托,所以它是主观上的原因。

连年发生自然灾害,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

正是在这些条件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

二、运动经过①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历史概述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与历次农民战争不同的施政纲领,初步担负起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主张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些历史功绩是无法否定的,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次农民战争,也带有农民阶级本身的弱点,最后失败也是正常的。

史学工作者的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其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

我们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探讨与争鸣,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要把它骂倒骂臭,太平天国是骂不倒的。

太平天国史的厄运,在一个学术讨论会上,一位朋友听到社会上有些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议论后对我说:“看来太平天国不行了。

”我说:“太平天国作为一次运动,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不行了。

但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个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它却是永远存在的,至于学界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褒贬,那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当然,我明白这里说的“太平天国不行了”是指对这场运动的评价。

确实,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太平天国运动大有骂倒之势。

理由概括起来大约有这么几条:一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曰太平天国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任意烧毁经书;三曰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邪教。

我把这些贬评说成是太平天国的厄运,是因为这些贬评来势很猛,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有学者、教授,也有从事文化事业的工作者,也有党政机关干部,文章发表不少,但很少有过争论。

讲的是否事实,是否客观,也很少有人去问个究竟。

有些历史研究者虽然有不同意见,但以为对方不是搞专业历史研究的,因而又常常不屑一顾。

其实,对一个历史问题,突然多头并发来阐述一种观点,就不是一个简单认识问题,而是一种思潮了,它的出现必有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

思想界和学术界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一些探讨,必要时澄清一些问题,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听之任之的态度总是不可取的。

其实,在对太平天国的贬评中,有许多观点还是可以作具体分析的。

如关于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的说法就有欠客观。

清中叶以后,生产力已十分落后。

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农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社会日趋萧条和贫困。

而鸦片战争的爆发,门户失禁,鸦片可以任意输入,严重摧残人民的健康。

加上白银外流,国家财政也十分困难。

就生产力而言,此时的中国比欧洲整整落后一个社会形态,欧洲处在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而中国则仍然停滞在自然经济阶段。

太平天国运动触动了这种停滞不前的生产力。

他们曾经想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来改造旧的生产力,不论效果如何,其动机还是应该肯定的。

至于说它破坏传统文化,烧毁经书也应作具体分析。

在近代中国曾经出现过两次反传统运动,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一次是五四运动。

它们所反对象都是孔教和儒学学说。

只不过五四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武器,而太平天国则因没有掌握科学的武器而使这次反传统的斗争减少了应有的效果。

但它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反传统斗争,其历史意义也是不容否定的。

长期以来,孔教和儒学就像一座大山把中国人民压得透不过气来,太平天国敢于举起义旗,确实是要有巨大勇气的。

这是进入近代后中国出现的由农民战争领袖发起的一次反传统斗争,尽管出现了不加分析地“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的过激行为,但因此而否定太平天国反对封建传统的积极意义也同样是偏执的,笼统地把它称之为“破坏传统文化”更不可取。

至于指责拜上帝教是邪教也欠慎重。

邪教是有其特有的本质和概念的,一般说,邪教是利用封建迷信进行反人类、反社会的。

它裹胁和残害的对象主要是无辜百姓。

而拜上帝教则是由基督教演化而来的,虽然也是一种迷信组织,但它的主旨是反清的,是提倡平等的,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因而,把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说成是邪教当然不免牵强。

无法否定的历史功绩。

如果对太平天国运动从总体上进行评价,那么既要看到农民战争自身的弱点,也要看到这场运动为历史为社会所提供的新东西。

太平天国的许多历史功绩是无法否定的,是客观存在的。

其一,太平天国运动和历次农民战争所不同的是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作为自己的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者第一次有关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

从分配标准来看,分田不论男女,体现了平等思想。

按人头分地,不能理解成绝对平均主义。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生活资料统归国有,这才是绝对平均主义。

因为这样就失去了农民拥有土地的意义。

这个纲领基本上没有实行。

但在革命进程中,它却是当作一种理想被提出来的,曾经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并且为历史提供了新的东西,是可贵的。

