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主要变质微生物复习题

合集下载

第八章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主要变质微生物复习题

第八章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主要变质微生物复习题

第八章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主要变质微生物复习题1.简述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途径?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1 土壤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碳源和氮源,还含有大量的硫、磷、钾、钙、镁等无机元素及硼、钼、锌、锰等微量元素,加之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水性、通气性及适宜的酸碱度(pH3.5~10.5),土壤温度变化范围通常在10~30℃之间,而且表面土壤的覆盖有保护微生物免遭太阳紫外线的危害。

可见,土壤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因此,土壤素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和“微生物大本营”之称。

2 空气空气中不具备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条件,加之室外经常接受来自日光的紫外线照射,所以空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

然而空气中也确实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随风飘扬而悬浮在大气中或附着在飞扬起来的尘埃或液滴上。

这些微生物可来自土壤、水、人和动植物体表的脱落物和呼吸道、消化道的排泄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放线菌的孢子和细菌的芽孢及酵母。

3 水自然界中的江、河、湖、海等各种淡水与咸水水域中都生存着相应的微生物。

由于不同水域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种类和含量、温度、酸碱度、含盐量、含氧量及不同深度光照度等的差异,因而各种水域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呈明显差异。

通常水中微生物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有机物质含量越多,其中微生物的数量也就越大。

4 人及动物体人体及各种动物,如犬、猫、鼠等的皮肤、毛发、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均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未经清洗的动物被毛、皮肤微生物数量可达105~106/cm2。

当人或动物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后,体内会存在有不同数量的病原微生物,其中有些菌种是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Bacterium burgeri)。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体外排出而污染食品。

蚊、蝇及蟑螂等各种昆虫也都携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可能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它们接触食品同样会造成微生物的污染。

食品厂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食品厂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食品厂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源主要包括哪些?A. 空气B. 水C. 土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微生物的分类B.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C. 微生物的致病性D. 微生物的遗传学答案:D3.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导致哪些问题?A. 食品变质B. 食品营养损失C. 食品中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计数方法是什么?A. 稀释倒平板法B. 膜过滤法C. 最小抑菌浓度法D. 以上都是答案:A5. 食品厂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A. 热力消毒B. 化学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原料控制B. 加工过程控制C. 产品包装控制D. 增加微生物数量答案:D7.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有哪些?A. 大肠杆菌B. 沙门氏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有何意义?A. 反映食品卫生状况B. 预测食品保质期C. 评估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微生物培养基有哪些?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培养基C. 选择性培养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环境卫生控制B. 个人卫生控制C. 原料卫生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途径主要包括哪些?A. 原料污染B. 环境污染C. 人为污染D. 包装材料污染答案:ABCD2.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微生物鉴定方法有哪些?A. 形态学鉴定B. 生化鉴定C. 分子生物学鉴定D. 免疫学鉴定答案:ABCD3.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哪些?A. 食品变质B. 食品营养损失C. 食品中毒D. 食品过敏答案:ABCD4.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包括哪些?A. 原料控制B. 加工过程控制C. 产品包装控制D. 环境卫生控制答案:ABCD5.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指标有哪些?A. 菌落总数B. 大肠菌群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沙门氏菌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品微生物污染只能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

食品微生物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哪些方面?A.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B.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 微生物的生理和代谢D. 所有选项答案:D2. 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微生物的污染B. 食品的物理损伤C. 食品的化学变化D. 环境因素答案:A3.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病毒答案:D4.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菌落计数方法是什么?A. 直接计数法B. 稀释涂布法C. 膜过滤法D. 所有选项答案:D5.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有何意义?A. 指示食品是否受到粪便污染B. 检测食品中的细菌总数C. 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D. 判断食品的保质期答案:A6.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通常表明什么?A. 食品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B. 食品受到其他细菌污染C. 食品受到病毒污染D. 食品受到霉菌污染答案:A7. 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有何重要性?A. 预防食品中毒B. 评估食品的口感C. 判断食品的颜色D. 检测食品的营养成分答案:A8.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微生物培养基是什么?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答案:C9. 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冷藏B. 热处理C. 添加防腐剂D. 增加食品的pH值答案:D10. 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是什么?A. 确保食品的营养价值B. 确保食品的感官品质C.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D. 以上都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A.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B. 微生物的生理和代谢C.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D.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答案:A, B, C, D2. 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包括哪些?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病毒答案:A, B, C3.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哪些?A. 直接计数法B. 稀释涂布法C. 膜过滤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可能包括哪些?A. 原料污染B. 加工过程污染C. 包装污染D. 储存和运输污染答案:A, B, C, D5. 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食品发酵B. 食品保藏C. 食品质量控制D. 食品新产品开发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所有微生物都会导致食品腐败。

食品微生物习题

食品微生物习题

食品微生物习题《食品微生物学》复习题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微生物学?微生物的五大特性?2. 什么是食品微生物学?它与微生物学有何异同?3.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4. 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名词解释:1、菌落2、缺壁细菌3、芽孢4、糖被5、肽聚糖6、 L型细菌7、霉菌8、噬菌斑9、病毒10、温和噬菌体 11、烈性噬菌体二填空:1.按生物六界分类系统,微生物包括、、和。

2. 细菌的形态十分简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

3. 细菌是以方式繁殖。

4. 细胞的特殊结构有,,,。

5. 细菌大小的度量单位是,球菌用表示,杆菌用表示。

6. 原生质体和球状体有几个共同特点,主要是,细胞呈状,对十分敏感。

7. 真菌一般包括,,三种。

8.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

9.霉菌的无性孢子有______、__ __、__ _和 __ ___,有性孢子有__ ___、__ __、__ _____和_______。

10. 细菌细胞核糖体是s、酵母菌的核糖体是s和s、霉菌的核糖体是s。

11.病毒是严格的_ _,它只能在__ ___内繁殖,其繁殖过程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和__ ___五个阶段。

12.毒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__ __和___ ___,有包膜的病毒还含有__ __和_____,有的病毒还含有__ __和____ __等组分,它对大多数抗生素__ __,但对干扰素___ ___。

三问答题:1、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2、试比较细菌细胞壁的两种结构区别,用什么方法可把它们鉴别,简述其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4、什么是芽孢?为什么说芽孢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5、简述细菌二分裂繁殖的基本过程。

6、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简述酵母菌的芽殖过程?7、霉菌的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有哪些类型?简述无性孢子的形成过程。

8、什么是缺壁细菌? 试简述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食品与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食品与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食品与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A. 微生物污染B. 物理损伤C. 化学变化D. 光照影响答案:A2.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是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

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病毒答案:D3.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主要依赖于()。

A. 温度B. 水分C. 氧气D. 所有选项答案:D4. 食品保藏中常用的低温保藏法是()。

A. 冷冻B. 冷藏C. 真空包装D. 脱水答案:B5.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食品的口感B.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变食品的颜色答案:C6.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食品发酵过程中常用的益生菌?()。

A. 乳酸菌B. 大肠杆菌C. 沙门氏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A7.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显微镜观察B. 培养计数C. 化学分析D. 电子显微镜观察答案:C8.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原料B. 包装材料C. 生产环境D. 所有选项答案:D9. 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不包括()。

A. 高温灭菌B. 辐射处理C. 化学消毒D. 物理隔离答案:D10.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指标通常不包括()。

A. 细菌总数B. 大肠菌群C. 霉菌计数D. 蛋白质含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包括()。

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病毒答案:ABC2. 食品腐败变质的常见表现有()。

A. 颜色变化B. 气味变化C. 质地变化D. 营养成分流失答案:ABC3. 食品保藏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A. 冷冻B. 冷藏C. 脱水D. 高温灭菌答案:ABCD4.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

A. 显微镜观察B. 培养计数C. 电子显微镜观察D. 化学分析答案:ABC5.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方法包括()。

A. 高温灭菌B. 辐射处理C. 化学消毒D. 物理隔离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

食品微生物试题库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试题库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哪些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其控制方法的科学?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所有以上答案:D2.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微生物污染B. 物理损伤C. 化学变化D. 环境因素答案:A3.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A. 乳酸菌B. 酵母菌C. 霉菌D. 噬菌体答案:D4. 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不包括以下哪项?A. 适宜的温度B. 充足的水分C. 丰富的营养物质D. 缺氧的环境答案:D5. 食品保藏中常用的低温保藏原理是什么?A. 抑制微生物生长B. 加速微生物生长C. 杀死所有微生物D. 改变微生物种类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培养基有哪些?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C. 选择性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答案:ABCD2. 食品微生物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A. 温度B. pH值C. 氧气D. 营养成分答案:ABCD3.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哪些?A. 沙门氏菌B. 大肠杆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李斯特菌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所有微生物都会导致食品腐败。