太平天国的另一个纲领《资政新篇》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如鼓励兴舟辑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兴宝藏;主张让百万富翁兴办银行;鼓励创造发明,允许发明者自专其利等。

洪仁 说,提倡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是要让中国与“番人并雄”。

其进步意义十分明显。

其二,初步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初期。

按照毛泽东的说法,它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一样,都是“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太平天国从金田揭竿,矛头就指向清王朝,把清朝皇帝称为“阎罗妖”,悬赏“有能擒狗挞子咸丰来献者……奏封大官,决不食言”。

在意识形态方面,他们则把予头直指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平等思想。

太平天国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给清王朝以深重的打击。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这是“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是“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至于反对帝国主义,太平天国的旗帜也是很鲜明的。

1853年,太平天国刚刚定都天京不久,杨秀清在答复有关不平等条约时就认为,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能有“主从之分”,对不平等条约不予理睬。

在太平天国革命过程中,曾经多次给外国侵略者以打击,洋枪队首领华尔、法国提督卜罗德等都死在太平天国的刀口之下。

反帝是和爱国的立场紧密相联的。

1862年有个外国侵略者来到南京向洪秀全建议,协力击败清军之后,平分中国。

洪秀全当即严词驳斥:“我争中国,意欲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

”美国人呤 问李秀成为什么要去进攻一个驻有外国领事馆的上海,李秀成说:“因为外国人对我们破坏了信约!”“他们公然派本国军队,前来侵犯我国疆土”。

洪仁 在总结太平天国的历史教训时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

”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太平天国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

太平天国的反帝反封建,在近代中国起了开启作用,是应当给予充分重视的。

其三,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皆通商。

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鸦片输入成为合法,在中国许多地区鸦片泛滥成灾。

因此,对鸦片输入的态度,成为外交上是否独立自主的试金石。

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对鸦片输入的态度是很强硬的。

1854年杨秀清在致英使卢恩·包令的信中谈到通商时写道:“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

”本来英人是希望鸦片在太平天国辖区里能自由输入,而杨秀清主张“害人之物为禁”,无疑是给侵略者当头一棒。

英人呤 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也说:“太平天国法律以鸦片为违禁品,吸者处死,一切违法者均斩首不贷。

”这说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对太平天国的主权从来没有含糊过。

在和外国人的往来方面,太平天国的政策则十分灵活,他们积极主张和外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不久,杨秀清便向英人表示,在太平天国辖区里做生意,可以“自由出入,随意进退”。

外国人或“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作为一次农民战争,失败是正常的。

因为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只在于打击腐朽的封建势力,扶正历史前进的轨道。

至于自身的历史归宿,或则被地主阶级镇压下去,或则如同刘邦、朱元璋一样,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在这样一个总的前提下,对太平天国的事业就不应过于苛求,实事求是地指出由于他们所犯的错误导致失败的事实,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全盘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或者任意贬低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从起义到失败历时14年,要历数他们的缺点或错误,恐怕可以提出几百条几千条。

例如,金田起义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起义酝酿期间洪秀全承认和导演天父下凡,天兄下凡;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还有建都天京、孤军北伐等等。

但最主要的主观原因应当是:迅速封建化,并导致腐败丛生。

尽管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封建意识形态,即孔教和儒学,但由于没有找到新的批判武器,跳不出封建主义的框子,于是新建立起的政权实际上也是一个封建王朝。

特别是在建都天京后,由于生活腐败,政治上的争权夺利也就随之而起。

天京事变是腐败和争权夺利的大暴露,并由此一步一步把太平天国引向失败。

导致政治上腐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神权左右政权。

至于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也有两条:一是历史的局限。

在封建社会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发生的农民战争,打击目标是地主阶级,而农民之外,还没有形成先进的阶层足以影响和引导农民战争走向新的历程。

太平天国运动尽管是在一些新的思想驱动下发生的,但在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新的思想的影响是远远敌不过封建旧势力对它的影响的。

这就是历史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

二是外国侵略势力和清封建势力的勾结,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这也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之一。

当然,究其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主观原因还是主要的。

如果主观上没有犯那么多错误,内部比较团结,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局面,中国历史也可能会有一个新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