(对/错)答案:错2. 食品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加热完全杀灭。

(对/错)答案:错3. 食品的冷藏可以完全阻止微生物生长。

(对/错)答案:错4. 食品的真空包装可以延长保质期,因为它可以减少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氧气。

(对/错)答案:对5.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只能通过物理方法控制。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

答案: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至关重要,它涉及研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活动,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微生物以保证食品的安全、质量和保质期。

通过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条件、代谢途径和控制方法,可以开发出有效的食品保藏技术,减少食品腐败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2. 描述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

食品微生物检验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 )。

A、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B、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C、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D、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正确答案:B2、在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时,稀释液移入培养皿后,应及时将凉至( )左右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注入培养皿约15-20mL,并转动培养皿使混合均匀。

A、56℃B、46 ℃C、26 ℃D、36 ℃正确答案:B3、关于肠道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B、肠道杆菌都为Gˉ杆菌C、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D、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正确答案:C4、哪一项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平板上的特征( )。

A、菌落直径为2-3mm,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B、菌落颜色为金黄色,少数为白色C、长期保存的冷冻货干燥食品中所分离的菌落比典型菌落所产生的黑色较淡些,革兰氏染色一定为阳性。

D、菌落颜色呈红色,周围为一浑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正确答案:A5、关于菌落总数的计数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 ,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B、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接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忽略不计C、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D、大于300CFU的课记录为多不可计6、菌落计数时,菌落数在100以内,四舍五入后,报告整数,大于100 时,采用( )有效数字。

A、3 位B、2 位C、4 位D、1 位正确答案:B7、根据菌落总数的报告原则,某样品经菌落总数测定的菌落总数数据为3775个,应报告为( )CFU/mL。

A、3775B、3.8*103C、37800D、4.0*104正确答案:B8、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条件下,能发酵乳糖,需氧或兼性厌氧的( )无芽孢杆菌。

A、革兰氏阴性B、革兰氏阳性C、不产酸产气D、产酸不产气正确答案:A9、某固体饮料检测霉菌及酵母菌时,取样 25g 放入盛有 225m1 无菌蒸馏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制成 1:10 稀释液。

食品微生物 题库

食品微生物 题库

食品微生物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寄生虫2、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有()。

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沙门氏菌D 以上都是3、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需要的条件不包括()。

A 适宜的温度B 充足的氧气C 高浓度的盐D 一定的水分4、以下哪种微生物能在无氧环境中生长?()A 乳酸菌B 醋酸菌C 枯草芽孢杆菌D 霉菌5、食品中常见的霉菌毒素有()。

A 黄曲霉毒素B 展青霉素C 伏马菌素D 以上都是6、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表现不包括()。

A 变色B 变味C 变形D 营养成分增加7、食品中细菌的数量通常用()来表示。

A 菌落总数B 大肠菌群数C 霉菌和酵母计数D 致病菌数8、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A 高温灭菌B 低温冷藏C 辐射杀菌D 以上都是9、芽孢是某些细菌在不良环境下形成的()。

A 繁殖体B 休眠体C 营养体D 以上都不是10、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

A 营养琼脂培养基B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C 伊红美蓝培养基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食品微生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真菌的繁殖方式有_____和_____。

4、病毒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

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6、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有_____、_____、_____等。

7、食品的腐败变质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8、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9、食品的杀菌方法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

10、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等。

三、判断题1、所有的微生物都对食品有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主要变质微生物复习题1.简述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途径?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1 土壤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碳源和氮源,还含有大量的硫、磷、钾、钙、镁等无机元素及硼、钼、锌、锰等微量元素,加之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水性、通气性及适宜的酸碱度(pH3.5~10.5),土壤温度变化范围通常在10~30℃之间,而且表面土壤的覆盖有保护微生物免遭太阳紫外线的危害。

可见,土壤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因此,土壤素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和“微生物大本营”之称。

2 空气空气中不具备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条件,加之室外经常接受来自日光的紫外线照射,所以空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

然而空气中也确实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随风飘扬而悬浮在大气中或附着在飞扬起来的尘埃或液滴上。

这些微生物可来自土壤、水、人和动植物体表的脱落物和呼吸道、消化道的排泄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放线菌的孢子和细菌的芽孢及酵母。

3 水自然界中的江、河、湖、海等各种淡水与咸水水域中都生存着相应的微生物。

由于不同水域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种类和含量、温度、酸碱度、含盐量、含氧量及不同深度光照度等的差异,因而各种水域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呈明显差异。

通常水中微生物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有机物质含量越多,其中微生物的数量也就越大。

4 人及动物体人体及各种动物,如犬、猫、鼠等的皮肤、毛发、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均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未经清洗的动物被毛、皮肤微生物数量可达105~106/cm2。

当人或动物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后,体内会存在有不同数量的病原微生物,其中有些菌种是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Bacterium burgeri)。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体外排出而污染食品。

蚊、蝇及蟑螂等各种昆虫也都携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可能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它们接触食品同样会造成微生物的污染。

5 加工机械及设备各种加工机械设备本身没有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食品的汁液或颗粒粘附于内表面,食品生产结束时机械设备没有得到彻底的灭菌,使原本少量的微生物得以在其上大量生长繁殖,成为微生物的污染源。

这种机械设备在后来的使用中会通过与食品接触而造成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6 包装材料各种包装材料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有微生物。

一次性包装材料通常比循环使用的材料所带有的微生物数量要少。

塑料包装材料由于带有电荷会吸附灰尘及微生物。

7 原料及辅料7.1 动物性原料屠宰前健康的畜禽具有健全而完整的免疫系统,能有效地防御和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和在肌肉组织内扩散。

患病的畜禽其器官及组织内部可能有微生物存在,如病牛体内可能带有结核杆菌、口蹄疫病毒等7.2 植物性原料健康的植物在生长期与自然界广泛接触,其体表存在有大量的微生物,所以收获后的粮食一般都含有其原来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以及食用过程中都可能遭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其污染的途径可分为两大类。

1 内源性污染凡是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有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

如畜禽在生活期间,其消化道、上呼吸道和体表总是存在一定类群和数量的微生物。

当受到沙门氏菌、布氏杆菌、炭疽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时,畜禽的某些器官和组织内就会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当家禽感染了鸡白痢、鸡伤寒等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可通过血液循环侵入卵巢,在蛋黄形成时被病原菌污染,使所产卵中也含有相应的病原菌。

2外源性污染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及用具等而使食品发生微生物污染称外源性污染,也称第二次污染。

2.食品中微生物的消长规律及特点是什么?食品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后,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会随着食品所处环境和食品性质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

这种变化所表现的主要特征就是食品中微生物出现的数量增多或减少,即称为食品微生物的消长。

食品中微生物的消长通常有以下规律及特点。

1 加工前食品加工前,无论是动物性原料还是植物性原料都已经不同程度地被微生物污染,加之运输、贮藏等环节,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机会进一步增加,因而使食品原料中的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多。

虽然有些种类的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因环境不适而死亡,但是从存活的微生物总数看,一般不表现减少而只有增加。

这一微生物消长特点在新鲜鱼肉类和果蔬类食品原料中表现明显,即使食品原料在加工前的运输和贮藏等环节中曾采取了较严格的卫生措施,但早在原料产地已污染而存在的微生物,如果不经过一定的灭菌处理它们仍会存在。

2 加工过程中在食品加工的整个过程中,有些处理工艺如清洗、加热消毒或灭菌对微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

这些处理措施可使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明显下降,甚至可使微生物几乎完全消除。

但如果原料中微生物污染严重,则会降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下降率。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许多环节也可能发生微生物的二次污染。

在生产条件良好和生产工艺合理的情况下,污染较少,故食品中所含有的微生物总数不会明显增多;如果残留在食品中的微生物在加工过程中有繁殖的机会,则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就会出现骤然上升的现象。

3 加工后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由于其中还残存有微生物或再次被微生物污染,在贮藏过程中如果条件适宜,微生物就会生长繁殖而使食品变质。

在这一过程中,微生物的数量会迅速上升,当数量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不再继续上升,相反活菌数会逐渐下降。

这是由于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使变质后的食品不利于该微生物继续生长,而逐渐死亡,此时食品不能食用。

如果已变质的食品中还有其他种类的微生物存在,并能适应变质食品的基质条件而得到生长繁殖的机会,这时就会出现微生物数量再度升高的现象。

加工制成的食品如果不再受污染,同时残存的微生物又处于不适宜生长繁殖的条件,那么随着贮藏日期的延长,微生物数量就会日趋减少。

由于食品的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及方法和贮藏条件不尽相同,致使微生物在不同食品中呈现的消长情况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充分掌握各种食品中微生物消长规律的特点,对于指导食品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3.常见的污染食品并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细菌有哪些?食品的细菌以及由此引起的腐败变质是食品卫生中最常见的有害因素之一。

食品中的细菌,绝大多数是非致病菌。

它们对食品的污染程度是间接估测食品腐败变质可能性及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研究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过程和控制措施的主要对象。

食品的细菌污染由于非致病菌中多数非腐败菌,从影响是食品卫生的角度出发,应特别注意以下几属常见的食品细菌。

常见的食品细菌:①假单胞菌属。

②微球菌属。

③芽孢杆菌属。

④肠杆菌科各属。

⑤弧菌属与黄杆菌属。

⑥嗜盐杆菌属与嗜盐球菌属。

⑦乳杆菌属。

4.食品中细菌数量和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什么?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为细菌总数,二是大肠杆菌。

(1)食品中的细菌数量及卫生学意义。

食品中的细菌数量一般是以单位(g、ml、cm2)食品中细菌的个数,并不考虑细菌的种类,常用菌落总数来表示。

其卫生意义为:一是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利用它起到监督食品的清洁状态。

二是预测食品的耐保藏期。

(2)大肠菌群①菌属及来源:包括肠杆菌科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

② 食品卫生学意义:大肠菌群一般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粪便。

食品中如检出大肠菌群其卫生学意义:一是表示食品曾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因为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来源相同,且在一般条件下大肠菌群在外界生存时间与主要肠道致病菌是一致的。

5.产毒霉菌的产毒特点是什么?1)霉菌产毒仅限于少数的产毒霉菌,而且产毒菌种中也只有一部分菌株产毒。

2)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还表现出可变性和易变性,产毒菌株经过多代培养可以完全失去产毒能力,而非产毒菌株在一定条件下可出现产毒能力。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随时考虑这一问题。

3)一种菌种或菌株可以产生几种不同的毒素,而同一霉菌毒素也可由几种霉菌产生。

4)产毒菌株产毒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基质种类、水分、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通情况。

6.霉菌及其毒素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什么?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食品后从食品卫生学角度应该考虑两方面的问题,即霉菌及其毒素通过食品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和人类中毒的问题。

1 霉菌污染引起食品腐败变质霉菌最初污染食品后,在基质及环境条件适应时,首先可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不仅可使食品呈现异样颜色、产生霉味等异味,食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不能食用,而且还可使食品原料的加工工艺品质下降,如出粉率、出米率、粘度等降低。

粮食类及其制品被霉菌污染而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根据估算,每年全世界平均至少有2%的粮食因污染霉菌发生霉变而不能食用。

2 人类霉菌毒素中毒许多霉菌污染食品及其食品原料后,不仅可引起腐败变质,而且可产生毒素引起误食者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中毒是指霉菌毒素引起的对人体健康的各种损害。

人类霉菌毒素中毒大多数是由于食用了被产毒霉菌菌株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

食品受到产毒菌株污染有时不一定能检测出霉菌毒素,这种现象比较常见,这是因为产毒菌株必须在适宜产毒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毒。

但也有时从食品中检验出有某种毒素存在,而分离不出产毒菌株,这往往是食品在贮藏和加工中产毒菌株已经死亡,而毒素不易破坏的缘故。

一般来说,产毒霉菌菌株主要在谷物粮食、发酵食品及饲草上生长产生毒素,直接在动物性食品,如肉、蛋、乳上产毒的较为少见。

而食入大量含毒饲草的动物同样可引起各种中毒症状或残留在动物组织器官及乳汁中,致使动物性食品带毒,被人食入后仍会造成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中毒与人群的饮食习惯、食物种类和生活环境条件有关,所以霉菌毒素中毒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甚至有些还具有地方疾病的特征。

例如黄曲霉毒素中毒,黄变米中毒和赤霉病麦中毒即具有此特征。

再者,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有急性中毒,也有因少量长期食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慢性中毒,也有的诱发癌肿、造成畸形和引起体内遗传物质的突变。

霉菌污染食品,特别是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对人类危害极大,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不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造成人类的严重疾病甚至大批的死亡。

60年代英国发现黄曲霉毒素污染饲料一次性造成19万只火鸡死亡的事件,开始引起了人们对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食品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癌症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大杀手,癌症发病率与人们是否食入了含有霉菌毒素的食物以及食入的食品所含霉菌毒素量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不食用霉变及含有霉菌毒素的食物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癌症发病率,避免癌症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